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101章 永不落幕

  段华卿去世后的第二个周六,黑阁当天停止一切活动,暂停所有公开演出和房间预订,挪空整个大厅,摆上一排排椅子,搭建起演讲台,因为在这天的晚上,黑阁将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聚会,几乎全部的在会会员和许多已退会成员都前来参加,就连可容纳人数最多的中央舞台都远远不够,只能放在大厅举行。

  这一天的季蕴心,穿着正式而肃穆,一身黑色青果领西装,象征权威的绸缎面料宽驳头,单排三扣低腰马甲,窄侧章西裤,天然贝母装饰衬衫门襟配黑色皮鞋。

  季蕴心缓步走到演讲台上,台下乌泱泱的人群骤然安静。人实在太多,坐在末排的人,甚至看不清面孔,好在整场演讲配有专业摄影师,镜头内容实时投在巨大的幕布上。

  “今天人来得很齐,”季蕴心缓缓说道,“比往年,任何一次庆典,都要齐。在我的身后这个区域,第一排是现任黑阁委员会的全体委员,从第二排开始,是黑阁已退圈的元老级会员们。”

  季蕴心的眼神一一扫过他们,与此同时,摄像机也将那些面孔放大在荧幕上,黑阁历史上,涌现过无数风云人物,如今他们齐聚一堂,令人感慨万千。许多人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皆着正装,不同的是,有些sub会一身正装地跪在自己dom的脚边。

  “很多熟悉的面孔,每一个都是一段神话,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够说上三天三夜。即使退圈多年,他们的传说也在江湖上经久不衰,时常被人们谈论起,”季蕴心说道,“很荣幸,今天,我们邀请到黑阁首届委员会全体成员到场。黑阁首届委员会共计七人,包括我、珞秉寒、钟坎渊、安娜,以及——”

  镜头给到一位女士,一身刺绣旗袍、花臂刺青,季蕴心介绍道:“Esperan女士,曾是北庐风格最狂野的女性dom,优秀的设计师和摄影家,初代黑阁大量室内布置都出自她的手笔。”

  Esperan是一位时尚摄影师和视觉艺术家,给许多明星都拍摄过宣传照,与诸多顶级品牌都有合作,苏国演艺圈超过一半的大咖都与她合作过。早年间,Esperan是北庐圈子叱咤风云的人物,后因职业原因长期旅居国外摄影,淡出圈子。

  “摩亚,拥有过目不忘的超级智慧,却从不实践,过着苦行僧一般严格自我约束的生活。他是首届委员会里唯一的sub——这里我要补充一句,并非我对sub有不平等歧视,而是因为当时我的交际面有限,密友圈里几乎全是dom。我曾以为摩亚会永远留在黑阁与我并肩作战,怎料——”

  相比Esperan张扬的个性,摩亚要神秘得多。

  Esperan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信息,直到今天,都有许多圈内人知道Esperan的真实姓名和职业。

  可是,除首届委员会成员外,没有一个人知道摩亚的真实情况。

  这个神秘的sub极有边界感,对自己的信息有着超乎寻常的保护欲,从不披露自己年龄、职业、姓名,人们甚至不知道他是常居北庐还是仅仅过来短住。

  摩亚严肃有条理且过目不忘的特性,使得他极其擅长处理黑阁日常运营,黑阁的首套制度,便是由首届委员会讨论、由摩亚执笔起草的初稿,其中,就有那套为整个圈子奠定制度基础和人权地位的《会员守则》。

  如今,苏国几乎每一家新开的圈内会所制定的《会员守则》都会参考黑阁的标准。

  季蕴心说道:“后面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摩亚被我们的另一位委员龙烽追求,两个人结为伴侣后,双双退圈。”

  此时此刻的摩亚跪在龙烽身边,两个人都是一身黑色西装,只不过摩亚的西装外套里面没有衬衫,外套整齐的扣子每一颗都扣上,仅仅露出胸肌和锁骨,脖子上是一个皮质项圈,项圈的牵引绳,握在主人手里。

  龙烽简直是季蕴心的翻版,只不过更威严、更沉稳,那一年的季蕴心和龙烽,是璀璨夺目的社牛双子星。

  六位dom、一位sub,撑起了初代的黑阁,“北庐四少”之所以是四个人而不是六个人,或许因为龙烽和Esperan淡圈太早,他们来不及走进大众的视野便已离开,而今天,他们重新出现在黑阁,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

  “龙烽,如果我知道你加入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爱人,我一定会阻止你加入委员会的。”

  季蕴心笑着打趣,话音刚落,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细小的笑声。

  人类的基因选择传承,因此人啊,总是喜新厌旧。黑阁从来不缺传说,永远有光彩夺目的dom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可是这一刻,当首届委员会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时候,仍令人无限感慨。正是这些人,创立了黑阁。

  乌恒璟坐在最后一排,靠近大厅门口,那是离珞凇最远的位置。尽管如此,摄像机镜头还是尽职尽责地将珞凇戴着面具的面容打在巨幕上。

  除了在葬礼上匆匆一瞥,乌恒璟上一次与珞凇说话,是在医疗中心。

  与师兄弟们一同赶到医疗中心的珞凇,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看老师,而是把跪在地上哭成泪人的乌恒璟抱起来。彼时的珞凇戴着口罩,眼睛是红的,但没有在哭,他一言不发地将乌恒璟带走,交给早已等候在楼下的季蕴心,这才折回医疗中心。

  十余天未见,珞凇容貌未变,没有肉眼可见地消瘦,没有失魂落魄地悲伤,珞凇看起来,如往常一样冷静沉着。

  那样的冷静,落在乌恒璟眼里,竟是刺痛。

  .

  .

  .

  老师去世那一夜,柏雪风要求所有家里有未成年子女的师弟都回家照顾孩子。

  师兄弟九个里,没有孩子的只有齐於烺和兰世明,因此,柏雪风、齐於烺、兰世明和傅长砚,四个人留下来负责当晚的守夜和处理后事。

  时间只会一刻不停地往前走,不因你的情绪停留,所以悲伤啊,从来都是一种奢侈品。

  人们以为的离世,是告别至亲的骨肉分离之痛,是哭到不能自已的泪水,可现实的离世,意味着繁琐而冰冷的手续。

  从清理遗体的小殓到送去停尸冷柜,从开立死亡证明到联系火葬场,从打印照片制作遗像相框到布置灵堂,每一步都需要人去做。

  你每做一件事,便是重新提醒自己一次老师已逝的残酷事实,可你每被提醒一次,都还得压住心痛继续做事,明知立于刀尖行走会刺破皮肉,即使血流满地、锥心之痛,也必须继续走下去。

  十年前,老师离开苏国时处置了在苏国的所有房产,好在傅长砚在北庐还有一处别墅,已经提前命人打扫干净。

  等四个人忙完医疗中心的事务回到傅长砚的房子时,天色已经透亮,颜清礼、嵇鸿卓、萧珣、珞凇、岑沐霖、兰荪正等在别墅门外。

  珞凇递过去一本册页本,里面工整的毛笔字,详细记录老师后事的每一个流程细节和分工——那是他连夜安排的老师身后事。以老师的性格,必不喜欢大张旗鼓、铺张浪费;可是作为学生的私心,又有着无限缅怀,想要纪念,想要哀悼。

  珞凇安排的方案是悼念隆重而葬礼简单,柏雪风看过以后,一字未改。

  .

  .

  老师过世的第二天,在苏国各大重要媒体上讣告天下,停灵七日,从老师过世的第三天起允许所有人前来吊唁。除挽联悼词外,不收任何礼金和物品,敬的香、献的花皆为师门提前准备好。

  季蕴心亦宣布黑阁哀悼三天,三天内停止一切公开演出和娱乐活动,仅保留房间预定功能。

  别墅一楼客厅布置成灵堂,遗像放在中央,遗像前设有方形落地铜冶香炉和跪拜蒲团。旧时停灵,是限于医疗条件有限,防止人昏厥而未死时下葬,因此有停灵的习俗。老师过世后,遗体存于停尸冷柜,灵堂只放遗像,不停灵柩。庭院里满置鲜花花圈,底色是长青树的树叶,外圈是白色菊花,内圈是黄色菊花,中间是盛开的白百何点缀以紫藤花。前来吊唁的人,无须自行准备花圈,只需将自己准备的挽联贴在花圈上面,表达哀思。

  香火亦是提前准备好的,前来吊唁的人取香敬香,鞠躬或跪拜。

  尽管做出充足准备,前来吊唁的人数,仍然大大超出预期,首日前来吊唁的人排了整整两个路口,排队人数不断快速增长,珞凇亲自向相关领导汇报情况,为给他们工作带来不便表达歉意,当日市局便送来的挽联,并派出人手协助维持现场秩序。

  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来了,就连凌晨深夜,祭奠的香火也不曾间断;挽联把院子里的花圈贴得满满的,师兄弟们将花圈补过一轮又一轮,将贴满挽联的花圈移至室内,在院子里摆上新的花圈,花圈堆了整整一屋,却仍然挡不住挽联雪花般地寄送。

  季蕴心夫妇也来到现场,赠挽联并敬香鞠躬。段华卿称得上是季蕴心最讨厌的人之一。但即便是在那些讨厌段华卿的人心中,他的地位与成就也无可置疑。

  虽然师兄弟们排了班次,轮流值守,可谁也睡不着,一闭上眼睛,都是老师的音容笑貌。珞凇找出当年老师在学堂的录影视频,他一遍又一遍地播,一遍又一遍地看,动情深处,便跪到遗像前,再敬一次香、叩一次首。

  乌恒璟也去吊唁,他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安静地排队,安静地等待。他去的时候,珞凇不在,柏雪风也不在,当值的是颜清礼、齐於烺和岑沐霖。他是师门子弟,跪拜完师祖后,师伯师叔无需向他鞠躬回礼,他跪在蒲团上,抬头仰望黑色相框里,师祖淡淡笑着,笑得那么温和、那么亲切,好似从未离开过。

  可他的师祖啊,再也见不到了。

  他明明——乌恒璟哽住,眼泪再次流下来——他明明还在向师祖撒娇说“若是先生跟我秋后算账,我能找您说情吗”,他还在向师祖控诉珞秉寒的“罪行”,他还在说“您不知道,他可凶了”,可下一秒……

  他明明给师祖送过自己画的花,明明祝福过早日康复,为什么,美好的祝福这一次,落了空呢?

  什么河清海晏什么国泰民安,师祖都看不到了啊!

  师祖回归故土,先生重回师门,团圆的美好热气就在眼前,可一眨眼,面前只剩下冰冷的遗像。

  乌恒璟在遗像前崩溃大哭,最后是岑沐霖走过去,将他扶起来,岑沐霖郑重对乌恒璟说:“《镰仓物语》里有一句话,列车通往的黄泉站,月台站满了来迎人的已故者,这哪里是悲剧,这是团圆。终有一天,当我们也离开这个世界去到黄泉站,一定能在月台上遇见老师,那时的老师大概在饮茶,他会一如既往地笑着,温和而淡然地说一句:‘来了。’”

  “老师从未离开,他只是换了一个世界,等待我们、守护我们。”

  .

  .

  季蕴心逐一介绍今日请到现场的那些已经退圈的元老级会员们,每一个名字,都是向现在的年轻人,介绍过去;被光阴尘封的宝盒,随着这些人的到来,一点点开启。

  然后,季蕴心郑重地说道:“今天将大家召集在这里,有两件事,首先,我想悼念一位前辈。”

  “黑阁成立至今,整整十二年,今天的各位,大概很难想象十二年前的舆论环境。”

  “在那个年代,训诫才是上进的、正能量的,而调教是贪图享乐与不思进取。当时我与许多传统训诫的支持者展开过激烈辩论,我曾在许多场合抨击过传统训诫的迂腐专制,是封建遗留的糟粕。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调教的污名化,某些训诫派领军人物要对此承担主要责任。没有他们当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贬低调教关系,就不会有那么多误读误解。”

  “在那个年代,我们被认为是堕落的、腐化的失足青年;我们被认为是异类,是变态,是该送去电击治疗所矫正的精神病患者。最多的一个月里,黑阁同时离职三位驻点的调教师,全部是迫于家庭压力,因为家人在得知他们的职业之后,进行了激烈的反对。”

  季蕴心说到这里,掷地有声:“我建立黑阁的初衷之一,就是要为调教正名。我要告诉全天下,热爱无优劣,欲望不可耻。”

  “初衷之二,是为了保护所有圈内人平等的权利。在那个年代,见不得光的调教催生ds关系的野蛮生长,某些人把游戏玩成凌虐,身心俱伤的sub却因为惧怕自身名声受损,连报警都不敢去。因此我们撰写了《会员守则》,建立了会员投诉举报和委员会评议机制,我们希望在游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家的身心安全。”

  季蕴心停顿数秒,再次说道:“今天我要悼念的这位前辈,他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晓,他就是——段华卿。”

  季蕴心沉痛地说道:“xx年xx月xx日晚二十二点四十八分,段华卿先生因抢救无效,溘然长逝。”

  他说完,九十度鞠躬,沉痛的哀悼情绪让在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大家纷纷垂头悼念。

手机上看
第101章 永不落幕

  段华卿去世后的第二个周六,黑阁当天停止一切活动,暂停所有公开演出和房间预订,挪空整个大厅,摆上一排排椅子,搭建起演讲台,因为在这天的晚上,黑阁将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聚会,几乎全部的在会会员和许多已退会成员都前来参加,就连可容纳人数最多的中央舞台都远远不够,只能放在大厅举行。

  这一天的季蕴心,穿着正式而肃穆,一身黑色青果领西装,象征权威的绸缎面料宽驳头,单排三扣低腰马甲,窄侧章西裤,天然贝母装饰衬衫门襟配黑色皮鞋。

  季蕴心缓步走到演讲台上,台下乌泱泱的人群骤然安静。人实在太多,坐在末排的人,甚至看不清面孔,好在整场演讲配有专业摄影师,镜头内容实时投在巨大的幕布上。

  “今天人来得很齐,”季蕴心缓缓说道,“比往年,任何一次庆典,都要齐。在我的身后这个区域,第一排是现任黑阁委员会的全体委员,从第二排开始,是黑阁已退圈的元老级会员们。”

  季蕴心的眼神一一扫过他们,与此同时,摄像机也将那些面孔放大在荧幕上,黑阁历史上,涌现过无数风云人物,如今他们齐聚一堂,令人感慨万千。许多人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皆着正装,不同的是,有些sub会一身正装地跪在自己dom的脚边。

  “很多熟悉的面孔,每一个都是一段神话,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够说上三天三夜。即使退圈多年,他们的传说也在江湖上经久不衰,时常被人们谈论起,”季蕴心说道,“很荣幸,今天,我们邀请到黑阁首届委员会全体成员到场。黑阁首届委员会共计七人,包括我、珞秉寒、钟坎渊、安娜,以及——”

  镜头给到一位女士,一身刺绣旗袍、花臂刺青,季蕴心介绍道:“Esperan女士,曾是北庐风格最狂野的女性dom,优秀的设计师和摄影家,初代黑阁大量室内布置都出自她的手笔。”

  Esperan是一位时尚摄影师和视觉艺术家,给许多明星都拍摄过宣传照,与诸多顶级品牌都有合作,苏国演艺圈超过一半的大咖都与她合作过。早年间,Esperan是北庐圈子叱咤风云的人物,后因职业原因长期旅居国外摄影,淡出圈子。

  “摩亚,拥有过目不忘的超级智慧,却从不实践,过着苦行僧一般严格自我约束的生活。他是首届委员会里唯一的sub——这里我要补充一句,并非我对sub有不平等歧视,而是因为当时我的交际面有限,密友圈里几乎全是dom。我曾以为摩亚会永远留在黑阁与我并肩作战,怎料——”

  相比Esperan张扬的个性,摩亚要神秘得多。

  Esperan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信息,直到今天,都有许多圈内人知道Esperan的真实姓名和职业。

  可是,除首届委员会成员外,没有一个人知道摩亚的真实情况。

  这个神秘的sub极有边界感,对自己的信息有着超乎寻常的保护欲,从不披露自己年龄、职业、姓名,人们甚至不知道他是常居北庐还是仅仅过来短住。

  摩亚严肃有条理且过目不忘的特性,使得他极其擅长处理黑阁日常运营,黑阁的首套制度,便是由首届委员会讨论、由摩亚执笔起草的初稿,其中,就有那套为整个圈子奠定制度基础和人权地位的《会员守则》。

  如今,苏国几乎每一家新开的圈内会所制定的《会员守则》都会参考黑阁的标准。

  季蕴心说道:“后面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摩亚被我们的另一位委员龙烽追求,两个人结为伴侣后,双双退圈。”

  此时此刻的摩亚跪在龙烽身边,两个人都是一身黑色西装,只不过摩亚的西装外套里面没有衬衫,外套整齐的扣子每一颗都扣上,仅仅露出胸肌和锁骨,脖子上是一个皮质项圈,项圈的牵引绳,握在主人手里。

  龙烽简直是季蕴心的翻版,只不过更威严、更沉稳,那一年的季蕴心和龙烽,是璀璨夺目的社牛双子星。

  六位dom、一位sub,撑起了初代的黑阁,“北庐四少”之所以是四个人而不是六个人,或许因为龙烽和Esperan淡圈太早,他们来不及走进大众的视野便已离开,而今天,他们重新出现在黑阁,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

  “龙烽,如果我知道你加入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爱人,我一定会阻止你加入委员会的。”

  季蕴心笑着打趣,话音刚落,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细小的笑声。

  人类的基因选择传承,因此人啊,总是喜新厌旧。黑阁从来不缺传说,永远有光彩夺目的dom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可是这一刻,当首届委员会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时候,仍令人无限感慨。正是这些人,创立了黑阁。

  乌恒璟坐在最后一排,靠近大厅门口,那是离珞凇最远的位置。尽管如此,摄像机镜头还是尽职尽责地将珞凇戴着面具的面容打在巨幕上。

  除了在葬礼上匆匆一瞥,乌恒璟上一次与珞凇说话,是在医疗中心。

  与师兄弟们一同赶到医疗中心的珞凇,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看老师,而是把跪在地上哭成泪人的乌恒璟抱起来。彼时的珞凇戴着口罩,眼睛是红的,但没有在哭,他一言不发地将乌恒璟带走,交给早已等候在楼下的季蕴心,这才折回医疗中心。

  十余天未见,珞凇容貌未变,没有肉眼可见地消瘦,没有失魂落魄地悲伤,珞凇看起来,如往常一样冷静沉着。

  那样的冷静,落在乌恒璟眼里,竟是刺痛。

  .

  .

  .

  老师去世那一夜,柏雪风要求所有家里有未成年子女的师弟都回家照顾孩子。

  师兄弟九个里,没有孩子的只有齐於烺和兰世明,因此,柏雪风、齐於烺、兰世明和傅长砚,四个人留下来负责当晚的守夜和处理后事。

  时间只会一刻不停地往前走,不因你的情绪停留,所以悲伤啊,从来都是一种奢侈品。

  人们以为的离世,是告别至亲的骨肉分离之痛,是哭到不能自已的泪水,可现实的离世,意味着繁琐而冰冷的手续。

  从清理遗体的小殓到送去停尸冷柜,从开立死亡证明到联系火葬场,从打印照片制作遗像相框到布置灵堂,每一步都需要人去做。

  你每做一件事,便是重新提醒自己一次老师已逝的残酷事实,可你每被提醒一次,都还得压住心痛继续做事,明知立于刀尖行走会刺破皮肉,即使血流满地、锥心之痛,也必须继续走下去。

  十年前,老师离开苏国时处置了在苏国的所有房产,好在傅长砚在北庐还有一处别墅,已经提前命人打扫干净。

  等四个人忙完医疗中心的事务回到傅长砚的房子时,天色已经透亮,颜清礼、嵇鸿卓、萧珣、珞凇、岑沐霖、兰荪正等在别墅门外。

  珞凇递过去一本册页本,里面工整的毛笔字,详细记录老师后事的每一个流程细节和分工——那是他连夜安排的老师身后事。以老师的性格,必不喜欢大张旗鼓、铺张浪费;可是作为学生的私心,又有着无限缅怀,想要纪念,想要哀悼。

  珞凇安排的方案是悼念隆重而葬礼简单,柏雪风看过以后,一字未改。

  .

  .

  老师过世的第二天,在苏国各大重要媒体上讣告天下,停灵七日,从老师过世的第三天起允许所有人前来吊唁。除挽联悼词外,不收任何礼金和物品,敬的香、献的花皆为师门提前准备好。

  季蕴心亦宣布黑阁哀悼三天,三天内停止一切公开演出和娱乐活动,仅保留房间预定功能。

  别墅一楼客厅布置成灵堂,遗像放在中央,遗像前设有方形落地铜冶香炉和跪拜蒲团。旧时停灵,是限于医疗条件有限,防止人昏厥而未死时下葬,因此有停灵的习俗。老师过世后,遗体存于停尸冷柜,灵堂只放遗像,不停灵柩。庭院里满置鲜花花圈,底色是长青树的树叶,外圈是白色菊花,内圈是黄色菊花,中间是盛开的白百何点缀以紫藤花。前来吊唁的人,无须自行准备花圈,只需将自己准备的挽联贴在花圈上面,表达哀思。

  香火亦是提前准备好的,前来吊唁的人取香敬香,鞠躬或跪拜。

  尽管做出充足准备,前来吊唁的人数,仍然大大超出预期,首日前来吊唁的人排了整整两个路口,排队人数不断快速增长,珞凇亲自向相关领导汇报情况,为给他们工作带来不便表达歉意,当日市局便送来的挽联,并派出人手协助维持现场秩序。

  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来了,就连凌晨深夜,祭奠的香火也不曾间断;挽联把院子里的花圈贴得满满的,师兄弟们将花圈补过一轮又一轮,将贴满挽联的花圈移至室内,在院子里摆上新的花圈,花圈堆了整整一屋,却仍然挡不住挽联雪花般地寄送。

  季蕴心夫妇也来到现场,赠挽联并敬香鞠躬。段华卿称得上是季蕴心最讨厌的人之一。但即便是在那些讨厌段华卿的人心中,他的地位与成就也无可置疑。

  虽然师兄弟们排了班次,轮流值守,可谁也睡不着,一闭上眼睛,都是老师的音容笑貌。珞凇找出当年老师在学堂的录影视频,他一遍又一遍地播,一遍又一遍地看,动情深处,便跪到遗像前,再敬一次香、叩一次首。

  乌恒璟也去吊唁,他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安静地排队,安静地等待。他去的时候,珞凇不在,柏雪风也不在,当值的是颜清礼、齐於烺和岑沐霖。他是师门子弟,跪拜完师祖后,师伯师叔无需向他鞠躬回礼,他跪在蒲团上,抬头仰望黑色相框里,师祖淡淡笑着,笑得那么温和、那么亲切,好似从未离开过。

  可他的师祖啊,再也见不到了。

  他明明——乌恒璟哽住,眼泪再次流下来——他明明还在向师祖撒娇说“若是先生跟我秋后算账,我能找您说情吗”,他还在向师祖控诉珞秉寒的“罪行”,他还在说“您不知道,他可凶了”,可下一秒……

  他明明给师祖送过自己画的花,明明祝福过早日康复,为什么,美好的祝福这一次,落了空呢?

  什么河清海晏什么国泰民安,师祖都看不到了啊!

  师祖回归故土,先生重回师门,团圆的美好热气就在眼前,可一眨眼,面前只剩下冰冷的遗像。

  乌恒璟在遗像前崩溃大哭,最后是岑沐霖走过去,将他扶起来,岑沐霖郑重对乌恒璟说:“《镰仓物语》里有一句话,列车通往的黄泉站,月台站满了来迎人的已故者,这哪里是悲剧,这是团圆。终有一天,当我们也离开这个世界去到黄泉站,一定能在月台上遇见老师,那时的老师大概在饮茶,他会一如既往地笑着,温和而淡然地说一句:‘来了。’”

  “老师从未离开,他只是换了一个世界,等待我们、守护我们。”

  .

  .

  季蕴心逐一介绍今日请到现场的那些已经退圈的元老级会员们,每一个名字,都是向现在的年轻人,介绍过去;被光阴尘封的宝盒,随着这些人的到来,一点点开启。

  然后,季蕴心郑重地说道:“今天将大家召集在这里,有两件事,首先,我想悼念一位前辈。”

  “黑阁成立至今,整整十二年,今天的各位,大概很难想象十二年前的舆论环境。”

  “在那个年代,训诫才是上进的、正能量的,而调教是贪图享乐与不思进取。当时我与许多传统训诫的支持者展开过激烈辩论,我曾在许多场合抨击过传统训诫的迂腐专制,是封建遗留的糟粕。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调教的污名化,某些训诫派领军人物要对此承担主要责任。没有他们当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贬低调教关系,就不会有那么多误读误解。”

  “在那个年代,我们被认为是堕落的、腐化的失足青年;我们被认为是异类,是变态,是该送去电击治疗所矫正的精神病患者。最多的一个月里,黑阁同时离职三位驻点的调教师,全部是迫于家庭压力,因为家人在得知他们的职业之后,进行了激烈的反对。”

  季蕴心说到这里,掷地有声:“我建立黑阁的初衷之一,就是要为调教正名。我要告诉全天下,热爱无优劣,欲望不可耻。”

  “初衷之二,是为了保护所有圈内人平等的权利。在那个年代,见不得光的调教催生ds关系的野蛮生长,某些人把游戏玩成凌虐,身心俱伤的sub却因为惧怕自身名声受损,连报警都不敢去。因此我们撰写了《会员守则》,建立了会员投诉举报和委员会评议机制,我们希望在游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家的身心安全。”

  季蕴心停顿数秒,再次说道:“今天我要悼念的这位前辈,他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晓,他就是——段华卿。”

  季蕴心沉痛地说道:“xx年xx月xx日晚二十二点四十八分,段华卿先生因抢救无效,溘然长逝。”

  他说完,九十度鞠躬,沉痛的哀悼情绪让在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大家纷纷垂头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