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间◎
虞秋烟被赐婚后, 第一个送来贺礼的人竟然是宋成毓。
宋成毓的书童文达将宋成毓的亲笔信递与她,虞秋烟看着手上的信笺有些好笑,道:“让你家公子不要送信了, 与礼不合。”
赏云在身侧叉着腰:“就是,不过是看着往日的交情才额外开恩让你进了虞府, 日后都不要再出现了。”
文达在一侧立着, 左右为难:“虞小姐, 我家公子病了,他也是一时糊涂啊……公子知道您不会原谅他,但他还是想见见您,与您当面解释。况且, 我家公子过了春狩就要被调去洲南了,他心中难受……”
赏云当即翻了个白眼, 甚至拿起洒扫丫头的笤帚就要赶人。
“病了就去寻大夫,再不济也该去寻你那个什么盛家的青梅竹马,来这做什么。”
“赏云姐姐,你……”
“嚯!多大的脸, 谁是你姐姐。快把这人站过的地方扫扫,扫干净些,晦气死了。”
……
自从那日退婚之后,虞秋烟再没有见过宋成毓。
毕竟是毫无瓜葛的人了。她不想让那些事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后面几日, 虞秋烟收到了不少恭贺的信笺,其中不少是不相熟的小姐送来的。
也不知这些人是想看笑话,还是真心道贺。
虞秋烟想起肃王的名声摇头轻笑,可没一会儿, 眼风扫到了桌上的香囊之上, 笑意戛然而止。
“赏云, 你去将绣篓取出来。”
“小姐,你还没有放弃呢,依奴婢看,还是回头请些绣娘……您这手,已经被扎了好几针了。”
赏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虞秋烟的眼风止住了。
“你觉得,我要绣什么?”
“小姐这不是为绣嫁妆做准备么?”小丫鬟直言道。
虞秋烟抽了抽嘴角,这丫鬟真是高估她了。
她生性聪颖,琴棋书画都被西席先生夸赞过,可唯独刺绣这一点,实在拿不出手。
可如今,也不知为何,就很想试一试。
天色渐晚。
虞秋烟坐在绣篓旁听见了“汪汪”的唤声,站起身往外瞧了瞧。
庭中静悄悄的,旺财在园中摇头晃脑地转着圈圈。
旺财见到虞秋烟从屋内出来,叼起地上的竹筒扑过来,张口又喊了两声,竹筒应声落地。
它又绕着竹筒转了两圈,仿佛在疑惑这东西为何又掉了。
虞秋烟忍俊不禁,起身捡起脚边的竹筒。
筒中有一小卷信笺,“明日未时,十里亭。”
旺财见她收了竹筒,开心地绕着她转圈圈,一副求夸奖的模样。
虞秋烟摸了摸它。
它还不乐意,黏着人脚边嗷呜叫,虞秋烟只好着人去厨房端了炖肉骨头来,它才乖乖的不再闹腾。
这几日,它已经在两人之间送过不少“小竹筒”了,吃几块骨头也是应当的。
虞秋烟见小狗吃得欢,蹲下身摸了摸它的毛发。
“谢谢了,小送信使。”
-
十里亭在十里坡之上,十里坡临湖,湖面两岸遍植粉樱花白杏花,如今花开的正烂漫,落樱缤纷,踏青游湖的人不少。
一整面山坡都是粉白的花瓣,让赏景的人也不由心情变好。
虞秋烟一早便到了,她带着赏云到这后,便有些明白过来,章启为何要邀她来此。
但她没想到会在游湖的船上遇到前世的故人。
章启身侧的人,面色白净,只是脸上却有一道刀疤,凭添了几分凶相。
“戚鼎?”她惊呼出声。
前世她在启言别院中的管家,可虞秋烟知道他的本事可不仅仅是管家,他医术精湛,前世正是戚鼎一直在启言的嘱托下为她调养身体。
戚鼎和章启对视了一眼,似乎没想到她会认出他:“虞小姐认得在下?”
章启亦深深地看了虞秋烟一眼。虞秋烟很快收敛了神色,转着眼珠道:“不过是听戚九说起过。”
她轻呼了一口气,幸好她及时想起来,戚九和戚鼎是兄妹。
“是么,在下与舍妹竟然如此,相像。”戚鼎语含试探,眯起的双眼微露锋芒,目含探究。
他何其敏锐,前世虞秋烟便有所领教。虞秋烟垂下眸子,不敢直视。
章启的手敲了敲桌面,冷着声:“续茶。”
逼人的视线退去,虞秋烟方才含糊道:“戚先生的眼睛同戚九有些像。”
戚鼎不置可否:“舍妹可有给虞小姐添麻烦?”
虞秋烟连连摇头,还夸了戚九数句:“她为人真诚坦率,我很喜欢,王爷还经常派她来虞府为我诊治。说起来倒是许久未见了。”
戚鼎含笑摇头,道:“舍妹的脾性在下还是知道的,在下替舍妹谢虞小姐,虞小姐宽宏大量。”
两人以茶代酒,十分客气。
“咚”一声,章启面前的茶盏翻着盖子,茶水向上满溢出来。
戚鼎立即伸出手替章启重新又倒了一杯新茶,章启反手将茶盏推到虞秋烟面前:“尝尝。”
她从善如流点点头,喝了一口茶,仿若才想起来般,问:“王爷为何邀我来此?”
“伸出手来。”章启平静道。
虞秋烟眨着眼,疑惑地伸出手。
戚鼎在章启的示意下,取出一方帕子垫在她手腕之间,边道:“既然虞小姐听舍妹提起过,想必也知道在下的本事,可容在下号号脉?”
虞秋烟有些抗拒,并没动弹。
许是见她疑惑,章启轻声解释:“你先前伤寒多日不见好,戚鼎刚回来,顺道让他再瞧瞧。”
虞秋烟这才点了头。
今生不同前世了,她现在是健康的身体,不会再像从前那般,每一次把完脉,她都能察觉出戚鼎眼底的勉强,周围人装作不动声色的模样,告诉她你会痊愈的,再坚持坚持。
虞秋烟伸着手,随口道:“戚先生,以前是在哪?听戚九说戚先生一直在外云游,不知戚先生去过哪?”
难得见到前世的故人,虞秋烟忍不住好奇。
若是她早一些见到戚鼎,应该会更早识别出章启就是启言吧。她心想。
“在下四处寻访名山大川,并无固定居所,去过的地方确有不少,从武宁山到廿四桥,就连虞小姐外祖家所在的远洲,在下也是去过的。”
“哦?那戚先生可见着我外祖了?”
“林老先生岂是在下这等人随意见着的,只是听闻老先声身体康健,精力充沛,学堂子弟多有埋怨先生课业繁多……”
虞秋烟的外祖在远洲确实是顶顶有名的书院院长,只怕远洲的读书人都认得他,如今听着戚鼎讲远洲的事,觉得格外有趣。
“你这般说,倒让我格外怀念远洲之景,可惜我久未出门,没甚记忆了。”
虞秋烟随口道。
戚鼎沉思了一会,又信口讲了不少远洲之事:“虞小姐可还记得三仙湖,那湖面夏日里长满了葱绿茂密的蒲苇,湖岸山坡上上在夏日里会长出一束束红彤彤的香蒲,湖里不仅盛产珍珠,在夏日里更是会有千亩荷花争相斗艳的奇景,这时候泛舟游湖,那才是船入画中,野趣横生……”
到底是亲身经历过名山大川之人,在戚鼎的讲述之下,虞秋烟脑海中渐渐展开了一副春夏之际的南地风景画卷。
似乎还有一些模糊的记忆。
“我不大记得了,但我记得舅母先前同我讲过,说我先前在远洲日日都要去三仙湖,那时候恰好听闻珍珠是鲛人的眼泪,信以为真,日日眼巴巴地央求着一别人带我去看鲛人,还说我去了保证不害鲛人哭……”
分明是舅母后来讲给她听的,可说着,虞秋烟心头微动,好像真的记起来那一瞬的景象。
记忆中,好像有个少年,似乎笑了一声,声音很冷:“错了,鲛人哭得越伤心湖里才有更多的珍珠,别人都是想办法要她哭!”
可再想又寻不到出处,就像是脑海中凭空臆想的景象。
虞秋烟说罢,兀自粲然而笑:“我舅母必定是说的玩笑话,这世上真有鲛人不成。”
她即便想不起来幼年时的记忆也毫无怨怼,整个人说起幼年的事情透着一股温和的气息。人面桃花相映红。
望闻问切,戚鼎静静望着。
直到身侧传来不耐的声响。
戚鼎收了神,咳了咳道:“舍妹为虞姑娘所开的调养药方中规中矩,无功无过,虞小姐身子虚弱,容易受寒,在下今日重新为小姐开一剂养身的药方。”
没想到戚家兄妹如此尽责,虞秋烟先前体寒时着戚九配了几次药如今戚鼎回来竟还要替戚九再看一道。她点了点头道了谢。
戚鼎的方子写完,道:“只需再着人另买——”
话音未落,那药方就被章启又放回了戚鼎面前:“你去办。”
戚鼎:……
他刚回来,这人不久前才极为体贴下士道“辛苦了,这么久没回来,难得兄妹团聚,倒是可以待久些”,如今不消片刻,竟然就被发配去亲自买药。
戚鼎看了一会,认命地离去。
反倒是虞秋烟在他临走前,还颇为不舍:“戚先生下次再同我讲讲远洲罢。”
……
靠岸的小舟恢复了寂静,章启替她斟了两回茶,方才缓缓开口:“想听什么?”
“嗯?”
“本王可以讲与你听。”章启沉眸看过来。
虞秋烟摇了摇头,坦然笑道:“可惜我幼时生了一场病,丢了不少记忆,有些模模糊糊的。不过我幼时眼巴巴央着人带我去看鲛人,如今想起来难免觉得闹笑话。且今日这么一想,此事若是真的,倒是觉得有些对不住那被我央求的人,亏他竟一直没拆穿我的话。”
章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眉眼逐渐柔和下来:“没关系,记不得就算了。”
两人又漫无边际地聊了一会,虞秋烟觉得船上晃晃悠悠地,有些闷,于是率先自小舟走上了岸。
岸边花枝灼灼,景致甚美。
虞秋烟忽然想起一事,问道:“王爷不是说有事同我讲吗?”
-
十里亭外花开烂漫,山坡下逐渐聚集了不少仕子,踏青赏花,诗酒相交,流水曲觞,以诗文会友。
今日这诗宴的地点便定在这十里坡下的湖边。
众人把酒言欢,畅谈诗文歌赋,而随着时间流逝,湖面上远处隐约现出三两女子的身影,泛舟湖上。
一群寒门子弟开始谈起了婚事,有那攀上了权贵被人恭贺,也有那不屑的。
“依在下看,这些官家女子论才论貌也不过如此,这种婚事不要也罢,到头来深受其累,反倒掩过了自身之名,累得名声有损……”
且说宋成毓也在今日这宴上,作为前岁的探花,他在京中寒门士子圈中倒是颇有盛名,不少人巴结他。
宋成毓听在耳中,不动声色,偶尔给个笑脸,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身旁又有一人:“说起美人,方才在下倒是看见一人……”
-
章启看到十里亭外的杏花朵朵,难得有些拿捏不定。
他今日本来是想邀虞秋烟出门,将先前之事解释明白的。
姜一跬当日所警醒之话,令他颇有几分隐忧。
章启很清楚虞秋烟迟早会知道当日退婚之事的真相,若是由着她从别人口中得知倒不如他自己讲出来稳妥。
他早该讲出来的,但数日来,宛如美梦一般,每每见她心头涌满欢欣之情,他不忍说那些话。
如今他仍旧害怕,害怕打破这美梦。
漫天花枝绚烂,他心底却涌上一阵烦躁,他自认坦诚,也不惧流言,可面对她还是束手束脚。
“可要去林中走走?”
虞秋烟点了点头。既然都来了十里坡,自然要漫步于杏花林进一步观花赏景。
她一路行得十分欢快,反倒是章启无心赏景。
“你可还记得退婚那日之事……”章启嗓音沉涩。
“退婚?自然记得。”
“那你,可有觉得那日之事……巧合?”
虞秋烟略微思索了当日之事。
“可不是巧合。王爷或许不知道,当日我能发现,还是因为盛玉英。那日我才出门后便遇到了盛玉英的丫鬟,她特意引我往那巷子行去。后来跟丢了那丫鬟却又遇到了一名担夫,担夫的潲水又忽然洒了,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情,那潲水竟然恰好泼到了那间宅院的门前,分明是拦着我不让我过去,我试探着往屋子里走,竟然还真是……”
“说起来也还要感谢姜大人,幸得姜大人恰好在附近办案……”
章启静静地听着,眉头微微拧起。
那日,盛玉英的丫鬟所做之举动是他早就着人收买安排好的,那担夫也是他以防万一安排好的,就连姜一跬会出现在附近也是他带过去的……
虞秋烟一无所觉:“还要多谢王爷那日相助。”
如果不是她语气十足的真心,章启都要怀疑她是刻意的,一步一步地堵了他想说出口的话。
“你可有想过,这些都并非巧合。”
两人本是并行着,章启忽然站在了她身前。虞秋烟听了他的话,心下隐隐有了猜测。
章启是一个决定了便会去做的人,即便心下十分的烦躁,他还是将那日之事讲出了口。
“宋成毓虽心细,但只要有心查知晓他和盛家小姐相约的日期不是难事,而你那日要出门,本王早已从戚九处知晓,便是你不出门,本王也会想法子让戚九带你出府。”
他视线定在虞秋烟身前,将那日的安排一一道来,从着人调查盛家的丫鬟开始,到对姜一跬的安排,甚至就连虞太傅也绝非巧合经过。
他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一遍那一日的事情经过。
至于这其中经过怎样精心的布局,盘算了多少种可能性……只有章启自己知道。
或者说,在他的安排下,那一日唯一的变数是她。
就好像,今日这番话也本在他的计划之外,章启确有办法将自己完全指摘出来,可却没办法一直自欺欺人。
虞秋烟听他慢条斯理地陈述完人为的“巧合”,眨了眨眼睛,杏眼里似乎透着几分迷茫。
章启叹了口气:“那丫鬟引你注意是本王吩咐的,那担夫也是本王安排来为你指路的,姜一跬会在那附近也是本王所为。你听明白了吗?”
“……”
半晌,虞秋烟才开口,平静道,“王爷,为何要突然告诉我这些?”
她的语气毫无波澜,带着莫名的警惕。
章启本以为自己会高兴的,毫无波澜不正说明她即便知晓了真相也并不为当日退婚之事后悔。
可发现了这一点后,他的心情却还是莫名不快。
仿佛脑海中,有一个更贪心的声音说着,她应该生他的气的,这样才说明她在乎他的隐瞒,就像那一日,她轻易就因为宋成毓而心绪大动。章启从未见过那样的她……
章启惊觉,原来从他做出坦白这个决定的时候开始,他想要的就不仅仅是虞秋烟的原谅。
人往往是贪心的。
他定定地看着虞秋烟:“若我一直隐瞒此事,你可会……”
说到一半他的声音渐渐停住了。
从章启的角度可以清晰地看见,远处的花林,人影晃动,一人在杏花林的掩映下绕过花枝缓步寻来。
虞秋烟没听清章启的声音,不禁往前走了一步,离得更近些,凑上去道:“王爷说什么?”
一阵风起,杏花片片吹落,从头顶蹁跹着落到她身后。少女琼鼻挺翘,黛眉微微挑起,杏眼里透着几分无辜。
章启俯身,她也不闪不避。
他轻笑了一声,放任心底恶劣的声音说出了口:“宋成毓就在那边看着,你要不要靠近一步?”
虞秋烟突然听了一句不相干的话,便扭头去看。
远处章启的随从拦住了人,可宋成毓见她回眸,忽然扬声道:“阿烟——”
宋成毓的书童文达在一旁跟着喊道:“我家公子有话想同虞小姐说!”
虞秋烟看了一眼,也不知他是怎么发现自己在这的。这么大的声音令虞秋烟本能地又蹙起了眉。
这几日,宋成毓多次邀她相见,都被她撂下了。以前宋成毓还能因着虞衡的关系堂而皇之的登门虞府,如今出了这般事他只怕也没脸登门。
章启看着虞秋烟立即变了脸,心下愈发烦躁,倾身离得更近了些,伸出手捧住了她的脑袋。
虞秋烟只觉得一股力道轻轻地,却不容抗拒地,将她的脖子扭正了——
眼前的男子,眼睫低垂,狭长的眸子上覆着一层鸦羽一般的睫毛,瞳如点漆。
他没有停下来,继续倾身。直到唇几乎擦过虞秋烟的脖颈,脖颈上传来些微痒意,激得她想伸手去挠一挠。
男子却犹觉得不够,暧昧的气声摩挲着她的耳后。
章启得寸进尺道:“给你第二条选择,你对他说此生不复相见。”
远处,宋成毓看着二人的举动暗自捏了拳头,拧着眉拉开了文达。
宋成毓走得极快,文达在身后追赶道:“公子,您不是说就要离京了么,您不想在离京前想同虞小姐谈谈……”
“是该谈谈。”他的语气阴沉沉。
身后不再传来恼人的喊声。
虞秋烟看着章启,不自然地动了动身体,抬头问:“他们走了吗?”
章启退开了少许,并未作答。
虞秋烟也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似乎在等他回答。
“抱歉,你若是生气了可以先行回府。”
章启抬步转过了身子,往十里亭的方向行去,继续道,“药方,回头本王会着人送到虞府。”
片刻后,章启左手衣袖的一角被人拉住了,他闭了眼暗叹了一口气,回眸静静地看着她。
少女歪着脑袋,眼含探究,似乎在疑惑他怎么了。
半晌,她的眼底慢慢升起亮光,仿佛恍然开朗。
“好啊。”她说。
章启拧着眉,僵硬地收回了衣袖,理了理衣袖摆:“嗯,本王让人送你回府。”
话落,他又补充道:“婚事已定,你,不要多想。”
虞秋烟听了这话,不禁笑出了声。
她的语气轻快,带着几分狡黠。
“我说的是你方才的话,我说好。”
章启慢了半拍才又转过身来,仔细地打量她。
虞秋烟继续道:“我和宋成毓反正都已经是毫无瓜葛的人。日后大抵也不会见到几次了,此生不复相见只怕有些难,毕竟若他非要往我眼前钻,我只能自戳双眼了……”
话音才落,她的唇就被一根指节抵住了。他的指尖还带着方才捻过的茶叶清香。
章启的手不耐地在她唇上捻了捻。
叫虞秋烟想起方才他的唇擦过脖颈的感觉,暧昧一下子蔓延开来。
章启凑近了些,却只是将她拉入怀中,喉结滚了滚,嗓音有些哑:“本王那样说,你不生气?”
“你退婚和本王脱不开关系……本王那日确有逼你做决断之意。”他沉哑道。
可章启不知道的是,虞秋烟早有退婚的想法,若不是章启她自己还得绕好大的一个弯子。
对于此事,她实在没什么好生气的。
“如今圣上都赐婚了,王爷怎么才想起来这桩事?”虞秋烟一语中的。
章启没有应声。
谁又能说他的坦白就没有带着算计的心思呢?否则他为何在二人赐婚之后才讲出此事。
“王爷自己也说了婚事已定,不要多想。更何况我早就知道这其中的巧合有不少都是王爷安排的……”
见章启疑惑,虞秋烟继续道:“虽然所知不全,但至少盛家丫鬟,还有那担夫我大抵知道是王爷所为。”
她是从盛玉英的信笺里知道。
那日她从相国寺回府之时便收到了盛玉英的信笺,若是往常,这种不相熟之人往虞府送信也是送不到她跟前来。
而盛玉英显然也知道这一点,特意挑着她回府的那一日,千方百计地引她注意。
她虽说不想看,可后来从梁府的花宴回去后还是看了。
只因她莫名觉得盛玉英在信笺中所讲之事或许和肃王有关联,虽然依她对盛玉英的了解,信中所讲必不会是好事。但她还是没忍住看了。
果不其然,那信笺中确实讲到了肃王。具体便是肃王的手下如何贿赂了盛府的丫鬟,如何让丫鬟引起她的注意,又说那日退婚之事实则有人暗中操纵,而这人显然是肃王。
肃王名声粗莽不堪,京中不少闺阁小姐提起他都闻声色变,又有修罗鬼王的称号在外……
就连盛玉英都一厢情愿以为虞秋烟也是如此想的,以为虞秋烟在知道了事情真相后,会暗恨上肃王。
盛玉英所做之事实在动机明显,无非是炫耀罢了,或者说,她也有一丝想要看虞秋烟后悔的心思。
虞秋烟和宋成毓自幼订亲,而盛玉英明知这一点的情况下,还是心甘情愿地维系着和宋成毓不清不楚的关系。
虞秋烟想起这些只会觉得恶心。所以她当日看完信之后就甚是无语。
虞秋烟将这些事讲了出来,章启听罢,有些愣住了。他竟然还是晚人一步。
章启伸手将怀中之人抱得更紧了些,冷声道:“盛府肯定是最近过得太安逸了。”
虞秋烟只知宋成毓过不了多久就要远调去洲南,盛玉英也会跟着去,无所谓地点了点头:“很快就见不到他两了,都是毫无瓜葛的人。”
因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所以今日虞秋烟听了章启讲出种种安排来,丝毫不感到意外,甚至还有几分想笑。
这实在不怪她。只是不知道章启会因此产生误会。
“所以,王爷知道我为何不生气了,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或许还有些气,但这么多天,早就散了。”虞秋烟解释道。
“在阿烟看来,王爷只是帮我退了一个不好的未婚夫,再说——”她眯起眼睛看了一眼章启,环着他的腰身,轻轻踮起脚,“王爷不是都将自己赔给我了吗?”
章启原本以为他今日的期待注定会落空。却没想到从天堂到地狱也全在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
虞秋烟被赐婚后, 第一个送来贺礼的人竟然是宋成毓。
宋成毓的书童文达将宋成毓的亲笔信递与她,虞秋烟看着手上的信笺有些好笑,道:“让你家公子不要送信了, 与礼不合。”
赏云在身侧叉着腰:“就是,不过是看着往日的交情才额外开恩让你进了虞府, 日后都不要再出现了。”
文达在一侧立着, 左右为难:“虞小姐, 我家公子病了,他也是一时糊涂啊……公子知道您不会原谅他,但他还是想见见您,与您当面解释。况且, 我家公子过了春狩就要被调去洲南了,他心中难受……”
赏云当即翻了个白眼, 甚至拿起洒扫丫头的笤帚就要赶人。
“病了就去寻大夫,再不济也该去寻你那个什么盛家的青梅竹马,来这做什么。”
“赏云姐姐,你……”
“嚯!多大的脸, 谁是你姐姐。快把这人站过的地方扫扫,扫干净些,晦气死了。”
……
自从那日退婚之后,虞秋烟再没有见过宋成毓。
毕竟是毫无瓜葛的人了。她不想让那些事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后面几日, 虞秋烟收到了不少恭贺的信笺,其中不少是不相熟的小姐送来的。
也不知这些人是想看笑话,还是真心道贺。
虞秋烟想起肃王的名声摇头轻笑,可没一会儿, 眼风扫到了桌上的香囊之上, 笑意戛然而止。
“赏云, 你去将绣篓取出来。”
“小姐,你还没有放弃呢,依奴婢看,还是回头请些绣娘……您这手,已经被扎了好几针了。”
赏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虞秋烟的眼风止住了。
“你觉得,我要绣什么?”
“小姐这不是为绣嫁妆做准备么?”小丫鬟直言道。
虞秋烟抽了抽嘴角,这丫鬟真是高估她了。
她生性聪颖,琴棋书画都被西席先生夸赞过,可唯独刺绣这一点,实在拿不出手。
可如今,也不知为何,就很想试一试。
天色渐晚。
虞秋烟坐在绣篓旁听见了“汪汪”的唤声,站起身往外瞧了瞧。
庭中静悄悄的,旺财在园中摇头晃脑地转着圈圈。
旺财见到虞秋烟从屋内出来,叼起地上的竹筒扑过来,张口又喊了两声,竹筒应声落地。
它又绕着竹筒转了两圈,仿佛在疑惑这东西为何又掉了。
虞秋烟忍俊不禁,起身捡起脚边的竹筒。
筒中有一小卷信笺,“明日未时,十里亭。”
旺财见她收了竹筒,开心地绕着她转圈圈,一副求夸奖的模样。
虞秋烟摸了摸它。
它还不乐意,黏着人脚边嗷呜叫,虞秋烟只好着人去厨房端了炖肉骨头来,它才乖乖的不再闹腾。
这几日,它已经在两人之间送过不少“小竹筒”了,吃几块骨头也是应当的。
虞秋烟见小狗吃得欢,蹲下身摸了摸它的毛发。
“谢谢了,小送信使。”
-
十里亭在十里坡之上,十里坡临湖,湖面两岸遍植粉樱花白杏花,如今花开的正烂漫,落樱缤纷,踏青游湖的人不少。
一整面山坡都是粉白的花瓣,让赏景的人也不由心情变好。
虞秋烟一早便到了,她带着赏云到这后,便有些明白过来,章启为何要邀她来此。
但她没想到会在游湖的船上遇到前世的故人。
章启身侧的人,面色白净,只是脸上却有一道刀疤,凭添了几分凶相。
“戚鼎?”她惊呼出声。
前世她在启言别院中的管家,可虞秋烟知道他的本事可不仅仅是管家,他医术精湛,前世正是戚鼎一直在启言的嘱托下为她调养身体。
戚鼎和章启对视了一眼,似乎没想到她会认出他:“虞小姐认得在下?”
章启亦深深地看了虞秋烟一眼。虞秋烟很快收敛了神色,转着眼珠道:“不过是听戚九说起过。”
她轻呼了一口气,幸好她及时想起来,戚九和戚鼎是兄妹。
“是么,在下与舍妹竟然如此,相像。”戚鼎语含试探,眯起的双眼微露锋芒,目含探究。
他何其敏锐,前世虞秋烟便有所领教。虞秋烟垂下眸子,不敢直视。
章启的手敲了敲桌面,冷着声:“续茶。”
逼人的视线退去,虞秋烟方才含糊道:“戚先生的眼睛同戚九有些像。”
戚鼎不置可否:“舍妹可有给虞小姐添麻烦?”
虞秋烟连连摇头,还夸了戚九数句:“她为人真诚坦率,我很喜欢,王爷还经常派她来虞府为我诊治。说起来倒是许久未见了。”
戚鼎含笑摇头,道:“舍妹的脾性在下还是知道的,在下替舍妹谢虞小姐,虞小姐宽宏大量。”
两人以茶代酒,十分客气。
“咚”一声,章启面前的茶盏翻着盖子,茶水向上满溢出来。
戚鼎立即伸出手替章启重新又倒了一杯新茶,章启反手将茶盏推到虞秋烟面前:“尝尝。”
她从善如流点点头,喝了一口茶,仿若才想起来般,问:“王爷为何邀我来此?”
“伸出手来。”章启平静道。
虞秋烟眨着眼,疑惑地伸出手。
戚鼎在章启的示意下,取出一方帕子垫在她手腕之间,边道:“既然虞小姐听舍妹提起过,想必也知道在下的本事,可容在下号号脉?”
虞秋烟有些抗拒,并没动弹。
许是见她疑惑,章启轻声解释:“你先前伤寒多日不见好,戚鼎刚回来,顺道让他再瞧瞧。”
虞秋烟这才点了头。
今生不同前世了,她现在是健康的身体,不会再像从前那般,每一次把完脉,她都能察觉出戚鼎眼底的勉强,周围人装作不动声色的模样,告诉她你会痊愈的,再坚持坚持。
虞秋烟伸着手,随口道:“戚先生,以前是在哪?听戚九说戚先生一直在外云游,不知戚先生去过哪?”
难得见到前世的故人,虞秋烟忍不住好奇。
若是她早一些见到戚鼎,应该会更早识别出章启就是启言吧。她心想。
“在下四处寻访名山大川,并无固定居所,去过的地方确有不少,从武宁山到廿四桥,就连虞小姐外祖家所在的远洲,在下也是去过的。”
“哦?那戚先生可见着我外祖了?”
“林老先生岂是在下这等人随意见着的,只是听闻老先声身体康健,精力充沛,学堂子弟多有埋怨先生课业繁多……”
虞秋烟的外祖在远洲确实是顶顶有名的书院院长,只怕远洲的读书人都认得他,如今听着戚鼎讲远洲的事,觉得格外有趣。
“你这般说,倒让我格外怀念远洲之景,可惜我久未出门,没甚记忆了。”
虞秋烟随口道。
戚鼎沉思了一会,又信口讲了不少远洲之事:“虞小姐可还记得三仙湖,那湖面夏日里长满了葱绿茂密的蒲苇,湖岸山坡上上在夏日里会长出一束束红彤彤的香蒲,湖里不仅盛产珍珠,在夏日里更是会有千亩荷花争相斗艳的奇景,这时候泛舟游湖,那才是船入画中,野趣横生……”
到底是亲身经历过名山大川之人,在戚鼎的讲述之下,虞秋烟脑海中渐渐展开了一副春夏之际的南地风景画卷。
似乎还有一些模糊的记忆。
“我不大记得了,但我记得舅母先前同我讲过,说我先前在远洲日日都要去三仙湖,那时候恰好听闻珍珠是鲛人的眼泪,信以为真,日日眼巴巴地央求着一别人带我去看鲛人,还说我去了保证不害鲛人哭……”
分明是舅母后来讲给她听的,可说着,虞秋烟心头微动,好像真的记起来那一瞬的景象。
记忆中,好像有个少年,似乎笑了一声,声音很冷:“错了,鲛人哭得越伤心湖里才有更多的珍珠,别人都是想办法要她哭!”
可再想又寻不到出处,就像是脑海中凭空臆想的景象。
虞秋烟说罢,兀自粲然而笑:“我舅母必定是说的玩笑话,这世上真有鲛人不成。”
她即便想不起来幼年时的记忆也毫无怨怼,整个人说起幼年的事情透着一股温和的气息。人面桃花相映红。
望闻问切,戚鼎静静望着。
直到身侧传来不耐的声响。
戚鼎收了神,咳了咳道:“舍妹为虞姑娘所开的调养药方中规中矩,无功无过,虞小姐身子虚弱,容易受寒,在下今日重新为小姐开一剂养身的药方。”
没想到戚家兄妹如此尽责,虞秋烟先前体寒时着戚九配了几次药如今戚鼎回来竟还要替戚九再看一道。她点了点头道了谢。
戚鼎的方子写完,道:“只需再着人另买——”
话音未落,那药方就被章启又放回了戚鼎面前:“你去办。”
戚鼎:……
他刚回来,这人不久前才极为体贴下士道“辛苦了,这么久没回来,难得兄妹团聚,倒是可以待久些”,如今不消片刻,竟然就被发配去亲自买药。
戚鼎看了一会,认命地离去。
反倒是虞秋烟在他临走前,还颇为不舍:“戚先生下次再同我讲讲远洲罢。”
……
靠岸的小舟恢复了寂静,章启替她斟了两回茶,方才缓缓开口:“想听什么?”
“嗯?”
“本王可以讲与你听。”章启沉眸看过来。
虞秋烟摇了摇头,坦然笑道:“可惜我幼时生了一场病,丢了不少记忆,有些模模糊糊的。不过我幼时眼巴巴央着人带我去看鲛人,如今想起来难免觉得闹笑话。且今日这么一想,此事若是真的,倒是觉得有些对不住那被我央求的人,亏他竟一直没拆穿我的话。”
章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眉眼逐渐柔和下来:“没关系,记不得就算了。”
两人又漫无边际地聊了一会,虞秋烟觉得船上晃晃悠悠地,有些闷,于是率先自小舟走上了岸。
岸边花枝灼灼,景致甚美。
虞秋烟忽然想起一事,问道:“王爷不是说有事同我讲吗?”
-
十里亭外花开烂漫,山坡下逐渐聚集了不少仕子,踏青赏花,诗酒相交,流水曲觞,以诗文会友。
今日这诗宴的地点便定在这十里坡下的湖边。
众人把酒言欢,畅谈诗文歌赋,而随着时间流逝,湖面上远处隐约现出三两女子的身影,泛舟湖上。
一群寒门子弟开始谈起了婚事,有那攀上了权贵被人恭贺,也有那不屑的。
“依在下看,这些官家女子论才论貌也不过如此,这种婚事不要也罢,到头来深受其累,反倒掩过了自身之名,累得名声有损……”
且说宋成毓也在今日这宴上,作为前岁的探花,他在京中寒门士子圈中倒是颇有盛名,不少人巴结他。
宋成毓听在耳中,不动声色,偶尔给个笑脸,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身旁又有一人:“说起美人,方才在下倒是看见一人……”
-
章启看到十里亭外的杏花朵朵,难得有些拿捏不定。
他今日本来是想邀虞秋烟出门,将先前之事解释明白的。
姜一跬当日所警醒之话,令他颇有几分隐忧。
章启很清楚虞秋烟迟早会知道当日退婚之事的真相,若是由着她从别人口中得知倒不如他自己讲出来稳妥。
他早该讲出来的,但数日来,宛如美梦一般,每每见她心头涌满欢欣之情,他不忍说那些话。
如今他仍旧害怕,害怕打破这美梦。
漫天花枝绚烂,他心底却涌上一阵烦躁,他自认坦诚,也不惧流言,可面对她还是束手束脚。
“可要去林中走走?”
虞秋烟点了点头。既然都来了十里坡,自然要漫步于杏花林进一步观花赏景。
她一路行得十分欢快,反倒是章启无心赏景。
“你可还记得退婚那日之事……”章启嗓音沉涩。
“退婚?自然记得。”
“那你,可有觉得那日之事……巧合?”
虞秋烟略微思索了当日之事。
“可不是巧合。王爷或许不知道,当日我能发现,还是因为盛玉英。那日我才出门后便遇到了盛玉英的丫鬟,她特意引我往那巷子行去。后来跟丢了那丫鬟却又遇到了一名担夫,担夫的潲水又忽然洒了,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情,那潲水竟然恰好泼到了那间宅院的门前,分明是拦着我不让我过去,我试探着往屋子里走,竟然还真是……”
“说起来也还要感谢姜大人,幸得姜大人恰好在附近办案……”
章启静静地听着,眉头微微拧起。
那日,盛玉英的丫鬟所做之举动是他早就着人收买安排好的,那担夫也是他以防万一安排好的,就连姜一跬会出现在附近也是他带过去的……
虞秋烟一无所觉:“还要多谢王爷那日相助。”
如果不是她语气十足的真心,章启都要怀疑她是刻意的,一步一步地堵了他想说出口的话。
“你可有想过,这些都并非巧合。”
两人本是并行着,章启忽然站在了她身前。虞秋烟听了他的话,心下隐隐有了猜测。
章启是一个决定了便会去做的人,即便心下十分的烦躁,他还是将那日之事讲出了口。
“宋成毓虽心细,但只要有心查知晓他和盛家小姐相约的日期不是难事,而你那日要出门,本王早已从戚九处知晓,便是你不出门,本王也会想法子让戚九带你出府。”
他视线定在虞秋烟身前,将那日的安排一一道来,从着人调查盛家的丫鬟开始,到对姜一跬的安排,甚至就连虞太傅也绝非巧合经过。
他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一遍那一日的事情经过。
至于这其中经过怎样精心的布局,盘算了多少种可能性……只有章启自己知道。
或者说,在他的安排下,那一日唯一的变数是她。
就好像,今日这番话也本在他的计划之外,章启确有办法将自己完全指摘出来,可却没办法一直自欺欺人。
虞秋烟听他慢条斯理地陈述完人为的“巧合”,眨了眨眼睛,杏眼里似乎透着几分迷茫。
章启叹了口气:“那丫鬟引你注意是本王吩咐的,那担夫也是本王安排来为你指路的,姜一跬会在那附近也是本王所为。你听明白了吗?”
“……”
半晌,虞秋烟才开口,平静道,“王爷,为何要突然告诉我这些?”
她的语气毫无波澜,带着莫名的警惕。
章启本以为自己会高兴的,毫无波澜不正说明她即便知晓了真相也并不为当日退婚之事后悔。
可发现了这一点后,他的心情却还是莫名不快。
仿佛脑海中,有一个更贪心的声音说着,她应该生他的气的,这样才说明她在乎他的隐瞒,就像那一日,她轻易就因为宋成毓而心绪大动。章启从未见过那样的她……
章启惊觉,原来从他做出坦白这个决定的时候开始,他想要的就不仅仅是虞秋烟的原谅。
人往往是贪心的。
他定定地看着虞秋烟:“若我一直隐瞒此事,你可会……”
说到一半他的声音渐渐停住了。
从章启的角度可以清晰地看见,远处的花林,人影晃动,一人在杏花林的掩映下绕过花枝缓步寻来。
虞秋烟没听清章启的声音,不禁往前走了一步,离得更近些,凑上去道:“王爷说什么?”
一阵风起,杏花片片吹落,从头顶蹁跹着落到她身后。少女琼鼻挺翘,黛眉微微挑起,杏眼里透着几分无辜。
章启俯身,她也不闪不避。
他轻笑了一声,放任心底恶劣的声音说出了口:“宋成毓就在那边看着,你要不要靠近一步?”
虞秋烟突然听了一句不相干的话,便扭头去看。
远处章启的随从拦住了人,可宋成毓见她回眸,忽然扬声道:“阿烟——”
宋成毓的书童文达在一旁跟着喊道:“我家公子有话想同虞小姐说!”
虞秋烟看了一眼,也不知他是怎么发现自己在这的。这么大的声音令虞秋烟本能地又蹙起了眉。
这几日,宋成毓多次邀她相见,都被她撂下了。以前宋成毓还能因着虞衡的关系堂而皇之的登门虞府,如今出了这般事他只怕也没脸登门。
章启看着虞秋烟立即变了脸,心下愈发烦躁,倾身离得更近了些,伸出手捧住了她的脑袋。
虞秋烟只觉得一股力道轻轻地,却不容抗拒地,将她的脖子扭正了——
眼前的男子,眼睫低垂,狭长的眸子上覆着一层鸦羽一般的睫毛,瞳如点漆。
他没有停下来,继续倾身。直到唇几乎擦过虞秋烟的脖颈,脖颈上传来些微痒意,激得她想伸手去挠一挠。
男子却犹觉得不够,暧昧的气声摩挲着她的耳后。
章启得寸进尺道:“给你第二条选择,你对他说此生不复相见。”
远处,宋成毓看着二人的举动暗自捏了拳头,拧着眉拉开了文达。
宋成毓走得极快,文达在身后追赶道:“公子,您不是说就要离京了么,您不想在离京前想同虞小姐谈谈……”
“是该谈谈。”他的语气阴沉沉。
身后不再传来恼人的喊声。
虞秋烟看着章启,不自然地动了动身体,抬头问:“他们走了吗?”
章启退开了少许,并未作答。
虞秋烟也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似乎在等他回答。
“抱歉,你若是生气了可以先行回府。”
章启抬步转过了身子,往十里亭的方向行去,继续道,“药方,回头本王会着人送到虞府。”
片刻后,章启左手衣袖的一角被人拉住了,他闭了眼暗叹了一口气,回眸静静地看着她。
少女歪着脑袋,眼含探究,似乎在疑惑他怎么了。
半晌,她的眼底慢慢升起亮光,仿佛恍然开朗。
“好啊。”她说。
章启拧着眉,僵硬地收回了衣袖,理了理衣袖摆:“嗯,本王让人送你回府。”
话落,他又补充道:“婚事已定,你,不要多想。”
虞秋烟听了这话,不禁笑出了声。
她的语气轻快,带着几分狡黠。
“我说的是你方才的话,我说好。”
章启慢了半拍才又转过身来,仔细地打量她。
虞秋烟继续道:“我和宋成毓反正都已经是毫无瓜葛的人。日后大抵也不会见到几次了,此生不复相见只怕有些难,毕竟若他非要往我眼前钻,我只能自戳双眼了……”
话音才落,她的唇就被一根指节抵住了。他的指尖还带着方才捻过的茶叶清香。
章启的手不耐地在她唇上捻了捻。
叫虞秋烟想起方才他的唇擦过脖颈的感觉,暧昧一下子蔓延开来。
章启凑近了些,却只是将她拉入怀中,喉结滚了滚,嗓音有些哑:“本王那样说,你不生气?”
“你退婚和本王脱不开关系……本王那日确有逼你做决断之意。”他沉哑道。
可章启不知道的是,虞秋烟早有退婚的想法,若不是章启她自己还得绕好大的一个弯子。
对于此事,她实在没什么好生气的。
“如今圣上都赐婚了,王爷怎么才想起来这桩事?”虞秋烟一语中的。
章启没有应声。
谁又能说他的坦白就没有带着算计的心思呢?否则他为何在二人赐婚之后才讲出此事。
“王爷自己也说了婚事已定,不要多想。更何况我早就知道这其中的巧合有不少都是王爷安排的……”
见章启疑惑,虞秋烟继续道:“虽然所知不全,但至少盛家丫鬟,还有那担夫我大抵知道是王爷所为。”
她是从盛玉英的信笺里知道。
那日她从相国寺回府之时便收到了盛玉英的信笺,若是往常,这种不相熟之人往虞府送信也是送不到她跟前来。
而盛玉英显然也知道这一点,特意挑着她回府的那一日,千方百计地引她注意。
她虽说不想看,可后来从梁府的花宴回去后还是看了。
只因她莫名觉得盛玉英在信笺中所讲之事或许和肃王有关联,虽然依她对盛玉英的了解,信中所讲必不会是好事。但她还是没忍住看了。
果不其然,那信笺中确实讲到了肃王。具体便是肃王的手下如何贿赂了盛府的丫鬟,如何让丫鬟引起她的注意,又说那日退婚之事实则有人暗中操纵,而这人显然是肃王。
肃王名声粗莽不堪,京中不少闺阁小姐提起他都闻声色变,又有修罗鬼王的称号在外……
就连盛玉英都一厢情愿以为虞秋烟也是如此想的,以为虞秋烟在知道了事情真相后,会暗恨上肃王。
盛玉英所做之事实在动机明显,无非是炫耀罢了,或者说,她也有一丝想要看虞秋烟后悔的心思。
虞秋烟和宋成毓自幼订亲,而盛玉英明知这一点的情况下,还是心甘情愿地维系着和宋成毓不清不楚的关系。
虞秋烟想起这些只会觉得恶心。所以她当日看完信之后就甚是无语。
虞秋烟将这些事讲了出来,章启听罢,有些愣住了。他竟然还是晚人一步。
章启伸手将怀中之人抱得更紧了些,冷声道:“盛府肯定是最近过得太安逸了。”
虞秋烟只知宋成毓过不了多久就要远调去洲南,盛玉英也会跟着去,无所谓地点了点头:“很快就见不到他两了,都是毫无瓜葛的人。”
因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所以今日虞秋烟听了章启讲出种种安排来,丝毫不感到意外,甚至还有几分想笑。
这实在不怪她。只是不知道章启会因此产生误会。
“所以,王爷知道我为何不生气了,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或许还有些气,但这么多天,早就散了。”虞秋烟解释道。
“在阿烟看来,王爷只是帮我退了一个不好的未婚夫,再说——”她眯起眼睛看了一眼章启,环着他的腰身,轻轻踮起脚,“王爷不是都将自己赔给我了吗?”
章启原本以为他今日的期待注定会落空。却没想到从天堂到地狱也全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