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491章

  国外公司的情况,国内要派人过来核实确实是非常的不方便。

  找大使馆吧,大使馆日常事务还忙不过来呢,未必有空。

  而且全国那么多地方都有需求,它也管不过来啊。管一家不管一家么?

  于是这些一把手、二把手就纷纷找自己私人的海外关系帮忙。

  高战清经常把程澜挂嘴边上。这位老战友就是前些天到北京开会,去喝了他的寿酒。

  回到驻地遇上这么一茬事,就把程澜想起来了。

  电话就打到了高战清那里,拜托他帮忙联系一下。

  这一个不好,就是国有资产流失。而且这样的万人大厂的规模,损失搞不好直接就上亿了。

  另外这也关系到自己最后一班岗的盖棺定论。

  所以程澜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高战清听她毫不含糊的回答,当即挂断电话就给求助的老战友拨了过去。

  程澜这里从书房的传真机拿到资料看了看,就打电话让小叶去联系了两家位于不同市的、素有口碑的私人侦探社分别去查。

  两家距离att钢铁公司距离不一。

  这次调查产生的费用自然是要找国内报销的。

  此外她还把赵柯叫来了,和他说了这件事。

  “这一次算你是出差,你飞去当地好好走访一下。”

  这样三管齐下,就杜绝了侦探社协助欺骗以及赵柯人地生疏查得不够全面的情况。

  赵柯点头。保护国有资产,这的确是责无旁贷。

  如果真让骗走上亿,那对工人可是雪上加霜。

  程澜道:“回头查清楚了,你就飞回去当面和人说说具体情况。也算是来了半年,回去探个亲。公费!”

  当面要说得跟清楚些。

  那家如果不主动给报销,她就自己给赵柯报销。

  不过,懂做人的话,都会主动给报销了的。这可是一个大人情,而且万一弄错了是要担责任的。

  甚至可能影响她将来回国之后在体制内的任用和升迁。

  赵柯笑开,“唉,好的。”

  离家日久,他是真的挺想媳妇儿和孩子的。

  程澜是预备八月去中东接孩子把小叶带上做帮手,到时候回了北京也让小叶回家探个亲。

  下一步就看齐欢那里文化沙龙搞不搞得起来了。

  搞得起来,六月份可以再带五个大小厨师出来,继续开私房菜馆。

  反正菜和调料都是现成的。

  她就卖高端华国菜。

  马先生这种优质华商就是她的目标客户了。

  不过,国内的万人大厂这都要准备改制了么?

  社会上现在一点这方面的风声都没有。

  这会儿应该消息还没有传开,下头的工人还不知道。只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和国外的公司勾兑。

  万人大厂,国企啊!

  到时候重组了,上万名工人怎么办?

  不过这个事如今肯定是才有点苗头。真正改制估计还得两三年之久。

  这么大的case,一开始的谈判都能谈很久的,谈上一年半不足为奇。

  尤其华国的经济体制还不是全然的市场经济。

  也是因此地方大员也必须为国有资产负责,出了差错弄不好政治前途就毁了。

  而且,总得把安顿工人的事相对妥善的处理好了才能最后签字。

  但是,有这个苗头了,那普通工人的日子过些年可就不好过了。

  程澜现在都还记得幼时六叔公的儿子进到县城的工厂当工人,当时全村都轰动了。

  六叔公还请了流水席。

  那年头普通人家最好的前程就是当工人和参军了。

  至于像肖晨那样还想等着接班的工二代,恐怕没有一个铁饭碗给他了。

  这回都不用他和继母带来的兄弟竞争了。

  肖晨他爸想得很好,反正林家肯定能安排好这个外孙。就想把资源把在手里,这样后头娶的那个才能成日围着他转。

  据说他和人讲以前跟林锦熙一起过的那是什么日子啊?

  他处处捧着、让着,人家还不是看不上他。

  如今这个,靠着他过日子、靠着他供养儿女读书,把他伺候得那叫一个舒服。

  真要走到国有大厂都得改制的地步,他的铁饭碗也就不铁了。

  如果要改制,肯定不只拜托她帮忙调查的这一家。肯定是全国范围内的。

  倒也不是太奇怪啊,农民80年就已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

  工厂会有变革也不奇怪。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就是这么残酷的。

  大叔和赵柯之前已经把新泽西州的□□搞定了。

  具体用了什么方法程澜没过问,她只要结果。

  这样一来,华盛顿大使馆的人要买地道的华国菜就容易多了。

  不过,和国内的价格比,那就真的是豆腐都运成了肉价。

  改天打电话问问曲君,做个顾客回访。

  这三月的利润汇总起来,应该有33万刀左右。有些部门同样得花钱打点。

  等深圳那边有确切的买地不需要付全款的消息,她就可以着手买第三个库房了。

  之前的104万刀的余额,目前只花了20万刀买货车。

  到月底她漂亮国这边差不多能有120万刀了。

  国外260万人民币。

  她私人账户还有22万刀。

  钱还是不多啊,支撑不起她的商业版图。

  漂亮国50个州,每个州都有不少华人。她自然是想把市场尽可能的拿下的。

  虽然华人在漂亮国占总人口比例不高,属于‘少数民族’。

  但绝对数量可也不少了,应该在百万左右。

  所以她得尽可能多的开店赚钱才是。

  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下一次经济危机来临,她扛不住的。

  她可不想成为破产浪潮中的一个。

  她给艾米丽打了电话,“如果人手跟得上,康涅狄格州的生鲜店也可以着手准备了。”

  “好的,BOSS。”

  康涅狄格州也开上店,她这就开到波士顿了啊。

  程昕端着补品出来对程澜道:“别想那么多了,赶紧把这吃了。然后我陪你在附近的绿化带走走。”

  程澜家里没男人,却挺了个大肚子。

  周围的中产邻居们都见怪不怪,仿佛这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一般。

  程澜道:“昕姐,过来一个多月了,你想不想姐夫啊?”

  这一个多月,萧清远一直没有露个面。

  程澜觉得挺清净的。

  程昕也觉得挺好。不然真是挺尴尬的,怎么给小鱼儿介绍啊?

  他才弄不懂那么多呢,只会问姐姐和他怎么不是一个爸爸。

  自家亲爸一个多月没见到,他倒是很念叨了几回。

  这会儿听堂妹问起,昕姐道:“老夫老妻的了,还说什么想不想啊。不过,严打结束,他们的工作终于稍微轻松些了。”

  “彻底结束了啊?”

  “是啊,都严打整整四年了。不过,国内治安确实是整肃了。”

  程澜道:“时间过得真的好快啊!我记得那会儿高煜才刚刚调回北京。”

  昕姐看看她,“听说过年的时候徐懋宁又去了咱们村啊?”

  “是的。不过他今年就要毕业,以正连级的身份参战。正连级,最容易牺牲的职级。都是连长带着冲锋陷阵啊。”

  “不是说他可以直接保送读博士,等博士毕业出来就是正营级了么?”

  程澜道:“怕错过这场战争吧,说到底是骨子里军人之后的血性。估计这回又要跟他妈妈去抗争了。”

  这回如果抗争成功了,她就信他真的是成长了。

  不然,还是那个不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

  她想得没错,临近毕业,教授还是觉得以徐懋宁的成绩如果上前线被炮灰掉了未免太可惜。

  于是给徐老爷子打了电话,“红军那会儿还有陈赓大将他们干部团的人不上战场呢。像徐懋宁这样各方面都很突出的人才,没有必要让他去像普通士兵一样冲锋陷阵。我听说北京军区高老那个最出色的孙子就是这么牺牲掉的。很多首长都为此惋惜不已。炮弹可不长眼睛啊!军中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战士。徐懋宁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应该让他继续深造,而不是由得他任性上前线。这就是革命的分工不同而已。”

  徐老爷子挂了电话,让徐懋宁回家一趟。

  他这会儿也没什么课了,就是在写军事论文。

  接到电话也知道是为了什么,便坐火车回了成都。

  等他回到家稍微休息了一下,徐老爷子就把他叫到了跟前,“你老师肯定什么都掰开了、揉碎了的给你讲了。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去?”

  “爷爷,抗美援朝之后30年我们才经历了这一次战事。一个好的将领,一定是战火中锤炼出来的。我又不是为了混那颗将星。”

  “你这说的什么话?革命的分工不同而已,难道后方的人都是贪生怕死的?像你林伯伯那样搞后勤不重要?”

  “重要,后勤补给当然重要,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补给。但我又不是后勤上的人。”

  徐老爷子道:“学校的安排你不服从,家里的劝告你也不听。就是要上前线是吧?”

  徐懋宁道:“爷爷,我今年已经24岁了,能不能有点自主权?”

  书房的门被人推开,徐妈妈跑了进来。徐爸爸同样是在外地当兵回不来。

  “懋宁,程澜不是说因为不想再承受第二次,所以拒绝你么。妈妈再也不拦着你了,你去追她吧。你去把她追回来,好好过日子。如果要妈妈去给她低头才可以,妈妈也愿意的。我以后绝不插手你们俩的事了。”

  徐懋宁好笑地道:“她在漂亮国,挣钱捐款做军需。我上哪追她去啊?把她喊回来,一个月五万刀你替她出啊?肯定是邱鑫泉告诉你的。妈,晚了!晚了整整五年了——”

  徐老爷子道:“校方还有军方高层,就是怕你步了高煜的后尘。培养一个像你和高煜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容易么?从军,那也是需要些天赋的。不然同一年参军,为什么有人能做到将军,有人到了一定职级就只能原地踏步?折损了一个高煜已经让人惋惜不已了,再折损一个你......你们可都是军中大佬为今后几十年储备的将才啊!高家好歹还有个高煊,咱们家呢?”

  徐妈妈道:“是啊,你总要为爸爸、妈妈想想。我们只有你一个儿子!你看高煜连个孩子都没能留下。上次他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同程澜一起来军区。看着好凄凉啊!程澜还能找第二春,可那三个长辈呢?”

  徐懋宁道:“爷爷,妈妈,这一次我不会再妥协。我已经决定了!没有经历过战争,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华国的军魂,是要上了战场才能真正感受到的。”

  

手机上看
第491章

  国外公司的情况,国内要派人过来核实确实是非常的不方便。

  找大使馆吧,大使馆日常事务还忙不过来呢,未必有空。

  而且全国那么多地方都有需求,它也管不过来啊。管一家不管一家么?

  于是这些一把手、二把手就纷纷找自己私人的海外关系帮忙。

  高战清经常把程澜挂嘴边上。这位老战友就是前些天到北京开会,去喝了他的寿酒。

  回到驻地遇上这么一茬事,就把程澜想起来了。

  电话就打到了高战清那里,拜托他帮忙联系一下。

  这一个不好,就是国有资产流失。而且这样的万人大厂的规模,损失搞不好直接就上亿了。

  另外这也关系到自己最后一班岗的盖棺定论。

  所以程澜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高战清听她毫不含糊的回答,当即挂断电话就给求助的老战友拨了过去。

  程澜这里从书房的传真机拿到资料看了看,就打电话让小叶去联系了两家位于不同市的、素有口碑的私人侦探社分别去查。

  两家距离att钢铁公司距离不一。

  这次调查产生的费用自然是要找国内报销的。

  此外她还把赵柯叫来了,和他说了这件事。

  “这一次算你是出差,你飞去当地好好走访一下。”

  这样三管齐下,就杜绝了侦探社协助欺骗以及赵柯人地生疏查得不够全面的情况。

  赵柯点头。保护国有资产,这的确是责无旁贷。

  如果真让骗走上亿,那对工人可是雪上加霜。

  程澜道:“回头查清楚了,你就飞回去当面和人说说具体情况。也算是来了半年,回去探个亲。公费!”

  当面要说得跟清楚些。

  那家如果不主动给报销,她就自己给赵柯报销。

  不过,懂做人的话,都会主动给报销了的。这可是一个大人情,而且万一弄错了是要担责任的。

  甚至可能影响她将来回国之后在体制内的任用和升迁。

  赵柯笑开,“唉,好的。”

  离家日久,他是真的挺想媳妇儿和孩子的。

  程澜是预备八月去中东接孩子把小叶带上做帮手,到时候回了北京也让小叶回家探个亲。

  下一步就看齐欢那里文化沙龙搞不搞得起来了。

  搞得起来,六月份可以再带五个大小厨师出来,继续开私房菜馆。

  反正菜和调料都是现成的。

  她就卖高端华国菜。

  马先生这种优质华商就是她的目标客户了。

  不过,国内的万人大厂这都要准备改制了么?

  社会上现在一点这方面的风声都没有。

  这会儿应该消息还没有传开,下头的工人还不知道。只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和国外的公司勾兑。

  万人大厂,国企啊!

  到时候重组了,上万名工人怎么办?

  不过这个事如今肯定是才有点苗头。真正改制估计还得两三年之久。

  这么大的case,一开始的谈判都能谈很久的,谈上一年半不足为奇。

  尤其华国的经济体制还不是全然的市场经济。

  也是因此地方大员也必须为国有资产负责,出了差错弄不好政治前途就毁了。

  而且,总得把安顿工人的事相对妥善的处理好了才能最后签字。

  但是,有这个苗头了,那普通工人的日子过些年可就不好过了。

  程澜现在都还记得幼时六叔公的儿子进到县城的工厂当工人,当时全村都轰动了。

  六叔公还请了流水席。

  那年头普通人家最好的前程就是当工人和参军了。

  至于像肖晨那样还想等着接班的工二代,恐怕没有一个铁饭碗给他了。

  这回都不用他和继母带来的兄弟竞争了。

  肖晨他爸想得很好,反正林家肯定能安排好这个外孙。就想把资源把在手里,这样后头娶的那个才能成日围着他转。

  据说他和人讲以前跟林锦熙一起过的那是什么日子啊?

  他处处捧着、让着,人家还不是看不上他。

  如今这个,靠着他过日子、靠着他供养儿女读书,把他伺候得那叫一个舒服。

  真要走到国有大厂都得改制的地步,他的铁饭碗也就不铁了。

  如果要改制,肯定不只拜托她帮忙调查的这一家。肯定是全国范围内的。

  倒也不是太奇怪啊,农民80年就已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

  工厂会有变革也不奇怪。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就是这么残酷的。

  大叔和赵柯之前已经把新泽西州的□□搞定了。

  具体用了什么方法程澜没过问,她只要结果。

  这样一来,华盛顿大使馆的人要买地道的华国菜就容易多了。

  不过,和国内的价格比,那就真的是豆腐都运成了肉价。

  改天打电话问问曲君,做个顾客回访。

  这三月的利润汇总起来,应该有33万刀左右。有些部门同样得花钱打点。

  等深圳那边有确切的买地不需要付全款的消息,她就可以着手买第三个库房了。

  之前的104万刀的余额,目前只花了20万刀买货车。

  到月底她漂亮国这边差不多能有120万刀了。

  国外260万人民币。

  她私人账户还有22万刀。

  钱还是不多啊,支撑不起她的商业版图。

  漂亮国50个州,每个州都有不少华人。她自然是想把市场尽可能的拿下的。

  虽然华人在漂亮国占总人口比例不高,属于‘少数民族’。

  但绝对数量可也不少了,应该在百万左右。

  所以她得尽可能多的开店赚钱才是。

  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下一次经济危机来临,她扛不住的。

  她可不想成为破产浪潮中的一个。

  她给艾米丽打了电话,“如果人手跟得上,康涅狄格州的生鲜店也可以着手准备了。”

  “好的,BOSS。”

  康涅狄格州也开上店,她这就开到波士顿了啊。

  程昕端着补品出来对程澜道:“别想那么多了,赶紧把这吃了。然后我陪你在附近的绿化带走走。”

  程澜家里没男人,却挺了个大肚子。

  周围的中产邻居们都见怪不怪,仿佛这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一般。

  程澜道:“昕姐,过来一个多月了,你想不想姐夫啊?”

  这一个多月,萧清远一直没有露个面。

  程澜觉得挺清净的。

  程昕也觉得挺好。不然真是挺尴尬的,怎么给小鱼儿介绍啊?

  他才弄不懂那么多呢,只会问姐姐和他怎么不是一个爸爸。

  自家亲爸一个多月没见到,他倒是很念叨了几回。

  这会儿听堂妹问起,昕姐道:“老夫老妻的了,还说什么想不想啊。不过,严打结束,他们的工作终于稍微轻松些了。”

  “彻底结束了啊?”

  “是啊,都严打整整四年了。不过,国内治安确实是整肃了。”

  程澜道:“时间过得真的好快啊!我记得那会儿高煜才刚刚调回北京。”

  昕姐看看她,“听说过年的时候徐懋宁又去了咱们村啊?”

  “是的。不过他今年就要毕业,以正连级的身份参战。正连级,最容易牺牲的职级。都是连长带着冲锋陷阵啊。”

  “不是说他可以直接保送读博士,等博士毕业出来就是正营级了么?”

  程澜道:“怕错过这场战争吧,说到底是骨子里军人之后的血性。估计这回又要跟他妈妈去抗争了。”

  这回如果抗争成功了,她就信他真的是成长了。

  不然,还是那个不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

  她想得没错,临近毕业,教授还是觉得以徐懋宁的成绩如果上前线被炮灰掉了未免太可惜。

  于是给徐老爷子打了电话,“红军那会儿还有陈赓大将他们干部团的人不上战场呢。像徐懋宁这样各方面都很突出的人才,没有必要让他去像普通士兵一样冲锋陷阵。我听说北京军区高老那个最出色的孙子就是这么牺牲掉的。很多首长都为此惋惜不已。炮弹可不长眼睛啊!军中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战士。徐懋宁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应该让他继续深造,而不是由得他任性上前线。这就是革命的分工不同而已。”

  徐老爷子挂了电话,让徐懋宁回家一趟。

  他这会儿也没什么课了,就是在写军事论文。

  接到电话也知道是为了什么,便坐火车回了成都。

  等他回到家稍微休息了一下,徐老爷子就把他叫到了跟前,“你老师肯定什么都掰开了、揉碎了的给你讲了。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去?”

  “爷爷,抗美援朝之后30年我们才经历了这一次战事。一个好的将领,一定是战火中锤炼出来的。我又不是为了混那颗将星。”

  “你这说的什么话?革命的分工不同而已,难道后方的人都是贪生怕死的?像你林伯伯那样搞后勤不重要?”

  “重要,后勤补给当然重要,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补给。但我又不是后勤上的人。”

  徐老爷子道:“学校的安排你不服从,家里的劝告你也不听。就是要上前线是吧?”

  徐懋宁道:“爷爷,我今年已经24岁了,能不能有点自主权?”

  书房的门被人推开,徐妈妈跑了进来。徐爸爸同样是在外地当兵回不来。

  “懋宁,程澜不是说因为不想再承受第二次,所以拒绝你么。妈妈再也不拦着你了,你去追她吧。你去把她追回来,好好过日子。如果要妈妈去给她低头才可以,妈妈也愿意的。我以后绝不插手你们俩的事了。”

  徐懋宁好笑地道:“她在漂亮国,挣钱捐款做军需。我上哪追她去啊?把她喊回来,一个月五万刀你替她出啊?肯定是邱鑫泉告诉你的。妈,晚了!晚了整整五年了——”

  徐老爷子道:“校方还有军方高层,就是怕你步了高煜的后尘。培养一个像你和高煜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容易么?从军,那也是需要些天赋的。不然同一年参军,为什么有人能做到将军,有人到了一定职级就只能原地踏步?折损了一个高煜已经让人惋惜不已了,再折损一个你......你们可都是军中大佬为今后几十年储备的将才啊!高家好歹还有个高煊,咱们家呢?”

  徐妈妈道:“是啊,你总要为爸爸、妈妈想想。我们只有你一个儿子!你看高煜连个孩子都没能留下。上次他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同程澜一起来军区。看着好凄凉啊!程澜还能找第二春,可那三个长辈呢?”

  徐懋宁道:“爷爷,妈妈,这一次我不会再妥协。我已经决定了!没有经历过战争,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华国的军魂,是要上了战场才能真正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