logo
第59章 好消息

  几家人在一个屋檐下一起生活了快一个月,每天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徐家奕也难得在家,无所事事了一个月。

  说是无所事事,但作为职业运动员,他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在家呆着——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起来跑步,晚上太阳下山,还张罗着全家一起在楼下院子里活动筋骨,除了林淑珍,必须全员参加。

  李霞、刘亚娟、周彦被他一个一个拉了出去。方笑宜好静,最不爱运动,便借口写练习题,实际是想拒绝。结果被徐家奕强拉硬拽地拖出房间:“不是我说你,也得换换脑筋,要不脑子都锈住了,啥也学不会。”

  “你天天运动,不也没学会啥东西……”方笑宜大声抗议,但还是迫于这人蛮不讲理的压力,越说声越小,最后直接变成了嘟囔嘴。

  腕间传来力道,是被人不轻不重地捏了下:“欠揍了是吧小矮子。”

  他拉她出门,跩了她的手腕。

  少年肩膀笔直,脊背也挺,身上松松垮垮的套了件黑色 T 恤,隐约能看到身材的紧实。下身是条黑色短裤,也是裤筒宽松,衬得小腿细直,但跟腱很长,充满力量感。

  手腕虽然被捏了下,但方笑宜知道,他不敢用力。不然就凭他的力气,她那细胳膊细腿,还不得当场报废。

  但方笑宜不知道的是,徐家奕不光不敢使劲儿,还逼自己,不能浮想联翩。

  常年打球,手掌上一层茧,有的时候甚至需要修剪掉——自从有了这层茧,他的手对温度、手感明显没有以前敏感,洗脸使大劲儿了,都感觉不舒服。可此时,手里虚握着的这一截雪白纤细,嫩得像那种盒装的豆腐,仿佛稍微用力,都能变形。但他又不敢太松,方笑宜本就往后躲,皮肤还滑得像香皂,他真怕一不留神,她就能挣脱。

  徐家奕在前面步伐很快,像握着什么烫手的山芋,从手掌一直烫到脸上。连耳朵根都烫红了。

  刚才捏她手腕的时候,他想到了别的。

  他想牵得再往前一点点,就一点点。

  这样就可以拉到她的手了。

  小矮子,快长大吧。

  这个晚饭后运动的习惯,在这一个来月里,还真的坚持了下来。本来翟晓敏和周彦还抱怨自己胖了三四斤,运动了几天,裤腰就没那么紧了。

  特别是有一天,赶上简耀辉回来了。徐家奕可不管他简叔是不是严肃冷脸,不由分说,也拉出来运动。结果大家发现,简耀辉像个不苟言笑的喜剧演员,跑步顺拐、青蛙跳蹲不下、跳绳绊腿,每次都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兔崽子,拿你简叔开涮!”

  这下连方笑安都不害怕他了,站在一旁,笑得嘎嘎响,简耀辉恼羞成怒,忍无可忍了。但没冲着方笑安,直接抬手去锤徐家奕的肩膀。

  徐家奕个子虽高,脚下移动却快,笑着躲闪,直接跑上楼了。众人也练了一会了,有说有笑,纷纷上楼。一进房门,就看见少年双手叉腰,立在客厅里,盯着电视里的新闻联播画面,屏息静气在听,一动不动。

  “今日上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呼吸科病房解除隔离,共 159 名医护人员、住院病人及陪护人员先后走出隔离区,全面解除医学观察,所有密切接触人员无一人感染。 记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看到,隔离人员在鲜花的簇拥下,摘下口罩,面带微笑,陆续从隔离区走出,告别了为期两周的隔离生活。”

  “同时,北京市非典新增病例首现零记录。”

  播音员最后的一句话,简洁有力,却传达着胜利的曙光,引得刘亚娟她们几个激动得尖叫。

  非典,和本该万物向荣的春天一起降临;被消灭的时候,夏天还不算正式开始。

  虽然来得莫名其妙,但走的时候,也静悄悄。

  挺好。

  翟晓敏带着孩子们回到家,就收到了方军平给的好消息。

  “单位要分房子了,怕你在彦姐那不方便,电话里没告诉你。”

  电业局有自己的地皮,其中最大的一块,规划是用来建家属区。这消息传了好几年了。但翟晓敏属实没抱啥希望。一方面,都是听说的,啥时候动工、啥时候能住上,都还是没影儿的事呢。另一方面,就算真有分房子这种好事,那也得是论资排辈。方军平刚来电业局没几年,不一定轮得上他。

  可方军平现在主动要和她商量,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真的啊?”翟晓敏掩盖不住兴奋,“分房子有你啊?”

  方军平躺在床上,双腿叠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晃来晃去。手臂枕在脑后,看着翟晓敏,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看窗台上放着的几张纸。

  “就是要跟你商量,看你想选啥户型。”

  这次分房是在电业局单独规划出的一块地,能建 20 栋楼左右,一共五种户型。按照方军平回来传达的意思,由于房子还没动工,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先挑选户型,一经确认不能更改。然后会根据所有分房职工选择的户型,统一规划楼栋建设。在房子竣工之后,选到同一个户型的职工,再按照工龄资历排队,从前到后,依次选择楼层。

  翟晓敏低头大概看了眼,都是南北通透的户型,但面积大小有别,布局也不太一样。

  “最大的是 138 的?”翟晓敏问。

  “嗯,138 三室。”

  “那就最大的吧。”

  翟晓敏放下图纸,准备换衣服。

  这很反常,平时的翟晓敏,不说心细如发吧,但这么大的事儿,不会如此潦草做决定。

  但方军平也没劝她再看看,只是换了个姿势,“选面积最大的话,交钱可也最多啊。1300 块钱一平米,装修也要多掏钱。”

  单位给职工分房子,虽说是一项福利,但通常也不会完全无偿的,至少房屋建造的成本费用还是要有的。

  翟晓敏点点头:“军平,你听我说,不管花多少钱、勒紧裤腰带也要最大的。咱们家情况特殊,别人家都是独生子女,三口人住两居室绰绰有余了。咱家幸运,两个孩子,还是儿女双全,孩子大了,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138 平米咱们四口人住,正正好好。”

  方军平憋不住要笑,“还在那一本正经地劝我,你以为我不同意啊?我一看这 138 的三室就喜欢,要不是想着还是要回家和你商量一下,下午在单位我就定了。”

  每平米 1300 块钱,138 平米,差不多要 18 万。再加上装修,估计要 30 万。

  方军平和翟晓敏两口子,虽说这两年日子过得好多了,可 30 万,总归不是个小数目。

  在他们为人父母的这些年里,因为经济条件的捉襟见肘,不是第一次对孩子们产生愧疚。虽说吃穿可以满足,但居住条件这种更高层面的东西,他们真的无能为力。

  如今眼前就有个机会弥补,两口子一拍即合,就要最大的。

  看到方军平和自己想一块去了,翟晓敏更高兴了:“那下一步呢?下一步需要咱们做啥?”

  “每个指标先交 10 万块钱,剩下的钱根据选择的面积不同,再分几次补交。明天我去单位把咱们选的户型报上去,然后就是等通知,什么时候单位说交钱,咱就把 10 万块钱交上,就行了。”

  “真人性化,还分次交。”此时的翟晓敏,对电业局的职工福利,满意得不能再满意。“正好咱们的存款要到期了,到时候我就取出来放活期里,只要你们单位一通知,咱们第一个交钱!”

  两口子笑得真心实意,家里有喜事,谁不是打心眼儿里开心。直到后半夜,两人还躺在床上讨论,房子下来之后,要怎样装修布置,让他们这来之不易的小家,更加舒适温馨。

  夜虽然深了,对翟晓敏和方军平来说,心中却是大亮,满怀期待。

  谁也不会想到,如漆如墨的夜空里,繁星点点,一片安宁静谧。可来自命运的玩弄,已经悄悄进入了倒计时。

手机上看
第59章 好消息

  几家人在一个屋檐下一起生活了快一个月,每天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徐家奕也难得在家,无所事事了一个月。

  说是无所事事,但作为职业运动员,他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在家呆着——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起来跑步,晚上太阳下山,还张罗着全家一起在楼下院子里活动筋骨,除了林淑珍,必须全员参加。

  李霞、刘亚娟、周彦被他一个一个拉了出去。方笑宜好静,最不爱运动,便借口写练习题,实际是想拒绝。结果被徐家奕强拉硬拽地拖出房间:“不是我说你,也得换换脑筋,要不脑子都锈住了,啥也学不会。”

  “你天天运动,不也没学会啥东西……”方笑宜大声抗议,但还是迫于这人蛮不讲理的压力,越说声越小,最后直接变成了嘟囔嘴。

  腕间传来力道,是被人不轻不重地捏了下:“欠揍了是吧小矮子。”

  他拉她出门,跩了她的手腕。

  少年肩膀笔直,脊背也挺,身上松松垮垮的套了件黑色 T 恤,隐约能看到身材的紧实。下身是条黑色短裤,也是裤筒宽松,衬得小腿细直,但跟腱很长,充满力量感。

  手腕虽然被捏了下,但方笑宜知道,他不敢用力。不然就凭他的力气,她那细胳膊细腿,还不得当场报废。

  但方笑宜不知道的是,徐家奕不光不敢使劲儿,还逼自己,不能浮想联翩。

  常年打球,手掌上一层茧,有的时候甚至需要修剪掉——自从有了这层茧,他的手对温度、手感明显没有以前敏感,洗脸使大劲儿了,都感觉不舒服。可此时,手里虚握着的这一截雪白纤细,嫩得像那种盒装的豆腐,仿佛稍微用力,都能变形。但他又不敢太松,方笑宜本就往后躲,皮肤还滑得像香皂,他真怕一不留神,她就能挣脱。

  徐家奕在前面步伐很快,像握着什么烫手的山芋,从手掌一直烫到脸上。连耳朵根都烫红了。

  刚才捏她手腕的时候,他想到了别的。

  他想牵得再往前一点点,就一点点。

  这样就可以拉到她的手了。

  小矮子,快长大吧。

  这个晚饭后运动的习惯,在这一个来月里,还真的坚持了下来。本来翟晓敏和周彦还抱怨自己胖了三四斤,运动了几天,裤腰就没那么紧了。

  特别是有一天,赶上简耀辉回来了。徐家奕可不管他简叔是不是严肃冷脸,不由分说,也拉出来运动。结果大家发现,简耀辉像个不苟言笑的喜剧演员,跑步顺拐、青蛙跳蹲不下、跳绳绊腿,每次都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兔崽子,拿你简叔开涮!”

  这下连方笑安都不害怕他了,站在一旁,笑得嘎嘎响,简耀辉恼羞成怒,忍无可忍了。但没冲着方笑安,直接抬手去锤徐家奕的肩膀。

  徐家奕个子虽高,脚下移动却快,笑着躲闪,直接跑上楼了。众人也练了一会了,有说有笑,纷纷上楼。一进房门,就看见少年双手叉腰,立在客厅里,盯着电视里的新闻联播画面,屏息静气在听,一动不动。

  “今日上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呼吸科病房解除隔离,共 159 名医护人员、住院病人及陪护人员先后走出隔离区,全面解除医学观察,所有密切接触人员无一人感染。 记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看到,隔离人员在鲜花的簇拥下,摘下口罩,面带微笑,陆续从隔离区走出,告别了为期两周的隔离生活。”

  “同时,北京市非典新增病例首现零记录。”

  播音员最后的一句话,简洁有力,却传达着胜利的曙光,引得刘亚娟她们几个激动得尖叫。

  非典,和本该万物向荣的春天一起降临;被消灭的时候,夏天还不算正式开始。

  虽然来得莫名其妙,但走的时候,也静悄悄。

  挺好。

  翟晓敏带着孩子们回到家,就收到了方军平给的好消息。

  “单位要分房子了,怕你在彦姐那不方便,电话里没告诉你。”

  电业局有自己的地皮,其中最大的一块,规划是用来建家属区。这消息传了好几年了。但翟晓敏属实没抱啥希望。一方面,都是听说的,啥时候动工、啥时候能住上,都还是没影儿的事呢。另一方面,就算真有分房子这种好事,那也得是论资排辈。方军平刚来电业局没几年,不一定轮得上他。

  可方军平现在主动要和她商量,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真的啊?”翟晓敏掩盖不住兴奋,“分房子有你啊?”

  方军平躺在床上,双腿叠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晃来晃去。手臂枕在脑后,看着翟晓敏,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看窗台上放着的几张纸。

  “就是要跟你商量,看你想选啥户型。”

  这次分房是在电业局单独规划出的一块地,能建 20 栋楼左右,一共五种户型。按照方军平回来传达的意思,由于房子还没动工,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先挑选户型,一经确认不能更改。然后会根据所有分房职工选择的户型,统一规划楼栋建设。在房子竣工之后,选到同一个户型的职工,再按照工龄资历排队,从前到后,依次选择楼层。

  翟晓敏低头大概看了眼,都是南北通透的户型,但面积大小有别,布局也不太一样。

  “最大的是 138 的?”翟晓敏问。

  “嗯,138 三室。”

  “那就最大的吧。”

  翟晓敏放下图纸,准备换衣服。

  这很反常,平时的翟晓敏,不说心细如发吧,但这么大的事儿,不会如此潦草做决定。

  但方军平也没劝她再看看,只是换了个姿势,“选面积最大的话,交钱可也最多啊。1300 块钱一平米,装修也要多掏钱。”

  单位给职工分房子,虽说是一项福利,但通常也不会完全无偿的,至少房屋建造的成本费用还是要有的。

  翟晓敏点点头:“军平,你听我说,不管花多少钱、勒紧裤腰带也要最大的。咱们家情况特殊,别人家都是独生子女,三口人住两居室绰绰有余了。咱家幸运,两个孩子,还是儿女双全,孩子大了,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138 平米咱们四口人住,正正好好。”

  方军平憋不住要笑,“还在那一本正经地劝我,你以为我不同意啊?我一看这 138 的三室就喜欢,要不是想着还是要回家和你商量一下,下午在单位我就定了。”

  每平米 1300 块钱,138 平米,差不多要 18 万。再加上装修,估计要 30 万。

  方军平和翟晓敏两口子,虽说这两年日子过得好多了,可 30 万,总归不是个小数目。

  在他们为人父母的这些年里,因为经济条件的捉襟见肘,不是第一次对孩子们产生愧疚。虽说吃穿可以满足,但居住条件这种更高层面的东西,他们真的无能为力。

  如今眼前就有个机会弥补,两口子一拍即合,就要最大的。

  看到方军平和自己想一块去了,翟晓敏更高兴了:“那下一步呢?下一步需要咱们做啥?”

  “每个指标先交 10 万块钱,剩下的钱根据选择的面积不同,再分几次补交。明天我去单位把咱们选的户型报上去,然后就是等通知,什么时候单位说交钱,咱就把 10 万块钱交上,就行了。”

  “真人性化,还分次交。”此时的翟晓敏,对电业局的职工福利,满意得不能再满意。“正好咱们的存款要到期了,到时候我就取出来放活期里,只要你们单位一通知,咱们第一个交钱!”

  两口子笑得真心实意,家里有喜事,谁不是打心眼儿里开心。直到后半夜,两人还躺在床上讨论,房子下来之后,要怎样装修布置,让他们这来之不易的小家,更加舒适温馨。

  夜虽然深了,对翟晓敏和方军平来说,心中却是大亮,满怀期待。

  谁也不会想到,如漆如墨的夜空里,繁星点点,一片安宁静谧。可来自命运的玩弄,已经悄悄进入了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