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生是被张春发举报的,一封举报信直接递到了省局。
张春发一门心思想捞偏门,自己的民营发电站,几次都拒绝被收归国有,还打肿脸充胖子,想要往四郊五县送电。送电得先建设施,需要投钱,他找简耀辉贷款,没贷下来,那也阻挡不了张春发要大赚一笔的步伐——银行的钱出不来,直接找了小贷公司,利息直接翻了三倍。
但张春生不怕,搞“电”的买卖有多赚钱他知道,说一本万利也不为过,现在的投入,不出两年,就能收回来。
张春发拿了小贷公司的钱,再加上自己的全部家当,大兴土木,光是输电塔就架了八十多公里。耗时两年,好不容易把电送了出去,可国家这几年推行的电力体制改革也非常见成效,发电、输电基本全部国有化,四郊五县的电力,也基本能保证供应了。
张春发这送电的买卖,恐怕又要告吹了。
眼看着新建的八十多公里输电塔要百搭,县政府又出面了,这回还带上了市电业局的人,再次和张春发谈收购的问题。但此时的张春发,屡战屡败,已经杀红了眼,又一次把送上门的收购拒之门外。
他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熬过这一段,他张春发还是能收回失地,掌握主动权。
他找到张春生,希望张春生能在电业局内部为自己周旋,争取些“私活儿”,也好度过这一关。但张春生被亲哥“举”上了这个位置,哪还有心思管张春发的烂摊子,一门心思只想自己捞钱,还急于和亲哥撇清关系,生怕张春发的生意牵连了自己。
张春发养狗却轮不上狗看家,一口气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举报信的内容,张春发特意拣了几件不痛不痒的事情,目的就是想给张春生上上弦儿,敲个警钟,让他明白还是要和自己保持统一的战线。谁知电业局内部眼红张春生那个位置的人也大有人在,利用举报信这个机会,借题发挥,硬是把张春生和连城那边的勾连挖了出来。
挖了没几下,就挖出了方军平。
一开始大家还不相信,方军平这人,教师出身,过往背景单纯,因为心思执拗在单位非常吃不开,任人也不会觉得他和张春生这个笑面虎混在一起。但事实就是这样,省局下来的专项检查组找方军平谈了两次,态度非常明确,希望他把问题都交代了,处罚肯定是免不了,但争取宽大处理。
来电业局这么多年,方军平也不是原来一根筋的方军平了。他明白不能坐以待毙,一边配合检查组的工作,一边找局里关键的人,希望到时候这些人能为自己说说话,争取网开一面。
只要是开口求人办事,哪有空着手的道理。这几天,方军平钱和礼送出去了不少,对方也都说到时候会帮忙争取,但尽力到什么程度,方军平心里也没底。
翟晓敏心里更没底,她不知道方军平跟着张春生,具体都做了哪些事、到什么程度。这几年方军平拿回来的钱确实多了,但方军平不说,她哪会往这方面想。如今心里没着没落的,像有块石头,压得千斤重。
翟晓敏这人,遇事愿意往坏处想,如果最坏的结果能接受,那就不算被逼入绝境。这个事情最坏的结果她也想过,方军平被开除公职,或者更严重地,因为职位犯罪被提起诉讼。
可翟晓敏绝望地发现,这些最坏的结果,她和这个家,都无法承担。
她把家里的钱悉数给了方军平,告诉他,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想尽办法争取保住公职。钱像流水一样流出去了,可效果怎样,谁也不敢打这个包票。
在方笑宜看来,中考之后的这个暑假,家里本是轻轻松松,一团和气。只不过去了北京一周,回来之后,就被阴云笼罩,透不进一丝亮光。
她知道大概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心里也害怕,但又没处找人说,外人肯定是不能说,方笑安……更不能说。方笑宜只能每个晚上,翟晓敏和方军平谈起这事儿的时候,都在隔壁竖起耳朵听,然后躺进被窝里,用完全没有社会经验的脑袋瓜猜想,这个事有多严重,想来想去都很害怕,很多个夜晚,都担心得后半夜才入睡。
很快,方军平被停职了。
检查组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查张春生的事情上。要等到张春生的事情定了性,尘埃落定,方军平的处罚才能下来。在这期间,单位决定,调查期间,先停职。
之前的方家,早上总是格外忙碌,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一早上卫生间就不闲着,一家四口这个洗漱,那个上厕所,进进出出连轴转。赶上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需要早走十分二十分的,翟晓敏催促的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直到把爷仨都送出门,才算消停,能停下来喘一口气。
甚至那时候偶尔还会抱怨两句,“可算是都走了,剩我一个挺好。”
可现在,孩子们放暑假,方军平也被停职了,一家四口整整齐齐呆在家里,翟晓敏却越看越糟心。她甚至希望方军平能多出去转悠转悠,别管是不是有事做,只要别呆在家里——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家里的男人不出去忙,总归让人看着心慌。
翟晓敏心里悬着,却又使不上劲儿,每天浑浑噩噩,做饭也没心思,还总是忘事儿。原本计划好的这个暑假带孩子们出去玩玩,也自然无法成行。
方军平也知道因为自己的事情全家都跟着担心。一个大男人呆在家里,脸面上肯定过意不去。单但凡有一丁点事都找借口出去。
这一天,方军平又找机会出去转悠了,翟晓敏在家也呆不住,去春华室转转散散心。方笑宜和方笑安在家,一个看书,一个看电视。
但方笑宜今天这书,却看得心不在焉,频频看着墙上的挂钟。
13:37,还有两个多小时。
方笑宜又接着看书,可眼前的字都像不认识似的,怎么也进不到脑子里。挣扎了一会,又抬眼看表,13:54。
不能这样,得给自己找点事做,不然的话还有两个多小时,确实是不好熬。
方笑宜合上书,拿起手机,给郝安琪打电话,她应该也在家等着呢,可以一起出来溜达溜达。
忙音一声一声响,郝安琪也没接。方笑宜都打算放弃了,听到了郝安琪含混不清的一声“喂?”
“你在哪儿啊?”电话里,郝安琪好像在外面,但还放着轻音乐,怪优雅的。
“和我妈吃自助餐呢,刚才在拿吃的,腾不出手接电话。找我有事儿啊?”
“没事,你吃吧,别忘了今天查成绩啊。”
“嗯嗯”,郝安琪嘴里嚼着东西,“几点来着?”
“四点。”
“行,我知道啦,没事我先挂了啊,我要吃螃蟹了。”
看来郝安琪没空,方笑宜决定自己找点事儿做。
她先是冲了个澡,让脑子清醒清醒,接着坐在书桌前,开始整理书桌。
她和方笑安,一人一张书桌,并排放着,但面积都很有限,和学校的桌子差不多。中考完,她一直都没整理。上面做过的卷子,用过的教科书堆得很慢,正好今天该留的留,该扔的扔。
初一的时候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单,她排第四,郝安琪是第二十三;
初二时候上音乐课老师教大家吹口琴,还主张大家自己编曲写在五线谱上,方笑宜没有一点音乐天赋,吹出来的曲子,一言难尽;
还有填志愿的时候她在纸上写写画画做出来的决定。和由淼当年面临的选择一样。一中升学率更好,但是要住校;高中部在升学率上其次,但是对于优质生源,补贴奖学金。
但和由淼不同的是,方笑宜想去高中部。她的家庭条件不比由淼,奖学金确实是个不小的吸引。
这个决定自然没得到翟晓敏和方军平的支持:“一中要住校这一点,确实不太理想。不过我也找人打听过,咱们可以申请走读,你还是在爸爸妈妈身边,我们放心一点。”
方军平则更激动:“笑笑,钱的问题完全不是你应该考虑的,咱家条件比不上别人家,但是在你和小安上学的这件事上,该花的钱爸妈都要花,不要你想着挣钱,去退而求其次的学校。”
“不是的爸妈,高中部也很好”,方笑宜试图劝说翟晓敏和方军平,“我一路都是在松城附小、松城附中上来的,这个环境我很习惯了。而且,在高中部学习好,照样可以考清华北大,但是在一中如果学习差,也一样哪儿都去不了。”
最后方笑宜的第一志愿,还真就是松城附中高中部。连年级主任听说了都直叫好:“不愧是我松城附中培养出来的苗子,归属感和荣誉感,一样都不差!”
而能不能担得起这份夸奖,就看一会公布成绩了。
16:00,方笑宜准时拨打了查分电话。
班主任说,查分尽量用固定电话拨打,因为信号更稳定一些。但即便如此,方笑宜还是做好了查分的人太多、线路太忙要打很久的准备。可没想到,一下子就拨通了。
人工语音开始讲话,方笑宜没想到接通得这么快,一下子紧张起来,整个身子从上到下都很紧绷。按照语音提示,她输入了早就烂熟于心的准考证号。
电话那头的查分系统也很快,她刚输入完,还没等反应过来,听筒里已经开始报分了。
“语文:115 分,数学:120 分,英语,118 分,物理:68 分,化学:48 分,政治:60 分,历史:60 分。考生总分:589 分。
方笑宜听完报分,跟平静地挂了电话。
一旁的方笑安抓心挠肝,但看方笑宜一脸平静的样子,心下又一咯噔。
“590 分!”还好,只是咯噔了一下,方笑安便看到了姐姐自信舒展的笑脸。
之前的模拟,方笑宜都是在 585 分上下,去年高中部的分数线是 578 分,方笑宜只要正常发挥,考上高中部是很稳的。虽然目前全市排名和分数线还没出,但 589 这个分数,上高中部理应没什么悬念了。
方笑安在家里大喊大叫,为姐姐高兴,方笑宜则忙着和同学们打电话发短信,互报分数,看看是否还能在同一个学校学习。恰好这时翟晓敏回来了,正纳闷家里这是怎么了,方笑安马上迫不及待地去报喜:“妈!我姐考了 589 分!数学满分!太厉害了!”
翟晓敏心头一热。这几天被方军平的事情搞得心神不宁,说实话,她都忘了今天是出分数的日子了。方笑安报分数,心里还没等紧张,就已经被满心的喜悦占据了。
她站在门口,手里拎着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菜,看着大笑大闹的姐弟两人,一瞬间眼眶有些湿润了。
她在普通的工人家庭长大,条件不好不坏,学习不上不下。没考上大学,上了大专,毕业分配了工作,经人介绍认识了方军平,结婚生子……说不上是多么精彩的人生吧,但至少一切都还说得过去。
可方笑安的出生,却让她的世界彻底蒙上了乌云。
先天性心脏病,没办法根治,只能维持。翟晓敏辞职在家,一门心思照顾孩子,家里的经济负担全都落在了方军平一个人身上,两口子捉襟见肘,买啥都要算计,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只为了攒钱给方笑安治病。
后来把笑笑领回来,家里更拮据了。但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自从笑笑来了,方笑安的身体,好像真的一天比一天强了。她和方军平真的把笑笑当亲生姑娘,笑笑也懂事,对弟弟也很好。一家四口,钱虽然没几个,但爱却一点也不少。
如果一直能过这样的生活,翟晓敏也是知足的。无论如何她都要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给他们爱,和全部。
可偏偏方军平下岗了,家里又是动荡。好不容易攒下的几万块钱,也都花出去做人情钱了,还借了周彦的五万。还好结果还不错,至少有了个电业局的工作,方军平后半辈子的职业生涯,可以说稳定无忧了。
方军平刚到电业局的那几年,股市行情好,翟晓敏赚了点钱补贴家用。后来方军平摸清了电业局的一些门道,也能赚些钱,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生活花销之余,也有闲钱买辆二手车代步,也能带孩子出去旅旅游,单位分的房子指日可待,不出意外后年就能住上新房子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偏偏,方军平出事了。
翟晓敏又和几年前一样,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掏出来,给方军平去送人情,只为了保住他的公职。这几天,翟晓敏一直过不来这个劲儿——即便方军平的公职保住了,家里的积蓄也不剩下什么了。这么多年过去,方家又回到了之前的样子,原地踏步。
生活总是被迫归零,这是最让翟晓敏绝望的,也是这几天她无法走出阴霾的最主要原因。
可今天得知方笑宜这么争气,看到两个孩子放肆忘我地笑闹。那个瞬间,翟晓敏觉得,生活仿佛又有盼头和希望了。
翟晓敏眼睛湿了,却是笑着:“笑笑真棒,妈一早就知道,我姑娘,肯定差不了!”
夏日的下午四点多钟,斜阳西下,阳光射进房间里,说不上绚烂,却也明亮温暖。
咬牙坚持吧,会好的。
张春生是被张春发举报的,一封举报信直接递到了省局。
张春发一门心思想捞偏门,自己的民营发电站,几次都拒绝被收归国有,还打肿脸充胖子,想要往四郊五县送电。送电得先建设施,需要投钱,他找简耀辉贷款,没贷下来,那也阻挡不了张春发要大赚一笔的步伐——银行的钱出不来,直接找了小贷公司,利息直接翻了三倍。
但张春生不怕,搞“电”的买卖有多赚钱他知道,说一本万利也不为过,现在的投入,不出两年,就能收回来。
张春发拿了小贷公司的钱,再加上自己的全部家当,大兴土木,光是输电塔就架了八十多公里。耗时两年,好不容易把电送了出去,可国家这几年推行的电力体制改革也非常见成效,发电、输电基本全部国有化,四郊五县的电力,也基本能保证供应了。
张春发这送电的买卖,恐怕又要告吹了。
眼看着新建的八十多公里输电塔要百搭,县政府又出面了,这回还带上了市电业局的人,再次和张春发谈收购的问题。但此时的张春发,屡战屡败,已经杀红了眼,又一次把送上门的收购拒之门外。
他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熬过这一段,他张春发还是能收回失地,掌握主动权。
他找到张春生,希望张春生能在电业局内部为自己周旋,争取些“私活儿”,也好度过这一关。但张春生被亲哥“举”上了这个位置,哪还有心思管张春发的烂摊子,一门心思只想自己捞钱,还急于和亲哥撇清关系,生怕张春发的生意牵连了自己。
张春发养狗却轮不上狗看家,一口气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举报信的内容,张春发特意拣了几件不痛不痒的事情,目的就是想给张春生上上弦儿,敲个警钟,让他明白还是要和自己保持统一的战线。谁知电业局内部眼红张春生那个位置的人也大有人在,利用举报信这个机会,借题发挥,硬是把张春生和连城那边的勾连挖了出来。
挖了没几下,就挖出了方军平。
一开始大家还不相信,方军平这人,教师出身,过往背景单纯,因为心思执拗在单位非常吃不开,任人也不会觉得他和张春生这个笑面虎混在一起。但事实就是这样,省局下来的专项检查组找方军平谈了两次,态度非常明确,希望他把问题都交代了,处罚肯定是免不了,但争取宽大处理。
来电业局这么多年,方军平也不是原来一根筋的方军平了。他明白不能坐以待毙,一边配合检查组的工作,一边找局里关键的人,希望到时候这些人能为自己说说话,争取网开一面。
只要是开口求人办事,哪有空着手的道理。这几天,方军平钱和礼送出去了不少,对方也都说到时候会帮忙争取,但尽力到什么程度,方军平心里也没底。
翟晓敏心里更没底,她不知道方军平跟着张春生,具体都做了哪些事、到什么程度。这几年方军平拿回来的钱确实多了,但方军平不说,她哪会往这方面想。如今心里没着没落的,像有块石头,压得千斤重。
翟晓敏这人,遇事愿意往坏处想,如果最坏的结果能接受,那就不算被逼入绝境。这个事情最坏的结果她也想过,方军平被开除公职,或者更严重地,因为职位犯罪被提起诉讼。
可翟晓敏绝望地发现,这些最坏的结果,她和这个家,都无法承担。
她把家里的钱悉数给了方军平,告诉他,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想尽办法争取保住公职。钱像流水一样流出去了,可效果怎样,谁也不敢打这个包票。
在方笑宜看来,中考之后的这个暑假,家里本是轻轻松松,一团和气。只不过去了北京一周,回来之后,就被阴云笼罩,透不进一丝亮光。
她知道大概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心里也害怕,但又没处找人说,外人肯定是不能说,方笑安……更不能说。方笑宜只能每个晚上,翟晓敏和方军平谈起这事儿的时候,都在隔壁竖起耳朵听,然后躺进被窝里,用完全没有社会经验的脑袋瓜猜想,这个事有多严重,想来想去都很害怕,很多个夜晚,都担心得后半夜才入睡。
很快,方军平被停职了。
检查组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查张春生的事情上。要等到张春生的事情定了性,尘埃落定,方军平的处罚才能下来。在这期间,单位决定,调查期间,先停职。
之前的方家,早上总是格外忙碌,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一早上卫生间就不闲着,一家四口这个洗漱,那个上厕所,进进出出连轴转。赶上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需要早走十分二十分的,翟晓敏催促的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直到把爷仨都送出门,才算消停,能停下来喘一口气。
甚至那时候偶尔还会抱怨两句,“可算是都走了,剩我一个挺好。”
可现在,孩子们放暑假,方军平也被停职了,一家四口整整齐齐呆在家里,翟晓敏却越看越糟心。她甚至希望方军平能多出去转悠转悠,别管是不是有事做,只要别呆在家里——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家里的男人不出去忙,总归让人看着心慌。
翟晓敏心里悬着,却又使不上劲儿,每天浑浑噩噩,做饭也没心思,还总是忘事儿。原本计划好的这个暑假带孩子们出去玩玩,也自然无法成行。
方军平也知道因为自己的事情全家都跟着担心。一个大男人呆在家里,脸面上肯定过意不去。单但凡有一丁点事都找借口出去。
这一天,方军平又找机会出去转悠了,翟晓敏在家也呆不住,去春华室转转散散心。方笑宜和方笑安在家,一个看书,一个看电视。
但方笑宜今天这书,却看得心不在焉,频频看着墙上的挂钟。
13:37,还有两个多小时。
方笑宜又接着看书,可眼前的字都像不认识似的,怎么也进不到脑子里。挣扎了一会,又抬眼看表,13:54。
不能这样,得给自己找点事做,不然的话还有两个多小时,确实是不好熬。
方笑宜合上书,拿起手机,给郝安琪打电话,她应该也在家等着呢,可以一起出来溜达溜达。
忙音一声一声响,郝安琪也没接。方笑宜都打算放弃了,听到了郝安琪含混不清的一声“喂?”
“你在哪儿啊?”电话里,郝安琪好像在外面,但还放着轻音乐,怪优雅的。
“和我妈吃自助餐呢,刚才在拿吃的,腾不出手接电话。找我有事儿啊?”
“没事,你吃吧,别忘了今天查成绩啊。”
“嗯嗯”,郝安琪嘴里嚼着东西,“几点来着?”
“四点。”
“行,我知道啦,没事我先挂了啊,我要吃螃蟹了。”
看来郝安琪没空,方笑宜决定自己找点事儿做。
她先是冲了个澡,让脑子清醒清醒,接着坐在书桌前,开始整理书桌。
她和方笑安,一人一张书桌,并排放着,但面积都很有限,和学校的桌子差不多。中考完,她一直都没整理。上面做过的卷子,用过的教科书堆得很慢,正好今天该留的留,该扔的扔。
初一的时候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单,她排第四,郝安琪是第二十三;
初二时候上音乐课老师教大家吹口琴,还主张大家自己编曲写在五线谱上,方笑宜没有一点音乐天赋,吹出来的曲子,一言难尽;
还有填志愿的时候她在纸上写写画画做出来的决定。和由淼当年面临的选择一样。一中升学率更好,但是要住校;高中部在升学率上其次,但是对于优质生源,补贴奖学金。
但和由淼不同的是,方笑宜想去高中部。她的家庭条件不比由淼,奖学金确实是个不小的吸引。
这个决定自然没得到翟晓敏和方军平的支持:“一中要住校这一点,确实不太理想。不过我也找人打听过,咱们可以申请走读,你还是在爸爸妈妈身边,我们放心一点。”
方军平则更激动:“笑笑,钱的问题完全不是你应该考虑的,咱家条件比不上别人家,但是在你和小安上学的这件事上,该花的钱爸妈都要花,不要你想着挣钱,去退而求其次的学校。”
“不是的爸妈,高中部也很好”,方笑宜试图劝说翟晓敏和方军平,“我一路都是在松城附小、松城附中上来的,这个环境我很习惯了。而且,在高中部学习好,照样可以考清华北大,但是在一中如果学习差,也一样哪儿都去不了。”
最后方笑宜的第一志愿,还真就是松城附中高中部。连年级主任听说了都直叫好:“不愧是我松城附中培养出来的苗子,归属感和荣誉感,一样都不差!”
而能不能担得起这份夸奖,就看一会公布成绩了。
16:00,方笑宜准时拨打了查分电话。
班主任说,查分尽量用固定电话拨打,因为信号更稳定一些。但即便如此,方笑宜还是做好了查分的人太多、线路太忙要打很久的准备。可没想到,一下子就拨通了。
人工语音开始讲话,方笑宜没想到接通得这么快,一下子紧张起来,整个身子从上到下都很紧绷。按照语音提示,她输入了早就烂熟于心的准考证号。
电话那头的查分系统也很快,她刚输入完,还没等反应过来,听筒里已经开始报分了。
“语文:115 分,数学:120 分,英语,118 分,物理:68 分,化学:48 分,政治:60 分,历史:60 分。考生总分:589 分。
方笑宜听完报分,跟平静地挂了电话。
一旁的方笑安抓心挠肝,但看方笑宜一脸平静的样子,心下又一咯噔。
“590 分!”还好,只是咯噔了一下,方笑安便看到了姐姐自信舒展的笑脸。
之前的模拟,方笑宜都是在 585 分上下,去年高中部的分数线是 578 分,方笑宜只要正常发挥,考上高中部是很稳的。虽然目前全市排名和分数线还没出,但 589 这个分数,上高中部理应没什么悬念了。
方笑安在家里大喊大叫,为姐姐高兴,方笑宜则忙着和同学们打电话发短信,互报分数,看看是否还能在同一个学校学习。恰好这时翟晓敏回来了,正纳闷家里这是怎么了,方笑安马上迫不及待地去报喜:“妈!我姐考了 589 分!数学满分!太厉害了!”
翟晓敏心头一热。这几天被方军平的事情搞得心神不宁,说实话,她都忘了今天是出分数的日子了。方笑安报分数,心里还没等紧张,就已经被满心的喜悦占据了。
她站在门口,手里拎着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菜,看着大笑大闹的姐弟两人,一瞬间眼眶有些湿润了。
她在普通的工人家庭长大,条件不好不坏,学习不上不下。没考上大学,上了大专,毕业分配了工作,经人介绍认识了方军平,结婚生子……说不上是多么精彩的人生吧,但至少一切都还说得过去。
可方笑安的出生,却让她的世界彻底蒙上了乌云。
先天性心脏病,没办法根治,只能维持。翟晓敏辞职在家,一门心思照顾孩子,家里的经济负担全都落在了方军平一个人身上,两口子捉襟见肘,买啥都要算计,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只为了攒钱给方笑安治病。
后来把笑笑领回来,家里更拮据了。但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自从笑笑来了,方笑安的身体,好像真的一天比一天强了。她和方军平真的把笑笑当亲生姑娘,笑笑也懂事,对弟弟也很好。一家四口,钱虽然没几个,但爱却一点也不少。
如果一直能过这样的生活,翟晓敏也是知足的。无论如何她都要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给他们爱,和全部。
可偏偏方军平下岗了,家里又是动荡。好不容易攒下的几万块钱,也都花出去做人情钱了,还借了周彦的五万。还好结果还不错,至少有了个电业局的工作,方军平后半辈子的职业生涯,可以说稳定无忧了。
方军平刚到电业局的那几年,股市行情好,翟晓敏赚了点钱补贴家用。后来方军平摸清了电业局的一些门道,也能赚些钱,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生活花销之余,也有闲钱买辆二手车代步,也能带孩子出去旅旅游,单位分的房子指日可待,不出意外后年就能住上新房子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偏偏,方军平出事了。
翟晓敏又和几年前一样,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掏出来,给方军平去送人情,只为了保住他的公职。这几天,翟晓敏一直过不来这个劲儿——即便方军平的公职保住了,家里的积蓄也不剩下什么了。这么多年过去,方家又回到了之前的样子,原地踏步。
生活总是被迫归零,这是最让翟晓敏绝望的,也是这几天她无法走出阴霾的最主要原因。
可今天得知方笑宜这么争气,看到两个孩子放肆忘我地笑闹。那个瞬间,翟晓敏觉得,生活仿佛又有盼头和希望了。
翟晓敏眼睛湿了,却是笑着:“笑笑真棒,妈一早就知道,我姑娘,肯定差不了!”
夏日的下午四点多钟,斜阳西下,阳光射进房间里,说不上绚烂,却也明亮温暖。
咬牙坚持吧,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