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31章 不平

  ◎好是好,就是禁不住对比◎

  陆文不敢说什么太出格的话, 只把对陆方洲的话又拿来敷衍武氏。

  陆文面对武氏的时候,很难像对陆方洲那样理直气壮,而且他们母子朝夕相处, 武氏在了解陆文不过了, 见他眼神虚晃,就知道他没说实话。

  “你长大了,有自己的心思,娘也不想究根到底, 只是我儿日后桃花缘肯定少不了, 娘只嘱咐你,婚姻大事,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日后村里有女孩子跟你走得近,你要保持距离!”

  今年陆文才九岁,武氏说这话虽然早了点, 但有备无患, 随着陆文的成长, 他可能长得越发的好,陆家村确实民风淳朴,可还有少年慕艾呢。

  陆文还年幼, 武氏不让他守一夜, 以第二天他还要去拜年为由就让他去睡觉了, 看着躺在被褥里,露出精致侧脸的儿子, 不由的苦笑, “你说你一个男孩子, 长得这样好做什么,日后说不得麻烦就不少!”

  已经有很多人说陆文长得太好,家里也没有镜子,他也没有特意去河边对倒影自恋过,

  具体长得如何,陆文其实并不清楚,便问武氏,“只是像母亲而已,不至于过了吧,大家都说我和姐姐相似,阿娘以前不也没太担心姐姐吗?”

  武氏没有回答,只让陆文赶紧睡觉,陆文睡着后。

  武氏才又回到火炉前,想到陆文方才的话,苦笑不已,陆文只以为他顶多像陆芸娘一般艳丽。

  却不知道他的艳丽要高于陆芸娘数倍,如今身上又带上了文人的儒雅,更是耀眼不已。

  幸好他是男儿之身,顶多让小姑娘多看几眼,若是女儿身,一般的人家怕是藏不住他。

  第二天陆文就被武氏点的炮仗声给惊醒了,武氏赶紧把他叫起来,今天陆文可不仅要去亲戚家拜年,还要去族长家和夫子家拜年,

  因为血脉太远,以往是不需要去的!

  只是今年得族长厚爱,给他免了学费,于情于理都要去拜年,况且他跟陆子轩同进同出,也麻烦族长家很多,于情于理都要去。

  再来就是陆夫子家,作为学生,不仅陆文和族学的学子要去,连去青山书院读书的学子都要去。

  陆文刚刚洗漱完,陆进就拉着陆笑来叫他一起去拜年。

  去年陆笑是留在家里做守财童子,今年他五岁了,陆大伯发了话,让他跟着陆进一起出门,被陆进拉着还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方向,看着煞是可爱。

  陆文从厨房拿了个红薯递给陆进,“我昨晚烤了红薯没吃,刚刚阿娘给我热了,给阿笑吃两口吧,别待会给大堂爷拜年的时候睡着了!”

  陆进点点头,接过陆文递过来的红薯,掰一半给了陆笑,另一半又给陆文,“你也吃点,你身子骨不比我们,挨饿又吹风,怕是受不了,我们边走边吃吧,到大堂爷家,也能吃完!”

  武氏听完,到厨房给陆进又拿了一个红薯,“婶娘不会让你饿着,快吃,吃完再去,就当婶娘私心不想让你弟弟吃着东西吹风。”

  临州虽然不常下大雪,却会有小雪,此时还不到下雪的时候,冷风吹着还是很冷的,红薯已经热过了,但走一段路肯定会凉,长辈们应该不会计较他们迟到。

  陆进自从跟着陆大伯打了虎,见了血,人沉稳了不少,本来他还想摆点做哥哥的样子,

  没想到他在武氏眼里还是个孩子,虽然接过了红薯,嘴里还是抱怨,“婶娘小看我了,在师傅家,我不吃早饭都能翻半亩地!”

  武氏知道陆进做学徒不易,笑着打趣,“知道你跟牛犊子一般壮实,只是如今在自己家,不会让你不吃早饭的,快吃吧!”

  陆进心里有些暖,不愿在说话,掰过红薯就大口吃了起来,直到出门,才喃喃的对陆文说道,“婶娘真好,你以后可要好好孝顺她!”

  不要陆进说,陆文也会的,只是有些好奇陆进为何会发这样的感慨,他家人对他不好吗?“大伯娘也很好,二哥是吃着碗里的,羡慕锅里的!”

  陆进低头看着懵懂的陆笑,叹了口气的说道,“好是好,就是禁不住对比,我们兄弟三人,大哥留在家里作顶梁柱,轻松自在,

  你从小身子骨不好,即便叔父在的时候,父亲也总是偏向你,如今更是让你去读书,只有我,在师傅家任劳任怨!”

  陆进只是心情郁闷随意吐槽,见陆文震惊的看着自己,不由的笑道,“就是随意说说,都这么多年了,我早就习惯了!”

  陆文真的说什么也不是,陆进也不是自哀自怨,只是有些不平而已,按照他刚才所说,对他来说确实不公平,只是事情不能这么看。

  “二哥可知道方哥的事?”

  陆进不知道陆文为什么要说陆方,他当然知道陆方去三叔祖家学徒的事了,虽然学武艺比他学木工要有趣,可日后却要去搏命的。

  上次猎虎见识血腥的场面,陆进就不想再见识,知道陆方去三叔祖家学徒的时候,还惋惜来着。

  “你也没劝劝他,玩命的勾当,大家可是一起经历过的,那不是人干的事!”

  陆文苦笑,“二哥只知道其一,方哥虽然是想去跑商赚钱,可上次卖虎的钱就不少,他至于那么火急火燎的去做学徒吗?

  还不是家里闹的,他大嫂是容不下他,他父亲虽然表面上一碗水端平,私下却是站在他大嫂那边,要不然会亲自去求三叔祖吗?”

  最让人气愤的事,陆方每次回家,田氏都不准备他的饭食,只说他去学徒了,就该吃师傅家的,

  陆方都出了三叔祖家里!还能舔着脸回去吃饭吗?

  很多次都是饿着肚子上山打猎充饥,可不是每次都能猎到猎物!肚子实在是饿狠了,他才厚着脸来陆文家蹭饭。

  陆进听到陆方连饭都不能在家吃,惊得四处看,嘱咐陆文,“这话别乱说,若是让人听到,怕他们一家都要去祠堂被族长爷爷审讯的!”

  陆文知道此事的厉害,陆方更是知道,要不然以他的脾气,肯定要闹出来。

  陆文说这个事,并不是想说陆方多惨,而是要举个例子!

  “二哥,我说方哥的事,只是想告诉你!父母都有自己的苦,方哥家多少人啊?虽然他大嫂过分,若是他大嫂被休弃,那他家里更是一团乱,

  分钱那天你不在,伯父当时拿出你们家的那一份,多给了我一些,他说以后不能多帮我了,怕家里的孩子会多想,

  大伯确实偏爱我,可不代表他不为你们考虑!你看我们两家只有几亩薄田,如果你也留在家里,日后日子肯定艰难,所以他才会送你出去学徒!”

  那天分钱的时候,在场的只有陆大伯夫妻,陆方父子,武氏母子,

  所以陆进并不知道陆大伯还说过这样的话,此时被陆文一番劝解,纠结的心顿生散了。

  “我以后不那么胡说了,我们耽搁了许久,快去大堂爷家,把亲戚走齐了,你不是还要去族长家和夫子家吗?不要太晚!”

  也许是昨晚陆文做生辰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准备,拜年的时候,好多亲戚都专门给他了红包,里面的分量都是很重,估计是放了很多铜钱。

  大堂爷拉着陆文说道,“你是要走文途的,花钱厉害,爷爷也帮不上多少,不要推辞,这都是我们的期望,日后出人头地,我们也跟着面上有光,给你支持,同时也给你压力,学习不要懈怠!”

  陆文很是感动,陆家的所有亲戚都很淳朴,大家平时守望相助,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却很是温馨。

  “堂爷爷,我知道了,一定不会辜负长辈们对我的期待!”

  陆文揣着很多分量不轻的红包,不能直接去族长家拜年,先回家交给武氏,待武氏知道这些红包都是长辈们给的,就让陆文自己收着。

  陆文只是对武氏摇头,“我们家就这点地方,我收着和阿娘收着有什么区别,

  而且我不买笔墨纸砚,也花不到钱,就算买笔墨纸砚,也得拜托大伯带我去买,阿娘收着吧!”

  陆文在现代可能是家境富裕的缘故,对钱并没有太深的执着,即便一文钱没有,他也能稳得住,现在他虽然挺缺钱的,但也没到火急火燎的地步,他就更不在意了。

  武氏欣慰的看着陆文,“你越发的懂事,以前货郎经过门前时,你还喊着吃糖,现在给你钱都不要,一副大气的模样,也不知道怎么练出来的!”

  陆文笑道,“阿娘就别打趣我了,我现在花钱如流水,哪里好意思喊着吃糖!”

  不在和武氏闲话,喝了碗热水,陆文又匆匆的赶去族长家。

  原来很多学子都在等他,陆子轩见他姗姗来迟,不由的嗔怪,“你在不来,我们就不等你了,快去见我爷爷,我们一起去跟夫子拜年!”

  陆文是第一次上族长家拜年,不知道他们的规矩,原来村中的学子都和陆文一样,要先给族长拜年,然后再一起去给陆方洲拜年,

  陆文在路上和陆进说了很久的话,加上长辈们拉着他又嘱咐半天,这才迟了这么久。

  陆文对着陆子轩身后的学子们就作揖道歉,“今年是我入学第一年,长辈们拉着我嘱咐久了,多谢大家等我,既然已经等了一会,拜托各位学长等我一会,我进去给族长拜个年就出来,然后跟你们一道去给夫子拜年!”

  一个年长些的学子听陆文说完,顿时哈哈大笑。

  “子轩说你肯定不会诚惶诚恐的和我们道歉,说不准还会厚颜让我们在等等,真是被他说中了,

  都说你聪慧过人,待会夫子按例要我们作诗,虽然你才入学几个月,也要做出诗文来才行!”

  陆文不认识这个人,经陆子轩介绍才知道,他是陆子轩的兄长,陆子宇,为人最是不拘小节,因此文章也少了细腻和严谨之处,但偶尔会有惊艳之言。

  陆子轩作为陆文的同窗,又是好友,自然要带他去见陆方琪。

  陆方琪有个习惯,族中但凡入学的学子,第一年来拜年的时候,他都会送一套笔,

  他从陆子轩口中得知陆文很是节约,书写最多的不是纸张,而是用水在桌上书写字,

  而且他只买最次等的黄纸,给他的礼物除了笔,还多了一套金萱纸,虽然不算顶好,确是上等,还是陆方城送给他的。

  陆文看着那细腻洁白的纸张,沉稳的质感,抚摸着都有种触动心弦的感觉,不过他却开口推辞道:“学生还是稚学之龄,如何用得上这样的好纸张!”

  作者有话说:

  因为三次元有事,第二章 可能会晚点,谅解,

手机上看
第31章 不平

  ◎好是好,就是禁不住对比◎

  陆文不敢说什么太出格的话, 只把对陆方洲的话又拿来敷衍武氏。

  陆文面对武氏的时候,很难像对陆方洲那样理直气壮,而且他们母子朝夕相处, 武氏在了解陆文不过了, 见他眼神虚晃,就知道他没说实话。

  “你长大了,有自己的心思,娘也不想究根到底, 只是我儿日后桃花缘肯定少不了, 娘只嘱咐你,婚姻大事,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日后村里有女孩子跟你走得近,你要保持距离!”

  今年陆文才九岁,武氏说这话虽然早了点, 但有备无患, 随着陆文的成长, 他可能长得越发的好,陆家村确实民风淳朴,可还有少年慕艾呢。

  陆文还年幼, 武氏不让他守一夜, 以第二天他还要去拜年为由就让他去睡觉了, 看着躺在被褥里,露出精致侧脸的儿子, 不由的苦笑, “你说你一个男孩子, 长得这样好做什么,日后说不得麻烦就不少!”

  已经有很多人说陆文长得太好,家里也没有镜子,他也没有特意去河边对倒影自恋过,

  具体长得如何,陆文其实并不清楚,便问武氏,“只是像母亲而已,不至于过了吧,大家都说我和姐姐相似,阿娘以前不也没太担心姐姐吗?”

  武氏没有回答,只让陆文赶紧睡觉,陆文睡着后。

  武氏才又回到火炉前,想到陆文方才的话,苦笑不已,陆文只以为他顶多像陆芸娘一般艳丽。

  却不知道他的艳丽要高于陆芸娘数倍,如今身上又带上了文人的儒雅,更是耀眼不已。

  幸好他是男儿之身,顶多让小姑娘多看几眼,若是女儿身,一般的人家怕是藏不住他。

  第二天陆文就被武氏点的炮仗声给惊醒了,武氏赶紧把他叫起来,今天陆文可不仅要去亲戚家拜年,还要去族长家和夫子家拜年,

  因为血脉太远,以往是不需要去的!

  只是今年得族长厚爱,给他免了学费,于情于理都要去拜年,况且他跟陆子轩同进同出,也麻烦族长家很多,于情于理都要去。

  再来就是陆夫子家,作为学生,不仅陆文和族学的学子要去,连去青山书院读书的学子都要去。

  陆文刚刚洗漱完,陆进就拉着陆笑来叫他一起去拜年。

  去年陆笑是留在家里做守财童子,今年他五岁了,陆大伯发了话,让他跟着陆进一起出门,被陆进拉着还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方向,看着煞是可爱。

  陆文从厨房拿了个红薯递给陆进,“我昨晚烤了红薯没吃,刚刚阿娘给我热了,给阿笑吃两口吧,别待会给大堂爷拜年的时候睡着了!”

  陆进点点头,接过陆文递过来的红薯,掰一半给了陆笑,另一半又给陆文,“你也吃点,你身子骨不比我们,挨饿又吹风,怕是受不了,我们边走边吃吧,到大堂爷家,也能吃完!”

  武氏听完,到厨房给陆进又拿了一个红薯,“婶娘不会让你饿着,快吃,吃完再去,就当婶娘私心不想让你弟弟吃着东西吹风。”

  临州虽然不常下大雪,却会有小雪,此时还不到下雪的时候,冷风吹着还是很冷的,红薯已经热过了,但走一段路肯定会凉,长辈们应该不会计较他们迟到。

  陆进自从跟着陆大伯打了虎,见了血,人沉稳了不少,本来他还想摆点做哥哥的样子,

  没想到他在武氏眼里还是个孩子,虽然接过了红薯,嘴里还是抱怨,“婶娘小看我了,在师傅家,我不吃早饭都能翻半亩地!”

  武氏知道陆进做学徒不易,笑着打趣,“知道你跟牛犊子一般壮实,只是如今在自己家,不会让你不吃早饭的,快吃吧!”

  陆进心里有些暖,不愿在说话,掰过红薯就大口吃了起来,直到出门,才喃喃的对陆文说道,“婶娘真好,你以后可要好好孝顺她!”

  不要陆进说,陆文也会的,只是有些好奇陆进为何会发这样的感慨,他家人对他不好吗?“大伯娘也很好,二哥是吃着碗里的,羡慕锅里的!”

  陆进低头看着懵懂的陆笑,叹了口气的说道,“好是好,就是禁不住对比,我们兄弟三人,大哥留在家里作顶梁柱,轻松自在,

  你从小身子骨不好,即便叔父在的时候,父亲也总是偏向你,如今更是让你去读书,只有我,在师傅家任劳任怨!”

  陆进只是心情郁闷随意吐槽,见陆文震惊的看着自己,不由的笑道,“就是随意说说,都这么多年了,我早就习惯了!”

  陆文真的说什么也不是,陆进也不是自哀自怨,只是有些不平而已,按照他刚才所说,对他来说确实不公平,只是事情不能这么看。

  “二哥可知道方哥的事?”

  陆进不知道陆文为什么要说陆方,他当然知道陆方去三叔祖家学徒的事了,虽然学武艺比他学木工要有趣,可日后却要去搏命的。

  上次猎虎见识血腥的场面,陆进就不想再见识,知道陆方去三叔祖家学徒的时候,还惋惜来着。

  “你也没劝劝他,玩命的勾当,大家可是一起经历过的,那不是人干的事!”

  陆文苦笑,“二哥只知道其一,方哥虽然是想去跑商赚钱,可上次卖虎的钱就不少,他至于那么火急火燎的去做学徒吗?

  还不是家里闹的,他大嫂是容不下他,他父亲虽然表面上一碗水端平,私下却是站在他大嫂那边,要不然会亲自去求三叔祖吗?”

  最让人气愤的事,陆方每次回家,田氏都不准备他的饭食,只说他去学徒了,就该吃师傅家的,

  陆方都出了三叔祖家里!还能舔着脸回去吃饭吗?

  很多次都是饿着肚子上山打猎充饥,可不是每次都能猎到猎物!肚子实在是饿狠了,他才厚着脸来陆文家蹭饭。

  陆进听到陆方连饭都不能在家吃,惊得四处看,嘱咐陆文,“这话别乱说,若是让人听到,怕他们一家都要去祠堂被族长爷爷审讯的!”

  陆文知道此事的厉害,陆方更是知道,要不然以他的脾气,肯定要闹出来。

  陆文说这个事,并不是想说陆方多惨,而是要举个例子!

  “二哥,我说方哥的事,只是想告诉你!父母都有自己的苦,方哥家多少人啊?虽然他大嫂过分,若是他大嫂被休弃,那他家里更是一团乱,

  分钱那天你不在,伯父当时拿出你们家的那一份,多给了我一些,他说以后不能多帮我了,怕家里的孩子会多想,

  大伯确实偏爱我,可不代表他不为你们考虑!你看我们两家只有几亩薄田,如果你也留在家里,日后日子肯定艰难,所以他才会送你出去学徒!”

  那天分钱的时候,在场的只有陆大伯夫妻,陆方父子,武氏母子,

  所以陆进并不知道陆大伯还说过这样的话,此时被陆文一番劝解,纠结的心顿生散了。

  “我以后不那么胡说了,我们耽搁了许久,快去大堂爷家,把亲戚走齐了,你不是还要去族长家和夫子家吗?不要太晚!”

  也许是昨晚陆文做生辰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准备,拜年的时候,好多亲戚都专门给他了红包,里面的分量都是很重,估计是放了很多铜钱。

  大堂爷拉着陆文说道,“你是要走文途的,花钱厉害,爷爷也帮不上多少,不要推辞,这都是我们的期望,日后出人头地,我们也跟着面上有光,给你支持,同时也给你压力,学习不要懈怠!”

  陆文很是感动,陆家的所有亲戚都很淳朴,大家平时守望相助,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却很是温馨。

  “堂爷爷,我知道了,一定不会辜负长辈们对我的期待!”

  陆文揣着很多分量不轻的红包,不能直接去族长家拜年,先回家交给武氏,待武氏知道这些红包都是长辈们给的,就让陆文自己收着。

  陆文只是对武氏摇头,“我们家就这点地方,我收着和阿娘收着有什么区别,

  而且我不买笔墨纸砚,也花不到钱,就算买笔墨纸砚,也得拜托大伯带我去买,阿娘收着吧!”

  陆文在现代可能是家境富裕的缘故,对钱并没有太深的执着,即便一文钱没有,他也能稳得住,现在他虽然挺缺钱的,但也没到火急火燎的地步,他就更不在意了。

  武氏欣慰的看着陆文,“你越发的懂事,以前货郎经过门前时,你还喊着吃糖,现在给你钱都不要,一副大气的模样,也不知道怎么练出来的!”

  陆文笑道,“阿娘就别打趣我了,我现在花钱如流水,哪里好意思喊着吃糖!”

  不在和武氏闲话,喝了碗热水,陆文又匆匆的赶去族长家。

  原来很多学子都在等他,陆子轩见他姗姗来迟,不由的嗔怪,“你在不来,我们就不等你了,快去见我爷爷,我们一起去跟夫子拜年!”

  陆文是第一次上族长家拜年,不知道他们的规矩,原来村中的学子都和陆文一样,要先给族长拜年,然后再一起去给陆方洲拜年,

  陆文在路上和陆进说了很久的话,加上长辈们拉着他又嘱咐半天,这才迟了这么久。

  陆文对着陆子轩身后的学子们就作揖道歉,“今年是我入学第一年,长辈们拉着我嘱咐久了,多谢大家等我,既然已经等了一会,拜托各位学长等我一会,我进去给族长拜个年就出来,然后跟你们一道去给夫子拜年!”

  一个年长些的学子听陆文说完,顿时哈哈大笑。

  “子轩说你肯定不会诚惶诚恐的和我们道歉,说不准还会厚颜让我们在等等,真是被他说中了,

  都说你聪慧过人,待会夫子按例要我们作诗,虽然你才入学几个月,也要做出诗文来才行!”

  陆文不认识这个人,经陆子轩介绍才知道,他是陆子轩的兄长,陆子宇,为人最是不拘小节,因此文章也少了细腻和严谨之处,但偶尔会有惊艳之言。

  陆子轩作为陆文的同窗,又是好友,自然要带他去见陆方琪。

  陆方琪有个习惯,族中但凡入学的学子,第一年来拜年的时候,他都会送一套笔,

  他从陆子轩口中得知陆文很是节约,书写最多的不是纸张,而是用水在桌上书写字,

  而且他只买最次等的黄纸,给他的礼物除了笔,还多了一套金萱纸,虽然不算顶好,确是上等,还是陆方城送给他的。

  陆文看着那细腻洁白的纸张,沉稳的质感,抚摸着都有种触动心弦的感觉,不过他却开口推辞道:“学生还是稚学之龄,如何用得上这样的好纸张!”

  作者有话说:

  因为三次元有事,第二章 可能会晚点,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