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风回来得有些晚,在百里子苓屋外听到晏辰的声音,便隔着门说道:“将军,柳掌柜有信来。”
片刻之后,晏辰打开门出来,与易风目光相交,似乎有几分埋怨,像是觉得易风坏了他的好事。
“站在外面干什么,还不进来!”百里子苓的声音传出来,易风忙抬腿进屋,顺手把房门给关上。晏辰回头看了一眼,他敏感地觉得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不然百里子苓也不会把他给赶出来。他把耳朵靠在门上,但里边说话根本听不见,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回自己的屋里去。
百里子苓看完信,回头看了一眼门口,示意易风去看看。易风到门口确认晏辰不在外面,这才冲百里子苓点点头。
“菘蓝姐已经安排好了,等陈庭回来,你便辛苦一趟,送他回上都。”百里子苓把信递到烛火上一燃而尽。
“将军,你真的打算送他去上都?”易风迟疑着问。
“不过是先这样准备着,他若是愿意,那自然是好。若是不愿意,”百里子苓叹了口气,“先不说这个。今天下午,我睡得很沉,他去了哪里?”
“去了关押那个燕云人的地方。按将军的吩咐,我早前跟看守的兄弟说过,如果是他来,不管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要拦他。将军还真是料事如神。”易风有点拍马屁的意思。
“说什么了?”百里子苓似乎并不受用这样的马屁。
“听不清楚,但好像提到了上都、教坊,那家伙后来笑了,就像是心愿达成的那种笑,但又像是死亡之前的最后微笑。我也说不清楚,不过,我觉得那家伙可能离死不远了。”易风挠了挠头。
“我以为……”百里子苓没往下说,转而道:“桑老二应该到京了吧?这个时候,恐怕正流连在某个秦楼楚馆,度春宵吧!”
“将军,桑副将不是回去成亲的嘛,哪能在成亲前还往秦楼楚馆去。再说了,桑副将也不是那样的人。你看他在北楼关两年,可从未招过什么姑娘,洁身自好得很,唯一一次被姑娘看光了身子,那还是您……”易风摸了摸鼻子没有说下去,百里子苓则一个枕头砸了过来。他傻笑着接住,又道:“将军莫不是吃醋了。我倒是觉得,桑副将比那晏公子强。将军既然对他不放心,又何必……”
“闭嘴!”百里子苓不待他说完,便严厉道,“早点回去歇息,我没让你做的事,你就别给老子多事,听清楚没有?”
“知道了,将军!”
易风退了出去。
百里子苓起身往炉子里加了些柴火,然后关上炉门,屋子里很暖和,而她则静静地坐在那软垫上。她确实信不过晏辰。不,应该说是信不过木苏和。
事实上,她以为,经过那晚敞开心扉的交谈之后,狼崽子便能与她无话不说。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关着的那个人,若是他的人,他只要开口,她便会把人给放了。如今桑吉不在,这北楼关也没了眼睛,不过是一个人而已,她还不至于不能成全他。可是,他却没有开口。到底还是信不过她呀。
既然是信不过,那为何还要把那些伤口剖开来给她看呢,干脆让她剃头挑子一头热,最终各奔东西了,也不过就是个爱而不得而已。可是现在,她却不确定那狼崽子到底要什么。
若是想报仇,她早给了他机会,他应该带着他的人走得远远的。要去哪里都成,但留在这北楼关又有何用。难不成,还想劝降她,让她带着人跟他走吗?
百里子苓摇了摇头。
第二天清晨,有士兵来报,说那个燕云人死了。百里子苓并不意外,只是让人把尸体给埋了,然后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百里子苓在家休息了几天,伤口也慢慢愈合,虽然走起路来还会有点疼,但她还能忍着。一大早看完了士兵的操练,又去关楼上走了一圈,回军帐的时候瞧见韩祺等在外面。
韩祺这时候来,莫不是之前让他查的事,有消息了。百里子苓心想。
“将军,这几日我盘查了青州各关口,又请刘大人配合巡察了酒肆、旅店,确实抓了几个可疑之人。”韩祺跟着百里子苓进了军帐,还未坐下,便说道。
“审了吗?”百里子苓给他倒了杯热茶,韩祺忙双手接过。
“审了,他们从雪狼部而来,据说是要抓一个人,拿回某件东西。但至于要抓谁,又要拿回什么,这些人都不知道。他们的老大知道,但人已经死在了破土地庙前,应该就是之前将军遇到的那三人之中的一个。”
百里子苓点了点头。
“将军的伤,没事吧?”韩祺又问。
“没事,大意了。”说到这个,百里子苓便有点尴尬。“既然是审清楚了,那把人处理了便是。不过,你专程来一趟,应该是还有别的事吧?”
“确实,末将还有一事。”韩祺站起身来。
百里子苓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
“将军,这几日,我的人在长城沿线巡逻,发现雄鹰部似乎有在附近活动的迹象。我怕是下边的人看错了,昨日便亲自带人去了一趟,正好抓了两个鬼鬼祟祟的人。昨晚审了一夜,这二人一口咬定自己就是雄鹰部的猎户,说是一路追逐猎物才到了长城脚下。如今,咱们与雄鹰部与议定和亲,若是猎户不小心入了南陈边境,倒也没什么。怕就怕……”韩祺没往下说。
“你怕他们是雄鹰部的探子,所以也不敢继续往下审,怕万一审出什么来,反倒不好办?”百里子苓站起身来,屁股还是有点疼,她下意识地想伸手摸,但手到了腰那里,便又作罢。而韩祺也跟着站起身来,“将军明鉴。既已议定和亲,朝廷自然不希望我们多事。更何况,和亲是大局,而且这事,就算审出来了,无论是将军还上面,估计都会很头疼。”
“既然你都知道,那为何还专程来北楼关汇报与我?”百里子苓反问道。
“朝廷且不说,末将觉得,至少将军应该知道。”韩祺如实答道。
百里子苓点了点头。确实,她应该知道这件事,毕竟是在她的地盘。多了个青州,也就多了一摊子的破事,偏偏桑吉还不在。她有点想念桑吉了,虽然她也知道桑吉恐怕再也回不到北楼关。
“现在人关在哪里?”百里子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在青州大牢。”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百里子苓再问。
“除了那日与我随行的士兵,便是青州知府刘大人。将军放心,我手下的人都不会多嘴。刘大人那里,我也提醒过了,他知道轻重。”
“那便让你的人看紧了,我明日去一趟青州。”百里子苓道。
韩祺匆忙而来,又匆忙而去。
上都。
朝堂之上,皇帝高坐龙椅,已有几分疲惫之色。文武百官位列两边,不过,这时候已经吵得不成样子。礼部列了个单子是经皇上审批过的,是为兰阳公主和亲之嫁妆,但礼部官员拿着单子到户部提银子,户部却以金额太大,无法支付,双方发生了争执。当然,这已经是昨日的事了。今日早朝,昨日的争执也就拿到了朝堂之上。
原本呢,只是户部与礼部各说各话,之后,朝堂上更多的官员也加入了其中。于是,为了户部没有银子这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桑吉默默地站在武官的队伍里。皇上让他协同礼部办理和亲一事,但并没有给他具体的职位,所以,他现在还是北楼关的副将,只能站在武官这边。关于文臣之间的吵闹,武官们都当是笑话看,有人小声地说了一句‘狗咬狗,一嘴毛’,便有周围几位武官掩嘴而笑。
这便是南陈的朝堂。
桑吉两年没有回来,还真是大变样了。
南陈的国库没有钱了,桑吉也是回京之后才知道的。而这些吵成一堆的大人们,哪一个又不知道国库没有银子呢?大家都知道,可是还是这般吵闹,桑吉觉得确实是个笑话。
“皇上!”桑吉突然高声喊道,而后站了出来。原本吵闹的朝堂也就安静下来,众臣皆看着桑吉。“其实,这件事没什么可吵的。户部有没有银子,去账面上查一查就知道。如果有银子,而不拨付,那确实是户部不对。如果真的没有银子,那也确实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怪不得户部。”
“哟,桑副将,您这是一回来就要查户部的账啊!”一位户部的官员立马应声道。
“如果户部的账目清楚,那又何必怕查呢?”礼部的人也不客气,立马回敬了一句。
“各位大人,咱们在这里吵吵也不解决问题。兰阳公主和亲是皇上定下的,所以,该操办的事都必须按部就班。如果哪里出现了问题,那便解决问题,也不是大家在此争个输赢就有结果的。”桑吉又道。
查户部的账,这话恐怕也只有桑吉敢说。一是桑吉刚回京城,很多事还不清楚。二是他毕竟是皇上的宠臣,而且此前驻守北楼关又立下了军功,风头正盛。三是,他的父亲是吏部尚书,门生故旧颇多,那些人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也不会与他计较。四是,他还是李迁将军未来的女婿。桑李两家联姻,这恐怕也是南陈最大的两个豪门联姻了。一方手握重兵,一方掌控着官员升迁,而桑吉处在这样一个势力之下,谁人能不给他几分面子。
桑吉话音刚落,回身看到自己的父亲,桑大人脸上似有不悦,眼神中还带了几分警告,警告他少说话,不要随便找麻烦。
易风回来得有些晚,在百里子苓屋外听到晏辰的声音,便隔着门说道:“将军,柳掌柜有信来。”
片刻之后,晏辰打开门出来,与易风目光相交,似乎有几分埋怨,像是觉得易风坏了他的好事。
“站在外面干什么,还不进来!”百里子苓的声音传出来,易风忙抬腿进屋,顺手把房门给关上。晏辰回头看了一眼,他敏感地觉得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不然百里子苓也不会把他给赶出来。他把耳朵靠在门上,但里边说话根本听不见,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回自己的屋里去。
百里子苓看完信,回头看了一眼门口,示意易风去看看。易风到门口确认晏辰不在外面,这才冲百里子苓点点头。
“菘蓝姐已经安排好了,等陈庭回来,你便辛苦一趟,送他回上都。”百里子苓把信递到烛火上一燃而尽。
“将军,你真的打算送他去上都?”易风迟疑着问。
“不过是先这样准备着,他若是愿意,那自然是好。若是不愿意,”百里子苓叹了口气,“先不说这个。今天下午,我睡得很沉,他去了哪里?”
“去了关押那个燕云人的地方。按将军的吩咐,我早前跟看守的兄弟说过,如果是他来,不管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要拦他。将军还真是料事如神。”易风有点拍马屁的意思。
“说什么了?”百里子苓似乎并不受用这样的马屁。
“听不清楚,但好像提到了上都、教坊,那家伙后来笑了,就像是心愿达成的那种笑,但又像是死亡之前的最后微笑。我也说不清楚,不过,我觉得那家伙可能离死不远了。”易风挠了挠头。
“我以为……”百里子苓没往下说,转而道:“桑老二应该到京了吧?这个时候,恐怕正流连在某个秦楼楚馆,度春宵吧!”
“将军,桑副将不是回去成亲的嘛,哪能在成亲前还往秦楼楚馆去。再说了,桑副将也不是那样的人。你看他在北楼关两年,可从未招过什么姑娘,洁身自好得很,唯一一次被姑娘看光了身子,那还是您……”易风摸了摸鼻子没有说下去,百里子苓则一个枕头砸了过来。他傻笑着接住,又道:“将军莫不是吃醋了。我倒是觉得,桑副将比那晏公子强。将军既然对他不放心,又何必……”
“闭嘴!”百里子苓不待他说完,便严厉道,“早点回去歇息,我没让你做的事,你就别给老子多事,听清楚没有?”
“知道了,将军!”
易风退了出去。
百里子苓起身往炉子里加了些柴火,然后关上炉门,屋子里很暖和,而她则静静地坐在那软垫上。她确实信不过晏辰。不,应该说是信不过木苏和。
事实上,她以为,经过那晚敞开心扉的交谈之后,狼崽子便能与她无话不说。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关着的那个人,若是他的人,他只要开口,她便会把人给放了。如今桑吉不在,这北楼关也没了眼睛,不过是一个人而已,她还不至于不能成全他。可是,他却没有开口。到底还是信不过她呀。
既然是信不过,那为何还要把那些伤口剖开来给她看呢,干脆让她剃头挑子一头热,最终各奔东西了,也不过就是个爱而不得而已。可是现在,她却不确定那狼崽子到底要什么。
若是想报仇,她早给了他机会,他应该带着他的人走得远远的。要去哪里都成,但留在这北楼关又有何用。难不成,还想劝降她,让她带着人跟他走吗?
百里子苓摇了摇头。
第二天清晨,有士兵来报,说那个燕云人死了。百里子苓并不意外,只是让人把尸体给埋了,然后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百里子苓在家休息了几天,伤口也慢慢愈合,虽然走起路来还会有点疼,但她还能忍着。一大早看完了士兵的操练,又去关楼上走了一圈,回军帐的时候瞧见韩祺等在外面。
韩祺这时候来,莫不是之前让他查的事,有消息了。百里子苓心想。
“将军,这几日我盘查了青州各关口,又请刘大人配合巡察了酒肆、旅店,确实抓了几个可疑之人。”韩祺跟着百里子苓进了军帐,还未坐下,便说道。
“审了吗?”百里子苓给他倒了杯热茶,韩祺忙双手接过。
“审了,他们从雪狼部而来,据说是要抓一个人,拿回某件东西。但至于要抓谁,又要拿回什么,这些人都不知道。他们的老大知道,但人已经死在了破土地庙前,应该就是之前将军遇到的那三人之中的一个。”
百里子苓点了点头。
“将军的伤,没事吧?”韩祺又问。
“没事,大意了。”说到这个,百里子苓便有点尴尬。“既然是审清楚了,那把人处理了便是。不过,你专程来一趟,应该是还有别的事吧?”
“确实,末将还有一事。”韩祺站起身来。
百里子苓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
“将军,这几日,我的人在长城沿线巡逻,发现雄鹰部似乎有在附近活动的迹象。我怕是下边的人看错了,昨日便亲自带人去了一趟,正好抓了两个鬼鬼祟祟的人。昨晚审了一夜,这二人一口咬定自己就是雄鹰部的猎户,说是一路追逐猎物才到了长城脚下。如今,咱们与雄鹰部与议定和亲,若是猎户不小心入了南陈边境,倒也没什么。怕就怕……”韩祺没往下说。
“你怕他们是雄鹰部的探子,所以也不敢继续往下审,怕万一审出什么来,反倒不好办?”百里子苓站起身来,屁股还是有点疼,她下意识地想伸手摸,但手到了腰那里,便又作罢。而韩祺也跟着站起身来,“将军明鉴。既已议定和亲,朝廷自然不希望我们多事。更何况,和亲是大局,而且这事,就算审出来了,无论是将军还上面,估计都会很头疼。”
“既然你都知道,那为何还专程来北楼关汇报与我?”百里子苓反问道。
“朝廷且不说,末将觉得,至少将军应该知道。”韩祺如实答道。
百里子苓点了点头。确实,她应该知道这件事,毕竟是在她的地盘。多了个青州,也就多了一摊子的破事,偏偏桑吉还不在。她有点想念桑吉了,虽然她也知道桑吉恐怕再也回不到北楼关。
“现在人关在哪里?”百里子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在青州大牢。”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百里子苓再问。
“除了那日与我随行的士兵,便是青州知府刘大人。将军放心,我手下的人都不会多嘴。刘大人那里,我也提醒过了,他知道轻重。”
“那便让你的人看紧了,我明日去一趟青州。”百里子苓道。
韩祺匆忙而来,又匆忙而去。
上都。
朝堂之上,皇帝高坐龙椅,已有几分疲惫之色。文武百官位列两边,不过,这时候已经吵得不成样子。礼部列了个单子是经皇上审批过的,是为兰阳公主和亲之嫁妆,但礼部官员拿着单子到户部提银子,户部却以金额太大,无法支付,双方发生了争执。当然,这已经是昨日的事了。今日早朝,昨日的争执也就拿到了朝堂之上。
原本呢,只是户部与礼部各说各话,之后,朝堂上更多的官员也加入了其中。于是,为了户部没有银子这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桑吉默默地站在武官的队伍里。皇上让他协同礼部办理和亲一事,但并没有给他具体的职位,所以,他现在还是北楼关的副将,只能站在武官这边。关于文臣之间的吵闹,武官们都当是笑话看,有人小声地说了一句‘狗咬狗,一嘴毛’,便有周围几位武官掩嘴而笑。
这便是南陈的朝堂。
桑吉两年没有回来,还真是大变样了。
南陈的国库没有钱了,桑吉也是回京之后才知道的。而这些吵成一堆的大人们,哪一个又不知道国库没有银子呢?大家都知道,可是还是这般吵闹,桑吉觉得确实是个笑话。
“皇上!”桑吉突然高声喊道,而后站了出来。原本吵闹的朝堂也就安静下来,众臣皆看着桑吉。“其实,这件事没什么可吵的。户部有没有银子,去账面上查一查就知道。如果有银子,而不拨付,那确实是户部不对。如果真的没有银子,那也确实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怪不得户部。”
“哟,桑副将,您这是一回来就要查户部的账啊!”一位户部的官员立马应声道。
“如果户部的账目清楚,那又何必怕查呢?”礼部的人也不客气,立马回敬了一句。
“各位大人,咱们在这里吵吵也不解决问题。兰阳公主和亲是皇上定下的,所以,该操办的事都必须按部就班。如果哪里出现了问题,那便解决问题,也不是大家在此争个输赢就有结果的。”桑吉又道。
查户部的账,这话恐怕也只有桑吉敢说。一是桑吉刚回京城,很多事还不清楚。二是他毕竟是皇上的宠臣,而且此前驻守北楼关又立下了军功,风头正盛。三是,他的父亲是吏部尚书,门生故旧颇多,那些人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也不会与他计较。四是,他还是李迁将军未来的女婿。桑李两家联姻,这恐怕也是南陈最大的两个豪门联姻了。一方手握重兵,一方掌控着官员升迁,而桑吉处在这样一个势力之下,谁人能不给他几分面子。
桑吉话音刚落,回身看到自己的父亲,桑大人脸上似有不悦,眼神中还带了几分警告,警告他少说话,不要随便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