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31章 规矩与训诫

  珞凇在书房抽到第三支烟的时候,乌恒璟才推开书房的门,姗姗来迟。

  书房里暖气开得很足,珞凇立在窗边,将窗户留了一个口子,尽管如此,屋里还是有一股淡淡的烟味。

  他见乌恒璟进屋,按灭还剩大半支的烟。

  先生不是刚刚抽过一支吗?这转眼又一、二、三……足足三支?烟瘾这么大吗?

  乌恒璟愣了一下,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吸烟有害健康。

  他旋即想起来,现在不该是他管教珞凇的时候,而是珞凇管教他。

  此时此刻,冷静了许久的乌恒璟已经将客厅的污浊和姜条都收拾干净,虽然珞凇给他的要求是“穿好上衣”,但他还是连同裤子一起穿上。

  穿戴整齐的乌恒璟褪去刚才方寸大乱的模样,显得冷静多了。

  他刚搬进来,书房的布置还未结束,整箱整箱的行李被堆在角落里。乌恒璟的眼神落在角落里的两个大箱子上——两个箱子从外表看,只是普通的硬箱,然而里面……

  谁也不知道,硬箱之内,赫然是整整两箱有关珞凇的照片、书籍和材料。

  乌恒璟忽然庆幸,由于季蕴心坚持要他搬来这间公寓住,导致他匆忙搬家,还没将行李收拾完毕,否则岂不是……他脸颊一阵阵发热,他不敢想象,若是被珞凇看到自己的“藏品”,他该如何解释。

  乌恒璟望向立在窗边的珞凇。

  那个人离他那么近……

  近得,只要他伸出手,便能触及。

  珞凇要他“好好想清楚要不要接受我的管教”,他怎么可能会拒绝呢?

  他根本不可能拒绝珞凇,甚至,那是他一直以来的奢望,他奢望着能够被珞凇管教却始终得不到。

  他卑微又渴望地仰望珞凇,就像掩藏在尘土中的砂砾仰望灿烂星辰。

  而如今,神明问他:是否愿意接受他的管教。

  乌恒璟的喉咙一阵阵发紧,紧张让他感到口干舌燥,他望向珞凇,干巴巴地说道:“我……愿意接受您的管教。”

  “好。”

  珞凇对此毫不意外。

  乌恒璟也对珞凇的反应并不意外。

  珞凇走到书桌前,并不坐下,他面对面站在乌恒璟面前,淡道:“乌恒璟,我要提醒你,训诫与你以前玩的那些实践游戏不同。实践是平等的,游戏双方拥有同等的权利,你们共同商榷彼此都能接受的游戏范围和行为准则。而训诫是不平等的,你只有选择是否开始的权利,其余一切权利都在我,训诫的范围由我划定,你必须遵守我的准则与理念,无条件接受我的惩戒。”

  这……

  乌恒璟愣了,一时间没有说话。

  他幻想中的训诫,是能够被一位他敬服的师长引领着,那个人会严厉地斥责他的错误,但也会宽容地原谅他,他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救赎。

  但是……训诫是不平等的?

  “你必须遵守我的准则与理念,无条件接受我的惩戒”,听起来似乎没有问题,可是乌恒璟的心里仍然弥漫着一股不安,这与他想象得不一样。

  乌恒璟的迷茫,一丝不差地落进珞凇的眼睛里,珞凇说道:“看来你对训诫一无所知。那么,我方才让你好好想清楚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他的语气并不严厉,纯粹地陈述,却让乌恒璟身后一紧。

  珞凇又道:“我换一种问法:你了解过我的理念,了解过,我的老师吗?”

  乌恒璟完全慌了神:“您的……老师?”

  这一次,珞凇的语气带了几分严厉:“你不知道我有过老师。”

  如果那一天的乌恒璟足够敏锐,他便能捕捉到,此时此刻珞凇说的是“有过”,而不是“有”。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可惜,他没有。

  他完全沉浸在珞凇严厉的语气里,慌忙说道:“我知道的……段华卿是您的老师吧。”

  段华卿,这个早已淡出圈子多年的名字,或许在乌恒璟这一代的人之中知名度并不高,然而,对于季蕴心、珞凇那一代的圈内人而言,他绝对称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有人喜欢他,有人反感他。

  但有一点,无论是仰慕或是反感他的人都不曾否认——段华卿,是一名出色的训诫者。

  即使是旗帜鲜明地作为段华卿反对者的季蕴心,也曾说过“如果你希望学习怎么做一位训诫者,就去看看段华卿吧”。

  在珞凇的少年时代,段华卿是北庐城里的风云人物,他开设私学讲课,他的学生遍布整个北庐城,他收徒只论品德不论出身,学生里既有布衣、也有权贵。

  珞凇,便是他的学生之一。

  乌恒璟暗中仰慕珞凇多年,自然知道,他的老师是段华卿。

  珞凇听罢乌恒璟的话,淡道:“上一个对老师直呼其名的人,大概是传瑞。怎么,你要跟他一样叛逆?”

  乌恒璟被这话吓得冷汗都掉下来,连忙道歉:“不不不……我没有,对不起对不起……”

  “不必紧张,我不过是确认你的想法,”相较乌恒璟的手足无措,珞凇倒是表现得颇为淡定,“这个问题,将来我与你深聊。你现在只需明白,训诫即霸权,不可避免地存在我的意志强加于你,我会严厉地束缚你,你将失去许多权利,例如处置自己欲望的权利。但是,我会尽可能尊重你的独立人格、照顾你的感受,例如允许你主导部分规则的制定。”

  乌恒璟眨着眼睛望向珞凇,满脸写着“我听不懂”四个打字。

  “我说得太深奥了?”珞凇温和地问道,他换了一种更浅显的说法,“当你实践的时候,你保有一切权利,在你觉得疼痛难当的时候,你可以随时通过喊‘安全词’来结束实践。但是训诫没有安全词,你必须且只能接受我对你的惩罚,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你实在挨不下去,可以要求我将你绑起来。”

  珞凇唇角一勾,似是一个浅浅的微笑:“我的规矩是,捆束后的惩罚数目,按原定数目的四倍进行。”

  禹——

  袭——

  乌恒璟:?!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四倍?!

  他下定决心绝对不会要求珞凇将自己绑起来,就是再难再痛也一定自己熬下去。

  直到后来,亲自体会珞凇的手段之后,乌恒璟才明白为什么是四倍。

  因为,在珞凇的规矩下,倒扣加罚过多而导致惩罚数目翻倍实在是家常便饭。

  “称呼、流程、规矩,”珞凇一项一项,不疾不徐地说道,“首先,称呼,你以何来称呼我?”

  乌恒璟犹豫道:“我……应该叫您什么?”

  “你想叫什么?”

  我可以叫什么……

  珞凇像是听到了乌恒璟没说出口的问题,提示道:“老师、师父或是先生?”

  “有什么区别?”

  “这项权利给你,你可以选择任何令你向往的称呼。你我之间的关系,不因你的称呼而改变。不过,一旦你选择某个称呼,从今往后,须以此称呼我。”

  “先生,可以吗?”

  “可以,”珞凇道,“平日里我没有要求,正式训诫时,你想以何自称?”

  “我……我吗?您是我先生的话,我便是您的……学生?”

  最后两个字一出口,乌恒璟脸颊一烫。

  “这有什么值得害羞的?”

  “没有,我……不太习惯……”

  确实,这就是很正常的称呼,和圈内那些玩出花的“贱奴”、“骚狗”之类的完全没法比,但是一想到自己会乖乖捧着规矩说“学生知错了,请先生责罚”,乌恒璟便羞得耳朵都红了。

  此时此刻的乌恒璟,可爱极了,然而珞凇没有调侃他。

  训诫状态下的珞凇是严肃的。

  严肃里,不失温柔,令人生不出绮念,却不至于噤若寒蝉。

  “慢慢习惯,”珞凇言简意赅地说道,“其次流程。每次训诫开始前,跪姿陈述错误。对于遗漏错误,惩罚翻倍。”

  “正式训诫期间,规矩有三条:第一,不准挣扎,否则倒扣。第二,不准求饶,否则加罚。第三,不准欠账。今日罚,今日毕。”

  “惩罚结束后,手写《思过书》。思过书经我审查通过,训诫结束。”

  “我不主张将人罚到声嘶力竭、血肉模糊,所以,初定的惩罚数目一定在你可接受范围内,除非你屡次破戒导致倒扣加罚过多。”

  “听明白了吗?”

  他语速不快,确保乌恒璟能够听清并充分消化每一个字。

  乌恒璟答道:“明白。”

  珞凇却提醒道:“称呼。”

  呃……

  刚说过就忘记了……

  乌恒璟赶忙说道:“明白,先生。”

  “很好,”珞凇给了一个表扬,短短两个字,却让乌恒璟的整个心脏都沸腾起来,“最后一项,规矩。我对你的约束分为两项:学业和事业。学业上,你上学期的平均绩点是2.86。”

  乌恒璟呼吸一滞。

  珞凇竟然会知道他的成绩。

  他们学校的GPA制度满分5分,满分100分的考卷,达到90分以上给4分、80分以上给3分、70分以上给2分,60分以上给1分,60以下不得分。

  GPA 2.86大概就是百分制七十多分的水平。

  “刚开始,不对你要求过于严格,这学期平均绩点达到4.01。”

  如果说,刚才的乌恒璟仅仅是呼吸停滞的话,这一次干脆连心跳都停了。

  “对你要求不过于严格”和“这学期平均绩点达到4.01”这两句话,上下文有关系吗?

  有吗?有吗?有吗?!

  平均绩点4.01简直是他做梦都达不到的成绩啊!

  而且,珞凇的态度根本不是在询问他意见,而是直接宣布结论啊。

  “先生……”乌恒璟战战兢兢地开口,“可不可以稍低一点?”

  “理由?”

  “从2.86到 4.01的差距太大,我……做不到。”

  珞凇好似淡淡地“呵”了一声,像一句轻笑,而后——“这不是理由。”

  乌恒璟:……

  你能看到我哀怨的眼神吗?

  珞凇道:“我说过,会尽可能照顾你的感受,所以如果你能够给出合理的理由,我会考虑减轻你的任务。”

  真的……吗?

  乌恒璟调整思路,斟酌着说道:“之前,我只需要学习就好。现在,我不仅需要学习,还需要处理公司的事,精力和时间都被大大消耗,所以,能维持与上学期一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再要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珞凇淡道:“这应当是你决定接手公司之前考虑的事,而不是现在。因此,理由不成立。”

  乌恒璟:?

  “只要你足够勤奋,平均绩点4.01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你担心怠惰,我不介意提供监督。”

  珞凇说得云淡风轻,乌恒璟却听出一身冷汗来,赶忙说道:“不……不必了……”

  人这种生物真的很奇妙。

  得不到的时候,拼了命地想要得到。

  可如今,当珞凇说要时刻监督他的学习时,乌恒璟立刻打了退堂鼓。

  开玩笑,如果珞凇每天都盯着他学习,他真的有可能被罚死。

  这与他对今日训诫的预期完全不一样。

  他本以为,今日的训诫是珞凇狠狠地教训他今天上午的行为。

  怎料,根本没开始算那笔账,他就肉眼可见地债台高筑了。

  接着,乌恒璟听到珞凇说道:“既然学习难,那么逃课、抄答案、漏交或少交作业等行为,都是不允许的。若有充足理由不去上某节课,必须率先向我请假。否则,任何犯规行为都将受到惩戒。”

  乌恒璟硬着头皮应道:“明白,先生。”

  珞凇道:“事业不如学业,没有量化指标,我会慢慢教你。今日只给八字训则:求是进取,仁心爱民。以此作为你今后的行事纲领。”

  乌恒璟其实没太听明白,他只是默默将这八个字记在心里,而后答道:“明白,先生。”

  珞凇继续说道:“在生活琐事方面,同样没有量化指标。我不会对你有过分严苛的要求。我要求你在大是大非上严格自律,但生活小事,我允许你适当放纵。我允许你适当地熬夜、饮酒、食用垃圾食品、保留与高级趣味无关的爱好等,但不准过度。我相信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有能力分辨“适度”和“过度”的区别。一旦过度,将受惩戒。”

  “同理,对于你的仪态谈吐,也不做严苛要求。我不要求你时刻保持完美仪态,亦不要求你时刻保持文明用语,但正式场合必须大方得体、礼貌待人。同样,作为成年人,你有分辨场合差别的能力。一旦逾矩,将受惩戒。”

  这一条,确实不算严苛。

  乌恒璟知道,圈子里的管教很多都会要求全方位自律,熬夜滥食、低级趣味都被严格禁止,更加不允许粗口和怠惰。

  他有些惊讶。

  因为他以为,严肃如珞凇,必定会在生活方面有诸多要求。

  可没想到,珞凇远非他想象中的那般古板。

  严格却不刻板,这样的理念让乌恒璟耳目一新,使他对珞凇,又增添几分仰慕。

  乌恒璟答道:“明白,先生。”

  珞凇道:“原本,还有一项内容,我会给予你一项或是几项家法戒具。但是鉴于你的特殊情况,我不会固定你的家法戒具,会使用一切我认为合适的手段和工具对你进行训诫。”

  彼时,乌恒璟还不太明白什么“鉴于你的特殊情况”,是怎样的特殊情况。

  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他便明白了。

  而他应下这条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珞凇与他清算过错。

  【

  “求是”与“仁心”

  求是,指做事时,应当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仁心,指做人时,应当心怀仁义、兼济天下。

  求是仁政,再加上领袖那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基本就是我的理念了。

  】

手机上看
第31章 规矩与训诫

  珞凇在书房抽到第三支烟的时候,乌恒璟才推开书房的门,姗姗来迟。

  书房里暖气开得很足,珞凇立在窗边,将窗户留了一个口子,尽管如此,屋里还是有一股淡淡的烟味。

  他见乌恒璟进屋,按灭还剩大半支的烟。

  先生不是刚刚抽过一支吗?这转眼又一、二、三……足足三支?烟瘾这么大吗?

  乌恒璟愣了一下,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吸烟有害健康。

  他旋即想起来,现在不该是他管教珞凇的时候,而是珞凇管教他。

  此时此刻,冷静了许久的乌恒璟已经将客厅的污浊和姜条都收拾干净,虽然珞凇给他的要求是“穿好上衣”,但他还是连同裤子一起穿上。

  穿戴整齐的乌恒璟褪去刚才方寸大乱的模样,显得冷静多了。

  他刚搬进来,书房的布置还未结束,整箱整箱的行李被堆在角落里。乌恒璟的眼神落在角落里的两个大箱子上——两个箱子从外表看,只是普通的硬箱,然而里面……

  谁也不知道,硬箱之内,赫然是整整两箱有关珞凇的照片、书籍和材料。

  乌恒璟忽然庆幸,由于季蕴心坚持要他搬来这间公寓住,导致他匆忙搬家,还没将行李收拾完毕,否则岂不是……他脸颊一阵阵发热,他不敢想象,若是被珞凇看到自己的“藏品”,他该如何解释。

  乌恒璟望向立在窗边的珞凇。

  那个人离他那么近……

  近得,只要他伸出手,便能触及。

  珞凇要他“好好想清楚要不要接受我的管教”,他怎么可能会拒绝呢?

  他根本不可能拒绝珞凇,甚至,那是他一直以来的奢望,他奢望着能够被珞凇管教却始终得不到。

  他卑微又渴望地仰望珞凇,就像掩藏在尘土中的砂砾仰望灿烂星辰。

  而如今,神明问他:是否愿意接受他的管教。

  乌恒璟的喉咙一阵阵发紧,紧张让他感到口干舌燥,他望向珞凇,干巴巴地说道:“我……愿意接受您的管教。”

  “好。”

  珞凇对此毫不意外。

  乌恒璟也对珞凇的反应并不意外。

  珞凇走到书桌前,并不坐下,他面对面站在乌恒璟面前,淡道:“乌恒璟,我要提醒你,训诫与你以前玩的那些实践游戏不同。实践是平等的,游戏双方拥有同等的权利,你们共同商榷彼此都能接受的游戏范围和行为准则。而训诫是不平等的,你只有选择是否开始的权利,其余一切权利都在我,训诫的范围由我划定,你必须遵守我的准则与理念,无条件接受我的惩戒。”

  这……

  乌恒璟愣了,一时间没有说话。

  他幻想中的训诫,是能够被一位他敬服的师长引领着,那个人会严厉地斥责他的错误,但也会宽容地原谅他,他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救赎。

  但是……训诫是不平等的?

  “你必须遵守我的准则与理念,无条件接受我的惩戒”,听起来似乎没有问题,可是乌恒璟的心里仍然弥漫着一股不安,这与他想象得不一样。

  乌恒璟的迷茫,一丝不差地落进珞凇的眼睛里,珞凇说道:“看来你对训诫一无所知。那么,我方才让你好好想清楚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他的语气并不严厉,纯粹地陈述,却让乌恒璟身后一紧。

  珞凇又道:“我换一种问法:你了解过我的理念,了解过,我的老师吗?”

  乌恒璟完全慌了神:“您的……老师?”

  这一次,珞凇的语气带了几分严厉:“你不知道我有过老师。”

  如果那一天的乌恒璟足够敏锐,他便能捕捉到,此时此刻珞凇说的是“有过”,而不是“有”。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可惜,他没有。

  他完全沉浸在珞凇严厉的语气里,慌忙说道:“我知道的……段华卿是您的老师吧。”

  段华卿,这个早已淡出圈子多年的名字,或许在乌恒璟这一代的人之中知名度并不高,然而,对于季蕴心、珞凇那一代的圈内人而言,他绝对称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有人喜欢他,有人反感他。

  但有一点,无论是仰慕或是反感他的人都不曾否认——段华卿,是一名出色的训诫者。

  即使是旗帜鲜明地作为段华卿反对者的季蕴心,也曾说过“如果你希望学习怎么做一位训诫者,就去看看段华卿吧”。

  在珞凇的少年时代,段华卿是北庐城里的风云人物,他开设私学讲课,他的学生遍布整个北庐城,他收徒只论品德不论出身,学生里既有布衣、也有权贵。

  珞凇,便是他的学生之一。

  乌恒璟暗中仰慕珞凇多年,自然知道,他的老师是段华卿。

  珞凇听罢乌恒璟的话,淡道:“上一个对老师直呼其名的人,大概是传瑞。怎么,你要跟他一样叛逆?”

  乌恒璟被这话吓得冷汗都掉下来,连忙道歉:“不不不……我没有,对不起对不起……”

  “不必紧张,我不过是确认你的想法,”相较乌恒璟的手足无措,珞凇倒是表现得颇为淡定,“这个问题,将来我与你深聊。你现在只需明白,训诫即霸权,不可避免地存在我的意志强加于你,我会严厉地束缚你,你将失去许多权利,例如处置自己欲望的权利。但是,我会尽可能尊重你的独立人格、照顾你的感受,例如允许你主导部分规则的制定。”

  乌恒璟眨着眼睛望向珞凇,满脸写着“我听不懂”四个打字。

  “我说得太深奥了?”珞凇温和地问道,他换了一种更浅显的说法,“当你实践的时候,你保有一切权利,在你觉得疼痛难当的时候,你可以随时通过喊‘安全词’来结束实践。但是训诫没有安全词,你必须且只能接受我对你的惩罚,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你实在挨不下去,可以要求我将你绑起来。”

  珞凇唇角一勾,似是一个浅浅的微笑:“我的规矩是,捆束后的惩罚数目,按原定数目的四倍进行。”

  禹——

  袭——

  乌恒璟:?!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四倍?!

  他下定决心绝对不会要求珞凇将自己绑起来,就是再难再痛也一定自己熬下去。

  直到后来,亲自体会珞凇的手段之后,乌恒璟才明白为什么是四倍。

  因为,在珞凇的规矩下,倒扣加罚过多而导致惩罚数目翻倍实在是家常便饭。

  “称呼、流程、规矩,”珞凇一项一项,不疾不徐地说道,“首先,称呼,你以何来称呼我?”

  乌恒璟犹豫道:“我……应该叫您什么?”

  “你想叫什么?”

  我可以叫什么……

  珞凇像是听到了乌恒璟没说出口的问题,提示道:“老师、师父或是先生?”

  “有什么区别?”

  “这项权利给你,你可以选择任何令你向往的称呼。你我之间的关系,不因你的称呼而改变。不过,一旦你选择某个称呼,从今往后,须以此称呼我。”

  “先生,可以吗?”

  “可以,”珞凇道,“平日里我没有要求,正式训诫时,你想以何自称?”

  “我……我吗?您是我先生的话,我便是您的……学生?”

  最后两个字一出口,乌恒璟脸颊一烫。

  “这有什么值得害羞的?”

  “没有,我……不太习惯……”

  确实,这就是很正常的称呼,和圈内那些玩出花的“贱奴”、“骚狗”之类的完全没法比,但是一想到自己会乖乖捧着规矩说“学生知错了,请先生责罚”,乌恒璟便羞得耳朵都红了。

  此时此刻的乌恒璟,可爱极了,然而珞凇没有调侃他。

  训诫状态下的珞凇是严肃的。

  严肃里,不失温柔,令人生不出绮念,却不至于噤若寒蝉。

  “慢慢习惯,”珞凇言简意赅地说道,“其次流程。每次训诫开始前,跪姿陈述错误。对于遗漏错误,惩罚翻倍。”

  “正式训诫期间,规矩有三条:第一,不准挣扎,否则倒扣。第二,不准求饶,否则加罚。第三,不准欠账。今日罚,今日毕。”

  “惩罚结束后,手写《思过书》。思过书经我审查通过,训诫结束。”

  “我不主张将人罚到声嘶力竭、血肉模糊,所以,初定的惩罚数目一定在你可接受范围内,除非你屡次破戒导致倒扣加罚过多。”

  “听明白了吗?”

  他语速不快,确保乌恒璟能够听清并充分消化每一个字。

  乌恒璟答道:“明白。”

  珞凇却提醒道:“称呼。”

  呃……

  刚说过就忘记了……

  乌恒璟赶忙说道:“明白,先生。”

  “很好,”珞凇给了一个表扬,短短两个字,却让乌恒璟的整个心脏都沸腾起来,“最后一项,规矩。我对你的约束分为两项:学业和事业。学业上,你上学期的平均绩点是2.86。”

  乌恒璟呼吸一滞。

  珞凇竟然会知道他的成绩。

  他们学校的GPA制度满分5分,满分100分的考卷,达到90分以上给4分、80分以上给3分、70分以上给2分,60分以上给1分,60以下不得分。

  GPA 2.86大概就是百分制七十多分的水平。

  “刚开始,不对你要求过于严格,这学期平均绩点达到4.01。”

  如果说,刚才的乌恒璟仅仅是呼吸停滞的话,这一次干脆连心跳都停了。

  “对你要求不过于严格”和“这学期平均绩点达到4.01”这两句话,上下文有关系吗?

  有吗?有吗?有吗?!

  平均绩点4.01简直是他做梦都达不到的成绩啊!

  而且,珞凇的态度根本不是在询问他意见,而是直接宣布结论啊。

  “先生……”乌恒璟战战兢兢地开口,“可不可以稍低一点?”

  “理由?”

  “从2.86到 4.01的差距太大,我……做不到。”

  珞凇好似淡淡地“呵”了一声,像一句轻笑,而后——“这不是理由。”

  乌恒璟:……

  你能看到我哀怨的眼神吗?

  珞凇道:“我说过,会尽可能照顾你的感受,所以如果你能够给出合理的理由,我会考虑减轻你的任务。”

  真的……吗?

  乌恒璟调整思路,斟酌着说道:“之前,我只需要学习就好。现在,我不仅需要学习,还需要处理公司的事,精力和时间都被大大消耗,所以,能维持与上学期一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再要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珞凇淡道:“这应当是你决定接手公司之前考虑的事,而不是现在。因此,理由不成立。”

  乌恒璟:?

  “只要你足够勤奋,平均绩点4.01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你担心怠惰,我不介意提供监督。”

  珞凇说得云淡风轻,乌恒璟却听出一身冷汗来,赶忙说道:“不……不必了……”

  人这种生物真的很奇妙。

  得不到的时候,拼了命地想要得到。

  可如今,当珞凇说要时刻监督他的学习时,乌恒璟立刻打了退堂鼓。

  开玩笑,如果珞凇每天都盯着他学习,他真的有可能被罚死。

  这与他对今日训诫的预期完全不一样。

  他本以为,今日的训诫是珞凇狠狠地教训他今天上午的行为。

  怎料,根本没开始算那笔账,他就肉眼可见地债台高筑了。

  接着,乌恒璟听到珞凇说道:“既然学习难,那么逃课、抄答案、漏交或少交作业等行为,都是不允许的。若有充足理由不去上某节课,必须率先向我请假。否则,任何犯规行为都将受到惩戒。”

  乌恒璟硬着头皮应道:“明白,先生。”

  珞凇道:“事业不如学业,没有量化指标,我会慢慢教你。今日只给八字训则:求是进取,仁心爱民。以此作为你今后的行事纲领。”

  乌恒璟其实没太听明白,他只是默默将这八个字记在心里,而后答道:“明白,先生。”

  珞凇继续说道:“在生活琐事方面,同样没有量化指标。我不会对你有过分严苛的要求。我要求你在大是大非上严格自律,但生活小事,我允许你适当放纵。我允许你适当地熬夜、饮酒、食用垃圾食品、保留与高级趣味无关的爱好等,但不准过度。我相信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有能力分辨“适度”和“过度”的区别。一旦过度,将受惩戒。”

  “同理,对于你的仪态谈吐,也不做严苛要求。我不要求你时刻保持完美仪态,亦不要求你时刻保持文明用语,但正式场合必须大方得体、礼貌待人。同样,作为成年人,你有分辨场合差别的能力。一旦逾矩,将受惩戒。”

  这一条,确实不算严苛。

  乌恒璟知道,圈子里的管教很多都会要求全方位自律,熬夜滥食、低级趣味都被严格禁止,更加不允许粗口和怠惰。

  他有些惊讶。

  因为他以为,严肃如珞凇,必定会在生活方面有诸多要求。

  可没想到,珞凇远非他想象中的那般古板。

  严格却不刻板,这样的理念让乌恒璟耳目一新,使他对珞凇,又增添几分仰慕。

  乌恒璟答道:“明白,先生。”

  珞凇道:“原本,还有一项内容,我会给予你一项或是几项家法戒具。但是鉴于你的特殊情况,我不会固定你的家法戒具,会使用一切我认为合适的手段和工具对你进行训诫。”

  彼时,乌恒璟还不太明白什么“鉴于你的特殊情况”,是怎样的特殊情况。

  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他便明白了。

  而他应下这条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珞凇与他清算过错。

  【

  “求是”与“仁心”

  求是,指做事时,应当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仁心,指做人时,应当心怀仁义、兼济天下。

  求是仁政,再加上领袖那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基本就是我的理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