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迁此时发难围了皇宫,人手定然不多,不然在上都城里,扶风王爷不可能没有一点发现。
李迁若是拿下皇宫,无非两个目的。
其一,携天子以令诸侯。如果是这个目的,李迁的军队应该在他回朝之时已陆续跟进,只是一直隐蔽在城外。但是,为防被人发现,人数肯定也不多。
既然要做曹操,那么李迁的军队自然会攻打晋北王的叛军,这样一来,倒是可以解城门之危。
其二,给晋北王献礼,扶新主子上位。如果是后者,那现在城门受到的攻击恐怕只会更激烈。因为,他们要一举拿下上都城。
但无论是哪一个目的,皇帝都不会丢了命,但赵怀恐怕就保不住命了。
百里子苓想到这里,正有些纠结,又有士兵来报。
“可是城外有了异动?”百里子苓不待报信的士兵开口,先问道。
“将军料事如神。刚刚有一支队伍来了城外,与围攻北门的叛军发生激战。如今,北门外的叛军几乎都被铲除殆尽。这是刚刚收到信,指明要交给将军。”
那士兵双手把信呈上。
百里子苓赶紧接过信来,心想,莫不真是李迁的队伍。她赶紧拆开信来,里边是一张白纸,并无内容,但信纸上盖有西北提督周深的私印。而这个私印是百里子苓在北楼关时与周深为战时所作的约定,别人并不知晓。
是周深,这让百里子苓既高兴又有些担忧。
“你是陆大哥带过来的人?”百里子苓收起信件,看了一眼前来报信的士兵。
“是。”那人答道。
百里子苓顿时咬破了手指,在那空白的纸上写了三个字:开门城。而后,把信纸装进信封里,让士兵带回去交给陆筝。
乙辛在旁边看得很清楚,忙问了一句:援军到了?
百里子苓没回答,只道:“走,咱们回南门。”
南门,乃凯旋之门。
南陈的将士出征,皆在南门而出,得胜回朝,也定是打南门而进。
所以,百里子苓要亲自驻守这凯旋之门。
吴安国这会儿确实有点顶不住了。他本就是文官,带兵打仗不是他的强项,但如今他不得不顶上,只望西门那边的战事赶紧结束,不然,南门就要失守了。
“吴大人,将军带人回来了。”
吴安国一脸的血,听到士兵来报,顿时就像是打了一计强心针,原本都有些扛不住的身体,顿时又有了劲儿。
南门,一场血战,始终没有被敌人攻进来。
百里子苓在得知周深带兵前来救援,信心大增。
约摸一炷香的功夫,南门下就有士兵来报,说是援军到了,求见将军。
百里子苓立刻提剑下城,本以为来的是周深,下了城楼才发现,带兵前来的是北楼关将军韩祺。
“韩祺见过将军!”
“怎么是你?你走了,北楼关怎么办?”百里子苓担心道。
“将军放心。周大人已派人接掌北楼关,并命我带着原驻守北楼关将士星夜赶来上都驰援将军。”
百里子苓这才看了一眼韩祺身后,果然,一个个都是些熟悉的面孔。这是她的兵,是跟着她打过仗,流过血,还挨过她鞭子的兵。
“好!咱们今晚在上都城,大干一场。”百里子苓吼道。
“誓死追随将军!”众人齐吼。
百里子苓把韩祺带来的人分成四个小队,每个城门皆有一个小队补充。百里子苓把韩祺留在南门驻守,自己带了身穿夜行衣的一百多人,往皇宫去。
此时,皇宫内外皆是乱作一团。
街上行人四窜,内外皆战,大火虽是被扑灭了,但满城都充斥着烟味。
有人守在被烧焦的尸体边哭泣,有人在废墟里寻找着什么,还有人在街上奔走。
百里子苓带着人来时,那些本来在街上窜的人,顿时躲了起来,他们之前听闻叛军攻破了城门,已经进城了,如今看到这些没穿军服的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怕得只能躲起来。
“乙辛,宫里可有你们的人?”百里子苓快到皇宫时,突然问了一句。
“有是有,但他们不听我的调令。”乙辛道。
“你们家那位,手还伸得真长。”百里子苓道。
“将军,不是你家那位吗?”乙辛反驳道。
百里子苓一笑。
“可知道进皇宫有别的路吗?”百里子苓又问。
“路是肯定有的,但我确实不知。若是他在……”乙辛叹了口气,想着论脚程来算,木苏和应该过了南陈的边境,回到草原了。
百里子苓快步而去,身后却有哒哒的马蹄声传来。百里子苓顿时停下了脚步,一看马上来人,倒也不是别人,是柳菘蓝。
柳菘蓝一个翻身下马,险些没有站稳,百里子苓上前扶了一把。她便拉着百里子苓走到一边,道:“听说援军进城了?”
百里子苓点了点头。
“看样子,这一仗是皇上胜了。二哥怎么办?”柳菘蓝问道。
“你想带二哥走?”百里子苓看出了她的想法。
“我是想带他走,想带娘和二嫂一起走,无论这仗是输是赢,好歹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就好。娘不愿意走,二哥、二嫂也不走,我是嘴都说破了……”
“他们不走是对的。无论输赢,我百里家的人都没有当逃兵的理由。”
“可是,皇上赢了,二哥的命……”
“如果保不住,那也是二哥该受的。你一个人出来,也不带着老牧,不怕出危险吗?”
“我让老牧跟着你家世子爷去了。子苓,那可是你亲二哥,你怎么……”
让老牧去保护木苏和,柳菘蓝倒是有心了。百里子苓心里感激,又道:“你匆忙赶来,是想拦住我去皇宫救驾?”
“是,我是来拦你的。我刚去了南门,他们说你带人去皇宫救驾了。子苓,那个皇帝有什么可救的。你现在这样拼命救了他,等上都城的危机解除了,他却会要了二哥的命。二哥这是反叛,哪怕是你拼命保住了上都城,怕也换不了皇帝的网开一面。”
柳菘蓝拉着百里子苓,她此刻希望李迁直接杀进宫去,把那皇帝一并结果了,那样便是高枕无忧。
无论谁做皇帝,反正她的二哥安全了。
“菘蓝姐,只要我还在,都会尽力保二哥性命,我是她亲妹妹,不会轻易让他死的。”百里子苓扒开柳菘蓝的手。
“子苓,如果你是站在二哥一边,或许,这场战争早就结束了。父亲和大哥的仇也会很快得报,你为什么非要这么固执呢?”柳菘蓝很是不解。
“菘蓝姐,父亲当初救你,扶持你成为南陈的大商人,不是让你有一天来劝我做叛臣的!”
百里子苓甩开柳菘蓝手,走到乙辛身边说了一句:“找个人送菘蓝姐回去。”
乙辛点了点头。
皇宫的混战还在持续,李迁些年在宫里也是安插了人的,既有太监,也有宫里的守卫。虽然一部分人因为跟随陈远江反叛被诛,但李迁安插的人是没有参与这场动乱的。
但此刻不同,有了李迁的命令,宫里的那些人自然也就忙活起来,宫里宫外喊杀声不断。
皇帝躲在后宫之中,一个晚上,经历了两次叛乱,这会儿已经吓倒只剩下哆嗦了。
赵怀派了几人守在皇帝身边,但却把自己的儿子接出了皇宫。如果皇帝在混战中不幸身亡,那么,他的儿子便是新皇帝,他自然要保证自己儿子的安全。
当然,赵怀并不希望皇帝这个时候死,不然,他的麻烦会更多些。
“传百里将军,百里将军在哪里?”皇帝听着屋外的厮杀之声,那些人影不断在门窗上晃动,有时候,鲜血就那样溅在窗户上,格外吓人。
“皇上,百里将军如今正在城门杀敌,这时候,也来不了啊。”太监赶紧应道。
“不,不行,得让百里子苓来。他们都想杀朕,都想朕死。李迁是,老九也是,老三更是狼子野心,他们都想朕死了,好坐这个位置。”皇帝大骂起来,而最后的骂声也就变成了哭声。
李迁此时发难围了皇宫,人手定然不多,不然在上都城里,扶风王爷不可能没有一点发现。
李迁若是拿下皇宫,无非两个目的。
其一,携天子以令诸侯。如果是这个目的,李迁的军队应该在他回朝之时已陆续跟进,只是一直隐蔽在城外。但是,为防被人发现,人数肯定也不多。
既然要做曹操,那么李迁的军队自然会攻打晋北王的叛军,这样一来,倒是可以解城门之危。
其二,给晋北王献礼,扶新主子上位。如果是后者,那现在城门受到的攻击恐怕只会更激烈。因为,他们要一举拿下上都城。
但无论是哪一个目的,皇帝都不会丢了命,但赵怀恐怕就保不住命了。
百里子苓想到这里,正有些纠结,又有士兵来报。
“可是城外有了异动?”百里子苓不待报信的士兵开口,先问道。
“将军料事如神。刚刚有一支队伍来了城外,与围攻北门的叛军发生激战。如今,北门外的叛军几乎都被铲除殆尽。这是刚刚收到信,指明要交给将军。”
那士兵双手把信呈上。
百里子苓赶紧接过信来,心想,莫不真是李迁的队伍。她赶紧拆开信来,里边是一张白纸,并无内容,但信纸上盖有西北提督周深的私印。而这个私印是百里子苓在北楼关时与周深为战时所作的约定,别人并不知晓。
是周深,这让百里子苓既高兴又有些担忧。
“你是陆大哥带过来的人?”百里子苓收起信件,看了一眼前来报信的士兵。
“是。”那人答道。
百里子苓顿时咬破了手指,在那空白的纸上写了三个字:开门城。而后,把信纸装进信封里,让士兵带回去交给陆筝。
乙辛在旁边看得很清楚,忙问了一句:援军到了?
百里子苓没回答,只道:“走,咱们回南门。”
南门,乃凯旋之门。
南陈的将士出征,皆在南门而出,得胜回朝,也定是打南门而进。
所以,百里子苓要亲自驻守这凯旋之门。
吴安国这会儿确实有点顶不住了。他本就是文官,带兵打仗不是他的强项,但如今他不得不顶上,只望西门那边的战事赶紧结束,不然,南门就要失守了。
“吴大人,将军带人回来了。”
吴安国一脸的血,听到士兵来报,顿时就像是打了一计强心针,原本都有些扛不住的身体,顿时又有了劲儿。
南门,一场血战,始终没有被敌人攻进来。
百里子苓在得知周深带兵前来救援,信心大增。
约摸一炷香的功夫,南门下就有士兵来报,说是援军到了,求见将军。
百里子苓立刻提剑下城,本以为来的是周深,下了城楼才发现,带兵前来的是北楼关将军韩祺。
“韩祺见过将军!”
“怎么是你?你走了,北楼关怎么办?”百里子苓担心道。
“将军放心。周大人已派人接掌北楼关,并命我带着原驻守北楼关将士星夜赶来上都驰援将军。”
百里子苓这才看了一眼韩祺身后,果然,一个个都是些熟悉的面孔。这是她的兵,是跟着她打过仗,流过血,还挨过她鞭子的兵。
“好!咱们今晚在上都城,大干一场。”百里子苓吼道。
“誓死追随将军!”众人齐吼。
百里子苓把韩祺带来的人分成四个小队,每个城门皆有一个小队补充。百里子苓把韩祺留在南门驻守,自己带了身穿夜行衣的一百多人,往皇宫去。
此时,皇宫内外皆是乱作一团。
街上行人四窜,内外皆战,大火虽是被扑灭了,但满城都充斥着烟味。
有人守在被烧焦的尸体边哭泣,有人在废墟里寻找着什么,还有人在街上奔走。
百里子苓带着人来时,那些本来在街上窜的人,顿时躲了起来,他们之前听闻叛军攻破了城门,已经进城了,如今看到这些没穿军服的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怕得只能躲起来。
“乙辛,宫里可有你们的人?”百里子苓快到皇宫时,突然问了一句。
“有是有,但他们不听我的调令。”乙辛道。
“你们家那位,手还伸得真长。”百里子苓道。
“将军,不是你家那位吗?”乙辛反驳道。
百里子苓一笑。
“可知道进皇宫有别的路吗?”百里子苓又问。
“路是肯定有的,但我确实不知。若是他在……”乙辛叹了口气,想着论脚程来算,木苏和应该过了南陈的边境,回到草原了。
百里子苓快步而去,身后却有哒哒的马蹄声传来。百里子苓顿时停下了脚步,一看马上来人,倒也不是别人,是柳菘蓝。
柳菘蓝一个翻身下马,险些没有站稳,百里子苓上前扶了一把。她便拉着百里子苓走到一边,道:“听说援军进城了?”
百里子苓点了点头。
“看样子,这一仗是皇上胜了。二哥怎么办?”柳菘蓝问道。
“你想带二哥走?”百里子苓看出了她的想法。
“我是想带他走,想带娘和二嫂一起走,无论这仗是输是赢,好歹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就好。娘不愿意走,二哥、二嫂也不走,我是嘴都说破了……”
“他们不走是对的。无论输赢,我百里家的人都没有当逃兵的理由。”
“可是,皇上赢了,二哥的命……”
“如果保不住,那也是二哥该受的。你一个人出来,也不带着老牧,不怕出危险吗?”
“我让老牧跟着你家世子爷去了。子苓,那可是你亲二哥,你怎么……”
让老牧去保护木苏和,柳菘蓝倒是有心了。百里子苓心里感激,又道:“你匆忙赶来,是想拦住我去皇宫救驾?”
“是,我是来拦你的。我刚去了南门,他们说你带人去皇宫救驾了。子苓,那个皇帝有什么可救的。你现在这样拼命救了他,等上都城的危机解除了,他却会要了二哥的命。二哥这是反叛,哪怕是你拼命保住了上都城,怕也换不了皇帝的网开一面。”
柳菘蓝拉着百里子苓,她此刻希望李迁直接杀进宫去,把那皇帝一并结果了,那样便是高枕无忧。
无论谁做皇帝,反正她的二哥安全了。
“菘蓝姐,只要我还在,都会尽力保二哥性命,我是她亲妹妹,不会轻易让他死的。”百里子苓扒开柳菘蓝的手。
“子苓,如果你是站在二哥一边,或许,这场战争早就结束了。父亲和大哥的仇也会很快得报,你为什么非要这么固执呢?”柳菘蓝很是不解。
“菘蓝姐,父亲当初救你,扶持你成为南陈的大商人,不是让你有一天来劝我做叛臣的!”
百里子苓甩开柳菘蓝手,走到乙辛身边说了一句:“找个人送菘蓝姐回去。”
乙辛点了点头。
皇宫的混战还在持续,李迁些年在宫里也是安插了人的,既有太监,也有宫里的守卫。虽然一部分人因为跟随陈远江反叛被诛,但李迁安插的人是没有参与这场动乱的。
但此刻不同,有了李迁的命令,宫里的那些人自然也就忙活起来,宫里宫外喊杀声不断。
皇帝躲在后宫之中,一个晚上,经历了两次叛乱,这会儿已经吓倒只剩下哆嗦了。
赵怀派了几人守在皇帝身边,但却把自己的儿子接出了皇宫。如果皇帝在混战中不幸身亡,那么,他的儿子便是新皇帝,他自然要保证自己儿子的安全。
当然,赵怀并不希望皇帝这个时候死,不然,他的麻烦会更多些。
“传百里将军,百里将军在哪里?”皇帝听着屋外的厮杀之声,那些人影不断在门窗上晃动,有时候,鲜血就那样溅在窗户上,格外吓人。
“皇上,百里将军如今正在城门杀敌,这时候,也来不了啊。”太监赶紧应道。
“不,不行,得让百里子苓来。他们都想杀朕,都想朕死。李迁是,老九也是,老三更是狼子野心,他们都想朕死了,好坐这个位置。”皇帝大骂起来,而最后的骂声也就变成了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