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二十一章

  其实我们坐的那个不叫大巴,是小巴,很破很破,一开始还在公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就上了土路,这一顿颠簸,我很后悔吃了早饭,肚子有些不舒服。

  小Q说:哥,我给你讲个笑话吧。

  我说:你讲,让我转移下注意力。

  小Q说:有个人举着一杯可乐在地铁上喝,喝的很快,所以他一直打嗝,地铁晃晃当当的,他有些晕车,就想吐,忍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了,又找不着地方,就吐在了可乐杯里。但是吐的太满了,车子又晃,他怕洒出来,又喝进去一口,自己其实也恶心,又吐了,这次吐的多,溢出了杯子,他怕洒到别人身上,就整杯的又喝了回去……全车的人都吐了……哈哈哈哈!

  我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开始运气,小Q见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在旁边贱兮兮的说:没事啊?那我再讲一个……

  Q,爷今天不把你打的满面桃花开,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体有一个穴道叫颊车穴,受创可以使人的面部神经麻痹,产生后牙疼痛和下颚关节紧闭的作用,对于现在的你再合适不过了。

  什么穴?在哪啊?哥,你冷静,我不是故意的,你喝水不?饿不饿?哎呀!

  半个小时后我问他:Q,你渴不渴?你怎么不说话了?你不是还要讲一个故事吗?

  #¥%……&*()??

  你把舌头捋直了再说,我听不清。

  *&#%&*(#¥%……

  你再骂我就把舌头给你揪出来打个结你信不信!

  …………

  下车以后我们站在了小Q老家的一个乡镇的土地上,我像坐上时光机回到了九十年代初一样,这个地方显的是那么沧桑又那么真切,一排排砖瓦房,几乎每家每户都带着一个小院,虽然已经入冬,但是老人们仍早早的起来坐在院门口的石头上聊天,小孩子们一拨一拨的跑来跑去,偶尔才会开过一辆车,不是客运的小巴就是那种很古老的吉普。卖豆腐的小贩骑着自行车一边走一边吆喝着,时不时有人从家里端着一个瓢出来拦下豆腐车拿粮食换豆腐,时不时的小卖部里还会传出“谁谁他二叔,你的电话!”的声音,我像回到了儿时的姥姥家一样,觉得这地方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就像在梦里。

 小Q说:走吧哥,咱们得先步行着往村那边走,有路过的车咱们就坐上。

  那个早晨我的心情出奇的好,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很久都没看到过那一张张朴实的面孔,也许是觉得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安全又宁静,身后跟着几个孩子在嬉闹,我停下来,从包里拿出一盒巧克力打开分给了他们,有的孩子撕开包装就放到了嘴里,有的孩子像舍不得吃一样装进了自己的小口袋里然后有些害羞又有些腼腆的仰着头看我。我和小Q继续赶路,很快就走上了田间的小土路,看着那些田地,我能回想起小时候父母在姥姥家帮着割麦子的场景,那时我是负责送水的,拿着壶凉一壶凉白开,然后拎着小筐子装上碗和杯子给他们送到地里去,舅舅总是逗我,说给我烧蚂蚱吃,就点堆火捉了几只蚂蚱扔进去,然后等烧糊了就拿出来给我,我就真的吃了,母亲总是骂我缺心眼。

  小Q走在我旁边说:哥,家里穷,你别嫌弃啊,我让我妈把我结婚用的新被子新褥子拿出来给你用。

  我说:你没事吧?我嫌弃什么啊,装什么大尾巴鹰啊,到家别提这茬儿啊,抽你。

  小Q说:不是,你那么爱干净的人,我怕你到了家不好意思说。

  我说你有完没完啊?什么干净不干净的,我小时候也在农村长大的,也撒尿和泥玩过来的,你别想那些没用的,好好的。

  没一会,身后就开来一辆三轮摩托车,小Q拦住了司机问他过不过自己的村子,司机说;过呢,你们上来吧!

  我俩很开心的爬到了三轮车的后兜里,“嘣嘣嘣,嘣嘣嘣”的,我俩对着脸笑,风吹的大鼻涕都快流下来了还美的跟什么似的。坐了有快两个小时,三轮车停在了一个村子的边上,小Q说到啦!我俩从车上跳了下来,那位师傅憨厚的笑着看着我们俩问:你们都从大城市回来的吧。小Q说是啊,这是我的家。师傅说看你穿的可不像村里的孩子,真立整。小Q说我就是这村里的人。我从包里掏出两盒烟塞给了师傅,师傅把手套摘了下来摸着烟盒问我这是啥烟啊,我说你别管啥烟,抽就行了。师傅说这烟俺都没见过,很贵吧。我说再贵也是给人抽的。师傅都开出去一段了,还回头挥手和我们道别,我看着他的背影对小Q说:这真好。

  进了村子隔三差五的碰到村里的乡亲,有的都已经蹲在门口开始吃午饭了,看见小Q都打招呼,小Q也一个一个的叫,三婶四姑五奶奶的,乡亲们有的在后面议论:这是那谁家的老臭,进城打工去了,每个月往家捎好多钱,出息了。有的说:可不是吗,他爹妈这回可享了清福了。小Q也听见了,美滋滋的乐着。其实我若是他,我笑不出来。我问小Q:老臭是哪个啊?小Q说:我小名,村里的孩子怕养不大,都起个孬名说好养活。

  哦,知道了,老臭。

  你非把重音放在最后两个字上吗?

  是的,老臭。

  怎么听你这么叫就那么别扭呢?

  那是为什么呢老臭?

  烦人。

  好吧我不叫你了老臭。

  …………

  还没到吗老臭?

  哥,你信不信我一嗓子出去全村的人都拿着锄头铁锹追你?

  你会喊什么呢老臭?

  我喊征地的来啦!

  和小Q这么贫着就到了他家门口,门脸不大,但看得出大铁门是新换的,还有未干的油漆的味道。小Q推门就进去了,我跟在他后面,一进门有个背墙,过去后是他家的院子,很大,种着颗石榴树,还有些花花草草,有几只鸡,左侧的屋子的烟囱里往外冒着烟,里面还有些动静。小Q喊了一声:妈!

  一个女人从左侧的屋子里跑了出来,看见小Q楞住了:老臭,孩儿,你怎么回来啦?这个女人应该在四十二三左右的年纪,但却显的很苍老,脸上爬满了生活消磨的皱纹,经常风吹日晒的脸早已没有了光泽,黑黑的干干的,留着齐耳的短发,穿着一件米黄色的棉袄,一条藏青色的裤子,一双黑布鞋。

手机上看
第二十一章

  其实我们坐的那个不叫大巴,是小巴,很破很破,一开始还在公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就上了土路,这一顿颠簸,我很后悔吃了早饭,肚子有些不舒服。

  小Q说:哥,我给你讲个笑话吧。

  我说:你讲,让我转移下注意力。

  小Q说:有个人举着一杯可乐在地铁上喝,喝的很快,所以他一直打嗝,地铁晃晃当当的,他有些晕车,就想吐,忍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了,又找不着地方,就吐在了可乐杯里。但是吐的太满了,车子又晃,他怕洒出来,又喝进去一口,自己其实也恶心,又吐了,这次吐的多,溢出了杯子,他怕洒到别人身上,就整杯的又喝了回去……全车的人都吐了……哈哈哈哈!

  我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开始运气,小Q见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在旁边贱兮兮的说:没事啊?那我再讲一个……

  Q,爷今天不把你打的满面桃花开,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体有一个穴道叫颊车穴,受创可以使人的面部神经麻痹,产生后牙疼痛和下颚关节紧闭的作用,对于现在的你再合适不过了。

  什么穴?在哪啊?哥,你冷静,我不是故意的,你喝水不?饿不饿?哎呀!

  半个小时后我问他:Q,你渴不渴?你怎么不说话了?你不是还要讲一个故事吗?

  #¥%……&*()??

  你把舌头捋直了再说,我听不清。

  *&#%&*(#¥%……

  你再骂我就把舌头给你揪出来打个结你信不信!

  …………

  下车以后我们站在了小Q老家的一个乡镇的土地上,我像坐上时光机回到了九十年代初一样,这个地方显的是那么沧桑又那么真切,一排排砖瓦房,几乎每家每户都带着一个小院,虽然已经入冬,但是老人们仍早早的起来坐在院门口的石头上聊天,小孩子们一拨一拨的跑来跑去,偶尔才会开过一辆车,不是客运的小巴就是那种很古老的吉普。卖豆腐的小贩骑着自行车一边走一边吆喝着,时不时有人从家里端着一个瓢出来拦下豆腐车拿粮食换豆腐,时不时的小卖部里还会传出“谁谁他二叔,你的电话!”的声音,我像回到了儿时的姥姥家一样,觉得这地方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就像在梦里。

 小Q说:走吧哥,咱们得先步行着往村那边走,有路过的车咱们就坐上。

  那个早晨我的心情出奇的好,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很久都没看到过那一张张朴实的面孔,也许是觉得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安全又宁静,身后跟着几个孩子在嬉闹,我停下来,从包里拿出一盒巧克力打开分给了他们,有的孩子撕开包装就放到了嘴里,有的孩子像舍不得吃一样装进了自己的小口袋里然后有些害羞又有些腼腆的仰着头看我。我和小Q继续赶路,很快就走上了田间的小土路,看着那些田地,我能回想起小时候父母在姥姥家帮着割麦子的场景,那时我是负责送水的,拿着壶凉一壶凉白开,然后拎着小筐子装上碗和杯子给他们送到地里去,舅舅总是逗我,说给我烧蚂蚱吃,就点堆火捉了几只蚂蚱扔进去,然后等烧糊了就拿出来给我,我就真的吃了,母亲总是骂我缺心眼。

  小Q走在我旁边说:哥,家里穷,你别嫌弃啊,我让我妈把我结婚用的新被子新褥子拿出来给你用。

  我说:你没事吧?我嫌弃什么啊,装什么大尾巴鹰啊,到家别提这茬儿啊,抽你。

  小Q说:不是,你那么爱干净的人,我怕你到了家不好意思说。

  我说你有完没完啊?什么干净不干净的,我小时候也在农村长大的,也撒尿和泥玩过来的,你别想那些没用的,好好的。

  没一会,身后就开来一辆三轮摩托车,小Q拦住了司机问他过不过自己的村子,司机说;过呢,你们上来吧!

  我俩很开心的爬到了三轮车的后兜里,“嘣嘣嘣,嘣嘣嘣”的,我俩对着脸笑,风吹的大鼻涕都快流下来了还美的跟什么似的。坐了有快两个小时,三轮车停在了一个村子的边上,小Q说到啦!我俩从车上跳了下来,那位师傅憨厚的笑着看着我们俩问:你们都从大城市回来的吧。小Q说是啊,这是我的家。师傅说看你穿的可不像村里的孩子,真立整。小Q说我就是这村里的人。我从包里掏出两盒烟塞给了师傅,师傅把手套摘了下来摸着烟盒问我这是啥烟啊,我说你别管啥烟,抽就行了。师傅说这烟俺都没见过,很贵吧。我说再贵也是给人抽的。师傅都开出去一段了,还回头挥手和我们道别,我看着他的背影对小Q说:这真好。

  进了村子隔三差五的碰到村里的乡亲,有的都已经蹲在门口开始吃午饭了,看见小Q都打招呼,小Q也一个一个的叫,三婶四姑五奶奶的,乡亲们有的在后面议论:这是那谁家的老臭,进城打工去了,每个月往家捎好多钱,出息了。有的说:可不是吗,他爹妈这回可享了清福了。小Q也听见了,美滋滋的乐着。其实我若是他,我笑不出来。我问小Q:老臭是哪个啊?小Q说:我小名,村里的孩子怕养不大,都起个孬名说好养活。

  哦,知道了,老臭。

  你非把重音放在最后两个字上吗?

  是的,老臭。

  怎么听你这么叫就那么别扭呢?

  那是为什么呢老臭?

  烦人。

  好吧我不叫你了老臭。

  …………

  还没到吗老臭?

  哥,你信不信我一嗓子出去全村的人都拿着锄头铁锹追你?

  你会喊什么呢老臭?

  我喊征地的来啦!

  和小Q这么贫着就到了他家门口,门脸不大,但看得出大铁门是新换的,还有未干的油漆的味道。小Q推门就进去了,我跟在他后面,一进门有个背墙,过去后是他家的院子,很大,种着颗石榴树,还有些花花草草,有几只鸡,左侧的屋子的烟囱里往外冒着烟,里面还有些动静。小Q喊了一声:妈!

  一个女人从左侧的屋子里跑了出来,看见小Q楞住了:老臭,孩儿,你怎么回来啦?这个女人应该在四十二三左右的年纪,但却显的很苍老,脸上爬满了生活消磨的皱纹,经常风吹日晒的脸早已没有了光泽,黑黑的干干的,留着齐耳的短发,穿着一件米黄色的棉袄,一条藏青色的裤子,一双黑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