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72章 风雨同舟

  此时,方菲感觉一种庄严正笼罩全身,她站起来颔首笑着说道:“伯母,这份礼物还是太厚重了!一个大家族传承的担子,就要落到我的肩膀上了,我感觉一时还承受不起。”

  汪妈镇定着看着方菲的眼睛,说道:“我们小波的眼光,我和你伯父都认同的。来,我们别光说话,大家都尝尝这里的特色招牌菜。”瞬间,方菲面前的盘子,汪妈夹的菜堆起了小山一样高。

  方菲表示着感谢,让汪妈不要太客气,她望了一眼真诚的汪妈,试探着说道:“还有半年我的进修就要结束了,到时候,我俩都回国了,家里这么多的事情,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伯父伯母年纪也逐渐变大了,我们平常不在身边,您们还要多照顾好自己。比如,平常也别光忙碌工作,晚饭后,可以在家的周围,散散步,去楼顶打网球等。”

  汪妈笑着接道:“小菲的提醒最重要,不管什么时候,身体都是革命的本钱。刚才我们在电子元件厂,说的我在酒店工作的那段经历,刚才只是开了个头,我今天再继续讲给小菲听,小波,你是老听众了,有遗漏的地方,你可以再添补的。”

  方菲笑着说道:“伯母您讲吧,我们正洗耳恭听呢。”

  汪妈望向了窗外,那里就是泰晤士河畔,闪烁霓虹下的伦敦眼和温莎城堡,她目光深情,像是开启了回忆模式,说道:“我刚开始去的时候,就是做跟桌服务员,当时,我记得我连一碗粥都端不稳。我们那家,是广东省很著名的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客流量集中的时候,你端菜上桌子的速度,脚底下是要生风的。刚开始,我没有经验。早餐时,给客人端粥,撒过几次,被领班当堂训斥过,哭过无数次。后来,我在宿舍里偷偷地练习,把马蹄钟放在桌子上,看速度,双手捧着一碗热粥,在宿舍的长过道里,来回快速行走,看着表,一次不行,就两次,一天不行,就一周,一个月。后来,我的手心里全是被热粥烫的燎泡。你伯父休班时,去找我,看到我满手心的泡,拽着我说,这活咱不干了,咱们回老家种地去。我回他,有毅力,方能成就大事业。后来我成了我们酒店一楼早餐部最优秀的员工,我的踏实努力被一位女副总看在眼里了,她原来是部队的上校,后转业过来的。有一次,她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说,我一看你就是农村来的丫头,身上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强,像我当年的样子。都说,人前窝囊,不要慌张,只有在背后里下苦功夫,才能超越别人,我当年也是这么做的,愣是从一个只知道哭鼻子的黄毛丫头,当上了全部队炊事班的班长。有时候,实践上来了,理论也要同步发展,我这里有许多酒店管理的书籍,你回去好好看看,会对你有帮助。”

  汪爸盯着汪妈一副深情投入的样子,张着嘴,几次想抢话头,都没抢进去,这次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我记得,不久后,爸妈就逼着我们辞掉工作,回老家结婚。因为,当时我们那个年纪,在乡下,都该是几个孩子的爸妈了!”

  汪妈笑着望向汪爸,说道:“我一陈述,我的辉煌历史,你就坐不住,你也听我,给小菲讲完嘛!你一提到结婚,我又想起来了,就是原来一直训斥我不行的领班,被老家的父母逼婚,只好辞职结婚去了,副总就提拔我做了领班,一年后,又空降我做餐饮部经理,这内部应聘的有十人,唯独我直接就位。其他的人们全都不服气。为什么?我一没学历,二没背景,就是个乡下来的黄毛丫头!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背后到底做了多少努力!这就是眼界和格局的提升。其实,不管你要做哪一项工作,最后胜出的,还是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这才是一个人的定力。”

  汪波笑着说道:“老妈的重头戏终于来了。”

  汪妈接着说道:“由于副总非常看好我,她经常参加深圳和香港等地的交流会,她都带着我同行。你们也知道,在这些大型会议上,能够遇到一些有重量级的人物,无形中,就会搭建起来一些网状的人脉。置身于高端人士交流圈里,听听他们讲述各自的奋斗史,就是一种激励。还有,越优秀的人,越自律,对工作,对家人,对健身,都是上了发条般的刻板和力求完美。慢慢地,我们这些地方去得多了,见识的优秀人士越来越多,自我的提升就慢慢呈现螺旋式渗透式井喷。副总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晚上回到房间,我俩就开始谈心,彻底分析透白天的见闻,这让我的视野全然打开,并且,从好多优秀者身上,借鉴到了许多人生经验,这要比读名家传记,渗透得还要快,因为我看到了现实中成功的案例,并且,以后的岁月里,他们还会在重要的节点上,给你的人生,继续以导师的身份出现。”

  汪爸说道:“你伯母当时是酒店高级管理层,出入都是小汽车,动不动就是坐飞机,我那时候,还是电子厂的销售科长,天天坐大巴,跑断腿,奔上工厂的大门,舍着脸给人做推销。我俩见了面,我就是灰头土脸,她则是巾帼女先锋,妆容越来越精致,神采越来越飞扬,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的了。后来我俩差距眼看着越来越大。她当保安的表哥回了趟老家,传话来了,必须回老家结婚,我俩都出来六七年了,钱也赚了,大世界也闯完了,也该回去了,就是你伯母万般不甘心,听说副总还想继续往上提拔她的。”

  汪妈叹息着说道:“纵有万般不舍,我俩还是都回去了,结过婚后,我们在乡下是呆不住的,来到县城,我开了个小饭馆很快就做大了,你们伯父在一家国营电子厂,干了几个月,太受压抑,就出来开了个小作坊。开始招兵买马,由于在广东,他做过调度、车间主任、技术员和销售科长,基本的流程都掌握了,后来厂子也是越做越大。”

  汪爸感叹道:“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的时代,个人下海经商的还很少见,我们都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属于胆大的。还好,我们是两朵奇葩,各自开放,并且,都是气势辉煌磅礴,绚烂璀璨了一片夜空。”

  汪妈听到了汪爸的感慨,也动情着说道:“虽然我俩是两个领域,但是一直航行在同一条河流,我俩一直是风雨同舟,同舟共济。这么多年,遇到的险滩暗礁,人心向背,数都数不过来,还好,我俩相扶相携着全都走过来了。我们也希望,你们以后的路途上,也要相扶相携着,共度关口闯人生。送给你们三句话:三世情缘今日逢,坎坷人生皆人同,同舟共济百年情。”

  伯父出院了,医生说,他每周都必须三次透析。老家离这里六十里路程,坐一次公交车,早上六点开始出发,中间还要转两次站,来到这里,要到下午三点,再找人做透析,医生都要忙着交接班了。

  是活人都没有让难题给难住的。王长江决定,他让哥哥住下来,不用再回乡下了。可是,他们一家三口,仅仅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到底该把哥哥安住在哪里才好呢?

  很快这个难题就给坚决了。他们家的厨房旁边,有一间小屋子,也就只能放下一张小单人床。可是,那里是洗衣房放工具的地方,看看给领导求求情,写个申请去。有枣无枣打三杆,先打一杆子再说?

  当王长江拿着申请书,来找陈本朔的时候,心里也是忐忑不安。这不是拿着脸在找抽吗?房子这么紧张?你们竟然连一间工具房也不放过?眼睛可是够尖的?

  陈本朔把一张纸看了很久,一直在沉默着。

  王长江看着他一派大将风度,是或者不是,在神情上全没有半分展露。心里不禁沉了底,想到完了,厚着脸皮这事还是要黄了。

  他正胡乱想着,只见陈本朔发话了,说道:“王老师,本着你是我们医院的老员工,也都是一些有着高学历的开院建设者们,我们做事情也是有着人情化的,鉴于你们家的特殊情况,你和哥哥的深情厚谊,我们都是知道的。我去找洗衣房领导说说,让他们把工具取走,给你把房子腾出来,大家都不容易的,能帮点,就帮点吧!”

  王长江一直握住陈本朔的手不放,激动地说道:“感谢院长了,有情一定后补的。”

  陈本朔说道:“这拖家带口的,大家都不容易,祝愿你哥哥早日康复吧,你也别总压抑在心里,记住了,王老师,车到山前必有路。”他拍着王长江的肩膀,走了。

  王红正好放寒假了,她帮着爸爸,把小屋整个打扫了好几遍,父女俩去家居市场买了一张床放进去了,正好旁边有一点空隙,可以放进去一个小板凳,放个水壶和茶杯。

  伯父的事情终算是暂时可以安定下来了,一家人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王红看到爸爸日夜操劳,两鬓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她叹息着说道:“老爸,你可是几天之间就全白了头。现在我放寒假了,照顾伯父的事情就全有我来做好了,你还是安心上班吧。老爸,你可不能再累倒了,你还是全家的顶梁柱呢?”

  王长江欣慰地看着王红,笑着说道:“老爸上辈子,肯定是积了好多福气,这辈子才能拥有红这样懂事的丫头。”他短暂地笑过之后,苦涩很快又涌上脸颊,重新一脸愁容,叹息着说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孩子。你伯父的透析费用,这个数额太厉害了,你伯母能够拿出来的也是一小部分,剩下的老爸有义务要填补的。这笔钱,像老虎机,是个吃人的机器。你爸的这点死工资,打不开局面啊,我已经联系人,来帮我卖掉老家的房子了。”

  “怎么?老爸你要卖掉我们的老屋了?那里可有我们姐弟三太多美好的童年记忆了,如果卖掉了,就什么回忆也找不到了?真是太可惜了?让人舍不得?”王红说着,眼睛里已经泛起了泪花。

手机上看
第72章 风雨同舟

  此时,方菲感觉一种庄严正笼罩全身,她站起来颔首笑着说道:“伯母,这份礼物还是太厚重了!一个大家族传承的担子,就要落到我的肩膀上了,我感觉一时还承受不起。”

  汪妈镇定着看着方菲的眼睛,说道:“我们小波的眼光,我和你伯父都认同的。来,我们别光说话,大家都尝尝这里的特色招牌菜。”瞬间,方菲面前的盘子,汪妈夹的菜堆起了小山一样高。

  方菲表示着感谢,让汪妈不要太客气,她望了一眼真诚的汪妈,试探着说道:“还有半年我的进修就要结束了,到时候,我俩都回国了,家里这么多的事情,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伯父伯母年纪也逐渐变大了,我们平常不在身边,您们还要多照顾好自己。比如,平常也别光忙碌工作,晚饭后,可以在家的周围,散散步,去楼顶打网球等。”

  汪妈笑着接道:“小菲的提醒最重要,不管什么时候,身体都是革命的本钱。刚才我们在电子元件厂,说的我在酒店工作的那段经历,刚才只是开了个头,我今天再继续讲给小菲听,小波,你是老听众了,有遗漏的地方,你可以再添补的。”

  方菲笑着说道:“伯母您讲吧,我们正洗耳恭听呢。”

  汪妈望向了窗外,那里就是泰晤士河畔,闪烁霓虹下的伦敦眼和温莎城堡,她目光深情,像是开启了回忆模式,说道:“我刚开始去的时候,就是做跟桌服务员,当时,我记得我连一碗粥都端不稳。我们那家,是广东省很著名的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客流量集中的时候,你端菜上桌子的速度,脚底下是要生风的。刚开始,我没有经验。早餐时,给客人端粥,撒过几次,被领班当堂训斥过,哭过无数次。后来,我在宿舍里偷偷地练习,把马蹄钟放在桌子上,看速度,双手捧着一碗热粥,在宿舍的长过道里,来回快速行走,看着表,一次不行,就两次,一天不行,就一周,一个月。后来,我的手心里全是被热粥烫的燎泡。你伯父休班时,去找我,看到我满手心的泡,拽着我说,这活咱不干了,咱们回老家种地去。我回他,有毅力,方能成就大事业。后来我成了我们酒店一楼早餐部最优秀的员工,我的踏实努力被一位女副总看在眼里了,她原来是部队的上校,后转业过来的。有一次,她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说,我一看你就是农村来的丫头,身上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强,像我当年的样子。都说,人前窝囊,不要慌张,只有在背后里下苦功夫,才能超越别人,我当年也是这么做的,愣是从一个只知道哭鼻子的黄毛丫头,当上了全部队炊事班的班长。有时候,实践上来了,理论也要同步发展,我这里有许多酒店管理的书籍,你回去好好看看,会对你有帮助。”

  汪爸盯着汪妈一副深情投入的样子,张着嘴,几次想抢话头,都没抢进去,这次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我记得,不久后,爸妈就逼着我们辞掉工作,回老家结婚。因为,当时我们那个年纪,在乡下,都该是几个孩子的爸妈了!”

  汪妈笑着望向汪爸,说道:“我一陈述,我的辉煌历史,你就坐不住,你也听我,给小菲讲完嘛!你一提到结婚,我又想起来了,就是原来一直训斥我不行的领班,被老家的父母逼婚,只好辞职结婚去了,副总就提拔我做了领班,一年后,又空降我做餐饮部经理,这内部应聘的有十人,唯独我直接就位。其他的人们全都不服气。为什么?我一没学历,二没背景,就是个乡下来的黄毛丫头!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背后到底做了多少努力!这就是眼界和格局的提升。其实,不管你要做哪一项工作,最后胜出的,还是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这才是一个人的定力。”

  汪波笑着说道:“老妈的重头戏终于来了。”

  汪妈接着说道:“由于副总非常看好我,她经常参加深圳和香港等地的交流会,她都带着我同行。你们也知道,在这些大型会议上,能够遇到一些有重量级的人物,无形中,就会搭建起来一些网状的人脉。置身于高端人士交流圈里,听听他们讲述各自的奋斗史,就是一种激励。还有,越优秀的人,越自律,对工作,对家人,对健身,都是上了发条般的刻板和力求完美。慢慢地,我们这些地方去得多了,见识的优秀人士越来越多,自我的提升就慢慢呈现螺旋式渗透式井喷。副总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晚上回到房间,我俩就开始谈心,彻底分析透白天的见闻,这让我的视野全然打开,并且,从好多优秀者身上,借鉴到了许多人生经验,这要比读名家传记,渗透得还要快,因为我看到了现实中成功的案例,并且,以后的岁月里,他们还会在重要的节点上,给你的人生,继续以导师的身份出现。”

  汪爸说道:“你伯母当时是酒店高级管理层,出入都是小汽车,动不动就是坐飞机,我那时候,还是电子厂的销售科长,天天坐大巴,跑断腿,奔上工厂的大门,舍着脸给人做推销。我俩见了面,我就是灰头土脸,她则是巾帼女先锋,妆容越来越精致,神采越来越飞扬,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的了。后来我俩差距眼看着越来越大。她当保安的表哥回了趟老家,传话来了,必须回老家结婚,我俩都出来六七年了,钱也赚了,大世界也闯完了,也该回去了,就是你伯母万般不甘心,听说副总还想继续往上提拔她的。”

  汪妈叹息着说道:“纵有万般不舍,我俩还是都回去了,结过婚后,我们在乡下是呆不住的,来到县城,我开了个小饭馆很快就做大了,你们伯父在一家国营电子厂,干了几个月,太受压抑,就出来开了个小作坊。开始招兵买马,由于在广东,他做过调度、车间主任、技术员和销售科长,基本的流程都掌握了,后来厂子也是越做越大。”

  汪爸感叹道:“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的时代,个人下海经商的还很少见,我们都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属于胆大的。还好,我们是两朵奇葩,各自开放,并且,都是气势辉煌磅礴,绚烂璀璨了一片夜空。”

  汪妈听到了汪爸的感慨,也动情着说道:“虽然我俩是两个领域,但是一直航行在同一条河流,我俩一直是风雨同舟,同舟共济。这么多年,遇到的险滩暗礁,人心向背,数都数不过来,还好,我俩相扶相携着全都走过来了。我们也希望,你们以后的路途上,也要相扶相携着,共度关口闯人生。送给你们三句话:三世情缘今日逢,坎坷人生皆人同,同舟共济百年情。”

  伯父出院了,医生说,他每周都必须三次透析。老家离这里六十里路程,坐一次公交车,早上六点开始出发,中间还要转两次站,来到这里,要到下午三点,再找人做透析,医生都要忙着交接班了。

  是活人都没有让难题给难住的。王长江决定,他让哥哥住下来,不用再回乡下了。可是,他们一家三口,仅仅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到底该把哥哥安住在哪里才好呢?

  很快这个难题就给坚决了。他们家的厨房旁边,有一间小屋子,也就只能放下一张小单人床。可是,那里是洗衣房放工具的地方,看看给领导求求情,写个申请去。有枣无枣打三杆,先打一杆子再说?

  当王长江拿着申请书,来找陈本朔的时候,心里也是忐忑不安。这不是拿着脸在找抽吗?房子这么紧张?你们竟然连一间工具房也不放过?眼睛可是够尖的?

  陈本朔把一张纸看了很久,一直在沉默着。

  王长江看着他一派大将风度,是或者不是,在神情上全没有半分展露。心里不禁沉了底,想到完了,厚着脸皮这事还是要黄了。

  他正胡乱想着,只见陈本朔发话了,说道:“王老师,本着你是我们医院的老员工,也都是一些有着高学历的开院建设者们,我们做事情也是有着人情化的,鉴于你们家的特殊情况,你和哥哥的深情厚谊,我们都是知道的。我去找洗衣房领导说说,让他们把工具取走,给你把房子腾出来,大家都不容易的,能帮点,就帮点吧!”

  王长江一直握住陈本朔的手不放,激动地说道:“感谢院长了,有情一定后补的。”

  陈本朔说道:“这拖家带口的,大家都不容易,祝愿你哥哥早日康复吧,你也别总压抑在心里,记住了,王老师,车到山前必有路。”他拍着王长江的肩膀,走了。

  王红正好放寒假了,她帮着爸爸,把小屋整个打扫了好几遍,父女俩去家居市场买了一张床放进去了,正好旁边有一点空隙,可以放进去一个小板凳,放个水壶和茶杯。

  伯父的事情终算是暂时可以安定下来了,一家人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王红看到爸爸日夜操劳,两鬓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她叹息着说道:“老爸,你可是几天之间就全白了头。现在我放寒假了,照顾伯父的事情就全有我来做好了,你还是安心上班吧。老爸,你可不能再累倒了,你还是全家的顶梁柱呢?”

  王长江欣慰地看着王红,笑着说道:“老爸上辈子,肯定是积了好多福气,这辈子才能拥有红这样懂事的丫头。”他短暂地笑过之后,苦涩很快又涌上脸颊,重新一脸愁容,叹息着说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孩子。你伯父的透析费用,这个数额太厉害了,你伯母能够拿出来的也是一小部分,剩下的老爸有义务要填补的。这笔钱,像老虎机,是个吃人的机器。你爸的这点死工资,打不开局面啊,我已经联系人,来帮我卖掉老家的房子了。”

  “怎么?老爸你要卖掉我们的老屋了?那里可有我们姐弟三太多美好的童年记忆了,如果卖掉了,就什么回忆也找不到了?真是太可惜了?让人舍不得?”王红说着,眼睛里已经泛起了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