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灼一去长春宫, 便被纳灵皇后给留了下来。
皇后准备了三本小册,皆是时下长安城内杰出子弟,画了画像来要女儿挑选。
花有盈和许如意见状, 自是走了, 花灼只觉头大,“母后——”
“莫要央我, ”纳灵皇后不理她这茬, 花灼身为嫡公主, 享受金食玉露, 集万千宠爱,可身份越高责任也越大,如今已过及笄之年,纳灵皇后盼着花灼能留在长安城, 莫要往后前朝将和亲之请打到花灼身上,
“你速来看看,母后都给你看过了, 一个个具是不错人才, 今年新科状元郎和探花郎也在内,但母后想状元郎大抵不太愿意。”
本朝有令, 尚公主便不可入朝为官, 所以从前来花灼面前游荡的多是世家子弟,江之洁位列其中身份最为尊贵。
考科举功名出身,有志向的几位寒门学子在数年前一次大酺恨不得离原身等公主们八丈远, 生育嫡公主的纳灵皇后为当年状元郎赐酒一杯,状元郎脸都白了。
但也有功名在身者是专为吸引公主注意, 享一生平安清福的。
例如说今年探花郎。
纳灵皇后将探花郎的画像递给花灼,颇为高兴, “今年的探花郎,名字叫柳曼芊,三月时大酺母后见过一次,这画像画不出他半分神韵——”
画像举到了眼前,花灼不想看也侧眸望了一眼,只这一眼,她便定了定,继而微蹙了下眉心。
纳灵皇后见她没话说了,当即喜笑颜开,
“是不是生了张极好的颜色?他骑马过朱雀桥时,据说凭借一张好相貌将一众青年才俊都压了下去,但母后看重的是他性情好相与,不似寻常酸儒一般心有傲慢对女子总有挑剔,乖顺又柔和,这样子的灼儿喜欢吗?”
花灼皱着眉心,极轻的抿了下唇。
实话实说,如今的她已看过世间至美,瞧其他人再无惊艳之感,且花灼本就不太看重颜色,又在寺院修行大半年,自是对这些毫无感情。
只是这探花郎长得......
花灼瞅着画像,“母后,这探花郎你细瞧过没有?就是生的这样一双凤目,男生女相的样子吗?”
纳灵皇后摸不清楚她这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啊,相貌生的极好,你不喜欢他貌比潘安?嫌他阴柔了些?喜欢更有男子气概的?”
那倒不是。
花灼心绪几分复杂的放下画像,也不知怎么回宫这几日总是不得安宁,现下翻看个画像都能见到个相貌与赵玉京有几分相似的人,母女二人在殿内翻看画像到下午,花灼累的无以复加,纳灵皇后却不疲累,还喊了几个有空的来花灼面前露了脸,一直到傍晚,才听说皇上回宫了。
纳灵皇后忙要宫女替她梳妆打扮,鬓间戴满金钗,拖曳着金丝缕衣出来时,听闻皇上先去许如意如今暂居的殿内看了眼,当即不悦起来。
“母后——”
花灼见纳灵皇后面色不好,有心想宽慰几句,否则以后她夹在许如意与纳灵皇后之间更为难,纳灵皇后怎么会不知道她内心所想,磨得尖锐的指尖戳了戳花灼的眉心朱砂痣。
“你还想为他说话,”
纳灵皇后心里怨愤不已,“从前你见他第一面起就像丢了魂一样,要我说你父皇这些孩子里就数你最像他,也难怪你父皇一直以来最疼惜的就是你,”
说着说着,纳灵皇后都气笑了,“往后可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傻孩子,你见了你那如意哥哥第一眼便像丢了魂似的,吵着闹着喊他好哥哥,听说你父皇见他母亲崇安贵妃第一眼时也跟你差不多,”
纳灵皇后气的又戳了戳她眉心,“你这傻孩子,你如盈哥哥性格不比那冷清清的要好多了?”
崇安贵妃是许如意已故生母,据传貌若白莲清纯姝丽,且极擅诗书文墨。
当今圣人尚在东宫时,娶的第一位侧妃便是崇安贵妃,纳灵皇后是圣人即将登基之前自西域和亲而来,貌若秋棠般妖冶明艳,自持身份也不屑欺压她人,但颇为不喜崇安贵妃。
原身尚小时,纳灵皇后偶尔用膳时会嘟囔几句崇安贵妃的坏话,顶多就是冷哼几句崇安贵妃没自己好看,冷清清的不知道有什么滋味。
她这几分不满,待听通传太监一句皇上驾到时当即一扫而空,牵带着花灼起身,“臣妾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花灼紧随其后,低头行礼,“儿臣给父皇行礼。”
“都起来吧。”
皇上面上染笑揽起纳灵皇后一条软臂,他此次离宫是去泡温泉药浴疗愈腰疾,花灼看见他,气色是好了不少。
“父皇——”
花灼似原身一般也到皇上身边,皇上面上本还有几分疲惫,当下也松懈许多,纳灵皇后忙要厨房布菜,席间,皇上只吃了碗南瓜羹便停了筷。
“皇上,您只吃这么些啊?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不是,”皇上道,“方才在如意那里跟他吃了些,便吃不下什么了。”
纳灵皇后面上笑容一僵,“看来是吃了好东西,难得臣妾还亲手做了菜,皇上竟一口也没动。”
皇上愣了下,转而笑起,“灵儿亲手做的那朕可要尝尝才行。”
他二人闲聊,花灼有一搭没一搭摆弄着袖口的刺绣,一顿饭吃完,天色已经彻底黑了,皇帝尚有事务在身,先行离去,花灼拜过纳灵皇后,紧随皇帝龙辇小跑出去,身后的宫人都没追上她。
拖抗着龙辇的小太监听到小跑声,还以为是哪个不长眼的宫人发了失心疯,回头一看,见是气喘吁吁的花灼,当即礼仪都忘了,
“公主殿下?”
“陈公公。”
花灼点了下头,旁侧龙辇上眉目含几分疲累的皇上目光落下。
当今圣人在外脾气尚好,实则却颇含不怒自威,隐晦冷厉,要儿女都对他有几分隔阂。
龙辇停下来,皇上坐在龙辇上垂眸道,“怎么了?”
“父皇,儿臣有话想要问您,您可以告知儿臣一二吗?”
圣人一向不喜他人拐弯抹角,闻言点了下头,“说吧。”
花灼要龙辇继续走,不必管她,只是龙辇随她步伐缓慢了许多,花灼在旁侧道,
“数日前,儿臣寄给了父皇北寒朝谢玉屏诗集,不知父皇有没有收到?”
“嗯。”
皇上揉了揉眉心,花灼直白道,“父皇可否告知儿臣一些关于北寒朝的事情?”
这话倒是引了皇上几分兴趣,他瞧向花灼,似是不知道一向骄矜的女儿怎的忽然转了性子。
花灼听到脑海中的阴德提醒音,也愣了愣。
原身的愿望有一个,是孝敬父皇母后,花灼之前寄信件时还给皇上皇后寄了礼物,可赚来的阴德只有纳灵皇后一个人的,如今花灼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是皇上没收到,而是皇上不需要寻常礼物,他感兴趣的东西并非是这个。
“怎的忽然好奇北寒朝的事情了?”
“若我说了,父皇可会觉得女儿失心疯?”
花灼自发对其改了个自称,皇上道,“你说,是出了什么事情?你如意哥哥都成道士,与那阴间鬼缠斗了,朕也好奇你还能说出多离奇的事情来唬朕一跳。”
花灼也难得真切的笑了。
从前原身最不喜欢的就是和皇上相处说话,觉得受拘束,害怕,宫内的孩子们都这样,花有盈次次与皇帝说话,次次额头冒冷汗。
可花灼如今却觉得难得放松。
许久未曾有过了。
“那我就说了,”
旁边,陈公公笑着给花灼提灯笼,花灼望着青石地上的光影道,
“女儿此次出去游历的这一趟,总觉得是上天指引,才发现了那位谢老先生的诗集,女儿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因为偶然一次做梦梦到了有关于北寒朝的过往,”她低垂着眸子,轻声道,
“女儿深受感触,所以想多问问。”
“北寒朝——”
皇上转着拇指玉扳指,竟真的没生气,望头顶星亮夜空道,“朕早年在外,歼灭心教余党,恐怕时下除董太傅以外,就数你父皇我知道的最多了。”
当朝董太傅是圣上从小到大的友人,想必是这二人当初一同研究过北寒朝的过往。
“父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前王朝兴衰,想必也比儿臣知道的多的多。”
皇帝笑了一下,“北寒朝......当初是由一介书生赵冯仪,携领一众惊世才子在乱世之中所建,其中有极擅笔墨颇得民心的谢玉屏,和擅武为武曲星下凡间的将领刘历,赵冯仪本身才能也要朕望尘莫及——”
“皇上莫要妄自菲薄,”旁侧陈公公笑道,“奴才觉得您比明贞帝可不差。”
皇上摇头,面朝花灼,“当初乱世出英雄,世人的聪明才智,勇武冲锋绝非如今国泰民安之下的凡人能比,朕也只是活在国泰民安之下的帝王罢了。”
当今圣人颇为谦虚谦卑,大抵是因了解心教与北寒朝过往过多的缘故,时下亦是行君子道,只求国泰民安。
“赵冯仪称帝后,娶发妻,名字朕不确定,但知道封号是静瑶皇后,这二人在当初乱世便不分离,静瑶皇后相貌极美,担得起后人形容其月中嫦娥四字,当初本有太多更好归宿,却执意与赵冯仪长相厮守,
赵冯仪多次九死一生,静瑶皇后直言他若出半分差池,自己也不会独活,赵冯仪称帝后,亦与静瑶皇后一生一世一双人,前朝自然多有介怀,毕竟乱世之中,赵冯仪又根基未稳,且他与静瑶皇后成亲多年,也只生育过一个女儿,可赵冯仪还是执意如此。”
陈公公与皇帝颇为亲近,闻言亦是点头,“这样说起来,奴才想,恐怕也是因着明贞帝与静瑶皇后如此心性,才生出那几位刚烈儿女。”
见花灼茫然,皇帝并未说话,只点了下头,要陈公公随意,不必有任何拘束。
陈公公道,“奴才当初听皇上说的时候便感触颇深,明贞帝与静瑶皇后的第一个女儿乐舒公主二十五岁时前去和亲,当初心教肆虐,北寒朝覆灭时她也随其夫顽强抵抗,却没造出第二份佳话史诗,
与其夫喝了毒药躺在棺椁里,临死前在殿内放大火,死都不要心教得半片尸身,二皇子亦是烈性,讨伐心教途中被心教囚押,三皇子......”
陈公公望了眼旁侧皇上,“奴才只是听闻,三皇子生来便被谢玉屏占算出天命,汇集文昌文曲及武星做命,也确实生来便极为不凡,但是......却与心教同流合——”
“他可没有与心教同流合污,”皇上开口,“你还是知道不够多啊。”
陈公公躬身笑,“皇上可别笑话奴才,奴才也就是在您当年跟董太傅闲聊时听了几耳朵,觉得挺有趣儿。”
“他是被心教诓骗了,”
皇上说到这里时,还蹙了下眉,
“赵冯仪一介书生,早年征战沙场,为流民殚精竭虑,身子骨很快便垮了,静瑶皇后虽为女中豪杰,奈何关心则乱,内外又是一片动荡,她便作主张,要当时颇露头角的一位文官柳如晦来教□□赵玉京,”
花灼终于听到了赵玉京的名字时,心好似被一只手攥了一下。
她低垂着头,总觉得说不上来,只在心中想,若是父皇也只会说一些有关于赵玉京的坏话,那她不论如何,也要告诉父皇,她觉得赵玉京本来不是那种人。
“可这柳如晦,实则是心教的无名氏。”
陈公公愣了,如今世间残存北寒朝书籍甚少,皆在当年被心教毁灭,北寒朝的皇宫被心教大火连烧七日,亦大厦倾颓,灰飞烟灭。
“皇上,无名氏是什么啊?”
“无名氏是心教豢养的死侍,当初山河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心教便收养了好多这类无名无姓不知父母的孩童,给口狗都不愿意吃的冷饭,教习这些孩童心教理念,便成了心教手里的一把把尖刀,心教历代都是这样过来的。”
陈公公听着都心里发寒,国泰民安的世代,听这些人间炼狱总觉得吓人。
“这柳如晦极为不一般,生性残忍无道,对他人痛苦眼泪无知无觉,甚至总起施虐之心,”
皇上似是想起什么,想说,又望了眼旁侧面色不大好看的花灼,将要说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当初北寒朝太子奏与世令一曲闻名天下,为乱世之中人心所向,北寒朝受心教憎恨时,柳如晦恐怕只单单憎恨太子赵玉京,不然怎么会这么想毁了他。”
“毁了他......?”花灼抬起头,面朝向皇帝。
皇帝一向不想子女成温室花朵。
他思忖片刻,点了下头,
“柳如晦成为太子先生后,谢玉屏便自请回老家了,太子没什么缺点,唯一的缺点便是多愁善感,与性情刚烈豪爽的兄姐弟妹不同,乍然失了从小教习自己的谢先生,性情便展现了孤闷踌躇之态,也是因此才要柳如晦挖掘空隙,”
皇上摇了摇头,
“柳如晦还将当初一步步骗取太子信任,喂太子吃一类名叫逍遥丹的心教秘药等等都记在本子上,他恐怕是觉得很有意思,这柳如晦思想与常人不同,最喜欢的事情便是将活的好好的牲畜剖解,或是淫.奸他人妻子,且只要家庭幸福美满的,他如此活了三十多年,终于碰上了太子赵玉京,将芝兰玉树的太子掐在手中亲手毁灭成了他最喜欢也是最想做的事情。”
盛夏夜风拂过。
本该心旷神怡。
花灼却觉得冷。
冷到她听到自己的牙关微微发颤,磕碰。
“他可真是做了不少事情,”皇上说起这个,不怒自威的脸上竟都露出几分嫌恶,
“先是派遣他人,喂本就身有弱症的太子吃逍遥丹,要其上瘾,整日思绪癫狂,当初静瑶皇后腹背受敌,本一心将希望尽数寄托在太子身上,见太子变成如此模样,且还好不了的样子,久而久之便生起了放弃之心,将太子整日关在静室里不见外人,
太子以为自己被亲人抛弃嫌厌,本就多愁善感的敏感心绪难以接受,对逍遥丹也越来越无法脱离,后又在北寒朝将倾之际,被柳如晦劫拐至心教。”
皇上说到这里,似觉太过惨无人道,都有些不太想说了。
可陈公公听的很难受,忍不住好奇,“皇上,然后呢?您别讲一半儿就不讲了啊,那奴才今儿晚上该睡不着了。”
皇上笑看他一眼,“那之后,柳如晦先是整日对其拳打脚踢,后一步步灌输心教理念,告知其弱肉强食的道理,且每日,据柳如晦所记,他会带些活物要太子与其厮杀搏斗,若太子赢了,才有饭吃,若输了,便自行葬送对方腹中,死在对方手下,那赵太子恐怕也当真是身有天命,竟次次都赢了,”
皇上忽的叹出口气来,“直到柳如晦开始一个个送他的亲人过来。”
“柳如晦最喜欢看到的,便是亲人反目成仇,爱侣成仇敌,世间生灵涂炭,若是太子不杀,他便拿刀子一点一点去折磨太子的亲人,直到将太子逼迫到疯魔,自甘愿要亲人死个痛快。”
陈公公都觉得难受。
“皇上,心教真是该死,万幸心教自姬朝便被围攻,到咱们秋朝已被歼灭的所剩无几,否则奴才今夜觉都睡不踏实了。”
皇上却笑了几声。
“歼灭心教,姬朝确实立下大功,但若没有这位身有天命的太子,也不会有接下来的姬朝,”
皇上笑看他道,“那位太子临死之前装疯卖傻,能出的洋相蠢相具都做了,才换得机敏警惕一世的柳如晦一时的松懈,被赵太子偷藏了一片瓷碗碎片,一把割破了柳如晦的脖子,当初柳如晦如日中天,他一倒,心教可不就成了一盘散沙?便是心教有数不清的人与柳如晦一般冷血无情,也再找不出一个有柳如晦那畜生的经世之才,也是如此,才换得后来的姬朝。”
陈公公闻言,哀叹不已,龙辇多绕了青石路两圈,众人虽累,听皇帝讲当初北寒朝的兴衰也不禁入迷,可路到底有尽头,养心殿便在前方,龙辇放下,皇帝起身,对面上没什么情绪的女儿笑道,
“父皇一向不喜你们兄弟姐妹各个如温室花朵,人在乱世之中,能激发出难以想象的才干智略,同理,常年安逸享乐亦会要自身大不如前,人懒惰则丧智,今日父皇愿意与你说这些,也是因你与你如意哥哥走南闯北这一趟,父皇看出你与从前不同了,成长了,”
他拍拍女儿的头
“好孩子,莫要听这些便心酸难过,过往兴衰,世人挣扎求生,颠沛流离具不容易,咱们如今能活在安泰之时,亦要时刻谨记身前葬送多少先辈才换回了如今平安之日,似北寒朝赵太子的勇猛刚烈之人还有太多太多,你若想听,父皇很愿意给你讲。”
花灼望着皇帝背影进养心殿。
她身边没带宫人,一个人走在青石地上,望眼前繁华行宫。
似北寒朝太子的人,还有太多太多。
可是在她心里只有这一个赵玉京。
花灼从未如此庆幸他已经灰飞烟灭,随生他养他的北寒朝一起,再不会留存于这世间再受苦楚。
否则他若得知从前,又该如何自处?
原来是因为这样,原书中走到结局,才会自愿魂飞魄散吗?
也是这一刻,花灼才觉得心痛。
匆匆走出几步,还是有些喘不上气来,正走到方才拦住皇上的宫墙之下,便望见正中低头瞅着青石地,走过来又绕过去的小太监。
他苍白的手里提着盏宫灯,有几位大太监在旁边,似是把他给拦了下来,他来来回回的渡步,连花灼走到近前了还没发觉。
“来喜?”
他先是一顿,继而一点点抬起头来。
宫灯映亮他半片苍白下颚,他上半张脸被帽子遮着,看不清楚,却是上前一步,薄唇一开一合。
花灼先是闻到了他身上的浓烈花香,透着脂粉浮气,上午明明跟他如此说了,可他身上的香味丝毫没消散不提,反倒更浓了。
“……公主做什么去了?”帽沿下,他的眼直直望着花灼,“他们都拦着奴才,不让奴才过去寻你。”
花灼自认与来喜没有亲近到这地步,可她没想太多,“方才与父皇说了会儿话。”
“说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他跟在花灼身边,脚步轻的像是没有脚步声,“奴才忙完一趟回来,您便不在了。”
他声音阴阴柔柔的,无悲也无喜,但总觉得轻飘飘,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的感觉,花灼轻蹙了下眉,来喜忽的对她跪了下来。
“奴才错了,公主,您别生气。”
“我没生气,你先起来吧。”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花灼见他下跪,愣了愣,下意识弯腰扶住他小臂,那股子脂粉花香越发浓郁,来喜被她扶着起来,似乎是笑了一声。
“公主。”
“嗯?”
“奴才真喜欢伺候您,”
可能是太黑了,也太暗了。
花灼听着他阴柔,且毫无起伏波动的声音一顿,他走路轻轻的,就像脚根本没有踏到地上一样轻。
“奴才就喜欢当奴才伺候公主。”
花灼一去长春宫, 便被纳灵皇后给留了下来。
皇后准备了三本小册,皆是时下长安城内杰出子弟,画了画像来要女儿挑选。
花有盈和许如意见状, 自是走了, 花灼只觉头大,“母后——”
“莫要央我, ”纳灵皇后不理她这茬, 花灼身为嫡公主, 享受金食玉露, 集万千宠爱,可身份越高责任也越大,如今已过及笄之年,纳灵皇后盼着花灼能留在长安城, 莫要往后前朝将和亲之请打到花灼身上,
“你速来看看,母后都给你看过了, 一个个具是不错人才, 今年新科状元郎和探花郎也在内,但母后想状元郎大抵不太愿意。”
本朝有令, 尚公主便不可入朝为官, 所以从前来花灼面前游荡的多是世家子弟,江之洁位列其中身份最为尊贵。
考科举功名出身,有志向的几位寒门学子在数年前一次大酺恨不得离原身等公主们八丈远, 生育嫡公主的纳灵皇后为当年状元郎赐酒一杯,状元郎脸都白了。
但也有功名在身者是专为吸引公主注意, 享一生平安清福的。
例如说今年探花郎。
纳灵皇后将探花郎的画像递给花灼,颇为高兴, “今年的探花郎,名字叫柳曼芊,三月时大酺母后见过一次,这画像画不出他半分神韵——”
画像举到了眼前,花灼不想看也侧眸望了一眼,只这一眼,她便定了定,继而微蹙了下眉心。
纳灵皇后见她没话说了,当即喜笑颜开,
“是不是生了张极好的颜色?他骑马过朱雀桥时,据说凭借一张好相貌将一众青年才俊都压了下去,但母后看重的是他性情好相与,不似寻常酸儒一般心有傲慢对女子总有挑剔,乖顺又柔和,这样子的灼儿喜欢吗?”
花灼皱着眉心,极轻的抿了下唇。
实话实说,如今的她已看过世间至美,瞧其他人再无惊艳之感,且花灼本就不太看重颜色,又在寺院修行大半年,自是对这些毫无感情。
只是这探花郎长得......
花灼瞅着画像,“母后,这探花郎你细瞧过没有?就是生的这样一双凤目,男生女相的样子吗?”
纳灵皇后摸不清楚她这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啊,相貌生的极好,你不喜欢他貌比潘安?嫌他阴柔了些?喜欢更有男子气概的?”
那倒不是。
花灼心绪几分复杂的放下画像,也不知怎么回宫这几日总是不得安宁,现下翻看个画像都能见到个相貌与赵玉京有几分相似的人,母女二人在殿内翻看画像到下午,花灼累的无以复加,纳灵皇后却不疲累,还喊了几个有空的来花灼面前露了脸,一直到傍晚,才听说皇上回宫了。
纳灵皇后忙要宫女替她梳妆打扮,鬓间戴满金钗,拖曳着金丝缕衣出来时,听闻皇上先去许如意如今暂居的殿内看了眼,当即不悦起来。
“母后——”
花灼见纳灵皇后面色不好,有心想宽慰几句,否则以后她夹在许如意与纳灵皇后之间更为难,纳灵皇后怎么会不知道她内心所想,磨得尖锐的指尖戳了戳花灼的眉心朱砂痣。
“你还想为他说话,”
纳灵皇后心里怨愤不已,“从前你见他第一面起就像丢了魂一样,要我说你父皇这些孩子里就数你最像他,也难怪你父皇一直以来最疼惜的就是你,”
说着说着,纳灵皇后都气笑了,“往后可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傻孩子,你见了你那如意哥哥第一眼便像丢了魂似的,吵着闹着喊他好哥哥,听说你父皇见他母亲崇安贵妃第一眼时也跟你差不多,”
纳灵皇后气的又戳了戳她眉心,“你这傻孩子,你如盈哥哥性格不比那冷清清的要好多了?”
崇安贵妃是许如意已故生母,据传貌若白莲清纯姝丽,且极擅诗书文墨。
当今圣人尚在东宫时,娶的第一位侧妃便是崇安贵妃,纳灵皇后是圣人即将登基之前自西域和亲而来,貌若秋棠般妖冶明艳,自持身份也不屑欺压她人,但颇为不喜崇安贵妃。
原身尚小时,纳灵皇后偶尔用膳时会嘟囔几句崇安贵妃的坏话,顶多就是冷哼几句崇安贵妃没自己好看,冷清清的不知道有什么滋味。
她这几分不满,待听通传太监一句皇上驾到时当即一扫而空,牵带着花灼起身,“臣妾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花灼紧随其后,低头行礼,“儿臣给父皇行礼。”
“都起来吧。”
皇上面上染笑揽起纳灵皇后一条软臂,他此次离宫是去泡温泉药浴疗愈腰疾,花灼看见他,气色是好了不少。
“父皇——”
花灼似原身一般也到皇上身边,皇上面上本还有几分疲惫,当下也松懈许多,纳灵皇后忙要厨房布菜,席间,皇上只吃了碗南瓜羹便停了筷。
“皇上,您只吃这么些啊?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不是,”皇上道,“方才在如意那里跟他吃了些,便吃不下什么了。”
纳灵皇后面上笑容一僵,“看来是吃了好东西,难得臣妾还亲手做了菜,皇上竟一口也没动。”
皇上愣了下,转而笑起,“灵儿亲手做的那朕可要尝尝才行。”
他二人闲聊,花灼有一搭没一搭摆弄着袖口的刺绣,一顿饭吃完,天色已经彻底黑了,皇帝尚有事务在身,先行离去,花灼拜过纳灵皇后,紧随皇帝龙辇小跑出去,身后的宫人都没追上她。
拖抗着龙辇的小太监听到小跑声,还以为是哪个不长眼的宫人发了失心疯,回头一看,见是气喘吁吁的花灼,当即礼仪都忘了,
“公主殿下?”
“陈公公。”
花灼点了下头,旁侧龙辇上眉目含几分疲累的皇上目光落下。
当今圣人在外脾气尚好,实则却颇含不怒自威,隐晦冷厉,要儿女都对他有几分隔阂。
龙辇停下来,皇上坐在龙辇上垂眸道,“怎么了?”
“父皇,儿臣有话想要问您,您可以告知儿臣一二吗?”
圣人一向不喜他人拐弯抹角,闻言点了下头,“说吧。”
花灼要龙辇继续走,不必管她,只是龙辇随她步伐缓慢了许多,花灼在旁侧道,
“数日前,儿臣寄给了父皇北寒朝谢玉屏诗集,不知父皇有没有收到?”
“嗯。”
皇上揉了揉眉心,花灼直白道,“父皇可否告知儿臣一些关于北寒朝的事情?”
这话倒是引了皇上几分兴趣,他瞧向花灼,似是不知道一向骄矜的女儿怎的忽然转了性子。
花灼听到脑海中的阴德提醒音,也愣了愣。
原身的愿望有一个,是孝敬父皇母后,花灼之前寄信件时还给皇上皇后寄了礼物,可赚来的阴德只有纳灵皇后一个人的,如今花灼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是皇上没收到,而是皇上不需要寻常礼物,他感兴趣的东西并非是这个。
“怎的忽然好奇北寒朝的事情了?”
“若我说了,父皇可会觉得女儿失心疯?”
花灼自发对其改了个自称,皇上道,“你说,是出了什么事情?你如意哥哥都成道士,与那阴间鬼缠斗了,朕也好奇你还能说出多离奇的事情来唬朕一跳。”
花灼也难得真切的笑了。
从前原身最不喜欢的就是和皇上相处说话,觉得受拘束,害怕,宫内的孩子们都这样,花有盈次次与皇帝说话,次次额头冒冷汗。
可花灼如今却觉得难得放松。
许久未曾有过了。
“那我就说了,”
旁边,陈公公笑着给花灼提灯笼,花灼望着青石地上的光影道,
“女儿此次出去游历的这一趟,总觉得是上天指引,才发现了那位谢老先生的诗集,女儿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因为偶然一次做梦梦到了有关于北寒朝的过往,”她低垂着眸子,轻声道,
“女儿深受感触,所以想多问问。”
“北寒朝——”
皇上转着拇指玉扳指,竟真的没生气,望头顶星亮夜空道,“朕早年在外,歼灭心教余党,恐怕时下除董太傅以外,就数你父皇我知道的最多了。”
当朝董太傅是圣上从小到大的友人,想必是这二人当初一同研究过北寒朝的过往。
“父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前王朝兴衰,想必也比儿臣知道的多的多。”
皇帝笑了一下,“北寒朝......当初是由一介书生赵冯仪,携领一众惊世才子在乱世之中所建,其中有极擅笔墨颇得民心的谢玉屏,和擅武为武曲星下凡间的将领刘历,赵冯仪本身才能也要朕望尘莫及——”
“皇上莫要妄自菲薄,”旁侧陈公公笑道,“奴才觉得您比明贞帝可不差。”
皇上摇头,面朝花灼,“当初乱世出英雄,世人的聪明才智,勇武冲锋绝非如今国泰民安之下的凡人能比,朕也只是活在国泰民安之下的帝王罢了。”
当今圣人颇为谦虚谦卑,大抵是因了解心教与北寒朝过往过多的缘故,时下亦是行君子道,只求国泰民安。
“赵冯仪称帝后,娶发妻,名字朕不确定,但知道封号是静瑶皇后,这二人在当初乱世便不分离,静瑶皇后相貌极美,担得起后人形容其月中嫦娥四字,当初本有太多更好归宿,却执意与赵冯仪长相厮守,
赵冯仪多次九死一生,静瑶皇后直言他若出半分差池,自己也不会独活,赵冯仪称帝后,亦与静瑶皇后一生一世一双人,前朝自然多有介怀,毕竟乱世之中,赵冯仪又根基未稳,且他与静瑶皇后成亲多年,也只生育过一个女儿,可赵冯仪还是执意如此。”
陈公公与皇帝颇为亲近,闻言亦是点头,“这样说起来,奴才想,恐怕也是因着明贞帝与静瑶皇后如此心性,才生出那几位刚烈儿女。”
见花灼茫然,皇帝并未说话,只点了下头,要陈公公随意,不必有任何拘束。
陈公公道,“奴才当初听皇上说的时候便感触颇深,明贞帝与静瑶皇后的第一个女儿乐舒公主二十五岁时前去和亲,当初心教肆虐,北寒朝覆灭时她也随其夫顽强抵抗,却没造出第二份佳话史诗,
与其夫喝了毒药躺在棺椁里,临死前在殿内放大火,死都不要心教得半片尸身,二皇子亦是烈性,讨伐心教途中被心教囚押,三皇子......”
陈公公望了眼旁侧皇上,“奴才只是听闻,三皇子生来便被谢玉屏占算出天命,汇集文昌文曲及武星做命,也确实生来便极为不凡,但是......却与心教同流合——”
“他可没有与心教同流合污,”皇上开口,“你还是知道不够多啊。”
陈公公躬身笑,“皇上可别笑话奴才,奴才也就是在您当年跟董太傅闲聊时听了几耳朵,觉得挺有趣儿。”
“他是被心教诓骗了,”
皇上说到这里时,还蹙了下眉,
“赵冯仪一介书生,早年征战沙场,为流民殚精竭虑,身子骨很快便垮了,静瑶皇后虽为女中豪杰,奈何关心则乱,内外又是一片动荡,她便作主张,要当时颇露头角的一位文官柳如晦来教□□赵玉京,”
花灼终于听到了赵玉京的名字时,心好似被一只手攥了一下。
她低垂着头,总觉得说不上来,只在心中想,若是父皇也只会说一些有关于赵玉京的坏话,那她不论如何,也要告诉父皇,她觉得赵玉京本来不是那种人。
“可这柳如晦,实则是心教的无名氏。”
陈公公愣了,如今世间残存北寒朝书籍甚少,皆在当年被心教毁灭,北寒朝的皇宫被心教大火连烧七日,亦大厦倾颓,灰飞烟灭。
“皇上,无名氏是什么啊?”
“无名氏是心教豢养的死侍,当初山河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心教便收养了好多这类无名无姓不知父母的孩童,给口狗都不愿意吃的冷饭,教习这些孩童心教理念,便成了心教手里的一把把尖刀,心教历代都是这样过来的。”
陈公公听着都心里发寒,国泰民安的世代,听这些人间炼狱总觉得吓人。
“这柳如晦极为不一般,生性残忍无道,对他人痛苦眼泪无知无觉,甚至总起施虐之心,”
皇上似是想起什么,想说,又望了眼旁侧面色不大好看的花灼,将要说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当初北寒朝太子奏与世令一曲闻名天下,为乱世之中人心所向,北寒朝受心教憎恨时,柳如晦恐怕只单单憎恨太子赵玉京,不然怎么会这么想毁了他。”
“毁了他......?”花灼抬起头,面朝向皇帝。
皇帝一向不想子女成温室花朵。
他思忖片刻,点了下头,
“柳如晦成为太子先生后,谢玉屏便自请回老家了,太子没什么缺点,唯一的缺点便是多愁善感,与性情刚烈豪爽的兄姐弟妹不同,乍然失了从小教习自己的谢先生,性情便展现了孤闷踌躇之态,也是因此才要柳如晦挖掘空隙,”
皇上摇了摇头,
“柳如晦还将当初一步步骗取太子信任,喂太子吃一类名叫逍遥丹的心教秘药等等都记在本子上,他恐怕是觉得很有意思,这柳如晦思想与常人不同,最喜欢的事情便是将活的好好的牲畜剖解,或是淫.奸他人妻子,且只要家庭幸福美满的,他如此活了三十多年,终于碰上了太子赵玉京,将芝兰玉树的太子掐在手中亲手毁灭成了他最喜欢也是最想做的事情。”
盛夏夜风拂过。
本该心旷神怡。
花灼却觉得冷。
冷到她听到自己的牙关微微发颤,磕碰。
“他可真是做了不少事情,”皇上说起这个,不怒自威的脸上竟都露出几分嫌恶,
“先是派遣他人,喂本就身有弱症的太子吃逍遥丹,要其上瘾,整日思绪癫狂,当初静瑶皇后腹背受敌,本一心将希望尽数寄托在太子身上,见太子变成如此模样,且还好不了的样子,久而久之便生起了放弃之心,将太子整日关在静室里不见外人,
太子以为自己被亲人抛弃嫌厌,本就多愁善感的敏感心绪难以接受,对逍遥丹也越来越无法脱离,后又在北寒朝将倾之际,被柳如晦劫拐至心教。”
皇上说到这里,似觉太过惨无人道,都有些不太想说了。
可陈公公听的很难受,忍不住好奇,“皇上,然后呢?您别讲一半儿就不讲了啊,那奴才今儿晚上该睡不着了。”
皇上笑看他一眼,“那之后,柳如晦先是整日对其拳打脚踢,后一步步灌输心教理念,告知其弱肉强食的道理,且每日,据柳如晦所记,他会带些活物要太子与其厮杀搏斗,若太子赢了,才有饭吃,若输了,便自行葬送对方腹中,死在对方手下,那赵太子恐怕也当真是身有天命,竟次次都赢了,”
皇上忽的叹出口气来,“直到柳如晦开始一个个送他的亲人过来。”
“柳如晦最喜欢看到的,便是亲人反目成仇,爱侣成仇敌,世间生灵涂炭,若是太子不杀,他便拿刀子一点一点去折磨太子的亲人,直到将太子逼迫到疯魔,自甘愿要亲人死个痛快。”
陈公公都觉得难受。
“皇上,心教真是该死,万幸心教自姬朝便被围攻,到咱们秋朝已被歼灭的所剩无几,否则奴才今夜觉都睡不踏实了。”
皇上却笑了几声。
“歼灭心教,姬朝确实立下大功,但若没有这位身有天命的太子,也不会有接下来的姬朝,”
皇上笑看他道,“那位太子临死之前装疯卖傻,能出的洋相蠢相具都做了,才换得机敏警惕一世的柳如晦一时的松懈,被赵太子偷藏了一片瓷碗碎片,一把割破了柳如晦的脖子,当初柳如晦如日中天,他一倒,心教可不就成了一盘散沙?便是心教有数不清的人与柳如晦一般冷血无情,也再找不出一个有柳如晦那畜生的经世之才,也是如此,才换得后来的姬朝。”
陈公公闻言,哀叹不已,龙辇多绕了青石路两圈,众人虽累,听皇帝讲当初北寒朝的兴衰也不禁入迷,可路到底有尽头,养心殿便在前方,龙辇放下,皇帝起身,对面上没什么情绪的女儿笑道,
“父皇一向不喜你们兄弟姐妹各个如温室花朵,人在乱世之中,能激发出难以想象的才干智略,同理,常年安逸享乐亦会要自身大不如前,人懒惰则丧智,今日父皇愿意与你说这些,也是因你与你如意哥哥走南闯北这一趟,父皇看出你与从前不同了,成长了,”
他拍拍女儿的头
“好孩子,莫要听这些便心酸难过,过往兴衰,世人挣扎求生,颠沛流离具不容易,咱们如今能活在安泰之时,亦要时刻谨记身前葬送多少先辈才换回了如今平安之日,似北寒朝赵太子的勇猛刚烈之人还有太多太多,你若想听,父皇很愿意给你讲。”
花灼望着皇帝背影进养心殿。
她身边没带宫人,一个人走在青石地上,望眼前繁华行宫。
似北寒朝太子的人,还有太多太多。
可是在她心里只有这一个赵玉京。
花灼从未如此庆幸他已经灰飞烟灭,随生他养他的北寒朝一起,再不会留存于这世间再受苦楚。
否则他若得知从前,又该如何自处?
原来是因为这样,原书中走到结局,才会自愿魂飞魄散吗?
也是这一刻,花灼才觉得心痛。
匆匆走出几步,还是有些喘不上气来,正走到方才拦住皇上的宫墙之下,便望见正中低头瞅着青石地,走过来又绕过去的小太监。
他苍白的手里提着盏宫灯,有几位大太监在旁边,似是把他给拦了下来,他来来回回的渡步,连花灼走到近前了还没发觉。
“来喜?”
他先是一顿,继而一点点抬起头来。
宫灯映亮他半片苍白下颚,他上半张脸被帽子遮着,看不清楚,却是上前一步,薄唇一开一合。
花灼先是闻到了他身上的浓烈花香,透着脂粉浮气,上午明明跟他如此说了,可他身上的香味丝毫没消散不提,反倒更浓了。
“……公主做什么去了?”帽沿下,他的眼直直望着花灼,“他们都拦着奴才,不让奴才过去寻你。”
花灼自认与来喜没有亲近到这地步,可她没想太多,“方才与父皇说了会儿话。”
“说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他跟在花灼身边,脚步轻的像是没有脚步声,“奴才忙完一趟回来,您便不在了。”
他声音阴阴柔柔的,无悲也无喜,但总觉得轻飘飘,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的感觉,花灼轻蹙了下眉,来喜忽的对她跪了下来。
“奴才错了,公主,您别生气。”
“我没生气,你先起来吧。”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花灼见他下跪,愣了愣,下意识弯腰扶住他小臂,那股子脂粉花香越发浓郁,来喜被她扶着起来,似乎是笑了一声。
“公主。”
“嗯?”
“奴才真喜欢伺候您,”
可能是太黑了,也太暗了。
花灼听着他阴柔,且毫无起伏波动的声音一顿,他走路轻轻的,就像脚根本没有踏到地上一样轻。
“奴才就喜欢当奴才伺候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