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现在简直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戴申昨天没有说服陆文, 心有不甘,还特意去拜访了韩修贤,在他那里也没有得到会劝导陆文的答复, 以至于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想来想去, 他还是决定给陆文制造困境,让他知道,舆论的压力是如何巨大,以免他自视甚高。
见陆文走到面前一副谦虚请求的姿态, 戴申就很想让陆文立刻离开, 可他作为夫子,只有教导陆文的权利, 并没有剥夺他发言的权利。
“你说!”
陆文虽然不打算委屈自己, 但该摆的姿态,还是要摆的,对戴申郑重的作揖,然后才转身对着众多学子说话。
“在座的人基本上都先比我入学, 年纪甚至都比我高, 也许是因为近日我设计水车闯出一点名气, 让很多人心里不平。
不过我想说的是,读书真的不是年纪长,先入学就能高人一等, 我在入学之前, 去过一趟青州, 有幸在青州的洛林书院听过几堂讲学,方才知道自己若还留在族中读书, 应不会有所收获。
回临州后, 即便家贫, 也咬牙入了青山书院,青山书院闻名于世,名士,藏书自然令我折服。
只是青山书院的学子却让我失望,倒不是文采浅薄,而是你们都没有一点锐气,昨日你们兴冲冲的去宣化台找我比试,不过就是戴夫子过来而已,竟然没有人在坚持了。
就像戴夫子说的一样,只有十六人交了策论,看,你们不止是没有一点锐性,还没有一点文人的风骨,此种种行迹看来,就算你们自恃学识斐然,能高中进士,日后怕也只会成为一群阿谀奉承,胆小怕事的人,我不屑与你们为伍,今日我就把话放在这里,有谁不服气,尽管来找我比拼才学就是了!”
现场一度鸦雀无声,大楚文人讲究温文尔雅,讲究谦虚有礼!刚刚戴申那么夸赞陆文,按照平常,陆文怕是要诚惶诚恐的上前推辞一番才是,可陆文却就着戴申的话,把所有人更是贬低到尘埃里。
第一个忍不了的就是齐闫狄了,站出来说道:“陆公子真的好生猖狂,难道忘了先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了吗?”
陆文也是一点都不给齐闫狄面子,冷笑道:“若是陆某没记错,刚刚小儿之作就有齐公子的一份,恕在下不应败军之将的提问,若是齐公子想与我辩论,请准备好策论,待击败我再说!”
昨天陆文定的论题范围太广,很多人都写不好,那交卷的十五个人都是青山书院里学问比较好的学子。
此时陆文拿戴申的小儿之作反驳齐闫狄,其实已经反驳了现场学问比较好的学子,所以根本没人敢上去和陆文对阵。
毕竟陆文刚刚也才说除了那十五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没有锐性,假如那十五人还能说几句话,而其他人就不能说话了。
戴申脸都被气红了,他本意是挑起众多学子敌视陆文,让陆文感受舆论的压力,没想到陆文竟然拖他下水。
戴申本来就是讲解策论规范的夫子,平时为了保持严肃的形象,都很注意不苟言笑,这下好了,估计很多学子怕也会敌视他了。
只是现在戴申也收不了场,只能让众多学子散了。
陆子轩跟着陆文一路回到居所,都能感受到路人的瞩目,平时他跟陆文走在一起,也会受到瞩目,但那都只是别人好奇陆文相貌多看一眼而已。
现在倒好,好奇的目光中还带着敌视,连走了好远,还如芒刺在背。
“你可算是彻底出名了,只是这个出名,是臭名,不只其他人恨你,连戴夫子也恨死你了。”
若是可以,谁不想做个万人迷,人人恭维,人人爱戴,可惜陆文是草根出身,又想出人头地,自然就得打破人家的规则。
“不过是几个白眼而已,还不至于承受不起,子轩也尽快适应才好,谁叫阎王爷没点未卜先知的能力,把我这个不甘平庸的人投生在陆家呢!你就自认倒霉吧!”
陆子轩苦笑不已,从认识陆文开始,像这种被人白眼的情况,他也不是没受过,只是以前都是在族中,现在好了,陆文到外面更是变本加厉。
陆文还没有就此罢休,他不好出学院,就拜托陆子轩去城中找个木匠,做个公告牌,说第二天有用。
陆文每次有奇怪的举动,陆子轩都能猜出他又要做什么出格的事,便问道:“若是你要整别人,我可不帮忙!”
陆文嘴角扬起,说道:“你不是说以后我没有好日子过了吗?我想想也是,可我明年就要科举了,哪里有时间应付学院里同窗的挑战,你快去帮我定做公告牌,保证日后别人在看我的时候,不会带上敌意!”
陆文在戴申面前说不会放过任何成名的机会,现在想想,为何要等待机会,而不去制造机会呢!
陆子轩见陆文卖关子不愿明说,也只能任劳任怨的去给他定公告牌。
陆文自己也没闲着,回到居所后,拿出一张非常大的纸,洋洋洒洒写了一篇策论,不过这策论有些特别,明显是超了字数,只是看过内容的人,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陆文这篇文章,与其说是策论,还不如说是数据,非常庞大的数据,是大楚如今的人口密度分布。
这些数据是陆文进入青山书院后才一点点收集齐全,然后根据人口密度的分布,在套用他的分工论,以及当地特产的优劣,做了精密的设想。
这篇分工论是陆文所有分工论文章中唯一一篇有实际数据支撑的文章,若是按他文章中的设想,每个地方都出产特产,若是国家利用的好,大楚绝对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晚上陆子轩回来,看了陆文桌上放的文章,不由的口干舌燥,“我说呢,你去藏书阁不止在抄历年科举答卷,还查阅地县志,还以为你就是好奇各地风俗,我以前也很喜欢看,还想着科举前能去各地见识一番!”
陆子轩失落的把文章放下,企饿裙叭八伞零七起五三六每日更新婆婆文海棠废文转身坐到一旁的椅子上,不由的叹气,“虽然早知道你入青山书院后一定会一日千里,只是没想到会进步得如此神速,我们这差距,真是越发的大了。”
到现在,陆子轩终于能明白陆子宇当年为何那么愤懑,大家都是一个书院的,别人青云直上,自己却徘徊不前,心中失落在所难免。
陆文不知道该怎么说,他能到如今这地步,不能说全都是上辈子所学,但肯定是主要的思路开阔来源。
他也不是进入青山书院后就一日千里,像古文这些知识,都是他穿越到大楚才学的,可能是因为他这学上的实在太艰难了,所以每一点资源都异常的珍惜。
而且很多事情都拖着他不得不往前走,人家十五岁还只是在幻想如何通过书院的考教,从而进入文人墨客圈中留下名讳,而陆文却已经在思考如何通过科举的一层层考核,而不被人刷下来。
“子轩,安慰的话,我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告诉你,如果你不能超越别人,那你就超越自己,若你总是望着别人的背影,你也会失去前行的动力!”
不管陆子轩想没想通,他第二天一大早就被陆文拖着去搬公告牌,两人把公告牌搬到教室前面。
这是上课的必经之地,谁都会经过的地方,陆文并没有把文章刻到公告板上,而是买了四个钉,钉了上去,这里不露天,也不怕雨淋坏了!
此时已经快到上课的时间,自然很多人围拢观看,特别是还有陆文这个风云人物。
陆文经过昨天的思考,决定改变平时低调的作风,今天他不止精细打扮,还穿上了一身烟雨细绸做的儒衫,这是从刺史府拿来的衣服。
不管是他过分精致的五官,还是一身暗纹的细绸衣着,陆文今天都给人一种震撼的华贵,若不是之前就认识他,好多人都不敢认了。
蟠聪今早有课,加上昨天被陆文刺激的不轻,打算早点来教室,把今日夫子要讲解的内容先过一遍,没想到却见到了陆文。
若只是偶遇,潘聪连招呼都不想打,可惜陆文穿着华贵,举止古怪的搬了公告牌到教室前面,便好奇的过去打招呼,询问陆文这是做什么?
陆文笑着说道:“昨日一场比拼,好多人心里都不服气,日后我怕是要应付书院同窗源源不断的比试了,若是无事闲暇,与同窗交往而已,我倒是不会推辞。
只是我已经决定明年就要参加科试,为了清净读书,想着不如定下规矩,若是有人敢自比我这篇文章上佳,就把文章挂在我文章的旁边,让书院众人评价,若是真的比我的文章好,我在出来对战,这样也省得大家浪费读书的时间!”
不止听完陆文话的潘聪,还是刚刚到现场的魏易,都觉得陆文实在太狂了,陆文现在简直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难道他以为就凭昨天的一篇策论,就能这样不可一世了吗?
魏易不服气的去看陆文的文章,真的越读,越是热血沸腾,读完之后,整张脸都红了。
魏易是官宦出身,对各地风物和时事经济比书院的其他人了解的都多。
大楚如今为何要实行改稻为桑,说白了就是需要钱,改稻为桑的国策,放在陆文这篇不算策论的文章面前,真乃是一杯水与一条河的区别。
只是更让魏易心惊的是陆文要明年科举的决定,魏易再也忍耐不住,上前问道:“陆子文,我承认你算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可大楚科举的规则,可不会为天才做出让步!”
陆文见魏易和他搭话,心下暗喜,虽然两人也算认识,却没有什么交集,若是自己舔着脸贴上去,说不得人家还以为自己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呢!
“魏公子此言差矣,大家都明白,当年唐彬和骆阳畦是因考官觉得他们即便中了进士,也难以承担一方官员的责任。
而我生于微寒,对百姓底层的困苦最是了解,还精于数术机关,就算年纪轻轻,也能造福一方水土,圣上不会拒绝任何想报效国家的人才!”
陆子轩连头都不敢抬,陆文这话说得也太不要脸了,可不管是他,还是魏易与潘聪,都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作者有话说:
还是晚了好多,愧疚之。
◎陆文现在简直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戴申昨天没有说服陆文, 心有不甘,还特意去拜访了韩修贤,在他那里也没有得到会劝导陆文的答复, 以至于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想来想去, 他还是决定给陆文制造困境,让他知道,舆论的压力是如何巨大,以免他自视甚高。
见陆文走到面前一副谦虚请求的姿态, 戴申就很想让陆文立刻离开, 可他作为夫子,只有教导陆文的权利, 并没有剥夺他发言的权利。
“你说!”
陆文虽然不打算委屈自己, 但该摆的姿态,还是要摆的,对戴申郑重的作揖,然后才转身对着众多学子说话。
“在座的人基本上都先比我入学, 年纪甚至都比我高, 也许是因为近日我设计水车闯出一点名气, 让很多人心里不平。
不过我想说的是,读书真的不是年纪长,先入学就能高人一等, 我在入学之前, 去过一趟青州, 有幸在青州的洛林书院听过几堂讲学,方才知道自己若还留在族中读书, 应不会有所收获。
回临州后, 即便家贫, 也咬牙入了青山书院,青山书院闻名于世,名士,藏书自然令我折服。
只是青山书院的学子却让我失望,倒不是文采浅薄,而是你们都没有一点锐气,昨日你们兴冲冲的去宣化台找我比试,不过就是戴夫子过来而已,竟然没有人在坚持了。
就像戴夫子说的一样,只有十六人交了策论,看,你们不止是没有一点锐性,还没有一点文人的风骨,此种种行迹看来,就算你们自恃学识斐然,能高中进士,日后怕也只会成为一群阿谀奉承,胆小怕事的人,我不屑与你们为伍,今日我就把话放在这里,有谁不服气,尽管来找我比拼才学就是了!”
现场一度鸦雀无声,大楚文人讲究温文尔雅,讲究谦虚有礼!刚刚戴申那么夸赞陆文,按照平常,陆文怕是要诚惶诚恐的上前推辞一番才是,可陆文却就着戴申的话,把所有人更是贬低到尘埃里。
第一个忍不了的就是齐闫狄了,站出来说道:“陆公子真的好生猖狂,难道忘了先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了吗?”
陆文也是一点都不给齐闫狄面子,冷笑道:“若是陆某没记错,刚刚小儿之作就有齐公子的一份,恕在下不应败军之将的提问,若是齐公子想与我辩论,请准备好策论,待击败我再说!”
昨天陆文定的论题范围太广,很多人都写不好,那交卷的十五个人都是青山书院里学问比较好的学子。
此时陆文拿戴申的小儿之作反驳齐闫狄,其实已经反驳了现场学问比较好的学子,所以根本没人敢上去和陆文对阵。
毕竟陆文刚刚也才说除了那十五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没有锐性,假如那十五人还能说几句话,而其他人就不能说话了。
戴申脸都被气红了,他本意是挑起众多学子敌视陆文,让陆文感受舆论的压力,没想到陆文竟然拖他下水。
戴申本来就是讲解策论规范的夫子,平时为了保持严肃的形象,都很注意不苟言笑,这下好了,估计很多学子怕也会敌视他了。
只是现在戴申也收不了场,只能让众多学子散了。
陆子轩跟着陆文一路回到居所,都能感受到路人的瞩目,平时他跟陆文走在一起,也会受到瞩目,但那都只是别人好奇陆文相貌多看一眼而已。
现在倒好,好奇的目光中还带着敌视,连走了好远,还如芒刺在背。
“你可算是彻底出名了,只是这个出名,是臭名,不只其他人恨你,连戴夫子也恨死你了。”
若是可以,谁不想做个万人迷,人人恭维,人人爱戴,可惜陆文是草根出身,又想出人头地,自然就得打破人家的规则。
“不过是几个白眼而已,还不至于承受不起,子轩也尽快适应才好,谁叫阎王爷没点未卜先知的能力,把我这个不甘平庸的人投生在陆家呢!你就自认倒霉吧!”
陆子轩苦笑不已,从认识陆文开始,像这种被人白眼的情况,他也不是没受过,只是以前都是在族中,现在好了,陆文到外面更是变本加厉。
陆文还没有就此罢休,他不好出学院,就拜托陆子轩去城中找个木匠,做个公告牌,说第二天有用。
陆文每次有奇怪的举动,陆子轩都能猜出他又要做什么出格的事,便问道:“若是你要整别人,我可不帮忙!”
陆文嘴角扬起,说道:“你不是说以后我没有好日子过了吗?我想想也是,可我明年就要科举了,哪里有时间应付学院里同窗的挑战,你快去帮我定做公告牌,保证日后别人在看我的时候,不会带上敌意!”
陆文在戴申面前说不会放过任何成名的机会,现在想想,为何要等待机会,而不去制造机会呢!
陆子轩见陆文卖关子不愿明说,也只能任劳任怨的去给他定公告牌。
陆文自己也没闲着,回到居所后,拿出一张非常大的纸,洋洋洒洒写了一篇策论,不过这策论有些特别,明显是超了字数,只是看过内容的人,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陆文这篇文章,与其说是策论,还不如说是数据,非常庞大的数据,是大楚如今的人口密度分布。
这些数据是陆文进入青山书院后才一点点收集齐全,然后根据人口密度的分布,在套用他的分工论,以及当地特产的优劣,做了精密的设想。
这篇分工论是陆文所有分工论文章中唯一一篇有实际数据支撑的文章,若是按他文章中的设想,每个地方都出产特产,若是国家利用的好,大楚绝对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晚上陆子轩回来,看了陆文桌上放的文章,不由的口干舌燥,“我说呢,你去藏书阁不止在抄历年科举答卷,还查阅地县志,还以为你就是好奇各地风俗,我以前也很喜欢看,还想着科举前能去各地见识一番!”
陆子轩失落的把文章放下,企饿裙叭八伞零七起五三六每日更新婆婆文海棠废文转身坐到一旁的椅子上,不由的叹气,“虽然早知道你入青山书院后一定会一日千里,只是没想到会进步得如此神速,我们这差距,真是越发的大了。”
到现在,陆子轩终于能明白陆子宇当年为何那么愤懑,大家都是一个书院的,别人青云直上,自己却徘徊不前,心中失落在所难免。
陆文不知道该怎么说,他能到如今这地步,不能说全都是上辈子所学,但肯定是主要的思路开阔来源。
他也不是进入青山书院后就一日千里,像古文这些知识,都是他穿越到大楚才学的,可能是因为他这学上的实在太艰难了,所以每一点资源都异常的珍惜。
而且很多事情都拖着他不得不往前走,人家十五岁还只是在幻想如何通过书院的考教,从而进入文人墨客圈中留下名讳,而陆文却已经在思考如何通过科举的一层层考核,而不被人刷下来。
“子轩,安慰的话,我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告诉你,如果你不能超越别人,那你就超越自己,若你总是望着别人的背影,你也会失去前行的动力!”
不管陆子轩想没想通,他第二天一大早就被陆文拖着去搬公告牌,两人把公告牌搬到教室前面。
这是上课的必经之地,谁都会经过的地方,陆文并没有把文章刻到公告板上,而是买了四个钉,钉了上去,这里不露天,也不怕雨淋坏了!
此时已经快到上课的时间,自然很多人围拢观看,特别是还有陆文这个风云人物。
陆文经过昨天的思考,决定改变平时低调的作风,今天他不止精细打扮,还穿上了一身烟雨细绸做的儒衫,这是从刺史府拿来的衣服。
不管是他过分精致的五官,还是一身暗纹的细绸衣着,陆文今天都给人一种震撼的华贵,若不是之前就认识他,好多人都不敢认了。
蟠聪今早有课,加上昨天被陆文刺激的不轻,打算早点来教室,把今日夫子要讲解的内容先过一遍,没想到却见到了陆文。
若只是偶遇,潘聪连招呼都不想打,可惜陆文穿着华贵,举止古怪的搬了公告牌到教室前面,便好奇的过去打招呼,询问陆文这是做什么?
陆文笑着说道:“昨日一场比拼,好多人心里都不服气,日后我怕是要应付书院同窗源源不断的比试了,若是无事闲暇,与同窗交往而已,我倒是不会推辞。
只是我已经决定明年就要参加科试,为了清净读书,想着不如定下规矩,若是有人敢自比我这篇文章上佳,就把文章挂在我文章的旁边,让书院众人评价,若是真的比我的文章好,我在出来对战,这样也省得大家浪费读书的时间!”
不止听完陆文话的潘聪,还是刚刚到现场的魏易,都觉得陆文实在太狂了,陆文现在简直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难道他以为就凭昨天的一篇策论,就能这样不可一世了吗?
魏易不服气的去看陆文的文章,真的越读,越是热血沸腾,读完之后,整张脸都红了。
魏易是官宦出身,对各地风物和时事经济比书院的其他人了解的都多。
大楚如今为何要实行改稻为桑,说白了就是需要钱,改稻为桑的国策,放在陆文这篇不算策论的文章面前,真乃是一杯水与一条河的区别。
只是更让魏易心惊的是陆文要明年科举的决定,魏易再也忍耐不住,上前问道:“陆子文,我承认你算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可大楚科举的规则,可不会为天才做出让步!”
陆文见魏易和他搭话,心下暗喜,虽然两人也算认识,却没有什么交集,若是自己舔着脸贴上去,说不得人家还以为自己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呢!
“魏公子此言差矣,大家都明白,当年唐彬和骆阳畦是因考官觉得他们即便中了进士,也难以承担一方官员的责任。
而我生于微寒,对百姓底层的困苦最是了解,还精于数术机关,就算年纪轻轻,也能造福一方水土,圣上不会拒绝任何想报效国家的人才!”
陆子轩连头都不敢抬,陆文这话说得也太不要脸了,可不管是他,还是魏易与潘聪,都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作者有话说:
还是晚了好多,愧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