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15章

  做生意,不是你抢我的,就是我抢他的,没什么可抱怨的。

  这点上,齐云村在村长的带领下,还挺齐心协力。

  村长道:“美心的提议,都经过了村委投票决定,你们不要冲她一个女人,说出去叫人笑话,跑来我们村吵闹,不如也回去改革。”

  姚家村窑厂改了,和齐云村一样,但还是没用,甚至本村的村民都悄悄来齐云村定砖瓦。

  有人说话不好听,“你们村不要脸,让个俏寡妇抛头露面,那别人当然来这买了。”

  姜美心家老三老四听不懂话里话,看到大哥和二哥已经打上去,也挥着拳头冲进人堆里,又撕又咬。

  “敢骂我们娘,打死你们。”

  村长带着村干部出面平息,骂姚家村几个不干人事的村干部。

  “你们村的窑厂克扣别人的工时,说话又难听,几块砖,嘚瑟的像别人家祖宗,何苦呢,只要你们算工时,像姜美心那样挑不出错处,人家不会舍近求远。”

  村干部作为,村里人就齐心,齐云村现在的人心就很齐。

  “姚家村的男人都这样混账,以后谁家敢把闺女嫁到你们村?”

  村里几个婶子把外村来挑事的,骂的头都抬不起来。

  大队部的来人,叫大家别吵了,“县长来电话了,叫咱们窑厂派代表去开会讨论生产。”

  姚家村的忙问道:“那我们要去吗?”

  会计翻白眼,“我说你们村跑我们村闹事,县长叫你们也去。”

  姚家村怪不好意思,“两村协商,又没真打起来,你也好意思告到县里。”

  会计懒得争辩,笑着脸和姜美心说:“姜大姐,县长说了,让你代表窑厂,和村长一起去县里开会。”

  姚家村猜测道:“好了,县长肯定听到你们齐云村扰乱市场,叫你们过去挨训的。”

  “不会吧,美心给窑厂定的政策挺好的,我不信县里会批评。”

  “你没听说吗,扰乱市场,姜美心这是想搞资本主义那一套。”

  姜美心叫秦向东代表她去,“别听他们瞎说,这趟去县里,是要嘉奖的,你去县里开会,换上回那身新衣服。”

  秦向东道:“那更应该娘去。”

  姜美心笑道:“你不想一辈子种地,这种露脸的机会就要多表现,去吧。”

  …

  姜美心留在窑厂,今天被姚家村闹这么一下子,订单少了,外村的都在观望,看县里怎么定。

  苗巧真下工过来看姜美心,“美心,村长和你家老大怎么还没回来,你给窑厂定的规章制度,不会真的违规了吧?”

  姜美心道:“咱们村的房子修的差不多了,真不让这么弄,就把窑厂关了呗,一个只赊账的窑厂,开了浪费人工。”

  “就是。”苗巧真说:“大锅饭吃久了,就些人就爬不起来了,哎,想想真气人。”

  姜美心收拾好东西,从窑厂下工回家,老大没回来吃晚饭,姜招娣担心的不得了。

  姜美心依旧淡定,“村长也没回来,没事儿的。”

  一直到七点多,村里的拖拉机回来了。

  村长歇都没歇,敲锣把村里人叫去村部大广场开会。

  秦向东先回家一趟,意气风发,脸上有自豪的笑。

  “娘,县长表扬咱们村窑厂制度灵活,还夸我不怯场,有条理,要我整理一份窑厂的记工时细章,给其他窑厂学习!”

  姜美心笑了,“村长敲锣打鼓,肯定还有好事儿,我们都过去看看。”

  村长宣布了两个好消息,县里表彰齐云村,机械厂修家属楼,找齐云村的窑厂定了十万块砖头、三万片瓦。

  “冬至前交货,县长在大会上说了,要保证生产队、窑厂的生产工作,也得兼顾乡亲们的小家需求,不能因为有大订单,就给十里八乡的小订单推迟。”

  “别的窑厂不知道,咱们齐云村的窑厂肯定不会的,美心也不答应,是不是?”

  现在窑厂的业务姜美心管理,谁都没想到,早几天她已经在谈机械厂家属院的大订单!

  秦向东心里好自豪,难怪娘说今天去不是批评,是表彰。

  第二个好消息,今年优秀公社评选给了齐云村,让齐云村做表率,发展集体经济。

  “多亏了美心,她跑来了业务,窑厂才能开得下去。”

  “可不是,要一开始给赊账,窑厂早干不下去了,还是美心的办法好。”

  “怎么多了五个年轻人来咱们村?”

  “听说是知青。”

  姜美心已经看到远处坐着歇息的年轻人,其中一个是韩心欣。

  村里带知青回来了。

  她问秦向东道:“那两男三女,是分给咱们村的知青?”

  秦向东都没回头,有些恼道:“是啊,有个大城市来的知青,太娇气了,要我们等,不然早一个小时就回来了。”

  姜美心想起来了,书里提过,有个省城领导的女儿来齐云村,姜美心想,她家真心疼她,只会就近下乡,不会把她发配这么远。

  村里知青点的房子在上次大暴雨中也塌了,齐云村有一年多没有知青,因此这次没有修。

  姜美心找到村长商议,“村长,这次分到咱们村的知青要怎么安置呢?”

  村长正为这事发愁。

  县里给了嘉奖,评了优秀公社,让接收五个知青,不好推辞。

  村长道:“先叫知青去老乡家里借宿,咱们窑厂有砖瓦,几天就能修两间知青点出来。”

  女知青住老乡家里要出事。

  反正书里是这样提的。

  姜美心把担忧说出来,“男知青也不行,各家都有未嫁的姑娘,说不清楚的,不如叫他们住窑厂的两间房,等知青点修好再搬回来。”

  “那你咋办公?”

  “这几天应该不会下雨,我先搭个棚子办公,村长要看行,我和苗大姐带知青过去。”

  苗巧真早年听过别乡知青的事,有的村民想娶不要彩礼的儿媳妇,就把主意打到知青头上。

  还有的看中城里男知青的人品,主动送上门,闹出多少事。

  她突然不好意思的看了眼姜美心,美心第二任丈夫,就是被她抢回去的知青丈夫。

  姜美心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哈哈笑道:“对,我这样的寡妇都看中男知青,所以呀,知青不论男女,都要看好了。”

  苗巧真没好气,笑道:“不要拿自己打趣,我听你家老大说过了,当时你是帮韩积挡婚,权宜之计,不然向东怎么会多个舅舅。”

  村长拍板道:“就按美心的主意,让知青们住窑厂的两间房,你们和知青们说,叫他们晚上别乱跑,明儿一早安排他们生产工作。”

  五个知青里,四个长途跋涉面色憔悴,只有韩心欣她哥找了关系,就近安排到齐云村,此刻她精神抖擞。

  姜美心无视她的暗示,一视同仁安排知青。

  两个男知青分配到了收拾出来的库房,屋里有木板搭的床板,上面铺好了草席子。

  三个女知青住姜美心办公的大间,加宽了通铺,上面同样是草席子。

  每个房间姜美心给了一盘蚊香片。

  说道:“草席子是我公公编织新的,洗过晒过,绝对不会有虫子,这几天会安排你们去老乡家里搭伙吃饭,明儿早上有人来叫你们,等知青点盖好,你们就能自己做饭了。”

  “谢谢姜大姐。”

  姜美心人美态度好,知青们都很喜欢。

  省城来的大小姐没想到下乡后,住的地方会如此简陋。

  “农村住的好差哦,伙食不会也差吧?”

  另外一个知青说:“怎么不让我们去老乡家里借宿呢?”

  韩心欣给自己挑了靠门的床铺,开始拆行李铺垫被,说道:“你真傻假傻,老乡家里都是陌生男人,你敢住?”

  “今天来接我们的男青年好精神,没想到农村还有这样出众的人物。”

  省城来的大小姐对秦向东印象深刻。

  韩心欣护犊子一样,“他叫秦向东,结婚了,孩子都快出生了,可别盯着人家看。”

  “农村结婚怎么这样早,真看不出来。”

  韩心欣哈哈大笑起来,“今天来的姜大姐,就是他娘,你不也没看出来嘛。”

  过来帮忙送行李的男知青差点摔了,“不会吧,那么年轻的大姐,儿子都这样大了,真看不出来。”

  “韩心欣,你怎么知道的这样清楚?”

  韩心欣道:“我是庆云县的,恰好认识嘛,我跟你们说,明天我要去姜大姐家里搭伙,你们都别和我争。”

  …

  村部,村长和村干部商议知青的事,姜美心算窑厂的干部,秦老头德高望重,他们都在。

  村长说:“幸好窑厂有了盈利,不然盖知青点的钱,都没有着落。”

  姜美心道:“村长,我们这个乡都没有初中,和县里打个报告,把初中盖在咱们村,以后村里孩子们上学,离家也近些。”

  盖学校县里财政要拨款,但财政紧张,姜美心的意思,村里的砖瓦自己出,先盖两排房子出来,前期够用了。

  村长点头说道:“县长开会强调了,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学校得盖,但是老师怎么办?”

  “学校盖起来,老师自然有。”

  “你看那几个知青怎么样,听说都是高中生,能当老师吗?”

  姜美心道:“老师要慎重,等学校盖起来再说。”

  盖学校和修知青点商议好,村长下派任务。

  “五个知青的吃饭问题,村干部带头,我是村长,我们家一个。”

  村里人对知青观感不好,并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

  姜美心想到韩心欣,韩积的妹妹,既然来了齐云村,怎么着都得看顾下。

  她说:“我家可以接一个。”

  二队队长沈金福主动道:“我家能接一个,但只能接男知青,老宅还有个没结婚的弟弟,不适合接女知青。”

  村长赞许,同意了。

  会计主动道:“我家也接一个吧。”

  还差一个,其他几个生产队长不接茬。

  村长气的骂,“吴二满主动要接知青搭伙,我能同意吗,叫你们来,是让你们村干部带头,看着别叫知青出事,你们觉悟就不能高点儿?”

  秦老头道:“剩下那个就去我家吧。”

  村长指着其他几个队长,说:“觉悟不高别抱怨,今年优秀生产队,就给二队了,新增的拖拉机手,也从二队的队员里选。”

手机上看
第15章

  做生意,不是你抢我的,就是我抢他的,没什么可抱怨的。

  这点上,齐云村在村长的带领下,还挺齐心协力。

  村长道:“美心的提议,都经过了村委投票决定,你们不要冲她一个女人,说出去叫人笑话,跑来我们村吵闹,不如也回去改革。”

  姚家村窑厂改了,和齐云村一样,但还是没用,甚至本村的村民都悄悄来齐云村定砖瓦。

  有人说话不好听,“你们村不要脸,让个俏寡妇抛头露面,那别人当然来这买了。”

  姜美心家老三老四听不懂话里话,看到大哥和二哥已经打上去,也挥着拳头冲进人堆里,又撕又咬。

  “敢骂我们娘,打死你们。”

  村长带着村干部出面平息,骂姚家村几个不干人事的村干部。

  “你们村的窑厂克扣别人的工时,说话又难听,几块砖,嘚瑟的像别人家祖宗,何苦呢,只要你们算工时,像姜美心那样挑不出错处,人家不会舍近求远。”

  村干部作为,村里人就齐心,齐云村现在的人心就很齐。

  “姚家村的男人都这样混账,以后谁家敢把闺女嫁到你们村?”

  村里几个婶子把外村来挑事的,骂的头都抬不起来。

  大队部的来人,叫大家别吵了,“县长来电话了,叫咱们窑厂派代表去开会讨论生产。”

  姚家村的忙问道:“那我们要去吗?”

  会计翻白眼,“我说你们村跑我们村闹事,县长叫你们也去。”

  姚家村怪不好意思,“两村协商,又没真打起来,你也好意思告到县里。”

  会计懒得争辩,笑着脸和姜美心说:“姜大姐,县长说了,让你代表窑厂,和村长一起去县里开会。”

  姚家村猜测道:“好了,县长肯定听到你们齐云村扰乱市场,叫你们过去挨训的。”

  “不会吧,美心给窑厂定的政策挺好的,我不信县里会批评。”

  “你没听说吗,扰乱市场,姜美心这是想搞资本主义那一套。”

  姜美心叫秦向东代表她去,“别听他们瞎说,这趟去县里,是要嘉奖的,你去县里开会,换上回那身新衣服。”

  秦向东道:“那更应该娘去。”

  姜美心笑道:“你不想一辈子种地,这种露脸的机会就要多表现,去吧。”

  …

  姜美心留在窑厂,今天被姚家村闹这么一下子,订单少了,外村的都在观望,看县里怎么定。

  苗巧真下工过来看姜美心,“美心,村长和你家老大怎么还没回来,你给窑厂定的规章制度,不会真的违规了吧?”

  姜美心道:“咱们村的房子修的差不多了,真不让这么弄,就把窑厂关了呗,一个只赊账的窑厂,开了浪费人工。”

  “就是。”苗巧真说:“大锅饭吃久了,就些人就爬不起来了,哎,想想真气人。”

  姜美心收拾好东西,从窑厂下工回家,老大没回来吃晚饭,姜招娣担心的不得了。

  姜美心依旧淡定,“村长也没回来,没事儿的。”

  一直到七点多,村里的拖拉机回来了。

  村长歇都没歇,敲锣把村里人叫去村部大广场开会。

  秦向东先回家一趟,意气风发,脸上有自豪的笑。

  “娘,县长表扬咱们村窑厂制度灵活,还夸我不怯场,有条理,要我整理一份窑厂的记工时细章,给其他窑厂学习!”

  姜美心笑了,“村长敲锣打鼓,肯定还有好事儿,我们都过去看看。”

  村长宣布了两个好消息,县里表彰齐云村,机械厂修家属楼,找齐云村的窑厂定了十万块砖头、三万片瓦。

  “冬至前交货,县长在大会上说了,要保证生产队、窑厂的生产工作,也得兼顾乡亲们的小家需求,不能因为有大订单,就给十里八乡的小订单推迟。”

  “别的窑厂不知道,咱们齐云村的窑厂肯定不会的,美心也不答应,是不是?”

  现在窑厂的业务姜美心管理,谁都没想到,早几天她已经在谈机械厂家属院的大订单!

  秦向东心里好自豪,难怪娘说今天去不是批评,是表彰。

  第二个好消息,今年优秀公社评选给了齐云村,让齐云村做表率,发展集体经济。

  “多亏了美心,她跑来了业务,窑厂才能开得下去。”

  “可不是,要一开始给赊账,窑厂早干不下去了,还是美心的办法好。”

  “怎么多了五个年轻人来咱们村?”

  “听说是知青。”

  姜美心已经看到远处坐着歇息的年轻人,其中一个是韩心欣。

  村里带知青回来了。

  她问秦向东道:“那两男三女,是分给咱们村的知青?”

  秦向东都没回头,有些恼道:“是啊,有个大城市来的知青,太娇气了,要我们等,不然早一个小时就回来了。”

  姜美心想起来了,书里提过,有个省城领导的女儿来齐云村,姜美心想,她家真心疼她,只会就近下乡,不会把她发配这么远。

  村里知青点的房子在上次大暴雨中也塌了,齐云村有一年多没有知青,因此这次没有修。

  姜美心找到村长商议,“村长,这次分到咱们村的知青要怎么安置呢?”

  村长正为这事发愁。

  县里给了嘉奖,评了优秀公社,让接收五个知青,不好推辞。

  村长道:“先叫知青去老乡家里借宿,咱们窑厂有砖瓦,几天就能修两间知青点出来。”

  女知青住老乡家里要出事。

  反正书里是这样提的。

  姜美心把担忧说出来,“男知青也不行,各家都有未嫁的姑娘,说不清楚的,不如叫他们住窑厂的两间房,等知青点修好再搬回来。”

  “那你咋办公?”

  “这几天应该不会下雨,我先搭个棚子办公,村长要看行,我和苗大姐带知青过去。”

  苗巧真早年听过别乡知青的事,有的村民想娶不要彩礼的儿媳妇,就把主意打到知青头上。

  还有的看中城里男知青的人品,主动送上门,闹出多少事。

  她突然不好意思的看了眼姜美心,美心第二任丈夫,就是被她抢回去的知青丈夫。

  姜美心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哈哈笑道:“对,我这样的寡妇都看中男知青,所以呀,知青不论男女,都要看好了。”

  苗巧真没好气,笑道:“不要拿自己打趣,我听你家老大说过了,当时你是帮韩积挡婚,权宜之计,不然向东怎么会多个舅舅。”

  村长拍板道:“就按美心的主意,让知青们住窑厂的两间房,你们和知青们说,叫他们晚上别乱跑,明儿一早安排他们生产工作。”

  五个知青里,四个长途跋涉面色憔悴,只有韩心欣她哥找了关系,就近安排到齐云村,此刻她精神抖擞。

  姜美心无视她的暗示,一视同仁安排知青。

  两个男知青分配到了收拾出来的库房,屋里有木板搭的床板,上面铺好了草席子。

  三个女知青住姜美心办公的大间,加宽了通铺,上面同样是草席子。

  每个房间姜美心给了一盘蚊香片。

  说道:“草席子是我公公编织新的,洗过晒过,绝对不会有虫子,这几天会安排你们去老乡家里搭伙吃饭,明儿早上有人来叫你们,等知青点盖好,你们就能自己做饭了。”

  “谢谢姜大姐。”

  姜美心人美态度好,知青们都很喜欢。

  省城来的大小姐没想到下乡后,住的地方会如此简陋。

  “农村住的好差哦,伙食不会也差吧?”

  另外一个知青说:“怎么不让我们去老乡家里借宿呢?”

  韩心欣给自己挑了靠门的床铺,开始拆行李铺垫被,说道:“你真傻假傻,老乡家里都是陌生男人,你敢住?”

  “今天来接我们的男青年好精神,没想到农村还有这样出众的人物。”

  省城来的大小姐对秦向东印象深刻。

  韩心欣护犊子一样,“他叫秦向东,结婚了,孩子都快出生了,可别盯着人家看。”

  “农村结婚怎么这样早,真看不出来。”

  韩心欣哈哈大笑起来,“今天来的姜大姐,就是他娘,你不也没看出来嘛。”

  过来帮忙送行李的男知青差点摔了,“不会吧,那么年轻的大姐,儿子都这样大了,真看不出来。”

  “韩心欣,你怎么知道的这样清楚?”

  韩心欣道:“我是庆云县的,恰好认识嘛,我跟你们说,明天我要去姜大姐家里搭伙,你们都别和我争。”

  …

  村部,村长和村干部商议知青的事,姜美心算窑厂的干部,秦老头德高望重,他们都在。

  村长说:“幸好窑厂有了盈利,不然盖知青点的钱,都没有着落。”

  姜美心道:“村长,我们这个乡都没有初中,和县里打个报告,把初中盖在咱们村,以后村里孩子们上学,离家也近些。”

  盖学校县里财政要拨款,但财政紧张,姜美心的意思,村里的砖瓦自己出,先盖两排房子出来,前期够用了。

  村长点头说道:“县长开会强调了,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学校得盖,但是老师怎么办?”

  “学校盖起来,老师自然有。”

  “你看那几个知青怎么样,听说都是高中生,能当老师吗?”

  姜美心道:“老师要慎重,等学校盖起来再说。”

  盖学校和修知青点商议好,村长下派任务。

  “五个知青的吃饭问题,村干部带头,我是村长,我们家一个。”

  村里人对知青观感不好,并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

  姜美心想到韩心欣,韩积的妹妹,既然来了齐云村,怎么着都得看顾下。

  她说:“我家可以接一个。”

  二队队长沈金福主动道:“我家能接一个,但只能接男知青,老宅还有个没结婚的弟弟,不适合接女知青。”

  村长赞许,同意了。

  会计主动道:“我家也接一个吧。”

  还差一个,其他几个生产队长不接茬。

  村长气的骂,“吴二满主动要接知青搭伙,我能同意吗,叫你们来,是让你们村干部带头,看着别叫知青出事,你们觉悟就不能高点儿?”

  秦老头道:“剩下那个就去我家吧。”

  村长指着其他几个队长,说:“觉悟不高别抱怨,今年优秀生产队,就给二队了,新增的拖拉机手,也从二队的队员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