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60章 异国他乡

  方菲站在剑桥大学宿舍的窗前,望着天边升起的绚烂朝霞。这是在异国,她第一次让自己停顿下来,看看周围的世界,确认自己是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不是一个学习机器,只停留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宿舍里。窗外的爬墙虎,几乎蔓延着遮盖住了窗户。

  绿色盎然着生命,还有激情。方菲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扎根校园一个多月了,汪波送她的电脑,很快派上了用场,上课做笔记,实验室录视频,图书馆做资料备忘录。回到宿舍里,就是做每一天的总结和备份。一天天,忙得不亦乐乎,却和汪波没任何交流。

  直到在爬墙虎叶子的间隙里,凝视朝阳的片刻,霞红叶绿,方菲才猛然醒悟到,自己在机场告别时,对汪波许下的诺言,由于过分的投入学术,还是将个人感情淡忘了。

  她赶紧打开电脑,给汪波发了一个电子邮件,把自己在实验室忙碌的一个视频,也发给了他。

  汪波很快回复:我这里一切很好,勿念。我一直让胡姐打听你妈和刘妈,两人也很好,刘妈又比原来饭量长了,在户外活动时间也延长了。只是我一直担心,你对当地饮食,能否习惯?那种牛奶、面包、黄油加火腿,全都是现成的,不用上锅加温烹调的,如果吃腻了,我让我妈给你送饭。我家就在剑桥大学旁边,很方便。

  方菲很快回复道:我一贯饮食就清淡,很享受这种方式,简单快捷,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工作。好了,入乡随俗,我不给你聊了,上课时间到了,我要去教室了,改天再聊,再会。

  方菲骑着单车,往教学楼冲刺的时刻,脑子里掠过的是,一天天,难以下咽的食物,这里的人们,对吃只是拿来品。一直吃妈妈饭长大的方菲,对吃从来没有研究过。想不到,昨天,她终于忍无可忍了,买来了锅、牛肉和土豆,她要用最笨的方法,把一大块牛肉切碎,再把土豆切成块,加上水,煮熟了,放上盐,总可以吃吧。

  想不到,一个削土豆皮,就把方菲彻底难住了。她没有专用刀,用水果刀,只削了几下,就把手指头伤着了。忍着剧痛,她只好随便划了几刀,带着皮,就煮了,由于学习心切,煮上就去看书了。等到想起来,看到锅里的土豆全化了,成了一锅带皮的土豆粥。她边吃,边流泪,这才想起妈妈的饭桌和味道来。

  第二天,正好是周末,方菲躺在宿舍里,睡到自然醒。同屋的舍友女孩,留了一张纸条,放桌上了,和男朋友荡舟康河去了。方菲觉得,肚子一直咕噜噜在叫,抓起桌上的手表,看到已近中午了,想到今天吃点啥好呢,前天的神来之笔,已经彻底失败了。想着,赶快冲进卫生间,洗漱、化妆和更衣,锁上门,今天要去中国饭馆,好好搓一顿,犒劳一下自己的辛苦。

  方菲还没转身,就发现面前站着一对中年夫妇,两人五十多岁,男得高大魁伟,穿一身名牌商务西装,很是儒雅潇洒。女的着一身苹果绿的西装套裙,黑色高跟短筒靴,满头短发漫卷,蓬松着,漂亮苗条瘦高,又渗透着知性婉约。

  女方莞尔一笑,说道:“请问您是方菲女士吗?我们是汪波的父母。”

  方菲的心里,猛然咯噔一下,心就慌了。她的眼睛张望着远方高大的建筑群,而不敢直视眼前这对璧人。方菲这才发现,汪妈妈手里拎了两只饭盒,汪爸也是手里拎得满满的。

  方菲很快反应过来,转身打开锁,说道:“阿姨和叔叔,您们请,知道您们工作那么忙碌,怎么会找到这里来的?”方菲拉了椅子,让两人坐下,又去拿热水壶倒水。才发现壶竟是空的,正尴尬着,不知所措。

  汪妈妈笑微微地,说道:“你也搬个椅子,坐下来,我们聊会天。”

  方菲一直擂鼓似的小心脏,紧张到不能自已,不知道要说什么?要如何来应付这场面?等她终于勇敢地迎接着汪妈的眼神,看到许多温暖和鼓励,才坐到他俩对面,搓着一双手,说道:“让阿姨和叔叔见笑了,我这里,竟然这么乱。”

  汪妈还是笑微微地,她拉过来方菲的一只手,就要轻轻拍着,忽然说道:“孩子,你这手,怎么破了?”

  方菲脑子快速旋转了一下,说道:“阿姨,都怨我粗心,昨天在实验室,被玻璃器皿给划到了。”

  “你这没消炎,会容易感染的,正好我们这次给你带来了常用药。他爸,你提的那个兜里就是的。”汪妈说着,就命令汪爸去找。

  汪妈拧开了碘酒瓶盖子,拿着棉签沾了,就给他擦拭伤口。等着晾透了,又撒满了云南白药粉面,再用纱布仔细缠裹好了,用胶布固定住。

  方菲的心底,有一层家的温暖,也像涟漪一样,慢慢地荡开来。她知道,汪波的爸妈,是带着儿子的使命来的。她不想捅开那层窗户纸,怕自己还不习惯,会难堪。

  而汪爸汪妈,这对夫妇,在商场历练那么久,早已对人内心思维的缜密和侦破攻关,了如指掌。他们知道,必须要开门见山,才能捅破那层窗户纸,胜利完成儿子赋予的光荣使命。

  汪妈首先打圆场道:“孩子,我们俩今天也不兜圈子了,我就直说了吧,是我们家小波让来的。他看到你发的视频,说你才来一个月,人就瘦得形销骨立,不成样子了。肯定是吃不惯,就委托我俩每天都要来送饭,我们家一直就有专职厨师,从国内老家带来的。对了,听小波说,我们还是老乡,这胃口肯定会是一样的,他爸,快给孩子倒上。”汪妈朝汪爸使了个眼色。

  方菲忙去厨房,拿了两只碗。汪爸把两个保温桶都倒进了碗里,一个是排骨炖白萝卜,一个是荤馅和素馅的饺子。

  顿时,方菲闻到了那股久违了的香味。她禁不住脱口而出,说道:“我也不瞒阿姨和叔叔了,刚才锁门,就是想去中国餐馆狠吃一顿的,这天天面包火腿,把我都吃吐了。”

  “孩子,那么你这手,肯定是做菜时,划破的?”汪妈疑惑着问道。

  “也怨我没有生存能力,在家时,总指望妈妈。现在看,出门在外,不会做饭,会饿死的。我就学着做,想着万事再难,都会有第一次的。想不到,还是不得法,伤着了手指。”方菲此时感觉,和汪波的爸妈,已经完全没有了隔阂,心里的困窘,完全可以敞开了说。

  “以后你就安心做学问,吃饭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一日三餐,我们会安排人来派送。好了,你趁热吃吧,我俩就回去了,远在异国他乡,我们怕你太孤单了,你就把我们当成娘家,当成依靠吧。”汪妈说着,就站起来,拎着两只空保温桶,向门外走了。

  方菲送到楼下,一直挥着手,目送他俩坐进康河畔的汽车里。看着汽车里的两个人,坐在后排,也再向她挥手告别,直到汽车远得不见了踪影,她才恋恋不舍地上楼。

  方菲坐在桌子前,认真品味着家乡的味道,还有妈妈的味道。一股酸涩的思乡的心情,油然而生。她给妈妈打过许多次电话了,她的语气里,都带着欢乐欣喜,报着各种见闻轶事。说自己经常荡舟康河,在蓝天白云之下,悠然自在,还说自己,认识了许多业界拔尖人才,等回到国内,会有一个突飞猛进地提升。

  电话那端的妈妈,一直在为她欣喜,鼓励着她。而事实只有方菲知道,她一直把自己隔离在学术的圈子里,画地为牢,上下求索。

  饱餐了一顿美味的方菲,现在才发现,伟大而艰巨的梦想,还要伴随丰盛可口的美食,两项并驾齐驱,才会信心百倍,人欢呼雀跃着,就驶向了胜利彼岸。而当胃里憋屈成灾,那攀岩梦想的绳索,拽起来,才感觉是多么萧瑟凄凉。

  方菲发现,自己忽略掉了一个大问题,刚才送阿姨的时候,忘了谈费用的事了。偶尔一顿,她都不想,占人便宜。更何况,会是一日三餐。想着,下次再送,她要先交上一个月的餐费。

  她正要去图书馆,忽然看到电脑邮箱又来邮件了,迅速扫了一眼,见是汪波的,知道他是突击检查来了。点开来,见是一句话:我爸妈来过了吗?赶快告知我,你的固定电话,你可真是急死我了?

  方菲感觉,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美食和语言的温暖,都还带着温度,没有走远。她写下了宿舍的固定电话号码,点了发送。

  很快,书桌上的电话响了,方菲拿起了话筒,这是她俩机场分别后,第一次通电话。

  “喂,小菲呀,我看了你的视频,才离开一个月,你就瘦得皮包骨了,真叫人心疼。”

  “哪里的,我好着呢,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方菲忽然感觉,她流畅的语言,已经演绎不下去了。她拿给妈妈的那一套,此时,已经行不通了。她不想再绕弯子了,索性就袒露真实的自己,她说道:“阿姨和叔叔,已经来过了,刚走,她们送的美食,我刚吃完,很美味,和我妈的手艺,差不多。我要谢谢你的体贴和细心,还有,阿姨和叔叔,对我就像亲人般地呵护,对于你们的这份深情厚谊,我觉得,竟无以回报。”

  “我做过小留学生,吃是第一大难以逾越的难关,东西方饮食差异巨大,你的处境,我是亲身体会过的。我爸妈说了,你的手指头,做菜划破了,十指连心,你这揪着我的心呢。我爸妈还说了,你一个人,漂洋过海,远在他乡,不容易,毕竟我们是老乡嘛!相互帮衬着,这一年就过来了。”

  “阿姨太客气了,还说要一日三餐,都要人上门派送。这我怎么好意思呢,下次再来人,我就按时每月交餐费。”

  “交什么餐费呢,他们为好几个工厂的员工做饭,又不差你一个。听我的,不许客气,送上门来的美味,你尽管好好享受。”

  “那我问你,阿姨和叔叔,怎么会那么快,就找到了我的确切地址?”

  “你可别忘了,我是剑桥建筑学院的博士生,我有个学哥,他双胞胎弟弟就是医学院的,他经常带我去宿舍找他弟弟,对那里可是门儿清。从你一入学,我就知道,你的教学楼、实验室和宿舍的确切位置,我好多同学,也有医学院留校任教的。所以,几个电话打下来,我就知道,你的详细行踪了。大家都说,你是最认真的学者,很刻苦,连一秒钟,都不愿浪费。”

  “这么说,你是在远程监控我?凭什么呀?在国内,我们也就是只见过几次面?我就说,无功不受禄的?我不会再接受,阿姨的送餐了?”方菲忽然间,气出丹田,咔嚓就挂掉了电话。

  嘟嘟嘟,电话声一直在房间里蔓延,却无人接听。

  电脑邮箱里,又发送过来一句话:对不起,方菲,我没经过你同意,给我爸妈,还有我在英国的所有同学导师,一律告知,你是我的女朋友。

  方菲心里,开始五味杂陈,她不知道,接下来,将如何去面对?

手机上看
第60章 异国他乡

  方菲站在剑桥大学宿舍的窗前,望着天边升起的绚烂朝霞。这是在异国,她第一次让自己停顿下来,看看周围的世界,确认自己是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不是一个学习机器,只停留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宿舍里。窗外的爬墙虎,几乎蔓延着遮盖住了窗户。

  绿色盎然着生命,还有激情。方菲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扎根校园一个多月了,汪波送她的电脑,很快派上了用场,上课做笔记,实验室录视频,图书馆做资料备忘录。回到宿舍里,就是做每一天的总结和备份。一天天,忙得不亦乐乎,却和汪波没任何交流。

  直到在爬墙虎叶子的间隙里,凝视朝阳的片刻,霞红叶绿,方菲才猛然醒悟到,自己在机场告别时,对汪波许下的诺言,由于过分的投入学术,还是将个人感情淡忘了。

  她赶紧打开电脑,给汪波发了一个电子邮件,把自己在实验室忙碌的一个视频,也发给了他。

  汪波很快回复:我这里一切很好,勿念。我一直让胡姐打听你妈和刘妈,两人也很好,刘妈又比原来饭量长了,在户外活动时间也延长了。只是我一直担心,你对当地饮食,能否习惯?那种牛奶、面包、黄油加火腿,全都是现成的,不用上锅加温烹调的,如果吃腻了,我让我妈给你送饭。我家就在剑桥大学旁边,很方便。

  方菲很快回复道:我一贯饮食就清淡,很享受这种方式,简单快捷,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工作。好了,入乡随俗,我不给你聊了,上课时间到了,我要去教室了,改天再聊,再会。

  方菲骑着单车,往教学楼冲刺的时刻,脑子里掠过的是,一天天,难以下咽的食物,这里的人们,对吃只是拿来品。一直吃妈妈饭长大的方菲,对吃从来没有研究过。想不到,昨天,她终于忍无可忍了,买来了锅、牛肉和土豆,她要用最笨的方法,把一大块牛肉切碎,再把土豆切成块,加上水,煮熟了,放上盐,总可以吃吧。

  想不到,一个削土豆皮,就把方菲彻底难住了。她没有专用刀,用水果刀,只削了几下,就把手指头伤着了。忍着剧痛,她只好随便划了几刀,带着皮,就煮了,由于学习心切,煮上就去看书了。等到想起来,看到锅里的土豆全化了,成了一锅带皮的土豆粥。她边吃,边流泪,这才想起妈妈的饭桌和味道来。

  第二天,正好是周末,方菲躺在宿舍里,睡到自然醒。同屋的舍友女孩,留了一张纸条,放桌上了,和男朋友荡舟康河去了。方菲觉得,肚子一直咕噜噜在叫,抓起桌上的手表,看到已近中午了,想到今天吃点啥好呢,前天的神来之笔,已经彻底失败了。想着,赶快冲进卫生间,洗漱、化妆和更衣,锁上门,今天要去中国饭馆,好好搓一顿,犒劳一下自己的辛苦。

  方菲还没转身,就发现面前站着一对中年夫妇,两人五十多岁,男得高大魁伟,穿一身名牌商务西装,很是儒雅潇洒。女的着一身苹果绿的西装套裙,黑色高跟短筒靴,满头短发漫卷,蓬松着,漂亮苗条瘦高,又渗透着知性婉约。

  女方莞尔一笑,说道:“请问您是方菲女士吗?我们是汪波的父母。”

  方菲的心里,猛然咯噔一下,心就慌了。她的眼睛张望着远方高大的建筑群,而不敢直视眼前这对璧人。方菲这才发现,汪妈妈手里拎了两只饭盒,汪爸也是手里拎得满满的。

  方菲很快反应过来,转身打开锁,说道:“阿姨和叔叔,您们请,知道您们工作那么忙碌,怎么会找到这里来的?”方菲拉了椅子,让两人坐下,又去拿热水壶倒水。才发现壶竟是空的,正尴尬着,不知所措。

  汪妈妈笑微微地,说道:“你也搬个椅子,坐下来,我们聊会天。”

  方菲一直擂鼓似的小心脏,紧张到不能自已,不知道要说什么?要如何来应付这场面?等她终于勇敢地迎接着汪妈的眼神,看到许多温暖和鼓励,才坐到他俩对面,搓着一双手,说道:“让阿姨和叔叔见笑了,我这里,竟然这么乱。”

  汪妈还是笑微微地,她拉过来方菲的一只手,就要轻轻拍着,忽然说道:“孩子,你这手,怎么破了?”

  方菲脑子快速旋转了一下,说道:“阿姨,都怨我粗心,昨天在实验室,被玻璃器皿给划到了。”

  “你这没消炎,会容易感染的,正好我们这次给你带来了常用药。他爸,你提的那个兜里就是的。”汪妈说着,就命令汪爸去找。

  汪妈拧开了碘酒瓶盖子,拿着棉签沾了,就给他擦拭伤口。等着晾透了,又撒满了云南白药粉面,再用纱布仔细缠裹好了,用胶布固定住。

  方菲的心底,有一层家的温暖,也像涟漪一样,慢慢地荡开来。她知道,汪波的爸妈,是带着儿子的使命来的。她不想捅开那层窗户纸,怕自己还不习惯,会难堪。

  而汪爸汪妈,这对夫妇,在商场历练那么久,早已对人内心思维的缜密和侦破攻关,了如指掌。他们知道,必须要开门见山,才能捅破那层窗户纸,胜利完成儿子赋予的光荣使命。

  汪妈首先打圆场道:“孩子,我们俩今天也不兜圈子了,我就直说了吧,是我们家小波让来的。他看到你发的视频,说你才来一个月,人就瘦得形销骨立,不成样子了。肯定是吃不惯,就委托我俩每天都要来送饭,我们家一直就有专职厨师,从国内老家带来的。对了,听小波说,我们还是老乡,这胃口肯定会是一样的,他爸,快给孩子倒上。”汪妈朝汪爸使了个眼色。

  方菲忙去厨房,拿了两只碗。汪爸把两个保温桶都倒进了碗里,一个是排骨炖白萝卜,一个是荤馅和素馅的饺子。

  顿时,方菲闻到了那股久违了的香味。她禁不住脱口而出,说道:“我也不瞒阿姨和叔叔了,刚才锁门,就是想去中国餐馆狠吃一顿的,这天天面包火腿,把我都吃吐了。”

  “孩子,那么你这手,肯定是做菜时,划破的?”汪妈疑惑着问道。

  “也怨我没有生存能力,在家时,总指望妈妈。现在看,出门在外,不会做饭,会饿死的。我就学着做,想着万事再难,都会有第一次的。想不到,还是不得法,伤着了手指。”方菲此时感觉,和汪波的爸妈,已经完全没有了隔阂,心里的困窘,完全可以敞开了说。

  “以后你就安心做学问,吃饭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一日三餐,我们会安排人来派送。好了,你趁热吃吧,我俩就回去了,远在异国他乡,我们怕你太孤单了,你就把我们当成娘家,当成依靠吧。”汪妈说着,就站起来,拎着两只空保温桶,向门外走了。

  方菲送到楼下,一直挥着手,目送他俩坐进康河畔的汽车里。看着汽车里的两个人,坐在后排,也再向她挥手告别,直到汽车远得不见了踪影,她才恋恋不舍地上楼。

  方菲坐在桌子前,认真品味着家乡的味道,还有妈妈的味道。一股酸涩的思乡的心情,油然而生。她给妈妈打过许多次电话了,她的语气里,都带着欢乐欣喜,报着各种见闻轶事。说自己经常荡舟康河,在蓝天白云之下,悠然自在,还说自己,认识了许多业界拔尖人才,等回到国内,会有一个突飞猛进地提升。

  电话那端的妈妈,一直在为她欣喜,鼓励着她。而事实只有方菲知道,她一直把自己隔离在学术的圈子里,画地为牢,上下求索。

  饱餐了一顿美味的方菲,现在才发现,伟大而艰巨的梦想,还要伴随丰盛可口的美食,两项并驾齐驱,才会信心百倍,人欢呼雀跃着,就驶向了胜利彼岸。而当胃里憋屈成灾,那攀岩梦想的绳索,拽起来,才感觉是多么萧瑟凄凉。

  方菲发现,自己忽略掉了一个大问题,刚才送阿姨的时候,忘了谈费用的事了。偶尔一顿,她都不想,占人便宜。更何况,会是一日三餐。想着,下次再送,她要先交上一个月的餐费。

  她正要去图书馆,忽然看到电脑邮箱又来邮件了,迅速扫了一眼,见是汪波的,知道他是突击检查来了。点开来,见是一句话:我爸妈来过了吗?赶快告知我,你的固定电话,你可真是急死我了?

  方菲感觉,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美食和语言的温暖,都还带着温度,没有走远。她写下了宿舍的固定电话号码,点了发送。

  很快,书桌上的电话响了,方菲拿起了话筒,这是她俩机场分别后,第一次通电话。

  “喂,小菲呀,我看了你的视频,才离开一个月,你就瘦得皮包骨了,真叫人心疼。”

  “哪里的,我好着呢,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方菲忽然感觉,她流畅的语言,已经演绎不下去了。她拿给妈妈的那一套,此时,已经行不通了。她不想再绕弯子了,索性就袒露真实的自己,她说道:“阿姨和叔叔,已经来过了,刚走,她们送的美食,我刚吃完,很美味,和我妈的手艺,差不多。我要谢谢你的体贴和细心,还有,阿姨和叔叔,对我就像亲人般地呵护,对于你们的这份深情厚谊,我觉得,竟无以回报。”

  “我做过小留学生,吃是第一大难以逾越的难关,东西方饮食差异巨大,你的处境,我是亲身体会过的。我爸妈说了,你的手指头,做菜划破了,十指连心,你这揪着我的心呢。我爸妈还说了,你一个人,漂洋过海,远在他乡,不容易,毕竟我们是老乡嘛!相互帮衬着,这一年就过来了。”

  “阿姨太客气了,还说要一日三餐,都要人上门派送。这我怎么好意思呢,下次再来人,我就按时每月交餐费。”

  “交什么餐费呢,他们为好几个工厂的员工做饭,又不差你一个。听我的,不许客气,送上门来的美味,你尽管好好享受。”

  “那我问你,阿姨和叔叔,怎么会那么快,就找到了我的确切地址?”

  “你可别忘了,我是剑桥建筑学院的博士生,我有个学哥,他双胞胎弟弟就是医学院的,他经常带我去宿舍找他弟弟,对那里可是门儿清。从你一入学,我就知道,你的教学楼、实验室和宿舍的确切位置,我好多同学,也有医学院留校任教的。所以,几个电话打下来,我就知道,你的详细行踪了。大家都说,你是最认真的学者,很刻苦,连一秒钟,都不愿浪费。”

  “这么说,你是在远程监控我?凭什么呀?在国内,我们也就是只见过几次面?我就说,无功不受禄的?我不会再接受,阿姨的送餐了?”方菲忽然间,气出丹田,咔嚓就挂掉了电话。

  嘟嘟嘟,电话声一直在房间里蔓延,却无人接听。

  电脑邮箱里,又发送过来一句话:对不起,方菲,我没经过你同意,给我爸妈,还有我在英国的所有同学导师,一律告知,你是我的女朋友。

  方菲心里,开始五味杂陈,她不知道,接下来,将如何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