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百里子苓心中多了些烦躁,翻来覆去难以成眠。直到天亮之时才睡着。
她心里其实很明白,南颇那番话是故意说给她的听的。无论她信与不信,定然都会在她心中激起波澜。如果她信了,那么百里家与李家定然水火不容。
如今,李迁镇守北方,南颇既为雄鹰部做了马前卒,离间计使一使,也不过是上下两张嘴皮。不过,这几年来,李迁在北边确实与燕云人相安无事,倒不像西北,一直袭扰不断。
北楼关一战之后,百里子苓就没有好好睡过,这一睡就睡了整整一日。
桑吉来看过她一回,见她睡得沉,也没打扰,还让易风在门外守着,不让任何人进去扰她清梦。
这一日,晏辰的身子倒是越发好了,不但不用扶着墙走,还能到院子里转一转。老沈头好歹是松了口气,至少将军的老山参没给浪费。只是这个孩子,老沈头在屋里看着晏辰的身影,心头还是有些疑问的。
晏辰站在院子里发呆,半仰望着天空,像是在看什么,又像是什么都没看。院外有人进来时,他会下意识地扭头去看。其实,老沈头今天已经发现好几回了。只要有人进来,晏辰的目光都会转移到门口。是在等什么人吗?老沈头隐约这样觉得。可是,他又能等谁呢?
“晏公子,起风了,外面凉,进屋吧!”小厮过来叫他,他点了点头,没说话。
老沈头瞧着时辰也差不多了,从药罐里倒出一杯药汤来,也没有唤小厮,自己亲自端了药送去西厢房。晏辰坐在床沿边上,手里正拿着那把短刀,像是在想什么。老沈头自然知道那是百里子苓的短刀,也知道百里子苓给那短刀的意思,只是,这孩子现在拿着短刀是何意,老沈头看在眼里,但没有问。
“今日,还扎针吗?”喝完药,晏辰问道。
“怎么,还没扎怕吗?”老沈头反问。
“怕了。”
“你也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借沈医官吉言。”
“我看你手臂上有刺青,挺小的时候就刺上的吧?”老沈头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哦。”
只有这一个字?老沈头见他并没有要往下说的意思,自然也就没再往下问。
“那你好好休息,我先出去。夜里凉,我看你这被子比较薄,我让他们再拿一条给你。”
“谢谢沈医官。”
老沈头也算是阅人无数。按说,他都已经问到了刺青,如果是一般人,会自然而然地说起刺青的事。他是医官,又把晏辰从鬼门关拉回来,与他说一说刺青这是很自然的事。可是,这个孩子没有。
没有说,是不想说,还是不能说。老沈头难免想得有点多。
待老沈头出去之后,晏辰撩起衣袖来,手臂上的刺青其实很淡了。他伸手摸了摸那块刺青,心头多了点想法。老沈头是随意问问呢,还是发现了什么?
他打记事起,这个刺青就已经在手臂上了,至于当时刺上去的时候是不是很疼,他其实并没有印象。现在这刺青看不出是什么图案,但是,如果以火靠近手臂,当皮肤似有灼痛之感时,手臂上刺青的图案便会清晰地显示出来,因为刺青的颜色里加了某种特殊的东西,只有以火相引,才会显示出图案。但是,看过这个图案的没有几个人。
他细数了一下日子,到北楼关已经十来天了。逃离了雄鹰部,好歹是保住了命。不过,他恐怕很难在北楼关留下来。百里子苓对他那么上心,极有可能会送他回上都,他恐怕连逃的机会都没有。百年老山参,下了那么大的血本,怎么会只是菩萨心肠。若是现在回上都,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得留下,无论用什么手段。
晏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门外小厮抱了床被子进来,帮他铺在了床上。
“将军这两日没过来吗?”
“晏公子找将军?”小厮抬起头来看他。
“不,将军军务繁忙,我就是随口问问。”
“将军这两日确实没过来。我听军营那边说,皇上派了大臣来巡视西北防务,这两日就要到北楼关了。将军也忙着操练士兵,确实挺忙。”
“哦,原来如此!”
“晏公子,那我先出去了,有事你叫我。”
小厮出去之后,晏辰在屋里呆坐了一会儿,着实有些待不住。他要去会一会百里子苓。
不过,刚走到院门口,百里子苓正好迈步进来,两个人就这样遇上。
“晏辰见过将军!”晏辰忙施了一礼。
“这是去哪儿啊?”百里子苓扫了他一眼,目光不经意地就落在了他的唇上。
“我想……想去找将军您……”晏辰有点怯怯地。
“找我?何事?”
晏辰欲言又止,两只手下意识地扯着衣角,像个害羞的小孩子。
百里子苓伸手摸了摸他的衣服,似乎有点单薄,忙让小厮拿了件衣服过来替他披上。
“夜里凉,穿这么点,想找死吗?”
“谢谢将军!”
“想跟我说什么?”百里子苓替他拉了拉衣服,只觉得这孩子身子骨实在太单薄了些,也就是个子高些,站在她面前,还高出他半个头去。
“我……我想……问问,将军……将军要如何安置我?”
“等你身子好得差不多了,派人送你回上都。别担心!”百里子苓这话其实还有个潜台词,那便是拿到晏家的银子之后。若是没有拿到银子,人肯定是不能放走的。
“哦……”果然,与他预想的一样。他可不能回上都,绝对不能。他狠狠地捏了一下衣角,突然跪在了百里子苓跟前
“这是干什么?”百里子苓有点诧异。
“晏辰的命是将军救的,未能回报将军的救命之恩,不能这样回上都。再说了,我体内的毒还没有清干净……”
“你放心,送你回去,自然会让老沈头给你开个药方子。回去之后,按着药方抓药吃就行。虽然毒没有清干净,但按时吃药,不会危及生命。”
百里子苓想要扶他起来,这院门口跪着也不是个事,可是这狼崽子好像是赖上她了,抓着她的手就不放,也不起来。她狠使了把劲,这才把人给拉起来,“搞什么?吃错药啦?走,走,走,进屋去说。”
晏辰被百里子苓拽进了屋,原本看热闹的几个小厮偷偷地笑。
“之前听说将军看上了晏公子,要带回府里做姑爷。我本来还不信呢,今天看这情景,八成还真是。”
“有什么不信的。将军天天都来看晏公子,有两回晏公子都睡了,将军还在屋里站了好一会儿呢。你们是不知道,将军看晏公子的眼神可温柔了。”
“咱们将军也该成个家了。别人家的小姐,到这个年纪孩子都走路了。”
“那可不是,咱们将军也不必委屈自己。论豪气,咱们将军不输任何男人,找个如花似玉的公子做姑爷,那也挺好的。”
“我可听说了,易风那小子还跟将军闹别扭,就是因为晏公子。将军一气之下,还拿了鞭子抽人。看样子,将军是真的很喜欢晏公子。”
“对,对,对。我有一回听沈医官给晏公子扎针时说,将军是拿了百年老山参救晏公子。那百年老山参多值钱,咱们将军那么抠的人,还真是下了血本,这得是多喜欢啊,都放心尖尖上了吧……”
几个小厮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老沈头在边上也听了一耳朵。传闻归传闻,毕竟有些事还是真的,他莞尔一笑。
“说吧,为什么不想回上都?”
西厢房里,百里子苓审视着有些局促不安的晏辰。一盏烛火影影绰绰,把他们的样子照在墙壁上,摇摇晃晃。
“晏辰感念将军救命之恩。将军既救了我,又何苦把我推进火坑。”话音未落,晏辰先哭了起来。
“哭什么哭,一个大男人,动不动就哭鼻子,像什么样子。说,到底怎么回事?”
晏辰吸了吸鼻子,眼泪还挂在脸上,“我与将军说过,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再娶,又添了弟妹,继母更是不喜欢我。平日里,父亲在外经商,继母对我多有苛责。尽管我一直小心翼翼,但这些年也不少得挨些打,再扔到祠堂里去罚跪。我虽是晏家的大少爷,可是活得还不如晏家的下人。父亲回京的日子不多,即便是回来,继母还会在他面前编排些我的不是,我是有口难言,也无人替我说话。如今父亲不在了,更无人替我作主。回到上都去,估计要不了多少日子,便会被他给折腾死。”
“就算是你继母不好,你怎么也是晏家的少爷,她还能把你弄死?”
“将军有所不知。我家的生意虽是做得不小,但父亲常年外面奔波,上都的生意从前是几个父亲信得过的老人在打理。自从继母进门之后,便安排了她的兄弟到店里帮忙。几年下来,上都的生意都掌握在了继母娘家手里。
父亲虽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但在女人面前,耳根子颇软,听了继母的枕头风,也就什么都信,完全把生意交给继母的兄弟。店里的几位老人与我提过一些,说他们做假帐私吞店里的钱。为这,几位老人先后被他们找了理由撵走,我也因此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如今父亲不在了,我回上都去,无人无权无钱,不得早晚死在他们手里吗?”
晏辰这番话确实让百里子苓有点意外。都说这官宦人家有些见不得人的家事,没想到这商人家里也好不到哪里去。晏辰是长子,如果不出什么意外,隆兴记早晚是要交到晏辰手里的。继母及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那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夜,百里子苓心中多了些烦躁,翻来覆去难以成眠。直到天亮之时才睡着。
她心里其实很明白,南颇那番话是故意说给她的听的。无论她信与不信,定然都会在她心中激起波澜。如果她信了,那么百里家与李家定然水火不容。
如今,李迁镇守北方,南颇既为雄鹰部做了马前卒,离间计使一使,也不过是上下两张嘴皮。不过,这几年来,李迁在北边确实与燕云人相安无事,倒不像西北,一直袭扰不断。
北楼关一战之后,百里子苓就没有好好睡过,这一睡就睡了整整一日。
桑吉来看过她一回,见她睡得沉,也没打扰,还让易风在门外守着,不让任何人进去扰她清梦。
这一日,晏辰的身子倒是越发好了,不但不用扶着墙走,还能到院子里转一转。老沈头好歹是松了口气,至少将军的老山参没给浪费。只是这个孩子,老沈头在屋里看着晏辰的身影,心头还是有些疑问的。
晏辰站在院子里发呆,半仰望着天空,像是在看什么,又像是什么都没看。院外有人进来时,他会下意识地扭头去看。其实,老沈头今天已经发现好几回了。只要有人进来,晏辰的目光都会转移到门口。是在等什么人吗?老沈头隐约这样觉得。可是,他又能等谁呢?
“晏公子,起风了,外面凉,进屋吧!”小厮过来叫他,他点了点头,没说话。
老沈头瞧着时辰也差不多了,从药罐里倒出一杯药汤来,也没有唤小厮,自己亲自端了药送去西厢房。晏辰坐在床沿边上,手里正拿着那把短刀,像是在想什么。老沈头自然知道那是百里子苓的短刀,也知道百里子苓给那短刀的意思,只是,这孩子现在拿着短刀是何意,老沈头看在眼里,但没有问。
“今日,还扎针吗?”喝完药,晏辰问道。
“怎么,还没扎怕吗?”老沈头反问。
“怕了。”
“你也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借沈医官吉言。”
“我看你手臂上有刺青,挺小的时候就刺上的吧?”老沈头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哦。”
只有这一个字?老沈头见他并没有要往下说的意思,自然也就没再往下问。
“那你好好休息,我先出去。夜里凉,我看你这被子比较薄,我让他们再拿一条给你。”
“谢谢沈医官。”
老沈头也算是阅人无数。按说,他都已经问到了刺青,如果是一般人,会自然而然地说起刺青的事。他是医官,又把晏辰从鬼门关拉回来,与他说一说刺青这是很自然的事。可是,这个孩子没有。
没有说,是不想说,还是不能说。老沈头难免想得有点多。
待老沈头出去之后,晏辰撩起衣袖来,手臂上的刺青其实很淡了。他伸手摸了摸那块刺青,心头多了点想法。老沈头是随意问问呢,还是发现了什么?
他打记事起,这个刺青就已经在手臂上了,至于当时刺上去的时候是不是很疼,他其实并没有印象。现在这刺青看不出是什么图案,但是,如果以火靠近手臂,当皮肤似有灼痛之感时,手臂上刺青的图案便会清晰地显示出来,因为刺青的颜色里加了某种特殊的东西,只有以火相引,才会显示出图案。但是,看过这个图案的没有几个人。
他细数了一下日子,到北楼关已经十来天了。逃离了雄鹰部,好歹是保住了命。不过,他恐怕很难在北楼关留下来。百里子苓对他那么上心,极有可能会送他回上都,他恐怕连逃的机会都没有。百年老山参,下了那么大的血本,怎么会只是菩萨心肠。若是现在回上都,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得留下,无论用什么手段。
晏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门外小厮抱了床被子进来,帮他铺在了床上。
“将军这两日没过来吗?”
“晏公子找将军?”小厮抬起头来看他。
“不,将军军务繁忙,我就是随口问问。”
“将军这两日确实没过来。我听军营那边说,皇上派了大臣来巡视西北防务,这两日就要到北楼关了。将军也忙着操练士兵,确实挺忙。”
“哦,原来如此!”
“晏公子,那我先出去了,有事你叫我。”
小厮出去之后,晏辰在屋里呆坐了一会儿,着实有些待不住。他要去会一会百里子苓。
不过,刚走到院门口,百里子苓正好迈步进来,两个人就这样遇上。
“晏辰见过将军!”晏辰忙施了一礼。
“这是去哪儿啊?”百里子苓扫了他一眼,目光不经意地就落在了他的唇上。
“我想……想去找将军您……”晏辰有点怯怯地。
“找我?何事?”
晏辰欲言又止,两只手下意识地扯着衣角,像个害羞的小孩子。
百里子苓伸手摸了摸他的衣服,似乎有点单薄,忙让小厮拿了件衣服过来替他披上。
“夜里凉,穿这么点,想找死吗?”
“谢谢将军!”
“想跟我说什么?”百里子苓替他拉了拉衣服,只觉得这孩子身子骨实在太单薄了些,也就是个子高些,站在她面前,还高出他半个头去。
“我……我想……问问,将军……将军要如何安置我?”
“等你身子好得差不多了,派人送你回上都。别担心!”百里子苓这话其实还有个潜台词,那便是拿到晏家的银子之后。若是没有拿到银子,人肯定是不能放走的。
“哦……”果然,与他预想的一样。他可不能回上都,绝对不能。他狠狠地捏了一下衣角,突然跪在了百里子苓跟前
“这是干什么?”百里子苓有点诧异。
“晏辰的命是将军救的,未能回报将军的救命之恩,不能这样回上都。再说了,我体内的毒还没有清干净……”
“你放心,送你回去,自然会让老沈头给你开个药方子。回去之后,按着药方抓药吃就行。虽然毒没有清干净,但按时吃药,不会危及生命。”
百里子苓想要扶他起来,这院门口跪着也不是个事,可是这狼崽子好像是赖上她了,抓着她的手就不放,也不起来。她狠使了把劲,这才把人给拉起来,“搞什么?吃错药啦?走,走,走,进屋去说。”
晏辰被百里子苓拽进了屋,原本看热闹的几个小厮偷偷地笑。
“之前听说将军看上了晏公子,要带回府里做姑爷。我本来还不信呢,今天看这情景,八成还真是。”
“有什么不信的。将军天天都来看晏公子,有两回晏公子都睡了,将军还在屋里站了好一会儿呢。你们是不知道,将军看晏公子的眼神可温柔了。”
“咱们将军也该成个家了。别人家的小姐,到这个年纪孩子都走路了。”
“那可不是,咱们将军也不必委屈自己。论豪气,咱们将军不输任何男人,找个如花似玉的公子做姑爷,那也挺好的。”
“我可听说了,易风那小子还跟将军闹别扭,就是因为晏公子。将军一气之下,还拿了鞭子抽人。看样子,将军是真的很喜欢晏公子。”
“对,对,对。我有一回听沈医官给晏公子扎针时说,将军是拿了百年老山参救晏公子。那百年老山参多值钱,咱们将军那么抠的人,还真是下了血本,这得是多喜欢啊,都放心尖尖上了吧……”
几个小厮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老沈头在边上也听了一耳朵。传闻归传闻,毕竟有些事还是真的,他莞尔一笑。
“说吧,为什么不想回上都?”
西厢房里,百里子苓审视着有些局促不安的晏辰。一盏烛火影影绰绰,把他们的样子照在墙壁上,摇摇晃晃。
“晏辰感念将军救命之恩。将军既救了我,又何苦把我推进火坑。”话音未落,晏辰先哭了起来。
“哭什么哭,一个大男人,动不动就哭鼻子,像什么样子。说,到底怎么回事?”
晏辰吸了吸鼻子,眼泪还挂在脸上,“我与将军说过,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再娶,又添了弟妹,继母更是不喜欢我。平日里,父亲在外经商,继母对我多有苛责。尽管我一直小心翼翼,但这些年也不少得挨些打,再扔到祠堂里去罚跪。我虽是晏家的大少爷,可是活得还不如晏家的下人。父亲回京的日子不多,即便是回来,继母还会在他面前编排些我的不是,我是有口难言,也无人替我说话。如今父亲不在了,更无人替我作主。回到上都去,估计要不了多少日子,便会被他给折腾死。”
“就算是你继母不好,你怎么也是晏家的少爷,她还能把你弄死?”
“将军有所不知。我家的生意虽是做得不小,但父亲常年外面奔波,上都的生意从前是几个父亲信得过的老人在打理。自从继母进门之后,便安排了她的兄弟到店里帮忙。几年下来,上都的生意都掌握在了继母娘家手里。
父亲虽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但在女人面前,耳根子颇软,听了继母的枕头风,也就什么都信,完全把生意交给继母的兄弟。店里的几位老人与我提过一些,说他们做假帐私吞店里的钱。为这,几位老人先后被他们找了理由撵走,我也因此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如今父亲不在了,我回上都去,无人无权无钱,不得早晚死在他们手里吗?”
晏辰这番话确实让百里子苓有点意外。都说这官宦人家有些见不得人的家事,没想到这商人家里也好不到哪里去。晏辰是长子,如果不出什么意外,隆兴记早晚是要交到晏辰手里的。继母及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那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