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第二天一早, 李烛送魏檗到火车站。这一次,魏檗在市里的火车站刚下火车,就发现不远处的火车站台上, 停着一辆烧包的黑色小轿车。引得来往的行人频频观望。
油山西村的交通工具鸟枪换炮。魏俊海得了魏檗首肯后,马不停蹄,将敞篷农用三轮换成了黑色桑塔纳。
前来接站的魏俊海接过魏檗手里的行李, 引着魏檗来到车边。
打开车门, 魏檗发现, 魏红缨竟然也在车里。
魏红缨见着魏檗, 抱怨魏俊海:“我要到站台接你,他非要我在这儿看着车。”
正巧魏俊海放好了行李, 开车门时听到了魏红缨给他上眼药。他毫不示弱,阴阳怪气, 跟魏檗说:“姑是怕我来接你这一路,提前跟你汇报村里的事情呢。所以非要跟来。”
魏檗笑了, 熟悉的两人掐架, 熟悉的油山西村画风,让人感到亲切又怀念。
“别说,在外面待久了,还真挺想咱们村。”
“俺们也老想你了!”
魏红缨拉住魏檗的手,跟魏檗说村里的事儿:“你前阵子打电话交代的,哪儿的酱园厂、屠宰场啥的都来人了,在咱村里待了好几天, 也没说出个豆儿来。”
魏俊海从后视镜瞥了眼魏红缨,心里暗暗冷笑一声, 没见识。他跟魏檗解释:“人家根本不是没说出个豆儿。我跟着他们在村里转了几天, 是因为没有确定选址。”
“嗯。”
魏檗听了, 应了一声,脑海里调出油山西村周边的地图。其实这个熟食加工厂,不见得非要建在油山西村附件,建在山水镇其他村子,最远也不过二三十里,将来修了路,也都在一个大园区里面。
如果要建在油山西村,肯定不能再占用良田。油山西村现在,在油山山脚下,其实有一块合适的地。
但这块地……
魏檗手指在车门上敲了敲,让她非常心动!动这块地,阻力会及其大,但,会成为整个油山西村移风易俗的关键!
要不要在这个时候动呢?
魏檗看看魏红缨,看看魏俊海,慢条斯理的说:“我们村,有一块合适的建工厂的地。就在靠近油山的西北坡儿……”
“万万不可!”
开车的魏俊海猛一脚刹车,回身转向魏檗:“咱村很多人家的老林(祖坟)都在那片!”
最近几年,国家政策要求不能土葬,一定要火葬,为这,各村村部都已经焦头烂额了。所幸油山西村靠着魏檗的威望和凝聚力,加上金钱开道,火葬的能在村里领一大笔钱,才能把这事儿忽忽悠悠糊弄平顺。
现在要平坟建工厂,那不是在火药桶旁边玩鞭炮,一点就炸么!
魏檗踢了踢魏俊海的座椅,说:“你想啥呢,我能强制乡里乡亲扒坟么!脊梁骨不得让村里戳烂。”
听魏檗这么说,魏俊海勉强松了口气,然而心依然悬在半空。
魏红缨却是没什么,爱扒不扒,反正祖坟跟我没关系,我死了还不知道埋那个荒郊野岭,根本埋不进祖坟。她能理解魏俊海对“祖坟”的认同感,但她没有认同感。
她听了魏檗的话,更多的是好奇,夹杂着一丢丢的看热闹。
魏檗想了想,魏俊海已经是村里见过世面,比较开明的人了,大多数人,只能比他的反应更激烈。
呵!想到这儿,本来无可无不可的魏檗,忽然生出一股劲儿,她想起去年过年的时候,自己跟两个妹妹闲聊提到的,要移风易俗建陵园献花!困难一直都会在,哪怕明年、后年,什么时候做这件事,都会遭到反对。
避是避不开的,如果想做这件事,只能硬碰硬!
硬是意志坚定,而不是手段粗暴。
魏檗下定决心要做,便不再说话,反而像闭目养神一样,靠在车上休息。
魏俊海和魏红缨见状,也只以为魏檗是闲聊天随口一说而已。
快到村头的时候,魏檗睁开眼,状似无意的跟魏俊海和魏红缨两人聊天,说:“我在省城听人说起,大领导家的墓地都用汉白玉石,都传说用汉白玉修墓,能保子孙富贵。”
“真的吗?”魏俊海听到,两眼放光。
他感觉自己知道为什么魏檗刚上车时提起坟地的事儿了,难道她想修坟?但是但修自己家的,怕人眼红破坏?魏俊海内心升起“当仁不让”的豪气来,作为魏家的男丁,要修坟、捍卫祖坟!一定要把村里的红眼病通通打倒。
如果不是手握方向盘,魏俊海当场就要撸袖子拍胸膛。好在他理智尚存,不过话音儿已经飘了,“咱家能用汉白玉修一下祖坟吗?”
魏檗笑着说:“当然可以。不过汉白玉可不能买假了,你先打听打听哪里有好货。”
依誮
“绝对不能糊弄祖宗,买材料的事情,包我身上。”
“行,你多打听打听。”到了家,下车的时候,魏檗又嘱咐了魏俊海一句:“看好了先不要买,我在省城认识了个厉害的风水先生,到时候要让先生张眼。”
“太好了,太好了!”
魏俊海一百万个同意,点头如捣蒜。这一天,他连家门都没有进,送完魏檗,开车拐弯直去了镇上。他干工程认识了不少人,熟人托熟人,但凡沾点边的,全都被他请托一边。
消息以魏俊海为圆心,水面涟漪似的一圈圈往外扩散。从镇上又传回村里。整个山水镇,几乎人人都知道,魏俊海要买汉白玉石。并且每个人神神秘秘的都在私下流传,据说用汉白玉石修祖坟,能让子孙发达。——我只告诉你,不要告诉别人。
等魏檗到镇上找于明忠,被好奇的于明忠旁敲侧击打听这个问题时,笑得格外真心实意。
魏檗把握住了人的心理——越是从神神秘秘处听来的小道消息,越认为是不传之密,真得不能再真的真相。
面对于明忠,她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只模棱两可跟于明忠说:“我确实准备买一批汉白玉石。”
说完顶着于明忠愈发好奇的眼神,魏檗硬生生转了话题。
她指着河滩村距离油山西村不远的一片儿,跟于明忠说:“于书记,我函授班里有酱园厂和屠宰场的同学,我给他们谈得差不多了,准备建一个熟食加工厂,正好把我们村的辣椒皮处理了。”
谈起正事儿,于明忠只好收起自己旺盛的好奇心,聊起正事儿。
他知道前阵子酱园厂和屠宰场到油山西村考察的事情,当时镇里也派人一起参加了调研。镇里的同志回来告诉他,油山西村没有空地了,是不是能再腾退出一些,魏檗不回来,村里的人都不敢做主。
于明忠也知道油山西村的情况,坑塘都填了不少,他也想不出哪里还能再腾退出空地来。
魏檗点点河滩村,问他:“能镇里协调一下,建在河滩村吗?”
“啊?”
“建在哪个村,不都是咱镇里的产业,是咱镇里的税收吗?”魏檗似笑非笑看着于明忠,告诉于明忠,自己想在河滩村建这个加工厂。用地不多,五十亩地左右,暂时先上两条生产线。
魏檗把熟食加工厂的预期效益跟于明忠聊了聊,于明忠,于明忠被魏檗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大侄女,你真是,真是,不愧是在咱镇政府机关工作过的,胸怀全镇!不计较油山西村一村的得失,为咱整个山水镇做贡献!
“你要这么说,我现在就让人把河滩村的支书叫来!王干事!王干事!”于明忠一叠声叫他的秘书,“去,把河滩村支部书记叫来,立刻、马上!”
于明忠哪里知道,他“大侄女”魏檗,有“胸怀全镇”的情怀,但不多。她这么做,更多的是想让油山西村的村民眼馋。
上赶着不是买卖,魏檗如今左手一招“汉白玉宜子孙”,右手一招“产业建在别村”,她才不要求着村民迁坟进公墓,她要让村里的人求着她,主动要求让祖坟进公墓,把地腾出来。
*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河滩村天降大馅饼,征地整地干得热火朝天,酱园厂和肉联厂也不断派人来商谈各种合作事宜,派工程师现场指点厂房建设。
“这里,这里要建长一点,将来机器方便安装。”
“那里,架高一点!”
“对,就是这样,挖出储存坑。”
……
油山西村的人感觉到不对劲儿了。为什么来我们村考察的人,跑别村儿去了呢?!
更别提还听说,河滩村的人,都可以就地转成工人!
工人身份啊!
“咱村咋就不行呢?”“俺听说,咱村没地了。”“哎吆,以后好事儿都没咱村了吗?!”
“你说咱种辣椒挣钱,还是他们工厂挣钱?”
“俺可知道,他们工厂都得用咱的辣椒皮。到时候咱不把辣椒皮给他们,让他们干瞪眼!”
“对对对,要用辣椒皮,还是要求咱!”
油山西村里,因为河滩村建厂的事情,掀起了一点儿波澜。不过,还没有等这点点儿小波澜聚成起来,油山西村里众人的心绪,被一个更大的“浪头”震碎了!
不得了了!大家伙奔走相告,万人空巷。上到住拐棍的,下到怀里抱着的,全都挤到村部,伸长脖子往里瞧。更别提翻墙的,从房顶上逢里往下瞧的……
连跟魏檗不对付的老魏头,都拿着他的疙瘩拐杖,边打人边往村部院里挤:“都让开!都让开!老神仙来看得是我家祖坟!我家的!让我进去!”
大家伙儿自动给老魏头让开一条道儿,人人心里充满震撼:不得了了!咱支书,竟然从京城请来个能看风水的先生,瞧那身姿体面道骨仙风,据说是前清宫里供奉的老神仙!
作者有话说:
小魏:用魔法打败魔法
◎移风易俗◎
第二天一早, 李烛送魏檗到火车站。这一次,魏檗在市里的火车站刚下火车,就发现不远处的火车站台上, 停着一辆烧包的黑色小轿车。引得来往的行人频频观望。
油山西村的交通工具鸟枪换炮。魏俊海得了魏檗首肯后,马不停蹄,将敞篷农用三轮换成了黑色桑塔纳。
前来接站的魏俊海接过魏檗手里的行李, 引着魏檗来到车边。
打开车门, 魏檗发现, 魏红缨竟然也在车里。
魏红缨见着魏檗, 抱怨魏俊海:“我要到站台接你,他非要我在这儿看着车。”
正巧魏俊海放好了行李, 开车门时听到了魏红缨给他上眼药。他毫不示弱,阴阳怪气, 跟魏檗说:“姑是怕我来接你这一路,提前跟你汇报村里的事情呢。所以非要跟来。”
魏檗笑了, 熟悉的两人掐架, 熟悉的油山西村画风,让人感到亲切又怀念。
“别说,在外面待久了,还真挺想咱们村。”
“俺们也老想你了!”
魏红缨拉住魏檗的手,跟魏檗说村里的事儿:“你前阵子打电话交代的,哪儿的酱园厂、屠宰场啥的都来人了,在咱村里待了好几天, 也没说出个豆儿来。”
魏俊海从后视镜瞥了眼魏红缨,心里暗暗冷笑一声, 没见识。他跟魏檗解释:“人家根本不是没说出个豆儿。我跟着他们在村里转了几天, 是因为没有确定选址。”
“嗯。”
魏檗听了, 应了一声,脑海里调出油山西村周边的地图。其实这个熟食加工厂,不见得非要建在油山西村附件,建在山水镇其他村子,最远也不过二三十里,将来修了路,也都在一个大园区里面。
如果要建在油山西村,肯定不能再占用良田。油山西村现在,在油山山脚下,其实有一块合适的地。
但这块地……
魏檗手指在车门上敲了敲,让她非常心动!动这块地,阻力会及其大,但,会成为整个油山西村移风易俗的关键!
要不要在这个时候动呢?
魏檗看看魏红缨,看看魏俊海,慢条斯理的说:“我们村,有一块合适的建工厂的地。就在靠近油山的西北坡儿……”
“万万不可!”
开车的魏俊海猛一脚刹车,回身转向魏檗:“咱村很多人家的老林(祖坟)都在那片!”
最近几年,国家政策要求不能土葬,一定要火葬,为这,各村村部都已经焦头烂额了。所幸油山西村靠着魏檗的威望和凝聚力,加上金钱开道,火葬的能在村里领一大笔钱,才能把这事儿忽忽悠悠糊弄平顺。
现在要平坟建工厂,那不是在火药桶旁边玩鞭炮,一点就炸么!
魏檗踢了踢魏俊海的座椅,说:“你想啥呢,我能强制乡里乡亲扒坟么!脊梁骨不得让村里戳烂。”
听魏檗这么说,魏俊海勉强松了口气,然而心依然悬在半空。
魏红缨却是没什么,爱扒不扒,反正祖坟跟我没关系,我死了还不知道埋那个荒郊野岭,根本埋不进祖坟。她能理解魏俊海对“祖坟”的认同感,但她没有认同感。
她听了魏檗的话,更多的是好奇,夹杂着一丢丢的看热闹。
魏檗想了想,魏俊海已经是村里见过世面,比较开明的人了,大多数人,只能比他的反应更激烈。
呵!想到这儿,本来无可无不可的魏檗,忽然生出一股劲儿,她想起去年过年的时候,自己跟两个妹妹闲聊提到的,要移风易俗建陵园献花!困难一直都会在,哪怕明年、后年,什么时候做这件事,都会遭到反对。
避是避不开的,如果想做这件事,只能硬碰硬!
硬是意志坚定,而不是手段粗暴。
魏檗下定决心要做,便不再说话,反而像闭目养神一样,靠在车上休息。
魏俊海和魏红缨见状,也只以为魏檗是闲聊天随口一说而已。
快到村头的时候,魏檗睁开眼,状似无意的跟魏俊海和魏红缨两人聊天,说:“我在省城听人说起,大领导家的墓地都用汉白玉石,都传说用汉白玉修墓,能保子孙富贵。”
“真的吗?”魏俊海听到,两眼放光。
他感觉自己知道为什么魏檗刚上车时提起坟地的事儿了,难道她想修坟?但是但修自己家的,怕人眼红破坏?魏俊海内心升起“当仁不让”的豪气来,作为魏家的男丁,要修坟、捍卫祖坟!一定要把村里的红眼病通通打倒。
如果不是手握方向盘,魏俊海当场就要撸袖子拍胸膛。好在他理智尚存,不过话音儿已经飘了,“咱家能用汉白玉修一下祖坟吗?”
魏檗笑着说:“当然可以。不过汉白玉可不能买假了,你先打听打听哪里有好货。”
依誮
“绝对不能糊弄祖宗,买材料的事情,包我身上。”
“行,你多打听打听。”到了家,下车的时候,魏檗又嘱咐了魏俊海一句:“看好了先不要买,我在省城认识了个厉害的风水先生,到时候要让先生张眼。”
“太好了,太好了!”
魏俊海一百万个同意,点头如捣蒜。这一天,他连家门都没有进,送完魏檗,开车拐弯直去了镇上。他干工程认识了不少人,熟人托熟人,但凡沾点边的,全都被他请托一边。
消息以魏俊海为圆心,水面涟漪似的一圈圈往外扩散。从镇上又传回村里。整个山水镇,几乎人人都知道,魏俊海要买汉白玉石。并且每个人神神秘秘的都在私下流传,据说用汉白玉石修祖坟,能让子孙发达。——我只告诉你,不要告诉别人。
等魏檗到镇上找于明忠,被好奇的于明忠旁敲侧击打听这个问题时,笑得格外真心实意。
魏檗把握住了人的心理——越是从神神秘秘处听来的小道消息,越认为是不传之密,真得不能再真的真相。
面对于明忠,她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只模棱两可跟于明忠说:“我确实准备买一批汉白玉石。”
说完顶着于明忠愈发好奇的眼神,魏檗硬生生转了话题。
她指着河滩村距离油山西村不远的一片儿,跟于明忠说:“于书记,我函授班里有酱园厂和屠宰场的同学,我给他们谈得差不多了,准备建一个熟食加工厂,正好把我们村的辣椒皮处理了。”
谈起正事儿,于明忠只好收起自己旺盛的好奇心,聊起正事儿。
他知道前阵子酱园厂和屠宰场到油山西村考察的事情,当时镇里也派人一起参加了调研。镇里的同志回来告诉他,油山西村没有空地了,是不是能再腾退出一些,魏檗不回来,村里的人都不敢做主。
于明忠也知道油山西村的情况,坑塘都填了不少,他也想不出哪里还能再腾退出空地来。
魏檗点点河滩村,问他:“能镇里协调一下,建在河滩村吗?”
“啊?”
“建在哪个村,不都是咱镇里的产业,是咱镇里的税收吗?”魏檗似笑非笑看着于明忠,告诉于明忠,自己想在河滩村建这个加工厂。用地不多,五十亩地左右,暂时先上两条生产线。
魏檗把熟食加工厂的预期效益跟于明忠聊了聊,于明忠,于明忠被魏檗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大侄女,你真是,真是,不愧是在咱镇政府机关工作过的,胸怀全镇!不计较油山西村一村的得失,为咱整个山水镇做贡献!
“你要这么说,我现在就让人把河滩村的支书叫来!王干事!王干事!”于明忠一叠声叫他的秘书,“去,把河滩村支部书记叫来,立刻、马上!”
于明忠哪里知道,他“大侄女”魏檗,有“胸怀全镇”的情怀,但不多。她这么做,更多的是想让油山西村的村民眼馋。
上赶着不是买卖,魏檗如今左手一招“汉白玉宜子孙”,右手一招“产业建在别村”,她才不要求着村民迁坟进公墓,她要让村里的人求着她,主动要求让祖坟进公墓,把地腾出来。
*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河滩村天降大馅饼,征地整地干得热火朝天,酱园厂和肉联厂也不断派人来商谈各种合作事宜,派工程师现场指点厂房建设。
“这里,这里要建长一点,将来机器方便安装。”
“那里,架高一点!”
“对,就是这样,挖出储存坑。”
……
油山西村的人感觉到不对劲儿了。为什么来我们村考察的人,跑别村儿去了呢?!
更别提还听说,河滩村的人,都可以就地转成工人!
工人身份啊!
“咱村咋就不行呢?”“俺听说,咱村没地了。”“哎吆,以后好事儿都没咱村了吗?!”
“你说咱种辣椒挣钱,还是他们工厂挣钱?”
“俺可知道,他们工厂都得用咱的辣椒皮。到时候咱不把辣椒皮给他们,让他们干瞪眼!”
“对对对,要用辣椒皮,还是要求咱!”
油山西村里,因为河滩村建厂的事情,掀起了一点儿波澜。不过,还没有等这点点儿小波澜聚成起来,油山西村里众人的心绪,被一个更大的“浪头”震碎了!
不得了了!大家伙奔走相告,万人空巷。上到住拐棍的,下到怀里抱着的,全都挤到村部,伸长脖子往里瞧。更别提翻墙的,从房顶上逢里往下瞧的……
连跟魏檗不对付的老魏头,都拿着他的疙瘩拐杖,边打人边往村部院里挤:“都让开!都让开!老神仙来看得是我家祖坟!我家的!让我进去!”
大家伙儿自动给老魏头让开一条道儿,人人心里充满震撼:不得了了!咱支书,竟然从京城请来个能看风水的先生,瞧那身姿体面道骨仙风,据说是前清宫里供奉的老神仙!
作者有话说:
小魏:用魔法打败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