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55章

  苏秋高在疼爱的妹妹面前还算守几分规矩,聊着聊着,发现房间里多了芙蕖这么一个生面孔,眼睛便止不住地往她身上瞄。

  他终于忍不住问出口:“那是你从谢府带回来的人?”

  苏慎浓说:“是。”

  芙蕖心中不免紧张了几分,他会认出她么?

  可苏秋高只问了这么一嘴,轻轻提起,轻轻放下,再没将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甚至连她的名字都没问。

  芙蕖心里的这口气还没完全放下,临走时,苏秋高落后了苏慎浓几步,趁苏慎浓不注意,经过芙蕖的身边,蓦地伸手捏她的下巴。

  芙蕖好不夸张的露出惊惶的表情。

  美女惊惶或是令人疼惜,或是令人心生凌虐欲望。但若一个资质普通的姑娘扮出此相,多半只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

  苏秋高有没有觉得索然无味,芙蕖不知道。

  但他笑了一下之后,确实没再来撩拨芙蕖了。

  苏慎浓从谢府脱身,回到家里办的第一件事,便是修整后花园,然后广发请帖,办赏菊宴,邀请燕京城闺阁中的姑娘们前来一聚,烫金的请帖第一封发往了白家,奉白小姐为座上宾。

  苏秋高虽是庶出不成才,但苏戎桂的夫人从未因此薄待膝下儿女们。

  其实这门亲事,抛开苏秋高本人的不靠谱,单看家世和地位,算是白家高攀了。

  苏慎浓办宴的时候,没想过白家竟会拒绝。

  但白家确实在收到请柬的第一日,便回信婉拒了。

  借口依然是白小姐病中不宜见客。

  白家似乎知道自己这件事办的不讲情面,马上要议亲的两家人,将来若是好事成了,白小姐嫁进了苏府,苏慎浓便是她的小姑子。

  病拒在贵女们的眼里,是一种非常敷衍的借口,哪怕因为旁的事情耽搁了,诚恳说出个一二三,也比病拒体面。

  白家母女俩到底是不懂事,还是真托大了?

  芙蕖在苏府里呆的这两日,一直安安分分躲在房间里,有意避开了苏秋高。

  听说苏秋高很不高兴。

  他的不高兴不是因为见不着白小姐,而是因着白家不识抬举,不给他妹妹面子。

  苏慎浓还要反过来安抚他。

  白小姐虽然不肯来,但帖子不是单独下给她一人的,赏菊宴该办还是照办,苏慎浓事事亲为,忙的停不下脚步。

  再次日,白府着人送了几盆菊花,以表歉意。

  清一色盛放的绿云。

  花儿是不错,又贵又美,但是苏家不缺。

  菊花送进了苏慎浓的秀楼里,芙蕖最先一饱眼福。

  苏慎浓端详过这些花儿,说:“听说白小姐是爱花的人,果然不错……咦?这是什么?”

  其中一只花冠下追着艳红的流苏,苏慎浓小心取下,竟是一方折叠的花笺。

  苏慎浓拆下流苏,将花笺展开,缓缓的念出上面的字迹:“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这是白小姐的字迹?我的天,这莫不是写给我三哥的罢。”

  苏慎浓见芙蕖在身边,转手将花笺递给她看。

  芙蕖低头盯着那两纵行的簪花小楷,手指捏着花笺,动了一动。

  这不是白小姐的字迹,这是她自己的字迹。

  芙蕖识字是在离开白府之后。

  姚氏和白小姐不可能像偷走她的名字和身份那样,连她的字迹也学了去。

  当年,芙蕖有生第一次提笔,是谢慈握着她的手,一笔一划教的。

  如果世上有人能将她的字迹模仿的惟妙惟肖,除了谢慈,不作他想。

  巧的是,谢慈此刻正在白府中冒充花匠。

  白府送出来的花其中有一道必经花匠的手。

  他传这两行诗是何意?

  模仿她的字迹,是为吸引她的注意。

  他透过这两行诗,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他用的花笺也不寻常,是前段日子,他们从北境回京的途中,在兖州小镇一处卖胭脂妆粉的店里,芙蕖偶然兴起买了一刀压着梅花纹的笺纸。

  芙蕖自己收藏舍不得用,也不知什么时候被他拿走了一页。

  芙蕖:“白府送花的人离开了没有,召来一问便知。”

  苏慎浓经她一点,忙追问道:“人呢?”

  下人回话,说:“人还在外面候着,说是等姑娘您的示下。”

  苏慎浓到前厅里见人,芙蕖主动跟了去。

  前来送花的果然是白府的花匠——红隼。

  芙蕖站在门侧,隔得远一些,盯着那陌生的身影移不开眼。

  谁也想不到,此刻面前这位卑躬屈膝的花匠,竟是当朝权势滔天的谢慈。

  当然,也没人敢想。

  苏慎浓首先寒暄道:“白小姐的病可好些了?”

  红隼规矩回话:“入了京一直水土不服,恐怕一时半刻难好。”

  说的倒真像那么回事。

  苏慎浓有几分信了,道:“既如此,还请白小姐好好养着身子,日后有机会我们再聚……我见了白小姐附于花间的信,不知是何意?”

  红隼抱拳:“我家小姐自知辜负了苏姑娘的一腔美意,辗转一宿,越想越愧,于是便提笔写了两句词,与花儿一并送到了姑娘面前,说是姑娘见了,心里自会明白。”

  苏慎浓:“……你越说我越糊涂了,我明白什么?”

  该明白的自会明白。

  芙蕖靠在门边,听得那一句愧。

  心想,是因着那晚他推开她的缘故么?

  红隼朝门外走的时候,经过芙蕖的身边,二人的目光没有任何交错。

  苏慎浓从糊涂中回过神,思量半天,道:“我还是觉得……那两句诗不是给我的。”

  芙蕖一本正经点头:“嗯,是给我的。”

  苏慎浓猝不及防笑出声:“你是不觉得我疑神疑鬼?”

  芙蕖道:“我没有这个意思。”

  苏慎浓最终还是决定:“还是把花笺送到我三哥那里,毕竟是他的婚约,好叫他知情。”

  说着,她便要将花笺交给下人。

  芙蕖主动揽活道:“我去吧。”

  苏慎浓没多想,转手便将笺纸拿出来,送进了芙蕖的手里,说:“我让人带你去,他最近几日被父亲拘在书房里读书,我猜啊,他才没那么乖,要么纠集了伴读们在赌钱,要么溜出去野了。他若不在,你也别声张,将东西送到书房即可。”

  芙蕖说好。

  一个丫鬟在外面等着她。

  芙蕖拿了信笺,先回了趟房间,从随身的行李中,抽出一张一模一样的笺纸,沾了笔墨,伪造一句同样的诗,仓促之间,在灯烛上烘干了墨迹,才出门往苏秋高的书房里去。

  苏慎浓还是很了解她这个哥哥的秉性。

  芙蕖远远的,在书房前的廊下,瞧见了一个把风的小厮,便知里面定然没在干好事。

  果然,那小厮一件来人,匆忙一矮身,钻回去报信了。

  芙蕖这样一个下人的造访,苏秋高才不放在眼里,该干什么依旧如常。

  于是,芙蕖进门便见这样一幅情景,几个锦衣华服的公子爷凑在书桌前,各自手里抓着牛骨牌,吆喝的热火朝天。

  苏秋高头顶着一本《春秋》,嘴里却嚷嚷着:“拿钱拿钱,我赢了,掏钱!”

  芙蕖往门口一站。

  苏秋高连连招手:“来得好,来的是时候……你,起开,换人!指着芙蕖便要她入座陪玩。”

  芙蕖有那么一瞬间心里起了疑,怀疑是试探。

  是也好,不是也罢,芙蕖很想得开。

  她装模作样,推说不会。

  苏秋高引诱着说:“不会没关系,我教你啊,来坐。”

  书房里伺候的伴读和书童们,为了讨主子欢喜,主子说什么是什么,当下一起上手,拥着芙蕖入了座。

  苏秋高才正经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芙蕖随口答:“十六。”

  苏秋高皱眉:“谁给你起的名字,这么难听。”

  一阵哄笑。

  芙蕖:“我们家都这么起名,按着年纪排名字。”

  苏秋高:“上了我们家,就是我们的家的人了,回头我给你换一个啊。”

  芙蕖迟疑着道:“那等我问问苏姑娘的意思。”

  她的意思也明白。

  她是苏慎浓带进府的,也只在苏慎浓身边伺候,万事还由不得旁人做主。

  苏秋高对她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纵容:“没关系。”他说:“我会去和妹妹商议的。”

  芙蕖从腰间的香囊中取出了那一纸花笺,道:“今日白府上来人送花,顺便少来了白小姐亲手写的信,苏姑娘说此信应当是给你的,便让我送来了。”

  苏秋高捏住花笺,目光顺着挪到她的手上。

  芙蕖一低头,自己的食指上,赫然一点漆黑的墨迹,正沾染在最显眼的地方。

  苏秋高展开花笺,见着两行情诗,撇出一个笑,将花笺放在鼻,轻轻一嗅:“好香啊……”

  芙蕖正欲缩回的手被苏秋高一把捏住。

  他托着她的食指抬到眼前,也闻了一闻,明了的笑了:“这真的是白小姐托你给我的么?”

  苏秋高辨认出了墨香。

  苏慎浓贴身的丫鬟正在旁边瞧着这一切,见状不妙,立即上前,道:“三少爷,此事千真万确,您可千万别误会。那封信笺是我们家小姐亲手从花上取下的,而且还询问了白府送花人的意思。”

  苏秋高千回百转的“哦——”了一句。

  他说:“我可不是什么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藕花街上的馆子本少爷都坐了个遍,你们女人心里想什么,我最清楚不过了。”他不老实的去挑芙蕖的下巴:“你说你心里没鬼,但你的眼神可不是这么告诉我的。”

  芙蕖也不是养在阁里的千金大小姐。

  藕花街上的那些胭脂俗粉,在她眼里属实上不了台面。

  苏秋高一个清官家里庶出的三公子,既无钱财,也无权势,藕花街上也就只能就附着些二流的货色,真正清醒的馆中魁首,可看不上他身上这三两油水。

  芙蕖冷冰冰的一抬眼,说:“巧了,男人心里想什么,我也最清楚不过了。苏公子,您是已经在议亲的人了,给彼此留份颜面吧。”

手机上看
第55章

  苏秋高在疼爱的妹妹面前还算守几分规矩,聊着聊着,发现房间里多了芙蕖这么一个生面孔,眼睛便止不住地往她身上瞄。

  他终于忍不住问出口:“那是你从谢府带回来的人?”

  苏慎浓说:“是。”

  芙蕖心中不免紧张了几分,他会认出她么?

  可苏秋高只问了这么一嘴,轻轻提起,轻轻放下,再没将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甚至连她的名字都没问。

  芙蕖心里的这口气还没完全放下,临走时,苏秋高落后了苏慎浓几步,趁苏慎浓不注意,经过芙蕖的身边,蓦地伸手捏她的下巴。

  芙蕖好不夸张的露出惊惶的表情。

  美女惊惶或是令人疼惜,或是令人心生凌虐欲望。但若一个资质普通的姑娘扮出此相,多半只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

  苏秋高有没有觉得索然无味,芙蕖不知道。

  但他笑了一下之后,确实没再来撩拨芙蕖了。

  苏慎浓从谢府脱身,回到家里办的第一件事,便是修整后花园,然后广发请帖,办赏菊宴,邀请燕京城闺阁中的姑娘们前来一聚,烫金的请帖第一封发往了白家,奉白小姐为座上宾。

  苏秋高虽是庶出不成才,但苏戎桂的夫人从未因此薄待膝下儿女们。

  其实这门亲事,抛开苏秋高本人的不靠谱,单看家世和地位,算是白家高攀了。

  苏慎浓办宴的时候,没想过白家竟会拒绝。

  但白家确实在收到请柬的第一日,便回信婉拒了。

  借口依然是白小姐病中不宜见客。

  白家似乎知道自己这件事办的不讲情面,马上要议亲的两家人,将来若是好事成了,白小姐嫁进了苏府,苏慎浓便是她的小姑子。

  病拒在贵女们的眼里,是一种非常敷衍的借口,哪怕因为旁的事情耽搁了,诚恳说出个一二三,也比病拒体面。

  白家母女俩到底是不懂事,还是真托大了?

  芙蕖在苏府里呆的这两日,一直安安分分躲在房间里,有意避开了苏秋高。

  听说苏秋高很不高兴。

  他的不高兴不是因为见不着白小姐,而是因着白家不识抬举,不给他妹妹面子。

  苏慎浓还要反过来安抚他。

  白小姐虽然不肯来,但帖子不是单独下给她一人的,赏菊宴该办还是照办,苏慎浓事事亲为,忙的停不下脚步。

  再次日,白府着人送了几盆菊花,以表歉意。

  清一色盛放的绿云。

  花儿是不错,又贵又美,但是苏家不缺。

  菊花送进了苏慎浓的秀楼里,芙蕖最先一饱眼福。

  苏慎浓端详过这些花儿,说:“听说白小姐是爱花的人,果然不错……咦?这是什么?”

  其中一只花冠下追着艳红的流苏,苏慎浓小心取下,竟是一方折叠的花笺。

  苏慎浓拆下流苏,将花笺展开,缓缓的念出上面的字迹:“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这是白小姐的字迹?我的天,这莫不是写给我三哥的罢。”

  苏慎浓见芙蕖在身边,转手将花笺递给她看。

  芙蕖低头盯着那两纵行的簪花小楷,手指捏着花笺,动了一动。

  这不是白小姐的字迹,这是她自己的字迹。

  芙蕖识字是在离开白府之后。

  姚氏和白小姐不可能像偷走她的名字和身份那样,连她的字迹也学了去。

  当年,芙蕖有生第一次提笔,是谢慈握着她的手,一笔一划教的。

  如果世上有人能将她的字迹模仿的惟妙惟肖,除了谢慈,不作他想。

  巧的是,谢慈此刻正在白府中冒充花匠。

  白府送出来的花其中有一道必经花匠的手。

  他传这两行诗是何意?

  模仿她的字迹,是为吸引她的注意。

  他透过这两行诗,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他用的花笺也不寻常,是前段日子,他们从北境回京的途中,在兖州小镇一处卖胭脂妆粉的店里,芙蕖偶然兴起买了一刀压着梅花纹的笺纸。

  芙蕖自己收藏舍不得用,也不知什么时候被他拿走了一页。

  芙蕖:“白府送花的人离开了没有,召来一问便知。”

  苏慎浓经她一点,忙追问道:“人呢?”

  下人回话,说:“人还在外面候着,说是等姑娘您的示下。”

  苏慎浓到前厅里见人,芙蕖主动跟了去。

  前来送花的果然是白府的花匠——红隼。

  芙蕖站在门侧,隔得远一些,盯着那陌生的身影移不开眼。

  谁也想不到,此刻面前这位卑躬屈膝的花匠,竟是当朝权势滔天的谢慈。

  当然,也没人敢想。

  苏慎浓首先寒暄道:“白小姐的病可好些了?”

  红隼规矩回话:“入了京一直水土不服,恐怕一时半刻难好。”

  说的倒真像那么回事。

  苏慎浓有几分信了,道:“既如此,还请白小姐好好养着身子,日后有机会我们再聚……我见了白小姐附于花间的信,不知是何意?”

  红隼抱拳:“我家小姐自知辜负了苏姑娘的一腔美意,辗转一宿,越想越愧,于是便提笔写了两句词,与花儿一并送到了姑娘面前,说是姑娘见了,心里自会明白。”

  苏慎浓:“……你越说我越糊涂了,我明白什么?”

  该明白的自会明白。

  芙蕖靠在门边,听得那一句愧。

  心想,是因着那晚他推开她的缘故么?

  红隼朝门外走的时候,经过芙蕖的身边,二人的目光没有任何交错。

  苏慎浓从糊涂中回过神,思量半天,道:“我还是觉得……那两句诗不是给我的。”

  芙蕖一本正经点头:“嗯,是给我的。”

  苏慎浓猝不及防笑出声:“你是不觉得我疑神疑鬼?”

  芙蕖道:“我没有这个意思。”

  苏慎浓最终还是决定:“还是把花笺送到我三哥那里,毕竟是他的婚约,好叫他知情。”

  说着,她便要将花笺交给下人。

  芙蕖主动揽活道:“我去吧。”

  苏慎浓没多想,转手便将笺纸拿出来,送进了芙蕖的手里,说:“我让人带你去,他最近几日被父亲拘在书房里读书,我猜啊,他才没那么乖,要么纠集了伴读们在赌钱,要么溜出去野了。他若不在,你也别声张,将东西送到书房即可。”

  芙蕖说好。

  一个丫鬟在外面等着她。

  芙蕖拿了信笺,先回了趟房间,从随身的行李中,抽出一张一模一样的笺纸,沾了笔墨,伪造一句同样的诗,仓促之间,在灯烛上烘干了墨迹,才出门往苏秋高的书房里去。

  苏慎浓还是很了解她这个哥哥的秉性。

  芙蕖远远的,在书房前的廊下,瞧见了一个把风的小厮,便知里面定然没在干好事。

  果然,那小厮一件来人,匆忙一矮身,钻回去报信了。

  芙蕖这样一个下人的造访,苏秋高才不放在眼里,该干什么依旧如常。

  于是,芙蕖进门便见这样一幅情景,几个锦衣华服的公子爷凑在书桌前,各自手里抓着牛骨牌,吆喝的热火朝天。

  苏秋高头顶着一本《春秋》,嘴里却嚷嚷着:“拿钱拿钱,我赢了,掏钱!”

  芙蕖往门口一站。

  苏秋高连连招手:“来得好,来的是时候……你,起开,换人!指着芙蕖便要她入座陪玩。”

  芙蕖有那么一瞬间心里起了疑,怀疑是试探。

  是也好,不是也罢,芙蕖很想得开。

  她装模作样,推说不会。

  苏秋高引诱着说:“不会没关系,我教你啊,来坐。”

  书房里伺候的伴读和书童们,为了讨主子欢喜,主子说什么是什么,当下一起上手,拥着芙蕖入了座。

  苏秋高才正经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芙蕖随口答:“十六。”

  苏秋高皱眉:“谁给你起的名字,这么难听。”

  一阵哄笑。

  芙蕖:“我们家都这么起名,按着年纪排名字。”

  苏秋高:“上了我们家,就是我们的家的人了,回头我给你换一个啊。”

  芙蕖迟疑着道:“那等我问问苏姑娘的意思。”

  她的意思也明白。

  她是苏慎浓带进府的,也只在苏慎浓身边伺候,万事还由不得旁人做主。

  苏秋高对她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纵容:“没关系。”他说:“我会去和妹妹商议的。”

  芙蕖从腰间的香囊中取出了那一纸花笺,道:“今日白府上来人送花,顺便少来了白小姐亲手写的信,苏姑娘说此信应当是给你的,便让我送来了。”

  苏秋高捏住花笺,目光顺着挪到她的手上。

  芙蕖一低头,自己的食指上,赫然一点漆黑的墨迹,正沾染在最显眼的地方。

  苏秋高展开花笺,见着两行情诗,撇出一个笑,将花笺放在鼻,轻轻一嗅:“好香啊……”

  芙蕖正欲缩回的手被苏秋高一把捏住。

  他托着她的食指抬到眼前,也闻了一闻,明了的笑了:“这真的是白小姐托你给我的么?”

  苏秋高辨认出了墨香。

  苏慎浓贴身的丫鬟正在旁边瞧着这一切,见状不妙,立即上前,道:“三少爷,此事千真万确,您可千万别误会。那封信笺是我们家小姐亲手从花上取下的,而且还询问了白府送花人的意思。”

  苏秋高千回百转的“哦——”了一句。

  他说:“我可不是什么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藕花街上的馆子本少爷都坐了个遍,你们女人心里想什么,我最清楚不过了。”他不老实的去挑芙蕖的下巴:“你说你心里没鬼,但你的眼神可不是这么告诉我的。”

  芙蕖也不是养在阁里的千金大小姐。

  藕花街上的那些胭脂俗粉,在她眼里属实上不了台面。

  苏秋高一个清官家里庶出的三公子,既无钱财,也无权势,藕花街上也就只能就附着些二流的货色,真正清醒的馆中魁首,可看不上他身上这三两油水。

  芙蕖冷冰冰的一抬眼,说:“巧了,男人心里想什么,我也最清楚不过了。苏公子,您是已经在议亲的人了,给彼此留份颜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