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103章 免死金牌

  “罪臣百里子苓参见皇上。”

  “罪臣?爱卿何罪之有啊?”皇帝把刚刚的话都听得真真的,要说皇帝听到那些话会高兴,那是绝不可能。但,情势比人强。

  “皇上,臣若是没罪,如何会关在这大理寺的监狱里。”

  百里子苓这一问,皇帝的脸也就有点挂不住。

  百里子苓下狱,这可是皇帝金口。如果现在说她没罪,那就只能说明你当皇帝的错了。要说她有罪,那后边的话也就更不好说了。

  兵临城下也不过是转眼而已,如今东西大营虽然已调度妥当。

  但东西大营的兵也好,将帅也好,都没有参战的经验。平常维持京城的秩序,以及小股的骚乱那是没问题的。

  一句话,跟老百姓横,那是稳赢。

  可是,对于来势汹汹的晋北王叛军,要作一场殊死之战,东西大营也就是块豆腐,不堪一击。

  “爱卿啊,可是一直在怪朕?”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百里子苓,有那么片刻,这才放缓了语气问道。

  “皇上,罪臣不敢!”

  “爱卿啦,贺老将军的事,朕也有朕的难处啊。不过,这件事,吴安国已经调查清楚了,跟爱卿无关,朕便是亲自来接爱卿出狱的。”

  皇帝已经放下身段,亲自来牢里接人了,而且金口玉言,说她百里子苓无罪。按说,做为臣子,应该感激涕零才对。

  可是,她是百里子苓,她不是别人。

  “皇上,贺老将军的事,臣确有嫌疑。皇上既说吴大人查清楚了,那吴大人查到的事实是什么?老将军是他杀,还是自杀?若是他杀,抓到凶手了吗?”

  百里子苓这一问,皇帝的脸色又有点难看,回头看了一眼赵环,赵环忙道:“将军,皇上说查清楚了,自然就是清楚了。将军快些谢过皇上天恩,离开这里才是。”

  “郡王爷,当初在朝堂上,您也是在的。群臣皆为老将军不平,也对臣多有指责和不满,不少大人更是言之凿凿,说是我逼死了贺老将军。如果吴大人既没有抓到凶手,也不能证明不是我逼死老将军,那臣这污名是洗不掉的。虽然皇上金口玉言,但臣既是众目睽睽之下入的狱,那现在这样出去,也是不清不白,最终还得落人口实。郡王爷,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将军这话也在理。但,如今情势危急,这些事,且可容后再说。等诛了叛贼,皇上自当昭告天下,还将军清白。”赵怀道。

  “对对对,”吴安国立马在旁边附和道,“将军,如今南陈危矣,且不是这般斤斤计较的时候。”

  “南陈危矣!”百里子苓笑了笑,“但吴大人不知道听没听过一个词,叫兔死狗烹?”

  吴安国脸色煞白,赶紧打量皇帝的脸,这话既是说给他吴安国听,也是打皇帝的脸。

  “百里子苓,休得胡言!”赵怀在旁边替她捏了把汗,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是多想让皇帝现在就弄死她吗?

  “皇上,我知道你今日是为了什么。但罪臣也有一言,叛贼若除,百里家可还安生?”

  “百里将军,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作为南陈的将军,你百里家也颇爱皇恩,如今战事未开,倒先跟皇上讨起功劳来了,你当这是商人做生意,可以坐地起价,狮子大开口?”吴安国跳了起来,冲当起了火头军,骂起人来,倒也不污了他两榜进士的荣耀。

  “吴大人,你们文人骂人总是很有一套。我刚刚那话的意思是跟皇上要功劳吗?我不过是想给百里家讨个免死金牌,毕竟卸磨杀驴的事,我百里子苓可不愿意摊上。你吴大人既是两榜进士出身,连我这粗人说的话都听不懂,那也是白瞎了那十年寒窗。”

  百里子苓这一回怼,把吴安国弄得不敢作声。

  毕竟,就在他刚骂完那些话之后,赵怀递过来杀人的眼神又狠又毒。

  吴安国昨夜进宫,把晋北王一事禀告了皇帝。但是,知道又如何,调不动人,这才是皇帝最大的尴尬。

  昨夜,皇帝派人去请李迁入宫。

  李迁以自己如今在京城,北边的军队虽然都是他的帐下,但防守北方的军队是由各地调集而去。如今这情势,他又未在军中,军队还听不听他的,他也未可知。

  李迁这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但仔细一想,那就是妥妥的甩锅。

  李迁驻防北方几年,从前从未发生过帐下军队不听其调遣的事,他一个手握重兵的将军,居然说因为自己如今不在边关,很可能调不动军队,这就是天大的笑话。

  兵符未出,军令未行,如何知道调不动?

  是调不动,还是不愿意调,皇帝再傻也明白一二。

  至于桑尚书,他们君臣二人的关系应该是极好的。桑尚书当年扶他上位,而他上位之后也给了桑尚书足够的权力,二人相辅相成,按说,应该是亲密无间的。

  但是,朝臣的权力太大了,自然也就会威胁到皇权。

  就像桑吉说的,朝堂上一半的大臣都看桑尚书的脸色行事。皇帝又不是笨蛋,就算不说,心里自然也不痛快。

  如今国事危急,皇帝自己都不确定当初扶他上位的‘舅舅’是不是还愿意替他守这江山。

  如果不愿意,如果他们再理应外合,那就是最惨的情况。

  就算没有理应外合,只是坐山观虎斗,他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说到底,皇帝也信不过桑尚书。信不过桑尚书,自然也就信不过桑吉。所以,他连桑吉也没有召进宫去。

  皇帝的脸已然铁青,而跪在地上的百里子苓自然也不瞎,既然把话都说到明面上了,她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爱卿既要免死金牌,那朕给就是!”

  皇帝说这话,大约是牙都咬碎了。

  “还望爱卿以江山为重,百姓为重……朕代南陈数万百姓谢过将军了。”

  皇帝这会儿怕就不是咬碎牙,恐怕是连血都吞回肚子里了。

  就皇帝这个态度,如果百里子苓还不接受,那就真的是逼着皇帝杀人了。

  “皇上折煞臣了。如此大礼,臣如何能受?”百里子苓立马叩拜。

  上都城的雪停了,而那呼啸而过的风还在吹着。

  百里子苓一身甲胄,立于城楼之上,任由那风吹疼她的脸。

手机上看
第103章 免死金牌

  “罪臣百里子苓参见皇上。”

  “罪臣?爱卿何罪之有啊?”皇帝把刚刚的话都听得真真的,要说皇帝听到那些话会高兴,那是绝不可能。但,情势比人强。

  “皇上,臣若是没罪,如何会关在这大理寺的监狱里。”

  百里子苓这一问,皇帝的脸也就有点挂不住。

  百里子苓下狱,这可是皇帝金口。如果现在说她没罪,那就只能说明你当皇帝的错了。要说她有罪,那后边的话也就更不好说了。

  兵临城下也不过是转眼而已,如今东西大营虽然已调度妥当。

  但东西大营的兵也好,将帅也好,都没有参战的经验。平常维持京城的秩序,以及小股的骚乱那是没问题的。

  一句话,跟老百姓横,那是稳赢。

  可是,对于来势汹汹的晋北王叛军,要作一场殊死之战,东西大营也就是块豆腐,不堪一击。

  “爱卿啊,可是一直在怪朕?”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百里子苓,有那么片刻,这才放缓了语气问道。

  “皇上,罪臣不敢!”

  “爱卿啦,贺老将军的事,朕也有朕的难处啊。不过,这件事,吴安国已经调查清楚了,跟爱卿无关,朕便是亲自来接爱卿出狱的。”

  皇帝已经放下身段,亲自来牢里接人了,而且金口玉言,说她百里子苓无罪。按说,做为臣子,应该感激涕零才对。

  可是,她是百里子苓,她不是别人。

  “皇上,贺老将军的事,臣确有嫌疑。皇上既说吴大人查清楚了,那吴大人查到的事实是什么?老将军是他杀,还是自杀?若是他杀,抓到凶手了吗?”

  百里子苓这一问,皇帝的脸色又有点难看,回头看了一眼赵环,赵环忙道:“将军,皇上说查清楚了,自然就是清楚了。将军快些谢过皇上天恩,离开这里才是。”

  “郡王爷,当初在朝堂上,您也是在的。群臣皆为老将军不平,也对臣多有指责和不满,不少大人更是言之凿凿,说是我逼死了贺老将军。如果吴大人既没有抓到凶手,也不能证明不是我逼死老将军,那臣这污名是洗不掉的。虽然皇上金口玉言,但臣既是众目睽睽之下入的狱,那现在这样出去,也是不清不白,最终还得落人口实。郡王爷,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将军这话也在理。但,如今情势危急,这些事,且可容后再说。等诛了叛贼,皇上自当昭告天下,还将军清白。”赵怀道。

  “对对对,”吴安国立马在旁边附和道,“将军,如今南陈危矣,且不是这般斤斤计较的时候。”

  “南陈危矣!”百里子苓笑了笑,“但吴大人不知道听没听过一个词,叫兔死狗烹?”

  吴安国脸色煞白,赶紧打量皇帝的脸,这话既是说给他吴安国听,也是打皇帝的脸。

  “百里子苓,休得胡言!”赵怀在旁边替她捏了把汗,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是多想让皇帝现在就弄死她吗?

  “皇上,我知道你今日是为了什么。但罪臣也有一言,叛贼若除,百里家可还安生?”

  “百里将军,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作为南陈的将军,你百里家也颇爱皇恩,如今战事未开,倒先跟皇上讨起功劳来了,你当这是商人做生意,可以坐地起价,狮子大开口?”吴安国跳了起来,冲当起了火头军,骂起人来,倒也不污了他两榜进士的荣耀。

  “吴大人,你们文人骂人总是很有一套。我刚刚那话的意思是跟皇上要功劳吗?我不过是想给百里家讨个免死金牌,毕竟卸磨杀驴的事,我百里子苓可不愿意摊上。你吴大人既是两榜进士出身,连我这粗人说的话都听不懂,那也是白瞎了那十年寒窗。”

  百里子苓这一回怼,把吴安国弄得不敢作声。

  毕竟,就在他刚骂完那些话之后,赵怀递过来杀人的眼神又狠又毒。

  吴安国昨夜进宫,把晋北王一事禀告了皇帝。但是,知道又如何,调不动人,这才是皇帝最大的尴尬。

  昨夜,皇帝派人去请李迁入宫。

  李迁以自己如今在京城,北边的军队虽然都是他的帐下,但防守北方的军队是由各地调集而去。如今这情势,他又未在军中,军队还听不听他的,他也未可知。

  李迁这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但仔细一想,那就是妥妥的甩锅。

  李迁驻防北方几年,从前从未发生过帐下军队不听其调遣的事,他一个手握重兵的将军,居然说因为自己如今不在边关,很可能调不动军队,这就是天大的笑话。

  兵符未出,军令未行,如何知道调不动?

  是调不动,还是不愿意调,皇帝再傻也明白一二。

  至于桑尚书,他们君臣二人的关系应该是极好的。桑尚书当年扶他上位,而他上位之后也给了桑尚书足够的权力,二人相辅相成,按说,应该是亲密无间的。

  但是,朝臣的权力太大了,自然也就会威胁到皇权。

  就像桑吉说的,朝堂上一半的大臣都看桑尚书的脸色行事。皇帝又不是笨蛋,就算不说,心里自然也不痛快。

  如今国事危急,皇帝自己都不确定当初扶他上位的‘舅舅’是不是还愿意替他守这江山。

  如果不愿意,如果他们再理应外合,那就是最惨的情况。

  就算没有理应外合,只是坐山观虎斗,他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说到底,皇帝也信不过桑尚书。信不过桑尚书,自然也就信不过桑吉。所以,他连桑吉也没有召进宫去。

  皇帝的脸已然铁青,而跪在地上的百里子苓自然也不瞎,既然把话都说到明面上了,她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爱卿既要免死金牌,那朕给就是!”

  皇帝说这话,大约是牙都咬碎了。

  “还望爱卿以江山为重,百姓为重……朕代南陈数万百姓谢过将军了。”

  皇帝这会儿怕就不是咬碎牙,恐怕是连血都吞回肚子里了。

  就皇帝这个态度,如果百里子苓还不接受,那就真的是逼着皇帝杀人了。

  “皇上折煞臣了。如此大礼,臣如何能受?”百里子苓立马叩拜。

  上都城的雪停了,而那呼啸而过的风还在吹着。

  百里子苓一身甲胄,立于城楼之上,任由那风吹疼她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