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50章 买哥们你手里那张门票

  徐大明对车、对古董字画这些都不感兴趣,摸着点法拍的门道,直接就对“拍房”动了心。

  九十年代初期,经济环境不错,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经营了一段时间,赶上改革的红利赚了点钱,银行的贷款政策也宽松,这些企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盖自己的办公楼。

  甭管什么样的企业,最次也有个属于自己的二层小楼。好一点的更是能盖五六层楼,还有院子能停车。

  越是大兴土木,消耗了资本结余,越是难以抵挡市场风险。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首先淘汰掉了一批商贸公司。而 1999 年以来,“网络公司”大热,很多人跟风注册,经营了两年下来,没有核心的业务,到头来还是得申请破产还银行贷款,一地鸡毛。

  可这看在徐大明眼里,全是商机。

  上个月,他拍下了一栋四层办公楼,地段不错,房子也是新盖的,基本等同于市价的八折拍了下来。拍回来他稍作装修,把一栋楼拆成若干个单元,分别租给不同的公司——如今很多公司都意识到,盖办公楼对初期的公司而言,绝对是拖垮经营的首要元凶。很多公司巴不得通过租房来解决办公地点的问题,徐大明四层小楼拆成了 12 个单元,一时间竟然供不应求。

  更要命的是,简耀辉告诉他,只要租户都能按时缴纳租金,这在银行叫“稳定、充足的回款”,这种情况下以楼本身做抵押,申请贷款——徐大明把楼拍下来,转身就可以申请银行贷款,自己只是短暂垫付一下资金,银行的钱就能到位做补充,并不会因为法拍,把资金占用,影响了酱菜厂的生意;回头收了租户的租金,正好用来还本付息,剩下的,就全都是自己的结余。

  也就是说,拍楼的钱是银行给的,还贷款的钱是租户上交的,徐大明一分钱不用掏,直接就可以赚中间的差额。

  徐大明一下子嗅到了商机,决定趁热打铁。但要实现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运转,有两个大前提:一来曾欢得把拍卖信息提前给到他,他综合地段、年限这些信息,早做准备;二来成交的价格不能太高,要不然银行的贷款覆盖不住,就全白玩。

  第一个前提好实现,曾欢那个人还算讲究,只要钱到位了,拿了钱肯办事。他徐大明也是个敞亮的人,生意场的交道都是你来我往,这方面绝对不含糊。

  第二个前提,那就得动点脑子了。

  徐大明今天要拍下的这栋楼叫火炬大厦,去年申奥成功那会儿落成的,转年开发商经营不善就要被拍卖了。火炬大厦在市中心的繁华区,17 层高,徐大明去看过内部,内部装了电梯,格局也好,即便加隔断,也花不了几个钱。

  各方面都满意,火炬大厦,徐大明势在必得。年前把楼拍下来,年后就动工。

  但徐大明也明白,这么好的拍品,相中的肯定不止自己一个人。为这个事额他已经发愁好几天了,一旦买家多了,你一口我一口,三下两下,价格就叫上去了。

  果不其然,今天一坐下,徐大明就发现,有两家的人,是生脸,至少他和由小峰泡在法拍厅的这一个来月,这两家的人没见过。

  果不其然,前面几轮,两家都没举牌,这明显就是奔着最后的火炬大厦来的。

  “老徐”,由小峰把头凑了过来,“不是善茬儿啊。”

  “东西带了吗?”徐大明脸色也不好看。

  由小峰点点头,眼神示意他看脚边。两个报纸包的板砖大小的方块,在地上整整齐齐摞着。

  “那就去吧”,徐大明叹了口气,“要不等一会,就被动了。”

  由小峰拿了地上的东西,奔着不远处一个陌生男人走去。男人穿着件黑色棉服夹克,里面是灰色毛衣,其貌不扬,坐在椅子里,甚至都很容易注意不到他。

  由小峰在男人身边坐下,掏出烟盒,敲出一根。

  “抽烟吗,哥们儿。”

  男人没想到由小峰是在和自己说话,带点诧异地摆摆手,表示不抽。

  由小峰点点头,自顾自地点了一根,吸上了。

  “等火炬大厦呢?”由小峰老神在在地问。

  男人再次转过头,一脸戒备地看着由小峰,没说话。

  “是这么回事啊哥们儿”,由小峰把烟夹在指尖,一缕烟丝袅袅腾腾地升上来,他不得不眯了眯眼,“火炬大厦呢,咱哥看中了,今天要是不拍回去,老弟肯定是交代不了了,但是咱也不能让哥们儿难做。”

  说着,由小峰把烟又叼回嘴里,把脚边的报纸包拿起来,放在男人椅子的扶手上。

  “咱不能让人白帮忙,这是十个数,就当买哥们你手里那张门票了。”

  由小峰把报纸包塞进男人怀里,男人看向他,本能地把东西往外推。

  “哥们你听我说”,由小峰把东西推回去,两人僵持在那里,“我要是你,现在就拿着东西走人。不然一会举牌真喊起来,闹得不愉快就不好了。这是法拍厅,本来想拍点东西,挺好点事儿,要是再让法警拎进去拘留几天,你说是不是得不偿失。”

  这下男人明白了,这是内外早就谈好了。他看着由小峰,一脸将信将疑。

  “好好想想啊哥们,不送了啊。”

  由小峰的满脸堆笑,一转身,就掉得荡然无存。

  他忍不住和徐大明抱怨:“他这钱也太好挣了。就在那边屁股挨一下凳子,就他妈挣十万?”

  徐大明笑着摇摇头,让他不必放在心上。

  “操,明天我也来坐着,就说要举牌,看看有没有人给我十万。”

  徐大明气定神闲翻看着手里的拍品介绍。

  “到时候你连来这儿坐着都不用了,就有人非要上门给你送钱,信么。”

  这个春节,徐家的三层别墅里,少了徐家奕这只猴子,过年冷清了不少。

  年前不好找新的保姆,年夜饭只能周彦上手。三个人吃不了几个菜,倒是没多累,只是家里冷冷清清的,周彦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你说这小鹿,也不和我商量商量,一声不响就不干了。”

  周彦正在镲黄瓜丝,想拌个凉菜。过年肉菜多,有个凉菜能解腻。之前小鹿拌的黄瓜粉皮,简简单单,却酸辣爽口。周彦自己也试了几次,都出不来那个味儿。

  平时总觉得小鹿这孩子说话挺愣,这个当口周彦不自觉想着,要是她在家,是不是还能热闹点。

  “不干了也挺好”,徐大明赶紧打圆场,“年后我再给你找一个,万一干活更利索呢。”

  “之前我本来还想着,撮合撮合她和大凯。大凯那孩子脑袋里挺有正事儿,俩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这不挺好么。现在看,小鹿跟咱们家人没缘分呐……”

  徐大明不做声了。

  周彦说的这事儿,他不是没想过。大凯本来是“水厂酱菜”运输班的司机,年纪小,却踏实肯干,被徐大明相中,留在身边给自己开车。大凯也争气,从不在外面鬼混或者乱玩,这么多年,不管几点,只要徐大明要出门,大凯接到电话半小时后一准出现在楼下接他;徐大明在外面应酬,大凯就在车里随便吃点东西等着,别管多晚,肯定给徐大明安全送到家。这么得力的人,徐大明自然不会亏待,除了工资,平时吃的用的穿的,也不少给。就连大凯住的房子,都是徐家闲置的,让他安心住着,不用房租,把卫生收拾好就行了。

  这么好的孩子,徐大明自然惦记着给找个好姑娘。可小鹿……

  “没事”,他开口劝周彦,“年后我那一摊子事儿,少不了使唤大凯。到时候我让他再多赚点,到时候什么好姑娘咱找不上!”

  没想到周彦捕捉到的却是另外的信息:“年后一摊子事儿?啥事?”

  她最近就觉得徐大明不对劲。总是和八杆子打不着的人走在一起,厂里的生意也不咋管。好多次了,厂里记账的蔡姐找到她,说要出帐了,找不到徐大明,只能找她做主。这人天天早出晚归的,也不知道在忙啥。

  果然,徐大明又打哈哈,避重就轻。

  “徐大明”,周彦索性把没镲完的半根黄瓜扔进不锈钢盆,转过身,面对着徐大明,“你最近在外面有事,你当我傻呢,察觉不到是吗?你今天必须一五一十告诉我,要不就算是大过年的,我也不轻饶了你。”

  “哎呀,能有啥事,瞅瞅给你紧张的”。徐大明索性捞起那半根黄瓜,咔嚓咔嚓啃了起来。

  周彦没动,也没拦着,眼神死死盯着眼前的人,一错都不错。

  “行行,有啥不能说的”,徐大明服软,“还不都是家奕那个兔崽子,一门心思都是打球打球,我看呐,以后酱菜厂的生意也指望不上他。实体生意离了人不行,我就想着,得转变一下方式,用钱生钱的方式,以后即便这兔崽子不伸手,咱家也不至于退步。”

手机上看
第50章 买哥们你手里那张门票

  徐大明对车、对古董字画这些都不感兴趣,摸着点法拍的门道,直接就对“拍房”动了心。

  九十年代初期,经济环境不错,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经营了一段时间,赶上改革的红利赚了点钱,银行的贷款政策也宽松,这些企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盖自己的办公楼。

  甭管什么样的企业,最次也有个属于自己的二层小楼。好一点的更是能盖五六层楼,还有院子能停车。

  越是大兴土木,消耗了资本结余,越是难以抵挡市场风险。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首先淘汰掉了一批商贸公司。而 1999 年以来,“网络公司”大热,很多人跟风注册,经营了两年下来,没有核心的业务,到头来还是得申请破产还银行贷款,一地鸡毛。

  可这看在徐大明眼里,全是商机。

  上个月,他拍下了一栋四层办公楼,地段不错,房子也是新盖的,基本等同于市价的八折拍了下来。拍回来他稍作装修,把一栋楼拆成若干个单元,分别租给不同的公司——如今很多公司都意识到,盖办公楼对初期的公司而言,绝对是拖垮经营的首要元凶。很多公司巴不得通过租房来解决办公地点的问题,徐大明四层小楼拆成了 12 个单元,一时间竟然供不应求。

  更要命的是,简耀辉告诉他,只要租户都能按时缴纳租金,这在银行叫“稳定、充足的回款”,这种情况下以楼本身做抵押,申请贷款——徐大明把楼拍下来,转身就可以申请银行贷款,自己只是短暂垫付一下资金,银行的钱就能到位做补充,并不会因为法拍,把资金占用,影响了酱菜厂的生意;回头收了租户的租金,正好用来还本付息,剩下的,就全都是自己的结余。

  也就是说,拍楼的钱是银行给的,还贷款的钱是租户上交的,徐大明一分钱不用掏,直接就可以赚中间的差额。

  徐大明一下子嗅到了商机,决定趁热打铁。但要实现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运转,有两个大前提:一来曾欢得把拍卖信息提前给到他,他综合地段、年限这些信息,早做准备;二来成交的价格不能太高,要不然银行的贷款覆盖不住,就全白玩。

  第一个前提好实现,曾欢那个人还算讲究,只要钱到位了,拿了钱肯办事。他徐大明也是个敞亮的人,生意场的交道都是你来我往,这方面绝对不含糊。

  第二个前提,那就得动点脑子了。

  徐大明今天要拍下的这栋楼叫火炬大厦,去年申奥成功那会儿落成的,转年开发商经营不善就要被拍卖了。火炬大厦在市中心的繁华区,17 层高,徐大明去看过内部,内部装了电梯,格局也好,即便加隔断,也花不了几个钱。

  各方面都满意,火炬大厦,徐大明势在必得。年前把楼拍下来,年后就动工。

  但徐大明也明白,这么好的拍品,相中的肯定不止自己一个人。为这个事额他已经发愁好几天了,一旦买家多了,你一口我一口,三下两下,价格就叫上去了。

  果不其然,今天一坐下,徐大明就发现,有两家的人,是生脸,至少他和由小峰泡在法拍厅的这一个来月,这两家的人没见过。

  果不其然,前面几轮,两家都没举牌,这明显就是奔着最后的火炬大厦来的。

  “老徐”,由小峰把头凑了过来,“不是善茬儿啊。”

  “东西带了吗?”徐大明脸色也不好看。

  由小峰点点头,眼神示意他看脚边。两个报纸包的板砖大小的方块,在地上整整齐齐摞着。

  “那就去吧”,徐大明叹了口气,“要不等一会,就被动了。”

  由小峰拿了地上的东西,奔着不远处一个陌生男人走去。男人穿着件黑色棉服夹克,里面是灰色毛衣,其貌不扬,坐在椅子里,甚至都很容易注意不到他。

  由小峰在男人身边坐下,掏出烟盒,敲出一根。

  “抽烟吗,哥们儿。”

  男人没想到由小峰是在和自己说话,带点诧异地摆摆手,表示不抽。

  由小峰点点头,自顾自地点了一根,吸上了。

  “等火炬大厦呢?”由小峰老神在在地问。

  男人再次转过头,一脸戒备地看着由小峰,没说话。

  “是这么回事啊哥们儿”,由小峰把烟夹在指尖,一缕烟丝袅袅腾腾地升上来,他不得不眯了眯眼,“火炬大厦呢,咱哥看中了,今天要是不拍回去,老弟肯定是交代不了了,但是咱也不能让哥们儿难做。”

  说着,由小峰把烟又叼回嘴里,把脚边的报纸包拿起来,放在男人椅子的扶手上。

  “咱不能让人白帮忙,这是十个数,就当买哥们你手里那张门票了。”

  由小峰把报纸包塞进男人怀里,男人看向他,本能地把东西往外推。

  “哥们你听我说”,由小峰把东西推回去,两人僵持在那里,“我要是你,现在就拿着东西走人。不然一会举牌真喊起来,闹得不愉快就不好了。这是法拍厅,本来想拍点东西,挺好点事儿,要是再让法警拎进去拘留几天,你说是不是得不偿失。”

  这下男人明白了,这是内外早就谈好了。他看着由小峰,一脸将信将疑。

  “好好想想啊哥们,不送了啊。”

  由小峰的满脸堆笑,一转身,就掉得荡然无存。

  他忍不住和徐大明抱怨:“他这钱也太好挣了。就在那边屁股挨一下凳子,就他妈挣十万?”

  徐大明笑着摇摇头,让他不必放在心上。

  “操,明天我也来坐着,就说要举牌,看看有没有人给我十万。”

  徐大明气定神闲翻看着手里的拍品介绍。

  “到时候你连来这儿坐着都不用了,就有人非要上门给你送钱,信么。”

  这个春节,徐家的三层别墅里,少了徐家奕这只猴子,过年冷清了不少。

  年前不好找新的保姆,年夜饭只能周彦上手。三个人吃不了几个菜,倒是没多累,只是家里冷冷清清的,周彦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你说这小鹿,也不和我商量商量,一声不响就不干了。”

  周彦正在镲黄瓜丝,想拌个凉菜。过年肉菜多,有个凉菜能解腻。之前小鹿拌的黄瓜粉皮,简简单单,却酸辣爽口。周彦自己也试了几次,都出不来那个味儿。

  平时总觉得小鹿这孩子说话挺愣,这个当口周彦不自觉想着,要是她在家,是不是还能热闹点。

  “不干了也挺好”,徐大明赶紧打圆场,“年后我再给你找一个,万一干活更利索呢。”

  “之前我本来还想着,撮合撮合她和大凯。大凯那孩子脑袋里挺有正事儿,俩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这不挺好么。现在看,小鹿跟咱们家人没缘分呐……”

  徐大明不做声了。

  周彦说的这事儿,他不是没想过。大凯本来是“水厂酱菜”运输班的司机,年纪小,却踏实肯干,被徐大明相中,留在身边给自己开车。大凯也争气,从不在外面鬼混或者乱玩,这么多年,不管几点,只要徐大明要出门,大凯接到电话半小时后一准出现在楼下接他;徐大明在外面应酬,大凯就在车里随便吃点东西等着,别管多晚,肯定给徐大明安全送到家。这么得力的人,徐大明自然不会亏待,除了工资,平时吃的用的穿的,也不少给。就连大凯住的房子,都是徐家闲置的,让他安心住着,不用房租,把卫生收拾好就行了。

  这么好的孩子,徐大明自然惦记着给找个好姑娘。可小鹿……

  “没事”,他开口劝周彦,“年后我那一摊子事儿,少不了使唤大凯。到时候我让他再多赚点,到时候什么好姑娘咱找不上!”

  没想到周彦捕捉到的却是另外的信息:“年后一摊子事儿?啥事?”

  她最近就觉得徐大明不对劲。总是和八杆子打不着的人走在一起,厂里的生意也不咋管。好多次了,厂里记账的蔡姐找到她,说要出帐了,找不到徐大明,只能找她做主。这人天天早出晚归的,也不知道在忙啥。

  果然,徐大明又打哈哈,避重就轻。

  “徐大明”,周彦索性把没镲完的半根黄瓜扔进不锈钢盆,转过身,面对着徐大明,“你最近在外面有事,你当我傻呢,察觉不到是吗?你今天必须一五一十告诉我,要不就算是大过年的,我也不轻饶了你。”

  “哎呀,能有啥事,瞅瞅给你紧张的”。徐大明索性捞起那半根黄瓜,咔嚓咔嚓啃了起来。

  周彦没动,也没拦着,眼神死死盯着眼前的人,一错都不错。

  “行行,有啥不能说的”,徐大明服软,“还不都是家奕那个兔崽子,一门心思都是打球打球,我看呐,以后酱菜厂的生意也指望不上他。实体生意离了人不行,我就想着,得转变一下方式,用钱生钱的方式,以后即便这兔崽子不伸手,咱家也不至于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