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怒◎
御花园内, 树影深深。
章启立于半山亭前的太湖石旁,居高临下,望着花池中浮沉的人, 满脸漠然。
鲜亮藕白的提花菱锦裙在水面散开,宛如一朵凭空绽放的白莲。
水中人奋力挣扎着想去抓那凭栏, 形容十分狼狈。
“殿下救命!”
-
盛玉英进御花园前绝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约莫几炷香前, 眼见着皇上带着二位殿下出了侧殿, 不多时她便悄悄跟了出去。
肃王先行离去,而太子随着皇帝进了殿内。
盛玉英稳了稳心神,从袖中取了一片金叶递给一名路过的宫女,附耳轻言。
那宫女收了金叶便往肃王的方向行去。
盛玉英近日根本寻不见出府的机会, 文令侯对她已有诸多不满。
前阵子文令侯被人寻着把柄停了差事,更是在家中大发雷霆, 对她加以言语侮辱。
她自然知道自己不过是盛府培养了数年的棋子,但多年来府上之人对她都称得上礼遇,这还是第一次扯破了面皮来讲。
想起文令侯那满脸横肉的脸,她就有些作呕, 更遑论那一声声的辱骂,时刻提醒着她自己当初的身份与不得不自甘下贱,屈于人下的命运。
脑中思绪纷杂,她想起数日前, 躺在拔步床上午夜梦回时瞧见床头站着大腹便便的男人,不由一阵作呕。
文令侯伸着手紧捏着她的下颚,粗粝的摩挲仿佛还留在喉间,威胁的语调犹在耳侧——
“你记住了, 若不是我, 你如今还是登郡乡绅家的贫女, 既选择了荣华富贵可没有你挑选的余地,便是养头猪也总要有用得着的一天,如果卖不出去,那总要有些用途。”
她屈辱地想文令侯求饶,只为了证明自己还有最后一丝用处……
盛玉英不由自主攥紧了衣袖,指甲深深扎进掌心,浑然不觉。
强行将脑中的画面转过去,无论如何,她再也不要回去盛府。
她木然望着殿前明亮的灯火,仿佛是在等待最后的希望。
迷蒙的眼中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少年郎。
那时候,她同宋成毓都在登郡,她决意入京的那时候,宋成毓笑意郎然,畅声道:“挺好,那样,我便在京城也能再遇英娘了。”
少年的嘴脸渐渐散去,又变成惯来清冷如雪的宋大人,他擦拭着肩头的落雪,冷声道:“我答应过帮你,可你却将她牵扯进来,你变了,英娘,这是你自食其果,我不会再帮你……”
几番画面在梦中与现实里翻转,她近日已然有些精神恍惚。
一撇苦笑浮上嘴角,变了吗?到底是哪里变了,又到底是谁变了……
她站了许久,眼眸泛起点点寒光,泪水已经被凉风吹干了。
——宋成毓不会出来了。
今日进宫是她最后的机会了,否则文令侯不会让她好过。
盛玉英转身踏上了石径,避开了来往的宫女侍卫。
半山亭位于御花园南边入口的角落,这一处地还是她前岁入宫便记下了。
亭子靠着一面假山,靠近便隐约闻见凤池渠水缓缓流淌的叮铃之声,在这寒夜里尤其显得幽寂。
弱微的月光落在环凤池之上,池边身影背对着她临池而立,蟒袍革带,长身玉立,只是一动不动。
盛玉英仰头只看清了那人发上青蟒玉冠的寒芒。
那人转过身音如寒刀:“是你教唆的那宫女?”
他在质问。宫女说,有位虞姓小姐在半山亭等他,还言要与他讲国公府之事。
许是这阵子见到的总是肃王温和的一面,大殿上金光和煦,让盛玉英也恍然忘记了这位王爷先前凶神恶煞的传闻。
盛玉英没应声,哆嗦着身子走上前去,忍下心中不适,伸手欲探向那一身蟒袍。
她身着藕白的宽袖长衫,倒是符合平日里一副病西施的模样,宽大的袖摆浮动间带起一阵甜腻的香气。
香味越来越浓。
在半山亭中缓缓散开。
几乎是在人靠近的那一刻,章启便察觉了。
他皱着眉转身便将人一脚踢开了。
盛玉英伏在地上,捂着腹部,却发出一声诡异的笑声:“殿下早知有假,为何还要来?”
她继续道:“这是在宫中,所以殿下不敢使了全力,是不是?若是我去主殿将殿下的心思都说出去,殿下觉得大家会如何想?”
“可惜了,王爷的心思终究错付,虞家小姐对宋成毓情根深种呐。每夜梦回,王爷有没有恨过?”
“我还听闻过殿下在武宁山走丢过数年,太妃因殿下之故被送去武宁山,数年内不得回京,殿下在武宁山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吧。”
“玉英都懂得,玉英也是寄人篱下,亲生的父母又如何,什么都抵不过荣华富贵,当触手可及的荣华一朝转瞬成空,便是最亲的亲人也会在一瞬间变为魔鬼……”
“肃王殿下,可是觉得这么一点药怎么能耐得住你?”
她在刻意激怒他。这么点伎俩而已。
章启拧着看着地上的人,含着几分悲悯。
……
盛玉英怪笑起来:“王爷是不是觉得我很可怜?不,不是的,你知道谁更可怜吗,是你和你心心惦念的人。”
“我再告诉王爷一件事,王爷可知我与宋成毓的关系,您不若再想想,虞小姐终究会嫁给宋成毓,而宋成毓却还一心挂念着我,哈哈哈——您所想的人呐,其实一直被人当猴戏耍,被人蒙在鼓里,她还丝毫不知情呢,她还一心为宋成毓着想,像个——傻……”
“傻”字卡在喉间,尚未说出口,便被人捏紧了喉咙。
一身蟒袍的人都然靠近,手如铁钳一般卡在她喉头,盛玉英终于看清了眼前人暴戾的双眸,她桀桀怪笑,喘着气道:“我我身后跟了宫女,王爷,王爷不能在宫中杀,杀了我。王爷,我们,我们同病相怜,只要你帮我……”
她手下动作却不停,继续抖落着袖子,想去取袖间的瓷瓶。
粉玉瓷瓶的瓶塞轻轻的跌落,异香散开,几乎是在顷刻间,章启也察觉出了她的意图,稍稍稳了稳心神压下心中怒火。
转身拎起身前之人反手扔了出去。
“肃王殿下——”随着一声哑然惊呼,盛玉英已然落入了花池之中。
章启居高临下,望着水中浮沉的人:“本王不喜被人威胁。”
-
皇后带着人赶到的时候便瞧见这样的景象,赶紧着了身边的嬷嬷去水下捞人。
一众后妃均看到了章启在水边无动于衷的模样,心下阵阵发寒。
一时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贸然问话。
“敢问王爷为何在此?”
章启闭眸,沉声道:“喂鱼。”
与此同时,竹林后传来一道声:“皇叔是在等我。”
太子带着皇上绕过半山亭后的竹林缓步行来。
太子笑道:“皇叔乏了,准备出宫前被本宫拦下了,无奈便约定在半山亭等一等本宫,不知母后带着如此多的人来所为何事?”
“皇上万福——”一众人向着皇上见了礼。
“平身罢,这么多人来看肃王喂鱼?”皇帝收回往水中瞥的眼神。
“皇上,臣妾等在侧殿宴上之时,此宫女闯入殿内,言有人在此祸乱宫闱,臣妾心下大骇,方才带着人前来一探究竟。并不知晓原是肃王殿下是在此喂鱼……”
皇后将方才宫女所言之事大约说了一遍。
“看来这宫女和安国公府的侍女一般,黑灯瞎火,瞧不清就臆想,也不知是不是受人指使,随意污蔑。”太子不以为然道。
皇后身后还跟了几位命妇,又不少都是当初曾在安国公府上才经历过这一出的,因而听了这话面面相觑一时不敢多言。
那宫女也是大骇,一声声的磕头:“奴婢瞧错了,皇上恕罪,皇后恕罪——”
“好了!水里的人是谁?为何想不开?”皇上不耐烦的呵斥道,眼神瞧着打捞的嬷嬷。
那谁众人打捞上来时既然昏厥过去,嬷嬷按压着她的腹部,逼迫着人吐出了口中的水。
面容在打湿的黑发遮蔽,头顶身上俱湿透,还沾落了不少枯叶水草,形容甚为狼狈,附近的人只瞧见是个女人。
嬷嬷闻言拨开糊着面容的黑发,徐总管往前一看,转身回道。
“回陛下,是盛府上的小姐。”
此言一出,命妇中就隐约传来一阵啜泣声,文令侯夫人咬着牙又不敢发出声,挣扎着往前扑了上去。
泣不成声,“玉英!”转头又对着皇帝磕头,“求陛下为玉英做主……”
那模样倒像是盛小姐已经成了一具尸体了。
不少跟来的命妇瞧见这一幕都摇了摇头。
文令侯府上今日能进的宫宴倒不是因为官职,而是因为爵位在身。
皇上也没有特意吩咐宫宴将人排除在外,因而如今才发现文令侯没来,夫人与小姐倒是来参宴了。
皇帝意味不明的笑了一声:“做主?朕做什么主?既还晕着,还是等太医先查看盛小姐的情况罢。”
文令侯夫人哭哭啼啼看着盛玉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一味的流眼泪,时而又扭头看着站在太湖石旁始终无动于衷的肃王。
许久后,啜泣的声音又看了看地上跪着的宫女,道:“王爷就站在岸边看着我家玉英,他怎么能如此狠心,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说啊,是不是王爷,是不是王爷害得她羞愤自……”
宫女却一个劲的摇头:“奴婢什么都没看清,奴婢什么都没看清,奴婢只听见有女子在喊肃王殿下——”
皇后立即着人拉下了宫女:“愚蠢至极!小蹄子捕风捉影信口胡言。今日既诸位命妇在此也好为王爷做个见证。”
肃王等太子殿下方才于亭中停留,恰遇见落入水中的盛玉英,盛玉英呼救可不得喊“肃王殿下”。
只是这肃王着实心狠,如此美人当面落水他却临水观景见死不救。
命妇们虽心下骇然,但许是一开始宫女所言的叫人更为震惊,因而此时不约而同闭了口,闻言还附和着皇后点了点头。
后妃也适时站出来接过话茬:“这可是姐姐管教不周了,这般没眼色的奴婢可还怎么伺候人,否则凭白叫此等顽婢败坏了王爷的名声,如此黑灯瞎火的王爷许都没见到水下还有个人呢——”
“够了,”皇帝打断了后妃,不耐地捂着手炉换了个方向,“肃王可有什么要说的?”
章启忍下心中翻涌的情绪,抬步走至太湖石下,从里捡起个粉透瓷瓶。
文令侯夫人见状立即扑上去:“这是玉英随身带的药,陛下,玉英身体不好,这药是不离身的,怎会掉到这儿去,陛下可要为玉英做主啊——”
章启横过文令侯夫人一眼。
离得近文令侯夫人方才瞧见那双狭长的眸中此刻血色上涌,双目猩红,吓得她立即噤了声。
章启压着声将瓷瓶递给皇帝身侧的太监徐总管:“总管不若着太医查查。”
嬷嬷从水中捞起盛玉英时,皇后便已着人去请太医了,这会数位太医刚到,便拿着瓶子下去查验。
几名太医嘀咕了几声,其中一位出声道:“盛夫人确定此药是盛小姐常用之物?”
文令侯夫人点头:“就是玉英的,她一般贴身存放,怎么会……”
徐总管已经将太医查验的结果附耳告诉了皇上,此刻见盛夫人还在强词夺理,皇上不耐地甩了袖,冷笑道:“朕听闻盛小姐先前便在梁府上落了一次水,盛夫人不若回府去占一卦,是不是与水相冲。今日若不是肃王发现及时,盛小姐可就成了池下冤魂,盛夫人尚未听太医之言便一味臆测,这便是盛府的规矩?”
太医得了示意方才当众道:“此药确有镇痛之效,但药力甚猛,若服药之人心绪大动,会致幻。臣斗胆猜测,此物若确是盛小姐之物,盛小姐应是用错了药生了幻觉方才失足落水。”
“怎么会——怎么会——”
文令侯夫人这才转身去看盛玉英,盛玉英虽不是她膝下亲生,但终究有数年感情,她是希望这个养女脱离盛家的,盛玉英向来主意大,出门前说要她助一臂之力,她不过是豁出一张面皮即可,可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
文令侯夫人再说不出任何话,扑过去看着盛玉英默默垂泪,此刻方才真有几分母亲的模样。
皇后已然瞧出皇上的不耐,着人将盛玉英抬去屋内:“盛小姐暂无碍,今日多亏肃王发现及时,盛小姐也算是有福之人。”
文令侯夫人这才惊醒,躬身违心道:“多谢王爷殿下,臣妇一时情急方才口不择言,还望王爷殿下恕罪,臣妇一时失态,还望皇上皇后恕罪……”
“皇后,散了吧。”
皇后带着诸位命妇后妃又呼啦啦地出了半山亭。
皇上离去前,不着痕迹地朝章启晃了一眼,视线略过章启衣袍下摆半截濡湿的痕迹,最后定珠落到身侧的太监总管身上,使了个眼神。
-
寒光凛凛的池水晃动了人影,片刻后又恢复了平静。
待众人散去,章启便撑着行至半山亭的短廊侧抚着廊柱坐下。
太子上前想扶一把,伸过去的手却被人挥开了,力道极大。
太子皱了皱眉,轻声道:“皇叔?”
本来跟着皇上离去的徐总管颠颠得又返还回来,喘着粗气道:“陛下让王爷早些出宫回去休养,随后他便着院判去王府。”
虽然陛下的原话是:让他赶紧滚回去。
但徐总管估摸着是陛下害怕被人瞧出端倪,分明是体谅肃王啊,因而他改了个委婉的说法。
徐总管话传到便离去了,章启依旧坐在廊柱侧,闭着眸子,仿佛马上便能睡过去。
“罢了,我带你去东宫歇一歇罢。”太子难得见他如此孱弱的模样,不由道。
廊柱侧的人站起了身,轻声喊了一声“虞秋烟”。
“什么?”太子扬声惊呼。
天边一弯冷月流辉,章启睁开了眸子站起身,眼中恢复了少许清明。
作者有话说:
后面还有三个,今天势必发到感情戏QAQ
◎激怒◎
御花园内, 树影深深。
章启立于半山亭前的太湖石旁,居高临下,望着花池中浮沉的人, 满脸漠然。
鲜亮藕白的提花菱锦裙在水面散开,宛如一朵凭空绽放的白莲。
水中人奋力挣扎着想去抓那凭栏, 形容十分狼狈。
“殿下救命!”
-
盛玉英进御花园前绝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约莫几炷香前, 眼见着皇上带着二位殿下出了侧殿, 不多时她便悄悄跟了出去。
肃王先行离去,而太子随着皇帝进了殿内。
盛玉英稳了稳心神,从袖中取了一片金叶递给一名路过的宫女,附耳轻言。
那宫女收了金叶便往肃王的方向行去。
盛玉英近日根本寻不见出府的机会, 文令侯对她已有诸多不满。
前阵子文令侯被人寻着把柄停了差事,更是在家中大发雷霆, 对她加以言语侮辱。
她自然知道自己不过是盛府培养了数年的棋子,但多年来府上之人对她都称得上礼遇,这还是第一次扯破了面皮来讲。
想起文令侯那满脸横肉的脸,她就有些作呕, 更遑论那一声声的辱骂,时刻提醒着她自己当初的身份与不得不自甘下贱,屈于人下的命运。
脑中思绪纷杂,她想起数日前, 躺在拔步床上午夜梦回时瞧见床头站着大腹便便的男人,不由一阵作呕。
文令侯伸着手紧捏着她的下颚,粗粝的摩挲仿佛还留在喉间,威胁的语调犹在耳侧——
“你记住了, 若不是我, 你如今还是登郡乡绅家的贫女, 既选择了荣华富贵可没有你挑选的余地,便是养头猪也总要有用得着的一天,如果卖不出去,那总要有些用途。”
她屈辱地想文令侯求饶,只为了证明自己还有最后一丝用处……
盛玉英不由自主攥紧了衣袖,指甲深深扎进掌心,浑然不觉。
强行将脑中的画面转过去,无论如何,她再也不要回去盛府。
她木然望着殿前明亮的灯火,仿佛是在等待最后的希望。
迷蒙的眼中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少年郎。
那时候,她同宋成毓都在登郡,她决意入京的那时候,宋成毓笑意郎然,畅声道:“挺好,那样,我便在京城也能再遇英娘了。”
少年的嘴脸渐渐散去,又变成惯来清冷如雪的宋大人,他擦拭着肩头的落雪,冷声道:“我答应过帮你,可你却将她牵扯进来,你变了,英娘,这是你自食其果,我不会再帮你……”
几番画面在梦中与现实里翻转,她近日已然有些精神恍惚。
一撇苦笑浮上嘴角,变了吗?到底是哪里变了,又到底是谁变了……
她站了许久,眼眸泛起点点寒光,泪水已经被凉风吹干了。
——宋成毓不会出来了。
今日进宫是她最后的机会了,否则文令侯不会让她好过。
盛玉英转身踏上了石径,避开了来往的宫女侍卫。
半山亭位于御花园南边入口的角落,这一处地还是她前岁入宫便记下了。
亭子靠着一面假山,靠近便隐约闻见凤池渠水缓缓流淌的叮铃之声,在这寒夜里尤其显得幽寂。
弱微的月光落在环凤池之上,池边身影背对着她临池而立,蟒袍革带,长身玉立,只是一动不动。
盛玉英仰头只看清了那人发上青蟒玉冠的寒芒。
那人转过身音如寒刀:“是你教唆的那宫女?”
他在质问。宫女说,有位虞姓小姐在半山亭等他,还言要与他讲国公府之事。
许是这阵子见到的总是肃王温和的一面,大殿上金光和煦,让盛玉英也恍然忘记了这位王爷先前凶神恶煞的传闻。
盛玉英没应声,哆嗦着身子走上前去,忍下心中不适,伸手欲探向那一身蟒袍。
她身着藕白的宽袖长衫,倒是符合平日里一副病西施的模样,宽大的袖摆浮动间带起一阵甜腻的香气。
香味越来越浓。
在半山亭中缓缓散开。
几乎是在人靠近的那一刻,章启便察觉了。
他皱着眉转身便将人一脚踢开了。
盛玉英伏在地上,捂着腹部,却发出一声诡异的笑声:“殿下早知有假,为何还要来?”
她继续道:“这是在宫中,所以殿下不敢使了全力,是不是?若是我去主殿将殿下的心思都说出去,殿下觉得大家会如何想?”
“可惜了,王爷的心思终究错付,虞家小姐对宋成毓情根深种呐。每夜梦回,王爷有没有恨过?”
“我还听闻过殿下在武宁山走丢过数年,太妃因殿下之故被送去武宁山,数年内不得回京,殿下在武宁山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吧。”
“玉英都懂得,玉英也是寄人篱下,亲生的父母又如何,什么都抵不过荣华富贵,当触手可及的荣华一朝转瞬成空,便是最亲的亲人也会在一瞬间变为魔鬼……”
“肃王殿下,可是觉得这么一点药怎么能耐得住你?”
她在刻意激怒他。这么点伎俩而已。
章启拧着看着地上的人,含着几分悲悯。
……
盛玉英怪笑起来:“王爷是不是觉得我很可怜?不,不是的,你知道谁更可怜吗,是你和你心心惦念的人。”
“我再告诉王爷一件事,王爷可知我与宋成毓的关系,您不若再想想,虞小姐终究会嫁给宋成毓,而宋成毓却还一心挂念着我,哈哈哈——您所想的人呐,其实一直被人当猴戏耍,被人蒙在鼓里,她还丝毫不知情呢,她还一心为宋成毓着想,像个——傻……”
“傻”字卡在喉间,尚未说出口,便被人捏紧了喉咙。
一身蟒袍的人都然靠近,手如铁钳一般卡在她喉头,盛玉英终于看清了眼前人暴戾的双眸,她桀桀怪笑,喘着气道:“我我身后跟了宫女,王爷,王爷不能在宫中杀,杀了我。王爷,我们,我们同病相怜,只要你帮我……”
她手下动作却不停,继续抖落着袖子,想去取袖间的瓷瓶。
粉玉瓷瓶的瓶塞轻轻的跌落,异香散开,几乎是在顷刻间,章启也察觉出了她的意图,稍稍稳了稳心神压下心中怒火。
转身拎起身前之人反手扔了出去。
“肃王殿下——”随着一声哑然惊呼,盛玉英已然落入了花池之中。
章启居高临下,望着水中浮沉的人:“本王不喜被人威胁。”
-
皇后带着人赶到的时候便瞧见这样的景象,赶紧着了身边的嬷嬷去水下捞人。
一众后妃均看到了章启在水边无动于衷的模样,心下阵阵发寒。
一时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贸然问话。
“敢问王爷为何在此?”
章启闭眸,沉声道:“喂鱼。”
与此同时,竹林后传来一道声:“皇叔是在等我。”
太子带着皇上绕过半山亭后的竹林缓步行来。
太子笑道:“皇叔乏了,准备出宫前被本宫拦下了,无奈便约定在半山亭等一等本宫,不知母后带着如此多的人来所为何事?”
“皇上万福——”一众人向着皇上见了礼。
“平身罢,这么多人来看肃王喂鱼?”皇帝收回往水中瞥的眼神。
“皇上,臣妾等在侧殿宴上之时,此宫女闯入殿内,言有人在此祸乱宫闱,臣妾心下大骇,方才带着人前来一探究竟。并不知晓原是肃王殿下是在此喂鱼……”
皇后将方才宫女所言之事大约说了一遍。
“看来这宫女和安国公府的侍女一般,黑灯瞎火,瞧不清就臆想,也不知是不是受人指使,随意污蔑。”太子不以为然道。
皇后身后还跟了几位命妇,又不少都是当初曾在安国公府上才经历过这一出的,因而听了这话面面相觑一时不敢多言。
那宫女也是大骇,一声声的磕头:“奴婢瞧错了,皇上恕罪,皇后恕罪——”
“好了!水里的人是谁?为何想不开?”皇上不耐烦的呵斥道,眼神瞧着打捞的嬷嬷。
那谁众人打捞上来时既然昏厥过去,嬷嬷按压着她的腹部,逼迫着人吐出了口中的水。
面容在打湿的黑发遮蔽,头顶身上俱湿透,还沾落了不少枯叶水草,形容甚为狼狈,附近的人只瞧见是个女人。
嬷嬷闻言拨开糊着面容的黑发,徐总管往前一看,转身回道。
“回陛下,是盛府上的小姐。”
此言一出,命妇中就隐约传来一阵啜泣声,文令侯夫人咬着牙又不敢发出声,挣扎着往前扑了上去。
泣不成声,“玉英!”转头又对着皇帝磕头,“求陛下为玉英做主……”
那模样倒像是盛小姐已经成了一具尸体了。
不少跟来的命妇瞧见这一幕都摇了摇头。
文令侯府上今日能进的宫宴倒不是因为官职,而是因为爵位在身。
皇上也没有特意吩咐宫宴将人排除在外,因而如今才发现文令侯没来,夫人与小姐倒是来参宴了。
皇帝意味不明的笑了一声:“做主?朕做什么主?既还晕着,还是等太医先查看盛小姐的情况罢。”
文令侯夫人哭哭啼啼看着盛玉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一味的流眼泪,时而又扭头看着站在太湖石旁始终无动于衷的肃王。
许久后,啜泣的声音又看了看地上跪着的宫女,道:“王爷就站在岸边看着我家玉英,他怎么能如此狠心,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说啊,是不是王爷,是不是王爷害得她羞愤自……”
宫女却一个劲的摇头:“奴婢什么都没看清,奴婢什么都没看清,奴婢只听见有女子在喊肃王殿下——”
皇后立即着人拉下了宫女:“愚蠢至极!小蹄子捕风捉影信口胡言。今日既诸位命妇在此也好为王爷做个见证。”
肃王等太子殿下方才于亭中停留,恰遇见落入水中的盛玉英,盛玉英呼救可不得喊“肃王殿下”。
只是这肃王着实心狠,如此美人当面落水他却临水观景见死不救。
命妇们虽心下骇然,但许是一开始宫女所言的叫人更为震惊,因而此时不约而同闭了口,闻言还附和着皇后点了点头。
后妃也适时站出来接过话茬:“这可是姐姐管教不周了,这般没眼色的奴婢可还怎么伺候人,否则凭白叫此等顽婢败坏了王爷的名声,如此黑灯瞎火的王爷许都没见到水下还有个人呢——”
“够了,”皇帝打断了后妃,不耐地捂着手炉换了个方向,“肃王可有什么要说的?”
章启忍下心中翻涌的情绪,抬步走至太湖石下,从里捡起个粉透瓷瓶。
文令侯夫人见状立即扑上去:“这是玉英随身带的药,陛下,玉英身体不好,这药是不离身的,怎会掉到这儿去,陛下可要为玉英做主啊——”
章启横过文令侯夫人一眼。
离得近文令侯夫人方才瞧见那双狭长的眸中此刻血色上涌,双目猩红,吓得她立即噤了声。
章启压着声将瓷瓶递给皇帝身侧的太监徐总管:“总管不若着太医查查。”
嬷嬷从水中捞起盛玉英时,皇后便已着人去请太医了,这会数位太医刚到,便拿着瓶子下去查验。
几名太医嘀咕了几声,其中一位出声道:“盛夫人确定此药是盛小姐常用之物?”
文令侯夫人点头:“就是玉英的,她一般贴身存放,怎么会……”
徐总管已经将太医查验的结果附耳告诉了皇上,此刻见盛夫人还在强词夺理,皇上不耐地甩了袖,冷笑道:“朕听闻盛小姐先前便在梁府上落了一次水,盛夫人不若回府去占一卦,是不是与水相冲。今日若不是肃王发现及时,盛小姐可就成了池下冤魂,盛夫人尚未听太医之言便一味臆测,这便是盛府的规矩?”
太医得了示意方才当众道:“此药确有镇痛之效,但药力甚猛,若服药之人心绪大动,会致幻。臣斗胆猜测,此物若确是盛小姐之物,盛小姐应是用错了药生了幻觉方才失足落水。”
“怎么会——怎么会——”
文令侯夫人这才转身去看盛玉英,盛玉英虽不是她膝下亲生,但终究有数年感情,她是希望这个养女脱离盛家的,盛玉英向来主意大,出门前说要她助一臂之力,她不过是豁出一张面皮即可,可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
文令侯夫人再说不出任何话,扑过去看着盛玉英默默垂泪,此刻方才真有几分母亲的模样。
皇后已然瞧出皇上的不耐,着人将盛玉英抬去屋内:“盛小姐暂无碍,今日多亏肃王发现及时,盛小姐也算是有福之人。”
文令侯夫人这才惊醒,躬身违心道:“多谢王爷殿下,臣妇一时情急方才口不择言,还望王爷殿下恕罪,臣妇一时失态,还望皇上皇后恕罪……”
“皇后,散了吧。”
皇后带着诸位命妇后妃又呼啦啦地出了半山亭。
皇上离去前,不着痕迹地朝章启晃了一眼,视线略过章启衣袍下摆半截濡湿的痕迹,最后定珠落到身侧的太监总管身上,使了个眼神。
-
寒光凛凛的池水晃动了人影,片刻后又恢复了平静。
待众人散去,章启便撑着行至半山亭的短廊侧抚着廊柱坐下。
太子上前想扶一把,伸过去的手却被人挥开了,力道极大。
太子皱了皱眉,轻声道:“皇叔?”
本来跟着皇上离去的徐总管颠颠得又返还回来,喘着粗气道:“陛下让王爷早些出宫回去休养,随后他便着院判去王府。”
虽然陛下的原话是:让他赶紧滚回去。
但徐总管估摸着是陛下害怕被人瞧出端倪,分明是体谅肃王啊,因而他改了个委婉的说法。
徐总管话传到便离去了,章启依旧坐在廊柱侧,闭着眸子,仿佛马上便能睡过去。
“罢了,我带你去东宫歇一歇罢。”太子难得见他如此孱弱的模样,不由道。
廊柱侧的人站起了身,轻声喊了一声“虞秋烟”。
“什么?”太子扬声惊呼。
天边一弯冷月流辉,章启睁开了眸子站起身,眼中恢复了少许清明。
作者有话说:
后面还有三个,今天势必发到感情戏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