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澜用了半年多占据一个半州的市场。这种模式别人自然也看在眼底的。
就譬如一开始有人开超市,别人看到你赚钱了,肯定也会开超市。
如果她想尽快占据市场,接受投资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毕竟,她能从银行贷到的款项是有限的。
程澜已经在搞第二次贷款了。
就用上一次请专业人士搞的贷款模板,这回不用再请人了。
她把局部地方酌情修改一番,然后自己去银行进行阐述。
正常来说这一次应该能贷到比上次更多的款项。
因为这两个月她的生意又整体上了一个台阶,足以证明这个模式是赚钱的。
想做这个生意的华人应该不少。他们也大都有国内的人脉资源。
唯一的拦路虎就是一开始投入就很大,投入小了做不成的。
她最开始给60家中餐馆供货,也是一次性投入了5万美元。
但搁不住会有钱比较多的人家也想做。韩家似乎就有这个意思。
他们之前大概是有意通过联姻来强强联手。
不过,程澜上次抽时间门去医院探望韩老先生。他们一家三口的态度都没有之前那么热情了。
也好,她的生鲜店也不应该和韩家的超市捆绑得太厉害。
他们可能会想自己做这个生意,利润更大。而且,她场子都给他们热好了呢。
韩家目前的经济实力可是碾压她的。
如今他们缺的就是国内的人脉资源。毕竟韩曜元的父母和爷奶都是民国甚至清朝就出来的了。
但回去寻个根,这个问题就能完美解决。
漂亮国的有钱亲戚回去了,少不了捧着族谱的人上门来认亲的。
现在他们还没有付诸实施,一来是因为韩老先生的腿伤未愈,二来也是忌惮萧清远吧。
在商言商,程澜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抱怨。
顶多她开在韩家超市的十几家生鲜店另找地方。大家不合作就是了。
不过,除了韩家,注意到这种模式的华人商家应该也不会少。
这都是正常的,能占据多少市场,各凭本事吧。
她有的就是先发优势,短板是没积累、缺钱。
但只要是正当竞争,她不怵的。
程澜手头现在有将近40万美元,再贷20——25万美元出来。这就是60万了!
有这60万,她可以把如今的骨干撒到临近的三个州去招聘,然后开生鲜店、承接中餐馆生意。
如今再一个州、一个州这样慢慢的去肯定是慢了。
做广告这一条程澜自然是想到了。
虽然贵,但漂亮国的电视是普及了的,效果也好。
华国的高音喇叭(广播电台)在这边倒是行不通。国情不同得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这60万刀,程澜预备拿十万刀到三个州的电视台、报社打广告。
另外50万就用来买货车、租仓库、租写字楼。
一整个州按6辆货车、1500平米仓库算的话,需要30万刀的启动资金才能覆盖。
但最开始可以由小及大嘛。
先覆盖半个州,等挣到钱了再去另外半边。
如今,她人手储备得也差不多了。这几个月一直在招聘、带薪培训。
熟手带新手,可以撒出去以点带面的铺开。
漂亮国的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今也很乐意为她所用。
这些人的素质确实比一般的人要好上不少。
只要她肯给工资,肯给升职加薪的机会,他们都是很敬业的。这一点程澜十分的满意!
11月应该又可以再从国内喊三个人过来了。
程浩这个财务经理和齐欢的分数最高。第三个她不记得是谁了,回去再看看。
回头让人事经理程芳去跟他们沟通,问问想不想过来。
程浩不用说了,出来还可以送去大学深造。以后公司大了总是需要财务总监的。
让他签个合同,如果要离开得加倍赔偿她的培养费用。
齐欢,可以来漂亮国进行文化输出嘛。没准还能成为一个特色。
很多那个年代过来的华人,听到那些歌、看到那些舞估计会觉得亲切。那也是他们的青春岁月。
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不是也经常进行这样的表演么。
回头她其实也可以在漂亮国开集餐饮、娱乐、住宿于一身的私人会所。
这个时候程澜缺的其实就是本钱和时间门、人手。
这里头最要紧的就是钱。
不过,萧清远说的投资程澜不是很感兴趣。
资本家能有这么好心?
他们投一百块,以后要从她这里拿走一万块不只的。
而且,程澜不想受制于人。她钱不多,回头被人把她这个创始人的股份稀释了就完蛋了。
如果他说的是他自己投资,那就更不用了。
她可不想在钱上跟他有什么掰扯不清的时候。
她道:“入股就免了,借钱还行。”
萧清远道:“谁会缺你那点利息啊?”
程澜笑笑,“所以我也没有异想天开啊。”
她是预备国庆之后把那三个州的生鲜店先开起来。这回就直接开在外头自己找的地方。
地方已经找好了,一开始还是只能从佛州派货车运过去。
到货时的保质期估计就只有三天。
但一开始销量不大,不可能专门开辟一条空运的线路。
这就需要广告的效用了,一旦需求量大了或者中餐馆找上门来,空运就能安排上了。
她也确实是需要回国看看,国内的准备工作是个什么情形才行了。
那一环太重要了。
等这三个州的销售链稳定了,她又准备第三次去银行贷款了。
那时候她的目标就是50万——80万刀了。
当然,可能不会太顺利,但她可以这么预期。
如果有资本想吞并她,卡她的贷款,她再想办法解决。也许她可以试试回去寻求祖国的经济援助。
萧清远眼角余光瞥见程杳坐在旁边认真听着,他道:“去给爸爸和你小姨端些水果出来。”
程杳眨眨眼,那么多佣人。
行吧,后面的不让她听那她就不听了。
她应了一声起身走开。
等她走远了,萧清远对程澜道:“我可以按银行贷款利息借给你300万刀。”
程澜抬头看着他,“不要股份?”
有300万刀,她都可以一下子到20个州去开店、去弄配送中心了。
她把广告打起来,增加影响;食材质量和服务保质保量。
华人家庭和中餐馆应该是会客似云来的。
她公司给的待遇很不错的,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尤其给人看到艾米丽等人升职加薪的速度,从大学生到移民,应该都会趋之若鹜的。
在漂亮国就是要学会展现自我,学会夸自己。
谦虚、谨慎不适合这边的国情。你自己都不敢大方认同自己,人家只会认为你不行!
一下子占据这20各州,加上她自己搞的5个州,都能覆盖漂亮国一半的国土面积了。
然后再一步一步的扩大,她能抓紧时间门搞垄断,能达到事业的巅峰!
程澜感到心跳有些加速。
萧清远看着她的眼睛道:“可以不要股份。”他看着程澜的眼中有些缱绻之意。
平时很冷峻的一双眼,现在看着变成了桃花眼,眼神拉丝一般的缠绵。
程澜有些受不住,把头转开了。
老房子着火别冲她来啊。她自问可没有丝毫让他误会的言行。
然后她摇摇头,“我不要你的钱,是借是入股都不要。从小我爷爷就跟我讲,天上不掉馅饼!”
不要股份,要的是人啊!
她起身拿起自己的包,转身就往外走,“我回家了——”
萧清远在她背后叹口气,“我让管家派车送你。”说完拿起了电话筒吩咐管家。
程澜在车上一言不发,脸有些发烫。
这馅饼好大啊!她差点就把持不住了。
这件事没法耍无赖。
借而已,随时可以提前喊她还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借了这钱得付出什么代价彼此心知肚明。
借了就真的脱不了爪爪了。
程澜准备回国在国内贷款来扩大投资规模。不过在这之前,她得把这五个州的市场占据了。就算是自己祖国的银行,也得有拿得出手的成绩,银行才可能贷款给我。全世界的银行都是一个德行,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如果说之前回国贷款在程澜这里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现在这个想法已经很确定了。
如果能回国贷到款,这真的是在钱上不用受制于人了。
不过,这件事也有难度,估计没有先例。
现在央行巴不得从国外往回扒拉外汇呢。
但只从她的生意上来说,如果国内看到她这么能挣外汇,真的贷款给她在漂亮国扩大规模,其实也是不会亏的。
因为之前喊了‘出口创汇’的口号去农业部申请各种便利,所以程澜才会把买钱垫的钱汇回去。
而且,国内也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的垫菜钱。
国家现在需要美元,她汇回去可以继续换取各种政策上的扶持。
反正如果有必要,后续她可以扣下菜钱先不还啊。
她分析了一下,把回国贷款这事办成还是有可能的。
程澜回到楼上看已经晚上八点多了,便打了回去。
王千惠接起来,“老板?”
“把欠银行的贷款都提前还了。”
华国有句老话,前债未清、后债免谈。
先把前头的还了再说。反正国内账户有钱,不会构成压力。
“好的,老板。”
程澜道:“你再去银行打听一下,像我这样的华人拿着绿卡在国外做生意,从国内银行贷款是个什么流程。”
“嗯,我知道了。”王千惠那边翻出程澜那位王师兄的电话,预备一会儿就打过去问。
这几年,逢年过节的四合院这边也都在送适当的年节礼。
包括那位方主任那里,也从来没有怠慢过。
该送什么程澜跟林家的大伯母请教过的。
然后她又给钟老师打过去。
钟老师八点半自然已经起来了,接到她的跨国电话很惊讶。
“老师,早上好!”
“早上好,你那边是晚上吧。说吧,什么事?”
没事应该不会打跨国电话回来。
程澜把自己在国外要赶着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事说了。
“我在国外能贷到的款估计有限。所以,我想回国再贷点款。”
钟老师道:“几十万美元还不够你扩大规模啊?”
程澜的生意他们几个当老师的也都在关注。私下也根据她的出货量算过她的利润。
他们大多是知道国外蔬果什么价位的,有机会出去交流、讲学嘛。
算过他们觉得自己挣的就是火纸!把国家给的福利待遇都这算进去了也是一样。
结果她钱还是不够用。
程澜用了半年多占据一个半州的市场。这种模式别人自然也看在眼底的。
就譬如一开始有人开超市,别人看到你赚钱了,肯定也会开超市。
如果她想尽快占据市场,接受投资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毕竟,她能从银行贷到的款项是有限的。
程澜已经在搞第二次贷款了。
就用上一次请专业人士搞的贷款模板,这回不用再请人了。
她把局部地方酌情修改一番,然后自己去银行进行阐述。
正常来说这一次应该能贷到比上次更多的款项。
因为这两个月她的生意又整体上了一个台阶,足以证明这个模式是赚钱的。
想做这个生意的华人应该不少。他们也大都有国内的人脉资源。
唯一的拦路虎就是一开始投入就很大,投入小了做不成的。
她最开始给60家中餐馆供货,也是一次性投入了5万美元。
但搁不住会有钱比较多的人家也想做。韩家似乎就有这个意思。
他们之前大概是有意通过联姻来强强联手。
不过,程澜上次抽时间门去医院探望韩老先生。他们一家三口的态度都没有之前那么热情了。
也好,她的生鲜店也不应该和韩家的超市捆绑得太厉害。
他们可能会想自己做这个生意,利润更大。而且,她场子都给他们热好了呢。
韩家目前的经济实力可是碾压她的。
如今他们缺的就是国内的人脉资源。毕竟韩曜元的父母和爷奶都是民国甚至清朝就出来的了。
但回去寻个根,这个问题就能完美解决。
漂亮国的有钱亲戚回去了,少不了捧着族谱的人上门来认亲的。
现在他们还没有付诸实施,一来是因为韩老先生的腿伤未愈,二来也是忌惮萧清远吧。
在商言商,程澜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抱怨。
顶多她开在韩家超市的十几家生鲜店另找地方。大家不合作就是了。
不过,除了韩家,注意到这种模式的华人商家应该也不会少。
这都是正常的,能占据多少市场,各凭本事吧。
她有的就是先发优势,短板是没积累、缺钱。
但只要是正当竞争,她不怵的。
程澜手头现在有将近40万美元,再贷20——25万美元出来。这就是60万了!
有这60万,她可以把如今的骨干撒到临近的三个州去招聘,然后开生鲜店、承接中餐馆生意。
如今再一个州、一个州这样慢慢的去肯定是慢了。
做广告这一条程澜自然是想到了。
虽然贵,但漂亮国的电视是普及了的,效果也好。
华国的高音喇叭(广播电台)在这边倒是行不通。国情不同得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这60万刀,程澜预备拿十万刀到三个州的电视台、报社打广告。
另外50万就用来买货车、租仓库、租写字楼。
一整个州按6辆货车、1500平米仓库算的话,需要30万刀的启动资金才能覆盖。
但最开始可以由小及大嘛。
先覆盖半个州,等挣到钱了再去另外半边。
如今,她人手储备得也差不多了。这几个月一直在招聘、带薪培训。
熟手带新手,可以撒出去以点带面的铺开。
漂亮国的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今也很乐意为她所用。
这些人的素质确实比一般的人要好上不少。
只要她肯给工资,肯给升职加薪的机会,他们都是很敬业的。这一点程澜十分的满意!
11月应该又可以再从国内喊三个人过来了。
程浩这个财务经理和齐欢的分数最高。第三个她不记得是谁了,回去再看看。
回头让人事经理程芳去跟他们沟通,问问想不想过来。
程浩不用说了,出来还可以送去大学深造。以后公司大了总是需要财务总监的。
让他签个合同,如果要离开得加倍赔偿她的培养费用。
齐欢,可以来漂亮国进行文化输出嘛。没准还能成为一个特色。
很多那个年代过来的华人,听到那些歌、看到那些舞估计会觉得亲切。那也是他们的青春岁月。
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不是也经常进行这样的表演么。
回头她其实也可以在漂亮国开集餐饮、娱乐、住宿于一身的私人会所。
这个时候程澜缺的其实就是本钱和时间门、人手。
这里头最要紧的就是钱。
不过,萧清远说的投资程澜不是很感兴趣。
资本家能有这么好心?
他们投一百块,以后要从她这里拿走一万块不只的。
而且,程澜不想受制于人。她钱不多,回头被人把她这个创始人的股份稀释了就完蛋了。
如果他说的是他自己投资,那就更不用了。
她可不想在钱上跟他有什么掰扯不清的时候。
她道:“入股就免了,借钱还行。”
萧清远道:“谁会缺你那点利息啊?”
程澜笑笑,“所以我也没有异想天开啊。”
她是预备国庆之后把那三个州的生鲜店先开起来。这回就直接开在外头自己找的地方。
地方已经找好了,一开始还是只能从佛州派货车运过去。
到货时的保质期估计就只有三天。
但一开始销量不大,不可能专门开辟一条空运的线路。
这就需要广告的效用了,一旦需求量大了或者中餐馆找上门来,空运就能安排上了。
她也确实是需要回国看看,国内的准备工作是个什么情形才行了。
那一环太重要了。
等这三个州的销售链稳定了,她又准备第三次去银行贷款了。
那时候她的目标就是50万——80万刀了。
当然,可能不会太顺利,但她可以这么预期。
如果有资本想吞并她,卡她的贷款,她再想办法解决。也许她可以试试回去寻求祖国的经济援助。
萧清远眼角余光瞥见程杳坐在旁边认真听着,他道:“去给爸爸和你小姨端些水果出来。”
程杳眨眨眼,那么多佣人。
行吧,后面的不让她听那她就不听了。
她应了一声起身走开。
等她走远了,萧清远对程澜道:“我可以按银行贷款利息借给你300万刀。”
程澜抬头看着他,“不要股份?”
有300万刀,她都可以一下子到20个州去开店、去弄配送中心了。
她把广告打起来,增加影响;食材质量和服务保质保量。
华人家庭和中餐馆应该是会客似云来的。
她公司给的待遇很不错的,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尤其给人看到艾米丽等人升职加薪的速度,从大学生到移民,应该都会趋之若鹜的。
在漂亮国就是要学会展现自我,学会夸自己。
谦虚、谨慎不适合这边的国情。你自己都不敢大方认同自己,人家只会认为你不行!
一下子占据这20各州,加上她自己搞的5个州,都能覆盖漂亮国一半的国土面积了。
然后再一步一步的扩大,她能抓紧时间门搞垄断,能达到事业的巅峰!
程澜感到心跳有些加速。
萧清远看着她的眼睛道:“可以不要股份。”他看着程澜的眼中有些缱绻之意。
平时很冷峻的一双眼,现在看着变成了桃花眼,眼神拉丝一般的缠绵。
程澜有些受不住,把头转开了。
老房子着火别冲她来啊。她自问可没有丝毫让他误会的言行。
然后她摇摇头,“我不要你的钱,是借是入股都不要。从小我爷爷就跟我讲,天上不掉馅饼!”
不要股份,要的是人啊!
她起身拿起自己的包,转身就往外走,“我回家了——”
萧清远在她背后叹口气,“我让管家派车送你。”说完拿起了电话筒吩咐管家。
程澜在车上一言不发,脸有些发烫。
这馅饼好大啊!她差点就把持不住了。
这件事没法耍无赖。
借而已,随时可以提前喊她还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借了这钱得付出什么代价彼此心知肚明。
借了就真的脱不了爪爪了。
程澜准备回国在国内贷款来扩大投资规模。不过在这之前,她得把这五个州的市场占据了。就算是自己祖国的银行,也得有拿得出手的成绩,银行才可能贷款给我。全世界的银行都是一个德行,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如果说之前回国贷款在程澜这里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现在这个想法已经很确定了。
如果能回国贷到款,这真的是在钱上不用受制于人了。
不过,这件事也有难度,估计没有先例。
现在央行巴不得从国外往回扒拉外汇呢。
但只从她的生意上来说,如果国内看到她这么能挣外汇,真的贷款给她在漂亮国扩大规模,其实也是不会亏的。
因为之前喊了‘出口创汇’的口号去农业部申请各种便利,所以程澜才会把买钱垫的钱汇回去。
而且,国内也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的垫菜钱。
国家现在需要美元,她汇回去可以继续换取各种政策上的扶持。
反正如果有必要,后续她可以扣下菜钱先不还啊。
她分析了一下,把回国贷款这事办成还是有可能的。
程澜回到楼上看已经晚上八点多了,便打了回去。
王千惠接起来,“老板?”
“把欠银行的贷款都提前还了。”
华国有句老话,前债未清、后债免谈。
先把前头的还了再说。反正国内账户有钱,不会构成压力。
“好的,老板。”
程澜道:“你再去银行打听一下,像我这样的华人拿着绿卡在国外做生意,从国内银行贷款是个什么流程。”
“嗯,我知道了。”王千惠那边翻出程澜那位王师兄的电话,预备一会儿就打过去问。
这几年,逢年过节的四合院这边也都在送适当的年节礼。
包括那位方主任那里,也从来没有怠慢过。
该送什么程澜跟林家的大伯母请教过的。
然后她又给钟老师打过去。
钟老师八点半自然已经起来了,接到她的跨国电话很惊讶。
“老师,早上好!”
“早上好,你那边是晚上吧。说吧,什么事?”
没事应该不会打跨国电话回来。
程澜把自己在国外要赶着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事说了。
“我在国外能贷到的款估计有限。所以,我想回国再贷点款。”
钟老师道:“几十万美元还不够你扩大规模啊?”
程澜的生意他们几个当老师的也都在关注。私下也根据她的出货量算过她的利润。
他们大多是知道国外蔬果什么价位的,有机会出去交流、讲学嘛。
算过他们觉得自己挣的就是火纸!把国家给的福利待遇都这算进去了也是一样。
结果她钱还是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