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75章 婚礼前

  ◎明日?◎

  中秋过后, 下了几场雨,天气逐渐转凉。

  虞秋烟的婚事也眼见着越来越近了。

  因着虞衡生病的缘故,府上诸多事宜都由柳姨娘帮衬着, 但依旧忙得捉襟见肘。

  虞秋烟在远洲的外祖家林家也记挂着她的婚事,害怕虞府上的人有所怠慢, 临近婚期时派了她的舅母提前进了京。

  虞秋烟的舅母徐氏远道而来, 还带了一对儿女前来, 阿玲和阿文。

  阿玲和阿文是一对龙凤胎,两人年纪虽比虞秋烟小一些,但阿玲却在今年开春便成了亲,夫婿是远洲望族家的公子。

  舅母徐氏说是趁着这机会带着阿玲进京散散心。

  “这嫁了人便整日里闷在府里头, 可不得闷坏了,我是强拉着阿玲出来的。”舅母说这话时, 阿玲在她身后闷着头没作声。

  这个表妹一贯是害羞的性子,虞秋烟便附和了几句京中著名景色。

  “阿文那小子一进京就去拜会友人了,他一贯爱玩,又喜欢四处结交, 今春本就想进京参科举,但被你外祖父拦了下来。你外祖父说他性子不定,不该这样早入官场……”

  “表弟聪慧。”虞秋烟含笑点头。

  后头的几日,虞秋烟带着舅母和阿玲在京中逛了逛。

  马车上只有她是个马上要嫁人的闺中女子, 舅母和阿玲免不了要说起嫁人之后的事。

  两人问她可知道肃王府上的情况,虞秋烟估摸着答了一些。

  “表姐一进府便当家,真好。”阿玲羡慕道。

  徐氏横了阿玲一眼:“那是你没用,阿烟, 舅母是过来人, 你回头嫁了人这房中事还得自个有主见些, 万莫被人拿捏了还不自知……”

  虽然虞秋烟一早便觉得舅母说起阿玲的夫家有些古怪但一直没问。

  这时候她才知道缘由。

  原来是阿玲的婆婆一直催她生子,阿玲为了这件事不堪其苦,吃了不少偏方。

  舅母警醒道:“你们年纪小不该这般着急,否则日后亏的还是自己的身子……”

  她舅母是商户女子,但极有主见,紧接着又传授了不少夫妻相处之道。

  总而言之,那就是万不能被人拿捏了。

  “对了,我见你父亲身体不大好,近日府上的事情可都是那姨娘操持的?”舅母问道。

  “嗯,柳姨娘还算尽心。”虞秋烟如实道。

  徐氏不屑道:“她当然尽心,你走了府中就剩她了,可不得尽心……”

  “你个傻丫头,日后可莫像你娘一样,多留些心眼才是……”

  这些话,她前世也是听舅母讲过的,但这一遭心态却不大一样。

  前世那时候尚未成亲便听着诸多成亲之后的艰难,心里满是忐忑不安,今生却似乎要更宽和些。

  没多久,王府的人派了婆子送了婚服过来。

  因着是亲王妃,还得学习皇室礼仪,事务杂多,虞秋烟渐渐也忙了起来。

  -

  成亲这几日,京城的天气都十分好,惠风和煦,秋阳高照。

  婚礼前日,徐氏拉着虞秋烟叙了半晌话。

  “说起来,你同肃王定下婚约之时,王爷还往远洲向你外祖父送了一份大礼,正是因着这份大礼的缘故,我才会带着阿文阿玲一道提前进京。”

  虞秋烟先前从未听舅母提及过,闻言愣住:“大礼?”

  “是你外祖父喜好的那些前朝孤本,王爷也算投其所好了。此事我本以为你知晓,到了京城才知道你并不知晓此事。大概从年初,隔几日便送。

  你对幼年之事没什么记忆,其实当年肃王尚未回京时与你外祖父便是相识的。只是你外祖父辞了官,不愿意牵扯进朝堂之事,所以外人并不知晓……

  王爷送礼时说是铭记当年在远洲蒙你外祖父相救的恩情,对你外祖父心存感激,我先前还真信了这番说辞,就连你外祖父都差点信了,实在喜欢那送来的东西,便收了几次,谁知之后听说你退了婚,这才回过神来……”

  从年初开始,也就是虞秋烟尚未正时退婚的时候,章启就在筹谋了。

  虞秋烟愣住,没想到还有这桩事。

  徐氏讲这些,原本也是不想叫虞秋烟蒙在鼓里,这个傻丫头显然是早就被人惦记上了。

  原本以为说这些,她会斟酌考量一番,长个心眼。

  可虞秋烟只是微微蹙起眉看向徐氏:“舅母,我不知道此事,我明日问问他。”

  徐氏被她无所谓的模样逗笑了:“我也不妨直说,先前不了解肃王品性,原本还担心他只是图你美色,近日入京观你种种,又觉得他也算是用了心。他在外名声不好,但只要待你好,舅母便能放宽一份心,如今看你也不在乎那些坊间传闻,这么看倒也不失为一桩好婚事……”

  徐氏又叮嘱了一些明日成亲的事情,又带着她仔细查看嫁妆等是否有遗漏。

  等到晚间,徐氏想起另一桩事,提了一嘴:“先前宫里来的嬷嬷可有同你讲过……房中之事,周公之礼?”

  虞秋烟跟着她轻点嫁妆单子,有些乏了,谁知徐氏凑到她耳边问起了房中事。

  她神色怔怔,转瞬红了面。

  徐氏只当她懵懂,一无所知,到底是亲生母亲早逝的孤女,估摸着也没人同她讲过这些,宫里的嬷嬷都是皇家派来的人,只怕所讲的也都是如何讨好那男人。

  徐氏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慈母之心,又念她婚事坎坷,忽感伤怀,摸了摸虞秋烟的手腕,叹息了一声。

  “可怜孩子,你只怕还不懂这些,这新婚之夜周公之礼,正所谓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上过战场的人,总是粗莽,这新婚之时,只怕会更为辛苦些,但你也不要太拘谨,一切要以自己的感受为先……”

  徐氏只能本着过来人的经验委婉地提了一嘴,没一会,虞秋烟听得面色绯红,粉面桃腮。

  徐氏好不容易才止住了话头,起身离去前,神神秘秘地从嫁妆箱子里翻出了纳宝盒塞到她手中,特意叮嘱:“舅母也不说,你自个儿好好看看,切莫因为害羞而不管它,到时候吃亏的可是你自个儿。”

  这方匣子里的东西,虞秋烟其实是知道的,上辈子好歹经历过一遭。

  她翻开匣子飞快瞅了一眼,果然和前世相差无几。

  里面躺着所谓的“压箱底”,还有一本图册。

  丫鬟们在屋外面轻声絮语地收拾着,虞秋烟翻开匣子看了看,直到听到屋外一身清脆的“吱丫”一声。

  她吓得手一抖,忙将匣子合上,探着脑袋往轩窗处看了一眼。

  旺财在窗边蹑着两只前脚,整个身子半挂在窗边,挣扎着要跳进来。

  她松了口气,走过去将小狗抱了起来,自言自语道:“大家都太忙了,把你忘记了。”

  旺财叫唤个不停。

  虞秋烟似有所悟,将旺财胸前挂着的木牌翻了翻,果然就在木牌后头瞧见了一张黏上去的竹签。

  章启来了?

  明日就要成亲了!章启这个时候来寻她做什么?

  虞秋烟将旺财放到了地面上,回到了床边坐下,脚尖点了点。

  有些犹豫。

  床侧微微露出半角卷轴的边缘。

  余光扫到都觉得有些烫眼睛,虞秋烟使劲地将卷轴摁进了匣子里。

  房里静悄悄的,晕黄的烛光静静地燃着。

  床榻边缘的横木被小狗踩得“啪啪”作响,似乎是见她始终没有动弹,它在旁边满地打转,一副着急出去玩的模样。

  她久没动静,屋内侧开的轩窗之外又传来一阵清脆的敲击声。

  过了一会,又是两声。

  虞秋烟担心被人发现了认命地起了身。

  路过铜镜前瞧了一眼自己的模样,晕黄的烛光下双颊泛着些微红色,一整日的折腾,发上已然有些凌乱,她不由伸手拨了拨碎发,手背贴上脸颊。

  ——仍旧于事无补。

  “嬷嬷说过了,婚前相见不吉利,他来作甚?”虞秋烟嘀咕了一声。

  往外走时,虞秋烟忽然瞧见了屏风一角挂着的面具——那个已经被她涂乱了的兔面。

  她随手捞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将面具戴到了脸上。

  西面的窗是朝屋后开的,虞秋烟趁院外头的丫鬟不注意才绕了过去。

  墙角的树枝投出一片阴影,她朝着暗影深处小声喊着。

  “王——”

  身后传来窸窣的响声。

  有人拨开了凌乱的树枝,缓步走来。

  虞秋烟听着声音转过身,来人已经逼近到她眼前。

  猝不及防对上了一片黑影——

  她惊得往后退了半步,一只手从暗处抓住了她的手腕,稳住了她的身形。

  “小点声——”章启微微压向虞秋烟,呼吸交错可闻,轻声问,“怎么现在才出来?”

  “……”

  虞秋烟不由想起方才那匣子里的东西,只觉得手腕上那一块相触的肌肤热的可怕,面上也一片闷热,幸好她戴了面具。

  似是察觉出她的僵硬,章启又问:“怎么了?”

  回答他的是一连串轻声的狗叫声。

  屋前院门外的丫鬟忙碌地轻点着行装,时不时传来絮絮的声响。

  虞秋烟惊得不敢出声,章启拉着她往树干后侧了侧身子。

  院子内树枝轻轻摇曳,繁茂的树叶之间钻进了秋风,婆娑作响。

  有人察觉出了旺财的身影,一名小丫鬟的身影从廊前现了身,将不远处“汪汪”叫唤的旺财抱起了身,抬手轻轻拍了拍它灰扑扑的脑袋,轻训道:“不懂事,可莫吵着小姐……”

  声音渐渐远去,一时只剩下眼前一小方天地,虞秋烟靠在树干上心跳不止。

  她莫名生出一种偷情的错觉。

  被自己想法惊到,她别扭地抽出手腕。

  这个时候才仔细地打量来人,就着点点星光,才发现章启竟然也戴了面具,只是黑乎乎的一片,她方才都没瞧清。

  “你……”

  虞秋烟斟酌着开口,还没出声。章启反倒率先点了点虞秋烟面上四不像的面具。

  “你这是带了什么?”他问。

  他肩头轻动,一看便是在笑话她,虞秋烟憋了半天才反问道:“王爷你这又是什么打扮?”

  她总不好说自己看了避火图,面上太红不好意思见人吧。

  章启:“婚前相见不吉利。”

  “王爷你还信这个?”

  他顿了顿,轻声道:“信的,倒没想到你和本王如此……默契。”

  “是是是,你是阎王爷,我是小夜叉。”她快快接过话。

  他伸手托起她的脸,仔细瞧了瞧,好生生的粉面玉兔被数道墨迹改得面具全非。

  小夜叉么……

  她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忽然轻笑,小夜叉一般的面具也被她戴出别样的……可爱。

  虞秋烟:“难怪我们总要半夜相会,百鬼夜行,阴兵相会……”

  章启无奈地点了点她的脑袋:“是本王小瞧你了。还以为你看到这模样会害怕。”

  “你先前早就知道在泠水河边戴面具的是本王?”他随口提道。

  虞秋烟翻了个白眼:“当然知道。”

  先前在泠水河边两次相逢,两次他都戴着面具。

  第一次,她见他戴着面具便肆意撩拨,第二次她退婚后章启压根无心伪装,他连衣裳都没有更换,面具也不过是随手而买。

  见他还提这件事,虞秋烟忍不住道:“我看一眼便能认出来你,一个面具而已……”

  她上辈子就是没瞧见脸不也认出来了吗?

  虞秋烟一副十分自得的模样,章启不由伸手抚了抚她的发髻,问:“那前几日怎么就觉得本王认不出你呢?”

  他这语气还怪遗憾的,虞秋烟难以置信道:“王爷特地在这个时候过来,莫非是还对上次的事情耿耿于怀吧……”

  “贫嘴。听闻女子成亲前夕大多因离家而伤心,本王是想来看看你。”章启见她语气活泼,放下心来,如实道,“时辰不早了,进屋休息罢。”

  他站在原地望着,虞秋烟转身前看着他面上的面具,想了想,忽然踮脚朝他的下颚面具的边缘伸出手去。

  她想要揭开他的面具。

  但——章启握住了她的手背。

  “嗯?”虞秋烟不解。

  他捏了捏她的手,慢条斯理地放下来,道:“不行,不吉利。”

  “……”

  虞秋烟上辈子没摘下他的面具,万万没想到这辈子还摘不下来。

  她遗憾地收了手。

  章启早便发现了,她对这副鬼面的看法似乎与常人不同。

  虞秋烟挠了挠他的掌心,正想着说点什么,他忽然捧住了她的脸,温热的指尖沿着她面侧的下颚轮廓轻轻摩挲着肌肤的边缘。

  他偏了偏头:“原来,你喜欢这样的?”

  “明日再给你看。”章启贴着她的耳廓轻声道。

  虞秋烟莫名听出一种“你可以好好期待一下”的潜藏之意。

  她轻哼了一声转头,往屋内走,忽然想起白日里,阿文和阿玲他们说明日要在肃王来迎亲时为难他。

  那两个人师出外祖父,可是想了一堆刁难人的诗令。

  章启看着虞秋烟的身影消失在屋檐尽头,没一会,那“小夜叉”站在屋檐一角微弱亮光之下,抚着侧角的廊柱探出个脑袋。

  她对着暗处轻唤了两声:“还在吗?明日她们会为难你作催妆诗,阿文表弟会出带花字的……记住没有……”

  暗处里没有回响,虞秋烟遗憾地嘀咕:“来都来了,走这样快,明日可别丢人了……”

  “……也不知道武将会不会写诗?”

  ……

  作者有话说:

  章启:是谁结婚前日苦背诗词三千首,我不说。

手机上看
第75章 婚礼前

  ◎明日?◎

  中秋过后, 下了几场雨,天气逐渐转凉。

  虞秋烟的婚事也眼见着越来越近了。

  因着虞衡生病的缘故,府上诸多事宜都由柳姨娘帮衬着, 但依旧忙得捉襟见肘。

  虞秋烟在远洲的外祖家林家也记挂着她的婚事,害怕虞府上的人有所怠慢, 临近婚期时派了她的舅母提前进了京。

  虞秋烟的舅母徐氏远道而来, 还带了一对儿女前来, 阿玲和阿文。

  阿玲和阿文是一对龙凤胎,两人年纪虽比虞秋烟小一些,但阿玲却在今年开春便成了亲,夫婿是远洲望族家的公子。

  舅母徐氏说是趁着这机会带着阿玲进京散散心。

  “这嫁了人便整日里闷在府里头, 可不得闷坏了,我是强拉着阿玲出来的。”舅母说这话时, 阿玲在她身后闷着头没作声。

  这个表妹一贯是害羞的性子,虞秋烟便附和了几句京中著名景色。

  “阿文那小子一进京就去拜会友人了,他一贯爱玩,又喜欢四处结交, 今春本就想进京参科举,但被你外祖父拦了下来。你外祖父说他性子不定,不该这样早入官场……”

  “表弟聪慧。”虞秋烟含笑点头。

  后头的几日,虞秋烟带着舅母和阿玲在京中逛了逛。

  马车上只有她是个马上要嫁人的闺中女子, 舅母和阿玲免不了要说起嫁人之后的事。

  两人问她可知道肃王府上的情况,虞秋烟估摸着答了一些。

  “表姐一进府便当家,真好。”阿玲羡慕道。

  徐氏横了阿玲一眼:“那是你没用,阿烟, 舅母是过来人, 你回头嫁了人这房中事还得自个有主见些, 万莫被人拿捏了还不自知……”

  虽然虞秋烟一早便觉得舅母说起阿玲的夫家有些古怪但一直没问。

  这时候她才知道缘由。

  原来是阿玲的婆婆一直催她生子,阿玲为了这件事不堪其苦,吃了不少偏方。

  舅母警醒道:“你们年纪小不该这般着急,否则日后亏的还是自己的身子……”

  她舅母是商户女子,但极有主见,紧接着又传授了不少夫妻相处之道。

  总而言之,那就是万不能被人拿捏了。

  “对了,我见你父亲身体不大好,近日府上的事情可都是那姨娘操持的?”舅母问道。

  “嗯,柳姨娘还算尽心。”虞秋烟如实道。

  徐氏不屑道:“她当然尽心,你走了府中就剩她了,可不得尽心……”

  “你个傻丫头,日后可莫像你娘一样,多留些心眼才是……”

  这些话,她前世也是听舅母讲过的,但这一遭心态却不大一样。

  前世那时候尚未成亲便听着诸多成亲之后的艰难,心里满是忐忑不安,今生却似乎要更宽和些。

  没多久,王府的人派了婆子送了婚服过来。

  因着是亲王妃,还得学习皇室礼仪,事务杂多,虞秋烟渐渐也忙了起来。

  -

  成亲这几日,京城的天气都十分好,惠风和煦,秋阳高照。

  婚礼前日,徐氏拉着虞秋烟叙了半晌话。

  “说起来,你同肃王定下婚约之时,王爷还往远洲向你外祖父送了一份大礼,正是因着这份大礼的缘故,我才会带着阿文阿玲一道提前进京。”

  虞秋烟先前从未听舅母提及过,闻言愣住:“大礼?”

  “是你外祖父喜好的那些前朝孤本,王爷也算投其所好了。此事我本以为你知晓,到了京城才知道你并不知晓此事。大概从年初,隔几日便送。

  你对幼年之事没什么记忆,其实当年肃王尚未回京时与你外祖父便是相识的。只是你外祖父辞了官,不愿意牵扯进朝堂之事,所以外人并不知晓……

  王爷送礼时说是铭记当年在远洲蒙你外祖父相救的恩情,对你外祖父心存感激,我先前还真信了这番说辞,就连你外祖父都差点信了,实在喜欢那送来的东西,便收了几次,谁知之后听说你退了婚,这才回过神来……”

  从年初开始,也就是虞秋烟尚未正时退婚的时候,章启就在筹谋了。

  虞秋烟愣住,没想到还有这桩事。

  徐氏讲这些,原本也是不想叫虞秋烟蒙在鼓里,这个傻丫头显然是早就被人惦记上了。

  原本以为说这些,她会斟酌考量一番,长个心眼。

  可虞秋烟只是微微蹙起眉看向徐氏:“舅母,我不知道此事,我明日问问他。”

  徐氏被她无所谓的模样逗笑了:“我也不妨直说,先前不了解肃王品性,原本还担心他只是图你美色,近日入京观你种种,又觉得他也算是用了心。他在外名声不好,但只要待你好,舅母便能放宽一份心,如今看你也不在乎那些坊间传闻,这么看倒也不失为一桩好婚事……”

  徐氏又叮嘱了一些明日成亲的事情,又带着她仔细查看嫁妆等是否有遗漏。

  等到晚间,徐氏想起另一桩事,提了一嘴:“先前宫里来的嬷嬷可有同你讲过……房中之事,周公之礼?”

  虞秋烟跟着她轻点嫁妆单子,有些乏了,谁知徐氏凑到她耳边问起了房中事。

  她神色怔怔,转瞬红了面。

  徐氏只当她懵懂,一无所知,到底是亲生母亲早逝的孤女,估摸着也没人同她讲过这些,宫里的嬷嬷都是皇家派来的人,只怕所讲的也都是如何讨好那男人。

  徐氏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慈母之心,又念她婚事坎坷,忽感伤怀,摸了摸虞秋烟的手腕,叹息了一声。

  “可怜孩子,你只怕还不懂这些,这新婚之夜周公之礼,正所谓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上过战场的人,总是粗莽,这新婚之时,只怕会更为辛苦些,但你也不要太拘谨,一切要以自己的感受为先……”

  徐氏只能本着过来人的经验委婉地提了一嘴,没一会,虞秋烟听得面色绯红,粉面桃腮。

  徐氏好不容易才止住了话头,起身离去前,神神秘秘地从嫁妆箱子里翻出了纳宝盒塞到她手中,特意叮嘱:“舅母也不说,你自个儿好好看看,切莫因为害羞而不管它,到时候吃亏的可是你自个儿。”

  这方匣子里的东西,虞秋烟其实是知道的,上辈子好歹经历过一遭。

  她翻开匣子飞快瞅了一眼,果然和前世相差无几。

  里面躺着所谓的“压箱底”,还有一本图册。

  丫鬟们在屋外面轻声絮语地收拾着,虞秋烟翻开匣子看了看,直到听到屋外一身清脆的“吱丫”一声。

  她吓得手一抖,忙将匣子合上,探着脑袋往轩窗处看了一眼。

  旺财在窗边蹑着两只前脚,整个身子半挂在窗边,挣扎着要跳进来。

  她松了口气,走过去将小狗抱了起来,自言自语道:“大家都太忙了,把你忘记了。”

  旺财叫唤个不停。

  虞秋烟似有所悟,将旺财胸前挂着的木牌翻了翻,果然就在木牌后头瞧见了一张黏上去的竹签。

  章启来了?

  明日就要成亲了!章启这个时候来寻她做什么?

  虞秋烟将旺财放到了地面上,回到了床边坐下,脚尖点了点。

  有些犹豫。

  床侧微微露出半角卷轴的边缘。

  余光扫到都觉得有些烫眼睛,虞秋烟使劲地将卷轴摁进了匣子里。

  房里静悄悄的,晕黄的烛光静静地燃着。

  床榻边缘的横木被小狗踩得“啪啪”作响,似乎是见她始终没有动弹,它在旁边满地打转,一副着急出去玩的模样。

  她久没动静,屋内侧开的轩窗之外又传来一阵清脆的敲击声。

  过了一会,又是两声。

  虞秋烟担心被人发现了认命地起了身。

  路过铜镜前瞧了一眼自己的模样,晕黄的烛光下双颊泛着些微红色,一整日的折腾,发上已然有些凌乱,她不由伸手拨了拨碎发,手背贴上脸颊。

  ——仍旧于事无补。

  “嬷嬷说过了,婚前相见不吉利,他来作甚?”虞秋烟嘀咕了一声。

  往外走时,虞秋烟忽然瞧见了屏风一角挂着的面具——那个已经被她涂乱了的兔面。

  她随手捞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将面具戴到了脸上。

  西面的窗是朝屋后开的,虞秋烟趁院外头的丫鬟不注意才绕了过去。

  墙角的树枝投出一片阴影,她朝着暗影深处小声喊着。

  “王——”

  身后传来窸窣的响声。

  有人拨开了凌乱的树枝,缓步走来。

  虞秋烟听着声音转过身,来人已经逼近到她眼前。

  猝不及防对上了一片黑影——

  她惊得往后退了半步,一只手从暗处抓住了她的手腕,稳住了她的身形。

  “小点声——”章启微微压向虞秋烟,呼吸交错可闻,轻声问,“怎么现在才出来?”

  “……”

  虞秋烟不由想起方才那匣子里的东西,只觉得手腕上那一块相触的肌肤热的可怕,面上也一片闷热,幸好她戴了面具。

  似是察觉出她的僵硬,章启又问:“怎么了?”

  回答他的是一连串轻声的狗叫声。

  屋前院门外的丫鬟忙碌地轻点着行装,时不时传来絮絮的声响。

  虞秋烟惊得不敢出声,章启拉着她往树干后侧了侧身子。

  院子内树枝轻轻摇曳,繁茂的树叶之间钻进了秋风,婆娑作响。

  有人察觉出了旺财的身影,一名小丫鬟的身影从廊前现了身,将不远处“汪汪”叫唤的旺财抱起了身,抬手轻轻拍了拍它灰扑扑的脑袋,轻训道:“不懂事,可莫吵着小姐……”

  声音渐渐远去,一时只剩下眼前一小方天地,虞秋烟靠在树干上心跳不止。

  她莫名生出一种偷情的错觉。

  被自己想法惊到,她别扭地抽出手腕。

  这个时候才仔细地打量来人,就着点点星光,才发现章启竟然也戴了面具,只是黑乎乎的一片,她方才都没瞧清。

  “你……”

  虞秋烟斟酌着开口,还没出声。章启反倒率先点了点虞秋烟面上四不像的面具。

  “你这是带了什么?”他问。

  他肩头轻动,一看便是在笑话她,虞秋烟憋了半天才反问道:“王爷你这又是什么打扮?”

  她总不好说自己看了避火图,面上太红不好意思见人吧。

  章启:“婚前相见不吉利。”

  “王爷你还信这个?”

  他顿了顿,轻声道:“信的,倒没想到你和本王如此……默契。”

  “是是是,你是阎王爷,我是小夜叉。”她快快接过话。

  他伸手托起她的脸,仔细瞧了瞧,好生生的粉面玉兔被数道墨迹改得面具全非。

  小夜叉么……

  她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忽然轻笑,小夜叉一般的面具也被她戴出别样的……可爱。

  虞秋烟:“难怪我们总要半夜相会,百鬼夜行,阴兵相会……”

  章启无奈地点了点她的脑袋:“是本王小瞧你了。还以为你看到这模样会害怕。”

  “你先前早就知道在泠水河边戴面具的是本王?”他随口提道。

  虞秋烟翻了个白眼:“当然知道。”

  先前在泠水河边两次相逢,两次他都戴着面具。

  第一次,她见他戴着面具便肆意撩拨,第二次她退婚后章启压根无心伪装,他连衣裳都没有更换,面具也不过是随手而买。

  见他还提这件事,虞秋烟忍不住道:“我看一眼便能认出来你,一个面具而已……”

  她上辈子就是没瞧见脸不也认出来了吗?

  虞秋烟一副十分自得的模样,章启不由伸手抚了抚她的发髻,问:“那前几日怎么就觉得本王认不出你呢?”

  他这语气还怪遗憾的,虞秋烟难以置信道:“王爷特地在这个时候过来,莫非是还对上次的事情耿耿于怀吧……”

  “贫嘴。听闻女子成亲前夕大多因离家而伤心,本王是想来看看你。”章启见她语气活泼,放下心来,如实道,“时辰不早了,进屋休息罢。”

  他站在原地望着,虞秋烟转身前看着他面上的面具,想了想,忽然踮脚朝他的下颚面具的边缘伸出手去。

  她想要揭开他的面具。

  但——章启握住了她的手背。

  “嗯?”虞秋烟不解。

  他捏了捏她的手,慢条斯理地放下来,道:“不行,不吉利。”

  “……”

  虞秋烟上辈子没摘下他的面具,万万没想到这辈子还摘不下来。

  她遗憾地收了手。

  章启早便发现了,她对这副鬼面的看法似乎与常人不同。

  虞秋烟挠了挠他的掌心,正想着说点什么,他忽然捧住了她的脸,温热的指尖沿着她面侧的下颚轮廓轻轻摩挲着肌肤的边缘。

  他偏了偏头:“原来,你喜欢这样的?”

  “明日再给你看。”章启贴着她的耳廓轻声道。

  虞秋烟莫名听出一种“你可以好好期待一下”的潜藏之意。

  她轻哼了一声转头,往屋内走,忽然想起白日里,阿文和阿玲他们说明日要在肃王来迎亲时为难他。

  那两个人师出外祖父,可是想了一堆刁难人的诗令。

  章启看着虞秋烟的身影消失在屋檐尽头,没一会,那“小夜叉”站在屋檐一角微弱亮光之下,抚着侧角的廊柱探出个脑袋。

  她对着暗处轻唤了两声:“还在吗?明日她们会为难你作催妆诗,阿文表弟会出带花字的……记住没有……”

  暗处里没有回响,虞秋烟遗憾地嘀咕:“来都来了,走这样快,明日可别丢人了……”

  “……也不知道武将会不会写诗?”

  ……

  作者有话说:

  章启:是谁结婚前日苦背诗词三千首,我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