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36章 继续试探

  ◎堂而皇之◎

  章启想了想, 半晌,才缓缓说:“启——”

  “多谢启公子相救!”她嘴角勾着笑,目光灼灼。

  章启本能避开她的视线。

  他想起面上还戴着的面具, 方才可是将那儒生吓得说不出话。

  他往后退了一步,犹疑道:“你, 你不害怕?”

  “我, 我为何要怕你?”她刻意学着他的语气讲出来。

  章启怔忪了片刻, 凌厉的眸子隐在面具之下,叫人看不分明。

  半晌,一只指骨分明的手缓缓从墨色锦绣中伸出,点了点方才还近在咫尺玉兔灯:“这灯——”

  虞秋烟彻底收回差一点就要被扔出去的玉兔灯, 站直了身子,乖巧地理了理玉兔灯下的穗子。

  道:“风太大了, 拿得不稳当,让公子见笑了。”

  章启好像笑了。

  虞秋烟撇撇嘴,放下了装模作样理穗子的手:“方才认错人了,还以为公子是宵小之辈, 这才险些失手。”

  “无妨,是在下这副面具惊到了姑娘。”他说完,却没有摘下面具的打算。

  虞秋烟看了看他,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修罗面具, 有什么可怕的?”

  她又将那盏玉兔灯笼稍稍抬高了些,倾身与他离得更近些,朦胧的烛光照过去,意味深长道, “更何况——, 这面具, 挺衬你的。”

  这话似意有所指。

  这面具本就是她从摊架上试过又被放回去的——

  章启与太子在楼上瞧见了。

  下楼后,章启就取了同样的面具时,太子还在一旁调侃道:“没想到也有姑娘家喜欢鬼面,这面具挺衬皇叔你的。”

  ……

  “方才,多谢公子。”虞秋烟道。

  章启回过神来,灯影从眼前一晃而过——她道完谢,转身往前走去。

  章启不由问:“姑娘怎知是我出的手?”

  她方才分明意欲甩开身后之人,一路行得很急,连头都没有回。

  虞秋烟停下步子,站定回眸。

  玉兔面具只盖住了她上半张脸,贴着面具露出的一截下颚轮廓柔美。

  圆月与烛光为她披了一身雾,仿若娴雅的月宫仙娥。

  她微微勾唇,仿佛挑衅一般:“我就是知道,不过我倒是想问公子为何跟着我?”她说出的话总有几分不讲道理。

  “……路过。”章启僵直着身。

  他偏过头,有些不自在。

  泠水河上花灯渔火零星疏散,大道宽敞。

  虞秋烟望着泠水河上的点点花灯,视线不动声色地扫过那张熟悉的鬼面:“原是如此,公子是出来看灯的吗?”

  “不是。”章启如实道。

  她沉吟道:“是吗,我还以为公子是与人相约呢。”

  元宵佳节,中州盛日,张灯,观灯之俗可谓由来已久,便是常年处于深闺的女子也可以名正言顺的与情郎结伴相游,宝马香车来相召。

  章启若有所思,淡声问道:“姑娘呢?”

  “我?我倒是与人相约。不过我与她走丢了。不知公子可见过?”

  自从玉楼被官府查封至今,泠水河岸的繁闹再不如以往,可今日因出了意外,哄散的人群又慢慢沿着市坊大街行至此处。

  章启自然知道她说的是谁,虞秋烟许是没看清,章启却看得一清二楚。

  那贼人从人潮中穿行跑过时,梁家大小姐在前头欲起身去追,最后被太子拉回来了——

  章启这一路远远跟着虞秋烟,只是想确保她安全,若不是那个登徒子,她都察觉不到他。

  章启淡声道:“可是狐面的姑娘,方才有遇见过,她似乎……遇见了熟人,你不必担心她。”

  虞秋烟还当是梁元朗,点点头。

  “嗯,那就好。今日若不是遇见公子,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既然公子也无人相约,与我相约的人又不在,不妨你我二人一起逛逛可好?”

  她说这话时扬起了几分笑意,轻快得很,那张玉兔面仿佛也鲜活起来。

  她还在等着他答应……

  泠水河寒风拂面,她发间玉钗伴着耳铛轻轻摇晃,玉坠耳铛随着她微偏的姿态贴到一截纤细如玉的脖颈上。

  章启想,任谁都不会拒绝。

  他轻轻颔首。

  虞秋烟与他并肩行着,突然倾身凑近了些道,“我姓虞。”

  “虞姑娘。”章启从善如流道。

  两人从泠水河岸行至桥头。

  虞秋烟不由想起上辈子的事,也是这个地方,她在玉楼之上看着满宵与虞衡放灯。

  她说:“我不要做虞秋烟了。”

  启言拥住她,最后道:“山下别院刚好没有主人,以后,你可以当别院的主人。”

  ……

  今日也是一轮圆月高挂,春寒料峭,湖面波光粼粼,点点花灯辉映,熠熠生辉。

  朵朵清莲被行人放入水中,里头存着的祈愿仿佛一尾尾放生的鱼。

  岸边商贩用竹篾与油纸捏出一朵又一朵灯莲,吆喝着。

  “姑娘,买一盏吧。”

  原先在丰乐楼下的人群似乎都涌到了泠水河的桥头附近,原先的市坊散了,泠水河的桥头却聚了一众小摊贩,坐地成市。

  虞秋烟目不斜视,从花灯小摊前行过。

  她想着前世之事想得太入迷,差一点又要撞到另一个游走的摊贩身上去了。

  章启伸手捏住她的手腕,将虞秋烟拉开了些。

  定睛一看,是一个叫卖着花枝的小姑娘,小姑娘亦往回退了一大步,看着两人的模样突然甜甜道:“哥哥,给姐姐买一枝花吧。”

  她背上的竹篓倒是存了不少新折的梅花枝,虞秋烟定睛落在一束碗口大的山茶花身上,倒是新鲜。

  这小姑娘瞧着也讨喜,虞秋烟从中取了数支寒梅并山茶,含笑:“我买了——”

  “谢谢姐姐!”

  她正取腰间的银袋,身侧一只墨色的锦袖伸出去,那只指节修长的手早已将碎银递出去。

  “不用找了。”

  虞秋烟凝眸看了一瞬,不由勾了嘴角。

  肃王也是启言啊。

  小姑娘多拿了银子,受宠若惊,将怀中的花捧了一大捧递给虞秋烟,随后惊喜地抱着竹篓跑远了。

  附近的商贩许是瞧出了商机,争相对着章启吆喝。

  “公子,给小姐买支钗罢——”

  “公子,您瞧瞧我这莲花灯,正衬这位姑娘,祈愿一准儿灵验,给姑娘买一盏花灯罢——”

  章启似犹豫了一瞬,伸手取了一角碎银,拿了一盏莲灯托于手上。

  然后,愈来愈多的商贩蜂拥而至,将他围在中间。

  “公子,给姑娘买盒胭脂罢,必然让这位姑娘人比花娇——”

  “公子,买花糕……”

  虞秋烟见他身形稍稍凝滞了一瞬,心下失笑。

  章启手上还拿着莲灯,虞秋烟直接将花枝一股脑儿扔进了他怀中,伸手拉住他的衣袖。

  她一只手擎着玉兔灯笼在前头开路,另一只手隔着衣袖拉过他的手腕,灯笼左右晃了晃。

  “要走了——”

  商贩见状,也渐渐无趣地让出一条路来。

  一路上光影迷离,人影憧憧,章启却只看到了眼前一个人的背影。

  被众人包围的烦躁与不耐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

  夜色愈酿愈浓。

  她手中的玉兔灯摇摇晃晃,将两人的身影重新投到脚边,交叠着。

  人影逐渐稀疏,两人渐渐地已经行至泠水河的桥洞之下。

  湖面对岸的远山在幽蓝的夜幕下一片雾蒙蒙的剪影,桥洞之下的水流静悄悄的。

  即便他戴着骇人的修罗面具也挡不住众人趋利的本能。

  虞秋烟回想着他方才被众人簇拥着要他花钱,他手足无措的模样,觉得十分有趣。

  若不是及时拉着人走开了,只怕他要发脾气了。

  先前她没见过启言的面容,还总觉得他一定是个温柔的儒生,如今在她心里,那张面具渐渐与肃王的面容重叠起来。

  她拉过他走了一路,心想,他如今的面具之下必定又是一张冷面。

  就像她上次在玉楼上见他时的场景,可不是一副古寺晨钟的模样,叫人瞧不出他想法。

  虞秋烟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 章启问出了声。

  那张玉兔面扭过头去,鸦羽一般的青丝顺着耳后垂下,微露的耳尖泛着嫣红。

  “财不外露,公子不知道吗?”

  “多谢虞姑娘。”

  章启将怀中的花灯递过去。

  碗口大小的小小莲灯,虞秋烟愣了神:“公子怎么就被忽悠着买了这个?”

  “可以祈愿。”

  他的视线落到水面点点浮动的莲灯,又落到虞秋烟的面上。方才这张红彤彤的兔眼定定看向湖中又撇开面去的模样——她或许是想要尝试的。

  “虞姑娘就当是谢礼罢。”

  分明是买花灯在前,帮他解围在后,这谢礼可谢得毫无道理哩。

  虞秋烟摇了摇头,伸手接过莲灯。

  此处没有笔墨,自然也来不及写下祝愿。

  小姑娘们祈愿往往会许些什么?

  大抵是岁岁如今朝,朝朝常相见,觅得一人心,之类的话罢。

  这其实不是她第一次放花灯,上辈子启言也曾带她放过,只是是在别院的溪中,那日也不是甚么佳节良辰。

  到底是不同的,可身边的人却好似没变。

  前世今生的交错,不禁让她有些失神。

  她微微偏过头看着身侧的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月夜。

  前世的那时候,正是她刚与启言敞开心扉之时。那时虞秋烟无聊得很,逼着他与自己一同祈愿,之后还追问他祈了什么?

  最后启言被问得不耐了,抓着她的手道:“我有一愿确不需要上苍,你便能帮我实现。”

  那夜月明星稀,庭中宛如积水。

  他捏紧了她的手腕,指尖细细摩挲着,其中情谊不言而喻。

  虞秋烟抱了抱他,笑着打岔:“好啊,好啊,待我身体好了就嫁给你好不好?”

  ……

  前尘如流水,前世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好在她还有今生。

  虞秋烟望着章启时,好像穿过了邈远的距离与辽阔的时空。

  她眼神潋滟,半晌,重新低眸落到水面上。

  章启一言未发,默默替她举着玉兔灯。

  晕黄的一团烛火照着缓慢而幽深的流水,两个临水而立的身影落到湖面上,缓缓晃动。

  女子沉思了片刻后,一手撩起宽袖,另一只手将莲灯送入水中,引得平静的画影逐渐模糊。

  她合起双手,对着幽蓝的远山剪影和山头圆月拜了拜。

  桥上的热闹与熙熙攘攘分明停在耳侧,却又好像与此隔得很远。

  半晌,虞秋烟收了手,立于岸边看着那盏莲灯随波飘至湖中央。

  “公子可知我许了什么?”她侧首望向章启,忽而出声道。

  那张鬼面隐在夜色中,微微转了个面。

  即使瞧不清面容,可虞秋烟却觉得他的视线定是落在自己身上,一如以往,耳根不由更红了些。

  他压低了声音,如实道:“在下不知。”

  虞秋烟许完了愿,故作为难道:“今日我寻人时就险些被那等无赖骗过去,若不是公子及时出现,只怕为人所欺,后果不堪设想。”

  她摇摇头,声音绵糯:“有道是,救命之恩当以身——”

  章启面具下的眉头听完前半句便紧锁眉头,打断了她的话:“虞姑娘总是这般轻易轻信旁人?若我今日不在,虞姑娘莫非真会跟着那登徒子去寻人?”

  十分不赞同的模样,好像她是个很容易上当受骗的傻子。

  ……

  为何同是一个人相差如此大。

  实在是不解风情。

  虞秋烟被打断,挑逗的兴致全无,羞愤地转了身,一句话也不愿多言。

  那张玉兔面低着脑袋,好似受了极大的委屈。

  章启不由软了声,晓之以理:“方才那人虽一副书生扮相,但实则步伐虚沉,眼神漂浮,不可信。”

  虞秋烟嘴唇紧抿:“多谢公子警醒。”

  “虞姑娘日后孤身在外还是留意些为好。”

  虞秋烟看着那张忽而变得一本正经的鬼面,撇了撇嘴,反问道:“是么?那公子呢?公子可信否?”

  “自然……”

  那张玉兔面忽然倾身,凑得章启愈来愈近,好似要看清他的面容是否真的可信。

  章启不觉往后迈开一脚,身形才动,便听得一声娇呵。

  “别动!”她陡然出声。

  章启滞在了原地,灯笼被一只玉手扣着锦轴长杆头推到了一侧,梅花枝还在他怀中,无处遁形,他捏着梅枝的指节愈发得紧,沾染得怀中淡香浮动。

  她踮脚凑近,脑袋就处于他的肩下,下巴微抬,耳铛贴着脖颈摇曳,她不满地翘着嘴唇,唇色嫣红。

  只要稍稍矮下身——

  章启浑身僵硬,呼吸陡滞。

  虞秋烟微微歪着脑袋,唇角闪过一丝狡黠,红唇轻启:“公子,你眼神漂浮,浑身僵直,步伐沉重——”

  章启心间一阵悸动。

  随着她退开身去,他连忙别开脸。

  虞秋烟偷偷抿唇而笑,无辜地眨眼:“不过我相信公子。”

  章启也知他被捉弄了。

  可实在很难对她生气。

  他定了定神,半晌,才发出声:“虞姑娘对着别人也是如此吗?”

  “别人?”她好像想了一瞬,随后,浅浅笑开了,“没有,我只是相信公子呀。”

  也不知是真话,还是假话。章启还是忍不住问:“为何?”

  她望向他,一字一句道:“若非说为何……”

  嫣红的唇瓣微微抿着,叫人挪不开视线,她沉吟道:“因为我,喜欢公子——的面具。”

  一句话说得拖腔带调,很显然她还存了几分促狭的心思。

  可章启心头涌起一阵湿漉漉的感觉,盯着她,本能一般。

  章启:“再说一遍!”

  砰——

  桥上的烟火在酉时被一同点燃。

  随着桥头的人群爆出一声声欢呼,烟火化作一道道光划开幽蓝的夜幕。

  空中散开无数点星子,火星在空中连成一片。

  泠水河被烟火所点亮,平静的湖面倒映出一阵阵斑斓的光,湖上画舫与千灯遥相辉映。

  虞秋烟的唇张张合合,倏地,闻声扭头,含着笑意望着夜幕。

  章启侧过头,再没有移开视线。

手机上看
第36章 继续试探

  ◎堂而皇之◎

  章启想了想, 半晌,才缓缓说:“启——”

  “多谢启公子相救!”她嘴角勾着笑,目光灼灼。

  章启本能避开她的视线。

  他想起面上还戴着的面具, 方才可是将那儒生吓得说不出话。

  他往后退了一步,犹疑道:“你, 你不害怕?”

  “我, 我为何要怕你?”她刻意学着他的语气讲出来。

  章启怔忪了片刻, 凌厉的眸子隐在面具之下,叫人看不分明。

  半晌,一只指骨分明的手缓缓从墨色锦绣中伸出,点了点方才还近在咫尺玉兔灯:“这灯——”

  虞秋烟彻底收回差一点就要被扔出去的玉兔灯, 站直了身子,乖巧地理了理玉兔灯下的穗子。

  道:“风太大了, 拿得不稳当,让公子见笑了。”

  章启好像笑了。

  虞秋烟撇撇嘴,放下了装模作样理穗子的手:“方才认错人了,还以为公子是宵小之辈, 这才险些失手。”

  “无妨,是在下这副面具惊到了姑娘。”他说完,却没有摘下面具的打算。

  虞秋烟看了看他,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修罗面具, 有什么可怕的?”

  她又将那盏玉兔灯笼稍稍抬高了些,倾身与他离得更近些,朦胧的烛光照过去,意味深长道, “更何况——, 这面具, 挺衬你的。”

  这话似意有所指。

  这面具本就是她从摊架上试过又被放回去的——

  章启与太子在楼上瞧见了。

  下楼后,章启就取了同样的面具时,太子还在一旁调侃道:“没想到也有姑娘家喜欢鬼面,这面具挺衬皇叔你的。”

  ……

  “方才,多谢公子。”虞秋烟道。

  章启回过神来,灯影从眼前一晃而过——她道完谢,转身往前走去。

  章启不由问:“姑娘怎知是我出的手?”

  她方才分明意欲甩开身后之人,一路行得很急,连头都没有回。

  虞秋烟停下步子,站定回眸。

  玉兔面具只盖住了她上半张脸,贴着面具露出的一截下颚轮廓柔美。

  圆月与烛光为她披了一身雾,仿若娴雅的月宫仙娥。

  她微微勾唇,仿佛挑衅一般:“我就是知道,不过我倒是想问公子为何跟着我?”她说出的话总有几分不讲道理。

  “……路过。”章启僵直着身。

  他偏过头,有些不自在。

  泠水河上花灯渔火零星疏散,大道宽敞。

  虞秋烟望着泠水河上的点点花灯,视线不动声色地扫过那张熟悉的鬼面:“原是如此,公子是出来看灯的吗?”

  “不是。”章启如实道。

  她沉吟道:“是吗,我还以为公子是与人相约呢。”

  元宵佳节,中州盛日,张灯,观灯之俗可谓由来已久,便是常年处于深闺的女子也可以名正言顺的与情郎结伴相游,宝马香车来相召。

  章启若有所思,淡声问道:“姑娘呢?”

  “我?我倒是与人相约。不过我与她走丢了。不知公子可见过?”

  自从玉楼被官府查封至今,泠水河岸的繁闹再不如以往,可今日因出了意外,哄散的人群又慢慢沿着市坊大街行至此处。

  章启自然知道她说的是谁,虞秋烟许是没看清,章启却看得一清二楚。

  那贼人从人潮中穿行跑过时,梁家大小姐在前头欲起身去追,最后被太子拉回来了——

  章启这一路远远跟着虞秋烟,只是想确保她安全,若不是那个登徒子,她都察觉不到他。

  章启淡声道:“可是狐面的姑娘,方才有遇见过,她似乎……遇见了熟人,你不必担心她。”

  虞秋烟还当是梁元朗,点点头。

  “嗯,那就好。今日若不是遇见公子,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既然公子也无人相约,与我相约的人又不在,不妨你我二人一起逛逛可好?”

  她说这话时扬起了几分笑意,轻快得很,那张玉兔面仿佛也鲜活起来。

  她还在等着他答应……

  泠水河寒风拂面,她发间玉钗伴着耳铛轻轻摇晃,玉坠耳铛随着她微偏的姿态贴到一截纤细如玉的脖颈上。

  章启想,任谁都不会拒绝。

  他轻轻颔首。

  虞秋烟与他并肩行着,突然倾身凑近了些道,“我姓虞。”

  “虞姑娘。”章启从善如流道。

  两人从泠水河岸行至桥头。

  虞秋烟不由想起上辈子的事,也是这个地方,她在玉楼之上看着满宵与虞衡放灯。

  她说:“我不要做虞秋烟了。”

  启言拥住她,最后道:“山下别院刚好没有主人,以后,你可以当别院的主人。”

  ……

  今日也是一轮圆月高挂,春寒料峭,湖面波光粼粼,点点花灯辉映,熠熠生辉。

  朵朵清莲被行人放入水中,里头存着的祈愿仿佛一尾尾放生的鱼。

  岸边商贩用竹篾与油纸捏出一朵又一朵灯莲,吆喝着。

  “姑娘,买一盏吧。”

  原先在丰乐楼下的人群似乎都涌到了泠水河的桥头附近,原先的市坊散了,泠水河的桥头却聚了一众小摊贩,坐地成市。

  虞秋烟目不斜视,从花灯小摊前行过。

  她想着前世之事想得太入迷,差一点又要撞到另一个游走的摊贩身上去了。

  章启伸手捏住她的手腕,将虞秋烟拉开了些。

  定睛一看,是一个叫卖着花枝的小姑娘,小姑娘亦往回退了一大步,看着两人的模样突然甜甜道:“哥哥,给姐姐买一枝花吧。”

  她背上的竹篓倒是存了不少新折的梅花枝,虞秋烟定睛落在一束碗口大的山茶花身上,倒是新鲜。

  这小姑娘瞧着也讨喜,虞秋烟从中取了数支寒梅并山茶,含笑:“我买了——”

  “谢谢姐姐!”

  她正取腰间的银袋,身侧一只墨色的锦袖伸出去,那只指节修长的手早已将碎银递出去。

  “不用找了。”

  虞秋烟凝眸看了一瞬,不由勾了嘴角。

  肃王也是启言啊。

  小姑娘多拿了银子,受宠若惊,将怀中的花捧了一大捧递给虞秋烟,随后惊喜地抱着竹篓跑远了。

  附近的商贩许是瞧出了商机,争相对着章启吆喝。

  “公子,给小姐买支钗罢——”

  “公子,您瞧瞧我这莲花灯,正衬这位姑娘,祈愿一准儿灵验,给姑娘买一盏花灯罢——”

  章启似犹豫了一瞬,伸手取了一角碎银,拿了一盏莲灯托于手上。

  然后,愈来愈多的商贩蜂拥而至,将他围在中间。

  “公子,给姑娘买盒胭脂罢,必然让这位姑娘人比花娇——”

  “公子,买花糕……”

  虞秋烟见他身形稍稍凝滞了一瞬,心下失笑。

  章启手上还拿着莲灯,虞秋烟直接将花枝一股脑儿扔进了他怀中,伸手拉住他的衣袖。

  她一只手擎着玉兔灯笼在前头开路,另一只手隔着衣袖拉过他的手腕,灯笼左右晃了晃。

  “要走了——”

  商贩见状,也渐渐无趣地让出一条路来。

  一路上光影迷离,人影憧憧,章启却只看到了眼前一个人的背影。

  被众人包围的烦躁与不耐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

  夜色愈酿愈浓。

  她手中的玉兔灯摇摇晃晃,将两人的身影重新投到脚边,交叠着。

  人影逐渐稀疏,两人渐渐地已经行至泠水河的桥洞之下。

  湖面对岸的远山在幽蓝的夜幕下一片雾蒙蒙的剪影,桥洞之下的水流静悄悄的。

  即便他戴着骇人的修罗面具也挡不住众人趋利的本能。

  虞秋烟回想着他方才被众人簇拥着要他花钱,他手足无措的模样,觉得十分有趣。

  若不是及时拉着人走开了,只怕他要发脾气了。

  先前她没见过启言的面容,还总觉得他一定是个温柔的儒生,如今在她心里,那张面具渐渐与肃王的面容重叠起来。

  她拉过他走了一路,心想,他如今的面具之下必定又是一张冷面。

  就像她上次在玉楼上见他时的场景,可不是一副古寺晨钟的模样,叫人瞧不出他想法。

  虞秋烟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 章启问出了声。

  那张玉兔面扭过头去,鸦羽一般的青丝顺着耳后垂下,微露的耳尖泛着嫣红。

  “财不外露,公子不知道吗?”

  “多谢虞姑娘。”

  章启将怀中的花灯递过去。

  碗口大小的小小莲灯,虞秋烟愣了神:“公子怎么就被忽悠着买了这个?”

  “可以祈愿。”

  他的视线落到水面点点浮动的莲灯,又落到虞秋烟的面上。方才这张红彤彤的兔眼定定看向湖中又撇开面去的模样——她或许是想要尝试的。

  “虞姑娘就当是谢礼罢。”

  分明是买花灯在前,帮他解围在后,这谢礼可谢得毫无道理哩。

  虞秋烟摇了摇头,伸手接过莲灯。

  此处没有笔墨,自然也来不及写下祝愿。

  小姑娘们祈愿往往会许些什么?

  大抵是岁岁如今朝,朝朝常相见,觅得一人心,之类的话罢。

  这其实不是她第一次放花灯,上辈子启言也曾带她放过,只是是在别院的溪中,那日也不是甚么佳节良辰。

  到底是不同的,可身边的人却好似没变。

  前世今生的交错,不禁让她有些失神。

  她微微偏过头看着身侧的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月夜。

  前世的那时候,正是她刚与启言敞开心扉之时。那时虞秋烟无聊得很,逼着他与自己一同祈愿,之后还追问他祈了什么?

  最后启言被问得不耐了,抓着她的手道:“我有一愿确不需要上苍,你便能帮我实现。”

  那夜月明星稀,庭中宛如积水。

  他捏紧了她的手腕,指尖细细摩挲着,其中情谊不言而喻。

  虞秋烟抱了抱他,笑着打岔:“好啊,好啊,待我身体好了就嫁给你好不好?”

  ……

  前尘如流水,前世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好在她还有今生。

  虞秋烟望着章启时,好像穿过了邈远的距离与辽阔的时空。

  她眼神潋滟,半晌,重新低眸落到水面上。

  章启一言未发,默默替她举着玉兔灯。

  晕黄的一团烛火照着缓慢而幽深的流水,两个临水而立的身影落到湖面上,缓缓晃动。

  女子沉思了片刻后,一手撩起宽袖,另一只手将莲灯送入水中,引得平静的画影逐渐模糊。

  她合起双手,对着幽蓝的远山剪影和山头圆月拜了拜。

  桥上的热闹与熙熙攘攘分明停在耳侧,却又好像与此隔得很远。

  半晌,虞秋烟收了手,立于岸边看着那盏莲灯随波飘至湖中央。

  “公子可知我许了什么?”她侧首望向章启,忽而出声道。

  那张鬼面隐在夜色中,微微转了个面。

  即使瞧不清面容,可虞秋烟却觉得他的视线定是落在自己身上,一如以往,耳根不由更红了些。

  他压低了声音,如实道:“在下不知。”

  虞秋烟许完了愿,故作为难道:“今日我寻人时就险些被那等无赖骗过去,若不是公子及时出现,只怕为人所欺,后果不堪设想。”

  她摇摇头,声音绵糯:“有道是,救命之恩当以身——”

  章启面具下的眉头听完前半句便紧锁眉头,打断了她的话:“虞姑娘总是这般轻易轻信旁人?若我今日不在,虞姑娘莫非真会跟着那登徒子去寻人?”

  十分不赞同的模样,好像她是个很容易上当受骗的傻子。

  ……

  为何同是一个人相差如此大。

  实在是不解风情。

  虞秋烟被打断,挑逗的兴致全无,羞愤地转了身,一句话也不愿多言。

  那张玉兔面低着脑袋,好似受了极大的委屈。

  章启不由软了声,晓之以理:“方才那人虽一副书生扮相,但实则步伐虚沉,眼神漂浮,不可信。”

  虞秋烟嘴唇紧抿:“多谢公子警醒。”

  “虞姑娘日后孤身在外还是留意些为好。”

  虞秋烟看着那张忽而变得一本正经的鬼面,撇了撇嘴,反问道:“是么?那公子呢?公子可信否?”

  “自然……”

  那张玉兔面忽然倾身,凑得章启愈来愈近,好似要看清他的面容是否真的可信。

  章启不觉往后迈开一脚,身形才动,便听得一声娇呵。

  “别动!”她陡然出声。

  章启滞在了原地,灯笼被一只玉手扣着锦轴长杆头推到了一侧,梅花枝还在他怀中,无处遁形,他捏着梅枝的指节愈发得紧,沾染得怀中淡香浮动。

  她踮脚凑近,脑袋就处于他的肩下,下巴微抬,耳铛贴着脖颈摇曳,她不满地翘着嘴唇,唇色嫣红。

  只要稍稍矮下身——

  章启浑身僵硬,呼吸陡滞。

  虞秋烟微微歪着脑袋,唇角闪过一丝狡黠,红唇轻启:“公子,你眼神漂浮,浑身僵直,步伐沉重——”

  章启心间一阵悸动。

  随着她退开身去,他连忙别开脸。

  虞秋烟偷偷抿唇而笑,无辜地眨眼:“不过我相信公子。”

  章启也知他被捉弄了。

  可实在很难对她生气。

  他定了定神,半晌,才发出声:“虞姑娘对着别人也是如此吗?”

  “别人?”她好像想了一瞬,随后,浅浅笑开了,“没有,我只是相信公子呀。”

  也不知是真话,还是假话。章启还是忍不住问:“为何?”

  她望向他,一字一句道:“若非说为何……”

  嫣红的唇瓣微微抿着,叫人挪不开视线,她沉吟道:“因为我,喜欢公子——的面具。”

  一句话说得拖腔带调,很显然她还存了几分促狭的心思。

  可章启心头涌起一阵湿漉漉的感觉,盯着她,本能一般。

  章启:“再说一遍!”

  砰——

  桥上的烟火在酉时被一同点燃。

  随着桥头的人群爆出一声声欢呼,烟火化作一道道光划开幽蓝的夜幕。

  空中散开无数点星子,火星在空中连成一片。

  泠水河被烟火所点亮,平静的湖面倒映出一阵阵斑斓的光,湖上画舫与千灯遥相辉映。

  虞秋烟的唇张张合合,倏地,闻声扭头,含着笑意望着夜幕。

  章启侧过头,再没有移开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