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分利用的心思,只是血浓于水,见到她,就剩下心疼了◎
陆芸娘一身鹅黄交领束腰华服, 她现在明面上只是知州侄女,衣服上细密金线花绣,头戴的紫冠金珠都已经逾越了身份。
陆文本就生气赵詹只顾自己肆意, 现在才知道他根本没有为陆芸娘打算一丝一毫, 之前放出豪言说非她不娶。
逾越就逾越了。
可现在圣上已经立程家小姐为誉王正妃,陆芸娘无论如何都只能位居侧妃,
这样还不知提醒她收敛,现在情谊尚在, 但美人迟暮之后, 是否都是她的罪证了?
苏悦娘说过上辈子誉王为了她,甘愿得罪苏家,
只是苏悦娘却没有说苏家真正失势, 世代书香门第,最擅长的就是审时度势。
誉王主伐,锐气昌盛之时,朝臣可能会隐忍不发,
但纵观历史, 这种君主很难长久在位, 多是暴毙而亡的结局。
若有意外,无人庇护的陆芸娘,犹如砧板上的肉, 温水中的蛙。
而赵詹犯下的所有过错, 可能都要她来背负, 妖姬祸国,自古如此!
陆文走过去, 到她身前, 轻轻的跪了下来, 他没有在乎自尊,没有顾忌颜面,
他背弃陆芸娘两次,只是下跪而已,犹自不够呢!
陆芸娘虽然多年没有见到弟弟了,诧一听到他的消息,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陆文因为她命悬一线,
喜的是自己那个倔强内向的孩童已经名动天下,是个少年奇才。
陆芸娘跟随赵詹虽然衣食无忧,但压力不小,突然见到亲人,再也承受不住抱住陆文,崩溃的大哭了起来。
陆文本想向陆芸娘忏悔,只是被她抱着大哭,也不由的慌了神,
心中跟刀割似的疼,多年的隔阂疏离在这瞬间消失殆尽。
陆文无措的说道,“姐姐,别哭!”
其他安慰的话,什么都说不出来,只好扶起她坐到凉亭边上的横板上。轻轻的给她擦拭泪水,
见她止不住泪,只能故意取笑,“姐姐走的时候不是说出来吃香的喝辣的,
看来姐姐是做到了,只是弟弟却没有做到自己的承诺!”
陆芸娘走的时候,陆文正是难过,并没有向她承诺什么,
陆芸娘虽然不是以前那个要强的小姑娘了,
但还是个女子,被陆文的话一带,就转移了思绪,“什么承诺?”
陆文看着陆芸娘就叹气,实在太像自己了,虽然不至于跟照镜子一般,但就是很像,一见面会心生好感在所难免。
陆文本打算和陆芸娘道歉,然后让她多些忍耐,承诺自己总有一天一定会为她撑腰,
只是现在在下跪,却显得矫情了。
只好拉着她的手说道,“姐姐走后,我就立誓要找回姐姐,当时阿娘见我难过,安慰我,待我出人头地,便可以把你接回家,
从那时起,我就想着科举入仕,届时就可以找到姐姐,
可因为我执意上京科举,却让姐姐陷入困境,姐姐可曾怪我?”
陆芸娘微微一笑,洁白的脸颊上透出些许疲惫,又带了点出尘的意味,
陆文见了都心紧,更不要说喜欢她的赵詹了。
陆芸娘从未想过这些,便说道:“你在大理寺关押时,可怨过我?”
陆文回答,“从未!”
陆芸娘怜爱的抚摸陆文的脸颊,欣慰的说道:“这便是至亲,我何尝又曾想过呢?
听到你因我被太子关押,只恨不能以身相换,日日担心你是否会怨恨我?”
陆文今天来,是想让陆芸娘坚强些,不要存了轻生的心,是有几分利用的心思,只是血浓于水,见到她,就剩下心疼了。
“姐姐许是不知道,当初太子不是没有暗示你处境不好,劝谏我推迟科举,因为种种原因,我还是上京了,
是我背弃了姐姐,当初也是为了救我,姐姐才离家!不管如何!都是我对不起姐姐。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姐姐为了我,在坚强一些,即便是侧妃一事,也要忍上一忍!”
陆芸娘震惊的松口了陆文的手,怔怔的看着,少年虽还是风华绝代,
却不似刚才那般温和,眉宇之间带上了一点点的尖锐,让陆芸娘的心一下坠入了冰库。
她苦笑,“我是什么身份,你不知道吗?每天过得心惊胆战,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陆文明白陆芸娘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结局,所以才对生活失去信心,可是活着才能有希望不是吗?
“姐姐不想再见母亲一面吗?我大婚之时,她必定要上京主持,家里已经没有人了,我在京城任职期间,母亲也会留在京里,
见面是不易,但总能想办法,我知道我现在人微言轻,姐姐再信我一次,将来我一定能护姐姐周全。”
陆芸娘在听到武氏的那一刻,已经心软了,很多事不能告诉陆文,她只能隐晦的表达自己的处境,
“阿文,你也看到了,我如今不过是笼中金丝雀,人家喜欢就逗弄几下,不喜欢就搁置一旁,
即便如此,处境也如履薄冰,就是我想为你和母亲坚持,也不知道能坚持到何时?”
陆芸娘话中有话,陆文知道此事和誉王如此保密她,和太子应该都有些关系。
既然不能说,陆文自然不会深究,“若是姐姐还肯信我一回,不妨按我说的做!”
陆芸娘抬眼注视自己的弟弟,却不带希望,毕竟皇室尊贵,
陆文虽名动天下,但还年轻,且未进入仕途,很多事他并不清楚。
陆文觉得誉王对陆芸娘的喜爱并非外貌,虽然不知道这情爱能坚持多久,
可不管是感情,还是前途,都需要认真经营,特别是身居高位。
“待会我离开时,会建议誉王把姐姐带离湖心岛,日后姐姐对王爷也不要一味的迁就,
不高兴时便直接言明,只是规矩还是要守,姐姐的衣食住行也不要在逾越了!”
陆芸娘震惊的看着陆文,柔弱的脸颊上满是不赞同,轻声提醒他,“王爷善武,不喜旁人忤逆!”
陆文冷笑,不喜就把人放了啊,既然不想放手,该受的委屈,就得受着,
“不喜自是他的事,只要姐姐欢喜即可,誉王的意思是正妃过门后便迎娶姐姐过门,姐姐可以言辞拒绝,
然后以此换取自主,至少也要能参加弟弟的婚礼,到时弟弟安排姐姐见母亲一面!”
陆芸娘虽然有些怕赵詹生气,可一边是多年未见的母亲,一时天人交战,最后还是对陆文点点头。
对誉王,陆文只说了这一件事,不过他在湖心岛待了近一天,基本都是说家里的事,只是在怎么不舍,姐弟两还是要分别的。
陆文那么教导陆芸娘,有自己的私心,于公于私来讲,他也希望是誉王上位,
太子明显是很文武双全的人才,这样的君主确实是社稷之福,
但对内阁可不太有利,毕竟内阁和皇权之间是此消彼长。
陆文是现代人,眼光长远,权利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绝对不是好事,
太子现在看着是不错,但一旦上位后是不是还一如既往,可就难说了。
如今科举他是势在必得,下一个长远的目标自然是进入内阁,
誉王只善武,在治理大楚时必定要依仗内阁。
这肯定也是苏家松口答应联姻誉王府的主要原因,陆文如今站到了苏家的阵营中,当然也选择誉王。
陆文下船看到一脸阴郁的誉王,笑了笑,走过去,郑重的作揖,打算和他好好谈陆芸娘的事,
“王爷这么隐藏姐姐,必定是有难言之隐,学生也不多问,
不过王爷是否想过,只要王爷纳姐姐为妃,总有一天定是要让她出现在众人眼中,初次被人议论几句在所难免,多了,也就不新鲜了,王爷以为如何?”
誉王神色莫名,沉默了半响,最后似是下定决心,开口说道:“若是因为太子,你觉得还会平常吗?”
陆文闻言果然如此,他早有心理准备,是以并未惊讶,“誉王可知太子欲让贤之心?”
誉王点头,这事太子亲自找他谈过,只是他始终觉得还是太子更适合继承皇位,但太子也说了,他不会有后,所以不能继位,希望他来承担责任。
誉王受太子教养长大,无法拒绝兄长,加上陆芸娘的事理亏人家,就更没有立场推辞。
陆文对此并不以为然,既然要让,那就该摆出相应的态度,而不是如今这样,
“王爷,也别怪学生话说的难听,如今太子与您,一个要让,一个要接,无论哪方都不敢踏出那一步,
如此是顾全了兄弟之情,但您可想过,朝臣该如何站位,太子门人该如何抉择?
姐姐如今郁郁寡欢,多少也与此有关!”
赵詹明白陆文的意思,身边的人看不清上位者的态度,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做,大家都没有安全感。
陆芸娘为何见过谢良娣后整个人都变了,无非是不再相信他,只是要他对如父的兄长摆出绝情姿态,实在太难。
陆文见赵詹纠结,嘴角上扬,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
口中义正言辞道,“王爷也无需解释,姐姐身份敏感,既然事关太子,不如就以此为突破口,摆明接位之心,也免得太子来做恶人!”
陆文出了誉王府,心情好了不少,如今圣上春秋鼎盛,他还有时间积蓄实力,未来誉王上位,那时朝廷才该是他的主场。
看到在门口等待他的苏檀起,陆文心情就更好了,只觉得所有的事都是按好的方向发展。
赵詹答应让陆芸娘出现在众人眼中,那京城的人都会知道他和苏悦娘的关系,只要有这一层,那票号的事,只会更加顺利。
◎有几分利用的心思,只是血浓于水,见到她,就剩下心疼了◎
陆芸娘一身鹅黄交领束腰华服, 她现在明面上只是知州侄女,衣服上细密金线花绣,头戴的紫冠金珠都已经逾越了身份。
陆文本就生气赵詹只顾自己肆意, 现在才知道他根本没有为陆芸娘打算一丝一毫, 之前放出豪言说非她不娶。
逾越就逾越了。
可现在圣上已经立程家小姐为誉王正妃,陆芸娘无论如何都只能位居侧妃,
这样还不知提醒她收敛,现在情谊尚在, 但美人迟暮之后, 是否都是她的罪证了?
苏悦娘说过上辈子誉王为了她,甘愿得罪苏家,
只是苏悦娘却没有说苏家真正失势, 世代书香门第,最擅长的就是审时度势。
誉王主伐,锐气昌盛之时,朝臣可能会隐忍不发,
但纵观历史, 这种君主很难长久在位, 多是暴毙而亡的结局。
若有意外,无人庇护的陆芸娘,犹如砧板上的肉, 温水中的蛙。
而赵詹犯下的所有过错, 可能都要她来背负, 妖姬祸国,自古如此!
陆文走过去, 到她身前, 轻轻的跪了下来, 他没有在乎自尊,没有顾忌颜面,
他背弃陆芸娘两次,只是下跪而已,犹自不够呢!
陆芸娘虽然多年没有见到弟弟了,诧一听到他的消息,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陆文因为她命悬一线,
喜的是自己那个倔强内向的孩童已经名动天下,是个少年奇才。
陆芸娘跟随赵詹虽然衣食无忧,但压力不小,突然见到亲人,再也承受不住抱住陆文,崩溃的大哭了起来。
陆文本想向陆芸娘忏悔,只是被她抱着大哭,也不由的慌了神,
心中跟刀割似的疼,多年的隔阂疏离在这瞬间消失殆尽。
陆文无措的说道,“姐姐,别哭!”
其他安慰的话,什么都说不出来,只好扶起她坐到凉亭边上的横板上。轻轻的给她擦拭泪水,
见她止不住泪,只能故意取笑,“姐姐走的时候不是说出来吃香的喝辣的,
看来姐姐是做到了,只是弟弟却没有做到自己的承诺!”
陆芸娘走的时候,陆文正是难过,并没有向她承诺什么,
陆芸娘虽然不是以前那个要强的小姑娘了,
但还是个女子,被陆文的话一带,就转移了思绪,“什么承诺?”
陆文看着陆芸娘就叹气,实在太像自己了,虽然不至于跟照镜子一般,但就是很像,一见面会心生好感在所难免。
陆文本打算和陆芸娘道歉,然后让她多些忍耐,承诺自己总有一天一定会为她撑腰,
只是现在在下跪,却显得矫情了。
只好拉着她的手说道,“姐姐走后,我就立誓要找回姐姐,当时阿娘见我难过,安慰我,待我出人头地,便可以把你接回家,
从那时起,我就想着科举入仕,届时就可以找到姐姐,
可因为我执意上京科举,却让姐姐陷入困境,姐姐可曾怪我?”
陆芸娘微微一笑,洁白的脸颊上透出些许疲惫,又带了点出尘的意味,
陆文见了都心紧,更不要说喜欢她的赵詹了。
陆芸娘从未想过这些,便说道:“你在大理寺关押时,可怨过我?”
陆文回答,“从未!”
陆芸娘怜爱的抚摸陆文的脸颊,欣慰的说道:“这便是至亲,我何尝又曾想过呢?
听到你因我被太子关押,只恨不能以身相换,日日担心你是否会怨恨我?”
陆文今天来,是想让陆芸娘坚强些,不要存了轻生的心,是有几分利用的心思,只是血浓于水,见到她,就剩下心疼了。
“姐姐许是不知道,当初太子不是没有暗示你处境不好,劝谏我推迟科举,因为种种原因,我还是上京了,
是我背弃了姐姐,当初也是为了救我,姐姐才离家!不管如何!都是我对不起姐姐。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姐姐为了我,在坚强一些,即便是侧妃一事,也要忍上一忍!”
陆芸娘震惊的松口了陆文的手,怔怔的看着,少年虽还是风华绝代,
却不似刚才那般温和,眉宇之间带上了一点点的尖锐,让陆芸娘的心一下坠入了冰库。
她苦笑,“我是什么身份,你不知道吗?每天过得心惊胆战,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陆文明白陆芸娘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结局,所以才对生活失去信心,可是活着才能有希望不是吗?
“姐姐不想再见母亲一面吗?我大婚之时,她必定要上京主持,家里已经没有人了,我在京城任职期间,母亲也会留在京里,
见面是不易,但总能想办法,我知道我现在人微言轻,姐姐再信我一次,将来我一定能护姐姐周全。”
陆芸娘在听到武氏的那一刻,已经心软了,很多事不能告诉陆文,她只能隐晦的表达自己的处境,
“阿文,你也看到了,我如今不过是笼中金丝雀,人家喜欢就逗弄几下,不喜欢就搁置一旁,
即便如此,处境也如履薄冰,就是我想为你和母亲坚持,也不知道能坚持到何时?”
陆芸娘话中有话,陆文知道此事和誉王如此保密她,和太子应该都有些关系。
既然不能说,陆文自然不会深究,“若是姐姐还肯信我一回,不妨按我说的做!”
陆芸娘抬眼注视自己的弟弟,却不带希望,毕竟皇室尊贵,
陆文虽名动天下,但还年轻,且未进入仕途,很多事他并不清楚。
陆文觉得誉王对陆芸娘的喜爱并非外貌,虽然不知道这情爱能坚持多久,
可不管是感情,还是前途,都需要认真经营,特别是身居高位。
“待会我离开时,会建议誉王把姐姐带离湖心岛,日后姐姐对王爷也不要一味的迁就,
不高兴时便直接言明,只是规矩还是要守,姐姐的衣食住行也不要在逾越了!”
陆芸娘震惊的看着陆文,柔弱的脸颊上满是不赞同,轻声提醒他,“王爷善武,不喜旁人忤逆!”
陆文冷笑,不喜就把人放了啊,既然不想放手,该受的委屈,就得受着,
“不喜自是他的事,只要姐姐欢喜即可,誉王的意思是正妃过门后便迎娶姐姐过门,姐姐可以言辞拒绝,
然后以此换取自主,至少也要能参加弟弟的婚礼,到时弟弟安排姐姐见母亲一面!”
陆芸娘虽然有些怕赵詹生气,可一边是多年未见的母亲,一时天人交战,最后还是对陆文点点头。
对誉王,陆文只说了这一件事,不过他在湖心岛待了近一天,基本都是说家里的事,只是在怎么不舍,姐弟两还是要分别的。
陆文那么教导陆芸娘,有自己的私心,于公于私来讲,他也希望是誉王上位,
太子明显是很文武双全的人才,这样的君主确实是社稷之福,
但对内阁可不太有利,毕竟内阁和皇权之间是此消彼长。
陆文是现代人,眼光长远,权利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绝对不是好事,
太子现在看着是不错,但一旦上位后是不是还一如既往,可就难说了。
如今科举他是势在必得,下一个长远的目标自然是进入内阁,
誉王只善武,在治理大楚时必定要依仗内阁。
这肯定也是苏家松口答应联姻誉王府的主要原因,陆文如今站到了苏家的阵营中,当然也选择誉王。
陆文下船看到一脸阴郁的誉王,笑了笑,走过去,郑重的作揖,打算和他好好谈陆芸娘的事,
“王爷这么隐藏姐姐,必定是有难言之隐,学生也不多问,
不过王爷是否想过,只要王爷纳姐姐为妃,总有一天定是要让她出现在众人眼中,初次被人议论几句在所难免,多了,也就不新鲜了,王爷以为如何?”
誉王神色莫名,沉默了半响,最后似是下定决心,开口说道:“若是因为太子,你觉得还会平常吗?”
陆文闻言果然如此,他早有心理准备,是以并未惊讶,“誉王可知太子欲让贤之心?”
誉王点头,这事太子亲自找他谈过,只是他始终觉得还是太子更适合继承皇位,但太子也说了,他不会有后,所以不能继位,希望他来承担责任。
誉王受太子教养长大,无法拒绝兄长,加上陆芸娘的事理亏人家,就更没有立场推辞。
陆文对此并不以为然,既然要让,那就该摆出相应的态度,而不是如今这样,
“王爷,也别怪学生话说的难听,如今太子与您,一个要让,一个要接,无论哪方都不敢踏出那一步,
如此是顾全了兄弟之情,但您可想过,朝臣该如何站位,太子门人该如何抉择?
姐姐如今郁郁寡欢,多少也与此有关!”
赵詹明白陆文的意思,身边的人看不清上位者的态度,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做,大家都没有安全感。
陆芸娘为何见过谢良娣后整个人都变了,无非是不再相信他,只是要他对如父的兄长摆出绝情姿态,实在太难。
陆文见赵詹纠结,嘴角上扬,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
口中义正言辞道,“王爷也无需解释,姐姐身份敏感,既然事关太子,不如就以此为突破口,摆明接位之心,也免得太子来做恶人!”
陆文出了誉王府,心情好了不少,如今圣上春秋鼎盛,他还有时间积蓄实力,未来誉王上位,那时朝廷才该是他的主场。
看到在门口等待他的苏檀起,陆文心情就更好了,只觉得所有的事都是按好的方向发展。
赵詹答应让陆芸娘出现在众人眼中,那京城的人都会知道他和苏悦娘的关系,只要有这一层,那票号的事,只会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