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275章 程杳听说小姨在公……

  程杳听说小姨在公安部大院,果然收拾了书包就过来了。

  于奶奶和方奶奶作伴、聊天,她就在方家的桌子上写作业。

  程澜同林琅出去打羽毛球,她也跟着去。

  于奶奶和方奶奶本来就是几十年的战友、同事。

  如今因为这层转了弯的姻亲关系,更加的亲近了。

  程澜晚上回到学校,室友们就围了过来,“程澜,你家长辈怎么说啊?”

  “让我静待事态发展,在外缄其口。还说从抓捕、搜集完整的证据、然后审判、宣判需要一个过程。不要跟着民间议论人云亦云。”

  “就这?”

  “就这。所以,这件事我不参与讨论了。”

  之后,程澜果然说到做到,哪怕她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她也没有发过一次言。

  没两天,消息可能扩散开了。楚锦程也打电话过来问程澜,“是不是要重拳出击加以整顿了?”

  “应该是,不过这才是个楔子吧。而且,如今社会上那些小团体和他们的保护伞盘根错节的。彻底清理干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楚锦程高兴得道:“只要国家整顿就好。那样我们的货就能从广东顺顺当当的到X山了。”

  程澜对此不太乐观,“就咱们都知道的菜刀队那些,估计只能算是冰山的一角。要彻底整顿社会治安,估计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

  不过,总是要开头了嘛。

  期中考试的成绩下来了。这是大家伙第一次考英语,事前学过年半的程澜占了个便宜。

  因此总分她跃居了全班第一。

  不过,哪怕刨开了英语,她也是第四。

  嗯,比入学成绩降了一名么?

  程澜注意看了一下,确实是之前的第四名前进了一名。

  果然京大人才济济啊。她稍微在生意上分了一点心,成绩就下滑了。

  不过,还是理论和实践结合更重要。只要还在前五名这个第一梯队,她觉得不是什么大事。

  同学们虽然关注朱国华的案件,但确实从抓捕到审判有一个不短的过程。

  而且公安目前并没有徇私枉法,把他抓了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了。

  这会儿也轮不到大学生们指手画脚。大家目前能做的就是关注。

  因此渐渐的又都把心思放到了自己的学业上,这才是本职。

  拿着国家发的那么高的补助,在全国最大的大学上课,不好好读书连自己都对不起。

  半期考试后相对又轻松一些了。之前爬香山集体没去,但大部分在之后陆陆续续的还是去了。

  这周又要到周末了。

  顾雪和庄兰兰几个外地同学道:“程澜,方不方便到你家看看啊?”

  每到周末,北京本地的同学就都回去了。

  她们几个外地的只好互相结伴,或者逛街、或者出去玩。半学期下来该去的地方差不多都去了。

  就有点想去看看程澜的四合院。

  因为程澜这个人一向豪爽、大方,便直接和她提了。

  果然,程澜爽快点头,“好啊,这周末就去吧!”

  虽然第进还没有修复完,还不好请人去家里玩。但既然室友都开口了,她还是立即就发出了邀请。

  这么一说,北京的唐欣然等人也说要一道去。还有对面在这儿玩的章华也马上表态说想去。

  “行,都去、都去。”程澜起身对对门也问了一下,甚至隔壁两个宿舍有时候一起打打牌什么的她也问了。

  平时两个班经常一起上大课,其实也挺熟络的。

  大家一寻思,去啊!

  消息传到男生那边,他们也跑来跟程澜想说去。

  程澜把班上的同学、隔壁两个宿舍的人,还有辅导员和任课老师都请了。

  加起来一共是四十来号人,就11月第一个周末去她家。

  她定制的桌椅、多宝阁、摆件那些都已经运回来了。

  刘权有熟人,直接找货车帮她运回来的。

  她一共是搞了十一个厅。

  十一这个数字在文化里有特殊的含义。

  十一个月,十一生肖,十一地支,十一时辰......如今又知道了国外也有十一星座。

第进院子的修复还在进行当中,所以有六套摆设目前都在叠放在第一进当做库房用的东厢的南屋里。

  赵柯是住在东厢北屋。

  但第一进正房和西厢的四个包间和正房的厅用来请客刚刚好。

  再搬一套桌椅等到正房的厅里就搞定了。

  大灶也是一早就准备好的。

  四桌菜,第一进的两个大灶就能搞定了。

  传菜走风雨连廊,下雨都不怕。

  碗筷什么的也有现成的。

  至于厨师,程澜打电话给程昕的餐馆下了一单□□的外单。

  程昕接了,到时候她和古大姐一起上门来做。

  至于她自己周末的生意,原本就是淡场。居民区周末都有人在家,很少人出来吃的。

  她打好底料,抄手、面条、米线这些程杳和打杂的小妹就能搞定。

  炒菜就暂停一天,周末原也不会有几单炒菜的生意。

  不过她用红纸在墙上特地写了个通知,说明接了上门去做的宴席的单。

  老板和大师傅一起上门个雇主做客去了,当日不提供炒菜服务。

  这也是昭告一下四邻,她们餐馆还接这样的单。

  而且有人下这样的单,也说明她们的手艺受到认可啊。

  一时间,还抬了一下餐馆的规格。

  四桌,八荤四素包括一个汤。

  算上买菜的钱和□□费,程昕收了程澜200块的包干价。

  从买菜到收拾一条龙服务都是餐馆负责。

  对程澜来说就省事省心。

  程昕笑道:“这怕是你这里最便宜的宴席了。”

  不过对于她的餐馆来说就是比较高规格的了,所以买菜她都会尽着好的买的。

  这个价她核算过,两边都不吃亏。含人力成本她能赚五六十。

  程澜笑笑,“应该是吧。不过我这又不是对外做生意,是自己在家待客。”

  程澜也叫了刘权,班上的人如今对这个戴眼镜的蹭课生也是很熟了。每节课都跟着他们一起嘛。

  不过京大的人一脉相传确实包容力度很大,不管师生对蹭课听的人都很友善。

  程澜在京大待得还算比较自在。

  唯一觉得不好的就是睡觉的环境,她很不喜欢八个人睡在一间。

  这样让她睡不好。

  而且小小的十几个平方挤了八个人,日常忒挤了。

  要不是大一的时候时不时的就要查寝,看有没有学生夜不归宿,她肯定直接住自己家里了。

  她家离京大不到十公里,每天坐公交车往返不麻烦的。单边也就十五分钟。

  等之后查寝没这么频繁了,她就搬回家去住。

  她如今洗澡都是趁着没课的下午坐车回家洗的,懒得去排队。

  然后吃过晚饭再回校。

  至于吃饭的问题,有小灶食堂也解决了。

  她就是不喜欢饭菜都打在一个饭盒里装着,不喜欢吃被油浸泡过的最底下的那一层油油饭。

  所以,第一顿吃过不喜欢,她就每顿都去小灶食堂吃。

  她打小,爷爷都是让她吃得很好。

  她出生的时候已经是1965年,最困难的那年已经过了。

  70年代,她和小叔都能时常在家吃肉。

  她吃的都是爷爷挣的,爷爷可是种田的好手。而且时常能去打鱼、抓野味回来。

  爷爷没有动用过枪去打野味,所以她在小叔说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会打枪,枪法还很好。

  但他在后山林中挖的陷阱也时不时抓到些野鸡、野兔之类的。

  她和小叔想换换口味了,爷爷就让昕姐帮忙把鱼和野鸡、野兔拿到黑市去换成猪肉等。

  黑市的物资其实并不匮乏,只是要小心别被逮到了。

  那个年头也一直有好吃的,不然国营饭店卖什么?

  不过国营饭店去吃要饭票,弄饭票很麻烦。

  爷爷就直接给他们在家吃鱼和肉。

  家里的鸡蛋更是从来不卖,都是进她和小叔的嘴巴。

  就连程杳小时候都跟着他们吃了不少肉和鸡蛋。

  还有她爸妈的抚恤金当年盖房子也没用完,爷爷、奶奶本来就攒了大部分钱的。

  到了林家,林爷爷看她军事素养好,体能消耗大,还直接一个月加了100元伙食费。

  专门用来买牛羊肉、鱼虾等高蛋白的食物给她和林琅、林墨吃。

  所以吃大锅饭她真的不太适应。

  她兜里有钱,给自己顿顿开小灶吃好的也没碍着别人。

  钱挣来不花,她那么努力挣钱做什么?

  饭菜分开装在碗和盘子里,她都吃得精光。没浪费就对了嘛!

  不管爷爷还是程爷爷教她的的都是不浪费。没说挣了钱不让花,得节约。

  程澜打电话和林琅说了声自己周末请客的事。

  林琅道:“哦,好的,我知道了。我周五下午回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能给千惠搭把手的。”

  擦擦桌子、板凳她还是能做到的。

  她那天打电话跟妈妈抱怨程澜让自己尽情装潢房间,结果自己买东西才发现,自己住澜澜那里不好意思只买一份。

  只能把程澜和王千惠的份一起买了。

  虽然王千惠摆手不好,也不好就落下她一个。

  闫淑芬听得好笑,“澜澜肯定跟你闹着玩的。她再穷也没穷到那个份上,要靠坑你买东西来装潢自己的房间。”

  “我知道。可我就是觉得自己好像没她想得远,她肯定说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发展了。我得事到临头才想得到。”林琅说到这里也有点好笑。

  “那没事啊,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澜澜个子高!就真的天塌下来了,有她顶着,离你也还有八厘米呢。”

  闫淑芬是真这么想的。

  程澜的心机、城府确实都比林琅要深,但她又不会拿来算计林琅。

  以程澜的性子,林琅有事她绝对不会含糊。

  那她越聪明能干越好啊!

  林琅羞恼的提高了音量,“妈——”

  那八厘米简直是林琅心头的痛,被这么拿来调侃,就算是亲妈也不能忍受。

  程澜挂断打给林琅的电话,又打给了萧应、邱鑫泉和王维娜,问他们要不要来。

  萧应听说她们系上有两个老师也要来,“好,我来见识一下大家。”

  邱鑫泉道:“好啊,我来打个牙祭。”

  王维娜还没来过,也表示周末有时间,要过来看看。

  “好,那周末见吧。”

  星期天早上,刘权直接帮忙包了一辆客车。他和运输行业的人比较熟。

  这样所有人都能有座位,不然坐公交车肯定有人得站着。

  两个老师要来得晚一些,程澜付了车资在下头等了等。

  等他们到了,才跟着上车。

  包车回去沿路都不用停,十分钟的样子就到了。

  

手机上看
第275章 程杳听说小姨在公……

  程杳听说小姨在公安部大院,果然收拾了书包就过来了。

  于奶奶和方奶奶作伴、聊天,她就在方家的桌子上写作业。

  程澜同林琅出去打羽毛球,她也跟着去。

  于奶奶和方奶奶本来就是几十年的战友、同事。

  如今因为这层转了弯的姻亲关系,更加的亲近了。

  程澜晚上回到学校,室友们就围了过来,“程澜,你家长辈怎么说啊?”

  “让我静待事态发展,在外缄其口。还说从抓捕、搜集完整的证据、然后审判、宣判需要一个过程。不要跟着民间议论人云亦云。”

  “就这?”

  “就这。所以,这件事我不参与讨论了。”

  之后,程澜果然说到做到,哪怕她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她也没有发过一次言。

  没两天,消息可能扩散开了。楚锦程也打电话过来问程澜,“是不是要重拳出击加以整顿了?”

  “应该是,不过这才是个楔子吧。而且,如今社会上那些小团体和他们的保护伞盘根错节的。彻底清理干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楚锦程高兴得道:“只要国家整顿就好。那样我们的货就能从广东顺顺当当的到X山了。”

  程澜对此不太乐观,“就咱们都知道的菜刀队那些,估计只能算是冰山的一角。要彻底整顿社会治安,估计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

  不过,总是要开头了嘛。

  期中考试的成绩下来了。这是大家伙第一次考英语,事前学过年半的程澜占了个便宜。

  因此总分她跃居了全班第一。

  不过,哪怕刨开了英语,她也是第四。

  嗯,比入学成绩降了一名么?

  程澜注意看了一下,确实是之前的第四名前进了一名。

  果然京大人才济济啊。她稍微在生意上分了一点心,成绩就下滑了。

  不过,还是理论和实践结合更重要。只要还在前五名这个第一梯队,她觉得不是什么大事。

  同学们虽然关注朱国华的案件,但确实从抓捕到审判有一个不短的过程。

  而且公安目前并没有徇私枉法,把他抓了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了。

  这会儿也轮不到大学生们指手画脚。大家目前能做的就是关注。

  因此渐渐的又都把心思放到了自己的学业上,这才是本职。

  拿着国家发的那么高的补助,在全国最大的大学上课,不好好读书连自己都对不起。

  半期考试后相对又轻松一些了。之前爬香山集体没去,但大部分在之后陆陆续续的还是去了。

  这周又要到周末了。

  顾雪和庄兰兰几个外地同学道:“程澜,方不方便到你家看看啊?”

  每到周末,北京本地的同学就都回去了。

  她们几个外地的只好互相结伴,或者逛街、或者出去玩。半学期下来该去的地方差不多都去了。

  就有点想去看看程澜的四合院。

  因为程澜这个人一向豪爽、大方,便直接和她提了。

  果然,程澜爽快点头,“好啊,这周末就去吧!”

  虽然第进还没有修复完,还不好请人去家里玩。但既然室友都开口了,她还是立即就发出了邀请。

  这么一说,北京的唐欣然等人也说要一道去。还有对面在这儿玩的章华也马上表态说想去。

  “行,都去、都去。”程澜起身对对门也问了一下,甚至隔壁两个宿舍有时候一起打打牌什么的她也问了。

  平时两个班经常一起上大课,其实也挺熟络的。

  大家一寻思,去啊!

  消息传到男生那边,他们也跑来跟程澜想说去。

  程澜把班上的同学、隔壁两个宿舍的人,还有辅导员和任课老师都请了。

  加起来一共是四十来号人,就11月第一个周末去她家。

  她定制的桌椅、多宝阁、摆件那些都已经运回来了。

  刘权有熟人,直接找货车帮她运回来的。

  她一共是搞了十一个厅。

  十一这个数字在文化里有特殊的含义。

  十一个月,十一生肖,十一地支,十一时辰......如今又知道了国外也有十一星座。

第进院子的修复还在进行当中,所以有六套摆设目前都在叠放在第一进当做库房用的东厢的南屋里。

  赵柯是住在东厢北屋。

  但第一进正房和西厢的四个包间和正房的厅用来请客刚刚好。

  再搬一套桌椅等到正房的厅里就搞定了。

  大灶也是一早就准备好的。

  四桌菜,第一进的两个大灶就能搞定了。

  传菜走风雨连廊,下雨都不怕。

  碗筷什么的也有现成的。

  至于厨师,程澜打电话给程昕的餐馆下了一单□□的外单。

  程昕接了,到时候她和古大姐一起上门来做。

  至于她自己周末的生意,原本就是淡场。居民区周末都有人在家,很少人出来吃的。

  她打好底料,抄手、面条、米线这些程杳和打杂的小妹就能搞定。

  炒菜就暂停一天,周末原也不会有几单炒菜的生意。

  不过她用红纸在墙上特地写了个通知,说明接了上门去做的宴席的单。

  老板和大师傅一起上门个雇主做客去了,当日不提供炒菜服务。

  这也是昭告一下四邻,她们餐馆还接这样的单。

  而且有人下这样的单,也说明她们的手艺受到认可啊。

  一时间,还抬了一下餐馆的规格。

  四桌,八荤四素包括一个汤。

  算上买菜的钱和□□费,程昕收了程澜200块的包干价。

  从买菜到收拾一条龙服务都是餐馆负责。

  对程澜来说就省事省心。

  程昕笑道:“这怕是你这里最便宜的宴席了。”

  不过对于她的餐馆来说就是比较高规格的了,所以买菜她都会尽着好的买的。

  这个价她核算过,两边都不吃亏。含人力成本她能赚五六十。

  程澜笑笑,“应该是吧。不过我这又不是对外做生意,是自己在家待客。”

  程澜也叫了刘权,班上的人如今对这个戴眼镜的蹭课生也是很熟了。每节课都跟着他们一起嘛。

  不过京大的人一脉相传确实包容力度很大,不管师生对蹭课听的人都很友善。

  程澜在京大待得还算比较自在。

  唯一觉得不好的就是睡觉的环境,她很不喜欢八个人睡在一间。

  这样让她睡不好。

  而且小小的十几个平方挤了八个人,日常忒挤了。

  要不是大一的时候时不时的就要查寝,看有没有学生夜不归宿,她肯定直接住自己家里了。

  她家离京大不到十公里,每天坐公交车往返不麻烦的。单边也就十五分钟。

  等之后查寝没这么频繁了,她就搬回家去住。

  她如今洗澡都是趁着没课的下午坐车回家洗的,懒得去排队。

  然后吃过晚饭再回校。

  至于吃饭的问题,有小灶食堂也解决了。

  她就是不喜欢饭菜都打在一个饭盒里装着,不喜欢吃被油浸泡过的最底下的那一层油油饭。

  所以,第一顿吃过不喜欢,她就每顿都去小灶食堂吃。

  她打小,爷爷都是让她吃得很好。

  她出生的时候已经是1965年,最困难的那年已经过了。

  70年代,她和小叔都能时常在家吃肉。

  她吃的都是爷爷挣的,爷爷可是种田的好手。而且时常能去打鱼、抓野味回来。

  爷爷没有动用过枪去打野味,所以她在小叔说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会打枪,枪法还很好。

  但他在后山林中挖的陷阱也时不时抓到些野鸡、野兔之类的。

  她和小叔想换换口味了,爷爷就让昕姐帮忙把鱼和野鸡、野兔拿到黑市去换成猪肉等。

  黑市的物资其实并不匮乏,只是要小心别被逮到了。

  那个年头也一直有好吃的,不然国营饭店卖什么?

  不过国营饭店去吃要饭票,弄饭票很麻烦。

  爷爷就直接给他们在家吃鱼和肉。

  家里的鸡蛋更是从来不卖,都是进她和小叔的嘴巴。

  就连程杳小时候都跟着他们吃了不少肉和鸡蛋。

  还有她爸妈的抚恤金当年盖房子也没用完,爷爷、奶奶本来就攒了大部分钱的。

  到了林家,林爷爷看她军事素养好,体能消耗大,还直接一个月加了100元伙食费。

  专门用来买牛羊肉、鱼虾等高蛋白的食物给她和林琅、林墨吃。

  所以吃大锅饭她真的不太适应。

  她兜里有钱,给自己顿顿开小灶吃好的也没碍着别人。

  钱挣来不花,她那么努力挣钱做什么?

  饭菜分开装在碗和盘子里,她都吃得精光。没浪费就对了嘛!

  不管爷爷还是程爷爷教她的的都是不浪费。没说挣了钱不让花,得节约。

  程澜打电话和林琅说了声自己周末请客的事。

  林琅道:“哦,好的,我知道了。我周五下午回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能给千惠搭把手的。”

  擦擦桌子、板凳她还是能做到的。

  她那天打电话跟妈妈抱怨程澜让自己尽情装潢房间,结果自己买东西才发现,自己住澜澜那里不好意思只买一份。

  只能把程澜和王千惠的份一起买了。

  虽然王千惠摆手不好,也不好就落下她一个。

  闫淑芬听得好笑,“澜澜肯定跟你闹着玩的。她再穷也没穷到那个份上,要靠坑你买东西来装潢自己的房间。”

  “我知道。可我就是觉得自己好像没她想得远,她肯定说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发展了。我得事到临头才想得到。”林琅说到这里也有点好笑。

  “那没事啊,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澜澜个子高!就真的天塌下来了,有她顶着,离你也还有八厘米呢。”

  闫淑芬是真这么想的。

  程澜的心机、城府确实都比林琅要深,但她又不会拿来算计林琅。

  以程澜的性子,林琅有事她绝对不会含糊。

  那她越聪明能干越好啊!

  林琅羞恼的提高了音量,“妈——”

  那八厘米简直是林琅心头的痛,被这么拿来调侃,就算是亲妈也不能忍受。

  程澜挂断打给林琅的电话,又打给了萧应、邱鑫泉和王维娜,问他们要不要来。

  萧应听说她们系上有两个老师也要来,“好,我来见识一下大家。”

  邱鑫泉道:“好啊,我来打个牙祭。”

  王维娜还没来过,也表示周末有时间,要过来看看。

  “好,那周末见吧。”

  星期天早上,刘权直接帮忙包了一辆客车。他和运输行业的人比较熟。

  这样所有人都能有座位,不然坐公交车肯定有人得站着。

  两个老师要来得晚一些,程澜付了车资在下头等了等。

  等他们到了,才跟着上车。

  包车回去沿路都不用停,十分钟的样子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