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102章 咆哮

  “下官吴安国,见过副指挥使大人。”吴安国隔着牢门施了一礼。

  百里子苓正给自己倒水,佯装没听见,那吴安国见状,也很懂事,又道:“下官吴安国,拜见副指挥使唤大人。”

  “哦,是吴大人。今天怎么这么有空,还来这大理寺看看我。”

  百里子苓侧头看了一眼,把那温热的水递到嘴边,轻轻吹了吹,这才饮了一口。

  “将军,下官从前多有不敬,还望将军大人不计小人过,别跟下官一般见识。”

  吴安国的态度倒是极好,这大约也是百里子苓认识吴安国以来,他最为恭敬的一回。

  “吴大人说笑了,如今我已是阶下囚,身上还担着人命官司,皇上没有撤了我的官职,大约也就是个时间问题。吴大人是皇上亲信,用不着如此谦卑,照着平日里来就是。”

  “将军!”吴安国突然跪了下来。

  “吴大人,你这是何必。我虽说是个从二品,官阶是高了你不少,但你是监察御史,查百官言行,职不高,但权却重。你给我跪下,这我如何受得起呀!”

  “将军羞煞下官了。”吴安国长跪不起,就连那头和身子也伏得极低,这姿态,大约也就说明了,皇帝确实无人了。

  “吴大人,起来吧,你看我关在里边,也没办法亲自扶你起身。你自己受个累,赶紧起来。”

  百里子苓又拿了一个杯,不仅给自己杯里倒了茶水,另外一个杯子也一并倒上。

  片刻功夫,吴安国便起了身,而且叫来狱卒打开了牢门。

  “吴大人,我这里着实简陋寒酸,也就这杯茶,还能凑合喝两口。吴大人若是不嫌弃,过来坐下,与我一起品茗。”

  吴安国心里直打鼓。

  都说百里子苓是个母夜叉,又说她书读得不多,认识的字还没有杀过的人多。但这噎死人不偿命的话,一句接一句来,那些传说大约也就是个屁。

  “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吴安国坐到了百里子苓对面,拿起那杯早就倒好的茶水,饮了一口,到嘴里才发现,这竟然只是白水,根本没有半点茶味。

  百里子苓见他脸色有疑,便笑问:“我这茶水可好?”

  “将军,恕下官愚钝。”吴安国诚惶诚恐。

  “吴大人怎会愚钝。你可是皇上宠臣,多少事,皇上都指着你去办呢,若是愚钝,那不是说皇上识人不明?”

  吴安国下意识地擦了下额头的汗,“将军,下官自知过往处事多有过极,但为朝廷为皇上办事,自认为从无私心。下官也知道,朝中大臣多不喜欢我,但又怕我,因为我手中有权。我为南陈,为皇上,掏心掏肺,天地可鉴。倒不像朝中某些大人,平日里满口社稷江山,但到了关键时候,根本不堪用。”

  吴安国突然义正言辞起来。

  百里子苓倒是有点意外。

  “吴大人,我大约也是你说的那不堪用之人吧。所以,你还是请回吧!”

  百里子苓下了逐客令,吴安国则又跪了下来,“将军,请你看在南陈百姓的份上,也要救江山于水火呀!”

  “吴大人,你这就说笑了。我可是逼死了贺老将军的头号嫌犯,如何救江山救百姓啊?贺老将军乃是南陈之栋梁,我逼死了老将军,那就跟谋反差不多呀。幸好皇上明察,只是把我下了狱,要是当场就判我个凌迟,我这会儿啊,大约都到了鬼城的望乡台了。”

  “将军,就算你对皇上有怨气,但现在正是南陈危急关头,你不能这个时候跟皇上置气啊。”吴安国心急道。

  “怨气?那我怎么敢!我也更不敢与皇上置气,这不,下了狱,我也没哭没闹,静听处置。”

  百里子苓本来也没动气,但被吴公国这磨磨唧唧绕来绕去的一通说辞给弄烦了。

  古人常说,女人误国。

  其实,古往今来,更多的是文人误国。

  “吴大人,你看这杯水,”百里子苓端起一杯水,“清淡寡味,丝毫不讨喜。可是,要是这清淡寡味的水真没啦,人啦,也就活不下去了。”

  百里子苓一仰头,把那杯水饮尽肚子。

  她的耳朵很灵,在吴安国跪在牢房外时,她便听到来人不只吴安国一人。

  人来了,却没有现身,而是在一旁躲着,大约是想听听她会说些什么。既然对方想听,那她就说一说。

  “吴大人啦,你说南陈危急,这让我想起了五年前的埋羊谷一战。”百里子苓站起身来,稍稍走了几步,“父亲和大哥拼死浴血,把最后一口气都留在了埋羊谷。

  可是,即便这样,南陈又给了他们什么呢?不过是往他们身上泼脏水罢了。说我父亲指挥不利,刚愎自用,但是,当初又是谁一天几道圣旨发向军营,要求父亲尽快与燕云人决战。

  如果没有那几首催命一样的圣旨,南陈的大军又怎么会折在了埋羊谷,钻进了敌人的圈套。

  我呀,都不禁怀疑,这是有人跟敌人勾兑好了的,这不是要灭南陈的军队,这只不过是想让我的父亲和两位哥哥再也回不来。

  果然,他们也如愿了。若是百里家的军队还在,这南陈的天下谁又敢搅动风云,谁又敢蠢蠢欲动?”

  百里子苓慷慨激昂,一席话之后,把那手中的杯子狠狠摔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这声音,像极了南陈家国破碎的死亡之声。

  这些话,她终于说了出来,如此才觉得胸口的那一团火不那么灼热。

  可是,父亲和大哥回不来了,哪怕她把埋羊谷的事翻过来,也什么都改变不了。

  吴安国没想到百里子苓会发这么大的火,而且那位就在外面,这些话定然也就听得真真的。

  “将军,慎言!”吴安国提醒道。

  “慎言?怕什么?怕皇上听到?让皇上听到才好呢,我也很想当面问一问皇上,送走了我父亲和大哥这些年,他可睡得安好?”

  “将军,你……对皇上的误解实在太深了。两位百里将军战死,皇上也是痛心疾手,好多日都吃不下饭,直言失去了国之栋梁。

  将军,如今晋北王谋反,来势汹汹,北边不少军队都跟着反了,这南陈,眼看就要天下大乱了。

  将军就算对皇上有误会,也请等解除了南陈眼下的危机再说,如今真的是火烧眉毛了。”

  吴安国已经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却换来百里子苓惨淡一笑。

  “吴大人,还真是,没有切肤之痛,自然是不会懂别人的伤。你这监察御史,果然是人冷,心也冷。不对,你对皇上的心倒是挺热的。吴大人不如就用你这颗热切的心,去替皇上替百姓挡下晋北王的铁骑吧!”

  百里子苓刚刚说完这话,一直躲在角落里的人,终于出来了。就像百里子苓猜的那样,一直在听的人是皇帝。不只皇帝,居然还有扶风郡王赵环。

  这兄弟二人,如今可是真有意思。

手机上看
第102章 咆哮

  “下官吴安国,见过副指挥使大人。”吴安国隔着牢门施了一礼。

  百里子苓正给自己倒水,佯装没听见,那吴安国见状,也很懂事,又道:“下官吴安国,拜见副指挥使唤大人。”

  “哦,是吴大人。今天怎么这么有空,还来这大理寺看看我。”

  百里子苓侧头看了一眼,把那温热的水递到嘴边,轻轻吹了吹,这才饮了一口。

  “将军,下官从前多有不敬,还望将军大人不计小人过,别跟下官一般见识。”

  吴安国的态度倒是极好,这大约也是百里子苓认识吴安国以来,他最为恭敬的一回。

  “吴大人说笑了,如今我已是阶下囚,身上还担着人命官司,皇上没有撤了我的官职,大约也就是个时间问题。吴大人是皇上亲信,用不着如此谦卑,照着平日里来就是。”

  “将军!”吴安国突然跪了下来。

  “吴大人,你这是何必。我虽说是个从二品,官阶是高了你不少,但你是监察御史,查百官言行,职不高,但权却重。你给我跪下,这我如何受得起呀!”

  “将军羞煞下官了。”吴安国长跪不起,就连那头和身子也伏得极低,这姿态,大约也就说明了,皇帝确实无人了。

  “吴大人,起来吧,你看我关在里边,也没办法亲自扶你起身。你自己受个累,赶紧起来。”

  百里子苓又拿了一个杯,不仅给自己杯里倒了茶水,另外一个杯子也一并倒上。

  片刻功夫,吴安国便起了身,而且叫来狱卒打开了牢门。

  “吴大人,我这里着实简陋寒酸,也就这杯茶,还能凑合喝两口。吴大人若是不嫌弃,过来坐下,与我一起品茗。”

  吴安国心里直打鼓。

  都说百里子苓是个母夜叉,又说她书读得不多,认识的字还没有杀过的人多。但这噎死人不偿命的话,一句接一句来,那些传说大约也就是个屁。

  “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吴安国坐到了百里子苓对面,拿起那杯早就倒好的茶水,饮了一口,到嘴里才发现,这竟然只是白水,根本没有半点茶味。

  百里子苓见他脸色有疑,便笑问:“我这茶水可好?”

  “将军,恕下官愚钝。”吴安国诚惶诚恐。

  “吴大人怎会愚钝。你可是皇上宠臣,多少事,皇上都指着你去办呢,若是愚钝,那不是说皇上识人不明?”

  吴安国下意识地擦了下额头的汗,“将军,下官自知过往处事多有过极,但为朝廷为皇上办事,自认为从无私心。下官也知道,朝中大臣多不喜欢我,但又怕我,因为我手中有权。我为南陈,为皇上,掏心掏肺,天地可鉴。倒不像朝中某些大人,平日里满口社稷江山,但到了关键时候,根本不堪用。”

  吴安国突然义正言辞起来。

  百里子苓倒是有点意外。

  “吴大人,我大约也是你说的那不堪用之人吧。所以,你还是请回吧!”

  百里子苓下了逐客令,吴安国则又跪了下来,“将军,请你看在南陈百姓的份上,也要救江山于水火呀!”

  “吴大人,你这就说笑了。我可是逼死了贺老将军的头号嫌犯,如何救江山救百姓啊?贺老将军乃是南陈之栋梁,我逼死了老将军,那就跟谋反差不多呀。幸好皇上明察,只是把我下了狱,要是当场就判我个凌迟,我这会儿啊,大约都到了鬼城的望乡台了。”

  “将军,就算你对皇上有怨气,但现在正是南陈危急关头,你不能这个时候跟皇上置气啊。”吴安国心急道。

  “怨气?那我怎么敢!我也更不敢与皇上置气,这不,下了狱,我也没哭没闹,静听处置。”

  百里子苓本来也没动气,但被吴公国这磨磨唧唧绕来绕去的一通说辞给弄烦了。

  古人常说,女人误国。

  其实,古往今来,更多的是文人误国。

  “吴大人,你看这杯水,”百里子苓端起一杯水,“清淡寡味,丝毫不讨喜。可是,要是这清淡寡味的水真没啦,人啦,也就活不下去了。”

  百里子苓一仰头,把那杯水饮尽肚子。

  她的耳朵很灵,在吴安国跪在牢房外时,她便听到来人不只吴安国一人。

  人来了,却没有现身,而是在一旁躲着,大约是想听听她会说些什么。既然对方想听,那她就说一说。

  “吴大人啦,你说南陈危急,这让我想起了五年前的埋羊谷一战。”百里子苓站起身来,稍稍走了几步,“父亲和大哥拼死浴血,把最后一口气都留在了埋羊谷。

  可是,即便这样,南陈又给了他们什么呢?不过是往他们身上泼脏水罢了。说我父亲指挥不利,刚愎自用,但是,当初又是谁一天几道圣旨发向军营,要求父亲尽快与燕云人决战。

  如果没有那几首催命一样的圣旨,南陈的大军又怎么会折在了埋羊谷,钻进了敌人的圈套。

  我呀,都不禁怀疑,这是有人跟敌人勾兑好了的,这不是要灭南陈的军队,这只不过是想让我的父亲和两位哥哥再也回不来。

  果然,他们也如愿了。若是百里家的军队还在,这南陈的天下谁又敢搅动风云,谁又敢蠢蠢欲动?”

  百里子苓慷慨激昂,一席话之后,把那手中的杯子狠狠摔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这声音,像极了南陈家国破碎的死亡之声。

  这些话,她终于说了出来,如此才觉得胸口的那一团火不那么灼热。

  可是,父亲和大哥回不来了,哪怕她把埋羊谷的事翻过来,也什么都改变不了。

  吴安国没想到百里子苓会发这么大的火,而且那位就在外面,这些话定然也就听得真真的。

  “将军,慎言!”吴安国提醒道。

  “慎言?怕什么?怕皇上听到?让皇上听到才好呢,我也很想当面问一问皇上,送走了我父亲和大哥这些年,他可睡得安好?”

  “将军,你……对皇上的误解实在太深了。两位百里将军战死,皇上也是痛心疾手,好多日都吃不下饭,直言失去了国之栋梁。

  将军,如今晋北王谋反,来势汹汹,北边不少军队都跟着反了,这南陈,眼看就要天下大乱了。

  将军就算对皇上有误会,也请等解除了南陈眼下的危机再说,如今真的是火烧眉毛了。”

  吴安国已经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却换来百里子苓惨淡一笑。

  “吴大人,还真是,没有切肤之痛,自然是不会懂别人的伤。你这监察御史,果然是人冷,心也冷。不对,你对皇上的心倒是挺热的。吴大人不如就用你这颗热切的心,去替皇上替百姓挡下晋北王的铁骑吧!”

  百里子苓刚刚说完这话,一直躲在角落里的人,终于出来了。就像百里子苓猜的那样,一直在听的人是皇帝。不只皇帝,居然还有扶风郡王赵环。

  这兄弟二人,如今可是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