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29章 宫中

  ◎仙女◎

  年底这几日连续多日天晴, 风雪之后街市上也有几分喜庆的味道。

  马车一路行过东市,虞秋烟掀开帘透过小小的一扇窗格往外看。

  眼见着市街商铺门前点了一盏盏红灯笼,食楼前还挂着红爆竹, 不过在家待了数日,如今街市已然是另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了。

  她今日要去宫中参宴。

  虞府上没有主母, 往年这种宫宴虞秋烟不常参加, 只是今年皇后不知怎还特意往虞府上递了帖子。

  送帖的嬷嬷说皇后常听元星提起她, 许久未见了有些挂念。

  虞秋烟自然没有推托的道理。

  反倒是虞衡听说了此事,特地交代她——进宫要衣着素净些。

  虞秋烟不由心下奇怪,大过年的为何要素净?

  她挑了一身藕粉相间的袄裙,花纹式样朴素, 只在发间装点了色泽亮丽的芙蓉碧玺簪花。

  甫一到宫门便有宫婢上前引着人去往设宴的宫殿。

  一路红墙碧瓦,亭台楼舍鳞次栉比, 远方些许未融化的积雪斑驳的点缀在高高耸立的重檐攒尖屋顶上,在落日余晖下闪着点点金光。

  待入了元德殿,内里已然聚了不少朝廷命妇。

  虞秋烟甫一进屋便独自落了座。

  如今宫宴上已坐满了,只待时辰到后, 皇后与皇上露面。

  殿中奏着轻柔婉转的丝竹乐声,相熟的命妇们互相有一搭没一搭的讲着话。

  虞秋烟在座上安静地等着,不时扣着茶碗缓缓饮一口。

  忽然闻见身后传来一声轻呼:“虞姐姐!”

  是卢嘉兰。

  虞秋烟转身,回了一礼。

  小姑娘看着虞秋烟, 直问道:“虞姐姐,我听闻你病了却一直没能去找你实在是失礼,虞姐姐现在可好了?”

  虞秋烟颔首:“好多了,劳卢小姐挂念。”

  卢夫人在前方等着有些不耐, 连声催促卢嘉兰快一些。

  卢嘉兰毫无所觉, 依旧道:“那就好, 姐姐我先回自己座位啦,改日必定登门向虞姐姐道谢,若不是你我那日必定出了丑……”

  ……

  虞秋烟点头。

  看来卢嘉兰还完全不知道实情。

  殿中喧杂声顷刻停顿,内侍陡然扬着声传报:“皇后到,文太妃到……”

  当今朝中只有一位太妃,且是肃王殿下的生母。

  侍官接连报了数位贵妃的名号,但虞秋烟都没听进去,只福身想着这位文太妃。

  往年圣上中秋年底宴请群臣也有着带家眷的,以示百官同乐,她先前见过皇后与不少妃子。

  但还是第一次亲眼见这位文太妃。

  席间,虞秋烟拿着余光偷偷打量着这位文太妃,年岁虽长,两鬓微微斑白,眼窝深邃,保养得当的脸上瞧不出明显的皱纹,只在微微抿着嘴隐隐显露出威仪之态。

  上首又说了几句客套话,殿中轻快悦耳的丝竹声声奏起,一身粉彩披帛飘扬的舞姬纷纷踏着乐声踩着莲步舞动。

  前世在别院时,虞秋烟说想听戏,启言便命人将原来的轩堂拆了,特地将藻井改成满轩的拱式。

  那时她还觉得启言过于铺张,她便问启言,家中父母可知他为了一个下堂妇如此千金豪掷。

  他那时说他是孤身一人。

  虞秋烟还当启言父母双亡,怪自己问错了话,很是安抚了他一番。

  前世今生交错,虞秋烟惊觉自己实在不了解这个人。

  她只是有幸与启言相处了那一阵日子,启言对她十分了解,可她呢?她连他的脸都没见过。拼命想要记住的只有面具下的那一截轮廓……

  “虞小姐以为呢?”

  骤然闻见一声问话从身侧传来。

  虞秋烟转过身去才发现一张疲倦的脸,来人面上虽抹上了胭脂但难掩苍白倦容,在昏暗的烛光之下愈发显露出眼下一片青黑。

  ——盛玉英。

  文令侯被圣上勒令在家反省,盛玉英在家也禁了足。

  没想到如今宫宴她又出来了。

  小小年纪倒是忧思慎重,先前她还以为盛玉英病西施的名头是装的,今日见了她这副模样,只怕是真的郁结于心。

  盛玉英不知何时坐到了虞秋烟的身旁,她端起桌上的清酒点心,似乎只是想与她分享食物一般,凑得十分近。

  看起来像是寻常的手帕交,在宫宴中见了面偷偷地谈话。

  只是盛玉英说的话却并不像她的举动那般天真。“你别装了。”

  虞秋烟敛下打量的眼神,道:“盛小姐说什么?”

  盛玉英灿然而笑,附身贴面:“虞小姐,你知道我和宋成毓的关系罢。”

  她带着几声怪笑,退开了些身子。

  虞秋烟顿时皱着眉,冷然看过去,盛玉英已然回到自己座上坐正了身子,回眸道:“虞小姐慢饮。”

  上首的皇后与几位相熟的命妇交谈,倒没人注意到这附近的机锋。

  这人莫不是疯了?

  不等虞秋烟想出个明白,外头传来几声内侍的唱声:皇上驾到——

  虞秋烟随着众人在堂中行大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罢。”皇上挥了手,已然抬步坐到了上首,笑了一声道,“还是皇后这暖和。”

  他并不是一个人进的屋,身后还跟着两个人,正是当朝太子与肃王殿下。

  章启今日着了一身蟒袍官服,殿中融融明光照得锦袍暗纹清晰,脚下云靴缓缓行过地毯,一举一动透着十分的沉稳,引得满室莺莺燕燕不少人偷觑。

  虞秋烟这才醍醐灌顶,这宴会只怕不是为太子选侧妃就是为肃王选妃了。而太妃出现在这里,只怕更可能的,是为后者。

  她不与京中贵女深交,到现在方才明白过来为何虞衡要特意交代衣着素净些。

  皇帝应着声儿说了几句应景的话,夸了几位命妇,说了些诸如今年年景甚好,各地收成不错,望各位夫人与大人们勠力同心之类的场面话。

  虞秋烟想明白这宴会的用意后便遥遥望了一眼坐在皇帝下首的人,一身蟒袍官服,玉扣束带,踏云朝靴。

  倒是看着十分怡然自得。

  虞秋烟不由心下泛酸,满室争奇斗艳就等着你选呢,前世竟还骗她……

  章启仿佛受到感应般隔着袅娜的舞姬视线遥遥落在她身上——

  虞秋烟见他看过来偏头往右侧挪开了眼。

  厅内旋着身子的舞姬,仰头回眸,尽显身姿曼妙,舞步袅娜。

  章启无端被人斜翻了个白眼,他皱着眉又将视线落到了桌前酒杯中。

  “边疆安定百姓方能安居,今年边关大捷亦是一桩喜事,肃王更是屡立奇功,战功赫赫,实为难得。”

  皇帝的场面话说的差不多了。太妃适时出声。

  “皇上说笑了,能为大兆操劳是肃王应做的。”她话音一转又道,“只是去岁边疆戎马倥偬,便是除夕也难得团聚,今年王爷回了京,哀家这个老人也能稍稍安心。”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说罢太妃还拿起袖子往眼尾拭了拭。

  章启却无动于衷。

  见状,皇帝只好出声勉强安抚道:“太妃也操劳了。”

  这话实在干巴巴的,皇后笑着打圆场:“今年还有一桩喜事呢,瑞雪兆丰年,今年年底天公也作美,想来来年光景更好,臣妾等惟愿大兆年年岁岁岁岁长久如此。”

  说着,皇后便领着后头数位后妃敬了个酒。

  太妃面上露出些许不悦,微微皱起的眉头很快又覆上笑意,道:“今日,哀家还有个不情之请。”

  说着她往殿中央招了招手,“凡柔你过来。”

  一名女子身着霓裳彩衣走上前来,她束着的腰肢纤软,衣衫单薄,行动间身姿婀娜。

  正是方才在殿中样作天女散花状的舞姬。

  “哀家这侄女藏不住宝,新编了一支舞便忍不住要趁着这好日子跳出来。哀家只好朝皇后要了个恩典,特许她献舞。”

  郑凡柔上前一一福礼,待走到肃王跟前,顿了片刻:“臣女见过肃王殿下。”

  章启抬了手,不置可否。

  “凡柔这孩子是极好的,温恭谦顺,十分难得。儿行千里母担忧,哀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肃王,常常挂念远在边疆的孩子而茶饭不思,近年来都多亏了凡柔不辞辛劳在宫中耐心地陪着。好在如今肃王回了京,哀家这心才总算是放下了。哀家今日想替凡柔再求一个恩典,不知皇上可否应许?”

  皇上扶额打了个手势。

  皇后见状立即接过话道:“太常寺掌礼乐,身为司乐之女,郑姑娘确实不辱没家风。且今日这舞也十分好,本宫瞧着开心。”

  说完,皇后便着人赏了一套头面。

  不少人都没见过这位郑小姐,闻言立马明白过来,不过小小司乐之女……

  “衍卿觉得如何?”皇帝看穿了太妃的心思,提前道。

  章启淡声道:“郑小姐彩衣娱亲,确实难能可贵,既太妃喜欢,便着她入宫多多陪伴太妃罢。”

  眼见着太妃捂着胸口,欲要发怒,皇上赶紧扶额道:“准了,难得郑小姐心思奇巧,那朕再赏郑小姐一对青玉福纹玉如意罢。”

  言罢,皇上起了身,道:“朕不便久坐,皇后好生招待。”

  之后,三人便起身出了侧殿。

  算盘落空遭了冷落的太妃捂着胸口,在几人走后冷着脸道“乏了”,便也带着郑凡柔走了。

  -

  等出了侧殿,皇帝方才直白地问道:“可有瞧着顺眼的?”

  “没有。”章启懒声道。

  “可不是?那郑家小姐这般心思奇巧,偏生被你说成彩衣娱亲。”

  这话皇帝是笑着说的,但谁都听得出其中含着怒意,章启躬身谦顺道:“臣弟多谢皇兄费心,只是此事臣弟想由自己做主。”

  ——连皇兄都叫上了。

  十几年了,皇上看着眼前比自己年轻不少的弟弟,不由想起初登基之时。

  那时候章启刚刚启蒙。

  先帝爷晚来得子,对章启的宠爱远胜于他这个储君,更遑论章启初启蒙便展露出过人天资。

  当年,郑家女入宫独得圣宠,短短两年便诞下皇子升为妃位,之后更是母凭子贵凌立于四妃之上。

  章启幼年在御花园被德妃所害摔伤了额头,先帝雷厉风行直接贬了德妃位份,着郑家女为贵妃,一时之间朝野内外流言四起,母子二人风光无两。

  一些世家大族蠢蠢欲动,想要拉拢郑妃的人不在少数,而郑妃也不是个聪明的人,不会藏拙且太过招摇,在隐隐触犯到别人的利益时自然惹祸上身。

  转折出在先帝晚年所生的那场大病之上,坊间有人声称先帝一世英名险被红颜祸水所毁,更有人道听途说称这病便是天罚。

  闻言先帝当众发怒心火大动,众臣合力劝阻。好不容易平息了一阵子,忽然有人提议立郑家女为后。

  当时宫中皇后早逝,后宫久无正主,但先皇后与先帝青梅竹马之谊,先帝为立后之事发过数次火,多年之后又闻此事,忽想起先前的流言,态度变得暧昧起来。

  后来,接连有人指出郑妃当年本就是有意接近圣驾,而德妃之事更是其手下奴婢有意陷害,郑家女虽没落下证据但到底心思不纯。

  当时大兆于内有诸多隐患,于外北牧虎视眈眈,先帝害怕因为自己一时的宠爱害得储君之位不稳,引起朝局动荡,他于重病之际愈发疑心,所下的最后一道旨意便是贬了郑家女的位份,寻了个由头着人将郑家女送去了武宁山养病,更是当众称郑家女不宜为后。

  而这个由头就出在章启身上。

  理由甚为简单——章启于先帝病中无状,殿前失仪,冲撞了圣体。

  而郑妃求情则被指为慈母败儿,教导失职,不堪贵妃之范。

  当年那些在先帝面前指认郑妃和章启,在先帝病榻前争辩的世家大臣们,不少都是今上默许的。

  他是储君,只需顺水推舟便能解决隐患,还能在数位世家互斗时留下把柄。

  虽说皇家亲情单薄,但他与章启兴许是因为年岁相差大,其实一直以来勉称得上兄友弟恭。

  皇帝又想起当初章启出发前去武宁山之时,小小的一个,抱着个匣子来找他说:“皇兄,我就要去武宁山了,母妃不让带这些,好在祭酒大人说那附近风景秀美人杰地灵,什么都可以买到,这些都是我在京中所喜欢的,现在就送给皇兄了。”

  那里头俱是章启幼时的玩物,有自己雕刻的桃剑弹弓,收集来的小书剑谱,还有侍卫宫女教他编的蚂蚱等。

  他幼时极为懂事,便是宫女侍卫服侍时不小心冲撞了他,他也丝毫不恼,会笑意盈盈的问“你有没有事啊”。

  因而他向来得宫中上下一干人等的喜爱,那一匣子不值钱的玩意却都是他十分看重的东西。

  后来章启再回京时,便成了另一幅模样,眼眸冰冷,浑身满是戾气,再后来他上了战场,一步一步成了大兆的一柄利刃。

  皇帝想起往事,不由软了眼神,摇摇头意味不明道:“那虞家丫头呢?你若求求朕,朕……”

  他停下了,这话中之意甚为含糊。

  章启沉着脸不知在想些什么,还未回答。

  徐总管却急了,赶紧上前附耳对圣上轻声提醒:“陛下,虞家大小姐订了亲。”

  皇帝正愁没处发脾气,踢了徐总管一脚,恨声道:“朕还要你说!”

  -

  自盛玉英说过那番话后,虞秋烟便一直暗中关注着。

  宫宴已近尾声,场上命妇正欲离宫,虞秋烟不过一转神,等她再侧首看去时,才发现身旁的桌案后已经空空如也。

  她有种不好的预感,回头往卢嘉兰的位置瞧了一眼,卢嘉兰还在那,见她看过来还笑眯眯的同她挥了一下手。

  少女挥着手张口轻声道:“虞姐姐,一会儿一块儿出宫啊。”

  虞秋烟点了点头,稍稍松了一口气。

  眼见着已有数位命妇离了殿还不见盛玉英回来,她心下惴惴,不由倾身道抓了身侧一名宫女问话。

  “盛小姐?更衣去了。”宫女附耳轻声道。

  正说着,外间突然有一名宫女哆嗦着身子进来,跪倒在皇后面前道:“奴婢瞧见,瞧见御花园后有……有人……”

  宫女跪在地上,半天也说不清楚。

  皇后已然有些不耐烦,扬声道:“抖什么,看见什么了?把话说清楚。”

  宫女俯身不停地叩首,瓮声道:“奴婢瞧见一名男子同一名女子纠葛……”

  这话虽未说全,但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已然够引人遐想了。

  皇后皱眉,立即站起了身,不待宫女说完即拍了一下桌案,质问:“在何处?”

  皇后下首的一名妃子瞧见在皇后的管治之下出了乱子,反倒有几分幸灾乐祸,拦下着急的皇后。

  “姐姐莫急,宫女许是瞧错了。”回头却朝着宫女冷声问道,“可看清是谁人在此祸乱后宫了?”

  宫女哆嗦着身子不断磕着头,道:“奴婢不知奴婢不知,奴婢只听见,那女子喊的……喊的像是,肃王殿下。”

  肃王殿下。

  “什么?”皇后无暇顾及后妃的小心思,闻言心中大震,殿中命妇也十分心惊。

  几乎是话音刚落,皇后便带着数位命妇妃嫔跟着宫女出了殿。

  待上首的人走了个干净,殿中剩余之人也爆发了一阵阵热议之声。

  不少命妇早已猜到此番是为肃王选妃,但没想到眼看着宫宴就要结束了,却突然出了这样的事。

  今日宴请的本就是品阶较高的朝臣命妇,许多疼惜女儿的本就不欲与肃王这种声名冷戾之人结亲。

  不少相熟的命妇已然在屋中谈论开了。

  “瞧着便不是那等怜香惜玉之人,只是怎就如此急色,这可还是在宫中……”

  “幸好我女儿已然订了亲,这若是当真……可如何是好,这种人……”

  “这可还在宫中,这若是宫女便罢了,可别是顶撞了哪家小姐贵人。”

  四周嘈杂一片,虞秋烟更是软倒在了桌案后,长睫颤动,双眸失神,只举着桌案上的酒杯往口中递去,想要平复心中慌乱。

  她双眼迷蒙,看着众人的热闹,心弦好像被人敲打了一下,周围之人声声句句仿佛都听清了又仿佛没一句听进了耳中。

手机上看
第29章 宫中

  ◎仙女◎

  年底这几日连续多日天晴, 风雪之后街市上也有几分喜庆的味道。

  马车一路行过东市,虞秋烟掀开帘透过小小的一扇窗格往外看。

  眼见着市街商铺门前点了一盏盏红灯笼,食楼前还挂着红爆竹, 不过在家待了数日,如今街市已然是另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了。

  她今日要去宫中参宴。

  虞府上没有主母, 往年这种宫宴虞秋烟不常参加, 只是今年皇后不知怎还特意往虞府上递了帖子。

  送帖的嬷嬷说皇后常听元星提起她, 许久未见了有些挂念。

  虞秋烟自然没有推托的道理。

  反倒是虞衡听说了此事,特地交代她——进宫要衣着素净些。

  虞秋烟不由心下奇怪,大过年的为何要素净?

  她挑了一身藕粉相间的袄裙,花纹式样朴素, 只在发间装点了色泽亮丽的芙蓉碧玺簪花。

  甫一到宫门便有宫婢上前引着人去往设宴的宫殿。

  一路红墙碧瓦,亭台楼舍鳞次栉比, 远方些许未融化的积雪斑驳的点缀在高高耸立的重檐攒尖屋顶上,在落日余晖下闪着点点金光。

  待入了元德殿,内里已然聚了不少朝廷命妇。

  虞秋烟甫一进屋便独自落了座。

  如今宫宴上已坐满了,只待时辰到后, 皇后与皇上露面。

  殿中奏着轻柔婉转的丝竹乐声,相熟的命妇们互相有一搭没一搭的讲着话。

  虞秋烟在座上安静地等着,不时扣着茶碗缓缓饮一口。

  忽然闻见身后传来一声轻呼:“虞姐姐!”

  是卢嘉兰。

  虞秋烟转身,回了一礼。

  小姑娘看着虞秋烟, 直问道:“虞姐姐,我听闻你病了却一直没能去找你实在是失礼,虞姐姐现在可好了?”

  虞秋烟颔首:“好多了,劳卢小姐挂念。”

  卢夫人在前方等着有些不耐, 连声催促卢嘉兰快一些。

  卢嘉兰毫无所觉, 依旧道:“那就好, 姐姐我先回自己座位啦,改日必定登门向虞姐姐道谢,若不是你我那日必定出了丑……”

  ……

  虞秋烟点头。

  看来卢嘉兰还完全不知道实情。

  殿中喧杂声顷刻停顿,内侍陡然扬着声传报:“皇后到,文太妃到……”

  当今朝中只有一位太妃,且是肃王殿下的生母。

  侍官接连报了数位贵妃的名号,但虞秋烟都没听进去,只福身想着这位文太妃。

  往年圣上中秋年底宴请群臣也有着带家眷的,以示百官同乐,她先前见过皇后与不少妃子。

  但还是第一次亲眼见这位文太妃。

  席间,虞秋烟拿着余光偷偷打量着这位文太妃,年岁虽长,两鬓微微斑白,眼窝深邃,保养得当的脸上瞧不出明显的皱纹,只在微微抿着嘴隐隐显露出威仪之态。

  上首又说了几句客套话,殿中轻快悦耳的丝竹声声奏起,一身粉彩披帛飘扬的舞姬纷纷踏着乐声踩着莲步舞动。

  前世在别院时,虞秋烟说想听戏,启言便命人将原来的轩堂拆了,特地将藻井改成满轩的拱式。

  那时她还觉得启言过于铺张,她便问启言,家中父母可知他为了一个下堂妇如此千金豪掷。

  他那时说他是孤身一人。

  虞秋烟还当启言父母双亡,怪自己问错了话,很是安抚了他一番。

  前世今生交错,虞秋烟惊觉自己实在不了解这个人。

  她只是有幸与启言相处了那一阵日子,启言对她十分了解,可她呢?她连他的脸都没见过。拼命想要记住的只有面具下的那一截轮廓……

  “虞小姐以为呢?”

  骤然闻见一声问话从身侧传来。

  虞秋烟转过身去才发现一张疲倦的脸,来人面上虽抹上了胭脂但难掩苍白倦容,在昏暗的烛光之下愈发显露出眼下一片青黑。

  ——盛玉英。

  文令侯被圣上勒令在家反省,盛玉英在家也禁了足。

  没想到如今宫宴她又出来了。

  小小年纪倒是忧思慎重,先前她还以为盛玉英病西施的名头是装的,今日见了她这副模样,只怕是真的郁结于心。

  盛玉英不知何时坐到了虞秋烟的身旁,她端起桌上的清酒点心,似乎只是想与她分享食物一般,凑得十分近。

  看起来像是寻常的手帕交,在宫宴中见了面偷偷地谈话。

  只是盛玉英说的话却并不像她的举动那般天真。“你别装了。”

  虞秋烟敛下打量的眼神,道:“盛小姐说什么?”

  盛玉英灿然而笑,附身贴面:“虞小姐,你知道我和宋成毓的关系罢。”

  她带着几声怪笑,退开了些身子。

  虞秋烟顿时皱着眉,冷然看过去,盛玉英已然回到自己座上坐正了身子,回眸道:“虞小姐慢饮。”

  上首的皇后与几位相熟的命妇交谈,倒没人注意到这附近的机锋。

  这人莫不是疯了?

  不等虞秋烟想出个明白,外头传来几声内侍的唱声:皇上驾到——

  虞秋烟随着众人在堂中行大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罢。”皇上挥了手,已然抬步坐到了上首,笑了一声道,“还是皇后这暖和。”

  他并不是一个人进的屋,身后还跟着两个人,正是当朝太子与肃王殿下。

  章启今日着了一身蟒袍官服,殿中融融明光照得锦袍暗纹清晰,脚下云靴缓缓行过地毯,一举一动透着十分的沉稳,引得满室莺莺燕燕不少人偷觑。

  虞秋烟这才醍醐灌顶,这宴会只怕不是为太子选侧妃就是为肃王选妃了。而太妃出现在这里,只怕更可能的,是为后者。

  她不与京中贵女深交,到现在方才明白过来为何虞衡要特意交代衣着素净些。

  皇帝应着声儿说了几句应景的话,夸了几位命妇,说了些诸如今年年景甚好,各地收成不错,望各位夫人与大人们勠力同心之类的场面话。

  虞秋烟想明白这宴会的用意后便遥遥望了一眼坐在皇帝下首的人,一身蟒袍官服,玉扣束带,踏云朝靴。

  倒是看着十分怡然自得。

  虞秋烟不由心下泛酸,满室争奇斗艳就等着你选呢,前世竟还骗她……

  章启仿佛受到感应般隔着袅娜的舞姬视线遥遥落在她身上——

  虞秋烟见他看过来偏头往右侧挪开了眼。

  厅内旋着身子的舞姬,仰头回眸,尽显身姿曼妙,舞步袅娜。

  章启无端被人斜翻了个白眼,他皱着眉又将视线落到了桌前酒杯中。

  “边疆安定百姓方能安居,今年边关大捷亦是一桩喜事,肃王更是屡立奇功,战功赫赫,实为难得。”

  皇帝的场面话说的差不多了。太妃适时出声。

  “皇上说笑了,能为大兆操劳是肃王应做的。”她话音一转又道,“只是去岁边疆戎马倥偬,便是除夕也难得团聚,今年王爷回了京,哀家这个老人也能稍稍安心。”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说罢太妃还拿起袖子往眼尾拭了拭。

  章启却无动于衷。

  见状,皇帝只好出声勉强安抚道:“太妃也操劳了。”

  这话实在干巴巴的,皇后笑着打圆场:“今年还有一桩喜事呢,瑞雪兆丰年,今年年底天公也作美,想来来年光景更好,臣妾等惟愿大兆年年岁岁岁岁长久如此。”

  说着,皇后便领着后头数位后妃敬了个酒。

  太妃面上露出些许不悦,微微皱起的眉头很快又覆上笑意,道:“今日,哀家还有个不情之请。”

  说着她往殿中央招了招手,“凡柔你过来。”

  一名女子身着霓裳彩衣走上前来,她束着的腰肢纤软,衣衫单薄,行动间身姿婀娜。

  正是方才在殿中样作天女散花状的舞姬。

  “哀家这侄女藏不住宝,新编了一支舞便忍不住要趁着这好日子跳出来。哀家只好朝皇后要了个恩典,特许她献舞。”

  郑凡柔上前一一福礼,待走到肃王跟前,顿了片刻:“臣女见过肃王殿下。”

  章启抬了手,不置可否。

  “凡柔这孩子是极好的,温恭谦顺,十分难得。儿行千里母担忧,哀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肃王,常常挂念远在边疆的孩子而茶饭不思,近年来都多亏了凡柔不辞辛劳在宫中耐心地陪着。好在如今肃王回了京,哀家这心才总算是放下了。哀家今日想替凡柔再求一个恩典,不知皇上可否应许?”

  皇上扶额打了个手势。

  皇后见状立即接过话道:“太常寺掌礼乐,身为司乐之女,郑姑娘确实不辱没家风。且今日这舞也十分好,本宫瞧着开心。”

  说完,皇后便着人赏了一套头面。

  不少人都没见过这位郑小姐,闻言立马明白过来,不过小小司乐之女……

  “衍卿觉得如何?”皇帝看穿了太妃的心思,提前道。

  章启淡声道:“郑小姐彩衣娱亲,确实难能可贵,既太妃喜欢,便着她入宫多多陪伴太妃罢。”

  眼见着太妃捂着胸口,欲要发怒,皇上赶紧扶额道:“准了,难得郑小姐心思奇巧,那朕再赏郑小姐一对青玉福纹玉如意罢。”

  言罢,皇上起了身,道:“朕不便久坐,皇后好生招待。”

  之后,三人便起身出了侧殿。

  算盘落空遭了冷落的太妃捂着胸口,在几人走后冷着脸道“乏了”,便也带着郑凡柔走了。

  -

  等出了侧殿,皇帝方才直白地问道:“可有瞧着顺眼的?”

  “没有。”章启懒声道。

  “可不是?那郑家小姐这般心思奇巧,偏生被你说成彩衣娱亲。”

  这话皇帝是笑着说的,但谁都听得出其中含着怒意,章启躬身谦顺道:“臣弟多谢皇兄费心,只是此事臣弟想由自己做主。”

  ——连皇兄都叫上了。

  十几年了,皇上看着眼前比自己年轻不少的弟弟,不由想起初登基之时。

  那时候章启刚刚启蒙。

  先帝爷晚来得子,对章启的宠爱远胜于他这个储君,更遑论章启初启蒙便展露出过人天资。

  当年,郑家女入宫独得圣宠,短短两年便诞下皇子升为妃位,之后更是母凭子贵凌立于四妃之上。

  章启幼年在御花园被德妃所害摔伤了额头,先帝雷厉风行直接贬了德妃位份,着郑家女为贵妃,一时之间朝野内外流言四起,母子二人风光无两。

  一些世家大族蠢蠢欲动,想要拉拢郑妃的人不在少数,而郑妃也不是个聪明的人,不会藏拙且太过招摇,在隐隐触犯到别人的利益时自然惹祸上身。

  转折出在先帝晚年所生的那场大病之上,坊间有人声称先帝一世英名险被红颜祸水所毁,更有人道听途说称这病便是天罚。

  闻言先帝当众发怒心火大动,众臣合力劝阻。好不容易平息了一阵子,忽然有人提议立郑家女为后。

  当时宫中皇后早逝,后宫久无正主,但先皇后与先帝青梅竹马之谊,先帝为立后之事发过数次火,多年之后又闻此事,忽想起先前的流言,态度变得暧昧起来。

  后来,接连有人指出郑妃当年本就是有意接近圣驾,而德妃之事更是其手下奴婢有意陷害,郑家女虽没落下证据但到底心思不纯。

  当时大兆于内有诸多隐患,于外北牧虎视眈眈,先帝害怕因为自己一时的宠爱害得储君之位不稳,引起朝局动荡,他于重病之际愈发疑心,所下的最后一道旨意便是贬了郑家女的位份,寻了个由头着人将郑家女送去了武宁山养病,更是当众称郑家女不宜为后。

  而这个由头就出在章启身上。

  理由甚为简单——章启于先帝病中无状,殿前失仪,冲撞了圣体。

  而郑妃求情则被指为慈母败儿,教导失职,不堪贵妃之范。

  当年那些在先帝面前指认郑妃和章启,在先帝病榻前争辩的世家大臣们,不少都是今上默许的。

  他是储君,只需顺水推舟便能解决隐患,还能在数位世家互斗时留下把柄。

  虽说皇家亲情单薄,但他与章启兴许是因为年岁相差大,其实一直以来勉称得上兄友弟恭。

  皇帝又想起当初章启出发前去武宁山之时,小小的一个,抱着个匣子来找他说:“皇兄,我就要去武宁山了,母妃不让带这些,好在祭酒大人说那附近风景秀美人杰地灵,什么都可以买到,这些都是我在京中所喜欢的,现在就送给皇兄了。”

  那里头俱是章启幼时的玩物,有自己雕刻的桃剑弹弓,收集来的小书剑谱,还有侍卫宫女教他编的蚂蚱等。

  他幼时极为懂事,便是宫女侍卫服侍时不小心冲撞了他,他也丝毫不恼,会笑意盈盈的问“你有没有事啊”。

  因而他向来得宫中上下一干人等的喜爱,那一匣子不值钱的玩意却都是他十分看重的东西。

  后来章启再回京时,便成了另一幅模样,眼眸冰冷,浑身满是戾气,再后来他上了战场,一步一步成了大兆的一柄利刃。

  皇帝想起往事,不由软了眼神,摇摇头意味不明道:“那虞家丫头呢?你若求求朕,朕……”

  他停下了,这话中之意甚为含糊。

  章启沉着脸不知在想些什么,还未回答。

  徐总管却急了,赶紧上前附耳对圣上轻声提醒:“陛下,虞家大小姐订了亲。”

  皇帝正愁没处发脾气,踢了徐总管一脚,恨声道:“朕还要你说!”

  -

  自盛玉英说过那番话后,虞秋烟便一直暗中关注着。

  宫宴已近尾声,场上命妇正欲离宫,虞秋烟不过一转神,等她再侧首看去时,才发现身旁的桌案后已经空空如也。

  她有种不好的预感,回头往卢嘉兰的位置瞧了一眼,卢嘉兰还在那,见她看过来还笑眯眯的同她挥了一下手。

  少女挥着手张口轻声道:“虞姐姐,一会儿一块儿出宫啊。”

  虞秋烟点了点头,稍稍松了一口气。

  眼见着已有数位命妇离了殿还不见盛玉英回来,她心下惴惴,不由倾身道抓了身侧一名宫女问话。

  “盛小姐?更衣去了。”宫女附耳轻声道。

  正说着,外间突然有一名宫女哆嗦着身子进来,跪倒在皇后面前道:“奴婢瞧见,瞧见御花园后有……有人……”

  宫女跪在地上,半天也说不清楚。

  皇后已然有些不耐烦,扬声道:“抖什么,看见什么了?把话说清楚。”

  宫女俯身不停地叩首,瓮声道:“奴婢瞧见一名男子同一名女子纠葛……”

  这话虽未说全,但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已然够引人遐想了。

  皇后皱眉,立即站起了身,不待宫女说完即拍了一下桌案,质问:“在何处?”

  皇后下首的一名妃子瞧见在皇后的管治之下出了乱子,反倒有几分幸灾乐祸,拦下着急的皇后。

  “姐姐莫急,宫女许是瞧错了。”回头却朝着宫女冷声问道,“可看清是谁人在此祸乱后宫了?”

  宫女哆嗦着身子不断磕着头,道:“奴婢不知奴婢不知,奴婢只听见,那女子喊的……喊的像是,肃王殿下。”

  肃王殿下。

  “什么?”皇后无暇顾及后妃的小心思,闻言心中大震,殿中命妇也十分心惊。

  几乎是话音刚落,皇后便带着数位命妇妃嫔跟着宫女出了殿。

  待上首的人走了个干净,殿中剩余之人也爆发了一阵阵热议之声。

  不少命妇早已猜到此番是为肃王选妃,但没想到眼看着宫宴就要结束了,却突然出了这样的事。

  今日宴请的本就是品阶较高的朝臣命妇,许多疼惜女儿的本就不欲与肃王这种声名冷戾之人结亲。

  不少相熟的命妇已然在屋中谈论开了。

  “瞧着便不是那等怜香惜玉之人,只是怎就如此急色,这可还是在宫中……”

  “幸好我女儿已然订了亲,这若是当真……可如何是好,这种人……”

  “这可还在宫中,这若是宫女便罢了,可别是顶撞了哪家小姐贵人。”

  四周嘈杂一片,虞秋烟更是软倒在了桌案后,长睫颤动,双眸失神,只举着桌案上的酒杯往口中递去,想要平复心中慌乱。

  她双眼迷蒙,看着众人的热闹,心弦好像被人敲打了一下,周围之人声声句句仿佛都听清了又仿佛没一句听进了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