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4章 一夜回到解放前

  又是一年春天。

  “过马路注意安全,别老听磁带,中午去妈妈那吃饭。”

  翟晓敏把门口的书包拎起来,死沉,里面的书、卷子、作业一厚沓,一只手都捏不住。教委吵吵了多少年的减负,作业也没见少,上了四年级,反而更多。

  此时的方笑宜已经吃过了早饭,有条不紊地穿上校服外套,脚踩进白色运动鞋,正在系鞋带。听到翟晓敏的话,仰起了头。

  “那小安呢?去幼儿园吗?”

  她和翟晓敏都出门,方军平要上班,方笑安自己在家那么长时间,恐怕不行吧。

  一年前,方笑宜第一次经历方笑安的抢救,站在医院的走廊里,看她爸方军平和护士拼了命地把病床往抢救室里推,脑子一片空白。

  也是从那天起,她明白,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缘于小安的病。但她并不知道,这样的抢救,方笑安从出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次了。

  “嗯,天暖和了,让小安上幼儿园试试,正好三点咱俩往回走,顺便接他。”

  方笑安在家养了一年,身体好些了,一听说能上幼儿园高兴坏了。幼儿园三年,断断续续的,一共也没去几天。

  方笑宜点了点头,打开门就要走。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回身,从门口墙上挂的一串花花绿绿的东西里,拎出三根彩线,揣进校服口袋。

  “干啥?上课可不能整这玩意啊!”

  翟晓敏很警觉,生怕方笑宜上课不好好听讲。现在的女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天天凑在一起编绳子,还戴在手上。方笑宜和郝安琪俩人,每天鼓捣这玩意,你编了送我,我编了送你,花里胡哨不说,既费时间,又费眼睛。

  “公交车上没事干”,方笑宜软糯糯地应了一句,“妈妈再见。”

  虽然只是初春,草并没有绿,花也还没开。但走在路上,风吹过来的感觉明显不一样了,不像冬天里的北风那样,夹杂着雪粒子,直接往人脸上拍。而是软绵绵的,还带着阳光的味道,故意婉转迂回似的,在耳边扫来扫去,吹得人的心和南湖开化的湖水一样,一漾一漾的。

  公交车站离她家不远,走路十分钟的样子。方笑宜都不用回头,就知道翟晓敏会在阳台上目送她。出了院子大门,估摸着妈妈看不见了,她拿出复读机,按下播放键,挂上了耳机。

  复读机又大又沉,足足有新华字典那么厚。她也想要个轻便点的随身听,但太贵了,不舍得买。碰巧翟晓敏为了让她学英语,买了个复读机给她,方笑宜发现这玩意虽然笨重了点,但也可以当随身听用,便装在了书包里。

  “你不要这样地看着我,我的脸会变成红苹果……”

  磁带是她在路边小摊买的,三块钱,用她平时攒下来的零花钱。音像店里的磁带要十块钱一盘,她通常不会买。虽然她知道,如果真的张口管翟晓敏要,翟晓敏虽然心里觉得这东西没什么用,还是会买给她的。但她舍不得,也不想张这个嘴,索性就听三块钱的,挺好。

  磁带侧面写着“20 首港台金曲”,封面是任贤齐的《心太软》。她冲着任贤齐才买的,结果拿回家一听却是这首《我是女生》,还有挺多她没听过的歌。里面的歌词页写得也不对,和歌里唱的对不上,好在听到末尾,最后一首歌确实是任贤齐的《心太软》——还行,不算上当受骗。

  方笑宜把复读机塞回书包里,沉是沉了点,但上下学的时间可以听歌,她还是很知足。说实话,她自认没啥音乐细胞,歌里唱得那些情啊爱啊的,她也不大懂,还不如每天晚上播一集的《大风车》对她有吸引力,她和方笑安都喜欢看——每天都要提前写完作业,上好厕所,以免播到一半要去厕所耽误了看。“大风车吱呀吱悠悠地转”前奏一响起,就让人兴奋。

  方笑宜自己也知道,她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一些翟晓敏认为没什么意义、不让她做的事,她做了,就有种奇怪的满足感。

  站在公交车站等车,低头看了眼,米奇电子手表上写着 1998 年 3 月 11 日星期三,07:02AM。

  一般七点零五能有一班车,快了,她想。

  “春华”室今天人很齐,除了米桦,其他人都在,连最不常来的翟晓敏都到了。

  方笑安不上幼儿园的时候,翟晓敏只能抽空去春华看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下好了,两个孩子上学的上学,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脱下冬装走在街上,风吹过来,翟晓敏都感觉身上一阵轻松。

  “晓敏来啦”,翟晓敏一进门,正好碰上拿着暖瓶出去接热水的刘亚娟,“一个冬天过去了,可算把你盼来了啊!”

  “还真是,和大霞彦子她们见面,是进春华室的那天,但那天你没来,我都记不清上次见你啥时候了。”

  “过了个春节,又赶上猫冬,别人都长肉,你这怎么还瘦了啊?看来方军平在家的表现也不到位啊!”翟晓敏一来,李霞就拿她打趣。

  “小安在家,我就不能闲,方军平工作也调动了,都还没习惯,给人折腾够呛。”

  去年,方笑安那一场突如其来的抢救要了翟晓敏和方军平两口子半条命。虽然自打这孩子出生,就提心吊胆防着这么一天,但真的来了,还是让人始料未及。万幸孩子救回来了,翟晓敏觉得自己好像被剥了一层皮。

  方笑安刚经历抢救,还很虚弱。翟晓敏在家一边照顾着方笑安,一边料理着方笑宜日常吃喝,还要抽空盘算方军平工作的事。盘算了一周,最终翟晓敏拿着周彦借给她的五万块钱,让方军平去活动关系——必须调动到其他单位,不能买断,更不能坐以待毙。

  工作是大事儿,该花的钱不能含糊。

  方军平这辈子最怕给人送礼求人办事,但没办法,为了工作,只能硬着头皮上。好在他平时工作认真,领导们都挺满意他,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托人把他调动到了电业局。

  这下翟晓敏放心了,果然钱不白花。要是不炒股,她真是不知道方笑安抢救、方军平活动关系的这些钱,要从哪儿出。

  这更加坚定了翟晓敏要好好下功夫、在股市里赚钱的决心。方笑安身体恢复了一些,她就立马来松海证券看盘了——97 年的夏天,对股市的预期,翟晓敏和李霞她们一样,是看牛的。毕竟香港回归那么大的事儿在那摆着,市场总得给点反馈。再加上她们还搬进了大户室,可以全天盯盘,随时下单,没道理赚不到钱。

  但市场毕竟是市场,变化无常,股市并没有像她们几个人搬进大户室那天预料的一样,一路长红。香港确实回归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亚洲金融危机,听说恒生指数都快崩盘了,大陆自然也会好不到哪儿去,下半年每天一开盘都是一片惨绿,翟晓敏这几年赚的钱,几乎一夜回到解放前。

  没什么行情,再加上家里琐事多,这春华室,翟晓敏还真是一个冬天没来了。

  周彦看到翟晓敏,立马拉着她坐了下来。

  “是瘦了,脸色也不好看,这段时间肯定累坏了。”

  大户室这几个人,在一起炒股很多年,大家关系都不错,家里家外的事情,没啥不能说的。但非要有个比较的话,翟晓敏和周彦关系最好。要论经济状况,徐大明的生意做得最大,自然也最有钱,但周彦丝毫没有阔太太的架子,不摆谱不张扬,什么时候说话都温言软语的,遇事也愿意和翟晓敏商量,一点没有隐瞒。

  方军平工作调动的事儿,她还让徐大明帮忙找关系。只是徐大明认识的都是生意场上的人,和方军平的圈子实在没什么交集,自然也帮不上什么忙。但翟晓敏心里,还是感激。

  “家里乱七八糟事儿多,方军平那我也跟着操心。现在都好了,可以天天和你们一起看盘了!”翟晓敏笑着说。

  “妹夫这事儿,我回家还和徐大明念叨来着,他说改革开放,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得经历这么一关,不可避免。好在现在都过去了,结果也不错,你可以把心放肚子里了。”

  周彦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一点也不像四十来岁的人,温柔又好看。

  “你回归了,中午我请客,咱们下馆子去!”周彦补充道。

  翟晓敏刚想答应,却见李霞把椅子转了过来,“别算上我啊,一会我就得走,和由小峰办事儿去。”

  “我也不行”,刘亚娟回头,“别人给简耀辉拿了点笨猪肉,他让我给他妈送去,我肯定就在那边吃了。

  “你们一个两个的”,周彦气得笑了,“晓敏回来,一点面子都不给。”

  “没事”,翟晓敏把话接过来,“我让笑笑中午过来,咱仨就在这吃,省事儿!”

  “闺女来啦!”周彦一听就乐了。认识翟晓敏这么久,还真没见过她家闺女,只是听说学习好,还听话,把周彦羡慕得够呛。

  “好好,那我陪你在这儿等着!”周彦开心道。

手机上看
第4章 一夜回到解放前

  又是一年春天。

  “过马路注意安全,别老听磁带,中午去妈妈那吃饭。”

  翟晓敏把门口的书包拎起来,死沉,里面的书、卷子、作业一厚沓,一只手都捏不住。教委吵吵了多少年的减负,作业也没见少,上了四年级,反而更多。

  此时的方笑宜已经吃过了早饭,有条不紊地穿上校服外套,脚踩进白色运动鞋,正在系鞋带。听到翟晓敏的话,仰起了头。

  “那小安呢?去幼儿园吗?”

  她和翟晓敏都出门,方军平要上班,方笑安自己在家那么长时间,恐怕不行吧。

  一年前,方笑宜第一次经历方笑安的抢救,站在医院的走廊里,看她爸方军平和护士拼了命地把病床往抢救室里推,脑子一片空白。

  也是从那天起,她明白,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缘于小安的病。但她并不知道,这样的抢救,方笑安从出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次了。

  “嗯,天暖和了,让小安上幼儿园试试,正好三点咱俩往回走,顺便接他。”

  方笑安在家养了一年,身体好些了,一听说能上幼儿园高兴坏了。幼儿园三年,断断续续的,一共也没去几天。

  方笑宜点了点头,打开门就要走。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回身,从门口墙上挂的一串花花绿绿的东西里,拎出三根彩线,揣进校服口袋。

  “干啥?上课可不能整这玩意啊!”

  翟晓敏很警觉,生怕方笑宜上课不好好听讲。现在的女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天天凑在一起编绳子,还戴在手上。方笑宜和郝安琪俩人,每天鼓捣这玩意,你编了送我,我编了送你,花里胡哨不说,既费时间,又费眼睛。

  “公交车上没事干”,方笑宜软糯糯地应了一句,“妈妈再见。”

  虽然只是初春,草并没有绿,花也还没开。但走在路上,风吹过来的感觉明显不一样了,不像冬天里的北风那样,夹杂着雪粒子,直接往人脸上拍。而是软绵绵的,还带着阳光的味道,故意婉转迂回似的,在耳边扫来扫去,吹得人的心和南湖开化的湖水一样,一漾一漾的。

  公交车站离她家不远,走路十分钟的样子。方笑宜都不用回头,就知道翟晓敏会在阳台上目送她。出了院子大门,估摸着妈妈看不见了,她拿出复读机,按下播放键,挂上了耳机。

  复读机又大又沉,足足有新华字典那么厚。她也想要个轻便点的随身听,但太贵了,不舍得买。碰巧翟晓敏为了让她学英语,买了个复读机给她,方笑宜发现这玩意虽然笨重了点,但也可以当随身听用,便装在了书包里。

  “你不要这样地看着我,我的脸会变成红苹果……”

  磁带是她在路边小摊买的,三块钱,用她平时攒下来的零花钱。音像店里的磁带要十块钱一盘,她通常不会买。虽然她知道,如果真的张口管翟晓敏要,翟晓敏虽然心里觉得这东西没什么用,还是会买给她的。但她舍不得,也不想张这个嘴,索性就听三块钱的,挺好。

  磁带侧面写着“20 首港台金曲”,封面是任贤齐的《心太软》。她冲着任贤齐才买的,结果拿回家一听却是这首《我是女生》,还有挺多她没听过的歌。里面的歌词页写得也不对,和歌里唱的对不上,好在听到末尾,最后一首歌确实是任贤齐的《心太软》——还行,不算上当受骗。

  方笑宜把复读机塞回书包里,沉是沉了点,但上下学的时间可以听歌,她还是很知足。说实话,她自认没啥音乐细胞,歌里唱得那些情啊爱啊的,她也不大懂,还不如每天晚上播一集的《大风车》对她有吸引力,她和方笑安都喜欢看——每天都要提前写完作业,上好厕所,以免播到一半要去厕所耽误了看。“大风车吱呀吱悠悠地转”前奏一响起,就让人兴奋。

  方笑宜自己也知道,她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一些翟晓敏认为没什么意义、不让她做的事,她做了,就有种奇怪的满足感。

  站在公交车站等车,低头看了眼,米奇电子手表上写着 1998 年 3 月 11 日星期三,07:02AM。

  一般七点零五能有一班车,快了,她想。

  “春华”室今天人很齐,除了米桦,其他人都在,连最不常来的翟晓敏都到了。

  方笑安不上幼儿园的时候,翟晓敏只能抽空去春华看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下好了,两个孩子上学的上学,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脱下冬装走在街上,风吹过来,翟晓敏都感觉身上一阵轻松。

  “晓敏来啦”,翟晓敏一进门,正好碰上拿着暖瓶出去接热水的刘亚娟,“一个冬天过去了,可算把你盼来了啊!”

  “还真是,和大霞彦子她们见面,是进春华室的那天,但那天你没来,我都记不清上次见你啥时候了。”

  “过了个春节,又赶上猫冬,别人都长肉,你这怎么还瘦了啊?看来方军平在家的表现也不到位啊!”翟晓敏一来,李霞就拿她打趣。

  “小安在家,我就不能闲,方军平工作也调动了,都还没习惯,给人折腾够呛。”

  去年,方笑安那一场突如其来的抢救要了翟晓敏和方军平两口子半条命。虽然自打这孩子出生,就提心吊胆防着这么一天,但真的来了,还是让人始料未及。万幸孩子救回来了,翟晓敏觉得自己好像被剥了一层皮。

  方笑安刚经历抢救,还很虚弱。翟晓敏在家一边照顾着方笑安,一边料理着方笑宜日常吃喝,还要抽空盘算方军平工作的事。盘算了一周,最终翟晓敏拿着周彦借给她的五万块钱,让方军平去活动关系——必须调动到其他单位,不能买断,更不能坐以待毙。

  工作是大事儿,该花的钱不能含糊。

  方军平这辈子最怕给人送礼求人办事,但没办法,为了工作,只能硬着头皮上。好在他平时工作认真,领导们都挺满意他,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托人把他调动到了电业局。

  这下翟晓敏放心了,果然钱不白花。要是不炒股,她真是不知道方笑安抢救、方军平活动关系的这些钱,要从哪儿出。

  这更加坚定了翟晓敏要好好下功夫、在股市里赚钱的决心。方笑安身体恢复了一些,她就立马来松海证券看盘了——97 年的夏天,对股市的预期,翟晓敏和李霞她们一样,是看牛的。毕竟香港回归那么大的事儿在那摆着,市场总得给点反馈。再加上她们还搬进了大户室,可以全天盯盘,随时下单,没道理赚不到钱。

  但市场毕竟是市场,变化无常,股市并没有像她们几个人搬进大户室那天预料的一样,一路长红。香港确实回归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亚洲金融危机,听说恒生指数都快崩盘了,大陆自然也会好不到哪儿去,下半年每天一开盘都是一片惨绿,翟晓敏这几年赚的钱,几乎一夜回到解放前。

  没什么行情,再加上家里琐事多,这春华室,翟晓敏还真是一个冬天没来了。

  周彦看到翟晓敏,立马拉着她坐了下来。

  “是瘦了,脸色也不好看,这段时间肯定累坏了。”

  大户室这几个人,在一起炒股很多年,大家关系都不错,家里家外的事情,没啥不能说的。但非要有个比较的话,翟晓敏和周彦关系最好。要论经济状况,徐大明的生意做得最大,自然也最有钱,但周彦丝毫没有阔太太的架子,不摆谱不张扬,什么时候说话都温言软语的,遇事也愿意和翟晓敏商量,一点没有隐瞒。

  方军平工作调动的事儿,她还让徐大明帮忙找关系。只是徐大明认识的都是生意场上的人,和方军平的圈子实在没什么交集,自然也帮不上什么忙。但翟晓敏心里,还是感激。

  “家里乱七八糟事儿多,方军平那我也跟着操心。现在都好了,可以天天和你们一起看盘了!”翟晓敏笑着说。

  “妹夫这事儿,我回家还和徐大明念叨来着,他说改革开放,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得经历这么一关,不可避免。好在现在都过去了,结果也不错,你可以把心放肚子里了。”

  周彦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一点也不像四十来岁的人,温柔又好看。

  “你回归了,中午我请客,咱们下馆子去!”周彦补充道。

  翟晓敏刚想答应,却见李霞把椅子转了过来,“别算上我啊,一会我就得走,和由小峰办事儿去。”

  “我也不行”,刘亚娟回头,“别人给简耀辉拿了点笨猪肉,他让我给他妈送去,我肯定就在那边吃了。

  “你们一个两个的”,周彦气得笑了,“晓敏回来,一点面子都不给。”

  “没事”,翟晓敏把话接过来,“我让笑笑中午过来,咱仨就在这吃,省事儿!”

  “闺女来啦!”周彦一听就乐了。认识翟晓敏这么久,还真没见过她家闺女,只是听说学习好,还听话,把周彦羡慕得够呛。

  “好好,那我陪你在这儿等着!”周彦开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