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笑宜,一会第一节课下课,你来我这儿一下。”
夏日的午间,明媚又湿腻,电风扇在头顶哗啦啦地转,空气没带动多少,机械噪音却没停过。这样的环境太催生睡眠因子了,方笑宜忍不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被尖锐的下课铃叫醒时,不知不觉身上已经出了一层薄汗。
扯了扯黏在身上的校服 T 恤,下午第一节是历史,最容易犯困。方笑宜大幅度地晃晃头,强迫自己回神,恰好班主任经过,让她下课去办公室。
班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烫一头卷发,体型微胖,出了名的严格,对哪个学生都没有笑模样。尤其不允许学生有些“没用的心思”——爱美啊,打扮啊,甚至有早恋的苗头啊,绝对会被她扼杀在摇篮里。郝安琪经常因为臭美,被骂得狗血淋头。
但班主任对方笑宜还不错。她教数学,方笑宜数学成绩好,做题思路清晰,不犯“算错数”这种低级错误,班主任很是喜欢。
教师办公室里,方笑宜站在桌旁,班主任则坐在办公桌前,短期保温杯喝了口水——即便是喜欢的学生,她也通常没什么笑脸。
“新加坡那个优秀生源合作的项目,你知道吧?”
方笑宜点点头。松师附中作为省内数一数二的中学,每年都有初三的学生有机会直升新加坡念高中,学费全免,生活费自理,学习好还能有一部分奖学金补贴生活。但条件是成为“新加坡定向培养人才”,高中毕业在新加坡念大学、并且毕业六年之内都要留在新加坡工作。
“现在名额下来了,就按照综合考试的年级排名来确定优先选择的资格。这个事我不想大张旗鼓开班会通知,还有一年就中考了,怕大家心散,所以就单独问问你的意见。你回家也和家里商量商量,这周给我个答复。”
下午第二节的政治课,方笑宜罕见地溜号了。
之前她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和由淼一样,考上一中。如果发挥没那么好,就上高中部,她也可以接受。新加坡这个事儿,虽然她一直都知道,但从来没出现在她对未来的规划里。
可现在,机会来了,她要接受吗?
放学回到家,翟晓敏在厨房忙碌,方笑安依旧在看动画片,油烟机呼啦呼啦再加上电视里稚嫩的童声,方笑宜却躺在床上,置若罔闻。
去新加坡上学,比起松城四线小城,无论是学习的环境还是教育质量,都不是能同日而语的。可也要面临很多的问题:即便有奖学金,生活成本也是笔不小的开销;彻底离开家上学,从最心底,她舍不得爸妈和弟弟。之前心里的小目标是考上一中,长远目标就是考上北京的大学,她虽然年纪最小,但也不拖后腿,总算能和哥哥姐姐们汇合了,当然这里也包括……徐家奕。
“呼”地一下,方笑宜坐起来,抄起床头柜上的电话,拨出心里那串再熟悉不过的号码。
出乎意料地,那边接起来很快。本来方笑宜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他可能在训练,或者在忙,没想到忙音响了没两声,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喂。”
听起来懒洋洋地。他总是这样,特别是逗她的时候,半眯着眼睛,声音懒散,分不清说的哪句真哪句假。
“徐家奕……”,方笑宜心里很乱,不知道从哪儿说起,尽量组织着语言,“你知道新加坡吗?”
“知道啊”,不知道他人在哪里,环境像是挺嘈杂。但方笑宜能感觉到他在轻笑,“去年九月份还去和他们青年队交流过呢。”
“新加坡……好吗?”
方笑宜这电话没头没尾的,但徐家奕像是陷入了沉思,完全在认真思考答案。
“新加坡啊……国家很小,但很干净,生活习惯和我们都差不多,语言交流的障碍也不大。但就是太热了,我这辈子都没那么热过,要是伸舌头能解热我都不带犹豫的。”
方笑宜被他夸张的说法逗笑了,心下也松了不少,“那你喜欢新加坡吗?”
“谈不上喜不喜欢。要打比赛,走过挺多城市,要说最喜欢的,还是松城,再小也是家嘛。但出来看看挺好的,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那些大城市的繁华也好,光鲜也好,黑暗也好,我们在松城是肯定看不到的。”
方笑宜忽然觉得,徐家奕像个大人了。想想也是,他二十岁了,和十五岁的她相比,确实是个大人了。
心里正盘算着年龄,就听见电话里有人扯着嗓子喊他:“家奕,什么情况啊你,咋喝一半还跑了啊!”
他那边的环境确实很乱,方笑宜心思一动,“你在外面啊?”
“嗯”,回答得不紧不慢,“和朋友出来吃点东西。”
方笑宜甚至能想到,街边嘈杂却火爆的小店里,徐家奕起身离开桌子,懒散地靠着走廊的墙壁,和自己打电话的样子。
那个瞬间,她忽然坚定地想去新加坡了,特别想去。
像他说的那样,出去转转,最好是把大千世界的稀奇古怪都看遍,体验尽可能多的人生。然后回到松城附中门前他们经常去的小饭馆,点上两份咖喱饭,胡萝卜给她,但米饭要分他一半。
方笑宜本来浓雾重重乱作一团的心下,起了一些清明了。
“小矮子”,他打断她。
“不知道你为了啥事儿伤脑筋,但我的原则就是,想做什么,就去做。”
他想打球,就去做了。
他想摆脱父亲的生意,想抗争,也去做了。
唯独方笑宜,他也想,却还什么都做不了。
但会有那么一天的。
方笑宜打定了主意,吃完饭的时候把新加坡的事情和盘托出,和家里商量,没想到翟晓敏第一个反对。
“这么小就出国,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人生地不熟,还得自己照顾自己,妈妈哪能放心啊。”
方军平倒是没急着表态,但从他的情绪看,方笑宜猜他也不同意。特别是说到“毕业后要在新加坡工作六年”的这个事儿,明显感觉方军平很抵触。
“你想去吗,笑笑?”方军平放下筷子问。
方笑宜犹豫了下,点了点头。
翟晓敏心下着急,掰开揉碎地劝方笑宜:“笑笑,你还小,别被那些花里胡哨、天花乱坠的东西蒙蔽。新加坡就算再好,咱们长大了有的是机会去,但现在确实不是好时机。你想想,你在那边,学习跟不跟得上、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接触什么人,这些妈都担心。你成绩那么好,又不是考不上高中,而且是很有可能考上一中,咱为啥非要去那地方呢,一年到头也见不着一面?在爸妈身边不好吗?”
方军平没说话。这种抉择上,他一贯是听翟晓敏的。
“方笑宜,一会第一节课下课,你来我这儿一下。”
夏日的午间,明媚又湿腻,电风扇在头顶哗啦啦地转,空气没带动多少,机械噪音却没停过。这样的环境太催生睡眠因子了,方笑宜忍不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被尖锐的下课铃叫醒时,不知不觉身上已经出了一层薄汗。
扯了扯黏在身上的校服 T 恤,下午第一节是历史,最容易犯困。方笑宜大幅度地晃晃头,强迫自己回神,恰好班主任经过,让她下课去办公室。
班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烫一头卷发,体型微胖,出了名的严格,对哪个学生都没有笑模样。尤其不允许学生有些“没用的心思”——爱美啊,打扮啊,甚至有早恋的苗头啊,绝对会被她扼杀在摇篮里。郝安琪经常因为臭美,被骂得狗血淋头。
但班主任对方笑宜还不错。她教数学,方笑宜数学成绩好,做题思路清晰,不犯“算错数”这种低级错误,班主任很是喜欢。
教师办公室里,方笑宜站在桌旁,班主任则坐在办公桌前,短期保温杯喝了口水——即便是喜欢的学生,她也通常没什么笑脸。
“新加坡那个优秀生源合作的项目,你知道吧?”
方笑宜点点头。松师附中作为省内数一数二的中学,每年都有初三的学生有机会直升新加坡念高中,学费全免,生活费自理,学习好还能有一部分奖学金补贴生活。但条件是成为“新加坡定向培养人才”,高中毕业在新加坡念大学、并且毕业六年之内都要留在新加坡工作。
“现在名额下来了,就按照综合考试的年级排名来确定优先选择的资格。这个事我不想大张旗鼓开班会通知,还有一年就中考了,怕大家心散,所以就单独问问你的意见。你回家也和家里商量商量,这周给我个答复。”
下午第二节的政治课,方笑宜罕见地溜号了。
之前她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和由淼一样,考上一中。如果发挥没那么好,就上高中部,她也可以接受。新加坡这个事儿,虽然她一直都知道,但从来没出现在她对未来的规划里。
可现在,机会来了,她要接受吗?
放学回到家,翟晓敏在厨房忙碌,方笑安依旧在看动画片,油烟机呼啦呼啦再加上电视里稚嫩的童声,方笑宜却躺在床上,置若罔闻。
去新加坡上学,比起松城四线小城,无论是学习的环境还是教育质量,都不是能同日而语的。可也要面临很多的问题:即便有奖学金,生活成本也是笔不小的开销;彻底离开家上学,从最心底,她舍不得爸妈和弟弟。之前心里的小目标是考上一中,长远目标就是考上北京的大学,她虽然年纪最小,但也不拖后腿,总算能和哥哥姐姐们汇合了,当然这里也包括……徐家奕。
“呼”地一下,方笑宜坐起来,抄起床头柜上的电话,拨出心里那串再熟悉不过的号码。
出乎意料地,那边接起来很快。本来方笑宜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他可能在训练,或者在忙,没想到忙音响了没两声,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喂。”
听起来懒洋洋地。他总是这样,特别是逗她的时候,半眯着眼睛,声音懒散,分不清说的哪句真哪句假。
“徐家奕……”,方笑宜心里很乱,不知道从哪儿说起,尽量组织着语言,“你知道新加坡吗?”
“知道啊”,不知道他人在哪里,环境像是挺嘈杂。但方笑宜能感觉到他在轻笑,“去年九月份还去和他们青年队交流过呢。”
“新加坡……好吗?”
方笑宜这电话没头没尾的,但徐家奕像是陷入了沉思,完全在认真思考答案。
“新加坡啊……国家很小,但很干净,生活习惯和我们都差不多,语言交流的障碍也不大。但就是太热了,我这辈子都没那么热过,要是伸舌头能解热我都不带犹豫的。”
方笑宜被他夸张的说法逗笑了,心下也松了不少,“那你喜欢新加坡吗?”
“谈不上喜不喜欢。要打比赛,走过挺多城市,要说最喜欢的,还是松城,再小也是家嘛。但出来看看挺好的,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那些大城市的繁华也好,光鲜也好,黑暗也好,我们在松城是肯定看不到的。”
方笑宜忽然觉得,徐家奕像个大人了。想想也是,他二十岁了,和十五岁的她相比,确实是个大人了。
心里正盘算着年龄,就听见电话里有人扯着嗓子喊他:“家奕,什么情况啊你,咋喝一半还跑了啊!”
他那边的环境确实很乱,方笑宜心思一动,“你在外面啊?”
“嗯”,回答得不紧不慢,“和朋友出来吃点东西。”
方笑宜甚至能想到,街边嘈杂却火爆的小店里,徐家奕起身离开桌子,懒散地靠着走廊的墙壁,和自己打电话的样子。
那个瞬间,她忽然坚定地想去新加坡了,特别想去。
像他说的那样,出去转转,最好是把大千世界的稀奇古怪都看遍,体验尽可能多的人生。然后回到松城附中门前他们经常去的小饭馆,点上两份咖喱饭,胡萝卜给她,但米饭要分他一半。
方笑宜本来浓雾重重乱作一团的心下,起了一些清明了。
“小矮子”,他打断她。
“不知道你为了啥事儿伤脑筋,但我的原则就是,想做什么,就去做。”
他想打球,就去做了。
他想摆脱父亲的生意,想抗争,也去做了。
唯独方笑宜,他也想,却还什么都做不了。
但会有那么一天的。
方笑宜打定了主意,吃完饭的时候把新加坡的事情和盘托出,和家里商量,没想到翟晓敏第一个反对。
“这么小就出国,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人生地不熟,还得自己照顾自己,妈妈哪能放心啊。”
方军平倒是没急着表态,但从他的情绪看,方笑宜猜他也不同意。特别是说到“毕业后要在新加坡工作六年”的这个事儿,明显感觉方军平很抵触。
“你想去吗,笑笑?”方军平放下筷子问。
方笑宜犹豫了下,点了点头。
翟晓敏心下着急,掰开揉碎地劝方笑宜:“笑笑,你还小,别被那些花里胡哨、天花乱坠的东西蒙蔽。新加坡就算再好,咱们长大了有的是机会去,但现在确实不是好时机。你想想,你在那边,学习跟不跟得上、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接触什么人,这些妈都担心。你成绩那么好,又不是考不上高中,而且是很有可能考上一中,咱为啥非要去那地方呢,一年到头也见不着一面?在爸妈身边不好吗?”
方军平没说话。这种抉择上,他一贯是听翟晓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