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107章 处变

  西大营失守,晋北王与安西侯的叛军不到中午就会到达城门之外,眼看着,一场血战即将拉开。

  百里子苓站在城楼之上,手里紧紧握着父亲的那把长剑。

  五年了,长剑跟随她南征北战,染过无数人的鲜血,也捍卫了南陈的江山。

  而今天,南陈人的自相残杀,这曾经多次抵御外族入侵的剑,怕是要含恨沙场了。

  “将军,贺老将军来了。”陈庭来到她身边,低声道。

  “老将军?他怎么……”百里子苓一回身,只见已是满头白发的贺游一身甲胄,手提长枪,精神抖擞地上得城楼来。

  “子苓见过老将军。”百里子苓立马上前见礼。

  “百里将军请起。”贺游双手一扶,“将军,我一个老兵,虽是早过了花甲之年,骑马估计是不行了,但枪还是拿得起,刀也舞得动,将军莫要嫌弃,让我做个守城卒,为皇上、为南陈尽最后一点绵薄之力。”

  “老将军,你……”百里子苓自然不忍心老将军这个年纪还要身披甲胄上战场,但她作为一名武将,又懂得老将军此刻的心情。

  “老将军,你的身子可好?”贺老将军此前被人弄晕之后搞成了上吊自杀,差点没命了,虽然救过来了,但这也没几天时间,至少他脖子上的勒痕还没有完全消去,看着颇为触目。

  “廉颇老矣,尚有余勇。我贺游自不敢比廉颇,但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我这身老骨头还是能砍下几个来犯之敌的人头。”

  贺游把那长枪往地上一杵,坚硬的城砖上便被弄出个小洞来,这力道,怕是如今守城的这些东大营的士兵也没有的。

  “老将军英勇!”百里子里赞了一句。

  此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来,百里子苓瞧着是往西城门方向来的,心头不免有些不好的预感,因为桑吉去西城门那边重新布防,极有可能是出了事。

  “禀告将军,桑副将在西城门杀了十余人,如今……”

  士兵尚未说完,百里子苓便提了长剑往西城门赶去。

  贺游看着百里子苓在城墙上奔走的身影,目光幽远而深邃。他贺游历经三朝,这风云变幻于他这个年纪来说,早已经没有什么触动了。唯一的儿子又不争气,更是没有什么指望。

  他唯一可惜的是,南陈这大好河山,最终的指望是落在这么个女娃身上。

  这几十年军旅,他贺游也提拔过不少人,如今好些都身处要职,手中有兵,也有权。可是,上都危急,发出去十来封信,竟无一人带兵勤王。也不知道这是他贺游的悲哀,还是皇上的悲哀。

  百里子苓心里担心着桑吉,脚步如飞,陈庭也紧随其后。

  待百里子苓赶到西城门时,桑吉的战袍上已然染上了鲜血。他站在高高的城门之下,对城上城下守卫西城门的士兵吼道:“我桑吉,虽然是文人出身,但也随百里将军镇守北楼关两年,打过仗,杀过燕云人,也被人捅过刀子。今日,用这几十名叛徒的血祭刀,谁还敢再有二心,杀无赦!”

  阵前倒戈,这是兵家之大忌。也难怪桑吉下此狠手,几十个在士兵中散布上都城守不住,晋北王会做皇帝的人都已身首异处。

  “我桑吉,今日在此,对天起誓,誓与上都城共存亡,追随百里将军,至死方休!”桑吉又吼道。

  “追随百里将军,至死方休;追随百里将军,至死方休……”

  突然之间,士兵们的高喊一浪高过一浪,而这声音不断传递,最终,四个城门之上的守军都在大喊:追随百里将军,至死方休。

  朝堂之上,一帮围在大殿上的大臣们也听到了这吼声。但这吼声嘛,有些人听了高兴,而有些人听也就不高兴。

  皇帝的脸色一直很难看,而朝中这些吃得白白胖胖的人在这大难之时,什么都帮不了。到底是他做皇帝的识人不明,还是这些人本来就是窝囊废。

  赵怀不在朝上,他从城门处回来之后,便去亲自带人去各府把他们的看家护院集结在了一处,让百里子苓差人调遣。

  另外,赵怀还顺带干了另一手,那便是把京中大臣的家眷集中在一处管理,说得好听是利于保护,说得不好听点,这就是人质。

  如果朝中有谁擅议投降,或者是有二心,那这些家眷的命也就没了。

  这一招虽然有些卑鄙,但大战之前,人心思变,谁也不敢保证站在朝堂上那些人里就没有叛徒。

  李迁称病,没有上朝,说是旧伤复发,起不得床。

  赵怀顺道还去看望了一回李迁,并派了一队人守在门外,美其名曰保护李将军。

  做完这些往百里将军府去时,赵怀也听到了那些守城士兵的吼声。

  “追随百里将军,至死方休!”赵怀一路上都在重复这句话。

  “王爷,将军府紧闭,说是不见外客。”属下去敲了百里将军府的门,但人家没给进。

  赵怀从马上下来,亲自上前敲门。

  “赵怀求见老夫人!”府中下人前来应门,只拉了个缝,一只眼睛往外看了看,正好对上赵怀的目光。

  “王爷恕罪。老夫人说,将军如今镇守城门,不宜见客。若有事,还是等将军大胜之后,再来相商。”

  赵怀亲自敲门,也吃了个闭门羹。

  如果是在别处,赵怀可能就带了人闯进去了,如今他是亲王,儿子是太子,他的权利仅次于皇帝。不,可能实际上比皇帝的权利还要大。

  但百里家不能闯,除了他与百里将军府的情分,还有百里子苓如今镇守着都城。

  “既如此,赵怀便不打扰。请转告老夫人,我派了两名随从在外,若有事,老夫人尽管吩咐二人去办便是。”赵怀很是客气,哪怕面对的只是百里家的下人。

  “谢王爷,奴婢这就去告诉老夫人。送王爷!”

  赵怀转身,叹了口气。

  “可见百里策出来?”赵怀问身边的人。

  “这边一直有人盯着,不见百里策出门。而且百里将军接管城防之后,已然封闭了城门,四道城门皆有咱们的人,也不见百里策出去。”

  “他身边那个漆五呢?”赵怀又问。

  “这人倒是好几天不见了,兴许……”身边的人没敢往下说。

  “罢了,让人盯紧了,不能让百里策逃了。另外,李将军那边,只要里边的人不出来,便不许进去打扰。若是有人出来,也别拦着,找个没人的地方,该怎么办,知道吧?”

  “知道,知道!”

  从百里将军府回宫,这上都城里格外清静。

  若是平日里,眼看要过年了,那得热闹成什么样。

  南来的,北往的,异族的商人,这时候正等着赚大钱的。如今,这冷冷的街市,干净得如同一座死城。

  能逃的人,在封城之前已经逃了。没逃的,大都是舍不下家业的。

  南陈最繁华的城池,想要舍家舍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宫门外,赵怀刚下马,就遇到从宫里出来的柳菘蓝。

  “见过王爷!”柳菘蓝施了一礼。

  “朝中情形如何?”

  “朝臣们依旧吵吵,皇上听着有些头疼,先回了后宫,只留下朝臣们在大殿上。”柳菘蓝如实答道。

  “都说些什么?”赵怀问道。

  “王爷,你刚刚也听到了吧?”柳菘蓝指的是士兵们的叫喊,赵怀点了点头。

  “朝臣们怎么说?”

  “这个……总有些不太好听的。不过,大部分朝臣倒没说什么。”

  “他们倒也要敢说啊。如今兵临城下,一个个平日里养得白白胖胖的,现在是能拿得起刀,还是拿得动枪。除了在朝堂上叽叽喳喳,屁事不会,等这场大仗之后,这些吃干饭的,都得要打发掉,省得成了蛀虫。”

  这话,赵怀可能说得有点早。

  一是现在还没赢呢,二是他儿子才刚封了太子,他还没有做太上皇呢。

  “王爷,慎言。”柳菘蓝提醒道。

  “你回府去把我那套甲胄拿过来,我在偏殿等你。”赵怀也意识到自己话说早了。

  约摸半个时辰之后,赵怀一身甲胄,迈步进了皇宫大殿,众臣见之,皆不敢言。

手机上看
第107章 处变

  西大营失守,晋北王与安西侯的叛军不到中午就会到达城门之外,眼看着,一场血战即将拉开。

  百里子苓站在城楼之上,手里紧紧握着父亲的那把长剑。

  五年了,长剑跟随她南征北战,染过无数人的鲜血,也捍卫了南陈的江山。

  而今天,南陈人的自相残杀,这曾经多次抵御外族入侵的剑,怕是要含恨沙场了。

  “将军,贺老将军来了。”陈庭来到她身边,低声道。

  “老将军?他怎么……”百里子苓一回身,只见已是满头白发的贺游一身甲胄,手提长枪,精神抖擞地上得城楼来。

  “子苓见过老将军。”百里子苓立马上前见礼。

  “百里将军请起。”贺游双手一扶,“将军,我一个老兵,虽是早过了花甲之年,骑马估计是不行了,但枪还是拿得起,刀也舞得动,将军莫要嫌弃,让我做个守城卒,为皇上、为南陈尽最后一点绵薄之力。”

  “老将军,你……”百里子苓自然不忍心老将军这个年纪还要身披甲胄上战场,但她作为一名武将,又懂得老将军此刻的心情。

  “老将军,你的身子可好?”贺老将军此前被人弄晕之后搞成了上吊自杀,差点没命了,虽然救过来了,但这也没几天时间,至少他脖子上的勒痕还没有完全消去,看着颇为触目。

  “廉颇老矣,尚有余勇。我贺游自不敢比廉颇,但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我这身老骨头还是能砍下几个来犯之敌的人头。”

  贺游把那长枪往地上一杵,坚硬的城砖上便被弄出个小洞来,这力道,怕是如今守城的这些东大营的士兵也没有的。

  “老将军英勇!”百里子里赞了一句。

  此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来,百里子苓瞧着是往西城门方向来的,心头不免有些不好的预感,因为桑吉去西城门那边重新布防,极有可能是出了事。

  “禀告将军,桑副将在西城门杀了十余人,如今……”

  士兵尚未说完,百里子苓便提了长剑往西城门赶去。

  贺游看着百里子苓在城墙上奔走的身影,目光幽远而深邃。他贺游历经三朝,这风云变幻于他这个年纪来说,早已经没有什么触动了。唯一的儿子又不争气,更是没有什么指望。

  他唯一可惜的是,南陈这大好河山,最终的指望是落在这么个女娃身上。

  这几十年军旅,他贺游也提拔过不少人,如今好些都身处要职,手中有兵,也有权。可是,上都危急,发出去十来封信,竟无一人带兵勤王。也不知道这是他贺游的悲哀,还是皇上的悲哀。

  百里子苓心里担心着桑吉,脚步如飞,陈庭也紧随其后。

  待百里子苓赶到西城门时,桑吉的战袍上已然染上了鲜血。他站在高高的城门之下,对城上城下守卫西城门的士兵吼道:“我桑吉,虽然是文人出身,但也随百里将军镇守北楼关两年,打过仗,杀过燕云人,也被人捅过刀子。今日,用这几十名叛徒的血祭刀,谁还敢再有二心,杀无赦!”

  阵前倒戈,这是兵家之大忌。也难怪桑吉下此狠手,几十个在士兵中散布上都城守不住,晋北王会做皇帝的人都已身首异处。

  “我桑吉,今日在此,对天起誓,誓与上都城共存亡,追随百里将军,至死方休!”桑吉又吼道。

  “追随百里将军,至死方休;追随百里将军,至死方休……”

  突然之间,士兵们的高喊一浪高过一浪,而这声音不断传递,最终,四个城门之上的守军都在大喊:追随百里将军,至死方休。

  朝堂之上,一帮围在大殿上的大臣们也听到了这吼声。但这吼声嘛,有些人听了高兴,而有些人听也就不高兴。

  皇帝的脸色一直很难看,而朝中这些吃得白白胖胖的人在这大难之时,什么都帮不了。到底是他做皇帝的识人不明,还是这些人本来就是窝囊废。

  赵怀不在朝上,他从城门处回来之后,便去亲自带人去各府把他们的看家护院集结在了一处,让百里子苓差人调遣。

  另外,赵怀还顺带干了另一手,那便是把京中大臣的家眷集中在一处管理,说得好听是利于保护,说得不好听点,这就是人质。

  如果朝中有谁擅议投降,或者是有二心,那这些家眷的命也就没了。

  这一招虽然有些卑鄙,但大战之前,人心思变,谁也不敢保证站在朝堂上那些人里就没有叛徒。

  李迁称病,没有上朝,说是旧伤复发,起不得床。

  赵怀顺道还去看望了一回李迁,并派了一队人守在门外,美其名曰保护李将军。

  做完这些往百里将军府去时,赵怀也听到了那些守城士兵的吼声。

  “追随百里将军,至死方休!”赵怀一路上都在重复这句话。

  “王爷,将军府紧闭,说是不见外客。”属下去敲了百里将军府的门,但人家没给进。

  赵怀从马上下来,亲自上前敲门。

  “赵怀求见老夫人!”府中下人前来应门,只拉了个缝,一只眼睛往外看了看,正好对上赵怀的目光。

  “王爷恕罪。老夫人说,将军如今镇守城门,不宜见客。若有事,还是等将军大胜之后,再来相商。”

  赵怀亲自敲门,也吃了个闭门羹。

  如果是在别处,赵怀可能就带了人闯进去了,如今他是亲王,儿子是太子,他的权利仅次于皇帝。不,可能实际上比皇帝的权利还要大。

  但百里家不能闯,除了他与百里将军府的情分,还有百里子苓如今镇守着都城。

  “既如此,赵怀便不打扰。请转告老夫人,我派了两名随从在外,若有事,老夫人尽管吩咐二人去办便是。”赵怀很是客气,哪怕面对的只是百里家的下人。

  “谢王爷,奴婢这就去告诉老夫人。送王爷!”

  赵怀转身,叹了口气。

  “可见百里策出来?”赵怀问身边的人。

  “这边一直有人盯着,不见百里策出门。而且百里将军接管城防之后,已然封闭了城门,四道城门皆有咱们的人,也不见百里策出去。”

  “他身边那个漆五呢?”赵怀又问。

  “这人倒是好几天不见了,兴许……”身边的人没敢往下说。

  “罢了,让人盯紧了,不能让百里策逃了。另外,李将军那边,只要里边的人不出来,便不许进去打扰。若是有人出来,也别拦着,找个没人的地方,该怎么办,知道吧?”

  “知道,知道!”

  从百里将军府回宫,这上都城里格外清静。

  若是平日里,眼看要过年了,那得热闹成什么样。

  南来的,北往的,异族的商人,这时候正等着赚大钱的。如今,这冷冷的街市,干净得如同一座死城。

  能逃的人,在封城之前已经逃了。没逃的,大都是舍不下家业的。

  南陈最繁华的城池,想要舍家舍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宫门外,赵怀刚下马,就遇到从宫里出来的柳菘蓝。

  “见过王爷!”柳菘蓝施了一礼。

  “朝中情形如何?”

  “朝臣们依旧吵吵,皇上听着有些头疼,先回了后宫,只留下朝臣们在大殿上。”柳菘蓝如实答道。

  “都说些什么?”赵怀问道。

  “王爷,你刚刚也听到了吧?”柳菘蓝指的是士兵们的叫喊,赵怀点了点头。

  “朝臣们怎么说?”

  “这个……总有些不太好听的。不过,大部分朝臣倒没说什么。”

  “他们倒也要敢说啊。如今兵临城下,一个个平日里养得白白胖胖的,现在是能拿得起刀,还是拿得动枪。除了在朝堂上叽叽喳喳,屁事不会,等这场大仗之后,这些吃干饭的,都得要打发掉,省得成了蛀虫。”

  这话,赵怀可能说得有点早。

  一是现在还没赢呢,二是他儿子才刚封了太子,他还没有做太上皇呢。

  “王爷,慎言。”柳菘蓝提醒道。

  “你回府去把我那套甲胄拿过来,我在偏殿等你。”赵怀也意识到自己话说早了。

  约摸半个时辰之后,赵怀一身甲胄,迈步进了皇宫大殿,众臣见之,皆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