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950章

  当然,这个不好去比的。人家青藏高原上的人苦着呢!甚至11年前高煜在内蒙古的驻地也苦得很。

  比起来,石家庄就太幸福了。

  进去后,其他人在客厅坐下,程程跟在背着手的太爷身后把各个房间都参观了一下。

  高煊道:“是不是觉得好小啊?没关系,尽管说。”

  程程道:“比我爸爸的房子小一点。”

  高煊点头,“你出生的时候你爸都是正团级了,肯定比我的房子要大。”

  “以后弟弟住哪屋啊?”

  杜娟指指小房间,“这屋,二婶正准备要开始布置呢。”

  程程道:“堆了很多纸箱子。”

  “对,二婶都是在香港分批买的。每次商场打折都去买一两样。”

  大件的就托大嫂的车运货时帮忙带回来,小件她们自己拿。

  程澜一下子拿了兴趣,“要不我们现在就开始动手吧。杜娟你负责指挥就好了。”

  反正也不在家做饭,干坐着看电视也无聊。

  程昕点头,“是啊,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可以把婴儿房布置好。”

  杜娟点头,“好!”

  马理惠便开了柜子拿了剪刀等出来。要把包装都拆了,然后再组装婴儿床之类的。

  “纸壳子就放在走廊,等下捆扎好拿下去卖。”

  程澜安顿程程挨着他太奶坐着,“你也在这里指挥。”

  正说着,手机响了。

  她以为是谁给自己拜年,看了没看就接起来了,“喂,过年好!”

  这几天她除了拿本子按照列的十几个名单一个个打去拜年。

  接了好多拜年的电话。

  哦,同辈的人就发的拜年短信。这是新鲜事物,大家都玩得挺起劲的。

  林景南道:“澜澜,听说你病了,没事儿了吧?那晚怎么不说呢?”

  程澜过年肯定是小叔、小婶拜了年的。

  不过当时她已经好了啊。

  再说她本来就没病,就是大姨妈提前来了而已。

  “都已经好了,你还打飞的来看我不成?没事了!小翰和二老游玩结束没?”

  林翰之前跟着外公、外婆到南方来,这会儿三个人还在南方到处游玩呢。

  反正他爸妈也没几天假,寒假还是跟着外公、外婆更好些。

  而且他也在海南见过爷爷了。

  “没啊,到时候我岳母带他回昆明上学。岳父继续留在海南,把房子卖了再回来。”

  紧巴了两年,这房子卖了就好了。

  岳父的意见和澜澜一致,趁着北京、上海房价还没有起飞,去那两处买。

  如果要去这两处落户上学,他们老两口可以去照顾。

  退休了也没别的事,如今的意向是北京。

  “哦,梁教授打算年后就卖么?”

  “我不清楚,没问。咱们

  在说你的事呢。你那么焦虑做什么?还有那么多年的事。难道还真赖着你一个人不成?以前的老板怎么做的,你也怎么做呗,大不了加厚一点。”

  以前几千年不都是这么过的,自己攒钱养老。

  干嘛把自己都搞病了?

  “小叔,我知道了。不过我觉得高煜说得挺有道理,国家应该会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嘛。跟以前肯定得有点区别。”

  等程澜挂断电话,悦悦已经拖着一个迷你写字台的配件出来了。正拿着图纸和小鱼儿一起帮忙拼装。

  程程看到也坐不住了,跑过去蹲下帮忙递东西。

  程澜问杜娟,“这是买了一整套房间的迷你家具啊?”

  杜娟点头,“是的,我逛商场看着好可爱。”

  程澜点头,这就难怪杜娟不想回内地工作了。

  内地的工资哪支持得起这样随心所欲的消费?两边差不多差了十倍呢。

  香港的蓝领年入过万,回来都能在深圳养二奶的。

  确实,花钱购物很快乐啊!

  高战清好笑地道:“他几时才用得上这些啊?”

  杜娟赧然道:“说是给他买的,其实我也是给自己买的。”

  给小时候物资匮乏到极点的自己买的。

  她小时候家里每天早上煮一颗鸡蛋,给弟弟吃。她只能看着。

  所以她如今每天早上都给自己煮一颗鸡蛋吃,没怀孕之前就这么吃的。

  这些玩具嘛,也是童年的补偿。

  而且,悦悦和程程有的,她也想尽可能让自己的宝宝也能拥有。

  程澜道:“我小时候也有一整套这样的迷你家具,我在里头住到了五六岁呢。”

  后来实在是那迷你床搁不下她了,她才恋恋不舍换了大床。

  爷爷说拿去送给杳杳用的时候,她还不舍得。

  又留了几个月,到杳杳一岁生日的时候她才同意的。

  再后来里头也搁不下杳杳了,昕姐就拿过来还给了她。

  那是好木料纯手工的嘛,就保存得很好。

  如今还搁在她的房间里呢。

  悦悦还记得,“哦,就那些木头的么?”

  肯定没有她的好看和精致,不过都是太外公纯手工给妈妈做的呢。

  “对啊。”

  杜娟道:“人家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其实大嫂你的童年挺幸福的。”

  程澜点头,爷爷确实给了她满满的爱。

  想到这里她心头一动,那杜娟岂不是在用如今的日子治愈童年?

  厨房里水壶叫了,程程道:“二叔,水壶唱歌了。” 水壶唱歌了就是水开了,他懂的。

  高煊走进厨房,往温水瓶里灌开水。

  沏了一壶茶,给爷爷、奶奶、方奶奶、于奶奶、大伯、大伯母还有自己老娘都倒了一杯。

  眼见三位老太太还有大伯母也兴致勃

  勃的去拼迷你家具,他好笑不已。

  从悦悦到方奶奶居然都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

  马理惠去楼下买了水果回来,洗了摆上。

  高战清道:“高灿跟着小卫回去过年,情况如何啊?”

  马理惠道:“打了电话来,说一切都好。”

  吕芳点点头,“顺顺利利的就好。”

  高灵的婚姻经营成那样,她就盼着高灿能一切顺遂。

  过了会儿她问道:“高烽过年都不回来,说是提前给老板打工。他年怎么过的啊?”

  高烽已经内定了要保研,他的未来导师抓的项目在攻关。手下人手不够,把他也抓了壮丁。

  马理惠道:“说是在未来导师家里过的,吃挺好的。师母给包的饺子。”

  自己跟大嫂那个福气好的没得比。但比起三弟妹,她知足了。

  高煊、高灿、高烽这三个孩子都还发展得挺不错的。

  在老中青幼四代人的努力劳作下,高宝宝小朋友未来的房间很快家具齐全了。

  嗯,老爷子还戴着老花镜在翻《新华字典》没定下来,所以杜娟肚子里的孩子暂时就被称为高宝宝。

  高煊看看表,“辛苦各位长辈了。时间差不多,咱们下去吃饭吧!”

  吃过晚饭在这里头散了散步,众人就朝军区大门口走了。

  高煊这里肯定没法留宿的。

  散步老爷子没去,他领着程程先上车了,在车上下飞行棋。

  省得他在人家这里晃悠,军区首长得出来招待他。

  大正月的,大家各自省一点麻烦。

  接下来几天逛庙会、又到深圳、珠海、厦门到处逛了逛。

  冬天在这些地方待着都很温暖。

  正月初八,众人又奔海南去了。高战清准备有头有尾的看完海南这个事儿。

  柳昭是在这边租了个小院过日子。高战清这几个月准备效法他。

  发改委楚家那个小子也在这边出公差。那小子挺逗的,这几月届时估计日子不会无聊。

  飞机上他对高睿道:“你这么大人了,而且自己负担得起。我也就没过问你那三套房的事。”

  他这个长子年收入早都百万了,三套房全砸手里也不会造成大的后果。

  不像那三个孙辈,自己挣着死工资,就图靠这一套房暴富。

  这两种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高睿道:“这次过去,我也准备觑准时机就要卖了。”

  建厂的事,他也得出30%的费用的。

  所以,舒敏之前打的如意算盘,卖掉三套房,帮她把欠儿媳妇的钱还掉大半那是不可能的。

  他这回积蓄都得掏光。

  高战清道:“我听澜澜说,你们要建电子厂了?”

  “是的,有些零部件可以技术攻关,然后自己造。我们有销路,只要造出来能符合标准,拿到生产批号就可以量产。我现在愁的是研发电脑的事还

  没有多少眉目。我们这种草台班子,没法跟人家有中科院背书的联想去比的。不过,还是想试一试。下一步我就去各大高校招揽人才。”

  这个高战清就没有多过问了。不管做什么,招兵买马肯定是第一步。

  他笑道:“21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了。”

  高睿道:“我预备去偏远地区捐点旧电脑,看看能不能挖掘出有潜力的人。资助人读书,然后签个合同以后毕业了来我们公司干。澜澜——”

  他想问下程澜扶贫的地区,合适他也去看看。

  听了他的话,程澜递给他一张照片。她刚就在拿着小声和儿女讲。

  高睿看到照片下意识想说‘这么小头发就全白了?’

  然后反应过来,是霜花。

  七八岁的孩子,早起上学,淋了满头的霜花。

  看着让人怪不落忍的。

  程澜道:“王副县长寄给我的,乡下孩子冒着雪跑十里路去上学。我刚在让他们姐弟忆苦思甜。”

  老王真是会煽情!为了增加借钱修路的分量,这样的照片都不惜拍了发给她。

  高睿也很快想通了其中关窍。

  “修路,确实是不小的投资。尤其对于他们这种贫困县来说。”

  程澜道:“他们县财政完全没钱,银行如果不是被国家逼着都不肯贷款了。而且,他们在银行本来就欠不少债。市里说得他拉到了人肯借或者捐,才给拨30%的费用。因为市里贫困县不只他们一个。他们也拿不出任何的抵押品,就是用卖菜的钱的一半来还债。另外承诺如果修二级高速公路直达市区,收通行费来还我。现在借款年利息也在20%左右,这得还到猴年马月去啊?他们那山沟沟也没多少车跑。只能是收过路车的费用了。”

  高战清道:“他们现在一天给你供多少货了?”

  已经过去四个月,因为销路稳定,冬天的菜肯定加种了。

  毕竟每天拿到的是现金啊!好些人家因此过了个好年。

  开始说扣一半的钱抵还车子费用,但后来考虑了一下,只抵扣了三成。五成太多了!

  程澜道:“每天三车,20吨。”

  大卡车其实只有五吨的核定载重。他们硬生生节约了一辆车的费用。

  一车装6.7吨左右。

  租或者买一辆旧车的花费不少,买的话怎么也要几万。

  还有每天往返的油钱。

  

手机上看
第950章

  当然,这个不好去比的。人家青藏高原上的人苦着呢!甚至11年前高煜在内蒙古的驻地也苦得很。

  比起来,石家庄就太幸福了。

  进去后,其他人在客厅坐下,程程跟在背着手的太爷身后把各个房间都参观了一下。

  高煊道:“是不是觉得好小啊?没关系,尽管说。”

  程程道:“比我爸爸的房子小一点。”

  高煊点头,“你出生的时候你爸都是正团级了,肯定比我的房子要大。”

  “以后弟弟住哪屋啊?”

  杜娟指指小房间,“这屋,二婶正准备要开始布置呢。”

  程程道:“堆了很多纸箱子。”

  “对,二婶都是在香港分批买的。每次商场打折都去买一两样。”

  大件的就托大嫂的车运货时帮忙带回来,小件她们自己拿。

  程澜一下子拿了兴趣,“要不我们现在就开始动手吧。杜娟你负责指挥就好了。”

  反正也不在家做饭,干坐着看电视也无聊。

  程昕点头,“是啊,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可以把婴儿房布置好。”

  杜娟点头,“好!”

  马理惠便开了柜子拿了剪刀等出来。要把包装都拆了,然后再组装婴儿床之类的。

  “纸壳子就放在走廊,等下捆扎好拿下去卖。”

  程澜安顿程程挨着他太奶坐着,“你也在这里指挥。”

  正说着,手机响了。

  她以为是谁给自己拜年,看了没看就接起来了,“喂,过年好!”

  这几天她除了拿本子按照列的十几个名单一个个打去拜年。

  接了好多拜年的电话。

  哦,同辈的人就发的拜年短信。这是新鲜事物,大家都玩得挺起劲的。

  林景南道:“澜澜,听说你病了,没事儿了吧?那晚怎么不说呢?”

  程澜过年肯定是小叔、小婶拜了年的。

  不过当时她已经好了啊。

  再说她本来就没病,就是大姨妈提前来了而已。

  “都已经好了,你还打飞的来看我不成?没事了!小翰和二老游玩结束没?”

  林翰之前跟着外公、外婆到南方来,这会儿三个人还在南方到处游玩呢。

  反正他爸妈也没几天假,寒假还是跟着外公、外婆更好些。

  而且他也在海南见过爷爷了。

  “没啊,到时候我岳母带他回昆明上学。岳父继续留在海南,把房子卖了再回来。”

  紧巴了两年,这房子卖了就好了。

  岳父的意见和澜澜一致,趁着北京、上海房价还没有起飞,去那两处买。

  如果要去这两处落户上学,他们老两口可以去照顾。

  退休了也没别的事,如今的意向是北京。

  “哦,梁教授打算年后就卖么?”

  “我不清楚,没问。咱们

  在说你的事呢。你那么焦虑做什么?还有那么多年的事。难道还真赖着你一个人不成?以前的老板怎么做的,你也怎么做呗,大不了加厚一点。”

  以前几千年不都是这么过的,自己攒钱养老。

  干嘛把自己都搞病了?

  “小叔,我知道了。不过我觉得高煜说得挺有道理,国家应该会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嘛。跟以前肯定得有点区别。”

  等程澜挂断电话,悦悦已经拖着一个迷你写字台的配件出来了。正拿着图纸和小鱼儿一起帮忙拼装。

  程程看到也坐不住了,跑过去蹲下帮忙递东西。

  程澜问杜娟,“这是买了一整套房间的迷你家具啊?”

  杜娟点头,“是的,我逛商场看着好可爱。”

  程澜点头,这就难怪杜娟不想回内地工作了。

  内地的工资哪支持得起这样随心所欲的消费?两边差不多差了十倍呢。

  香港的蓝领年入过万,回来都能在深圳养二奶的。

  确实,花钱购物很快乐啊!

  高战清好笑地道:“他几时才用得上这些啊?”

  杜娟赧然道:“说是给他买的,其实我也是给自己买的。”

  给小时候物资匮乏到极点的自己买的。

  她小时候家里每天早上煮一颗鸡蛋,给弟弟吃。她只能看着。

  所以她如今每天早上都给自己煮一颗鸡蛋吃,没怀孕之前就这么吃的。

  这些玩具嘛,也是童年的补偿。

  而且,悦悦和程程有的,她也想尽可能让自己的宝宝也能拥有。

  程澜道:“我小时候也有一整套这样的迷你家具,我在里头住到了五六岁呢。”

  后来实在是那迷你床搁不下她了,她才恋恋不舍换了大床。

  爷爷说拿去送给杳杳用的时候,她还不舍得。

  又留了几个月,到杳杳一岁生日的时候她才同意的。

  再后来里头也搁不下杳杳了,昕姐就拿过来还给了她。

  那是好木料纯手工的嘛,就保存得很好。

  如今还搁在她的房间里呢。

  悦悦还记得,“哦,就那些木头的么?”

  肯定没有她的好看和精致,不过都是太外公纯手工给妈妈做的呢。

  “对啊。”

  杜娟道:“人家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其实大嫂你的童年挺幸福的。”

  程澜点头,爷爷确实给了她满满的爱。

  想到这里她心头一动,那杜娟岂不是在用如今的日子治愈童年?

  厨房里水壶叫了,程程道:“二叔,水壶唱歌了。” 水壶唱歌了就是水开了,他懂的。

  高煊走进厨房,往温水瓶里灌开水。

  沏了一壶茶,给爷爷、奶奶、方奶奶、于奶奶、大伯、大伯母还有自己老娘都倒了一杯。

  眼见三位老太太还有大伯母也兴致勃

  勃的去拼迷你家具,他好笑不已。

  从悦悦到方奶奶居然都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

  马理惠去楼下买了水果回来,洗了摆上。

  高战清道:“高灿跟着小卫回去过年,情况如何啊?”

  马理惠道:“打了电话来,说一切都好。”

  吕芳点点头,“顺顺利利的就好。”

  高灵的婚姻经营成那样,她就盼着高灿能一切顺遂。

  过了会儿她问道:“高烽过年都不回来,说是提前给老板打工。他年怎么过的啊?”

  高烽已经内定了要保研,他的未来导师抓的项目在攻关。手下人手不够,把他也抓了壮丁。

  马理惠道:“说是在未来导师家里过的,吃挺好的。师母给包的饺子。”

  自己跟大嫂那个福气好的没得比。但比起三弟妹,她知足了。

  高煊、高灿、高烽这三个孩子都还发展得挺不错的。

  在老中青幼四代人的努力劳作下,高宝宝小朋友未来的房间很快家具齐全了。

  嗯,老爷子还戴着老花镜在翻《新华字典》没定下来,所以杜娟肚子里的孩子暂时就被称为高宝宝。

  高煊看看表,“辛苦各位长辈了。时间差不多,咱们下去吃饭吧!”

  吃过晚饭在这里头散了散步,众人就朝军区大门口走了。

  高煊这里肯定没法留宿的。

  散步老爷子没去,他领着程程先上车了,在车上下飞行棋。

  省得他在人家这里晃悠,军区首长得出来招待他。

  大正月的,大家各自省一点麻烦。

  接下来几天逛庙会、又到深圳、珠海、厦门到处逛了逛。

  冬天在这些地方待着都很温暖。

  正月初八,众人又奔海南去了。高战清准备有头有尾的看完海南这个事儿。

  柳昭是在这边租了个小院过日子。高战清这几个月准备效法他。

  发改委楚家那个小子也在这边出公差。那小子挺逗的,这几月届时估计日子不会无聊。

  飞机上他对高睿道:“你这么大人了,而且自己负担得起。我也就没过问你那三套房的事。”

  他这个长子年收入早都百万了,三套房全砸手里也不会造成大的后果。

  不像那三个孙辈,自己挣着死工资,就图靠这一套房暴富。

  这两种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高睿道:“这次过去,我也准备觑准时机就要卖了。”

  建厂的事,他也得出30%的费用的。

  所以,舒敏之前打的如意算盘,卖掉三套房,帮她把欠儿媳妇的钱还掉大半那是不可能的。

  他这回积蓄都得掏光。

  高战清道:“我听澜澜说,你们要建电子厂了?”

  “是的,有些零部件可以技术攻关,然后自己造。我们有销路,只要造出来能符合标准,拿到生产批号就可以量产。我现在愁的是研发电脑的事还

  没有多少眉目。我们这种草台班子,没法跟人家有中科院背书的联想去比的。不过,还是想试一试。下一步我就去各大高校招揽人才。”

  这个高战清就没有多过问了。不管做什么,招兵买马肯定是第一步。

  他笑道:“21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了。”

  高睿道:“我预备去偏远地区捐点旧电脑,看看能不能挖掘出有潜力的人。资助人读书,然后签个合同以后毕业了来我们公司干。澜澜——”

  他想问下程澜扶贫的地区,合适他也去看看。

  听了他的话,程澜递给他一张照片。她刚就在拿着小声和儿女讲。

  高睿看到照片下意识想说‘这么小头发就全白了?’

  然后反应过来,是霜花。

  七八岁的孩子,早起上学,淋了满头的霜花。

  看着让人怪不落忍的。

  程澜道:“王副县长寄给我的,乡下孩子冒着雪跑十里路去上学。我刚在让他们姐弟忆苦思甜。”

  老王真是会煽情!为了增加借钱修路的分量,这样的照片都不惜拍了发给她。

  高睿也很快想通了其中关窍。

  “修路,确实是不小的投资。尤其对于他们这种贫困县来说。”

  程澜道:“他们县财政完全没钱,银行如果不是被国家逼着都不肯贷款了。而且,他们在银行本来就欠不少债。市里说得他拉到了人肯借或者捐,才给拨30%的费用。因为市里贫困县不只他们一个。他们也拿不出任何的抵押品,就是用卖菜的钱的一半来还债。另外承诺如果修二级高速公路直达市区,收通行费来还我。现在借款年利息也在20%左右,这得还到猴年马月去啊?他们那山沟沟也没多少车跑。只能是收过路车的费用了。”

  高战清道:“他们现在一天给你供多少货了?”

  已经过去四个月,因为销路稳定,冬天的菜肯定加种了。

  毕竟每天拿到的是现金啊!好些人家因此过了个好年。

  开始说扣一半的钱抵还车子费用,但后来考虑了一下,只抵扣了三成。五成太多了!

  程澜道:“每天三车,20吨。”

  大卡车其实只有五吨的核定载重。他们硬生生节约了一辆车的费用。

  一车装6.7吨左右。

  租或者买一辆旧车的花费不少,买的话怎么也要几万。

  还有每天往返的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