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打球的动作、习惯和常年的高强度训练,徐家奕的右腿膝盖,早就肿胀,变形并伴有积水,遇到高强度的大赛,一般打到第四节,就会隐隐作痛了。
膝盖这个部位的伤病,几乎困扰着每个运动员。屈膝下蹲,这既是起跳时的蓄力,又是落地时的保护,特别是对于篮球这项弹跳动作几乎充斥全场的运动而言,膝盖的伤病,更是再寻常不过。徐家奕右膝的旧伤,很多年了,医生早就建议手术,但考虑到术后的效果以及会耽误比赛和训练等现实问题,迟迟都没进行。
徐家奕平时倒是很注意,会戴护具,会定期理疗,只求这个膝盖能平平稳稳帮他撑过整个运动生涯,退役后再好好医治。
可往往有时,怕什么来什么。
明明是很普通的对抗训练,右膝像是再也经不起任何负荷,一次三分投篮落地后,徐家奕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怎么也起不来了。
队医赶紧上前查看,眉头紧缩,“可能是韧带断了”。但具体伤成什么样,还得到医院拍片子才能看。队医不敢耽误,赶紧把人送去了北医三院。
最终大夫诊断,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严重损伤。
如果是普通人,其实可以选择保守一些的治疗方式,通过针剂和药物治疗,在保护好膝盖的前提下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走动,是没有问题的。但从徐家奕的情况来看,如果不手术,运动肯定是不可能了,甚至因为身高、体重都不低,正常行走都会难以完成。
方笑宜满头大汗赶到医院的时候,篮协的领导、带队教练、队医,已经和医院的医生一起,沟通手术方案了。
刘斯杉把方笑宜拉到一边,“现在进去找他不太合适,手术方案也要征询他的意见,毕竟韧带断裂这种伤,对运动员而言是致命的。打到我们这个份上,大伤小伤无数个了,家奕对于运动生理的掌握,不比队医差。所以你不用担心,队里肯定会和医院一起,制定最优的手术方案,也会尊重家奕本人的选择。”
方笑宜点点头:“没事,我在这儿等他。”
看方笑宜虽然情绪着急,但很配合,刘斯杉放心了。两个人坐在医院门口的长椅上,谁也没说话。
方笑宜表面平静,但心里还是担心徐家奕的情况,而刘斯杉,抬头看着天空,好久好久。
“其实我们打篮球的,韧带断裂、跟腱断裂、半月板损伤这些,都太常见了。平时上课队医就讲这些;身边的队友,十个有九个,是因伤退役的;甚至很多篮球界的巨星,因为一次韧带断裂,即便做了手术,也从此陨落了。我们都知道,自己早晚会有这么一天,也都打定主意,一旦伤了,就干脆利落地去治病、然后退役,这是对自己最好的选择。可真到这个时候,一米八九甚至两米的大男人们,谁不是满脸通红,强忍着眼泪。”
“我们搞竞技体育的,从来都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练了就能进步。可唯独碰上伤病,是你无论如何训练,都无能为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运动员伤愈复出后,成绩都不理想,还要被球迷骂,最后就选择潦草退役了。”
“那感觉很无助,就像战士没了枪,挺残忍的。”
“家奕的腿其实早就该治了,不应该拖到现在。之前想的是,奥运会打完就去治,然后又拖到世锦赛,然后又是亚洲杯……篮球是个集体项目,能凑上一个满意的阵容、每个位置上找到合适的人、大家还能默契地配合,这很不容易,何况还代表着国家荣誉。不是他不想治,实在是如果他整个赛季报废了,其他队友和整个团队都会受到影响。拖着拖着,就成这样了。”
方笑宜眼圈红了。
刘斯杉说的这些,她并不知道。徐家奕每次见了她都嘻嘻哈哈没个正经,给她的感觉就是,在职业运动员的这条路上,他很快乐。当然徐家奕可能真的很快乐,但这份快乐的代价,就是不断要忍受伤病的折磨。
“对了,我要退役了。”刘斯杉转过头,故作轻松地说。
这倒是很出乎方笑宜的意料,“为什么?”
“怎么说呢,就是感觉没什么希望了吧。我虽然在一队,但其实打得一般,不像家奕是绝对主力,要不然不会家门口的奥运会也没上去。”
刘斯杉说着,自嘲地笑了笑。
“北京奥运会,那是我最好的年纪、最好的竞技状态,都没能进 12 人大名单。再打四年,就能打得更好么?不断有新人上来,而我年龄越来越大,基本可以判定,不会有更好的机会了。我其实挺想得开的,奥运会之后,我就想要退役了。但领队说,男篮那个时期很艰难,梯队断层,还需要老队员多带带,让我再坚持坚持,就坚持到了现在。现在基本下一个奥运周期的阵容比较明朗了,我也算圆满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了。”
“退役去哪里呢?”
方笑宜不解,就这样与篮球告别了吗?
“回松城吧,可能开个篮球学校之类的,教小孩子打球。当然按照我的性格,也有可能会觉得太麻烦,那就干脆去大学当个体育老师。具体还没想好,哈哈。”
这倒是很出乎方笑宜的意料,她以为,刘斯杉早就把后路规划好了。
“也有可能,先休息一段时间,养养身体吧。”
最后,刘斯杉带点落寞地说。
这么多年,还是太累了,无论生理还是心理。
“真决定好了?”
方笑宜知道,退役这两个字,对于运动员来说,说出口有多艰难。
“本来下个月就走了,但家奕出了这事儿,我就陪他做完手术,看他恢复差不多了我再走。”
方笑宜向刘斯杉投去感激的目光。
“家奕……他应该是想要再坚持一下的,队里现在的情况,后卫线上确实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但经历了这个手术再上赛场,对他来说会很难,非常难,希望到时候你可以理解他的选择。”
方笑宜点点头。
无论他做出怎样的选择,她都会陪在他身边。
手术方案最终确定了,前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缝合。
至于手术时间,无论是医院,还是队里,都希望越快越好——除非徐家奕每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不然,韧带断裂的前提下,徐家奕这个身高体重,每走一步,都会对膝盖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手术时间定在明天一早,领导们让徐家奕今晚别想别的,好好休息,医生也表示,这是很成熟的手术,完全不用有心理压力。
徐家奕郑重地点头,让领导和医生都放心,自己有信心恢复到伤前水平。领导和医生各自嘱咐了几句,陆陆续续都走了。在外面等了一天的方笑宜,此时终于能见到了人。
他在病房里面说的话,方笑宜站在走廊听见了。本以为自己进去,他也会说让那个自己放心之类的话,没想到两个人一见面,徐家奕就皱巴巴哭丧着脸,嘴上都能挂油瓶了。
“小矮子,哥哥动不了了……”
方笑宜本来还担心他疼,一看到这幅样子,忍不住笑了。
她当然知道,他是怕她担心,在转移她的注意力。
“你要啥,我给你拿。”
徐家奕朝方笑宜身后的扬了扬下巴。
可方笑宜转身,没东西啊。
经过徐家奕又是挑眉又是瞪眼的暗示,方笑宜明白了,他指的是自己。
方笑宜走到病床前,看徐家奕委屈巴巴皱着脸。
“小矮子,这回彻底没电了。”
即便是很成熟的手术,但要赌上整个运动生涯,他也会……害怕吧。
方笑宜俯下身,把半靠在病床上的人抱在怀里。两个人在一起的亲密的时刻,她从来都是被他环抱着。方笑宜第一次意识到,他肩好宽,胳膊绕过来甚至都有些吃力;也太结实了,抱在怀里,硬邦邦的。
但方笑宜就这么吃力地,把人抱在怀里了。
从小到大,他家庭优渥,他乐观豁达,他顺风顺水;而她身世坎坷,她心思敏感,她底气不足……每一次,都是他高大的体型坚决地站在前面,护着她,哄着她,给她遮风挡雨,呵护她那些脆弱的小心思。可这次,他明明还是笑着,她却分明读懂了他的紧张和害怕。
不怕,我在。
“给你充充电,会好的。”
第二天早上,徐家奕是当天的第一台手术。
六点钟左右,护士就进来病房了。嘱咐徐家奕喝了少量的温水,然后进行了术前的第一个环节,吃胃药——术后注射抗生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胃损伤。之后,护士说可以吃点清淡的早餐,然后等着进手术室就行了。
也不知道这人腿伤了是不是还连带着胳膊,早餐喝粥吃煮鸡蛋,大部分还要靠喂的。
“一点胃口都没有,你喂我还能勉强吃进去一点。”
理由一堆,没辙。
吃完早餐休息了一会,队医、教练陆陆续续都来了,要和医生最后确认一下手术的风险和细节。方笑宜很适时地退了出去,临走前给徐家奕比了个握拳加油的手势。
徐家奕回给她了一句什么,只有口型,没有声音。
病房里站着好多人,医生、教练、来量血压的护士……他们激烈地地讨论着,人声鼎沸,但方笑宜看懂了,是一句我爱你。
如果我不能再回到赛场,人生从此灰暗,那此时,就是生命中最巅峰的时刻了。
也许不是像那些顶级运动员一样,被鲜花簇拥,被掌声环绕,被无数球迷视为毕生的偶像。但至少,作为篮球运动员徐家奕,这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也是我用无数辛苦、汗水、伤病换来的。
手术前最后这几分钟,一边享受篮球带给我的荣耀,一边对你说酝酿了许多年的这句话。
就没有遗憾了。
因为打球的动作、习惯和常年的高强度训练,徐家奕的右腿膝盖,早就肿胀,变形并伴有积水,遇到高强度的大赛,一般打到第四节,就会隐隐作痛了。
膝盖这个部位的伤病,几乎困扰着每个运动员。屈膝下蹲,这既是起跳时的蓄力,又是落地时的保护,特别是对于篮球这项弹跳动作几乎充斥全场的运动而言,膝盖的伤病,更是再寻常不过。徐家奕右膝的旧伤,很多年了,医生早就建议手术,但考虑到术后的效果以及会耽误比赛和训练等现实问题,迟迟都没进行。
徐家奕平时倒是很注意,会戴护具,会定期理疗,只求这个膝盖能平平稳稳帮他撑过整个运动生涯,退役后再好好医治。
可往往有时,怕什么来什么。
明明是很普通的对抗训练,右膝像是再也经不起任何负荷,一次三分投篮落地后,徐家奕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怎么也起不来了。
队医赶紧上前查看,眉头紧缩,“可能是韧带断了”。但具体伤成什么样,还得到医院拍片子才能看。队医不敢耽误,赶紧把人送去了北医三院。
最终大夫诊断,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严重损伤。
如果是普通人,其实可以选择保守一些的治疗方式,通过针剂和药物治疗,在保护好膝盖的前提下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走动,是没有问题的。但从徐家奕的情况来看,如果不手术,运动肯定是不可能了,甚至因为身高、体重都不低,正常行走都会难以完成。
方笑宜满头大汗赶到医院的时候,篮协的领导、带队教练、队医,已经和医院的医生一起,沟通手术方案了。
刘斯杉把方笑宜拉到一边,“现在进去找他不太合适,手术方案也要征询他的意见,毕竟韧带断裂这种伤,对运动员而言是致命的。打到我们这个份上,大伤小伤无数个了,家奕对于运动生理的掌握,不比队医差。所以你不用担心,队里肯定会和医院一起,制定最优的手术方案,也会尊重家奕本人的选择。”
方笑宜点点头:“没事,我在这儿等他。”
看方笑宜虽然情绪着急,但很配合,刘斯杉放心了。两个人坐在医院门口的长椅上,谁也没说话。
方笑宜表面平静,但心里还是担心徐家奕的情况,而刘斯杉,抬头看着天空,好久好久。
“其实我们打篮球的,韧带断裂、跟腱断裂、半月板损伤这些,都太常见了。平时上课队医就讲这些;身边的队友,十个有九个,是因伤退役的;甚至很多篮球界的巨星,因为一次韧带断裂,即便做了手术,也从此陨落了。我们都知道,自己早晚会有这么一天,也都打定主意,一旦伤了,就干脆利落地去治病、然后退役,这是对自己最好的选择。可真到这个时候,一米八九甚至两米的大男人们,谁不是满脸通红,强忍着眼泪。”
“我们搞竞技体育的,从来都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练了就能进步。可唯独碰上伤病,是你无论如何训练,都无能为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运动员伤愈复出后,成绩都不理想,还要被球迷骂,最后就选择潦草退役了。”
“那感觉很无助,就像战士没了枪,挺残忍的。”
“家奕的腿其实早就该治了,不应该拖到现在。之前想的是,奥运会打完就去治,然后又拖到世锦赛,然后又是亚洲杯……篮球是个集体项目,能凑上一个满意的阵容、每个位置上找到合适的人、大家还能默契地配合,这很不容易,何况还代表着国家荣誉。不是他不想治,实在是如果他整个赛季报废了,其他队友和整个团队都会受到影响。拖着拖着,就成这样了。”
方笑宜眼圈红了。
刘斯杉说的这些,她并不知道。徐家奕每次见了她都嘻嘻哈哈没个正经,给她的感觉就是,在职业运动员的这条路上,他很快乐。当然徐家奕可能真的很快乐,但这份快乐的代价,就是不断要忍受伤病的折磨。
“对了,我要退役了。”刘斯杉转过头,故作轻松地说。
这倒是很出乎方笑宜的意料,“为什么?”
“怎么说呢,就是感觉没什么希望了吧。我虽然在一队,但其实打得一般,不像家奕是绝对主力,要不然不会家门口的奥运会也没上去。”
刘斯杉说着,自嘲地笑了笑。
“北京奥运会,那是我最好的年纪、最好的竞技状态,都没能进 12 人大名单。再打四年,就能打得更好么?不断有新人上来,而我年龄越来越大,基本可以判定,不会有更好的机会了。我其实挺想得开的,奥运会之后,我就想要退役了。但领队说,男篮那个时期很艰难,梯队断层,还需要老队员多带带,让我再坚持坚持,就坚持到了现在。现在基本下一个奥运周期的阵容比较明朗了,我也算圆满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了。”
“退役去哪里呢?”
方笑宜不解,就这样与篮球告别了吗?
“回松城吧,可能开个篮球学校之类的,教小孩子打球。当然按照我的性格,也有可能会觉得太麻烦,那就干脆去大学当个体育老师。具体还没想好,哈哈。”
这倒是很出乎方笑宜的意料,她以为,刘斯杉早就把后路规划好了。
“也有可能,先休息一段时间,养养身体吧。”
最后,刘斯杉带点落寞地说。
这么多年,还是太累了,无论生理还是心理。
“真决定好了?”
方笑宜知道,退役这两个字,对于运动员来说,说出口有多艰难。
“本来下个月就走了,但家奕出了这事儿,我就陪他做完手术,看他恢复差不多了我再走。”
方笑宜向刘斯杉投去感激的目光。
“家奕……他应该是想要再坚持一下的,队里现在的情况,后卫线上确实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但经历了这个手术再上赛场,对他来说会很难,非常难,希望到时候你可以理解他的选择。”
方笑宜点点头。
无论他做出怎样的选择,她都会陪在他身边。
手术方案最终确定了,前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缝合。
至于手术时间,无论是医院,还是队里,都希望越快越好——除非徐家奕每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不然,韧带断裂的前提下,徐家奕这个身高体重,每走一步,都会对膝盖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手术时间定在明天一早,领导们让徐家奕今晚别想别的,好好休息,医生也表示,这是很成熟的手术,完全不用有心理压力。
徐家奕郑重地点头,让领导和医生都放心,自己有信心恢复到伤前水平。领导和医生各自嘱咐了几句,陆陆续续都走了。在外面等了一天的方笑宜,此时终于能见到了人。
他在病房里面说的话,方笑宜站在走廊听见了。本以为自己进去,他也会说让那个自己放心之类的话,没想到两个人一见面,徐家奕就皱巴巴哭丧着脸,嘴上都能挂油瓶了。
“小矮子,哥哥动不了了……”
方笑宜本来还担心他疼,一看到这幅样子,忍不住笑了。
她当然知道,他是怕她担心,在转移她的注意力。
“你要啥,我给你拿。”
徐家奕朝方笑宜身后的扬了扬下巴。
可方笑宜转身,没东西啊。
经过徐家奕又是挑眉又是瞪眼的暗示,方笑宜明白了,他指的是自己。
方笑宜走到病床前,看徐家奕委屈巴巴皱着脸。
“小矮子,这回彻底没电了。”
即便是很成熟的手术,但要赌上整个运动生涯,他也会……害怕吧。
方笑宜俯下身,把半靠在病床上的人抱在怀里。两个人在一起的亲密的时刻,她从来都是被他环抱着。方笑宜第一次意识到,他肩好宽,胳膊绕过来甚至都有些吃力;也太结实了,抱在怀里,硬邦邦的。
但方笑宜就这么吃力地,把人抱在怀里了。
从小到大,他家庭优渥,他乐观豁达,他顺风顺水;而她身世坎坷,她心思敏感,她底气不足……每一次,都是他高大的体型坚决地站在前面,护着她,哄着她,给她遮风挡雨,呵护她那些脆弱的小心思。可这次,他明明还是笑着,她却分明读懂了他的紧张和害怕。
不怕,我在。
“给你充充电,会好的。”
第二天早上,徐家奕是当天的第一台手术。
六点钟左右,护士就进来病房了。嘱咐徐家奕喝了少量的温水,然后进行了术前的第一个环节,吃胃药——术后注射抗生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胃损伤。之后,护士说可以吃点清淡的早餐,然后等着进手术室就行了。
也不知道这人腿伤了是不是还连带着胳膊,早餐喝粥吃煮鸡蛋,大部分还要靠喂的。
“一点胃口都没有,你喂我还能勉强吃进去一点。”
理由一堆,没辙。
吃完早餐休息了一会,队医、教练陆陆续续都来了,要和医生最后确认一下手术的风险和细节。方笑宜很适时地退了出去,临走前给徐家奕比了个握拳加油的手势。
徐家奕回给她了一句什么,只有口型,没有声音。
病房里站着好多人,医生、教练、来量血压的护士……他们激烈地地讨论着,人声鼎沸,但方笑宜看懂了,是一句我爱你。
如果我不能再回到赛场,人生从此灰暗,那此时,就是生命中最巅峰的时刻了。
也许不是像那些顶级运动员一样,被鲜花簇拥,被掌声环绕,被无数球迷视为毕生的偶像。但至少,作为篮球运动员徐家奕,这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也是我用无数辛苦、汗水、伤病换来的。
手术前最后这几分钟,一边享受篮球带给我的荣耀,一边对你说酝酿了许多年的这句话。
就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