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42章 互为利用

  方军平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包间,对方的人已经到了。

  电话里的“沈总”,方军平也不知道他真名是什么,看起来比方军平年轻得多,不过三十岁上下的年纪,留着寸头,脸上挺长一道疤,粗眉吊眼,一脸凶相。黑色短袖黑色长裤,勾勒出一身腱子肉。

  说是“沈总”,但怎么看,都更像个打手。

  但方军平内心没什么波澜。这几年在张春生身边呆得久了,这样的人常见。大龙手底下就养了这样一群打手,也叫“炮子”,负责替张春发张春生兄弟二人摆平一些不太方便出面、见不得光的事情。

  刀疤男人见到方军平,把人请到了自己旁边的座位坐下。菜已上桌,但方军平并没有在这儿吃饭的打算,只想办完事就走。看来对方也是这么想的,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进入正题。

  方军平把提来的礼盒放在桌上,“一点松城的特产,还请转交给秦老板。”

  “巧了”,刀疤男笑,从桌下拿出个提袋,“秦老板也准备了点连城的特产,也麻烦转交给张老板。”

  方军平提了礼盒,点头致意,转身要走。刀疤男的声音却从身后传来。

  “怎么说松城也是个大城市,但这特产的分量,怎么也不见多呢?”

  方军平转过身,只见刀疤男提着上面写着“松城糕点”的盒子,正皮笑肉不笑地盯着他。

  方军平笑了笑,身体站直,沉了沉嗓子,像以前给学生上课时那样:“松城这几年发展不错,但比连城还是差远了。而且既然是特产,分量不是最重要的吧,重要的是心意,您说呢?”

  刀疤男笑了,用手比了个“请”的姿势,方军平拎着提袋,四平八稳地走出了包间。

  来的路上打车花了 28 块钱,方军平想想都肉疼。他问了路人,上了辆公交车,到宾馆楼下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

  还没吃晚饭,早就饿得不行。他在宾馆后侧的小街里找了个小店,狼吞虎咽,秃噜了碗面条。

  大事办完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陪老婆孩子好好玩了。

  接下来的几天,方军平和翟晓敏带着孩子,在连城玩了个不亦乐乎。参观港口,体验坐船,逛老街,吃小吃……不得不说连城的城市建设真的不错,很干净,马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果皮纸屑,隔几米就有垃圾箱。吃的东西也好吃,海鲜为主。松城的海鲜卖得贵,在连城,一家四口过足了瘾。

  这次旅游,方笑宜喜欢上了照相。徐家奕闹脾气归闹脾气,临走的前一晚,还是把自己的数码相机拿给了方笑宜,并且教他如何充电、如何回看照片。

  方笑宜得了个宝贝,每天抱着相机不撒手。拍风景,拍美食特写,拍了很多古灵精怪表情的方笑安,也给翟晓敏和方军平拍了很多合影,反而是自己没怎么照相。只有在港口玩的那天,海天一色,碧波荡漾,景色实在太好了,翟晓敏说也给方笑宜照几张相。方笑宜教了一会,结果翟晓敏对焦没对准,画面模糊了,索性作罢。

  回来的火车上,车厢熄灯了,只留过道里一点昏暗的光亮。其他人都睡了,方笑宜睡不着,翻看相机里的照片解闷。

  人山人海的步行街,憨态可掬的海狮,还有把方笑安辣到流眼泪的烤鱿鱼……方笑宜第一次出来旅游,以前以为,旅游就是出来看景色、吃当地特色,感受下城市的氛围。但伴随着火车晃动的这个夜晚,方笑宜明白了,旅行的美好在于,在陌生的地方,和家人在一起,体验相互陪伴的时光。

  人从来都是很矛盾的生物。明明来的时候,她还想过以后要离开松城、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可现在,又觉得舍不得。

  难抉择,方笑宜关掉相机,索性睡觉。

  第二天一早,火车抵达松城。把翟晓敏和孩子们送到家,方军平就提着礼盒出去了,说关系单位给领导带的特产,赶紧给人送过去。

  张春生家的别墅,方军平去过几次,都是送东西或者取东西。别墅比周彦家的还多了一层楼,里面的装修富丽堂皇。张春生这个人挺低调,平时住单位附近的家属楼二楼,放假过节才回别墅。方军平能来过好几次,可见几年下来,张春生已经对他非常信任了。

  张春生穿着睡袍,从楼上下来,招呼他到客厅喝茶,问他带家里人出去旅游,玩得如何。方军平知道分寸,简单回答了几句,便把礼盒交给了张春生。

  张春生也不回避,当着方军平的面打开了,是一本账本。

  他随意翻着,扫了几眼。

  “对面还说什么了?”他问。

  “说咱们的分量不如连城。”方军平如实答。

  张春生笑了,“咱这小本买卖,可不敢比秦老板那大家大业。”

  方军平点头,“嗯嗯,我也这么回他的,说重在诚意。”

  张春生哈哈大笑,“不愧是方老师啊,这学习能力是真强。”说完,拿起茶几上的一个信封,塞到方军平手里。

  方军平推了一下,张春生用更大的劲儿推回。

  “报销来回路费,别瞎客气。”

  方军平没再推辞,把钱收下了。他明白,这是张春生堵他嘴用的,不收,反而不妥当。

  张春发通过买官,把弟弟张春生摆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但张春生却不甘心只依附于自家大哥,一心想有自己的生意。但和张春发的不可一世不同,张春生这人很谨慎。他的职位敏感,在松城做生意并不是个好选择。反复思量,便把目光瞄准在了离松城不远的连城。

  连城河东分局的局长秦正德,也就是刀疤男提到的“秦老板”,和张春生是老乡,两个人一样,是个靠花钱买到的官。相识多年,又有相同的经历和目的,张春生和秦正德说了自己的打算,两个人便“一拍即合”。

  两人通过靠得住的熟人,分别去松城和连城注册了两家电力设备供货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入围供应商名单,实现利益输送。与众不同的是,松城的公司,所得收益归秦正德,连城的公司,收益则归张春生。而从表面上看,松城的公司与张春生没有任何关系,连城的公司也查不出秦正德的一丝裙带瓜葛。松城和连城的电业局分属两个分支机构,各自为政,张春生和秦正德的互惠合作,天衣无缝。

  但时间长了,也有分歧。比如秦正德就认为,张春生有时候太谨慎小心,导致松城公司的收益比不上连城,因此有诸多不满。

  但张春生并不忌惮。这档事,除了他,秦正德找不出第二个人选。如果秦正德毁了目前的合作,那就不是拿多拿少的问题了,而是一点也拿不到。秦正德不是傻子,这笔帐还是会算。

  而他张春生,用最小的风险博最大的收益——“百乐门”地下赌场那些个花样,算得了什么。赌博最高的境界,也不过如此,

  从张春生家出来,方军平走得很快。那信封就像烫手一样,被方军平揣在怀里,心脏都烫得砰砰直跳。

  跟着张春生做事有两年了,基本都是跑腿打杂。张春生出手一贯大方,即便在夜总会给服务生小费,也都是三头五百的。帮张春生做事,方军平并不是为了拿钱,本意是想让张春生在电业局提拔提拔自己,混个一官半职。但张春生似乎并不想在官场上和方军平走得太近,很避嫌,私下的金钱往来,倒是大方随意。

  今天这个信封,方军平还没打开,捏着厚度,怎么得有一万。方军平还没拿过这么多的钱,此时说不清心里什么滋味,既紧张,又兴奋。

  这一趟旅游不过也才花了四千多块钱。给张春生办件事,不光全家的旅游费报销了,还能赚大几千。

  揣着这么多钱坐公交车,不安全。方军平来到马路边,抬手拦了辆出租车。

  坐上出租车的那一刻,方军平突然有个想法。

  要是他也能有辆私家车就好了,此时就会方便多了。

手机上看
第42章 互为利用

  方军平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包间,对方的人已经到了。

  电话里的“沈总”,方军平也不知道他真名是什么,看起来比方军平年轻得多,不过三十岁上下的年纪,留着寸头,脸上挺长一道疤,粗眉吊眼,一脸凶相。黑色短袖黑色长裤,勾勒出一身腱子肉。

  说是“沈总”,但怎么看,都更像个打手。

  但方军平内心没什么波澜。这几年在张春生身边呆得久了,这样的人常见。大龙手底下就养了这样一群打手,也叫“炮子”,负责替张春发张春生兄弟二人摆平一些不太方便出面、见不得光的事情。

  刀疤男人见到方军平,把人请到了自己旁边的座位坐下。菜已上桌,但方军平并没有在这儿吃饭的打算,只想办完事就走。看来对方也是这么想的,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进入正题。

  方军平把提来的礼盒放在桌上,“一点松城的特产,还请转交给秦老板。”

  “巧了”,刀疤男笑,从桌下拿出个提袋,“秦老板也准备了点连城的特产,也麻烦转交给张老板。”

  方军平提了礼盒,点头致意,转身要走。刀疤男的声音却从身后传来。

  “怎么说松城也是个大城市,但这特产的分量,怎么也不见多呢?”

  方军平转过身,只见刀疤男提着上面写着“松城糕点”的盒子,正皮笑肉不笑地盯着他。

  方军平笑了笑,身体站直,沉了沉嗓子,像以前给学生上课时那样:“松城这几年发展不错,但比连城还是差远了。而且既然是特产,分量不是最重要的吧,重要的是心意,您说呢?”

  刀疤男笑了,用手比了个“请”的姿势,方军平拎着提袋,四平八稳地走出了包间。

  来的路上打车花了 28 块钱,方军平想想都肉疼。他问了路人,上了辆公交车,到宾馆楼下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

  还没吃晚饭,早就饿得不行。他在宾馆后侧的小街里找了个小店,狼吞虎咽,秃噜了碗面条。

  大事办完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陪老婆孩子好好玩了。

  接下来的几天,方军平和翟晓敏带着孩子,在连城玩了个不亦乐乎。参观港口,体验坐船,逛老街,吃小吃……不得不说连城的城市建设真的不错,很干净,马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果皮纸屑,隔几米就有垃圾箱。吃的东西也好吃,海鲜为主。松城的海鲜卖得贵,在连城,一家四口过足了瘾。

  这次旅游,方笑宜喜欢上了照相。徐家奕闹脾气归闹脾气,临走的前一晚,还是把自己的数码相机拿给了方笑宜,并且教他如何充电、如何回看照片。

  方笑宜得了个宝贝,每天抱着相机不撒手。拍风景,拍美食特写,拍了很多古灵精怪表情的方笑安,也给翟晓敏和方军平拍了很多合影,反而是自己没怎么照相。只有在港口玩的那天,海天一色,碧波荡漾,景色实在太好了,翟晓敏说也给方笑宜照几张相。方笑宜教了一会,结果翟晓敏对焦没对准,画面模糊了,索性作罢。

  回来的火车上,车厢熄灯了,只留过道里一点昏暗的光亮。其他人都睡了,方笑宜睡不着,翻看相机里的照片解闷。

  人山人海的步行街,憨态可掬的海狮,还有把方笑安辣到流眼泪的烤鱿鱼……方笑宜第一次出来旅游,以前以为,旅游就是出来看景色、吃当地特色,感受下城市的氛围。但伴随着火车晃动的这个夜晚,方笑宜明白了,旅行的美好在于,在陌生的地方,和家人在一起,体验相互陪伴的时光。

  人从来都是很矛盾的生物。明明来的时候,她还想过以后要离开松城、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可现在,又觉得舍不得。

  难抉择,方笑宜关掉相机,索性睡觉。

  第二天一早,火车抵达松城。把翟晓敏和孩子们送到家,方军平就提着礼盒出去了,说关系单位给领导带的特产,赶紧给人送过去。

  张春生家的别墅,方军平去过几次,都是送东西或者取东西。别墅比周彦家的还多了一层楼,里面的装修富丽堂皇。张春生这个人挺低调,平时住单位附近的家属楼二楼,放假过节才回别墅。方军平能来过好几次,可见几年下来,张春生已经对他非常信任了。

  张春生穿着睡袍,从楼上下来,招呼他到客厅喝茶,问他带家里人出去旅游,玩得如何。方军平知道分寸,简单回答了几句,便把礼盒交给了张春生。

  张春生也不回避,当着方军平的面打开了,是一本账本。

  他随意翻着,扫了几眼。

  “对面还说什么了?”他问。

  “说咱们的分量不如连城。”方军平如实答。

  张春生笑了,“咱这小本买卖,可不敢比秦老板那大家大业。”

  方军平点头,“嗯嗯,我也这么回他的,说重在诚意。”

  张春生哈哈大笑,“不愧是方老师啊,这学习能力是真强。”说完,拿起茶几上的一个信封,塞到方军平手里。

  方军平推了一下,张春生用更大的劲儿推回。

  “报销来回路费,别瞎客气。”

  方军平没再推辞,把钱收下了。他明白,这是张春生堵他嘴用的,不收,反而不妥当。

  张春发通过买官,把弟弟张春生摆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但张春生却不甘心只依附于自家大哥,一心想有自己的生意。但和张春发的不可一世不同,张春生这人很谨慎。他的职位敏感,在松城做生意并不是个好选择。反复思量,便把目光瞄准在了离松城不远的连城。

  连城河东分局的局长秦正德,也就是刀疤男提到的“秦老板”,和张春生是老乡,两个人一样,是个靠花钱买到的官。相识多年,又有相同的经历和目的,张春生和秦正德说了自己的打算,两个人便“一拍即合”。

  两人通过靠得住的熟人,分别去松城和连城注册了两家电力设备供货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入围供应商名单,实现利益输送。与众不同的是,松城的公司,所得收益归秦正德,连城的公司,收益则归张春生。而从表面上看,松城的公司与张春生没有任何关系,连城的公司也查不出秦正德的一丝裙带瓜葛。松城和连城的电业局分属两个分支机构,各自为政,张春生和秦正德的互惠合作,天衣无缝。

  但时间长了,也有分歧。比如秦正德就认为,张春生有时候太谨慎小心,导致松城公司的收益比不上连城,因此有诸多不满。

  但张春生并不忌惮。这档事,除了他,秦正德找不出第二个人选。如果秦正德毁了目前的合作,那就不是拿多拿少的问题了,而是一点也拿不到。秦正德不是傻子,这笔帐还是会算。

  而他张春生,用最小的风险博最大的收益——“百乐门”地下赌场那些个花样,算得了什么。赌博最高的境界,也不过如此,

  从张春生家出来,方军平走得很快。那信封就像烫手一样,被方军平揣在怀里,心脏都烫得砰砰直跳。

  跟着张春生做事有两年了,基本都是跑腿打杂。张春生出手一贯大方,即便在夜总会给服务生小费,也都是三头五百的。帮张春生做事,方军平并不是为了拿钱,本意是想让张春生在电业局提拔提拔自己,混个一官半职。但张春生似乎并不想在官场上和方军平走得太近,很避嫌,私下的金钱往来,倒是大方随意。

  今天这个信封,方军平还没打开,捏着厚度,怎么得有一万。方军平还没拿过这么多的钱,此时说不清心里什么滋味,既紧张,又兴奋。

  这一趟旅游不过也才花了四千多块钱。给张春生办件事,不光全家的旅游费报销了,还能赚大几千。

  揣着这么多钱坐公交车,不安全。方军平来到马路边,抬手拦了辆出租车。

  坐上出租车的那一刻,方军平突然有个想法。

  要是他也能有辆私家车就好了,此时就会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