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10章 哪来的钱

  去周彦家做客这事儿,方军平还真没马虎,第二天就约了以前在省体委2000 年后,各地方体委陆续改制成了省级体育总局。工作的同学吃饭,请他帮个忙。

  俩人原来是隔壁寝室的,关系不错,毕业后分配工作,方军平到电力学校当老师,这同学的爸爸在工商局工作,有点背景,直接被分到了省体委。

  但同学明确表态了,帮忙办个闲七闲八的杂事儿可以,要是需要在体委破格走程序的那种办不了,因为他已经不在体委工作了。

  “少忽悠我啊,你们体委还能下岗分流么,看你这体型也是个养尊处优的主儿。”

  几年没见,方军平差点没认出来。这个叫刘健的同学,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主项练跳高,身型细高挑,一身腱子肉。几年没见,刚才离老远挺了个啤酒肚走过来,方军平压根没敢认。

  “下岗分流倒不至于,现在呆在体委的那帮人还是挺舒服的,办办比赛,选拔选拔苗子,干的都是能决定谁上谁下的事儿,权力可不小。”刘健说道。

  方军平拿起酒杯和刘健碰了下,“是啊,那会儿咱们毕业,大部分同学去学校当老师,属你的工作分配得最好,咋不干了呢?”

  刘健抿了一口,没干,轻轻笑了一声。

  “说来也惭愧,我这一把岁数的人,如今也下海了。”

  “下海了?”方军平吃了一惊。

  “嗯,开了个体育培训学校。给体委输送苗子。”

  刘健说得隐晦,但方军平咂摸了一下,就懂了。这几年国家在申办奥运会,除了搞全民健身,在竞技体育上也下足了功夫。现在的职业运动员,收入待遇、比赛环境、退役政策各方面都比之前强了不少。以前是教练到学校选苗子,然后苦口婆心地劝家长,如今很多家长都愿意让孩子走职业运动员这条路,甚至在一些关键的选拔上,托关系、塞红包也是常有的事儿。

  刘健有着过去在体委的这层关系,如今身份变了,但干的还是原来的那些事儿,自然事半功倍。

  方军平突然明白,刚刚在饭店门口见到刘健的时候,为什么没敢认了。不光是体型,如今的刘健,衬衣西裤,腋下夹着包,大拇指上还戴了个厚实翠绿的玉扳指——确实和几年前一身运动服,兜里常年装着哨子,在体委带人训练的刘健判若两人。

  “不光是我啊”,刘健点了根烟,“这几年咱们同学下海的多了去了。乒乓球打得贼好的那个邱峰,给人当私人教练去了,听说一小时一百块钱,是真敢要啊;还有撇标枪的那个王兴权,现在倒腾体育用品呢。都是同学,我也从他那进过几次货,给学生用,质量还不错……”

  方军平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他酒量还可以,三瓶啤酒下肚,夹花生米丝毫不抖,就当解了个渴。

  “你呢?听说你去电业局了?”刘健眯眼吸了口烟,“那地方可不错,油水多。”

  “刚去,还不熟悉,让干啥就干啥呗。”方军平说。

  “这可不对啊老方,既然咱们在那个位置,有那些资源,为啥不用呢?”刘健把烟屁股直接扔进了茶水杯,“我认识你们分局的一个副局长,他爸和我们家老爷子挺熟的,回头我张罗一下,叫上你,咱们一起喝个酒。他在电业局得有十几年了,里面那点事,他都熟。”

  方军平没说行,也没说不行,笑了笑,心里想的却是,他只吃了个半饱,想跟服务员再要一碗米饭。但看刘健要走,就没开口。

  连着三天了,方军平晚上都有饭局,没回来吃。翟晓敏做的一桌子饭菜,大部分进了冰箱。

  收拾妥当,把两个孩子弄上床,方军平都还没到家。

  “跟谁出去吃饭,这么晚了也不知道给家里来个电话。”翟晓敏坐在床边,一边比量着新旧两条毛裤,一边抱怨。她在给方笑安织秋天穿的毛裤,孩子睡了,尺寸不好掌握,只能拿去年的比量着。

  电业局这工作不错,比方军平在学校的时候,每个月能多挣八九百块钱。这八九百块钱对翟晓敏来说,解决了不少事。毕竟自从那个什么亚洲金融危机,股市一泻千里,到现在也没有反弹的迹象。而且电业局接触的人也多,人脉广,当初咬紧牙关借来的那五万块钱人情钱,算是没白花。美中不足就是,晚上经常要出去喝酒,同事关系也比之前复杂,很多都是领导的亲戚或者关系户,方军平一个大大咧咧的体育老师出身,在电业局这种大染缸离,也只能小心谨慎地呆着。

  正织着,方军平回来了。

  翟晓敏听到门锁响动,都还没看见人,酒气混着烟味,就从走廊飘过来了。

  “死醉鬼”,翟晓敏嫌难闻,忍不住骂。

  方军平一步三晃地晃进屋,还没忘在孩子们那屋探了下头,确认都睡了,心满意足进了小屋。

  “媳妇,我回来了啊!”

  “吵吵什么!”翟晓敏不得不放下手里正在织的毛裤,起身下床,以防方军平下一秒就摔在地上,“喝成这样还回来干啥,趁早睡马路得了,清静!”

  “嘘”,方军平立马伸出一根手指,“那么大声,孩子吵醒了。”

  贼喊捉贼。

  翟晓敏一听,更气不打一处来,索性不管了,继续回床上织毛衣。

  “媳妇”,方军平凑近了叫她。

  “外面的裤子脏死了,下去,”翟晓敏眼皮都不抬,彻底不打算搭理他。

  方军平从小在农村长大,又练了那么多年体育,糙惯了。指望他睡前洗洗脚讲讲卫生,想都别想。

  翟晓敏嫌他脏这事儿,方军平早习以为常,完全不在于,还在嬉皮笑脸,甚至还带了点神秘。

  “哎你别踹我,你看看这是啥。”

  说着,从兜里掏出了什么东西,递到翟晓敏眼前。

  翟晓敏掀了掀眼皮。

  方军平手里,是对折在一起的一沓钱。应该是被方军平在口袋里攥了很久,方方正正,甚至有些手汗浸湿的印记。

  翟晓敏没接,一脸疑惑抬眼看他,方军平笑得更灿烂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了。

  “一千五,交公,媳妇收好。”

  “哪儿来的钱?”翟晓敏没动,皱眉问。

  “片区里新开了一家叫香满楼饭店,电线一直没拉上,我给帮了点小忙。今天刚通电,老板请我在那吃饭,菜确实不错,下次带你和孩子去。”

  翟晓敏懵了,以前方军平在学校的时候,也会遇到和其他老师之间的人情走动,让方军平帮忙照顾个亲戚家的孩子之类的。但无非就是拿点家里特产,或者请吃个饭。这种“真金白银”的,翟晓敏没经历过,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放心拿着吧,到新单位了,就是这个风气。”方军平把钱塞到翟晓敏手里,“有没有吃的?我晚上光顾着喝酒,几乎没吃饭。”

  方军平算半个专业运动员出身,体格好,酒量好,这也是领导愿意带他出去的原因。但食量也大。即便人到中年,吃饭这事儿,也从不含糊。

  翟晓敏放下毛衣,起身下床,蹑手蹑脚到厨房下面条。

  等面的时间里,方军平靠在床头,散着酒气。酒精总能放大人的欲望和情绪,那个瞬间,方军平觉得,这次工作的调动,或许真的能改变他和家人的一生。

手机上看
第10章 哪来的钱

  去周彦家做客这事儿,方军平还真没马虎,第二天就约了以前在省体委2000 年后,各地方体委陆续改制成了省级体育总局。工作的同学吃饭,请他帮个忙。

  俩人原来是隔壁寝室的,关系不错,毕业后分配工作,方军平到电力学校当老师,这同学的爸爸在工商局工作,有点背景,直接被分到了省体委。

  但同学明确表态了,帮忙办个闲七闲八的杂事儿可以,要是需要在体委破格走程序的那种办不了,因为他已经不在体委工作了。

  “少忽悠我啊,你们体委还能下岗分流么,看你这体型也是个养尊处优的主儿。”

  几年没见,方军平差点没认出来。这个叫刘健的同学,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主项练跳高,身型细高挑,一身腱子肉。几年没见,刚才离老远挺了个啤酒肚走过来,方军平压根没敢认。

  “下岗分流倒不至于,现在呆在体委的那帮人还是挺舒服的,办办比赛,选拔选拔苗子,干的都是能决定谁上谁下的事儿,权力可不小。”刘健说道。

  方军平拿起酒杯和刘健碰了下,“是啊,那会儿咱们毕业,大部分同学去学校当老师,属你的工作分配得最好,咋不干了呢?”

  刘健抿了一口,没干,轻轻笑了一声。

  “说来也惭愧,我这一把岁数的人,如今也下海了。”

  “下海了?”方军平吃了一惊。

  “嗯,开了个体育培训学校。给体委输送苗子。”

  刘健说得隐晦,但方军平咂摸了一下,就懂了。这几年国家在申办奥运会,除了搞全民健身,在竞技体育上也下足了功夫。现在的职业运动员,收入待遇、比赛环境、退役政策各方面都比之前强了不少。以前是教练到学校选苗子,然后苦口婆心地劝家长,如今很多家长都愿意让孩子走职业运动员这条路,甚至在一些关键的选拔上,托关系、塞红包也是常有的事儿。

  刘健有着过去在体委的这层关系,如今身份变了,但干的还是原来的那些事儿,自然事半功倍。

  方军平突然明白,刚刚在饭店门口见到刘健的时候,为什么没敢认了。不光是体型,如今的刘健,衬衣西裤,腋下夹着包,大拇指上还戴了个厚实翠绿的玉扳指——确实和几年前一身运动服,兜里常年装着哨子,在体委带人训练的刘健判若两人。

  “不光是我啊”,刘健点了根烟,“这几年咱们同学下海的多了去了。乒乓球打得贼好的那个邱峰,给人当私人教练去了,听说一小时一百块钱,是真敢要啊;还有撇标枪的那个王兴权,现在倒腾体育用品呢。都是同学,我也从他那进过几次货,给学生用,质量还不错……”

  方军平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他酒量还可以,三瓶啤酒下肚,夹花生米丝毫不抖,就当解了个渴。

  “你呢?听说你去电业局了?”刘健眯眼吸了口烟,“那地方可不错,油水多。”

  “刚去,还不熟悉,让干啥就干啥呗。”方军平说。

  “这可不对啊老方,既然咱们在那个位置,有那些资源,为啥不用呢?”刘健把烟屁股直接扔进了茶水杯,“我认识你们分局的一个副局长,他爸和我们家老爷子挺熟的,回头我张罗一下,叫上你,咱们一起喝个酒。他在电业局得有十几年了,里面那点事,他都熟。”

  方军平没说行,也没说不行,笑了笑,心里想的却是,他只吃了个半饱,想跟服务员再要一碗米饭。但看刘健要走,就没开口。

  连着三天了,方军平晚上都有饭局,没回来吃。翟晓敏做的一桌子饭菜,大部分进了冰箱。

  收拾妥当,把两个孩子弄上床,方军平都还没到家。

  “跟谁出去吃饭,这么晚了也不知道给家里来个电话。”翟晓敏坐在床边,一边比量着新旧两条毛裤,一边抱怨。她在给方笑安织秋天穿的毛裤,孩子睡了,尺寸不好掌握,只能拿去年的比量着。

  电业局这工作不错,比方军平在学校的时候,每个月能多挣八九百块钱。这八九百块钱对翟晓敏来说,解决了不少事。毕竟自从那个什么亚洲金融危机,股市一泻千里,到现在也没有反弹的迹象。而且电业局接触的人也多,人脉广,当初咬紧牙关借来的那五万块钱人情钱,算是没白花。美中不足就是,晚上经常要出去喝酒,同事关系也比之前复杂,很多都是领导的亲戚或者关系户,方军平一个大大咧咧的体育老师出身,在电业局这种大染缸离,也只能小心谨慎地呆着。

  正织着,方军平回来了。

  翟晓敏听到门锁响动,都还没看见人,酒气混着烟味,就从走廊飘过来了。

  “死醉鬼”,翟晓敏嫌难闻,忍不住骂。

  方军平一步三晃地晃进屋,还没忘在孩子们那屋探了下头,确认都睡了,心满意足进了小屋。

  “媳妇,我回来了啊!”

  “吵吵什么!”翟晓敏不得不放下手里正在织的毛裤,起身下床,以防方军平下一秒就摔在地上,“喝成这样还回来干啥,趁早睡马路得了,清静!”

  “嘘”,方军平立马伸出一根手指,“那么大声,孩子吵醒了。”

  贼喊捉贼。

  翟晓敏一听,更气不打一处来,索性不管了,继续回床上织毛衣。

  “媳妇”,方军平凑近了叫她。

  “外面的裤子脏死了,下去,”翟晓敏眼皮都不抬,彻底不打算搭理他。

  方军平从小在农村长大,又练了那么多年体育,糙惯了。指望他睡前洗洗脚讲讲卫生,想都别想。

  翟晓敏嫌他脏这事儿,方军平早习以为常,完全不在于,还在嬉皮笑脸,甚至还带了点神秘。

  “哎你别踹我,你看看这是啥。”

  说着,从兜里掏出了什么东西,递到翟晓敏眼前。

  翟晓敏掀了掀眼皮。

  方军平手里,是对折在一起的一沓钱。应该是被方军平在口袋里攥了很久,方方正正,甚至有些手汗浸湿的印记。

  翟晓敏没接,一脸疑惑抬眼看他,方军平笑得更灿烂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了。

  “一千五,交公,媳妇收好。”

  “哪儿来的钱?”翟晓敏没动,皱眉问。

  “片区里新开了一家叫香满楼饭店,电线一直没拉上,我给帮了点小忙。今天刚通电,老板请我在那吃饭,菜确实不错,下次带你和孩子去。”

  翟晓敏懵了,以前方军平在学校的时候,也会遇到和其他老师之间的人情走动,让方军平帮忙照顾个亲戚家的孩子之类的。但无非就是拿点家里特产,或者请吃个饭。这种“真金白银”的,翟晓敏没经历过,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放心拿着吧,到新单位了,就是这个风气。”方军平把钱塞到翟晓敏手里,“有没有吃的?我晚上光顾着喝酒,几乎没吃饭。”

  方军平算半个专业运动员出身,体格好,酒量好,这也是领导愿意带他出去的原因。但食量也大。即便人到中年,吃饭这事儿,也从不含糊。

  翟晓敏放下毛衣,起身下床,蹑手蹑脚到厨房下面条。

  等面的时间里,方军平靠在床头,散着酒气。酒精总能放大人的欲望和情绪,那个瞬间,方军平觉得,这次工作的调动,或许真的能改变他和家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