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京中这几日小雨连绵, 廊下留下几串水珠。
牢狱角落的人形容极为狼狈,发髻散乱地遮住面容,受过刑的手指没有气力地垂着。
见到戚鼎去而复返忽然抬起眼, 露出几分亮光。
戚鼎看着她,丝毫没有动容, 冷声道:“赏云说, 宋成毓辜负你家小姐时, 你十分生气,绝不可能会为了那自寻死路的宋成毓做出此事。所以你那时是为何生气?当真只是替你家小姐感到生气么?”
见到她惶恐的面容,戚鼎轻嗤了一声,转身离去。
“不是的, 不是的,我只是想吓吓她的, 我不是想害她。求王爷饶命啊。”屋内的人仿佛疯了一般那脑袋磕着门栏,“我照顾了王妃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求王妃饶命。”
几位短打甲胄的侍卫走过,为首的一人嗤道:“她说什么?求王爷饶命?”
“看来是王爷成了亲对人和善了, 竟叫这些人忘了他以前的模样。”
另一人接过话道:“就连戚先生那样善良淡泊的人都留了话不必手软,这再祥和的人都有脾气,何况是王爷,更别说王妃如今还未清醒。”
这话一出, 几人纷纷叹了口气。
戚九匆匆跑进戚鼎的院中:“已经两日了,王妃不醒,王爷便一直这样守着,这可怎么好。”
自从王爷寻到了王妃, 王妃便一直昏迷着, 太医院的人来了又走, 药方也开了,可还是没什么作用,那些院判也束手无策,只会跪下磕头劝王爷不要心急。
可这怎么能不急。戚九在一旁都心急得不得了,更何况是王爷。
“哥哥,连你也没有法子吗?只会叫人等着。”戚九眼巴巴看着戚鼎。
“王妃发了高热,意识不清倒是常见,只是她怀着身子,用药有些顾忌,这两日用了些温和之药,如今才退了热,已经是好征兆了。”
“可王妃怀着孩子,再这样下去,只怕伤身……到时候就算醒了,身子虚弱,生产时也十分困难,对孩子也……”戚九越想越焦心,她知道现在已经是好征兆了,可每个人还是提着一颗心,她摇头,“也不知王妃到底何时能自己醒来。”
每拖一日,众人都要提心吊胆一日。
戚鼎起了身,叹了口气,道:“我先去看看术尘。”
这几日,赏云和盈香都被王爷关了起来,虞秋烟从被寻回来后就昏迷不醒。就连术尘都卧病在床,他折了腿,虽无甚大碍,但伤筋动骨总是难养。
戚九这几日只觉得天翻地覆,府内都格外压抑,就连院角的花被雨水一打都凋零了满地的碎瓣。
术尘喝完药,靠在床边,看着戚鼎过来当即便问:“王妃……”
才开了头,见戚鼎摇头术尘便失望地低下头,“是我不好,若不是我催她回府只怕不会如此。我对不住王爷,是我没用。”
戚鼎摇了头:“术尘,你已经尽力护着她了,只是谁也没想到她身边的丫鬟早生了异心,你一路带着她躲进山洞已实属不易。”
当日,术尘护着虞秋烟从马车上跳下去,关键时刻根本顾不得男女忌讳,术尘用自己的身体尽力护着虞秋烟少受伤害,两人滚下山崖后,没多久便见到盈香等人带着仆从在山崖边呼喊,术尘情况堪忧,虞秋烟又伤了头,他难分敌友,只好一路带着人往山林茂密的谷底躲去。
最后,他留心在谷底放了几只鸽子这才引来章启。
戚鼎见术尘一副失落的模样,叹了口气,只吩咐他好好养病。
-
“王爷,昨日盈香已经全招供了,她是为……宋成毓抱不平,又恰在山寺中寻着机会才对王妃下手。”
盈香在府中犯过错,受过宋成毓的恩,对宋成毓十分感激,只是她为人谨慎从不表露。
在宋成毓辜负虞秋烟时,她也义愤填膺,可在听到宋成毓去世后,盈香又觉得虞秋烟心狠。
“她一直替王妃打理着衣柜首饰,对王爷先前私下送予王妃的披风早就生了疑心,后来随王妃到王府,也曾私下对比询问,王妃身边的人还当她是细心,没想到竟魔怔至此。”
戚鼎将侍从审出的东西递了上去,叹了口气。
有时候,鬼迷心窍也不过一瞬间。
床边的人只看了一眼卷宗便不愿意再看,又扭过头去,盯着床上的人。
床榻上的人额上还裹着一圈白色的棉布,脸色苍白。
“还有一事,虞大人辞官去远洲听闻王妃怀孕,本欲半路返回,被林老先生拦住了,老先生说多年未进京,要亲自上京看望王妃。如今已经快到京城了……”戚鼎斟酌道。
虞衡在太子成婚后便启程离京了,如今已经到了远洲。
而虞秋烟的外祖林老先生一则是虞衡去了后他乐得清闲,二则是念着虞秋烟,也不知怎的想着进京探探,有了想法月前便动了身,动身后就连信件都没传,只在快进京时方才传了话来。
这些消息戚鼎也是近日才收到。
“你安排罢。”章启显然不愿多话。
-
屋里屋外的丫鬟端着汤药进进出出。屋内四处都燃着烛火,格外灼眼。
章启看着进进出出的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动容和悲伤。
床侧的人静静地坐在床缘边,一动也不动地看着锦帐内的女子。
那女子同虞秋烟十分相似,只是她更要瘦一些,脸上有一大片瘢痕。
床沿的男人伸手将帕子贴上她的额,又拿起汤药一点点地灌入她口中。
床上的人忽然咳嗽了一下,喝过的汤药尽数吐了出来,直到最后实在没什么可吐了,竟又咯出一口血。
帕子上星星点点的血迹比烛火还要灼眼。
女子咳完后,清醒过来,挣扎着起身,缓缓靠进了男子的怀中,轻声道:“早知会有这一天的。我若,若是走了,你要好好过。”
男人替她顺着脊背,忽然停下手,将她揽住,道:“胡说什么?我不会让你有事的,不要多想。”
他极力将每个字说得从容。
后来女子又昏睡了过去,床侧的男人起了身,他推开隔扇门,绕过琉璃槛墙,走进一方小次间,正中,小小的香岸上竟然供着一尊长寿佛。
佛像冷眼看着祭拜的人。
男人低头走出去,避开了长寿佛低垂的眉眼。
尽管他格外虔诚,可分明是不信佛的。
走出佛堂的人又快步踏入书房,一刻也不停歇,房内书信堆集了一整岸,一些医书甚至散落在地上。
他随手翻开一张信笺,笺上的每一个字眼都像一座山。
窗子外的风雪压着枝头堆满了小道,丫鬟也无心打扫。
冬日迟早会过去,春天会降临,万物都会重焕生机。
院子安静了一会,可这安静格外压抑。没多久,屋外重新响起一阵躁动,他的心愈发的慌乱。
丫鬟在雪道上跑动着,有人说“快去找老爷”,随即有人推开了书房的门……
-
章启晃晃悠悠地飘荡其中,时而抽离,时而仿佛身临其境。听到丫鬟的哭叫声忽然清醒过来。
他猛然一抬头——
虞秋烟仍旧好好地躺在帐内。
他伸手捏了捏她的手掌,感受到温热的触感,方才安下些心。
“长寿佛若真的有用,本王必定日日拜它。”
他的话音轻轻的散在风中。
说罢,他心上仿佛被蜇了一下,忽然明白,为何梦中的人会那样虔诚……
她已经昏迷许久了,太医说过若是长此以往,孩子吸收母体的营养,她和孩子都会十分危险……
这是最坏的打算。
章启回想着那个梦,他不是第一次做那样的梦,可还是第一次这样害怕。
真实的恐惧感和压抑感笼罩着,他缓缓贴上她的腹部,静静地听着,许久,他闭上了眼睛,将戚鼎唤了进来。
屏风外絮絮的交谈声响起,屋内虞秋烟的手抽动了一下。
-
虞秋烟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幻境之中。
她看到了前世去世后的场景,看到章启悲恸地抚着墓碑……
她想伸手,可很快烟雾散去,她睁眼,又回到了前世缠绵病榻时常见的那小方熟悉的天地。
她漂浮在空中,亲眼见到了躺在床上的“虞秋烟”。
床榻上的人瘦得不成人形,紧紧闭着双眼,映霜坐在床侧不远处的椅子上,守着。
早已是入夜时分,隔着数道屏风的屋外,却传来落子的声音。
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虞秋烟竟然听出来,这是无觉大师的声音。
“我那时问过你为何要戴着面具,你当初从火海中将人救出,两人都受了伤,尤其是面上的伤痕难以恢复如初,只怕不戴面具,她也认不出来你是当朝王爷……”
那时你说,她见了你的面容会悲从中来,不利于养伤。你这面具一戴就是近一年,还以自己貌丑为由将府上的镜子全撤下。那丫头自受了灾便痛感不灵,竟还真的信了你的话……
只是当初你遮着面不好好医治,怎么如今又想要去除这疤痕了?”
另一道声音响起:“她想揭开面具。本王难以时刻防范,且……”
且她时日不多,章启并不忍心时常拒绝她,可又担心揭开面具惹她心绪大动……
“你的面具是因为她才戴上,如今又要因她而摘下么。当真是……”
无觉叹了一口气:“她当年救了你一命,你如今也算是还她了。你们朝夕相处这些日,她可有想起来?”
“想不想得起来已经不重要了。”
无觉念了一声佛号。
……
风云变幻。虞秋烟忽然看见了一处石桥。
烟雨迷津,雾色沉沉,少年站在船头对她说:“别哭了。”
少年似乎非常无奈,不知道从哪里摸了颗珍珠递给她,拿鲛人的故事安慰着她。临走前还对她说:“这个就是最大的珍珠了。”
那时候虞秋烟一心想拉着章启去湖边玩,但章启要离开远洲了。
离别时,虞秋烟哭得厉害,面对章启的糊弄仍不死心,问:“若是我一个人寻到了更大的呢?”
“你慢慢寻,若是你寻到了,那便是我输了,你想要什么?我到时候一定送你。”
“那我要更值钱的,要金子的。”虞秋烟想了想,点头道,“要比你腰带上的更好。还要比这个更好看。”
她把他曾经腰带上的金饰狮子拿出来,说:“你记住你欠我一个东西,以后你要送我一个更好的。”
“你以后到了京城见到我可不许赖账。”
虞秋烟还不知道他的身份,只知道他要去习武,要建功立业,要当官。
少年伸手重新戴上银白的面具,笑了笑:“自然不会,就怕到时候是你唯恐避之不及。”
他有心逗她,这银白的面具他初戴时,虞秋烟曾被吓了一跳,后来发现是他,还嘴硬笑话他,说:“我娘说只有人才会装鬼,果然是这样。”
……
虞秋烟仿若雾里看花,她想起来的所有事情。
前尘往事,忘记的那些也如走马灯一般浮过。
难怪启言那样了解她。原来她同他早就见过啊。
那一年,母亲病重,将年幼的她叫到床边,母亲说远洲有三仙湖,有锁玉桥,天竺祠,还有许许多多新奇的果子糕点,母亲尽力描绘着远洲的山水和风光,最后她问:“阿烟想去看看,看看远洲吗?”
虞秋烟点了点头。
她对母亲所描绘过的地方都格外向往,所以尽管外祖父管教甚严,她还是偷偷央着舅舅或是年纪大的丫鬟带自己出去玩。
好在舅舅也愿意纵容她。
那一天,她去三仙湖,在山谷中忽然下起雨,就是那时候她看到了躺在谷底的章启,他身上布满伤痕,格外狼狈。
那时候虞秋烟胆子极大,唯独怕鬼,对别的可谓毫不畏惧,自然不觉得湖边这样一个半死不活的人有什么可怕的。
更何况她还带着随从,那随从习过武,在年幼的她心中是顶厉害的。
所以虞秋烟大着胆子围着章启转了一圈,还将他身上那个瞧起来格外精巧的玉饰捞起来看了看。
后来章启醒过来便被虞秋烟带回了林家养病,她将人藏进下人房中,后来被外祖父发现,原本以为外祖父会骂她。
可谁知他病好之后,林老先生对他也十分欣赏,还频频唤他“衍卿”。
虞秋烟便也跟着林老先生,没大没小地唤他衍卿。
听说衍卿习武,央着他同自己的随从比试,后来在他胜了之后更是跑得愈发勤快,求着人陪自己去市集玩耍……
◎往事◎
京中这几日小雨连绵, 廊下留下几串水珠。
牢狱角落的人形容极为狼狈,发髻散乱地遮住面容,受过刑的手指没有气力地垂着。
见到戚鼎去而复返忽然抬起眼, 露出几分亮光。
戚鼎看着她,丝毫没有动容, 冷声道:“赏云说, 宋成毓辜负你家小姐时, 你十分生气,绝不可能会为了那自寻死路的宋成毓做出此事。所以你那时是为何生气?当真只是替你家小姐感到生气么?”
见到她惶恐的面容,戚鼎轻嗤了一声,转身离去。
“不是的, 不是的,我只是想吓吓她的, 我不是想害她。求王爷饶命啊。”屋内的人仿佛疯了一般那脑袋磕着门栏,“我照顾了王妃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求王妃饶命。”
几位短打甲胄的侍卫走过,为首的一人嗤道:“她说什么?求王爷饶命?”
“看来是王爷成了亲对人和善了, 竟叫这些人忘了他以前的模样。”
另一人接过话道:“就连戚先生那样善良淡泊的人都留了话不必手软,这再祥和的人都有脾气,何况是王爷,更别说王妃如今还未清醒。”
这话一出, 几人纷纷叹了口气。
戚九匆匆跑进戚鼎的院中:“已经两日了,王妃不醒,王爷便一直这样守着,这可怎么好。”
自从王爷寻到了王妃, 王妃便一直昏迷着, 太医院的人来了又走, 药方也开了,可还是没什么作用,那些院判也束手无策,只会跪下磕头劝王爷不要心急。
可这怎么能不急。戚九在一旁都心急得不得了,更何况是王爷。
“哥哥,连你也没有法子吗?只会叫人等着。”戚九眼巴巴看着戚鼎。
“王妃发了高热,意识不清倒是常见,只是她怀着身子,用药有些顾忌,这两日用了些温和之药,如今才退了热,已经是好征兆了。”
“可王妃怀着孩子,再这样下去,只怕伤身……到时候就算醒了,身子虚弱,生产时也十分困难,对孩子也……”戚九越想越焦心,她知道现在已经是好征兆了,可每个人还是提着一颗心,她摇头,“也不知王妃到底何时能自己醒来。”
每拖一日,众人都要提心吊胆一日。
戚鼎起了身,叹了口气,道:“我先去看看术尘。”
这几日,赏云和盈香都被王爷关了起来,虞秋烟从被寻回来后就昏迷不醒。就连术尘都卧病在床,他折了腿,虽无甚大碍,但伤筋动骨总是难养。
戚九这几日只觉得天翻地覆,府内都格外压抑,就连院角的花被雨水一打都凋零了满地的碎瓣。
术尘喝完药,靠在床边,看着戚鼎过来当即便问:“王妃……”
才开了头,见戚鼎摇头术尘便失望地低下头,“是我不好,若不是我催她回府只怕不会如此。我对不住王爷,是我没用。”
戚鼎摇了头:“术尘,你已经尽力护着她了,只是谁也没想到她身边的丫鬟早生了异心,你一路带着她躲进山洞已实属不易。”
当日,术尘护着虞秋烟从马车上跳下去,关键时刻根本顾不得男女忌讳,术尘用自己的身体尽力护着虞秋烟少受伤害,两人滚下山崖后,没多久便见到盈香等人带着仆从在山崖边呼喊,术尘情况堪忧,虞秋烟又伤了头,他难分敌友,只好一路带着人往山林茂密的谷底躲去。
最后,他留心在谷底放了几只鸽子这才引来章启。
戚鼎见术尘一副失落的模样,叹了口气,只吩咐他好好养病。
-
“王爷,昨日盈香已经全招供了,她是为……宋成毓抱不平,又恰在山寺中寻着机会才对王妃下手。”
盈香在府中犯过错,受过宋成毓的恩,对宋成毓十分感激,只是她为人谨慎从不表露。
在宋成毓辜负虞秋烟时,她也义愤填膺,可在听到宋成毓去世后,盈香又觉得虞秋烟心狠。
“她一直替王妃打理着衣柜首饰,对王爷先前私下送予王妃的披风早就生了疑心,后来随王妃到王府,也曾私下对比询问,王妃身边的人还当她是细心,没想到竟魔怔至此。”
戚鼎将侍从审出的东西递了上去,叹了口气。
有时候,鬼迷心窍也不过一瞬间。
床边的人只看了一眼卷宗便不愿意再看,又扭过头去,盯着床上的人。
床榻上的人额上还裹着一圈白色的棉布,脸色苍白。
“还有一事,虞大人辞官去远洲听闻王妃怀孕,本欲半路返回,被林老先生拦住了,老先生说多年未进京,要亲自上京看望王妃。如今已经快到京城了……”戚鼎斟酌道。
虞衡在太子成婚后便启程离京了,如今已经到了远洲。
而虞秋烟的外祖林老先生一则是虞衡去了后他乐得清闲,二则是念着虞秋烟,也不知怎的想着进京探探,有了想法月前便动了身,动身后就连信件都没传,只在快进京时方才传了话来。
这些消息戚鼎也是近日才收到。
“你安排罢。”章启显然不愿多话。
-
屋里屋外的丫鬟端着汤药进进出出。屋内四处都燃着烛火,格外灼眼。
章启看着进进出出的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动容和悲伤。
床侧的人静静地坐在床缘边,一动也不动地看着锦帐内的女子。
那女子同虞秋烟十分相似,只是她更要瘦一些,脸上有一大片瘢痕。
床沿的男人伸手将帕子贴上她的额,又拿起汤药一点点地灌入她口中。
床上的人忽然咳嗽了一下,喝过的汤药尽数吐了出来,直到最后实在没什么可吐了,竟又咯出一口血。
帕子上星星点点的血迹比烛火还要灼眼。
女子咳完后,清醒过来,挣扎着起身,缓缓靠进了男子的怀中,轻声道:“早知会有这一天的。我若,若是走了,你要好好过。”
男人替她顺着脊背,忽然停下手,将她揽住,道:“胡说什么?我不会让你有事的,不要多想。”
他极力将每个字说得从容。
后来女子又昏睡了过去,床侧的男人起了身,他推开隔扇门,绕过琉璃槛墙,走进一方小次间,正中,小小的香岸上竟然供着一尊长寿佛。
佛像冷眼看着祭拜的人。
男人低头走出去,避开了长寿佛低垂的眉眼。
尽管他格外虔诚,可分明是不信佛的。
走出佛堂的人又快步踏入书房,一刻也不停歇,房内书信堆集了一整岸,一些医书甚至散落在地上。
他随手翻开一张信笺,笺上的每一个字眼都像一座山。
窗子外的风雪压着枝头堆满了小道,丫鬟也无心打扫。
冬日迟早会过去,春天会降临,万物都会重焕生机。
院子安静了一会,可这安静格外压抑。没多久,屋外重新响起一阵躁动,他的心愈发的慌乱。
丫鬟在雪道上跑动着,有人说“快去找老爷”,随即有人推开了书房的门……
-
章启晃晃悠悠地飘荡其中,时而抽离,时而仿佛身临其境。听到丫鬟的哭叫声忽然清醒过来。
他猛然一抬头——
虞秋烟仍旧好好地躺在帐内。
他伸手捏了捏她的手掌,感受到温热的触感,方才安下些心。
“长寿佛若真的有用,本王必定日日拜它。”
他的话音轻轻的散在风中。
说罢,他心上仿佛被蜇了一下,忽然明白,为何梦中的人会那样虔诚……
她已经昏迷许久了,太医说过若是长此以往,孩子吸收母体的营养,她和孩子都会十分危险……
这是最坏的打算。
章启回想着那个梦,他不是第一次做那样的梦,可还是第一次这样害怕。
真实的恐惧感和压抑感笼罩着,他缓缓贴上她的腹部,静静地听着,许久,他闭上了眼睛,将戚鼎唤了进来。
屏风外絮絮的交谈声响起,屋内虞秋烟的手抽动了一下。
-
虞秋烟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幻境之中。
她看到了前世去世后的场景,看到章启悲恸地抚着墓碑……
她想伸手,可很快烟雾散去,她睁眼,又回到了前世缠绵病榻时常见的那小方熟悉的天地。
她漂浮在空中,亲眼见到了躺在床上的“虞秋烟”。
床榻上的人瘦得不成人形,紧紧闭着双眼,映霜坐在床侧不远处的椅子上,守着。
早已是入夜时分,隔着数道屏风的屋外,却传来落子的声音。
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虞秋烟竟然听出来,这是无觉大师的声音。
“我那时问过你为何要戴着面具,你当初从火海中将人救出,两人都受了伤,尤其是面上的伤痕难以恢复如初,只怕不戴面具,她也认不出来你是当朝王爷……”
那时你说,她见了你的面容会悲从中来,不利于养伤。你这面具一戴就是近一年,还以自己貌丑为由将府上的镜子全撤下。那丫头自受了灾便痛感不灵,竟还真的信了你的话……
只是当初你遮着面不好好医治,怎么如今又想要去除这疤痕了?”
另一道声音响起:“她想揭开面具。本王难以时刻防范,且……”
且她时日不多,章启并不忍心时常拒绝她,可又担心揭开面具惹她心绪大动……
“你的面具是因为她才戴上,如今又要因她而摘下么。当真是……”
无觉叹了一口气:“她当年救了你一命,你如今也算是还她了。你们朝夕相处这些日,她可有想起来?”
“想不想得起来已经不重要了。”
无觉念了一声佛号。
……
风云变幻。虞秋烟忽然看见了一处石桥。
烟雨迷津,雾色沉沉,少年站在船头对她说:“别哭了。”
少年似乎非常无奈,不知道从哪里摸了颗珍珠递给她,拿鲛人的故事安慰着她。临走前还对她说:“这个就是最大的珍珠了。”
那时候虞秋烟一心想拉着章启去湖边玩,但章启要离开远洲了。
离别时,虞秋烟哭得厉害,面对章启的糊弄仍不死心,问:“若是我一个人寻到了更大的呢?”
“你慢慢寻,若是你寻到了,那便是我输了,你想要什么?我到时候一定送你。”
“那我要更值钱的,要金子的。”虞秋烟想了想,点头道,“要比你腰带上的更好。还要比这个更好看。”
她把他曾经腰带上的金饰狮子拿出来,说:“你记住你欠我一个东西,以后你要送我一个更好的。”
“你以后到了京城见到我可不许赖账。”
虞秋烟还不知道他的身份,只知道他要去习武,要建功立业,要当官。
少年伸手重新戴上银白的面具,笑了笑:“自然不会,就怕到时候是你唯恐避之不及。”
他有心逗她,这银白的面具他初戴时,虞秋烟曾被吓了一跳,后来发现是他,还嘴硬笑话他,说:“我娘说只有人才会装鬼,果然是这样。”
……
虞秋烟仿若雾里看花,她想起来的所有事情。
前尘往事,忘记的那些也如走马灯一般浮过。
难怪启言那样了解她。原来她同他早就见过啊。
那一年,母亲病重,将年幼的她叫到床边,母亲说远洲有三仙湖,有锁玉桥,天竺祠,还有许许多多新奇的果子糕点,母亲尽力描绘着远洲的山水和风光,最后她问:“阿烟想去看看,看看远洲吗?”
虞秋烟点了点头。
她对母亲所描绘过的地方都格外向往,所以尽管外祖父管教甚严,她还是偷偷央着舅舅或是年纪大的丫鬟带自己出去玩。
好在舅舅也愿意纵容她。
那一天,她去三仙湖,在山谷中忽然下起雨,就是那时候她看到了躺在谷底的章启,他身上布满伤痕,格外狼狈。
那时候虞秋烟胆子极大,唯独怕鬼,对别的可谓毫不畏惧,自然不觉得湖边这样一个半死不活的人有什么可怕的。
更何况她还带着随从,那随从习过武,在年幼的她心中是顶厉害的。
所以虞秋烟大着胆子围着章启转了一圈,还将他身上那个瞧起来格外精巧的玉饰捞起来看了看。
后来章启醒过来便被虞秋烟带回了林家养病,她将人藏进下人房中,后来被外祖父发现,原本以为外祖父会骂她。
可谁知他病好之后,林老先生对他也十分欣赏,还频频唤他“衍卿”。
虞秋烟便也跟着林老先生,没大没小地唤他衍卿。
听说衍卿习武,央着他同自己的随从比试,后来在他胜了之后更是跑得愈发勤快,求着人陪自己去市集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