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笑宜没想到,没过几天,徐家奕还真回来了。
全青赛打完了,北京队作为传统强队,不负众望拿了全国冠军。徐家奕也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几天假期,他一刻没犹豫,第一件事就是买票回松城。
放学的时候,方笑宜看见高中部门口一身休闲装立在树荫底下的大高个儿,手里拎着两瓶芬达,一瞬间都有些恍惚。
“还习惯吗高中生?野力的橘子汽水买不上了,这个给你,也是橘子味儿的。”
徐家奕递过来的时候,瓶盖已经拧开了。方笑宜学了一天,正头昏脑涨,接过来就喝了一口。
气很足,确实是橘子味儿,和野力汽水几乎没什么两样,但又似乎少了点什么。
徐家奕把方笑宜的书包卸下来,背在身上,挺沉,也不知道这小矮子都装了些什么东西在里面。他高中的时候,书本都放在学校不拿回去,经常拎着一瓶水就上学去了。
“怎么回家,走着回?”徐家奕问。
方笑宜点点头:“穿过文化广场,就是了。”
“陪你走走。”
太阳已经隐去了全部的身影,只留一点点微薄的光亮。将黑未黑的晚上,凉风习习,两个人慢慢往家的方向走去。
“你怎么这么有空?休假了吗?”方笑宜仰头问。
徐家奕看向她,面无表情,大眼睛眨了眨。一般做这个表情,就是要逗弄她。
“好消息和坏消息,听哪个?”
方笑宜想了想,“关于你的,那就先听好消息。”
难得这么乖巧,不和他顶嘴,徐家奕眉眼含笑。
“我进国家队了。”
全青赛上的 MVP,直接获得了进入国家队的资格。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方笑宜瞪大了眼睛,仰头望着身旁的少年,“真的?”
这人真是的,这么好的事,怎么能说得这么平静?!
看着她惊奇的小模样,徐家奕忍俊不禁:“当然是真的,但也有坏消息。坏消息是,先进国家队二队,只是陪练,暂时还不能为国争光。”
“那也很好啊!”方笑宜激动得直跳脚,抓着身旁徐家奕的胳膊来回晃,梆硬,根本晃不动。
摇晃了好一会,方笑宜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开始对着胳膊捶打。本来就没什么力气,再加上方笑宜也没想真打,软绵绵的,打得徐家奕心痒痒。
“徐家奕你神经病啊,这么好的事儿还卖关子!现在才说!”
“这不是想当面告诉你。”
徐家奕单肩背着方笑宜的书包,肩膀倾斜,一高一低。他站定,目光直直地看着方笑宜。
“你呢,有没有什么好消息和坏消息要告诉我?”
方笑宜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她想了想,酝酿了下措辞:“我家急用钱,把原来的房子卖了,现在住在明羽哥家的老房子里。”
说完,方笑宜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往下移,一直移到地面上,盯着广场上的地砖。
她到底没脸面告诉她,是因为方军平犯了错误待岗停职,家里一下子断了生活来源,恨不得一分钱都算计着花。
徐家奕听后,却没表现出什么多少惊讶。
“好消息呢?”
好消息?方笑宜摇摇头。她只有坏消息,哪有什么好消息。
可徐家奕却很坚持,站在她对面挡住前面的路,即便她视线向下,也俯下身子,偏头去找她的眼睛。
似乎要她必须说出一个好消息。
方笑宜试着想了一个:“好消息是……我上学离家更近了,上下学也能走一走锻炼身体,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对啦!”徐家奕像小时候一样,伸手呼啦一下女孩的头发,“有坏消息就一定有好消息,所以,没什么事能把你一棍子打死。”
方笑宜看着眼前的少年,忽然觉得,和他记忆中的徐家奕不一样了。
虽然依旧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没个正形,爱逗弄她,大眼睛一转就能生出个鬼主意。但却也更成熟、更坚定了。
是赛场上打不死的徐家奕,也是逼着她绞尽脑汁想出好消息激励自己的徐家奕。
太阳最后的光亮散尽,夜色漫了上来,周遭的一切都不甚清晰,却惟独眼前这双大眼睛,灼灼坚定。
“小矮子,好好学,我争取打进一队,而你,争取考来北京。”
徐家奕一句话里约定的两件事,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却几乎要倾注全部的精力。
但方笑宜不怕花精力,更不怕吃苦。高一,很多同学都还没从中考过后的轻松中解放出来、还在热衷于体验高中生活时,方笑宜就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了。
高一不分文理科,所有学科都要学,偶尔学累了,就去隔壁班找郝安琪,两人手挽手去操场转悠几圈——郝安琪也上了高中部,孟华自然是没少花钱。两人没分在一个班,好在离得不远,课间经常见面。
高一年级最后一次月考,方笑宜考了年级第十三。原本以为可以给高一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谁知分歧却也暗中降临。
这次月考前,老师就明确了,“这是大家高二选文科还是选理科的有效依据”,说白了,物理化学考得不错,就选理科;政治历史成绩还行,就选文科。方笑宜各科都还可以,比较平均,这种是老师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不会因为偏科而被迫选理或者选文,完全可以基于想学的专业和目标大学进行选择,学生多了主动权,往后的学习也自然更上心。
方笑宜自己也挺满意。从小就经常泡在春华室,对她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她想学金融,或者经济,以后做投资市场相关的行业。这个成绩,选择理科,一点问题也没有。
可翟晓敏却持反对意见。她想让方笑宜选文科,学会计。
“你数学好,学会计多有优势啊。铁饭碗,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最适合女孩子。我们那时候,谁能当会计,多少人羡慕都来不及。”
“学金融学经济以后也是坐办公室啊,一样也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方笑宜不服气。
“那能一样吗!会计多稳定,只要是企业,甭管好的坏的,都需要会计。金融那玩意可不一样了,市场今天牛了,明天熊了,一时一个变化。赚钱的时候咋的都好,赚不上钱呢?太不稳定了,你要是干这个,妈肯定得跟着操心。”
这个场景,方笑宜太熟悉了。依旧是一家人吃饭的饭桌上,依旧是翟晓敏在说,她在听。只不过那天,大家讨论的是她去不去新加坡读书的问题,今天,讨论的是要学什么专业的问题。
问题不同,但结果相同。她都是没有决定权的,都是要听翟晓敏的。
方笑宜知道改变翟晓敏的想法有多难,心里烦闷,只能跟郝安琪倒苦水。
“那就选文科呗,咱俩还能一个班,我看挺好。”
郝安琪物理化学两门课的分数加起来都不及格,注定是选文科了。
“你选文科,想学啥?”
“没想呢,到高三再说呗!我反正是学不了理科,物理化学的那些公式,我看着都脑袋疼。况且,我反正也不指望自己以后赚多少钱,我得嫁个有钱人养我,学啥都一样。”
方笑宜不说话了。她和郝安琪虽然是朋友,但很多时候追求的并不同,说多了,反而无用。
可她真的想学金融,选择自己想要的,不可以吗……
“学金融有啥不好的,孩子想学就学呗!晓敏我发现你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家那皮猴子,除了篮球,就没有想学的。当年他要是和我说想学什么专业,我都得乐开花了!“
春华室里,周彦听翟晓敏念叨方笑宜选专业的事情,大声替方笑宜抱不平。
刘亚娟也跟着附和:“就是,学了金融,以后炒股比我们厉害多了,人家孩子还能赚大钱呢!”
翟晓敏心中注意一定,并不想和她们讨论过多方笑宜学什么专业的问题,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话锋一转:“说到炒股,那天大厅发的宣传单你们拿了吗?我来的时候正在发,我就问了大厅客服小姑娘几句,好像说要开放那个啥来着……叫啥,融资融券了?”
“融资融券?”刘亚娟回过头,“听说过,具体是啥啊?”
“我和客服小姑娘聊了几句,大概就是,如果你特别看好某一支股票,钱不够,可以拿已经持有的股票做抵押,证券公司借给你钱去买,你赚到了钱,在规定的时间把本金和利息还上就行。”
刘亚娟一听,来了兴趣:“这不错啊!这不等于借钱买股票吗!收益马上就能多好多啊!”
“可是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啊!”翟晓敏微微皱眉,“万一看中的股票没涨,反而跌了,那借的钱还不上,抵押的股票可是要被强制卖掉的,卖多少钱完全有证券公司决定,你说了就不算了。”
周彦也摇头:“这么一说,风险挺大,这玩意咱们轻易还是别碰,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吧。”
翟晓敏和周彦结论一致,刘亚娟心里却一直嘀咕——有人借钱让你投资,这有啥不好呢,咋还不能碰呢……
但刘亚娟这人精力有限,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坐下来研究所谓的融资融券的规则,还有更大的事情等着她拿主意。
儿子就要毕业,要考虑找工作的事情了。
简明羽北同大学建筑系毕业,在北京找个设计院的工作绰绰有余。他不想回松城,大学四年见识了大城市的繁华,年轻人总是向往大厦霓虹,这一点简耀辉和刘亚娟也是认可的——孩子有能力留在大城市,家长一定是支持。但确实,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简家不比徐家和由家这种做生意的家庭,即便简耀辉在银行当领导,说到底也是工薪阶层,工资待遇高一点罢了。简明羽想要在北京发展,房子、车子这些都要重新置办,对简家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先别想这些,先支持孩子,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呗。”刘亚娟听说简明羽想要留在北京的设计院工作,高兴得不行,“儿子有出息,咱就得支持啊!”
简耀辉嘴里叼着烟,他一想事就爱抽烟,熏得自己都眯了眼睛。
“支持,支持!没人说不支持,但涉及到好多事,我不也得好好盘算盘算吗?你快别在我这嚷嚷了,吵得我心烦!”
刘亚娟闭嘴了,但丝毫没有因为简耀辉的呵斥,影响了好心情。
钱的事情以后再说,如今儿子有出息,什么也比不上这个来得高兴。
同样是儿子今年毕业,李霞就没有诸如此类的烦恼。
由磊毕业了肯定是要回来继承家业的。这一点她和儿子之间早就达成了一致,和由小峰提过几次,由小峰也未置可否,那肯定也同意。本来由淼那边李霞有点犯难,怕把厂子交给由磊,她提出分股之类的。但由淼一门心思还想念书,保送研究生了,对于厂子的事儿一个字没提;由磊马上毕业,这既解决了儿子的工作,酒厂未来也有了接班人。一举多得的事情,李霞想想就开心。
而且,这几家的孩子放在一起比较,由磊似乎弯道超车了。
徐家奕虽说进了国家队,但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打上主力,至少现在,中国队的比赛从没看见过他的身影。
简明羽学习不错,刘亚娟最近逢人便说孩子毕业进了北京的设计院,那又怎么样呢?普通员工一个,从最基本的工作的做起,每天活儿不少,到手却没有几个钱,没啥值得羡慕的。
而他们家由磊,毕业就是总经理,家里的厂子也有了指望,完全不用有“交给外人不放心”的担忧……以前三个孩子里,由磊学习最差,谁能想到会是今天这个局面呢,真是风水轮流转。李霞越想越高兴,天天盼着由磊早日回来,也在亲戚朋友面前给她长长脸。
以后由磊要是能把厂子经营得再上一个台阶,做成个上市公司啥的,她也能在春华室看到自家的股票,那得多提气啊。
李霞光是想想,都抑制不住地开心,此时在厨房,都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只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她也算是养儿防老了。
半年后,简明羽北京的工作尘埃落定,在设计院门前拍了个照片,用彩信发给刘亚娟。刘亚娟下载了好半天,照片里,简明羽格子衬衣搭配卡其色休闲裤,脸上还是架着熟悉的黑框眼镜,内敛又含蓄。
刘亚娟越看越喜欢,赶忙把照片保存进手机文件夹里。喜悦归喜悦,要说一丁点遗憾没有也是不可能的——儿子正式在北京工作,没有了寒暑假,回松城的时间,只怕是越来越少了。
“得抓紧在北京买个房子,儿子住着舒服,以后去看儿子也方便。”刘亚娟暗暗想。
北京的房价比松城还是高挺多,买房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想想自己最近在做的一些努力,刘亚娟又觉得,好事多磨,这愿望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了。
手机响,打断了刘亚娟畅想的思路。
但她没恼,低头看了一眼,是简耀辉的电话。快下班的时间他来电话,多半是告诉她晚上有应酬不回来吃了,要么就是晚上回家吃饭点名要吃某个菜。
“今天是怎么个指示啊简行长?”刘亚娟接起电话,故意捏着嗓子,和简耀辉开玩笑。
“简行长的爱人吗?”电话里的声音慌慌张张,“马上来医院,简行长出事了!”
方笑宜没想到,没过几天,徐家奕还真回来了。
全青赛打完了,北京队作为传统强队,不负众望拿了全国冠军。徐家奕也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几天假期,他一刻没犹豫,第一件事就是买票回松城。
放学的时候,方笑宜看见高中部门口一身休闲装立在树荫底下的大高个儿,手里拎着两瓶芬达,一瞬间都有些恍惚。
“还习惯吗高中生?野力的橘子汽水买不上了,这个给你,也是橘子味儿的。”
徐家奕递过来的时候,瓶盖已经拧开了。方笑宜学了一天,正头昏脑涨,接过来就喝了一口。
气很足,确实是橘子味儿,和野力汽水几乎没什么两样,但又似乎少了点什么。
徐家奕把方笑宜的书包卸下来,背在身上,挺沉,也不知道这小矮子都装了些什么东西在里面。他高中的时候,书本都放在学校不拿回去,经常拎着一瓶水就上学去了。
“怎么回家,走着回?”徐家奕问。
方笑宜点点头:“穿过文化广场,就是了。”
“陪你走走。”
太阳已经隐去了全部的身影,只留一点点微薄的光亮。将黑未黑的晚上,凉风习习,两个人慢慢往家的方向走去。
“你怎么这么有空?休假了吗?”方笑宜仰头问。
徐家奕看向她,面无表情,大眼睛眨了眨。一般做这个表情,就是要逗弄她。
“好消息和坏消息,听哪个?”
方笑宜想了想,“关于你的,那就先听好消息。”
难得这么乖巧,不和他顶嘴,徐家奕眉眼含笑。
“我进国家队了。”
全青赛上的 MVP,直接获得了进入国家队的资格。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方笑宜瞪大了眼睛,仰头望着身旁的少年,“真的?”
这人真是的,这么好的事,怎么能说得这么平静?!
看着她惊奇的小模样,徐家奕忍俊不禁:“当然是真的,但也有坏消息。坏消息是,先进国家队二队,只是陪练,暂时还不能为国争光。”
“那也很好啊!”方笑宜激动得直跳脚,抓着身旁徐家奕的胳膊来回晃,梆硬,根本晃不动。
摇晃了好一会,方笑宜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开始对着胳膊捶打。本来就没什么力气,再加上方笑宜也没想真打,软绵绵的,打得徐家奕心痒痒。
“徐家奕你神经病啊,这么好的事儿还卖关子!现在才说!”
“这不是想当面告诉你。”
徐家奕单肩背着方笑宜的书包,肩膀倾斜,一高一低。他站定,目光直直地看着方笑宜。
“你呢,有没有什么好消息和坏消息要告诉我?”
方笑宜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她想了想,酝酿了下措辞:“我家急用钱,把原来的房子卖了,现在住在明羽哥家的老房子里。”
说完,方笑宜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往下移,一直移到地面上,盯着广场上的地砖。
她到底没脸面告诉她,是因为方军平犯了错误待岗停职,家里一下子断了生活来源,恨不得一分钱都算计着花。
徐家奕听后,却没表现出什么多少惊讶。
“好消息呢?”
好消息?方笑宜摇摇头。她只有坏消息,哪有什么好消息。
可徐家奕却很坚持,站在她对面挡住前面的路,即便她视线向下,也俯下身子,偏头去找她的眼睛。
似乎要她必须说出一个好消息。
方笑宜试着想了一个:“好消息是……我上学离家更近了,上下学也能走一走锻炼身体,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对啦!”徐家奕像小时候一样,伸手呼啦一下女孩的头发,“有坏消息就一定有好消息,所以,没什么事能把你一棍子打死。”
方笑宜看着眼前的少年,忽然觉得,和他记忆中的徐家奕不一样了。
虽然依旧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没个正形,爱逗弄她,大眼睛一转就能生出个鬼主意。但却也更成熟、更坚定了。
是赛场上打不死的徐家奕,也是逼着她绞尽脑汁想出好消息激励自己的徐家奕。
太阳最后的光亮散尽,夜色漫了上来,周遭的一切都不甚清晰,却惟独眼前这双大眼睛,灼灼坚定。
“小矮子,好好学,我争取打进一队,而你,争取考来北京。”
徐家奕一句话里约定的两件事,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却几乎要倾注全部的精力。
但方笑宜不怕花精力,更不怕吃苦。高一,很多同学都还没从中考过后的轻松中解放出来、还在热衷于体验高中生活时,方笑宜就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了。
高一不分文理科,所有学科都要学,偶尔学累了,就去隔壁班找郝安琪,两人手挽手去操场转悠几圈——郝安琪也上了高中部,孟华自然是没少花钱。两人没分在一个班,好在离得不远,课间经常见面。
高一年级最后一次月考,方笑宜考了年级第十三。原本以为可以给高一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谁知分歧却也暗中降临。
这次月考前,老师就明确了,“这是大家高二选文科还是选理科的有效依据”,说白了,物理化学考得不错,就选理科;政治历史成绩还行,就选文科。方笑宜各科都还可以,比较平均,这种是老师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不会因为偏科而被迫选理或者选文,完全可以基于想学的专业和目标大学进行选择,学生多了主动权,往后的学习也自然更上心。
方笑宜自己也挺满意。从小就经常泡在春华室,对她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她想学金融,或者经济,以后做投资市场相关的行业。这个成绩,选择理科,一点问题也没有。
可翟晓敏却持反对意见。她想让方笑宜选文科,学会计。
“你数学好,学会计多有优势啊。铁饭碗,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最适合女孩子。我们那时候,谁能当会计,多少人羡慕都来不及。”
“学金融学经济以后也是坐办公室啊,一样也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方笑宜不服气。
“那能一样吗!会计多稳定,只要是企业,甭管好的坏的,都需要会计。金融那玩意可不一样了,市场今天牛了,明天熊了,一时一个变化。赚钱的时候咋的都好,赚不上钱呢?太不稳定了,你要是干这个,妈肯定得跟着操心。”
这个场景,方笑宜太熟悉了。依旧是一家人吃饭的饭桌上,依旧是翟晓敏在说,她在听。只不过那天,大家讨论的是她去不去新加坡读书的问题,今天,讨论的是要学什么专业的问题。
问题不同,但结果相同。她都是没有决定权的,都是要听翟晓敏的。
方笑宜知道改变翟晓敏的想法有多难,心里烦闷,只能跟郝安琪倒苦水。
“那就选文科呗,咱俩还能一个班,我看挺好。”
郝安琪物理化学两门课的分数加起来都不及格,注定是选文科了。
“你选文科,想学啥?”
“没想呢,到高三再说呗!我反正是学不了理科,物理化学的那些公式,我看着都脑袋疼。况且,我反正也不指望自己以后赚多少钱,我得嫁个有钱人养我,学啥都一样。”
方笑宜不说话了。她和郝安琪虽然是朋友,但很多时候追求的并不同,说多了,反而无用。
可她真的想学金融,选择自己想要的,不可以吗……
“学金融有啥不好的,孩子想学就学呗!晓敏我发现你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家那皮猴子,除了篮球,就没有想学的。当年他要是和我说想学什么专业,我都得乐开花了!“
春华室里,周彦听翟晓敏念叨方笑宜选专业的事情,大声替方笑宜抱不平。
刘亚娟也跟着附和:“就是,学了金融,以后炒股比我们厉害多了,人家孩子还能赚大钱呢!”
翟晓敏心中注意一定,并不想和她们讨论过多方笑宜学什么专业的问题,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话锋一转:“说到炒股,那天大厅发的宣传单你们拿了吗?我来的时候正在发,我就问了大厅客服小姑娘几句,好像说要开放那个啥来着……叫啥,融资融券了?”
“融资融券?”刘亚娟回过头,“听说过,具体是啥啊?”
“我和客服小姑娘聊了几句,大概就是,如果你特别看好某一支股票,钱不够,可以拿已经持有的股票做抵押,证券公司借给你钱去买,你赚到了钱,在规定的时间把本金和利息还上就行。”
刘亚娟一听,来了兴趣:“这不错啊!这不等于借钱买股票吗!收益马上就能多好多啊!”
“可是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啊!”翟晓敏微微皱眉,“万一看中的股票没涨,反而跌了,那借的钱还不上,抵押的股票可是要被强制卖掉的,卖多少钱完全有证券公司决定,你说了就不算了。”
周彦也摇头:“这么一说,风险挺大,这玩意咱们轻易还是别碰,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吧。”
翟晓敏和周彦结论一致,刘亚娟心里却一直嘀咕——有人借钱让你投资,这有啥不好呢,咋还不能碰呢……
但刘亚娟这人精力有限,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坐下来研究所谓的融资融券的规则,还有更大的事情等着她拿主意。
儿子就要毕业,要考虑找工作的事情了。
简明羽北同大学建筑系毕业,在北京找个设计院的工作绰绰有余。他不想回松城,大学四年见识了大城市的繁华,年轻人总是向往大厦霓虹,这一点简耀辉和刘亚娟也是认可的——孩子有能力留在大城市,家长一定是支持。但确实,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简家不比徐家和由家这种做生意的家庭,即便简耀辉在银行当领导,说到底也是工薪阶层,工资待遇高一点罢了。简明羽想要在北京发展,房子、车子这些都要重新置办,对简家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先别想这些,先支持孩子,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呗。”刘亚娟听说简明羽想要留在北京的设计院工作,高兴得不行,“儿子有出息,咱就得支持啊!”
简耀辉嘴里叼着烟,他一想事就爱抽烟,熏得自己都眯了眼睛。
“支持,支持!没人说不支持,但涉及到好多事,我不也得好好盘算盘算吗?你快别在我这嚷嚷了,吵得我心烦!”
刘亚娟闭嘴了,但丝毫没有因为简耀辉的呵斥,影响了好心情。
钱的事情以后再说,如今儿子有出息,什么也比不上这个来得高兴。
同样是儿子今年毕业,李霞就没有诸如此类的烦恼。
由磊毕业了肯定是要回来继承家业的。这一点她和儿子之间早就达成了一致,和由小峰提过几次,由小峰也未置可否,那肯定也同意。本来由淼那边李霞有点犯难,怕把厂子交给由磊,她提出分股之类的。但由淼一门心思还想念书,保送研究生了,对于厂子的事儿一个字没提;由磊马上毕业,这既解决了儿子的工作,酒厂未来也有了接班人。一举多得的事情,李霞想想就开心。
而且,这几家的孩子放在一起比较,由磊似乎弯道超车了。
徐家奕虽说进了国家队,但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打上主力,至少现在,中国队的比赛从没看见过他的身影。
简明羽学习不错,刘亚娟最近逢人便说孩子毕业进了北京的设计院,那又怎么样呢?普通员工一个,从最基本的工作的做起,每天活儿不少,到手却没有几个钱,没啥值得羡慕的。
而他们家由磊,毕业就是总经理,家里的厂子也有了指望,完全不用有“交给外人不放心”的担忧……以前三个孩子里,由磊学习最差,谁能想到会是今天这个局面呢,真是风水轮流转。李霞越想越高兴,天天盼着由磊早日回来,也在亲戚朋友面前给她长长脸。
以后由磊要是能把厂子经营得再上一个台阶,做成个上市公司啥的,她也能在春华室看到自家的股票,那得多提气啊。
李霞光是想想,都抑制不住地开心,此时在厨房,都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只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她也算是养儿防老了。
半年后,简明羽北京的工作尘埃落定,在设计院门前拍了个照片,用彩信发给刘亚娟。刘亚娟下载了好半天,照片里,简明羽格子衬衣搭配卡其色休闲裤,脸上还是架着熟悉的黑框眼镜,内敛又含蓄。
刘亚娟越看越喜欢,赶忙把照片保存进手机文件夹里。喜悦归喜悦,要说一丁点遗憾没有也是不可能的——儿子正式在北京工作,没有了寒暑假,回松城的时间,只怕是越来越少了。
“得抓紧在北京买个房子,儿子住着舒服,以后去看儿子也方便。”刘亚娟暗暗想。
北京的房价比松城还是高挺多,买房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想想自己最近在做的一些努力,刘亚娟又觉得,好事多磨,这愿望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了。
手机响,打断了刘亚娟畅想的思路。
但她没恼,低头看了一眼,是简耀辉的电话。快下班的时间他来电话,多半是告诉她晚上有应酬不回来吃了,要么就是晚上回家吃饭点名要吃某个菜。
“今天是怎么个指示啊简行长?”刘亚娟接起电话,故意捏着嗓子,和简耀辉开玩笑。
“简行长的爱人吗?”电话里的声音慌慌张张,“马上来医院,简行长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