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127章

  芙蕖一边赶路,一边掐算所谓的半年。

  半年前,约莫正是盛夏之迹。

  那会儿谢太妃仍住在谢府后院的小佛堂里呢。

  她是什么时候动手下的毒?

  近半年她定是没有机会接触到谢慈的。

  莫非是半年前?

  芙蕖不敢相信。

  一种毒物能在身体里潜藏半年而不发作,简直匪夷所思?

  芙蕖感觉她好似在算计里被人牵着鼻子团团转,却始终碰触不到真相,而这一局,或许连谢慈也没勘破。

  “说实话,我们这事儿办的有些早了……”

  芙蕖在车里自言自语:“你最初的打算,肯定不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办事,你是因为下药的事儿败露了,怕我起了警惕,坏了你的算盘,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一咬牙,提前办了,是吗?”

  “我们还没真正等到海晏河清的那一日呢,你怎么就着急了?”

  在芙蕖昏睡的那两天里,她想象不到谢慈安排了多少事。

  事情没头没绪总是做不完的,她了解谢慈的性子,有些事情他是可以轻易拿得起,却很难放得下,终其一生看似淡然,实则留下的都是遗憾。

  南华寺至今仍有朝廷的人守着,更有谢慈安排的属下暗中盯着。

  南华寺早已彻底封了门,不接待任何香客,成了独立于山间的一座孤独所在。

  芙蕖那朴素的小车在山门的守卫那里遭到了阻拦。

  好在她事先打点过,出示了谢慈随身常戴的一只玉扳指,便畅通无阻的被迎进了寺中。

  如今的南华寺住着两个女人,也不知她们相处的如何?

  芙蕖相见谢太妃,没废太大周章,只不过是在院子里多站了一会儿,又在没有火盆的禅房中喝了整三壶苦到舌根的六安茶,才终于见着姗姗来迟的人。

  谢太妃空顶着一个居士的禅名,打扮却着实不像那么回事,一身堆叠的锦绣翡翠金银,恐怕比宝殿中的金佛还要熠熠生辉。

  她对着芙蕖灿然一笑:“你来啦?”

  仿佛早就料定了她会来一样。

  芙蕖已经有很久没正经贴过妆容了,一身的素净,不用想也知她现在与眼前这位年轻的太妃根本没得比。

  而且芙蕖发现很可怕的一点,许是南华寺山好水好,没有勾心斗角的算计,谢太妃的脸色看上去比半年前还要容光焕发。

  芙蕖只能感叹,南华寺当真养人。

  芙蕖应了她一句:“来了。”

  谢太妃第二句话便问:“我那弟弟呢?”

  芙蕖说:“车里。”

  车里支着熏炉,有竹安守着,安枕而卧,比在外面吃冷风空等要舒服多了。

  谢太妃摇头笑着叹道:“看来是时候到了啊,我竟没想到这么快,他睡了有几天?”

  芙蕖在来时的路上就在掐着指头算,答道:“三十七天了。”

  谢太妃点头,带着头上的珠翠叮当作响:“不错了,你能查到碧海阁,能查到醉浮生,还能查到我身上……我还以为你们在燕京的富贵丛中,早把我这个与青灯古佛作伴的姐姐忘到脑后了。”

  她倒是把自己说的很可怜。

  芙蕖一笑,不置可否,直入正题:“你是什么时候下的毒。”

  谢太妃毫不犹豫道:“半年前。”

  芙蕖摇了一下头,张了张口,还未来得及说话。

  谢太妃便打断道:“你是不是想说不可能?”

  “世上没有绝对之事。”芙蕖说:“我想问问您是怎么做到的,又是为何要如此?”

  谢太妃与这古朴的禅房格格不入,她说:“你不知道醉浮生是什么东西,我告诉你,它不仅是精心研制的毒,而且还是一种酒曲。他最爱喝什么酒?”

  面对谢太妃的忽然发问。

  芙蕖道:“罗浮春。”

  在外头他向来克制,不多饮一口酒,但在谢府中,常常随处可见的酒坛,是谢府中人自酿的。

  芙蕖何等通透,一点即透。

  用酒曲酿成的罗浮春,意味着谢慈在这半年内,喝的每一口酒,都是毒。

  芙蕖被他用糖渍梅子喂药骗得团团转。

  他也没好到哪去,服毒半年,都不曾有过任何警惕。

  谢太妃道:“他仗着凤髓那高高在上的奇毒,从不把别的毒放在眼里,也不怎么注意入口的东西,才给了我乘虚而入的机会。但醉浮生是碧海阁耗费十几年心血研制而出的药,其毒性不在凤髓之下,两者在他的身体里,谁也不能抵消了谁,便成了一种互相博弈的平衡,勉强维持在各自的地界里,不曾跨雷池一步。”

  而那日,凤髓从他的身体里彻底抽走,醉浮生便有了机会侵占了他的身体。

  谢太妃:“你问我为什么?倘若不是他体内的醉浮生奏效,当日凤髓抽走的那一瞬间他必死无疑。”

  芙蕖心里浮起一个猜测:“你是为救他?”

  谢太妃:“你是不是也觉得不可能?”

  芙蕖没说话,沉默就是态度。

  谢太妃笑了笑:“谢家人对凤髓的研究不比你少,你以为醉浮生是怎么来的——是十年前,我爹登上碧海阁许了三个人情,才求得掌门许诺制此能抗衡凤髓的毒。”

  既不得解,也许能克。

  谢老侯爷的独辟蹊径的思路,让他尝试了这一招。

  可谢老侯爷死的有些早,没能等到醉浮生的问世。

  谢太妃:“凤髓离体的那一瞬间,是毒性最烈的时候,它会在那一刻抽走人的所有的生气,醉浮生留于体内方可与之抗衡。在凤髓抽离之际,醉浮生只要先一步毒发,便能令他挺过那夺命的一瞬。只待他脉象平稳,再解醉浮生之毒,便算是功成了。”

  芙蕖仍觉得这一切环环相扣到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地步,她问:“你怎料定凤髓一定会从他的身体里抽离?”

  谢慈用养得又尖又长的指甲,指了一下芙蕖的后颈:“那日在谢府的小佛堂,你暗示我遣退了左右,拨开头发,给我看了你的伤口。”

  是有这么件事。

  芙蕖那时虽引了母蛊在体内,却不知该如何使用,亮给谢太妃看的初衷,是想从她这里得到些指点,但谢太妃当时并未给她只字片语的回应。

  谢太妃:“我见了你那伤口,便知道该着手给他安排醉浮生了。”

  芙蕖因没有得到线索而暗自失望,却不知谢太妃已经开始给他们设局了。

  “说实话,我没办法预知你们之间到底能活哪一个,但这救命的东西下到他体内才是最稳妥的。如母子蛊相引到他的身体里,他即使不用我这醉浮生,也会安然无恙。”谢太妃微微摇头:“我从不认为他会舍了自己的命救你,就算现在事实摆在眼前,我也不信。”

  谢太妃是不愿意相信,却由不得她不信。

  唯一的生机自是要用在谢慈身上的,芙蕖心里没有半点波澜,对于谢太妃而言,她那本就不多余的善心,肯对自己的弟弟伸把手,已是难得了。

  芙蕖早就不会为了旁人的放弃而折磨自己。

  除了谢慈,她不在乎任何人的态度。

  她也从不把指望靠在谁身上,她知道,孑然一身的她谁都靠不住。

  芙蕖向谢太妃伸手:“解药。”

  谢太妃同样对她伸手:“鼓瑟令,来换。”

  芙蕖说:“鼓瑟令我没有带在身上。”

  谢太妃隐隐有翻脸的迹象。

  芙蕖紧接着说:“别急,我现在就可以叫人回扬州取,但你要它做什么?谢老侯爷留给鼓瑟令的不过百余人,现下乱局已定,四方安宁,你要这百余人来南华寺给你扫地么?”

  ——“真会说笑。”谢太妃收回了手,“确实百余人没什么用,但我知道,我爹给你留鼓瑟令的时候,还交代了遗言让你替他办事。我就是想知道,他让你做什么?”

  “老侯爷给了我一张名单。”芙蕖平静地说:“名单上有四十七个人,都是先朝因誓死追随老侯爷,而被无故处置的战袍兄弟。他们多被流放在边关或蜀中,名单上记着他们的名姓和所在,有些已经死去了,有些还在活着受苦,老侯爷说,若有朝一日得见云开月明,让我去找到这些人,该接回家的接回家,该体恤的体恤,而那些已经死去埋骨异乡的,也都迁回故里安葬。”

  谢太妃的表情变得错愕。

  芙蕖说:“谢太妃,鼓瑟令可以给你,你若是想承先父遗志,完全这些事情,也是合情合理的。”

  谢老侯爷膝下子女两个,却将死前最放心不下之事交给了一个外人去做。

  芙蕖猜不他老人家的心思,却能觉出其中别有深意。

  谢太妃安静了片刻,一抚广袖,说:“罢了,我不爱揽这出力不讨好的活,一块破牌子,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芙蕖又开口跟她要解药。

  谢太妃说:“把他安置进屋,解药方子已配齐,但需要熬制三日。”

  三日,芙蕖只做了一件事情,煎雪煮茶。

  谢太妃只肯给她六安瓜片。

  煮出来的茶除了苦还是苦。

  煮茶的炉子旁边是药炉。

  芙蕖必须摆在自己跟前不错眼的盯着才放心。

  竹安和吉照也跟着熬鹰似的守在院里。

  谢太妃早晚各来一次,一呆就是小半日,偶尔,芳华长公主也会来瞧热闹。

  芙蕖闲时发现,这两位曾经尊贵的女人相处的当真不错,从她们互相的咬耳朵,换手帕,还有窃窃的笑声就能感觉到,骗不了人。

  也不知她们是苦中作乐,还是当真乐在其中。

  第三日,谢太妃呆到晌时便回去休息,还是贵人的习惯,午后小憩不许人打扰。

  芳华长公主便趁这静谧的时光,独自来了。

  芙蕖一看便知她是有话单独要说,先把待客的茶给倒上了。

  芳华长公主垂首盯着那难以下咽的苦茶,失笑:“回去我让人包些今年的新茶送来。”

  芙蕖拒绝了她的好意,说:“也不必,药今晚便煎好了,等他服过解药,我就带他离开这里。”

  芳华瞧着她决断安排的模样挺像那么一回事的,揶揄道:“你怎不问他的意思?他可是你主子啊。”

  芙蕖转头瞧向房门,眯了眼睛,说:“都趴了,就别想着耍主子威风了,什么时候能站起来再说,我要……把他藏在一个没人的地方。”

  后半句话,芙蕖是咽在嗓子里说的,芳华并没有听清,不过她也不追究,今日她来,是为了一件自己的事情。

  芳华难得犹豫的开口:“栾深回燕京了,你和他打过交道没有?”

  驸马栾深是芳华长公主的驸马。

  这是一件人人皆知,但又人人忽略的事情。

  芙蕖属实不知这二位之间的故事,不便多说话,只问一句答一句,点头说:“我认得他,也打过交道。”

  芳华:“他有新妻子了吗?”

  芙蕖:“这倒没听说过。”

  驸马再娶一定是轰动全城的大事,若是有早闹哄哄传开了。

  芳华:“他还爱笑吗?”

  芙蕖:“他常常笑,温和儒雅,从不失礼于人前。”

  回想栾深的模样,畅怀大笑不曾有,但人前却一直是微笑有礼。

  芳华最后问:“他为官一定清廉公正吧?”

  芙蕖点头:“那是一定的。”

  芳华缓缓舒了口气。

  高贵如她,问出这几个问题,竟隐隐透出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

  芙蕖顿了一下,说:“公主若想故人叙旧,可以传一封信,我也可代为转交。”

  芳华站起身,理了理自己的华裳,说:“不必,我和他之间的缘分已尽,得知他现在很好,我没有毁了他,就行了。”

  芙蕖注视着芳华长公主的背影远去。

  又是一段理不清的往事啊。

  三天熬了一碗又厚又浓稠的药汤出来。

  芙蕖端了药进屋,趴在谢慈的枕边,听着他微弱且均匀的呼吸,足足怔神了好一会儿,才掏出一根苇管,一路上的汤药续命都是依赖这玩意儿,芙蕖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保证一杯也洒不出来。

  芙蕖含了一口药,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味觉是真正恢复了,比十年的陈六安还要苦,芙蕖忍着不适,将药缓缓渡进了谢慈的口中,然后再盯着一点一点全部流进喉咙,放下碗,严冬也出了一身的汗。

  喂完了药,她说走就要走,半点也不含糊。

  谢太妃听着动静,到屋外看了一眼,倚着门嘀咕了一句:“真能折腾……”

  芙蕖充耳未闻,指挥着人把谢慈挪到车上,转头对谢太妃道:“您有什么话要带给他吗?”

  谢太妃必然是有,因为她犹豫了,但最终,她只是挥了挥手,意思是打发他们快点走,什么也没有说。

  车消失在暮色中。

  谢太妃在山门前徘徊了很久,只是想起父亲临死前,叫她到跟前说话的清醒。

  那一双瘦骨嶙峋的手点了点她的鼻尖,哄她别哭,却怅然道:“……阿晴啊,你变了。”

  谢晴是她的名字,进了宫的女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只剩下一个姓氏和名分,很久没有人这样唤她的乳名了。

  谢晴哭得没有一点声音,只有泪珠子不断的砸下来,浸湿了衣襟。

  老侯爷说:“爹爹也变了,我们都变了。”

  是啊,他们都变了,走着走着就不认识自己了,可凭什么有人可以不变,有人可以在荆棘丛中一如既往的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

  他是不怕疼,还是不怕冷。

  她就想看着,他什么时候才能堕落,才能从那高高的圣坛上下来,与她们这些肮脏的灵魂一起共舞。

  她等了好久,也用了手段,可都没有撼动他的一丝一毫。

  她不明白,这个世界上,到底谁才是对的?

  谢太妃与芳华长公主能在南华寺相交甚欢不是没有原因的,她们都是同一种人,看不惯美好的事物不染尘埃,非要亲手蹂/躏毁掉才会得到一瞬间的快感。

  然后被无边的扭曲的寂寞淹没自己。

  车离开南华寺,走到山下,车夫放慢了速度,问车里主人,往何处去?

  里面传来了掷骰子的动静,半天,芙蕖说了一句:“北。”

  于是他们往北走。

  天彻底黑下来,前方一个三岔路口,车夫又停了。

  芙蕖掀帘出来,蹲在外面,指间夹了三枚骰子,说:“哪个点数大,我们就往哪个方向去。”言罢,三只骰子落到了三个路口前,车夫上前挨个捡回来,指着中间那条路,说:“六点,最大。”

  竹安和吉照一头雾水,完全猜不透她要往哪里去。

  芙蕖回到车里,习惯性摸上谢慈冰凉的手,此番忽然感觉到了一点温暖,她有些开心,说:“随缘,我们就去第一个落脚的镇子里,买下一个院子住着。”

手机上看
第127章

  芙蕖一边赶路,一边掐算所谓的半年。

  半年前,约莫正是盛夏之迹。

  那会儿谢太妃仍住在谢府后院的小佛堂里呢。

  她是什么时候动手下的毒?

  近半年她定是没有机会接触到谢慈的。

  莫非是半年前?

  芙蕖不敢相信。

  一种毒物能在身体里潜藏半年而不发作,简直匪夷所思?

  芙蕖感觉她好似在算计里被人牵着鼻子团团转,却始终碰触不到真相,而这一局,或许连谢慈也没勘破。

  “说实话,我们这事儿办的有些早了……”

  芙蕖在车里自言自语:“你最初的打算,肯定不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办事,你是因为下药的事儿败露了,怕我起了警惕,坏了你的算盘,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一咬牙,提前办了,是吗?”

  “我们还没真正等到海晏河清的那一日呢,你怎么就着急了?”

  在芙蕖昏睡的那两天里,她想象不到谢慈安排了多少事。

  事情没头没绪总是做不完的,她了解谢慈的性子,有些事情他是可以轻易拿得起,却很难放得下,终其一生看似淡然,实则留下的都是遗憾。

  南华寺至今仍有朝廷的人守着,更有谢慈安排的属下暗中盯着。

  南华寺早已彻底封了门,不接待任何香客,成了独立于山间的一座孤独所在。

  芙蕖那朴素的小车在山门的守卫那里遭到了阻拦。

  好在她事先打点过,出示了谢慈随身常戴的一只玉扳指,便畅通无阻的被迎进了寺中。

  如今的南华寺住着两个女人,也不知她们相处的如何?

  芙蕖相见谢太妃,没废太大周章,只不过是在院子里多站了一会儿,又在没有火盆的禅房中喝了整三壶苦到舌根的六安茶,才终于见着姗姗来迟的人。

  谢太妃空顶着一个居士的禅名,打扮却着实不像那么回事,一身堆叠的锦绣翡翠金银,恐怕比宝殿中的金佛还要熠熠生辉。

  她对着芙蕖灿然一笑:“你来啦?”

  仿佛早就料定了她会来一样。

  芙蕖已经有很久没正经贴过妆容了,一身的素净,不用想也知她现在与眼前这位年轻的太妃根本没得比。

  而且芙蕖发现很可怕的一点,许是南华寺山好水好,没有勾心斗角的算计,谢太妃的脸色看上去比半年前还要容光焕发。

  芙蕖只能感叹,南华寺当真养人。

  芙蕖应了她一句:“来了。”

  谢太妃第二句话便问:“我那弟弟呢?”

  芙蕖说:“车里。”

  车里支着熏炉,有竹安守着,安枕而卧,比在外面吃冷风空等要舒服多了。

  谢太妃摇头笑着叹道:“看来是时候到了啊,我竟没想到这么快,他睡了有几天?”

  芙蕖在来时的路上就在掐着指头算,答道:“三十七天了。”

  谢太妃点头,带着头上的珠翠叮当作响:“不错了,你能查到碧海阁,能查到醉浮生,还能查到我身上……我还以为你们在燕京的富贵丛中,早把我这个与青灯古佛作伴的姐姐忘到脑后了。”

  她倒是把自己说的很可怜。

  芙蕖一笑,不置可否,直入正题:“你是什么时候下的毒。”

  谢太妃毫不犹豫道:“半年前。”

  芙蕖摇了一下头,张了张口,还未来得及说话。

  谢太妃便打断道:“你是不是想说不可能?”

  “世上没有绝对之事。”芙蕖说:“我想问问您是怎么做到的,又是为何要如此?”

  谢太妃与这古朴的禅房格格不入,她说:“你不知道醉浮生是什么东西,我告诉你,它不仅是精心研制的毒,而且还是一种酒曲。他最爱喝什么酒?”

  面对谢太妃的忽然发问。

  芙蕖道:“罗浮春。”

  在外头他向来克制,不多饮一口酒,但在谢府中,常常随处可见的酒坛,是谢府中人自酿的。

  芙蕖何等通透,一点即透。

  用酒曲酿成的罗浮春,意味着谢慈在这半年内,喝的每一口酒,都是毒。

  芙蕖被他用糖渍梅子喂药骗得团团转。

  他也没好到哪去,服毒半年,都不曾有过任何警惕。

  谢太妃道:“他仗着凤髓那高高在上的奇毒,从不把别的毒放在眼里,也不怎么注意入口的东西,才给了我乘虚而入的机会。但醉浮生是碧海阁耗费十几年心血研制而出的药,其毒性不在凤髓之下,两者在他的身体里,谁也不能抵消了谁,便成了一种互相博弈的平衡,勉强维持在各自的地界里,不曾跨雷池一步。”

  而那日,凤髓从他的身体里彻底抽走,醉浮生便有了机会侵占了他的身体。

  谢太妃:“你问我为什么?倘若不是他体内的醉浮生奏效,当日凤髓抽走的那一瞬间他必死无疑。”

  芙蕖心里浮起一个猜测:“你是为救他?”

  谢太妃:“你是不是也觉得不可能?”

  芙蕖没说话,沉默就是态度。

  谢太妃笑了笑:“谢家人对凤髓的研究不比你少,你以为醉浮生是怎么来的——是十年前,我爹登上碧海阁许了三个人情,才求得掌门许诺制此能抗衡凤髓的毒。”

  既不得解,也许能克。

  谢老侯爷的独辟蹊径的思路,让他尝试了这一招。

  可谢老侯爷死的有些早,没能等到醉浮生的问世。

  谢太妃:“凤髓离体的那一瞬间,是毒性最烈的时候,它会在那一刻抽走人的所有的生气,醉浮生留于体内方可与之抗衡。在凤髓抽离之际,醉浮生只要先一步毒发,便能令他挺过那夺命的一瞬。只待他脉象平稳,再解醉浮生之毒,便算是功成了。”

  芙蕖仍觉得这一切环环相扣到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地步,她问:“你怎料定凤髓一定会从他的身体里抽离?”

  谢慈用养得又尖又长的指甲,指了一下芙蕖的后颈:“那日在谢府的小佛堂,你暗示我遣退了左右,拨开头发,给我看了你的伤口。”

  是有这么件事。

  芙蕖那时虽引了母蛊在体内,却不知该如何使用,亮给谢太妃看的初衷,是想从她这里得到些指点,但谢太妃当时并未给她只字片语的回应。

  谢太妃:“我见了你那伤口,便知道该着手给他安排醉浮生了。”

  芙蕖因没有得到线索而暗自失望,却不知谢太妃已经开始给他们设局了。

  “说实话,我没办法预知你们之间到底能活哪一个,但这救命的东西下到他体内才是最稳妥的。如母子蛊相引到他的身体里,他即使不用我这醉浮生,也会安然无恙。”谢太妃微微摇头:“我从不认为他会舍了自己的命救你,就算现在事实摆在眼前,我也不信。”

  谢太妃是不愿意相信,却由不得她不信。

  唯一的生机自是要用在谢慈身上的,芙蕖心里没有半点波澜,对于谢太妃而言,她那本就不多余的善心,肯对自己的弟弟伸把手,已是难得了。

  芙蕖早就不会为了旁人的放弃而折磨自己。

  除了谢慈,她不在乎任何人的态度。

  她也从不把指望靠在谁身上,她知道,孑然一身的她谁都靠不住。

  芙蕖向谢太妃伸手:“解药。”

  谢太妃同样对她伸手:“鼓瑟令,来换。”

  芙蕖说:“鼓瑟令我没有带在身上。”

  谢太妃隐隐有翻脸的迹象。

  芙蕖紧接着说:“别急,我现在就可以叫人回扬州取,但你要它做什么?谢老侯爷留给鼓瑟令的不过百余人,现下乱局已定,四方安宁,你要这百余人来南华寺给你扫地么?”

  ——“真会说笑。”谢太妃收回了手,“确实百余人没什么用,但我知道,我爹给你留鼓瑟令的时候,还交代了遗言让你替他办事。我就是想知道,他让你做什么?”

  “老侯爷给了我一张名单。”芙蕖平静地说:“名单上有四十七个人,都是先朝因誓死追随老侯爷,而被无故处置的战袍兄弟。他们多被流放在边关或蜀中,名单上记着他们的名姓和所在,有些已经死去了,有些还在活着受苦,老侯爷说,若有朝一日得见云开月明,让我去找到这些人,该接回家的接回家,该体恤的体恤,而那些已经死去埋骨异乡的,也都迁回故里安葬。”

  谢太妃的表情变得错愕。

  芙蕖说:“谢太妃,鼓瑟令可以给你,你若是想承先父遗志,完全这些事情,也是合情合理的。”

  谢老侯爷膝下子女两个,却将死前最放心不下之事交给了一个外人去做。

  芙蕖猜不他老人家的心思,却能觉出其中别有深意。

  谢太妃安静了片刻,一抚广袖,说:“罢了,我不爱揽这出力不讨好的活,一块破牌子,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芙蕖又开口跟她要解药。

  谢太妃说:“把他安置进屋,解药方子已配齐,但需要熬制三日。”

  三日,芙蕖只做了一件事情,煎雪煮茶。

  谢太妃只肯给她六安瓜片。

  煮出来的茶除了苦还是苦。

  煮茶的炉子旁边是药炉。

  芙蕖必须摆在自己跟前不错眼的盯着才放心。

  竹安和吉照也跟着熬鹰似的守在院里。

  谢太妃早晚各来一次,一呆就是小半日,偶尔,芳华长公主也会来瞧热闹。

  芙蕖闲时发现,这两位曾经尊贵的女人相处的当真不错,从她们互相的咬耳朵,换手帕,还有窃窃的笑声就能感觉到,骗不了人。

  也不知她们是苦中作乐,还是当真乐在其中。

  第三日,谢太妃呆到晌时便回去休息,还是贵人的习惯,午后小憩不许人打扰。

  芳华长公主便趁这静谧的时光,独自来了。

  芙蕖一看便知她是有话单独要说,先把待客的茶给倒上了。

  芳华长公主垂首盯着那难以下咽的苦茶,失笑:“回去我让人包些今年的新茶送来。”

  芙蕖拒绝了她的好意,说:“也不必,药今晚便煎好了,等他服过解药,我就带他离开这里。”

  芳华瞧着她决断安排的模样挺像那么一回事的,揶揄道:“你怎不问他的意思?他可是你主子啊。”

  芙蕖转头瞧向房门,眯了眼睛,说:“都趴了,就别想着耍主子威风了,什么时候能站起来再说,我要……把他藏在一个没人的地方。”

  后半句话,芙蕖是咽在嗓子里说的,芳华并没有听清,不过她也不追究,今日她来,是为了一件自己的事情。

  芳华难得犹豫的开口:“栾深回燕京了,你和他打过交道没有?”

  驸马栾深是芳华长公主的驸马。

  这是一件人人皆知,但又人人忽略的事情。

  芙蕖属实不知这二位之间的故事,不便多说话,只问一句答一句,点头说:“我认得他,也打过交道。”

  芳华:“他有新妻子了吗?”

  芙蕖:“这倒没听说过。”

  驸马再娶一定是轰动全城的大事,若是有早闹哄哄传开了。

  芳华:“他还爱笑吗?”

  芙蕖:“他常常笑,温和儒雅,从不失礼于人前。”

  回想栾深的模样,畅怀大笑不曾有,但人前却一直是微笑有礼。

  芳华最后问:“他为官一定清廉公正吧?”

  芙蕖点头:“那是一定的。”

  芳华缓缓舒了口气。

  高贵如她,问出这几个问题,竟隐隐透出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

  芙蕖顿了一下,说:“公主若想故人叙旧,可以传一封信,我也可代为转交。”

  芳华站起身,理了理自己的华裳,说:“不必,我和他之间的缘分已尽,得知他现在很好,我没有毁了他,就行了。”

  芙蕖注视着芳华长公主的背影远去。

  又是一段理不清的往事啊。

  三天熬了一碗又厚又浓稠的药汤出来。

  芙蕖端了药进屋,趴在谢慈的枕边,听着他微弱且均匀的呼吸,足足怔神了好一会儿,才掏出一根苇管,一路上的汤药续命都是依赖这玩意儿,芙蕖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保证一杯也洒不出来。

  芙蕖含了一口药,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味觉是真正恢复了,比十年的陈六安还要苦,芙蕖忍着不适,将药缓缓渡进了谢慈的口中,然后再盯着一点一点全部流进喉咙,放下碗,严冬也出了一身的汗。

  喂完了药,她说走就要走,半点也不含糊。

  谢太妃听着动静,到屋外看了一眼,倚着门嘀咕了一句:“真能折腾……”

  芙蕖充耳未闻,指挥着人把谢慈挪到车上,转头对谢太妃道:“您有什么话要带给他吗?”

  谢太妃必然是有,因为她犹豫了,但最终,她只是挥了挥手,意思是打发他们快点走,什么也没有说。

  车消失在暮色中。

  谢太妃在山门前徘徊了很久,只是想起父亲临死前,叫她到跟前说话的清醒。

  那一双瘦骨嶙峋的手点了点她的鼻尖,哄她别哭,却怅然道:“……阿晴啊,你变了。”

  谢晴是她的名字,进了宫的女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只剩下一个姓氏和名分,很久没有人这样唤她的乳名了。

  谢晴哭得没有一点声音,只有泪珠子不断的砸下来,浸湿了衣襟。

  老侯爷说:“爹爹也变了,我们都变了。”

  是啊,他们都变了,走着走着就不认识自己了,可凭什么有人可以不变,有人可以在荆棘丛中一如既往的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

  他是不怕疼,还是不怕冷。

  她就想看着,他什么时候才能堕落,才能从那高高的圣坛上下来,与她们这些肮脏的灵魂一起共舞。

  她等了好久,也用了手段,可都没有撼动他的一丝一毫。

  她不明白,这个世界上,到底谁才是对的?

  谢太妃与芳华长公主能在南华寺相交甚欢不是没有原因的,她们都是同一种人,看不惯美好的事物不染尘埃,非要亲手蹂/躏毁掉才会得到一瞬间的快感。

  然后被无边的扭曲的寂寞淹没自己。

  车离开南华寺,走到山下,车夫放慢了速度,问车里主人,往何处去?

  里面传来了掷骰子的动静,半天,芙蕖说了一句:“北。”

  于是他们往北走。

  天彻底黑下来,前方一个三岔路口,车夫又停了。

  芙蕖掀帘出来,蹲在外面,指间夹了三枚骰子,说:“哪个点数大,我们就往哪个方向去。”言罢,三只骰子落到了三个路口前,车夫上前挨个捡回来,指着中间那条路,说:“六点,最大。”

  竹安和吉照一头雾水,完全猜不透她要往哪里去。

  芙蕖回到车里,习惯性摸上谢慈冰凉的手,此番忽然感觉到了一点温暖,她有些开心,说:“随缘,我们就去第一个落脚的镇子里,买下一个院子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