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287章 置换房子? ……

  置换房子?

  这事儿和外招的人没直接关系,但也加深了危机感。

  对这些街坊邻居的招聘要求本来就降了标准,以后升职加薪也要如此?

  不过,也有会想的。

  譬如那个小学毕业、初中只读了一年却没有选择去办、假、证,反而去找原来的校长开了同等学力证明的周牧盛。

  还要和这么多街坊邻居置换房子说明什么?

  说明老板这生意还想扩大。

  扩大了,上头的位置自然就变多了。

  肯定不会只用这些街坊的,一定得保持一个平衡。

  就像现在,程家村的可以说是老板心腹,这算一拨。

  他们外招的十几个算一拨,另外就是这些街坊算一拨。

  角形最稳当的,足鼎立。

  至于退伍兵,他们是单独的一拨,用来维持内外稳定的。

  感觉这个年纪轻轻的女老板用人有点道道啊。

  而来自街坊家的另外二十六个人心头也盘算开了。

  愿意置换房子能得到升职加薪的优势?

  不过暂时这个优势还不是太明显。小叶也只是一个月多他们10块钱。

  要知道加上食宿补助,他们转正了的起薪可是80|70。

  多10块也没有多太多。

  但如果这个餐馆生意真的好,那可就不一样了。

  招聘启事上说的店长、副店长都是能拿分红的人了。

  所以,他们准备再看看。

  等私房菜馆生意好了,得比别人先献上投名状才行。

  小叶心头暗笑,老板生意不好又怎么会继续置换?

  你们等到她生意好了才开口,那不是已经晚了?

  程澜那边,程昕看完她打发那户便起身道:“我回去了,周末生意虽然不太好,也不能就丢给古大姐一人。杳杳你想在这儿玩就在这儿玩吧。”

  她太不把自家生意当回事的话,古大姐把运营模式等都弄熟了,估计真的要自立门户了。

  租个房子来开餐馆,其实成本不高的。

  程杳点点头,“小姨,我跟着会打扰你么?”

  “不会啊,我今天已经没什么事了。我和林琅要去图书馆看书,你要不跟我们一道去吧?”

  具体的事务交给下头的人就行了。

  王千惠和小叶会安排好服务员们的。

  如今服务员的队伍壮大了,也是得有个人帮着王千惠管理才行。

  至于赵柯,他来问到了怎么搞军训。具体步骤要是还弄不出来,保安队长他也别干了。

  服务员是有试用期的,工资打折。

  但保安12月起都是全薪,赵柯一个月拿75元呢。

  包吃住75元,比外头的厂长还高薪。

  “好!”程杳点头,起身跟着程澜出去。

  要出门,程澜便穿上了羽绒服,还戴了围巾。北风寒啊,温度已经降到零度左右了。

  穿的时候想想高煜,他们营里怕不是一个个都裹成熊了。

  幸好挨着内蒙古,后勤部的牧场有很多羊。冬天对他们十分的大方。

  程杳也把她的羽绒服穿上了。她在蹿个子,已经长到155了。

  姨甥俩和林琅一道出去,看到那家已经在开始拆屋子了。

  那些搞修复的师傅都抽空出来看热闹。

  他们早就规划好了这整条胡同的围墙要怎么弄了。

  只是之前没法子下手。

  还是程老板厉害,捏住了这些人的命门。还让他们自己动手拆,省了施工队的事儿。

  就图儿女能有个工作啊!

  不然那么大的人了,成天闲着。这要影响以后说对象的。

  更有甚者,还可能跟着社会上的人学坏。

  而且,程老板也都是尽力买附近的房子和他们置换。

  一套房子往往还多给两平方。

  自己一家人住着,比洗手间门跟人公用可强多了。

  “师傅,看来他们对程老板也很有信心啊!”

  “废话,两年不到的功夫拿下这么大一个院子。我也对她挺有信心的。估摸这这一次的活儿做完,也许一年半载的又有活儿了。而且还是大活儿。”

  这两边的院子可不像曾家院子还可以一进一进的拿下。

  程澜也听到了,但她自己倒是没把握明年能再拿下一个院子。

  就算她生意很好,也得有那么多小房子给她买了同人置换啊。

  两年买了十多套房把曾家的院子全换到手,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如果不是韩江波对附近这一片的房子租售的情况十分的了解,哪有每次都抢先下手的道理?

  她的第一步打算只是赶紧弄个正规的、大一点的停车场。

  程澜的走读申请上个星期已经得到了系领导的批准。

  上一次的参观很有用。辅导员和两个老师帮她讲话也是有理有据的。

  她现在就直接搬回家住了。不过宿舍没退,如果上午、下午都有课,她还是在小灶食堂吃饭,然后回去午睡。

  她交了住宿费的,那个床位自然不会安排别人。

  室友们也高兴。程澜把自己的东西搬走了,公共空间门就大了些。

  刘权那里有程澜的课表,安排了一辆车专门接送她。

  车资月结,该多少就多少。

  这样路上十几分钟就搞定了,直接把她送到对应的教学楼下。

  比较起来不比从女生院走过去多费什么时间门。

  也不知道刘权怎么跟人拉的关系,直接搞到了一张京大的机动车出入凭证。

  这样就不用每次进出都要另外给钱了。这样也是给程澜省钱、省时间门了。

  不给进出的费用她就得在校门口下车走到教学楼。

  程澜估着他家还有些老关系,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北京图书馆的藏书十分的丰富。

  程澜办了一张借阅证。干脆带程杳也去办了一张,拿着她的学生证就直接办了。

  程杳自己付的钱,她零花钱不比北京土著学生少的。

  然后人分开各去各自的地方借书看,约好了十一点半在出口碰头。

  程澜要看的是经济类的报刊杂志,林琅要看的是外语资料。

  程杳的话,初一的学生看点适合年纪的就好。反正各有各的去处。

  程澜第一个起身离开阅览室。

  想想要不去外文刊物阅览室看看,如果有相关的、最新的书籍可以借回家去看。

  京大图书馆书也多,但她一般离校了就喜欢来北京图书馆的阅览室看书。

  借回家看倒是都在借。就是要分开放,省得搞混了还书的时候麻烦。

  服务员如今轮流打扫房子,王千惠都叮嘱过书柜里的书从哪里拿出来的就要放回哪里,千万不要放混了。

  据说那些人看到她书柜里那么多书都咋舌。私下说怪不得老板能考上京大。

  所以那套《尼罗河女儿》程澜直接就给了程杳没有收回,怪影响形象的。

  程澜过去外文刊物阅览室,看到林琅正和一个男的坐在位置上说话,身子不自觉的往对方的方向倾斜。

  那男的也差不多,是个双向奔赴的姿势。

  她走过去站在他们对面一看,果然是康老师。

  程澜来北京后,也去过北二外两回,跟康老师还是打过照面的。

  彼此应该都从林琅嘴里很熟悉对方,但没对过话。

  她轻咳了两声。

  这个阅览室保不齐就有北二外的人或者跟闫外公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在,你俩稍微露骨了点啊。

  回头再传出什么话来,可就是不遵守和大伯、大伯母的约定了。

  那两人听到声音抬头看看成程澜,然后分别坐直身子。

  程澜便过去书架找书去了。

  她的英语水平虽然没法跟林琅比。但英语老师很喜欢她,时常还给她开开小灶推荐些书目。



  有时候叫她和唐欣然一起去参加一些学英语人的活动之类的。

  她俩都跟着去过外教的活动圈子了。

  所以比起从前只是自学,进步也很大。她自己进来借书是没什么障碍的。

  林琅也很快走了过来,小声道:“我俩是碰上的。”

  程澜点头,她相信林琅和康老师应该是偶遇。

  不然,康老师在这里等着,林琅还有心思在家看她招聘人的热闹才怪了。

  程澜借好了英文书刊,看看时间门差不多就和林琅一起出去同程杳碰头了。

  中午回去吃饭。人多,吃着饭菜都要香一些。

  接下来几天,四合院里热闹得很。

  那些人成天练正步走、向左转、向右转的,到后来都能出汗。

  不过一个星期下来,集体性、服从性确实肉眼可见的好多了。

  12月1号,男服务员继续跟着保安训练。

  女服务员则跟着林琅帮忙请来的国宾馆的前员工训练。

  当然,服务意识的培养,男服务员和保安也都是要学的。

  这次训练大家就都穿上了制服。

  程澜跟舒适成衣坊又加订了服装,160和170身高的居多。

  杂工也另外加订了相应的制服。

  12月1号开始就是带薪培训了。

  之前一周没人掉链子,因为现在工作机会确实难得啊。

  程澜上午一二节下课也回来看了。

  如今在开始下雪,但通常是晚上下,白天还好。

  赵柯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保安们扫雪。

  地上的要扫,因为他们要培训。

  屋顶上的也要爬上去扫一扫。

  旧房子的话,雪多了有压垮房顶的危险。

  他们这里倒是不至于,是刚修整过的。但压得厚实了房顶也有压力。

  扫拢来的雪堆在夏天收集洗澡水的池子里。一样可以用于浇灌和冲厕所之类的。

  不过,等开业了就不扫雪了。

  开业了大家伙轮着上班,不用一堆一堆的站在庭院里培训。

  而且踏雪寻梅,肯定不能扫雪。

  程澜让把服务员都集中其中,她问道:“有舞蹈基础的站出来,就是在学校‘六一’儿童节跳过的也算。”

  慢慢有二十来号人站了出来。

  程澜道:“我从军区文工团请了人来教你们跳舞,跳得好的以后就负责表演。其他人继续培训吧。”

  她这里确实人数超编了。

  与其养着人造成冗员,不如挑一些出来跳舞。每天肯定比服务员要轻松得多。

  但练舞也不纯是轻松活儿啊。

  程澜让这二十来号人都到了第二进正房的厅里。

  这儿没有摆桌椅,有二十多个平方,拿来练舞转得开。

  这里头供暖,可以脱去厚冬衣练习。

  所谓的文工团请的人,其实是孟世超塞来的文工团的退伍人员。

  他想到程澜这里,便打电话问她能不能安置。

  程澜想了想就接收了个让她们来教自己的女员工跳舞。

  这会儿就从先看基本功。

第一步就要看一字马,程澜也脱了外头的衣服兴致勃勃的参与进来。

  她一个漂亮的劈叉,已经一字劈到了今早专门铺的地毯上。

  文工团里年长的齐欢道:“程老板,你这个一字马很到位啊。你的身体很柔韧,挺适合练舞的。”

  

手机上看
第287章 置换房子? ……

  置换房子?

  这事儿和外招的人没直接关系,但也加深了危机感。

  对这些街坊邻居的招聘要求本来就降了标准,以后升职加薪也要如此?

  不过,也有会想的。

  譬如那个小学毕业、初中只读了一年却没有选择去办、假、证,反而去找原来的校长开了同等学力证明的周牧盛。

  还要和这么多街坊邻居置换房子说明什么?

  说明老板这生意还想扩大。

  扩大了,上头的位置自然就变多了。

  肯定不会只用这些街坊的,一定得保持一个平衡。

  就像现在,程家村的可以说是老板心腹,这算一拨。

  他们外招的十几个算一拨,另外就是这些街坊算一拨。

  角形最稳当的,足鼎立。

  至于退伍兵,他们是单独的一拨,用来维持内外稳定的。

  感觉这个年纪轻轻的女老板用人有点道道啊。

  而来自街坊家的另外二十六个人心头也盘算开了。

  愿意置换房子能得到升职加薪的优势?

  不过暂时这个优势还不是太明显。小叶也只是一个月多他们10块钱。

  要知道加上食宿补助,他们转正了的起薪可是80|70。

  多10块也没有多太多。

  但如果这个餐馆生意真的好,那可就不一样了。

  招聘启事上说的店长、副店长都是能拿分红的人了。

  所以,他们准备再看看。

  等私房菜馆生意好了,得比别人先献上投名状才行。

  小叶心头暗笑,老板生意不好又怎么会继续置换?

  你们等到她生意好了才开口,那不是已经晚了?

  程澜那边,程昕看完她打发那户便起身道:“我回去了,周末生意虽然不太好,也不能就丢给古大姐一人。杳杳你想在这儿玩就在这儿玩吧。”

  她太不把自家生意当回事的话,古大姐把运营模式等都弄熟了,估计真的要自立门户了。

  租个房子来开餐馆,其实成本不高的。

  程杳点点头,“小姨,我跟着会打扰你么?”

  “不会啊,我今天已经没什么事了。我和林琅要去图书馆看书,你要不跟我们一道去吧?”

  具体的事务交给下头的人就行了。

  王千惠和小叶会安排好服务员们的。

  如今服务员的队伍壮大了,也是得有个人帮着王千惠管理才行。

  至于赵柯,他来问到了怎么搞军训。具体步骤要是还弄不出来,保安队长他也别干了。

  服务员是有试用期的,工资打折。

  但保安12月起都是全薪,赵柯一个月拿75元呢。

  包吃住75元,比外头的厂长还高薪。

  “好!”程杳点头,起身跟着程澜出去。

  要出门,程澜便穿上了羽绒服,还戴了围巾。北风寒啊,温度已经降到零度左右了。

  穿的时候想想高煜,他们营里怕不是一个个都裹成熊了。

  幸好挨着内蒙古,后勤部的牧场有很多羊。冬天对他们十分的大方。

  程杳也把她的羽绒服穿上了。她在蹿个子,已经长到155了。

  姨甥俩和林琅一道出去,看到那家已经在开始拆屋子了。

  那些搞修复的师傅都抽空出来看热闹。

  他们早就规划好了这整条胡同的围墙要怎么弄了。

  只是之前没法子下手。

  还是程老板厉害,捏住了这些人的命门。还让他们自己动手拆,省了施工队的事儿。

  就图儿女能有个工作啊!

  不然那么大的人了,成天闲着。这要影响以后说对象的。

  更有甚者,还可能跟着社会上的人学坏。

  而且,程老板也都是尽力买附近的房子和他们置换。

  一套房子往往还多给两平方。

  自己一家人住着,比洗手间门跟人公用可强多了。

  “师傅,看来他们对程老板也很有信心啊!”

  “废话,两年不到的功夫拿下这么大一个院子。我也对她挺有信心的。估摸这这一次的活儿做完,也许一年半载的又有活儿了。而且还是大活儿。”

  这两边的院子可不像曾家院子还可以一进一进的拿下。

  程澜也听到了,但她自己倒是没把握明年能再拿下一个院子。

  就算她生意很好,也得有那么多小房子给她买了同人置换啊。

  两年买了十多套房把曾家的院子全换到手,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如果不是韩江波对附近这一片的房子租售的情况十分的了解,哪有每次都抢先下手的道理?

  她的第一步打算只是赶紧弄个正规的、大一点的停车场。

  程澜的走读申请上个星期已经得到了系领导的批准。

  上一次的参观很有用。辅导员和两个老师帮她讲话也是有理有据的。

  她现在就直接搬回家住了。不过宿舍没退,如果上午、下午都有课,她还是在小灶食堂吃饭,然后回去午睡。

  她交了住宿费的,那个床位自然不会安排别人。

  室友们也高兴。程澜把自己的东西搬走了,公共空间门就大了些。

  刘权那里有程澜的课表,安排了一辆车专门接送她。

  车资月结,该多少就多少。

  这样路上十几分钟就搞定了,直接把她送到对应的教学楼下。

  比较起来不比从女生院走过去多费什么时间门。

  也不知道刘权怎么跟人拉的关系,直接搞到了一张京大的机动车出入凭证。

  这样就不用每次进出都要另外给钱了。这样也是给程澜省钱、省时间门了。

  不给进出的费用她就得在校门口下车走到教学楼。

  程澜估着他家还有些老关系,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北京图书馆的藏书十分的丰富。

  程澜办了一张借阅证。干脆带程杳也去办了一张,拿着她的学生证就直接办了。

  程杳自己付的钱,她零花钱不比北京土著学生少的。

  然后人分开各去各自的地方借书看,约好了十一点半在出口碰头。

  程澜要看的是经济类的报刊杂志,林琅要看的是外语资料。

  程杳的话,初一的学生看点适合年纪的就好。反正各有各的去处。

  程澜第一个起身离开阅览室。

  想想要不去外文刊物阅览室看看,如果有相关的、最新的书籍可以借回家去看。

  京大图书馆书也多,但她一般离校了就喜欢来北京图书馆的阅览室看书。

  借回家看倒是都在借。就是要分开放,省得搞混了还书的时候麻烦。

  服务员如今轮流打扫房子,王千惠都叮嘱过书柜里的书从哪里拿出来的就要放回哪里,千万不要放混了。

  据说那些人看到她书柜里那么多书都咋舌。私下说怪不得老板能考上京大。

  所以那套《尼罗河女儿》程澜直接就给了程杳没有收回,怪影响形象的。

  程澜过去外文刊物阅览室,看到林琅正和一个男的坐在位置上说话,身子不自觉的往对方的方向倾斜。

  那男的也差不多,是个双向奔赴的姿势。

  她走过去站在他们对面一看,果然是康老师。

  程澜来北京后,也去过北二外两回,跟康老师还是打过照面的。

  彼此应该都从林琅嘴里很熟悉对方,但没对过话。

  她轻咳了两声。

  这个阅览室保不齐就有北二外的人或者跟闫外公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在,你俩稍微露骨了点啊。

  回头再传出什么话来,可就是不遵守和大伯、大伯母的约定了。

  那两人听到声音抬头看看成程澜,然后分别坐直身子。

  程澜便过去书架找书去了。

  她的英语水平虽然没法跟林琅比。但英语老师很喜欢她,时常还给她开开小灶推荐些书目。



  有时候叫她和唐欣然一起去参加一些学英语人的活动之类的。

  她俩都跟着去过外教的活动圈子了。

  所以比起从前只是自学,进步也很大。她自己进来借书是没什么障碍的。

  林琅也很快走了过来,小声道:“我俩是碰上的。”

  程澜点头,她相信林琅和康老师应该是偶遇。

  不然,康老师在这里等着,林琅还有心思在家看她招聘人的热闹才怪了。

  程澜借好了英文书刊,看看时间门差不多就和林琅一起出去同程杳碰头了。

  中午回去吃饭。人多,吃着饭菜都要香一些。

  接下来几天,四合院里热闹得很。

  那些人成天练正步走、向左转、向右转的,到后来都能出汗。

  不过一个星期下来,集体性、服从性确实肉眼可见的好多了。

  12月1号,男服务员继续跟着保安训练。

  女服务员则跟着林琅帮忙请来的国宾馆的前员工训练。

  当然,服务意识的培养,男服务员和保安也都是要学的。

  这次训练大家就都穿上了制服。

  程澜跟舒适成衣坊又加订了服装,160和170身高的居多。

  杂工也另外加订了相应的制服。

  12月1号开始就是带薪培训了。

  之前一周没人掉链子,因为现在工作机会确实难得啊。

  程澜上午一二节下课也回来看了。

  如今在开始下雪,但通常是晚上下,白天还好。

  赵柯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保安们扫雪。

  地上的要扫,因为他们要培训。

  屋顶上的也要爬上去扫一扫。

  旧房子的话,雪多了有压垮房顶的危险。

  他们这里倒是不至于,是刚修整过的。但压得厚实了房顶也有压力。

  扫拢来的雪堆在夏天收集洗澡水的池子里。一样可以用于浇灌和冲厕所之类的。

  不过,等开业了就不扫雪了。

  开业了大家伙轮着上班,不用一堆一堆的站在庭院里培训。

  而且踏雪寻梅,肯定不能扫雪。

  程澜让把服务员都集中其中,她问道:“有舞蹈基础的站出来,就是在学校‘六一’儿童节跳过的也算。”

  慢慢有二十来号人站了出来。

  程澜道:“我从军区文工团请了人来教你们跳舞,跳得好的以后就负责表演。其他人继续培训吧。”

  她这里确实人数超编了。

  与其养着人造成冗员,不如挑一些出来跳舞。每天肯定比服务员要轻松得多。

  但练舞也不纯是轻松活儿啊。

  程澜让这二十来号人都到了第二进正房的厅里。

  这儿没有摆桌椅,有二十多个平方,拿来练舞转得开。

  这里头供暖,可以脱去厚冬衣练习。

  所谓的文工团请的人,其实是孟世超塞来的文工团的退伍人员。

  他想到程澜这里,便打电话问她能不能安置。

  程澜想了想就接收了个让她们来教自己的女员工跳舞。

  这会儿就从先看基本功。

第一步就要看一字马,程澜也脱了外头的衣服兴致勃勃的参与进来。

  她一个漂亮的劈叉,已经一字劈到了今早专门铺的地毯上。

  文工团里年长的齐欢道:“程老板,你这个一字马很到位啊。你的身体很柔韧,挺适合练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