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74章 聚众

  ◎切磋诗文?说的好听◎

  陆文回到书院, 还没有到休沐的时间,他设计能让水飞到高处器械的消息,瞬间就席卷了整个青山书院。

  青山书院制度上虽然很像现代的大学, 但并非四年就能毕业, 很多人一般都会坚持到三四十岁才会放弃科举,家庭富裕的人家自然会在书院里复习,因为这里不仅有很多当地的名士会来讲学,还有大量的藏书, 最重要的事书院里聚集了本地的顶尖才子。

  读书做官不是闭门造车, 只要专心就够了,科举的最终目的是做官, 做官需要人脉, 人脉从哪来,不就是从同乡,同窗,同年而来吗?

  拓展这些人脉, 为的是消息的灵通, 在信息不发达的大楚, 想要信息共享,那必须是要结识很多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除了文会诗会, 肯定就是各地的书院了。

  只要进入书院, 就可以让很多人成为自己的同窗,在入仕前打下厚实的基础。

  陆文年纪轻轻, 既然他擅长数术机关, 书院里的才子们就认为他诗文定是薄弱,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认为陆文诗文薄弱,戴申就是其中知情人。

  当初陆文入学的考教就是他亲自主持的,若是没有在之前就了解陆文,那次的考教,陆文无异是完美的,可惜陆文是什么样的人,已经在戴申心里有了印象。

  每个学子入学,一般都要有人举荐,即便没有人推荐,也会自荐,陆文是有陆子轩的介绍,书院自然向陆子轩简单了解过陆文的情况。

  陆家村来青山书院的人也不少了,而且陆家在朝还有人为官,若陆文只是一般的陆家子弟,戴申也不会那么为难他。

  只是经陆子轩解释后,戴申还是让人去调查了一番,陆文的种种作为确实让他不喜,说陆文妇人之仁吧,可他在有些事情上非常果断,说他有武人的习性吧,他又非常细心,总之陆文是非常矛盾的一个人。

  最让戴申不喜的是陆文的赌性,自古读书人带有赌性的都是什么人?那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佞臣,陆文自入学以来,不管是他在学问上展现的种种惊艳,还是没多久就拜入未走科举的韩修贤门下,都显示了陆文的赌性,他应该喜欢剑走偏锋。

  可这几日戴申也几番试探和观察,得到韩修贤优待的陆文,还是身着普通面料的儒衫,一如既往的去书阁抄书,连常跟着他闹腾的苏檀越都文静了不少。

  戴申还没有向陆文询问水车的事情,他就接到学院里的学子把陆文赌在宣化台的消息。

  青山书院虽然很多教室都是以室命名,却有几处不同之处,像宣化台就是很特别的地方。

  宣化台并非是真的有台,而是类似广场似的露天广场,不过四周有很多凉亭,为何是取字台,只因开阔,能容纳所有青山书院的学子,甚至是青州向学之人,每每封疆大吏路过临州,都会来这里讲学,是以得名。

  宣化台平时却很安静,只有学子贪图清静,才会来这里看书,陆文和苏悦娘就在这里看书,不过看书的只有陆文。

  苏悦娘正在画画,因为被教导画画的夫子夸奖了几次,她便对画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画本来就不需要说话,她一个人画也就是了,可她偏偏就是希望陆文陪她,即便陆文很多时候陷入沉思都不理会她。

  就像早先陆子宇说的,学院只有三种人,陆文如今还未进入哪个组织,若是要明确的说他是哪类人,陆文只能算是第三种人。

  只是随着陆文设计出益农利器的消息散开,他的名声在文人圈就平地而起。

  苏悦娘看着把她和陆文围住的同窗,气愤的指责别人:“切磋诗文?说的好听,你们自己前后左右都看看,你们有多少人,陆子文就一个人,你们不就是仗着人多欺负他吗?”

  苏悦娘顶着苏家的名头入学,刚开始好多人都想结识她,苏家可是文人的顶峰,即便苏悦娘只是普通的族人,那也是金光闪闪的身份,只是苏悦娘女儿之身,也记得韩修贤的嘱咐。

  所以她在书院里尽量不与人相交,平时她除了和陆文相处,也就陆子轩和韩愈原还能说上几句话。

  苏悦娘虽然很闹腾,本身却不是八面玲珑的人,对于朋友这么少也没在意,还是每天能干什么就干什么。

  即便这么低调,也不代表别人不知道她,见她维护陆文,众人更是想在学问上击败陆文。

  带头来的人,陆文也认识,是临州同知的次孙魏易,此人在青山书院算是一号人物,到不是他文采有多好。

  此人善于取舍,是个很圆滑的人,若是在乱世,这种说不定可以成就一谋士,可惜现在是和平盛世,世人都是崇拜才华横溢的人。

  其实不止陆文认识魏易,魏易也认识陆文,不止他,可以这么说,青山书院很多人都认识陆文,不说他常与苏家的公子同进同出,就说他长得那么妖孽,只要长眼睛的都看到了。

  虽然男子只要长得周正就可以,可科举见考官作答的时候,若是相貌上佳,难免考官心里高兴,本来有点瑕疵的文章,人家说不定会高抬贵手让过了。

  苏悦娘即便记得陆文的提醒要低沉说话,但陆文也怕她说多了露馅,若是被人当场指出女子的身份,相信韩修贤也会很头疼。便把她拉到身后。

  对着魏易等人作揖说道:“魏公子带着众多同窗来找在下,不是要比较武艺吧,我们都是熟读圣贤书的人,真的要如此野蛮吗?”

  魏易闻言立刻反驳,“谁说我们是来找你比武的,我们都是读书人,当然不会那么野蛮了。”

  陆文冷笑的说道:“哦?我还以为魏公子不止是来找我比武的,还想聚众教训我一顿呢,看来我是误会魏公子了,那魏公子带着这么多人堵截我,是何道理?”

  魏易是代表权贵子弟圈,还有代表才子圈的齐闫狄,穆正,潘聪等人,三人见魏易一时回答不出陆文的问题,暗道陆文不仅擅长机关术,口才也了得。

  穆正在几人中长相最慈善,平时也多是做和事佬,便习惯出来打圆场。

  “陆公子怕是误会魏公子的意思了,我们是听闻陆公子设计出益农的利器,刺史大人本打算找书商发行水车的图谱,让木工自己去找活计。

  只是城中的商会出面和刺史大人商议,说是谁都能去造水车,怕质量优劣不齐,影响大人官威是小,若是耽误了农事,更是得不偿失。

  承诺只要经过商会的建造的水车,日后有任何问题,商会都会承担维护。

  大人盛情难却,水车建造已经交给同盛商会和祥丰商会共同组织此事。

  陆公子已经进入书院半月有余,我们等还未好好认识一番,知道此事后,只是想过来恭喜陆公子,再来,也是想看看陆公子在学问上是否需要帮忙。”

  陆文都觉得穆正这话说的太恶心,可他却不能指责人家,文无第一,陆文在怎么自满,也不敢说学识已经达到完美的地步,所以他必须接受这些人的指教。

  “既然是来指导在下学问的,那在下刚好有一事不明,在场的人都是先于在下入书院,不如你们给我说道一二。”

  众人都是想为难陆文的,最好是把他难倒,然后可以一举成名。

  见陆文没有一味回避,都蓄势待发的看着他,毕竟他们这么多人,难道还不能对付一个陆文吗?

  陆文见众人都自恃学长的派头,一副给他解惑的模样,更是冷笑,“想必你们都看过水车的图纸,即便对数术机关不了解的,也知道水车就是给农田灌溉用的器械,本来之前好多农者要去灌溉农田,如今这部分人手空出来了,请问各位!该如何安置他们才好?”

  众人都没有想到陆文不比诗文,也不背四书五经,竟然是以农事问之,可若是不回答,刚刚他们又大包大揽答应一定会给陆文解惑,现下却回答不出来,这不是打脸了吗?

  可陆文的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农者空闲,去休息就是,待有事做的时候,在去做事,可若是这样回答,好似又没有什么水平,肯定会被众人耻笑。

  就在此时,戴申和陆子轩赶到了陆文跟苏悦娘被堵截的凉亭,只见戴申肃穆的说道:“若不是老夫没接到哪位大人到临州的消息,恍惚以为今日是哪位大人要在宣化台讲学而不自知呢。”

  众多学子包括陆文和苏悦娘都给戴申行李,陆文也乖觉,知道戴申肯定又把事情怪到自己头上了,索性就先认错。

  “都是学生愚钝,有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思量去找夫子解惑,却邀请众多同窗一起讨论。”

  戴申并不吃陆文这一套,冷哼道,“读书做学问,首先要有自知之明,别人聚众来为难你,你没必要粉饰太平,若不然日后书院里都成什么样了。”

  魏易虽然学问不如戴聪他们,可他擅长审时度势,见状立刻向陆文道歉,还向戴申解释,“确实是因为陆公子名声大噪,学生才忍不住过来见识一番设计农具利器的才子,还请夫子恕罪。”

  其他人反应也不慢,立刻老实承认错误。

  一旁的苏悦娘算是见识脸皮厚的,她不是陆文,可不知道什么叫息事宁人,立刻站出来说道,“刚刚你们一群人气势汹汹的来为难我们的时候,怎么不知道错了,现在却知道,不过就是怕戴夫子在考核你们的时候减分而已,趋吉避凶,说的就是你们!你们那么有本事,倒是回答陆子文的问题啊”

  齐闫狄作为众多才子之首,方才一直没有说话,见其他人都不敢反驳苏悦娘,只好站出来说道,“为难陆公子是我们不对,不过大家一起过来确实是碰巧,还望苏公子莫要误会。”

  齐闫狄这话确实是真的,才子和权贵子弟并不是一个圈子的,没必要为了陆文就融合到一起,只是齐闫狄也聪明,绝口不接苏悦娘让他们回答陆文问题的话茬。

  戴申是夫子,他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而且他刚刚到,并未听到陆文问了什么,“哦?到底是什么问题,把这么多人都难住了?”

  待学子们把陆文的问题复诉一遍,戴申也不禁点点头,“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其中却蕴含了农事生产,蕴含了民力分配,更蕴含了国策引导,确实不好作答!”

  作者有话说:

  我对不起你们,从明天起只能单更了,而且还要到晚上,十一月初在回复双更,最后弱弱来一句,小天使们,勿忘我!

手机上看
第74章 聚众

  ◎切磋诗文?说的好听◎

  陆文回到书院, 还没有到休沐的时间,他设计能让水飞到高处器械的消息,瞬间就席卷了整个青山书院。

  青山书院制度上虽然很像现代的大学, 但并非四年就能毕业, 很多人一般都会坚持到三四十岁才会放弃科举,家庭富裕的人家自然会在书院里复习,因为这里不仅有很多当地的名士会来讲学,还有大量的藏书, 最重要的事书院里聚集了本地的顶尖才子。

  读书做官不是闭门造车, 只要专心就够了,科举的最终目的是做官, 做官需要人脉, 人脉从哪来,不就是从同乡,同窗,同年而来吗?

  拓展这些人脉, 为的是消息的灵通, 在信息不发达的大楚, 想要信息共享,那必须是要结识很多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除了文会诗会, 肯定就是各地的书院了。

  只要进入书院, 就可以让很多人成为自己的同窗,在入仕前打下厚实的基础。

  陆文年纪轻轻, 既然他擅长数术机关, 书院里的才子们就认为他诗文定是薄弱,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认为陆文诗文薄弱,戴申就是其中知情人。

  当初陆文入学的考教就是他亲自主持的,若是没有在之前就了解陆文,那次的考教,陆文无异是完美的,可惜陆文是什么样的人,已经在戴申心里有了印象。

  每个学子入学,一般都要有人举荐,即便没有人推荐,也会自荐,陆文是有陆子轩的介绍,书院自然向陆子轩简单了解过陆文的情况。

  陆家村来青山书院的人也不少了,而且陆家在朝还有人为官,若陆文只是一般的陆家子弟,戴申也不会那么为难他。

  只是经陆子轩解释后,戴申还是让人去调查了一番,陆文的种种作为确实让他不喜,说陆文妇人之仁吧,可他在有些事情上非常果断,说他有武人的习性吧,他又非常细心,总之陆文是非常矛盾的一个人。

  最让戴申不喜的是陆文的赌性,自古读书人带有赌性的都是什么人?那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佞臣,陆文自入学以来,不管是他在学问上展现的种种惊艳,还是没多久就拜入未走科举的韩修贤门下,都显示了陆文的赌性,他应该喜欢剑走偏锋。

  可这几日戴申也几番试探和观察,得到韩修贤优待的陆文,还是身着普通面料的儒衫,一如既往的去书阁抄书,连常跟着他闹腾的苏檀越都文静了不少。

  戴申还没有向陆文询问水车的事情,他就接到学院里的学子把陆文赌在宣化台的消息。

  青山书院虽然很多教室都是以室命名,却有几处不同之处,像宣化台就是很特别的地方。

  宣化台并非是真的有台,而是类似广场似的露天广场,不过四周有很多凉亭,为何是取字台,只因开阔,能容纳所有青山书院的学子,甚至是青州向学之人,每每封疆大吏路过临州,都会来这里讲学,是以得名。

  宣化台平时却很安静,只有学子贪图清静,才会来这里看书,陆文和苏悦娘就在这里看书,不过看书的只有陆文。

  苏悦娘正在画画,因为被教导画画的夫子夸奖了几次,她便对画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画本来就不需要说话,她一个人画也就是了,可她偏偏就是希望陆文陪她,即便陆文很多时候陷入沉思都不理会她。

  就像早先陆子宇说的,学院只有三种人,陆文如今还未进入哪个组织,若是要明确的说他是哪类人,陆文只能算是第三种人。

  只是随着陆文设计出益农利器的消息散开,他的名声在文人圈就平地而起。

  苏悦娘看着把她和陆文围住的同窗,气愤的指责别人:“切磋诗文?说的好听,你们自己前后左右都看看,你们有多少人,陆子文就一个人,你们不就是仗着人多欺负他吗?”

  苏悦娘顶着苏家的名头入学,刚开始好多人都想结识她,苏家可是文人的顶峰,即便苏悦娘只是普通的族人,那也是金光闪闪的身份,只是苏悦娘女儿之身,也记得韩修贤的嘱咐。

  所以她在书院里尽量不与人相交,平时她除了和陆文相处,也就陆子轩和韩愈原还能说上几句话。

  苏悦娘虽然很闹腾,本身却不是八面玲珑的人,对于朋友这么少也没在意,还是每天能干什么就干什么。

  即便这么低调,也不代表别人不知道她,见她维护陆文,众人更是想在学问上击败陆文。

  带头来的人,陆文也认识,是临州同知的次孙魏易,此人在青山书院算是一号人物,到不是他文采有多好。

  此人善于取舍,是个很圆滑的人,若是在乱世,这种说不定可以成就一谋士,可惜现在是和平盛世,世人都是崇拜才华横溢的人。

  其实不止陆文认识魏易,魏易也认识陆文,不止他,可以这么说,青山书院很多人都认识陆文,不说他常与苏家的公子同进同出,就说他长得那么妖孽,只要长眼睛的都看到了。

  虽然男子只要长得周正就可以,可科举见考官作答的时候,若是相貌上佳,难免考官心里高兴,本来有点瑕疵的文章,人家说不定会高抬贵手让过了。

  苏悦娘即便记得陆文的提醒要低沉说话,但陆文也怕她说多了露馅,若是被人当场指出女子的身份,相信韩修贤也会很头疼。便把她拉到身后。

  对着魏易等人作揖说道:“魏公子带着众多同窗来找在下,不是要比较武艺吧,我们都是熟读圣贤书的人,真的要如此野蛮吗?”

  魏易闻言立刻反驳,“谁说我们是来找你比武的,我们都是读书人,当然不会那么野蛮了。”

  陆文冷笑的说道:“哦?我还以为魏公子不止是来找我比武的,还想聚众教训我一顿呢,看来我是误会魏公子了,那魏公子带着这么多人堵截我,是何道理?”

  魏易是代表权贵子弟圈,还有代表才子圈的齐闫狄,穆正,潘聪等人,三人见魏易一时回答不出陆文的问题,暗道陆文不仅擅长机关术,口才也了得。

  穆正在几人中长相最慈善,平时也多是做和事佬,便习惯出来打圆场。

  “陆公子怕是误会魏公子的意思了,我们是听闻陆公子设计出益农的利器,刺史大人本打算找书商发行水车的图谱,让木工自己去找活计。

  只是城中的商会出面和刺史大人商议,说是谁都能去造水车,怕质量优劣不齐,影响大人官威是小,若是耽误了农事,更是得不偿失。

  承诺只要经过商会的建造的水车,日后有任何问题,商会都会承担维护。

  大人盛情难却,水车建造已经交给同盛商会和祥丰商会共同组织此事。

  陆公子已经进入书院半月有余,我们等还未好好认识一番,知道此事后,只是想过来恭喜陆公子,再来,也是想看看陆公子在学问上是否需要帮忙。”

  陆文都觉得穆正这话说的太恶心,可他却不能指责人家,文无第一,陆文在怎么自满,也不敢说学识已经达到完美的地步,所以他必须接受这些人的指教。

  “既然是来指导在下学问的,那在下刚好有一事不明,在场的人都是先于在下入书院,不如你们给我说道一二。”

  众人都是想为难陆文的,最好是把他难倒,然后可以一举成名。

  见陆文没有一味回避,都蓄势待发的看着他,毕竟他们这么多人,难道还不能对付一个陆文吗?

  陆文见众人都自恃学长的派头,一副给他解惑的模样,更是冷笑,“想必你们都看过水车的图纸,即便对数术机关不了解的,也知道水车就是给农田灌溉用的器械,本来之前好多农者要去灌溉农田,如今这部分人手空出来了,请问各位!该如何安置他们才好?”

  众人都没有想到陆文不比诗文,也不背四书五经,竟然是以农事问之,可若是不回答,刚刚他们又大包大揽答应一定会给陆文解惑,现下却回答不出来,这不是打脸了吗?

  可陆文的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农者空闲,去休息就是,待有事做的时候,在去做事,可若是这样回答,好似又没有什么水平,肯定会被众人耻笑。

  就在此时,戴申和陆子轩赶到了陆文跟苏悦娘被堵截的凉亭,只见戴申肃穆的说道:“若不是老夫没接到哪位大人到临州的消息,恍惚以为今日是哪位大人要在宣化台讲学而不自知呢。”

  众多学子包括陆文和苏悦娘都给戴申行李,陆文也乖觉,知道戴申肯定又把事情怪到自己头上了,索性就先认错。

  “都是学生愚钝,有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思量去找夫子解惑,却邀请众多同窗一起讨论。”

  戴申并不吃陆文这一套,冷哼道,“读书做学问,首先要有自知之明,别人聚众来为难你,你没必要粉饰太平,若不然日后书院里都成什么样了。”

  魏易虽然学问不如戴聪他们,可他擅长审时度势,见状立刻向陆文道歉,还向戴申解释,“确实是因为陆公子名声大噪,学生才忍不住过来见识一番设计农具利器的才子,还请夫子恕罪。”

  其他人反应也不慢,立刻老实承认错误。

  一旁的苏悦娘算是见识脸皮厚的,她不是陆文,可不知道什么叫息事宁人,立刻站出来说道,“刚刚你们一群人气势汹汹的来为难我们的时候,怎么不知道错了,现在却知道,不过就是怕戴夫子在考核你们的时候减分而已,趋吉避凶,说的就是你们!你们那么有本事,倒是回答陆子文的问题啊”

  齐闫狄作为众多才子之首,方才一直没有说话,见其他人都不敢反驳苏悦娘,只好站出来说道,“为难陆公子是我们不对,不过大家一起过来确实是碰巧,还望苏公子莫要误会。”

  齐闫狄这话确实是真的,才子和权贵子弟并不是一个圈子的,没必要为了陆文就融合到一起,只是齐闫狄也聪明,绝口不接苏悦娘让他们回答陆文问题的话茬。

  戴申是夫子,他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而且他刚刚到,并未听到陆文问了什么,“哦?到底是什么问题,把这么多人都难住了?”

  待学子们把陆文的问题复诉一遍,戴申也不禁点点头,“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其中却蕴含了农事生产,蕴含了民力分配,更蕴含了国策引导,确实不好作答!”

  作者有话说:

  我对不起你们,从明天起只能单更了,而且还要到晚上,十一月初在回复双更,最后弱弱来一句,小天使们,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