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127章 开始(5)

  三十夜,百里将军府中也算热闹,老沈头回了京,柳菘蓝也第一次光明正大地在百里家过了年。

  百里策在屋子里守着媳妇,因为娘家的事,媳妇病倒了,百里策的心情也很复杂。下人给送了饭菜进来,他也没吃几口,就那样一直放着。

  老沈头过来把过脉,说是忧思郁结,开了一副药,但又与百里策说,这药也不治本,关键还是要她自己能想开些。

  三十夜,一年的结束,另一年即将开始。

  桑尚书又在一场混战里立于不败之地,自然是值得全家人都高兴的事。

  “今年啊,咱们家的年与往年皆不同。老二封了武诚侯,为咱们世代书香的桑家添上了光辉耀眼的一笔。这过了年,老二也要随卫国公北上了,身为父亲的我,在此也有几句话……”桑尚书端起了酒杯,话没说完,便被桑吉给打断了。

  “父亲,我不去北边。”

  “不去?国公爷不同意你去?”桑尚书意外道。

  “不,是我自己不想去。我要留在京城,不想再去戍边。”桑吉站起身来。

  “你……”桑大人当着全家的面,不好发作,到嘴边的话没出口。

  “父亲,我本就是走的科举之路。当初去北楼关,是皇上的意思,我没办法不去。但是,我并不想走横刀立场纵横沙场那条路。

  更何况,如今朝廷刚刚初定,皇上和王爷也没有派我去边疆的意思,我若是自己主动说去,反倒让王爷多想。

  之前礼部的差事也没办完,眼看着开了春,兰阳公主也要出嫁,事情也很多。还有户部的欠款追讨,国公爷去了北边,这件事大约会全交到我手里。我本就是文臣,也该留在京城替皇上和王爷分忧。”

  桑吉这番话说得桑尚书无法反驳。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个拼死也要追随百里子苓的儿子,这个时候居然会跟百里子苓分道扬镳。

  吃过午夜饭,桑尚书把桑吉给叫到了书房说话。

  “你老实说,是不是国公爷不想让你去北方?”一进门,桑尚书就问道。

  “父亲,你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国公爷之腹。”桑吉这话不好听,桑尚书的脸有点难看。

  “你老子我是小人,可能保咱们一家老小的命。”

  “父亲,未必吧。如果不是我坚持,你应该是要追随晋北王,这会儿……”

  桑吉没说完,就被桑尚书捂住了嘴,“你想死啊,这种话也敢乱说。过去的事,不许再提。”

  其实,桑尚书也觉得很是惊险。如果当初不是桑吉非要追随百里子苓,他就跟李迁一样了。

  但是,他不想承认。

  桑吉扒开父亲的手,“所以,我以后的路,父亲也别再替我打算了。我自己会看着走,您呢,也别再打百里家的主意,也别想着让国公爷做儿媳妇,咱们家,不配!”

  “什么不配?我桑家世代书香,你又能文能武,她百里子苓再能耐,不也是个女人嘛,早晚要嫁人的。放眼整个南陈,除了咱们家,还能有谁配得上?”

  “父亲,你对老将军干的那点事,拿得上台面吗?你晚上都不做噩梦吗?不怕埋羊谷那些死去的将士回来找你索命?”

  桑吉中午喝得就有点多,晚上又喝了一些,这会酒劲上来,他心头的话便不吐不快。

  “找我索命?凭什么?我为朝廷,为皇上,我忠心可鉴!”桑尚书说得理直气壮。

  “忠心可鉴?父亲,我真替你脸红!”桑吉有些无力地跌坐在椅子上。

  “你懂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不喜欢老将军,一直想找机会敲打敲打他,就算是没有埋羊谷,也会有别的。

  老二,你给我记住了,无论谁做皇帝,有一条是不变的,得圣心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无论你多厉害。那位能给你的,自然也能收走。以后,好之为之吧!”

  父子二人的谈论没有什么结论,但桑吉不得不承认,父亲那句‘得圣心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确实真理。

  古往今来,多少能臣贤臣为国为朝廷忠心耿耿,但最终还是死在了皇帝手里。因为不得圣心,皇帝自然不喜。皇帝不喜,自然就会找机会把碍眼的人给除掉。

  这挺悲哀,但这又是事实。

  正月初二,南门。

  百里子苓要起程去北方,跟随她的除了易风、陆筝便是她从韩祺带来的队伍里挑选的二十人。这其中,便包括刘强的弟弟刘河。

  前来为百里子苓送行的人倒是不少,若说是文武百官都齐了,那是有点夸张,但朝中官员确实来了不少,据说是天不亮,就等在了南门外,跟上朝似的。

  赵怀在南门外搭了棚子,又生了炉火,为百里子苓准备了酒菜。赵怀更是一口一个妹妹的叫着,众臣听了皆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扶风王爷这不是送卫国公远行,是给自家妹妹送行。这细节一品,君臣与兄妹,自然是后者更亲。

  谁要是想离间他们的关系,怕是做梦了,人家可是一家人。

  喝罢了赵怀的送行酒,百里子苓起了身,这样兴师动众的送行,也不知道史书后来会如何书写。

  “王爷,请回吧!”百里子苓双手抱拳。

  “妹妹呀,此去关山路远,一路保重。你所忧心之事,也是哥哥不曾放下之事。咱们慢慢来,哥哥从不曾忘了老将军和大哥!”

  这是赵怀给百里子苓吃的定心丸。虽然李迁被诛,但有些人还活着,而且埋羊谷的真相也没有翻开。

  “王爷保重!”百里子苓没有多说,又转身朝众臣施了一礼,这才翻身上马,带着那二十多人一路奔北边而去。

  此时,远在草原上的木苏和已经收到消息,百里子苓要来北方,这让他兴奋得有点睡不着。

  “世子爷,巫师那边捎了信过来,说是已经替您约好了人,今晚过去便好。”呼延煊因为那晚在老巫师家的变故,差点没急死,幸好有惊无险。

  这一回,他不知道木苏和要见谁,但他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不好奇我约了谁吗?”木苏和把手中的书册收起来,双手递到炉边烤了烤火,这才让僵硬的手暖和了些。

  “不好奇,我只担心世子的安危。上次那样的事,切不可再发生。”呼延煊道。

  木苏和回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站起身来。

  “咱们回草原也有些日子了,见过你父亲吗?”木苏和问道。

  “不曾。”

  “既如此,那今晚就跟着去见见你父亲。”

  “你要见他?”呼延煊很是意外。自从他决定追随世子,但与家里彻底断绝了关系。他本来也是不受宠的儿子,长这么大,他父亲想起他的时候,怕也屈指可数。

  “嗯。他是你呼延一族的族长,四大家族之首,无论如何也躲不开他的。早见,比晚见好。更何况……”木苏和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桃木梳,他也很想知道,这梳子还有没有用。如果没用,趁早扔了。如果有用,那再另作计较。

  “他那个人很顽固,既然支持了莫车,别人就很难说服。如果世子非要在四大家族里选一个做帮手,索很一族可选。”

  “索很?四大家族里势力最弱的一族。想让我们彼此成就?”

  呼延煊没吱声,但他确实有那个意思。索很一族最弱,但若是有机会,谁不想做老大呢。所以,最弱的一族,也可能是最想爬上来的一族。呼延煊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

  “索很的族长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要他背叛四大家族,背叛莫车,你得先替他生出一个胆来。这种人,不值得我花时间。但是,你父亲不一样,拿下了他,你呼延一族都是我的。”

  “世子,我父亲那个人,你不了解,还请三思。莫车已经娶了我族女子为妃,而且听说现在怀孕在身,不久便会给莫车诞下子嗣。在父亲看来,将来呼延一族的血脉是能做狼王的,他不会转头支持世子您。”

  呼延煊其实还有一个理由没有说,他的父亲也不喜欢血统不纯正的。比如他,他的母亲并不是燕云人,他也被家族视为血统不纯,从小就不受父亲喜欢,甚至还受兄弟姐妹排挤。

  那么,他的父亲自然也不会支持一个血统不纯正的世子做新狼王。

  “呼延一族的血脉能做狼王?”木苏和笑了起来,“那,做狼王的如果是他的儿子呢?”

  木苏和这一问,呼延煊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木苏和说的这话肯定不是他呼延煊,更不是他的兄弟,那……

  呼延煊想起了前几天木苏和拿的那把桃木梳,还说过定情之物之类的话。呼延煊的脑子里闪过很多种可能,但最终脑子里确定的想法,还是把他吓了一跳。

  “你……”呼延煊嘴唇都有些颤抖。

  “别那么惊讶。或许是,或许不是,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木苏和说得轻飘飘的,就像是在说别的人事。

  世子不是老狼王的儿子?

  世子是他弟弟?

  世子是呼延家的血脉?

  这些问题在呼延煊脑子里渐渐融在了一起。

  多年前的那场捉奸风波,或许针对的就不是木苏和的母亲,而是另有其人。呼延煊这一刻似乎才回过味来。

手机上看
第127章 开始(5)

  三十夜,百里将军府中也算热闹,老沈头回了京,柳菘蓝也第一次光明正大地在百里家过了年。

  百里策在屋子里守着媳妇,因为娘家的事,媳妇病倒了,百里策的心情也很复杂。下人给送了饭菜进来,他也没吃几口,就那样一直放着。

  老沈头过来把过脉,说是忧思郁结,开了一副药,但又与百里策说,这药也不治本,关键还是要她自己能想开些。

  三十夜,一年的结束,另一年即将开始。

  桑尚书又在一场混战里立于不败之地,自然是值得全家人都高兴的事。

  “今年啊,咱们家的年与往年皆不同。老二封了武诚侯,为咱们世代书香的桑家添上了光辉耀眼的一笔。这过了年,老二也要随卫国公北上了,身为父亲的我,在此也有几句话……”桑尚书端起了酒杯,话没说完,便被桑吉给打断了。

  “父亲,我不去北边。”

  “不去?国公爷不同意你去?”桑尚书意外道。

  “不,是我自己不想去。我要留在京城,不想再去戍边。”桑吉站起身来。

  “你……”桑大人当着全家的面,不好发作,到嘴边的话没出口。

  “父亲,我本就是走的科举之路。当初去北楼关,是皇上的意思,我没办法不去。但是,我并不想走横刀立场纵横沙场那条路。

  更何况,如今朝廷刚刚初定,皇上和王爷也没有派我去边疆的意思,我若是自己主动说去,反倒让王爷多想。

  之前礼部的差事也没办完,眼看着开了春,兰阳公主也要出嫁,事情也很多。还有户部的欠款追讨,国公爷去了北边,这件事大约会全交到我手里。我本就是文臣,也该留在京城替皇上和王爷分忧。”

  桑吉这番话说得桑尚书无法反驳。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个拼死也要追随百里子苓的儿子,这个时候居然会跟百里子苓分道扬镳。

  吃过午夜饭,桑尚书把桑吉给叫到了书房说话。

  “你老实说,是不是国公爷不想让你去北方?”一进门,桑尚书就问道。

  “父亲,你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国公爷之腹。”桑吉这话不好听,桑尚书的脸有点难看。

  “你老子我是小人,可能保咱们一家老小的命。”

  “父亲,未必吧。如果不是我坚持,你应该是要追随晋北王,这会儿……”

  桑吉没说完,就被桑尚书捂住了嘴,“你想死啊,这种话也敢乱说。过去的事,不许再提。”

  其实,桑尚书也觉得很是惊险。如果当初不是桑吉非要追随百里子苓,他就跟李迁一样了。

  但是,他不想承认。

  桑吉扒开父亲的手,“所以,我以后的路,父亲也别再替我打算了。我自己会看着走,您呢,也别再打百里家的主意,也别想着让国公爷做儿媳妇,咱们家,不配!”

  “什么不配?我桑家世代书香,你又能文能武,她百里子苓再能耐,不也是个女人嘛,早晚要嫁人的。放眼整个南陈,除了咱们家,还能有谁配得上?”

  “父亲,你对老将军干的那点事,拿得上台面吗?你晚上都不做噩梦吗?不怕埋羊谷那些死去的将士回来找你索命?”

  桑吉中午喝得就有点多,晚上又喝了一些,这会酒劲上来,他心头的话便不吐不快。

  “找我索命?凭什么?我为朝廷,为皇上,我忠心可鉴!”桑尚书说得理直气壮。

  “忠心可鉴?父亲,我真替你脸红!”桑吉有些无力地跌坐在椅子上。

  “你懂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不喜欢老将军,一直想找机会敲打敲打他,就算是没有埋羊谷,也会有别的。

  老二,你给我记住了,无论谁做皇帝,有一条是不变的,得圣心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无论你多厉害。那位能给你的,自然也能收走。以后,好之为之吧!”

  父子二人的谈论没有什么结论,但桑吉不得不承认,父亲那句‘得圣心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确实真理。

  古往今来,多少能臣贤臣为国为朝廷忠心耿耿,但最终还是死在了皇帝手里。因为不得圣心,皇帝自然不喜。皇帝不喜,自然就会找机会把碍眼的人给除掉。

  这挺悲哀,但这又是事实。

  正月初二,南门。

  百里子苓要起程去北方,跟随她的除了易风、陆筝便是她从韩祺带来的队伍里挑选的二十人。这其中,便包括刘强的弟弟刘河。

  前来为百里子苓送行的人倒是不少,若说是文武百官都齐了,那是有点夸张,但朝中官员确实来了不少,据说是天不亮,就等在了南门外,跟上朝似的。

  赵怀在南门外搭了棚子,又生了炉火,为百里子苓准备了酒菜。赵怀更是一口一个妹妹的叫着,众臣听了皆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扶风王爷这不是送卫国公远行,是给自家妹妹送行。这细节一品,君臣与兄妹,自然是后者更亲。

  谁要是想离间他们的关系,怕是做梦了,人家可是一家人。

  喝罢了赵怀的送行酒,百里子苓起了身,这样兴师动众的送行,也不知道史书后来会如何书写。

  “王爷,请回吧!”百里子苓双手抱拳。

  “妹妹呀,此去关山路远,一路保重。你所忧心之事,也是哥哥不曾放下之事。咱们慢慢来,哥哥从不曾忘了老将军和大哥!”

  这是赵怀给百里子苓吃的定心丸。虽然李迁被诛,但有些人还活着,而且埋羊谷的真相也没有翻开。

  “王爷保重!”百里子苓没有多说,又转身朝众臣施了一礼,这才翻身上马,带着那二十多人一路奔北边而去。

  此时,远在草原上的木苏和已经收到消息,百里子苓要来北方,这让他兴奋得有点睡不着。

  “世子爷,巫师那边捎了信过来,说是已经替您约好了人,今晚过去便好。”呼延煊因为那晚在老巫师家的变故,差点没急死,幸好有惊无险。

  这一回,他不知道木苏和要见谁,但他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不好奇我约了谁吗?”木苏和把手中的书册收起来,双手递到炉边烤了烤火,这才让僵硬的手暖和了些。

  “不好奇,我只担心世子的安危。上次那样的事,切不可再发生。”呼延煊道。

  木苏和回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站起身来。

  “咱们回草原也有些日子了,见过你父亲吗?”木苏和问道。

  “不曾。”

  “既如此,那今晚就跟着去见见你父亲。”

  “你要见他?”呼延煊很是意外。自从他决定追随世子,但与家里彻底断绝了关系。他本来也是不受宠的儿子,长这么大,他父亲想起他的时候,怕也屈指可数。

  “嗯。他是你呼延一族的族长,四大家族之首,无论如何也躲不开他的。早见,比晚见好。更何况……”木苏和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桃木梳,他也很想知道,这梳子还有没有用。如果没用,趁早扔了。如果有用,那再另作计较。

  “他那个人很顽固,既然支持了莫车,别人就很难说服。如果世子非要在四大家族里选一个做帮手,索很一族可选。”

  “索很?四大家族里势力最弱的一族。想让我们彼此成就?”

  呼延煊没吱声,但他确实有那个意思。索很一族最弱,但若是有机会,谁不想做老大呢。所以,最弱的一族,也可能是最想爬上来的一族。呼延煊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

  “索很的族长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要他背叛四大家族,背叛莫车,你得先替他生出一个胆来。这种人,不值得我花时间。但是,你父亲不一样,拿下了他,你呼延一族都是我的。”

  “世子,我父亲那个人,你不了解,还请三思。莫车已经娶了我族女子为妃,而且听说现在怀孕在身,不久便会给莫车诞下子嗣。在父亲看来,将来呼延一族的血脉是能做狼王的,他不会转头支持世子您。”

  呼延煊其实还有一个理由没有说,他的父亲也不喜欢血统不纯正的。比如他,他的母亲并不是燕云人,他也被家族视为血统不纯,从小就不受父亲喜欢,甚至还受兄弟姐妹排挤。

  那么,他的父亲自然也不会支持一个血统不纯正的世子做新狼王。

  “呼延一族的血脉能做狼王?”木苏和笑了起来,“那,做狼王的如果是他的儿子呢?”

  木苏和这一问,呼延煊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木苏和说的这话肯定不是他呼延煊,更不是他的兄弟,那……

  呼延煊想起了前几天木苏和拿的那把桃木梳,还说过定情之物之类的话。呼延煊的脑子里闪过很多种可能,但最终脑子里确定的想法,还是把他吓了一跳。

  “你……”呼延煊嘴唇都有些颤抖。

  “别那么惊讶。或许是,或许不是,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木苏和说得轻飘飘的,就像是在说别的人事。

  世子不是老狼王的儿子?

  世子是他弟弟?

  世子是呼延家的血脉?

  这些问题在呼延煊脑子里渐渐融在了一起。

  多年前的那场捉奸风波,或许针对的就不是木苏和的母亲,而是另有其人。呼延煊这一刻似乎才回过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