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在朝堂上吵闹了大半日,也没能有个结果,皇帝只觉得头疼,拂袖而去。众臣散朝。
桑吉在朝堂上的话,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户部没有银子,并不只是因为江南欠收以及军费开支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官员们的借款。
关于官员们向户部借款一事,其实早在先帝时就有。即便是桑吉在御前的那几年,也不断有官员跟户部借款。本来呢,官员家里有困难,跟户部拆借一下子银子,等以后有了钱,再还上,这也没什么。但问题就在于,这些官员只借不还。
一开始,借的人不多,借的钱也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有借有还,所以这不会成为问题。就算有个拖延或是不还的,那也不够成影响。但这两年,借的人太多,而且借的数额也越来越大。户部既然借了这个,那就不能薄待了那个,都是同朝为官,也不能为难谁。所以,到如今,在京的官员几乎都有向户部借钱。如此以来,反倒让户部成了个空壳子。
而这些事,是桑吉下朝之后才知道的。
父子俩回府的路上很安静,尚书大人的脸色很难看。没有在马车里就开始骂,也算是尚书大人的自我修养。不过,一回了府,桑吉就被罚跪在书房里,而尚书大人则一句话都没有再说。
桑吉知道自己为什么挨罚,他跪在地上的时候,也仔仔细细地想了一下。这么多官员借款不还,朝廷还有那么多正事等着用钱。兰阳出嫁没有银子,退一迈步说,那还可以暂时不嫁。可是,如果燕云人打过来,那就得要钱要粮。没有钱,拿什么打仗,拿什么去回击敌人。所以,官员借款一事,必须解决,不然就算没有外敌入侵,也会被活活给拖死。
可是,他也知道,要处理这件事有多困难。且不说皇上很难下定决心,就算皇上决定追回这些借款,谁又能担此重任?他吗?他倒是挺想干这件事,可是,他的父亲绝对不会让他淌这趟浑水。
这是个得罪人的事,除了要有能力,还得要有魄力,更要有一定的品级。不然,像他这样的品级,恐怕那些皇亲国戚还真不把他放在眼里。就算是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他也不过是一个拳头打在棉花上,连响都不会响一下。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有点遗憾上都的官员里找不出一个可以担此重任的人。
“怎么,想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尚书大人手里拿着书,眼皮抬了抬,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
“父亲,儿子自知今日在朝廷之上的话太过鲁莽,让父亲担心了。”
“你十八岁便在御前侍候,朝廷的事,你也看了不少,一向很有分寸。这才离了上京两年,怎么一回来,就如此不知轻重?户部有没有银子,礼部不知道吗?在皇上面前闹这么一出,不就是想让皇上追讨官员们的借款。这种事,没人敢提,也没人敢做那个恶人。户部是无米之炊,自然希望钱都能收回来,可是,户部尚书也不想做那个恶人。你倒好,一句话把这层窗户纸捅破,正中人家下怀。”尚书大人总算是放下了书,教育起儿子来。
“父亲,都不愿意做这个恶人,但朝廷却没有钱了。没了钱,南陈怎么办?皇上怎么办?父亲久居高位,应当早向皇上进言追讨官员借款,更何况,皇上一向倚重我们桑家,父亲更要替皇上分忧才是。难道,父亲也不愿意做这个恶人?”桑吉这一问,顿时让尚书大人的脸色更加难看。
“我看你还是没有想明白。继续跪在这里好好想想,想想你的身份,也想一想,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尚书大人发火了,说这话的也就是自己的儿子,若是别人,恐怕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桑吉看着父亲拂袖而去,脸上多了一抹苦笑。
上都,果然是个是非之地。
他有些怀念北楼关的日子了。
北楼关。
百里子苓一早去了青州,而这一回,并没有带上晏辰。晏辰自知上一回的事添了麻烦,也没敢要求同行。
在午后的阳光下,晏辰弄了件披风把自己裹得严实了,这才出了门。
他在北楼关里溜达了一圈,最后停在了关押南颇的牢房门口。上一回,他跟着来过,但并未进去。这一回,他想进去看看,也想试一试百里子苓是不是真的不管他去哪里,都任他通行。
上一回去见呼延煊的人,他便觉得太过顺利。后来便想明白了一件事,百里子苓对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不过,他弄不清楚百里子苓是真的因为喜欢他,还是觉得他这样一个人,无论如何也翻不起大浪来。但不管是哪一种,他都应该感谢百里子苓对他的包容。
在门口稍稍站了一会儿,抬腿往里走的时候,士兵拦下了他。他的嘴角微微一笑,道:“前几日南先生受了风寒,将军不放心,便让我过来看看,如今好些了没。”
“将军有令,除她与桑副将,任何人都不能进去。”那士兵面不改色地道。
“哦,是这样啊。那我回去跟将军说说。”
晏辰往后退了两步,不让他进去,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个南颇对百里子苓很重要。南颇这个人,他还在雪山草场的时候就听说过。后来南家出事,南颇去西陀做了三皇子的老师和谋臣,与他那个姐夫斗得昏天黑地,是个有能耐的人。不过,对于西陀的三皇子,他就更知道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最终败走雄鹰部也就一点不奇怪。
他想会一会这个南颇,看看是不是真像传说中那么有能耐。有点可惜,他被挡在了外面。
天快黑的时候,百里子苓从青州赶回来,身子冻得有些僵,而晏辰给他递上一碗热热的羊肉汤,只喝上几口,便觉得全身都暖和起来。
“将军,一路上还顺利吧?”晏辰把饭菜都摆上桌。
“你都不在,他们不会蠢到送上门来找死。”百里子苓一口气把乳白色的羊汤喝完,抬手擦了擦嘴。“倒是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小心些。北楼关虽然查得紧,但难保会有漏网之鱼,你也不会……哦,你倒是有点手段。能把腰带使得那么灵活,谁教你的?”
上回在校场上,百里子苓就问过,这一回说到这里,百里子苓想起那晚在土地庙里的情景,便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晏辰一笑,道:“哪有什么人教,在草原上套过几回牲口,自然也就有些办法。”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百里子苓也看得出来,能到他那种程度,那也不是套过几回牲口就会的。任何事,都是个熟能生巧,加上他又是个聪明人,自然能从中悟出门道。百里子苓一边吃着饭,一边在想,平常士兵们操练的都是些战场上拼杀的技能,而他的身体并不适合那样的拼杀,但却可以根据他自身的灵活度以及他本身有的悟性,教一些多用脑子,少些拼杀的技能。那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也可以自保。
“将军,怎么啦,不好吃吗?”晏辰小心地观察着百里子苓,他在想,百里子苓是不是已经知道他去过关押南颇的地方。当然,即便是百里子苓知道了也无妨,他早就有想好的说辞。
“挺好。赶紧吃,吃完了,我教你一套防身的技能。”
“真的?”晏辰的眼睛立马亮了起来,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嗯。”百里子苓点点头,一大口牛肉塞进了嘴里,整个嘴角都是油,作为一个女子的吃相来说,真的不太好看。但是,晏辰看她吃得很那么香,却莫名觉得很是满足。
晚饭之后,两个人就在院里了拉开了架式。百里子苓从小在军营中长大,军中擅长各种武艺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她也杂七杂八的都学了一些。对她来说,武艺不在于哪家强,只在于上阵杀敌时能够致敌,不管哪一家,多学一些总是好的。为了教晏辰,她在脑子里把那些需要力道的技能都一一撇去,留下那些能四两拨千斤的技能,再根据晏辰的情况调整成能适用于他学的东西。这样一来,一套完全为晏辰量身定制的技能也就成形。
百里子苓粗略地走了几遍,晏辰也没有闲着。第一遍的时候站在旁边看,第二遍的时候就跟着走一遍,第三遍的时候便能记住一些动作。他的记忆力很好,领悟力也足够强大,这是百里子苓从前在校场上看他跟士兵们操练时没有发现的。
“将军,我挺笨的,你不会嫌弃我学得慢吧?”晏辰自己完整地走了一遍下来,百里子苓看着有点出神,而晏辰显然是误会了百里子苓的表情。
“是有点笨!”百里子苓回过神来,嘴角便多了一抹笑意。“今晚就先到这里。白天没事的时候,可以自己在院子里练习。不过,时间不能太久,外边冷,别冻坏了。”
晏辰点了点头,他是真的很开心,发自内心的。
这夜,百里子苓早早躺下,但她却没有睡着。
今天她去了青州大牢,而审人这件事,交给了更有经验和手段的青州知府刘长书。百里子苓与韩祺就在牢门外面,在那二人看不到的地方,一边喝着茶、烤着火听审。
刘知府为官多年,审过的案子不少,而且于对审讯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对于审判的结果,三个人看着那证词,都有点沉默。
众臣在朝堂上吵闹了大半日,也没能有个结果,皇帝只觉得头疼,拂袖而去。众臣散朝。
桑吉在朝堂上的话,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户部没有银子,并不只是因为江南欠收以及军费开支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官员们的借款。
关于官员们向户部借款一事,其实早在先帝时就有。即便是桑吉在御前的那几年,也不断有官员跟户部借款。本来呢,官员家里有困难,跟户部拆借一下子银子,等以后有了钱,再还上,这也没什么。但问题就在于,这些官员只借不还。
一开始,借的人不多,借的钱也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有借有还,所以这不会成为问题。就算有个拖延或是不还的,那也不够成影响。但这两年,借的人太多,而且借的数额也越来越大。户部既然借了这个,那就不能薄待了那个,都是同朝为官,也不能为难谁。所以,到如今,在京的官员几乎都有向户部借钱。如此以来,反倒让户部成了个空壳子。
而这些事,是桑吉下朝之后才知道的。
父子俩回府的路上很安静,尚书大人的脸色很难看。没有在马车里就开始骂,也算是尚书大人的自我修养。不过,一回了府,桑吉就被罚跪在书房里,而尚书大人则一句话都没有再说。
桑吉知道自己为什么挨罚,他跪在地上的时候,也仔仔细细地想了一下。这么多官员借款不还,朝廷还有那么多正事等着用钱。兰阳出嫁没有银子,退一迈步说,那还可以暂时不嫁。可是,如果燕云人打过来,那就得要钱要粮。没有钱,拿什么打仗,拿什么去回击敌人。所以,官员借款一事,必须解决,不然就算没有外敌入侵,也会被活活给拖死。
可是,他也知道,要处理这件事有多困难。且不说皇上很难下定决心,就算皇上决定追回这些借款,谁又能担此重任?他吗?他倒是挺想干这件事,可是,他的父亲绝对不会让他淌这趟浑水。
这是个得罪人的事,除了要有能力,还得要有魄力,更要有一定的品级。不然,像他这样的品级,恐怕那些皇亲国戚还真不把他放在眼里。就算是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他也不过是一个拳头打在棉花上,连响都不会响一下。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有点遗憾上都的官员里找不出一个可以担此重任的人。
“怎么,想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尚书大人手里拿着书,眼皮抬了抬,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
“父亲,儿子自知今日在朝廷之上的话太过鲁莽,让父亲担心了。”
“你十八岁便在御前侍候,朝廷的事,你也看了不少,一向很有分寸。这才离了上京两年,怎么一回来,就如此不知轻重?户部有没有银子,礼部不知道吗?在皇上面前闹这么一出,不就是想让皇上追讨官员们的借款。这种事,没人敢提,也没人敢做那个恶人。户部是无米之炊,自然希望钱都能收回来,可是,户部尚书也不想做那个恶人。你倒好,一句话把这层窗户纸捅破,正中人家下怀。”尚书大人总算是放下了书,教育起儿子来。
“父亲,都不愿意做这个恶人,但朝廷却没有钱了。没了钱,南陈怎么办?皇上怎么办?父亲久居高位,应当早向皇上进言追讨官员借款,更何况,皇上一向倚重我们桑家,父亲更要替皇上分忧才是。难道,父亲也不愿意做这个恶人?”桑吉这一问,顿时让尚书大人的脸色更加难看。
“我看你还是没有想明白。继续跪在这里好好想想,想想你的身份,也想一想,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尚书大人发火了,说这话的也就是自己的儿子,若是别人,恐怕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桑吉看着父亲拂袖而去,脸上多了一抹苦笑。
上都,果然是个是非之地。
他有些怀念北楼关的日子了。
北楼关。
百里子苓一早去了青州,而这一回,并没有带上晏辰。晏辰自知上一回的事添了麻烦,也没敢要求同行。
在午后的阳光下,晏辰弄了件披风把自己裹得严实了,这才出了门。
他在北楼关里溜达了一圈,最后停在了关押南颇的牢房门口。上一回,他跟着来过,但并未进去。这一回,他想进去看看,也想试一试百里子苓是不是真的不管他去哪里,都任他通行。
上一回去见呼延煊的人,他便觉得太过顺利。后来便想明白了一件事,百里子苓对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不过,他弄不清楚百里子苓是真的因为喜欢他,还是觉得他这样一个人,无论如何也翻不起大浪来。但不管是哪一种,他都应该感谢百里子苓对他的包容。
在门口稍稍站了一会儿,抬腿往里走的时候,士兵拦下了他。他的嘴角微微一笑,道:“前几日南先生受了风寒,将军不放心,便让我过来看看,如今好些了没。”
“将军有令,除她与桑副将,任何人都不能进去。”那士兵面不改色地道。
“哦,是这样啊。那我回去跟将军说说。”
晏辰往后退了两步,不让他进去,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个南颇对百里子苓很重要。南颇这个人,他还在雪山草场的时候就听说过。后来南家出事,南颇去西陀做了三皇子的老师和谋臣,与他那个姐夫斗得昏天黑地,是个有能耐的人。不过,对于西陀的三皇子,他就更知道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最终败走雄鹰部也就一点不奇怪。
他想会一会这个南颇,看看是不是真像传说中那么有能耐。有点可惜,他被挡在了外面。
天快黑的时候,百里子苓从青州赶回来,身子冻得有些僵,而晏辰给他递上一碗热热的羊肉汤,只喝上几口,便觉得全身都暖和起来。
“将军,一路上还顺利吧?”晏辰把饭菜都摆上桌。
“你都不在,他们不会蠢到送上门来找死。”百里子苓一口气把乳白色的羊汤喝完,抬手擦了擦嘴。“倒是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小心些。北楼关虽然查得紧,但难保会有漏网之鱼,你也不会……哦,你倒是有点手段。能把腰带使得那么灵活,谁教你的?”
上回在校场上,百里子苓就问过,这一回说到这里,百里子苓想起那晚在土地庙里的情景,便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晏辰一笑,道:“哪有什么人教,在草原上套过几回牲口,自然也就有些办法。”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百里子苓也看得出来,能到他那种程度,那也不是套过几回牲口就会的。任何事,都是个熟能生巧,加上他又是个聪明人,自然能从中悟出门道。百里子苓一边吃着饭,一边在想,平常士兵们操练的都是些战场上拼杀的技能,而他的身体并不适合那样的拼杀,但却可以根据他自身的灵活度以及他本身有的悟性,教一些多用脑子,少些拼杀的技能。那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也可以自保。
“将军,怎么啦,不好吃吗?”晏辰小心地观察着百里子苓,他在想,百里子苓是不是已经知道他去过关押南颇的地方。当然,即便是百里子苓知道了也无妨,他早就有想好的说辞。
“挺好。赶紧吃,吃完了,我教你一套防身的技能。”
“真的?”晏辰的眼睛立马亮了起来,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嗯。”百里子苓点点头,一大口牛肉塞进了嘴里,整个嘴角都是油,作为一个女子的吃相来说,真的不太好看。但是,晏辰看她吃得很那么香,却莫名觉得很是满足。
晚饭之后,两个人就在院里了拉开了架式。百里子苓从小在军营中长大,军中擅长各种武艺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她也杂七杂八的都学了一些。对她来说,武艺不在于哪家强,只在于上阵杀敌时能够致敌,不管哪一家,多学一些总是好的。为了教晏辰,她在脑子里把那些需要力道的技能都一一撇去,留下那些能四两拨千斤的技能,再根据晏辰的情况调整成能适用于他学的东西。这样一来,一套完全为晏辰量身定制的技能也就成形。
百里子苓粗略地走了几遍,晏辰也没有闲着。第一遍的时候站在旁边看,第二遍的时候就跟着走一遍,第三遍的时候便能记住一些动作。他的记忆力很好,领悟力也足够强大,这是百里子苓从前在校场上看他跟士兵们操练时没有发现的。
“将军,我挺笨的,你不会嫌弃我学得慢吧?”晏辰自己完整地走了一遍下来,百里子苓看着有点出神,而晏辰显然是误会了百里子苓的表情。
“是有点笨!”百里子苓回过神来,嘴角便多了一抹笑意。“今晚就先到这里。白天没事的时候,可以自己在院子里练习。不过,时间不能太久,外边冷,别冻坏了。”
晏辰点了点头,他是真的很开心,发自内心的。
这夜,百里子苓早早躺下,但她却没有睡着。
今天她去了青州大牢,而审人这件事,交给了更有经验和手段的青州知府刘长书。百里子苓与韩祺就在牢门外面,在那二人看不到的地方,一边喝着茶、烤着火听审。
刘知府为官多年,审过的案子不少,而且于对审讯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对于审判的结果,三个人看着那证词,都有点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