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114章

  三千营的兵马停在城门外,面前就是被学生们洒了漫天的檄文。

  提督张殿海的马焦躁地打了个鼻响。

  张殿海忍不住对身侧的部下说:“霍春雷那家伙到底靠不靠谱,让我等他的消息,宫门都落尽城防营手里了,里面搞不好早闹开了,他怎么还没动静。”

  他的亲副官也是个牙尖嘴利的:“我一早就觉得他考不上谱,都什么时候,传个话还得本人亲自到,他倒是不怕耽误事儿,咱待会怕不是要直接奔着收尸去。”

  张殿海破口骂道:“闭嘴,你想收谁的尸,就该把你那张破嘴给缝上。”

  他们又等了一时片刻,却听闻身后的望楼上有了动静。

  望楼建在华阳大街的东头,从宫门前能张望到楼顶的那颗明珠。

  张殿海于马上回头,一支利箭直擦他的耳畔,对准的是宫门。张殿海惊险避过,从部下手里要了一杆千里眼,伸长一瞧,正见一行整肃的刺客蹲守在望楼上。

  还有一熟人。

  朝廷通缉半年多却始终毫无讯息的陈宝愈,重回燕京了。

  陈宝愈似知道自己处在了张殿海的视线中,撑着栏杆说了句话。

  那么远当然听不清。

  但张殿海读明白了,他说的是——“助你一臂之力,不谢。”

  紧接着,几只木鸢从望楼上放出来,在空中缓慢的滑行而过,直往宫城里落去。

  张殿海的部下架好了弓箭,静等着提督的令下。张殿海却摇了摇手,示意按兵不动,直到眼睁睁望着那蠢笨的木鸢落在了宫墙上,然后木鸢圆滚的肚子破开,几个身影倏在城头一晃,当着外面几百学子的眼睛,倏地一下就消失在墙内了。

  ——“那是什么东西?”

  ——“有刺客!”

  刺客都进宫了还等个屁。

  张殿海咳出了喉咙里的一口浊痰,往地上一啐,一言不发,打马先行。

  三千营最精锐的骑兵犹如带风的利箭,掠过宫门时,马蹄不停,城门防守已经尽逼退十步。

  张殿海挑枪挂起旗,迎面终于见到了霍春雷。

  他刚张口想说什么,霍春雷却猝然发难,强行“借”了他的一匹马,只来得及简单交代一句话——“交给你了”便冲出宫门。

  张殿海还是没赶上最合适的时候,他冲到朝晖殿前的时候,谢慈刚好一刀横贯了魏提督的喉咙。

  历朝历代的文臣武将之间,总有数不清的龃龉。各自都是一百个瞧不上对方。

  张殿海从未见过文臣提刀。

  纵使知道谢老侯爷当年是天纵奇才的武将,但平时也总被他一副斯文模样迷了眼睛,不知此人身体里几两反骨。

  谢慈全然不顾身后多少刀光剑影想要背刺他。

  他的出手必须要值得,多少虾兵蟹将都比不得一个魏提督的人头值钱。

  谢慈收刀转身与张殿海的目光碰撞到一起,那是一种冷漠的满是不屑的目光,是高高在上,从来不会低头染任何尘埃的颜色。

  张殿海在很多年前见过这样的眼神,在扬州别苑,那时谢慈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

  本以为那孩子会被摧残在冰天雪地中,正如他干干净净的来,在未染脏前也能干干净净的走。

  但是意外之喜,他自己活下来了。

  谢慈见他终于到了,毫不留恋收刀,转身进了朝晖殿。

  ——“是你啊。”

  谢慈对着苏秋高的背影道。

  苏秋高没有回头去看谢慈,他只是养着头,望着那至尊之位上的皇帝。

  那位置真是高啊。

  九五之尊,面容都是模糊的,静静的俯瞰着殿中的一切。

  他若是不从那龙椅上下来,苏秋高说什么也碰不到他一根汗毛。

  谢慈:“你究竟……是什么身份?”

  他没有等到苏秋高的回应,却等来了一个本不该再出现在皇城中的人。

  “看来是我来晚啦!”陈宝愈也踏进了朝晖殿,他似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拦,似乎外面也没有谁能拦得住他。

  皇上看到陈宝愈便想到那日受俘后,受到的折辱,已经他为求妥协,颤抖着刺向谢慈双膝的匕首。

  所以,他的神色不是很好看。

  但是,在场诸人现在都不大在意他的神色如何。

  陈宝愈对谢慈道:“我紧赶慢赶到燕京,本是想来给你送消息的,如今看来是我多余了。”

  皇上纳闷,他们关系合适变得如此融洽了?

  依然没有人在意皇上的想法。

  谢慈:“你有什么可靠的消息?”

  陈宝愈说:“我杀了姚氏。”

  一直静默的苏秋高终于有了反应,他回身,用那种冷森森的目光盯着陈宝愈。

  陈宝愈一摊手,说:“姚氏扶灵南归,我思来想去,终究是不能放心,于是在她越了境,踏上南秦水路之后,我亲自带人去了解了她的性命。她在我朝蛰伏了十几年,甚至于诸多朝廷高官都有来往,我不能放心让这样一个异族回乡去,谁也不能保证她能带回去些什么东西。不能因为她是一个女人,我就心软啊。”

  谢慈道:“这么说,你是在杀姚氏的时候,发现什么了。”

  “姚氏可能是没想到我这么无耻,答应了放她,却反悔要杀她,她有一封信,拼了命的也要送出去,当然,被我截下了。”

  陈宝愈手里捏着一个竹筒,隔空抛到了谢慈的手中,说:“姚氏大意,栽在了我手上,她这一封准备送往秦朝皇室的信中,说先朝送往咱们燕京的那两位女子,都怀上了先帝的骨血,可惜,一个死在了宫里,但另一个养在了某位朝中重臣的府上,至今平安无虞。”

  谢慈已经拆开了信,撕去了外边那层保存完好的油纸,一目十行的看到底。

  姚氏信中的内容,分明已经与那位从传说中的南秦血脉搭上了线,互相谋定了计策。

  一个在燕京谋取皇位,一个在南秦伺机发兵搅乱局势。

  按理说,不到时候,苏秋高今天本不该露出马脚的。

  是因为谢慈的出现致使他坐不住了。

  谢慈已回京,假使今日不能除掉他,以后再想找合适的机会便难了。

  谢慈将信在手中攥成一团,无奈苦笑:“皇上多年来,果然是信错了人了啊……苏戎桂呢?”

  苏戎桂一直未曾离开太远,他就靠在朝晖殿的门口,早听到了他们之间的交流。

  苏戎桂已经垂暮老矣,谢慈问了一句:“你是知情,还是不知情?”

  苏戎桂嘴唇颤抖。

  他的反应足以说明一切。

  谢慈随即又想到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么先帝——知情还是不知?”

  一片静默,谁都不知道答案。

  谢慈:“苏三公子,要不你还是自己说说吧。”

  苏秋高望着皇上坐下那空置了许久的坐席,说:“怪我大意,我若是早知霍指挥使在此,必会在三思量,不轻举妄动。”

  谢慈:“这不防的就是你这手?”

  城防营的鼎盛是在先朝先帝刚登基时,几十年过去,到了如今,在魏提督的糟蹋下,已经成了豢养燕京二世祖的地方。

  他们的兵喝酒赌钱兴许能算的上是好手,但若是真刀真枪动起手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反观三千营,张殿海行事低调,治兵严厉,他的麾下,始终是整个大燕朝最精锐的一支骑兵,收拾一群贪生怕死的乌合之众,显得有些大材小用。

  杀声渐止。

  苏秋高开口说道:“我生在苏府中,但从我记事的那天起,我娘便一直告诫我,我身体里流着的是南秦皇室的高贵血脉,娘亲忍辱负重涉水而来,成了燕朝皇帝的玩物,我的存在便是南秦的皇室的耻辱,是南秦百姓的耻辱。”

  谢慈:“可你娘死的挺早的吧,你的开蒙,你的教养,都是你父亲一手教导,从没有因你是庶出而薄待你,这一切都抵不过你那所谓的高贵血脉?”

  苏秋高:“我娘虽然死了,但她的爪牙还活着,人一旦陷进了淤泥里,如果有人拉一把还好,可谢大人你知道有无数双手疯狂的拽着你的手脚想将你彻底拖入地底的感觉吗……你浑身都是泥巴,沼泽漫过了胸口,让你无法呼吸,最终你的鼻中口中都是泥,你无法呼吸,只能窒息死在里头……肉身死了,可灵魂还被锁着,浑浑噩噩的爬出来,像只游荡在世间的鬼。”

  他现在的形容就像个鬼。

  苏秋高神色迷离开始笑。

  谢慈与陈宝愈几同时色变:“那女人在燕京留了爪牙?”

  “在哪?”

  “谁?”

  皇上叫了一声:“苏三……哥。”

  苏秋高:“陛下,您这么称呼我不合适,您的父亲,您的王朝,是辱我血脉的仇人。”

  霍春雷纵马赶回了皇城,身后带着苏家嫡女苏慎浓。

  他回的很快,因为在路上,就碰见了一路惶然往皇城方向走的女子。

  霍春雷没有怜香惜玉的习惯,薅了人上马就走。

  苏秋高:“我一直在等一个结局,或成,或败。”

  他手中有先帝所赐的上方宝剑。

  剑锋从从袖口处划过。

  他应该要图穷匕见做最后一搏的,按理也应该如此。

  但苏秋高此次没有再按照常理出牌,他将剑锋对准了自己,尚方宝剑穿腹而过。

  苏慎浓被放在白玉阶上,扶着门冲进殿中,刚好撞上了鲜血四溅的这一幕。

  芙蕖传信带苏慎浓来,是仍存了最后一丝善意,希望此事可以不见血的解决。

  可惜是晚了。

  ——“三哥!”

  苏慎浓踉跄的扑上前,撑住了苏秋高摇摇欲坠即将倒下的身体。

  苏秋高眼前昏花,似在努力凝聚目光:“妹妹啊,是谁把你带过来的?”

  苏慎浓什么也不知道,所以她什么话也说不出,只是安静的望着他哭。

  皇上已经走下了台阶。

  芙蕖面露不忍,但她关切的是苏慎浓。

  苏戎桂早一支撑不住自己那年迈的身体,一瞬间仿佛又苍老了十几岁。

  唯有谢慈和陈宝愈脸上毫无感怀,他们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脸上读到了一种名为“可惜”的情绪。

  可惜让苏秋高死的早了。

  拿下再审一审,定还能问出点有用的东西。

手机上看
第114章

  三千营的兵马停在城门外,面前就是被学生们洒了漫天的檄文。

  提督张殿海的马焦躁地打了个鼻响。

  张殿海忍不住对身侧的部下说:“霍春雷那家伙到底靠不靠谱,让我等他的消息,宫门都落尽城防营手里了,里面搞不好早闹开了,他怎么还没动静。”

  他的亲副官也是个牙尖嘴利的:“我一早就觉得他考不上谱,都什么时候,传个话还得本人亲自到,他倒是不怕耽误事儿,咱待会怕不是要直接奔着收尸去。”

  张殿海破口骂道:“闭嘴,你想收谁的尸,就该把你那张破嘴给缝上。”

  他们又等了一时片刻,却听闻身后的望楼上有了动静。

  望楼建在华阳大街的东头,从宫门前能张望到楼顶的那颗明珠。

  张殿海于马上回头,一支利箭直擦他的耳畔,对准的是宫门。张殿海惊险避过,从部下手里要了一杆千里眼,伸长一瞧,正见一行整肃的刺客蹲守在望楼上。

  还有一熟人。

  朝廷通缉半年多却始终毫无讯息的陈宝愈,重回燕京了。

  陈宝愈似知道自己处在了张殿海的视线中,撑着栏杆说了句话。

  那么远当然听不清。

  但张殿海读明白了,他说的是——“助你一臂之力,不谢。”

  紧接着,几只木鸢从望楼上放出来,在空中缓慢的滑行而过,直往宫城里落去。

  张殿海的部下架好了弓箭,静等着提督的令下。张殿海却摇了摇手,示意按兵不动,直到眼睁睁望着那蠢笨的木鸢落在了宫墙上,然后木鸢圆滚的肚子破开,几个身影倏在城头一晃,当着外面几百学子的眼睛,倏地一下就消失在墙内了。

  ——“那是什么东西?”

  ——“有刺客!”

  刺客都进宫了还等个屁。

  张殿海咳出了喉咙里的一口浊痰,往地上一啐,一言不发,打马先行。

  三千营最精锐的骑兵犹如带风的利箭,掠过宫门时,马蹄不停,城门防守已经尽逼退十步。

  张殿海挑枪挂起旗,迎面终于见到了霍春雷。

  他刚张口想说什么,霍春雷却猝然发难,强行“借”了他的一匹马,只来得及简单交代一句话——“交给你了”便冲出宫门。

  张殿海还是没赶上最合适的时候,他冲到朝晖殿前的时候,谢慈刚好一刀横贯了魏提督的喉咙。

  历朝历代的文臣武将之间,总有数不清的龃龉。各自都是一百个瞧不上对方。

  张殿海从未见过文臣提刀。

  纵使知道谢老侯爷当年是天纵奇才的武将,但平时也总被他一副斯文模样迷了眼睛,不知此人身体里几两反骨。

  谢慈全然不顾身后多少刀光剑影想要背刺他。

  他的出手必须要值得,多少虾兵蟹将都比不得一个魏提督的人头值钱。

  谢慈收刀转身与张殿海的目光碰撞到一起,那是一种冷漠的满是不屑的目光,是高高在上,从来不会低头染任何尘埃的颜色。

  张殿海在很多年前见过这样的眼神,在扬州别苑,那时谢慈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

  本以为那孩子会被摧残在冰天雪地中,正如他干干净净的来,在未染脏前也能干干净净的走。

  但是意外之喜,他自己活下来了。

  谢慈见他终于到了,毫不留恋收刀,转身进了朝晖殿。

  ——“是你啊。”

  谢慈对着苏秋高的背影道。

  苏秋高没有回头去看谢慈,他只是养着头,望着那至尊之位上的皇帝。

  那位置真是高啊。

  九五之尊,面容都是模糊的,静静的俯瞰着殿中的一切。

  他若是不从那龙椅上下来,苏秋高说什么也碰不到他一根汗毛。

  谢慈:“你究竟……是什么身份?”

  他没有等到苏秋高的回应,却等来了一个本不该再出现在皇城中的人。

  “看来是我来晚啦!”陈宝愈也踏进了朝晖殿,他似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拦,似乎外面也没有谁能拦得住他。

  皇上看到陈宝愈便想到那日受俘后,受到的折辱,已经他为求妥协,颤抖着刺向谢慈双膝的匕首。

  所以,他的神色不是很好看。

  但是,在场诸人现在都不大在意他的神色如何。

  陈宝愈对谢慈道:“我紧赶慢赶到燕京,本是想来给你送消息的,如今看来是我多余了。”

  皇上纳闷,他们关系合适变得如此融洽了?

  依然没有人在意皇上的想法。

  谢慈:“你有什么可靠的消息?”

  陈宝愈说:“我杀了姚氏。”

  一直静默的苏秋高终于有了反应,他回身,用那种冷森森的目光盯着陈宝愈。

  陈宝愈一摊手,说:“姚氏扶灵南归,我思来想去,终究是不能放心,于是在她越了境,踏上南秦水路之后,我亲自带人去了解了她的性命。她在我朝蛰伏了十几年,甚至于诸多朝廷高官都有来往,我不能放心让这样一个异族回乡去,谁也不能保证她能带回去些什么东西。不能因为她是一个女人,我就心软啊。”

  谢慈道:“这么说,你是在杀姚氏的时候,发现什么了。”

  “姚氏可能是没想到我这么无耻,答应了放她,却反悔要杀她,她有一封信,拼了命的也要送出去,当然,被我截下了。”

  陈宝愈手里捏着一个竹筒,隔空抛到了谢慈的手中,说:“姚氏大意,栽在了我手上,她这一封准备送往秦朝皇室的信中,说先朝送往咱们燕京的那两位女子,都怀上了先帝的骨血,可惜,一个死在了宫里,但另一个养在了某位朝中重臣的府上,至今平安无虞。”

  谢慈已经拆开了信,撕去了外边那层保存完好的油纸,一目十行的看到底。

  姚氏信中的内容,分明已经与那位从传说中的南秦血脉搭上了线,互相谋定了计策。

  一个在燕京谋取皇位,一个在南秦伺机发兵搅乱局势。

  按理说,不到时候,苏秋高今天本不该露出马脚的。

  是因为谢慈的出现致使他坐不住了。

  谢慈已回京,假使今日不能除掉他,以后再想找合适的机会便难了。

  谢慈将信在手中攥成一团,无奈苦笑:“皇上多年来,果然是信错了人了啊……苏戎桂呢?”

  苏戎桂一直未曾离开太远,他就靠在朝晖殿的门口,早听到了他们之间的交流。

  苏戎桂已经垂暮老矣,谢慈问了一句:“你是知情,还是不知情?”

  苏戎桂嘴唇颤抖。

  他的反应足以说明一切。

  谢慈随即又想到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么先帝——知情还是不知?”

  一片静默,谁都不知道答案。

  谢慈:“苏三公子,要不你还是自己说说吧。”

  苏秋高望着皇上坐下那空置了许久的坐席,说:“怪我大意,我若是早知霍指挥使在此,必会在三思量,不轻举妄动。”

  谢慈:“这不防的就是你这手?”

  城防营的鼎盛是在先朝先帝刚登基时,几十年过去,到了如今,在魏提督的糟蹋下,已经成了豢养燕京二世祖的地方。

  他们的兵喝酒赌钱兴许能算的上是好手,但若是真刀真枪动起手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反观三千营,张殿海行事低调,治兵严厉,他的麾下,始终是整个大燕朝最精锐的一支骑兵,收拾一群贪生怕死的乌合之众,显得有些大材小用。

  杀声渐止。

  苏秋高开口说道:“我生在苏府中,但从我记事的那天起,我娘便一直告诫我,我身体里流着的是南秦皇室的高贵血脉,娘亲忍辱负重涉水而来,成了燕朝皇帝的玩物,我的存在便是南秦的皇室的耻辱,是南秦百姓的耻辱。”

  谢慈:“可你娘死的挺早的吧,你的开蒙,你的教养,都是你父亲一手教导,从没有因你是庶出而薄待你,这一切都抵不过你那所谓的高贵血脉?”

  苏秋高:“我娘虽然死了,但她的爪牙还活着,人一旦陷进了淤泥里,如果有人拉一把还好,可谢大人你知道有无数双手疯狂的拽着你的手脚想将你彻底拖入地底的感觉吗……你浑身都是泥巴,沼泽漫过了胸口,让你无法呼吸,最终你的鼻中口中都是泥,你无法呼吸,只能窒息死在里头……肉身死了,可灵魂还被锁着,浑浑噩噩的爬出来,像只游荡在世间的鬼。”

  他现在的形容就像个鬼。

  苏秋高神色迷离开始笑。

  谢慈与陈宝愈几同时色变:“那女人在燕京留了爪牙?”

  “在哪?”

  “谁?”

  皇上叫了一声:“苏三……哥。”

  苏秋高:“陛下,您这么称呼我不合适,您的父亲,您的王朝,是辱我血脉的仇人。”

  霍春雷纵马赶回了皇城,身后带着苏家嫡女苏慎浓。

  他回的很快,因为在路上,就碰见了一路惶然往皇城方向走的女子。

  霍春雷没有怜香惜玉的习惯,薅了人上马就走。

  苏秋高:“我一直在等一个结局,或成,或败。”

  他手中有先帝所赐的上方宝剑。

  剑锋从从袖口处划过。

  他应该要图穷匕见做最后一搏的,按理也应该如此。

  但苏秋高此次没有再按照常理出牌,他将剑锋对准了自己,尚方宝剑穿腹而过。

  苏慎浓被放在白玉阶上,扶着门冲进殿中,刚好撞上了鲜血四溅的这一幕。

  芙蕖传信带苏慎浓来,是仍存了最后一丝善意,希望此事可以不见血的解决。

  可惜是晚了。

  ——“三哥!”

  苏慎浓踉跄的扑上前,撑住了苏秋高摇摇欲坠即将倒下的身体。

  苏秋高眼前昏花,似在努力凝聚目光:“妹妹啊,是谁把你带过来的?”

  苏慎浓什么也不知道,所以她什么话也说不出,只是安静的望着他哭。

  皇上已经走下了台阶。

  芙蕖面露不忍,但她关切的是苏慎浓。

  苏戎桂早一支撑不住自己那年迈的身体,一瞬间仿佛又苍老了十几岁。

  唯有谢慈和陈宝愈脸上毫无感怀,他们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脸上读到了一种名为“可惜”的情绪。

  可惜让苏秋高死的早了。

  拿下再审一审,定还能问出点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