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策一夜没怎么合过眼,毕竟心里装着事,怎么也睡不着。
寅时刚过,百里策已经等在了午门外,同那些早早到来的官员们一起等待上朝。桑吉来得稍晚一点,他远远看到百里策,便过去打了个招呼。
“二哥,借一步说话。”桑吉拉着百里策往边上去。
“子渊,可是有事?”百里策知道桑吉消息灵通,见他过来便知道一定有事。
“二哥,我刚刚得了消息,皇上已经决定让将军回京追讨户部欠款,并命韩祺接管北楼关一切防务,统领青州。旨意已经拟好,估计今日朝堂上便会宣读。二哥可有对策?”
“韩祺接管北楼关防务,统领青州?不是暂代吗?”百里策听话的重点显然与桑吉问的不在一个点上。
“是的,不是暂代。也就是说,将军恐怕短时间内很难再回边关。”
“怎么会这样?”百里策完全没有想到,他以为,皇上就算要让百里子苓来追讨欠款,顶多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所以,他完全可以在路上安排点事,让百里子苓出点意外,接手不了这个差事。可是,皇上既然让韩祺接管了北楼关的一切防务,那便意味着,就算百里子苓出了意外接不了户部的差事,但也回不了北楼关。
一个将军失了兵权,会怎么样?看看他百里策,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他百里策是因为折了一条腿,打不了仗了。但他妹妹一样啊,这无缘无故就失了兵权,怎么想都觉得其中有猫腻。
“我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桑吉其实有点自责。如果他没有一回来就捅破户部欠款这层窗户纸,他的父亲也不会向皇上举荐百里子苓,说来说去,也都跟他们桑家脱不了干系。
“既然是皇上的旨意,那自然也是为子苓好。毕竟子苓是个女子,早晚都是要嫁人的。如今她的年纪也不小了,着实是不能再拖了,到底还是皇上体谅。”百里策的话锋突然一转,这让桑吉有点意外。
“二哥可是怨我?”
“哪里的话。你是为了朝廷,而子苓无论是在边关还是回京,那也都是为了朝廷办事,为皇上分忧,哪来有怨一说。倒是二哥要替子苓谢谢子渊,待子苓回京了,还得劳烦子渊多多照顾。”
“二哥客气了。我与子苓生死之交,她的事,自然也是我的事。”
两个人说了几句,见大臣们都进陆续进宫,他二人也不益再多说,便也跟在后边进了宫。
当值太监在朝堂上宣读皇上旨意,召百里子苓回京负责追讨户部欠款一事,众臣还未听完,便一片哗然。关于百里子苓,见过的人不多,但没有谁不知道这个女将军。事实上,她也是如今南陈唯一的一个女将军。
让一个杀人如麻的女将军来追讨户部欠款,足见皇上的决心。但是,立马就有大臣提出了异议,说这百里子苓打从十三岁起,便一直在军营,虽然如今官居正三品,但年纪也不过二十岁。论打仗、守边,那可能真没话说,可是追讨户部欠款,那是个精细活儿,这将军要是动起粗来,那如何了得。要是再伤了众臣,这朝堂不了就乱了套嘛。
有一人提出反对意见,立马就有众人附和。
桑尚书站在一旁没吱声。当他举荐百里子苓的时候,便已料到是这么个情况。户部的欠款他也想追回来,可是谁能有那个本事。若不是自己那个儿子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根本就不提这件事,毕竟这满朝文武,方方面面的关系,他桑尚书也不想得罪人。
虽然有人反对,但皇上已发了明旨,闹也就闹一阵,最后还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所以,下朝之后,众臣都在说这件事,边说还边摇头,仿佛大祸就要临头一般。
桑吉刚出来,就见吴安国正与几位大人说话,那副嘴脸让他越来越不喜欢。今晨给他送消息的内官说,皇上昨夜召见了吴安国,而后就有了旨意,搞不好就是吴安国在皇上面前说了些什么。
“子渊,这就要走?”吴安国看到了桑吉,忙跟几位大人打了招呼,便朝桑吉过来。
“这不走,宫里也不留吃午饭啊。”
“子渊这话说得,你可是皇贵太妃的亲侄子,这宫里还能少了你一顿午饭?”
桑吉轻笑了一声,“安国兄,有话你就说,不用扯远了,不然我这脑子分不清重点。”
“子渊,你对我好像很有敌意呀!可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吴安国在北楼关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桑吉对他的态度不像从前。他们从前虽然谈不上有多好,但彼此说话也绝对不这是个调调。
“安国兄,你是监察御史干久了,觉得谁说话都是话里有话。我呢,因为户部的无米之炊,正愁没办法给兰阳公主采办嫁妆,烦得很。若是安国兄家里有富余,借上几万两银子使使,等百里将军回来追讨到了欠款,一并还你。”
“子渊,我这样一个七品小官,这一辈子的俸禄加起来,估计也没有几万两银子。你这玩笑就开大了。”
桑吉点了点头,一个七品小官,你也能得皇上深夜召见,还能左右一个将军的去留,你本事不小啊。桑吉心头不舒服,可是面上却一直保持着该有的风度。
“我这不是愁得嘛,跟安国兄开开玩笑,心情能好点。那安国兄你忙,我先去愁我的事。”
桑吉言闭便往宫外走。
桑吉离京两年,对吴安国的所作所为也不甚清楚,所以回来这后便让人查了一下,居然发现一个七品小官在上都城外有一大片庄子,而且在上京城里还有几处铺子,都是极好的位置,论起来可值不少银子。
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官确实不大,但权大。有了权,自然也就有了银子。而他回来之后还发现,在他离京的这两年,吴安国似乎颇得皇上信任。别看他品级不高,但那些三四品的官也对这么个七品监察御史客气得很。
桑吉急匆匆出了宫,等在马车旁边的庞烨立马迎了上来。
“二爷,夫人让你下朝后回家一趟,说有要事相商。”
“可知是什么事吗?”
“这个夫人倒是没说。不过,”庞烨有点犹豫,但还是接着说道:“我听府里的丫头说,好像跟少夫人有关。”
“大嫂?”
桑吉有点意外,一下子想到那晚他在荷塘边看到的事,立马钻进车里,让庞烨把车驾得快些。
尚书府。
桑吉回去之后,才听说母亲把大嫂叫去了祠堂,至于里边什么情况,下人们不敢靠近,所以不得而知。待桑吉在祠堂外敲了敲门,又连唤了几声母亲,那门才从里边打开。
桑夫人身边跟着一位老仆,那是桑夫人的陪嫁丫头,在桑府已有多年,就连桑吉也是她带大的。而跪在地上的便是他的大嫂,低着头,看不到面容,但头发已有些零乱。桑夫人站在一旁,气得脸色铁青。
“母亲,这是为何?”
“家门不幸啊!”桑夫人一开口,便先哭了起来。老仆见夫人哭得厉害,便把桑吉叫到一边道:“二爷,这事夫人着实难难办,也不敢跟老爷讲,所以才先请了你回来。”
老仆大概说了一下情况,原来是他的大嫂夜里偷偷祭祀什么人,被人发现了,所以才一大早被抓进了祠堂。
“大嫂,若是想祭祀你的家人,你大可跟母亲说一声,就算不能在府里,去寺庙里捐些香火钱,立个牌位,那也不是不可,为何要在府中偷偷祭祀?”桑吉觉得这其中还有猫腻,而老仆也没有跟他说实话。如果只是因为祭祀某人,他的母亲不至于发那么大火。
“她自然是没那个脸。”桑夫人插了一句,然后走到那女人跟前,指着她问道:“在我桑府里祭祀你的相好,我到底把我家桐儿置于何地?你是他的未亡人,那跟我桐儿算什么?你可是我桑家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娶进门的,你不要脸,我桑家还要脸!”
桑夫人劈头盖脸就骂了起来,桑吉听了这话,算是明白过来。
他一直觉得大嫂嫁进门之后便郁郁寡欢,就算是他大哥百般疼爱,仍旧难得见到大嫂笑脸,原来,人家早就有了心爱之人。他的大嫂本是小门小户,父亲也不过是个小官,能把女儿嫁进桑家,自然是欢喜,毕竟攀上了高枝。但显然,他的大嫂并不那样想。这中间有没有他大哥的巧取豪夺,他不敢说,但人家得罪不起他们桑家,这是肯定的。
“母亲,可否让我跟大嫂单独说说?”桑吉道。
“吉儿,跟她没什么可说的。我的意思是,让她老子来,把人给领回去。省得以后,干出更多让桑家丢人的事来。”
“母亲,那怎么行。大哥做官在外,你要就这样打发了大嫂,那大哥知道了还不得跟你闹。再说了,你就这样打发她回去,那不也是丢了大哥的脸面吗?”
桑夫人想了想,觉得也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脸面可比什么都重要,只得带着老仆出去,留下桑吉与儿媳妇在这祠堂里。
“大嫂,我就问一句,他的死,跟我们家有关系吗?”桑吉蹲下身来。
一直跪在地上没有抬头的女人,这下总算是有了反应。她缓缓地抬起头来,看向桑吉,脸上露出一个惨淡的笑容。
“二叔,你们桑家位高权重,我们得罪不起。你大哥看上了我,我不嫁都不行。可是,他有什么错呢?”
这个柔弱女人的一句话,让桑吉如鲠在喉。
百里策一夜没怎么合过眼,毕竟心里装着事,怎么也睡不着。
寅时刚过,百里策已经等在了午门外,同那些早早到来的官员们一起等待上朝。桑吉来得稍晚一点,他远远看到百里策,便过去打了个招呼。
“二哥,借一步说话。”桑吉拉着百里策往边上去。
“子渊,可是有事?”百里策知道桑吉消息灵通,见他过来便知道一定有事。
“二哥,我刚刚得了消息,皇上已经决定让将军回京追讨户部欠款,并命韩祺接管北楼关一切防务,统领青州。旨意已经拟好,估计今日朝堂上便会宣读。二哥可有对策?”
“韩祺接管北楼关防务,统领青州?不是暂代吗?”百里策听话的重点显然与桑吉问的不在一个点上。
“是的,不是暂代。也就是说,将军恐怕短时间内很难再回边关。”
“怎么会这样?”百里策完全没有想到,他以为,皇上就算要让百里子苓来追讨欠款,顶多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所以,他完全可以在路上安排点事,让百里子苓出点意外,接手不了这个差事。可是,皇上既然让韩祺接管了北楼关的一切防务,那便意味着,就算百里子苓出了意外接不了户部的差事,但也回不了北楼关。
一个将军失了兵权,会怎么样?看看他百里策,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他百里策是因为折了一条腿,打不了仗了。但他妹妹一样啊,这无缘无故就失了兵权,怎么想都觉得其中有猫腻。
“我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桑吉其实有点自责。如果他没有一回来就捅破户部欠款这层窗户纸,他的父亲也不会向皇上举荐百里子苓,说来说去,也都跟他们桑家脱不了干系。
“既然是皇上的旨意,那自然也是为子苓好。毕竟子苓是个女子,早晚都是要嫁人的。如今她的年纪也不小了,着实是不能再拖了,到底还是皇上体谅。”百里策的话锋突然一转,这让桑吉有点意外。
“二哥可是怨我?”
“哪里的话。你是为了朝廷,而子苓无论是在边关还是回京,那也都是为了朝廷办事,为皇上分忧,哪来有怨一说。倒是二哥要替子苓谢谢子渊,待子苓回京了,还得劳烦子渊多多照顾。”
“二哥客气了。我与子苓生死之交,她的事,自然也是我的事。”
两个人说了几句,见大臣们都进陆续进宫,他二人也不益再多说,便也跟在后边进了宫。
当值太监在朝堂上宣读皇上旨意,召百里子苓回京负责追讨户部欠款一事,众臣还未听完,便一片哗然。关于百里子苓,见过的人不多,但没有谁不知道这个女将军。事实上,她也是如今南陈唯一的一个女将军。
让一个杀人如麻的女将军来追讨户部欠款,足见皇上的决心。但是,立马就有大臣提出了异议,说这百里子苓打从十三岁起,便一直在军营,虽然如今官居正三品,但年纪也不过二十岁。论打仗、守边,那可能真没话说,可是追讨户部欠款,那是个精细活儿,这将军要是动起粗来,那如何了得。要是再伤了众臣,这朝堂不了就乱了套嘛。
有一人提出反对意见,立马就有众人附和。
桑尚书站在一旁没吱声。当他举荐百里子苓的时候,便已料到是这么个情况。户部的欠款他也想追回来,可是谁能有那个本事。若不是自己那个儿子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根本就不提这件事,毕竟这满朝文武,方方面面的关系,他桑尚书也不想得罪人。
虽然有人反对,但皇上已发了明旨,闹也就闹一阵,最后还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所以,下朝之后,众臣都在说这件事,边说还边摇头,仿佛大祸就要临头一般。
桑吉刚出来,就见吴安国正与几位大人说话,那副嘴脸让他越来越不喜欢。今晨给他送消息的内官说,皇上昨夜召见了吴安国,而后就有了旨意,搞不好就是吴安国在皇上面前说了些什么。
“子渊,这就要走?”吴安国看到了桑吉,忙跟几位大人打了招呼,便朝桑吉过来。
“这不走,宫里也不留吃午饭啊。”
“子渊这话说得,你可是皇贵太妃的亲侄子,这宫里还能少了你一顿午饭?”
桑吉轻笑了一声,“安国兄,有话你就说,不用扯远了,不然我这脑子分不清重点。”
“子渊,你对我好像很有敌意呀!可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吴安国在北楼关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桑吉对他的态度不像从前。他们从前虽然谈不上有多好,但彼此说话也绝对不这是个调调。
“安国兄,你是监察御史干久了,觉得谁说话都是话里有话。我呢,因为户部的无米之炊,正愁没办法给兰阳公主采办嫁妆,烦得很。若是安国兄家里有富余,借上几万两银子使使,等百里将军回来追讨到了欠款,一并还你。”
“子渊,我这样一个七品小官,这一辈子的俸禄加起来,估计也没有几万两银子。你这玩笑就开大了。”
桑吉点了点头,一个七品小官,你也能得皇上深夜召见,还能左右一个将军的去留,你本事不小啊。桑吉心头不舒服,可是面上却一直保持着该有的风度。
“我这不是愁得嘛,跟安国兄开开玩笑,心情能好点。那安国兄你忙,我先去愁我的事。”
桑吉言闭便往宫外走。
桑吉离京两年,对吴安国的所作所为也不甚清楚,所以回来这后便让人查了一下,居然发现一个七品小官在上都城外有一大片庄子,而且在上京城里还有几处铺子,都是极好的位置,论起来可值不少银子。
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官确实不大,但权大。有了权,自然也就有了银子。而他回来之后还发现,在他离京的这两年,吴安国似乎颇得皇上信任。别看他品级不高,但那些三四品的官也对这么个七品监察御史客气得很。
桑吉急匆匆出了宫,等在马车旁边的庞烨立马迎了上来。
“二爷,夫人让你下朝后回家一趟,说有要事相商。”
“可知是什么事吗?”
“这个夫人倒是没说。不过,”庞烨有点犹豫,但还是接着说道:“我听府里的丫头说,好像跟少夫人有关。”
“大嫂?”
桑吉有点意外,一下子想到那晚他在荷塘边看到的事,立马钻进车里,让庞烨把车驾得快些。
尚书府。
桑吉回去之后,才听说母亲把大嫂叫去了祠堂,至于里边什么情况,下人们不敢靠近,所以不得而知。待桑吉在祠堂外敲了敲门,又连唤了几声母亲,那门才从里边打开。
桑夫人身边跟着一位老仆,那是桑夫人的陪嫁丫头,在桑府已有多年,就连桑吉也是她带大的。而跪在地上的便是他的大嫂,低着头,看不到面容,但头发已有些零乱。桑夫人站在一旁,气得脸色铁青。
“母亲,这是为何?”
“家门不幸啊!”桑夫人一开口,便先哭了起来。老仆见夫人哭得厉害,便把桑吉叫到一边道:“二爷,这事夫人着实难难办,也不敢跟老爷讲,所以才先请了你回来。”
老仆大概说了一下情况,原来是他的大嫂夜里偷偷祭祀什么人,被人发现了,所以才一大早被抓进了祠堂。
“大嫂,若是想祭祀你的家人,你大可跟母亲说一声,就算不能在府里,去寺庙里捐些香火钱,立个牌位,那也不是不可,为何要在府中偷偷祭祀?”桑吉觉得这其中还有猫腻,而老仆也没有跟他说实话。如果只是因为祭祀某人,他的母亲不至于发那么大火。
“她自然是没那个脸。”桑夫人插了一句,然后走到那女人跟前,指着她问道:“在我桑府里祭祀你的相好,我到底把我家桐儿置于何地?你是他的未亡人,那跟我桐儿算什么?你可是我桑家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娶进门的,你不要脸,我桑家还要脸!”
桑夫人劈头盖脸就骂了起来,桑吉听了这话,算是明白过来。
他一直觉得大嫂嫁进门之后便郁郁寡欢,就算是他大哥百般疼爱,仍旧难得见到大嫂笑脸,原来,人家早就有了心爱之人。他的大嫂本是小门小户,父亲也不过是个小官,能把女儿嫁进桑家,自然是欢喜,毕竟攀上了高枝。但显然,他的大嫂并不那样想。这中间有没有他大哥的巧取豪夺,他不敢说,但人家得罪不起他们桑家,这是肯定的。
“母亲,可否让我跟大嫂单独说说?”桑吉道。
“吉儿,跟她没什么可说的。我的意思是,让她老子来,把人给领回去。省得以后,干出更多让桑家丢人的事来。”
“母亲,那怎么行。大哥做官在外,你要就这样打发了大嫂,那大哥知道了还不得跟你闹。再说了,你就这样打发她回去,那不也是丢了大哥的脸面吗?”
桑夫人想了想,觉得也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脸面可比什么都重要,只得带着老仆出去,留下桑吉与儿媳妇在这祠堂里。
“大嫂,我就问一句,他的死,跟我们家有关系吗?”桑吉蹲下身来。
一直跪在地上没有抬头的女人,这下总算是有了反应。她缓缓地抬起头来,看向桑吉,脸上露出一个惨淡的笑容。
“二叔,你们桑家位高权重,我们得罪不起。你大哥看上了我,我不嫁都不行。可是,他有什么错呢?”
这个柔弱女人的一句话,让桑吉如鲠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