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四百三十四章 冬季——嘉庆的反击(一)

四百三十四章 冬季——嘉庆的反击(一)

------------

四百三十四章 冬季——嘉庆的反击(一)

放下手中奏折,梁纲心里满是无奈。传统的力量还真是无比巨大,红巾军的满朝文武也不能例外,随着他登基称帝的日子日渐来临,这一本本类似充召后宫增颐皇室的折子就像雪花一般飞到了案头,看的梁纲头都大了。

他可不准备这个时候往后宫里添人,有眼下这些人就已经可以了。后宫三千,他倒是真想享受,可也要看他现在有没有那个时间

虽然梁纲血脉确实是稀薄了一些,但是以后他还有的是时间生。至少在现在时候,梁纲是不愿意因为一场选‘秀’,把刚安定下还没多久的红巾军官场再弄得勾心斗角起来。

所以虽然对于底下人为何突然如此热心‘选秀’,梁纲心知肚明,但他就是不愿意下面人的意。

红巾军从鄂西北的江北、郧南山区走来,一路上规模逐渐扩大,人数日益增多,派系也自然而然的逐渐显露了出来。

从张世龙、詹世爵这样当初起家二百人的老根底,到陈虎、黄诚、王权这样最初时候就来投靠的山贼头领,再有南向阳、高燮、柳衡言这样未发达时就投来的官军,而后更是杂七杂八的来了无数。

细节末尾处的无数小山头,到明面上的陆海两鼎立,再有文官一派吆喝,梁纲虽然竭力在消除小山头的影响,可是中国人几千年遗留下的老传统老习惯还就是喜欢扎堆抱团。

想想后世的红朝,思想纯洁度达到顶峰的时候内部也是山头林立,更何况眼下这个时代?梁纲最初时候还对此抱有一丝念想,期望着能消除山头扫灭派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最后他就越是无力,最后除了保证军队政治的绝对控制权外,其余的他也就看开了。

而从历史上到今天来看,臣子与君主拉近距离的最好手段,不是全力以赴的干活,而是投其所好。而这些投其所好的手段中,最最有效的就莫过于后宫美人了。

枕头风的威力,从古到今都是一如既往的强大的

军情处传来的消息说,底下人为自己可是找了不少的美女,梁纲直接回绝。

陕西。

就在梁纲于北京细心地准备着自己的称帝大典的时候,甘陕两地的清军却不顾冬季的天寒地冻,对着盘踞在宝鸡一带的襄阳义军一部发起了猛烈而持续的攻势。

明亮、庆成、七十五、柯藩、乌大经、杨芳、杨遇春、王文雄等等,清廷现今还拿的出手的将领,无论满汉此战中是要有一半来登台亮相了。非是额勒登保还要镇守山西,嘉庆怕是连他也要一起派来。

因为盘横在这一带的襄阳义军实在是太碍事了,他们占据着凤翔府西部,生生的将陕西和甘肃间的官道切成了两半。

满清现在已经连四川都要丢了,可以说到来年时候,整个南中国就都是红巾军的地盘了。在嘉庆眼中,白莲义军跟红巾军就是穿一条裤子的,四川来年肯定会不费吹灰之力就落入梁纲手中。

他必须为明年的战事做准备

东受山西太行一线,南御红巾军与陕南山区,只要把膈在甘肃和陕西之间的襄阳义军这块绊脚石给踢出去,那么大西北就可以连成了一片,不断是兵力调配,连物资输运也轻松了许多。

而且拿下了宝鸡,清军就可以依靠那附近的险地拒之以守,不说能把襄阳义军那一路彻底堵住,但威胁也绝对会大大减轻。

毕竟宝鸡一带可是当年的陈仓故地啊,其地形地势之好无需多说。

随着战争的发展,火器因素的逐渐增多,战场上的守御模式也已经无可置疑的发生了改变。

再像往常一样收缩兵力防守城池一个点的法子已经不可行了。虽然襄阳义军的火器化程度很低,可是与红巾军接头之后,火器化程度大幅增长,同时战争方式也跟着红巾军迅速转变。

凤翔府失守之后,缩兵退守宝鸡的高德均散出了大约一半的兵力部守在宝鸡城周边各个要地上。

其中宝鸡城西北方向十二三里的虢县镇就是一处重点,因为清军只有拿下了这里才可以顺着渭河谷地杀到宝鸡城下。

襄阳义军能在这个小镇多顶上一天就是在为主力多争取一天,同时也是让清军多疲惫上一天。因为现在是大冬天,数九寒天的清军即使出动大军来攻打,也不可能长久打下去。如果清军在宝鸡周边地区或是宝鸡城本身城下久攻不下挫伤了锐气,那这场仗也就可以算完了。

虢县镇只不过是一个陕西西部普普通通的一个小镇子罢了,虽然贴近渭河,可是现在的陕西早已经不是汉唐时期的关中了,陕西大部分地区虽然跟贫苦沾不上边,尤其是渭水流域一带,但是比之河南、安徽这样的都要穷上一截。

襄阳义军第一次占领这里的时候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镇子,当时他们的眼睛全盯向西安呢可是二次占领了宝鸡后,襄阳义军一众高层就不得不下大力气整顿防御了,不仅重中之重的宝鸡城城池被加高加厚了大半,虢县镇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也被大大加固了一番。

城高两丈半,城头丈许厚度,二里周长,正正方方的一个小城。不算规模大小,单是言城池的防御力度,已经能赶得上大清朝普通的一县城了。

襄阳义军在这里停驻了一千五百人,由高家营的悍将马五马学礼带他儿子马应祥驻守。凤翔府城失守后,王延诏部损失不轻,带队撤入了宝鸡城,高德均就让自己的三弟高天德再领一千青壮前来增援。同时高天德也带入镇中了四门直射短炮和六门轻重型臼炮,以及大批相配应的弹药。

对于宝鸡城外的这些战略重地,高德均的脑子里的定位就是磨盘,血肉磨盘。用他们一点点的把清军血肉磨去,一点点的把清军士气脾气磨去,等到伤亡惨重又士气低落的清军赶到宝鸡城下时,他自己就是胜券在握了。

陕西清军的统帅自然是由明亮担当,甘肃方面则是有他们的绿营提督乌大经老将带领。

明亮此战筹集了近四万人马,陕西境内的清军,除了必要的一部分留守陕南和镇守西安这座现今的‘陪都’之外,余下的是尽数投入了这一战中。

配合着俄国人最新卖给满清的一批枪炮,火力强大的清军自发起进攻以来,胜报频传,连克了郿县、凤翔和汧阳三地,兵锋直指宝鸡。

担任前锋的是陕西提督柯藩,在侦查知虢县镇内只有三千人不到的襄阳义军驻守之后,柯藩乐坏了。

如果里面待得是三千不到的红巾军,他兴许还会考虑一下,可对面的是两三千白莲义军而已,自然是丝毫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手下可是有着杨芳和七十五两员悍将的。

遂大手一挥,上万士气高昂的清军就滚滚潮涌一样流向了虢县镇。

虢县镇虽然在渭河边上,可镇子周边并没有活水流过,而且建镇的地址地势也稍微的高了一些,所以并没有护城河。

身在渭河流域谷地,虢县镇周边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居高点,唯一的凸点就是城北门外六七里处的一个小丘。

土丘比平地高出了大约十多米的样子,上面还盖有一个土地庙。

之所以用“个”而不是“座”来形容这土地庙,那是因为这个土地庙着实是太小了,不要说是人,就连大点的野狗都钻不进去。仅是大半人高的一个牌坊式的小格子。

这样的土地庙在些贫困的府县地区很常见,因为当地的百姓没那个财力物力去盖和维持一个正规的土地庙,所以就只能用缩小版的。

杨芳,乾隆三十五年人,为人刚勇,性情坚毅,自幼虽家道贫寒,可是喜好读书,又爱练武,后来虽然迫于生计投身行伍。但是自己本就是块金子,到了那里都发光,很快就在军中出人头地。

乾隆六十年湘黔苗民起义,杨芳时年二十五岁,投身绿营还不足六年,就已经升上了四品守备。

湘黔征战,杨芳立功卓著,官职连连提拔,白莲教红巾军起义时就已经是一协副将,后不到一年就又升任了总兵。一路官途坦荡,可以说比起一般的武进士来都要顺利的多。

后来他随军入四川、陕西清剿白莲义军,每战皆为先锋。

这两年中与襄阳义军交战的这么多清军将领中,杨芳的声名绝对能名列前茅。虽然可以说手上是沾满了白莲义军和湘黔义军的血,官帽子是正儿八经的血红帽子,但是杨芳不杀良冒功,不虐杀俘虏。相比较一些不堪入目的满员旗人和堕落的绿营将领,他自己的声名在义军中倒还是可以。

这一战毫无例外是杨芳部打先锋。

清军中自从红巾军崛起之后,满人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压制汉人。这北京城丢失了以后,就更加的明显了。

打最苦的仗,得最少的补给

杨芳没有对柯藩的将令流露出半点不满,虽然心中真正如何想的外人从来不知,可是他在接令后立刻就点起所部开向了战场。

那个土堆子就成了柯藩的落脚地,土地庙被直接推了,重新起了一个观台。

“这***——”高天德看罢远处土堆上柯藩升起的帅旗,狠狠地咒骂了一声。“狗东西算你走运,要不是怕白折了兄弟性命,早就轰的一声蹦飞你了。”

虢县镇外就这么一个高地,清军十有**会在那里设置观台。之前不止是他,连马学礼都想过要不要在那个地方埋上几桶火药,再寻个远点的地方挖个地洞,让一个绝对可靠的人留在那里……

用打通的竹管做管道,只要肯下功夫,绝对能把火药引线拉出去一二百米去。但是这样大的动作难保不会被当地百姓看到,高天德和马学礼也很难保证当地的百姓就都会跟他们义军一条心,这两年襄阳义军跟清军在陕西开战,可把地方民生给祸害个不轻。

而且把一切痕迹都抹掉,也有些不太可能。

再说了清军若在土堆上设立观台,也必定会有一些破土的举动,检查出来了或是动土时引线破坏掉了,等等太多的可能性了。外加还要搭上一条命,想想两人就都放弃了这个想法。

现在柯藩果然在土堆设立了观台,看样子还十有**会把大营扎在那里。高天德看着那高高飘起的帅旗和青龙旗,心头当然郁闷。

“轰轰轰——”

随着杨芳部的开到,两方的大炮都怒吼了起来。

高天德和马学礼先一步离开了空旷的城头,转入了不远处条石加土水泥垒成的城门楼中。

土水泥的配方梁纲已经给了襄阳义军,所有的烧制都是一级保密,有人专门负责。

无论是宝鸡城还是眼下的虢县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修葺一新,城池更防御值倍增,靠的就都是土水泥。

青石条加上水泥砌垒,这样的坚固程度根本不是几个炮弹能够打塌的。马学礼和高天德现在是很悠闲地借着瞭望口用千里镜向外观看。

“靠,还真是一群土拨鼠。”

马学礼也不是什么文明有礼貌的人,出口成脏也是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看了半响城下杨芳军的举动,就恨声骂道。

清军就像是一群土拨鼠一般,快速的在城下挖掘着地道。红巾军和白莲义军进攻清军城池的时候都会挖掘沟道自抵城墙下,然后打洞填火药什么的都成了惯例,这清军反攻起来用起同样的法子来也一样犀利。

即便现在是数九寒冬,地面硬的跟生铁一样,也挡不住清军的挖掘队。

不过襄阳义军经营了宝鸡这么多天,也不是单单修筑加固城墙的,在虢县镇的外面也围着了三道七尺多深一丈多宽的大沟。

每道大沟面外一侧都是斜坡,上下人很方便,面内一侧则是直壁,七八尺深,一般人根本爬不上去。

这样的大沟是根据红巾军传给他们的堑壕改整出来的,挖的没有堑壕那么规整,宽度深度不提,防炮击的凹壁和斜坡的匍匐位以及台阶也都省了,反正这就是一个加强版的老式沟壑。

三条大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清军的陆地冲锋,但是另一方面也等于是给了清军节省了大大的工夫。

杨芳部众把沟道挖到三条大沟之后,大批量的清兵就顺着沟道涌进了大沟,距离城墙一步步的逼近。而且清军也在用铲子在大沟的直壁上掏出一个接一个的凹槽,顺着这些凹槽,只要不是猪一样笨重的人,绝对都能顺利爬上地面。

真正的战斗开始于夜晚,白天这么长时候都是杨芳部在做准备工作,余外的就是双方的炮击。

柯藩在观台上一下午虽然看到的只是挖土再挖土,可是他却没有一丝对杨芳的不满。

两边都打交道这么久了,攻城战该怎么打,双方将领心底都有数。如果杨芳不问三七二十一,就下令他手下全军都抬着长梯进行攻城,那柯藩才该真正要了杨芳脑袋呢

夜色中,清军大营营门洞开,一辆辆双马马车奔驰而出,直向虢县镇而来。

高天德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但他下意识的感觉这玩意最好还是不让靠近的好。刚要下令城头堡垒中的大炮打掉它们,马上就又看见二三十门大炮被清兵从营门中推了出来。

透着清军大营辕门处熊熊的篝火,那大炮炮身泛起的金属光泽铁青色,他看的清清楚楚。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那就舍马车打大炮。高天德立马改变了念头,下令城头各堡垒的大炮全部严正以待,只要清军大炮一进入火炮的有效射程范围,就立刻开火拦击。“都注意了,给我打掉它们。”

有限的照明弹升起。

轰轰轰——

接着一枚照明弹的亮光,红巾军的大炮首先奏响了起来。

城头一面的堡垒只有三个,除了北门城门楼处设立了两门重炮外,余下的三个城门楼堡垒和四个城墙角堡垒都只设置了一门重炮。

而在虢县镇这一个点上就布置了十五门重炮城内还有六门,对于重火力严重缺乏中的襄阳义军来说,那绝对是下了血本了。

在高德均看来,十五门重炮价值虽然可贵,但是只要能多顶上清军两三天,那就是绝对是值得的。

连着城内布置的六门重炮,城头的四门重炮差不多同一时间开火,十枚炮弹飞出去,却没有能命中一下。

四里地,距离实在太远了。这才只是到了有效射程的边沿,真要是有目标射击,那至少也要到两三里的距离才有点看头。而且这又是黑夜中,照明弹虢县镇里也没有多少,只能陆续的打出来,根本不能观察的清清楚楚。而且能够直接瞄准的只有城头的四门重炮,城内的六门重炮想要射击都需要看城头传来的消息。

时间一点点过去,几十辆奔驰的马车已经全部停住马蹄,它们尽量隐在黑暗中,尽量避开照明弹……

ps:这两天都有陪着朋友逛庙会。两章变一更,抱歉

第二卷 烽火连天 四百三十五章冬季——嘉庆的反击(二)

四百三十五章冬季——嘉庆的反击(二)

------------

四百三十五章冬季——嘉庆的反击(二)

炮弹正中一门清军大炮。

远远地高天德看到,嘴角微微的露出了一点笑意,但是转瞬间这点笑意就僵硬在了他脸上。因为那门被炮弹命中的清军大炮瞬息间就整个分崩离碎散开了架来,而且其后半截炮管更是直接被崩飞出了一两丈高远。在照明弹的亮光下,高天德看的清清楚楚。

“瓜娃子的,耍老子——”

被炮弹一下子就打的粉碎,半截炮管都能蹦起五六米高远的东西,还可能是铜浇铁铸的大炮吗?很显然,自己是被人耍了。

高天德破口大骂,心神也瞬间想到了之前那队马车。“调转炮口,快调转炮口——”

但是可惜的是已经晚了,就在高天德醒悟过来的时候,那队马车已经一分为二停驻在了虢县镇东北、西北两处城墙角的顶尖方向。

这样的角度不是城墙上的重火力可以打击得到的,城墙四角的堡垒第一要考虑的是坚固,所以只能在两面各开一个射口,而不可能在夹角上也来一个窟窿。那样的话会破坏堡垒的整体坚固度数的。

马车上装载的都是清军仿制的俄式六磅炮,这些大炮现在都已经被炮手卸载了下来。虽然体积已经不小,可毕竟只是些六磅的轻型火炮,而不是十二磅陆战重炮,所以人力还是能够升任的。

一边各布置了十门,且本身又占据了城墙顶尖点这样的有利位置,二十门六磅陆战炮稍作准备就立刻喷出了怒火。

一枚枚炮弹打在城墙上或是炮台堡垒上,要么就是越过城墙直接落在了城内,不管是那一种结果,都虢县镇的襄阳义军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和压制。

“冲啊——”

“杀啊——”

城下响起了杨芳宁陕镇绿营兵的呼杀声。几百名举着盾牌披着简易铁甲的精兵从沟道里涌上。在他们的身后,跟着的则是为数更多的普通绿营,他们都在抬着攻城长梯。

一下午的时间,杨芳部已经越过了三道大沟最内的那一条,在距离城墙不足百米的距离内挖出了宽宽窄窄十多个口径不同的斜坡出口。虽然也为此付出了好几十条性命的代价。可是看看现在,这几十条人命的付出完全是值得的。

“火枪,射击,给我打——”高天德大吼。

他手中有一个大队的火枪兵,此刻除去分散在余外三面城墙做守卫的外一百五十名外,剩下的一半火枪兵全都集中在了北城。

“砰砰砰——”

五十名火枪兵打出了一个标准的齐射。

声势不小,但是效果很差。城下冲锋的清军只是微微一顿就再度蜂拥了起来,这一轮倒下的连一只手掌都数不满。

“砰砰——”清军的火枪兵也在射击。

两边只有一百米不到的距离,城头火枪兵虽然连续的打出了齐射,也有照明弹帮忙,但是火力实在太微弱。

清军冲锋的精兵又都配有重盾跟铁甲,不打中要害,一枪很难要人命。而连连穿透盾牌和铁甲的弹头,其杀伤力也令人质疑。

当清军的长梯打下城头,连同普通的绿营兵一块,这一路上倒下的人也最多是百人。

“轰轰轰——”几声沉闷的炮响。这是直射短炮。

城头堡垒面积虽然不大,但也不是一门重炮就可以塞满的,剩余的空间除了要储备一定的弹药和降温用的冷水外,每个城角堡垒就都要另外放置一门直射短炮。而四门城楼堡垒因为空间较大,直射短炮的配置就上翻一倍,这样做为的就是对付那些冲到城下的敌人。

各炮台堡垒全力开火之下,弹药和冷却用的凉水消耗都不会小。如果用老式的人工走城楼台阶一步步运输的话显然麻烦不会小,而且在炮火中运送火药桶就更加的危险。

然而,这个难题对于红巾军来说却是早早就已经解决了。当初梁纲守当阳的时候就已经在堡垒身后配起了滑轮绞车,有这东西在,一切补给就都不在话下。

而且滑轮绞车都安放在堡垒的背后,安全上也绝对是一流。

“轰轰轰——”又是一连串的爆炸。

与刚才的炮声相比,现在的爆炸声小了一点,但更加的清亮。因为这是手雷在爆炸。

无论是城下的杨芳部,还是城头的襄阳义军,火器化都严重不足。两军所拥有的火力都不足以压制对方,所以刀兵战在未来是必不可少的,而襄阳义军现在用手雷去炸城下的长梯,也是双方刀兵战之前的一种正常演化。

一枚枚手雷爆掉,几门直射短炮夹杂其中,很快城下涌动的一千多清军就飞快消退了下去。而没退下去的则都已经变成了城墙下满地血肉中的一员,些许清军重伤员痛苦的呻吟声清晰地传进两军的耳朵中。

一夜中杨芳发动了三次攻城,总体伤亡了一千多人。

黎明时分,一队挑着白旗的绿营兵抬着担架走到了城墙下的血肉之地,陆陆续续从战场上抬走了好一批伤兵。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照射在虢县镇北城墙下,那层叠不一的七八百具尸体和一具具破烂的长梯,就是清军忙活了一夜后唯一剩下的。

城墙两角处,与城内六门重炮对轰了一夜的清军六磅炮也都撤了回了营去。只是来时的二十门整,走时候变成了十四门。

与城内的同行相比,他们虽然不受城头火力的威胁,可更是聋子瞎子。城里的红巾军炮队好歹也有城头代为观察,他们可是真就一点都不知道城内的布置了。

一夜下来平白毁了虢县镇内不少房屋,也着实毙伤了好几十号人,但是大炮的毛都没有摸到一根,自己反而减损三成。

“军门,末将请罪。”杨芳一脸冷然地走进了柯藩的中军大帐。一千多人死伤,宁陕镇损失不小啊

“诚村(杨芳字),快快起来,快快起来。”柯藩连忙说道。这可是他的爱将。

多年征战下来,杨芳给陕西绿营挣了不少颜面,虽然是一个汉人,柯藩却极为看重,也十分倚重。

“虢县镇为教匪苦心经营之地,岂会轻而易举克下。昨夜失利,兵家常事。”

话是这么说,柯藩内心却也是颇为苦酸。不过一夜工夫就搭进去了三成的宁陕镇。心疼啊也头疼

“夜中一战诚村有何感触?教匪近期与红巾逆匪通联,得了颇多的火器,跟之前相比战力大大提升。诚村以为城内地教匪战力如何?”

杨芳习惯性的站起身来禀,不过马上被柯藩给阻止了,伸出手来虚空里按了按,“不必多礼,就坐着说”

“谢军门。”杨芳心底有些感动,这些年柯藩对自己实在是厚爱。拱了拱手道,“军门,昨夜一战宁陕镇虽伤亡惨重,可虢县镇内的虚实却也差不多都试了出来。”

“其城头上火枪只有一二百杆,按照红巾逆匪的一贯编制,镇子内的火枪兵应该只有一个大队。

而重炮也不会超过二十门,城头的那些大炮不用说,单是镇子内的重炮绝对不足十门。就是麻烦他们弹药充足,特别是手雷。宁陕镇的伤损,一半都是出在手雷上。”

杨芳似乎又想到了虢县镇北城下的那片血肉尸地,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丝淡淡的苦涩。

柯藩也短叹了口气,目光跟一旁的老将七十五相对,四目中涌现出的却是无比的坚毅。

从小小的虢县镇就可以看出,此次宝鸡之战肯定不会好打,有一番苦战是一定的,有相当大的伤亡也是必然的。但是两人心中却没有一丝的舍不得之意,这固然是因为二人都是沙场老将早已经看惯了生死,更是因为二人都清楚宝鸡这块要地对于明年的大清朝是多么的重要。

满清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了,当然要死拼、硬拼一场了。

“柯军门——”七十五起身挺立。发辫花白,额头皱纹如同刀刻,但是神情坚毅,果勇顽强。

“末将请战——”

“老将军保重——”

——————————

川黔边界,一山谷中。

在嘉庆二年,事实上除了闹腾的正欢的白莲义军以及正迅速发展壮大中的红巾军外,贵州广西交界也爆发了一场由女子王囊仙领导的苗族布依族反清起义。

原因跟湘黔苗民起义一样,都是被压迫的太狠了。

王囊仙自称为“皇仙娘娘”,年号“仙大”,另一领袖韦朝元自己起了个‘天顺’年号。胆子可以说都是比较大的,梁纲可是直到称王了才起了个‘建武’的年号。猛然发现露了这一点,这里补上

可惜王囊仙起义的不是时候,那时的满清已经把神经绷得紧紧的,云贵总督勒保得闻后,都没有上报北京就立即自己调集兵马剿灭了。

前后两个月不到,王囊仙、韦朝元、大王公、李阿六等首领皆死,另一重要首领王抱羊逃匿山间,义军余部四散,这其中就有一部流落到了川黔边的……

ps:王囊仙本名王阿崇(又作阿从),自幼习武,能以巫术为人治病,以宗教形式组织布依族苗族起义,民间称为囊仙(布依语,意为仙姑)。

死的时候年仅二十,也是一悍女

手机上看
第四百三十四章 冬季——嘉庆的反击(一)

四百三十四章 冬季——嘉庆的反击(一)

------------

四百三十四章 冬季——嘉庆的反击(一)

放下手中奏折,梁纲心里满是无奈。传统的力量还真是无比巨大,红巾军的满朝文武也不能例外,随着他登基称帝的日子日渐来临,这一本本类似充召后宫增颐皇室的折子就像雪花一般飞到了案头,看的梁纲头都大了。

他可不准备这个时候往后宫里添人,有眼下这些人就已经可以了。后宫三千,他倒是真想享受,可也要看他现在有没有那个时间

虽然梁纲血脉确实是稀薄了一些,但是以后他还有的是时间生。至少在现在时候,梁纲是不愿意因为一场选‘秀’,把刚安定下还没多久的红巾军官场再弄得勾心斗角起来。

所以虽然对于底下人为何突然如此热心‘选秀’,梁纲心知肚明,但他就是不愿意下面人的意。

红巾军从鄂西北的江北、郧南山区走来,一路上规模逐渐扩大,人数日益增多,派系也自然而然的逐渐显露了出来。

从张世龙、詹世爵这样当初起家二百人的老根底,到陈虎、黄诚、王权这样最初时候就来投靠的山贼头领,再有南向阳、高燮、柳衡言这样未发达时就投来的官军,而后更是杂七杂八的来了无数。

细节末尾处的无数小山头,到明面上的陆海两鼎立,再有文官一派吆喝,梁纲虽然竭力在消除小山头的影响,可是中国人几千年遗留下的老传统老习惯还就是喜欢扎堆抱团。

想想后世的红朝,思想纯洁度达到顶峰的时候内部也是山头林立,更何况眼下这个时代?梁纲最初时候还对此抱有一丝念想,期望着能消除山头扫灭派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最后他就越是无力,最后除了保证军队政治的绝对控制权外,其余的他也就看开了。

而从历史上到今天来看,臣子与君主拉近距离的最好手段,不是全力以赴的干活,而是投其所好。而这些投其所好的手段中,最最有效的就莫过于后宫美人了。

枕头风的威力,从古到今都是一如既往的强大的

军情处传来的消息说,底下人为自己可是找了不少的美女,梁纲直接回绝。

陕西。

就在梁纲于北京细心地准备着自己的称帝大典的时候,甘陕两地的清军却不顾冬季的天寒地冻,对着盘踞在宝鸡一带的襄阳义军一部发起了猛烈而持续的攻势。

明亮、庆成、七十五、柯藩、乌大经、杨芳、杨遇春、王文雄等等,清廷现今还拿的出手的将领,无论满汉此战中是要有一半来登台亮相了。非是额勒登保还要镇守山西,嘉庆怕是连他也要一起派来。

因为盘横在这一带的襄阳义军实在是太碍事了,他们占据着凤翔府西部,生生的将陕西和甘肃间的官道切成了两半。

满清现在已经连四川都要丢了,可以说到来年时候,整个南中国就都是红巾军的地盘了。在嘉庆眼中,白莲义军跟红巾军就是穿一条裤子的,四川来年肯定会不费吹灰之力就落入梁纲手中。

他必须为明年的战事做准备

东受山西太行一线,南御红巾军与陕南山区,只要把膈在甘肃和陕西之间的襄阳义军这块绊脚石给踢出去,那么大西北就可以连成了一片,不断是兵力调配,连物资输运也轻松了许多。

而且拿下了宝鸡,清军就可以依靠那附近的险地拒之以守,不说能把襄阳义军那一路彻底堵住,但威胁也绝对会大大减轻。

毕竟宝鸡一带可是当年的陈仓故地啊,其地形地势之好无需多说。

随着战争的发展,火器因素的逐渐增多,战场上的守御模式也已经无可置疑的发生了改变。

再像往常一样收缩兵力防守城池一个点的法子已经不可行了。虽然襄阳义军的火器化程度很低,可是与红巾军接头之后,火器化程度大幅增长,同时战争方式也跟着红巾军迅速转变。

凤翔府失守之后,缩兵退守宝鸡的高德均散出了大约一半的兵力部守在宝鸡城周边各个要地上。

其中宝鸡城西北方向十二三里的虢县镇就是一处重点,因为清军只有拿下了这里才可以顺着渭河谷地杀到宝鸡城下。

襄阳义军能在这个小镇多顶上一天就是在为主力多争取一天,同时也是让清军多疲惫上一天。因为现在是大冬天,数九寒天的清军即使出动大军来攻打,也不可能长久打下去。如果清军在宝鸡周边地区或是宝鸡城本身城下久攻不下挫伤了锐气,那这场仗也就可以算完了。

虢县镇只不过是一个陕西西部普普通通的一个小镇子罢了,虽然贴近渭河,可是现在的陕西早已经不是汉唐时期的关中了,陕西大部分地区虽然跟贫苦沾不上边,尤其是渭水流域一带,但是比之河南、安徽这样的都要穷上一截。

襄阳义军第一次占领这里的时候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镇子,当时他们的眼睛全盯向西安呢可是二次占领了宝鸡后,襄阳义军一众高层就不得不下大力气整顿防御了,不仅重中之重的宝鸡城城池被加高加厚了大半,虢县镇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也被大大加固了一番。

城高两丈半,城头丈许厚度,二里周长,正正方方的一个小城。不算规模大小,单是言城池的防御力度,已经能赶得上大清朝普通的一县城了。

襄阳义军在这里停驻了一千五百人,由高家营的悍将马五马学礼带他儿子马应祥驻守。凤翔府城失守后,王延诏部损失不轻,带队撤入了宝鸡城,高德均就让自己的三弟高天德再领一千青壮前来增援。同时高天德也带入镇中了四门直射短炮和六门轻重型臼炮,以及大批相配应的弹药。

对于宝鸡城外的这些战略重地,高德均的脑子里的定位就是磨盘,血肉磨盘。用他们一点点的把清军血肉磨去,一点点的把清军士气脾气磨去,等到伤亡惨重又士气低落的清军赶到宝鸡城下时,他自己就是胜券在握了。

陕西清军的统帅自然是由明亮担当,甘肃方面则是有他们的绿营提督乌大经老将带领。

明亮此战筹集了近四万人马,陕西境内的清军,除了必要的一部分留守陕南和镇守西安这座现今的‘陪都’之外,余下的是尽数投入了这一战中。

配合着俄国人最新卖给满清的一批枪炮,火力强大的清军自发起进攻以来,胜报频传,连克了郿县、凤翔和汧阳三地,兵锋直指宝鸡。

担任前锋的是陕西提督柯藩,在侦查知虢县镇内只有三千人不到的襄阳义军驻守之后,柯藩乐坏了。

如果里面待得是三千不到的红巾军,他兴许还会考虑一下,可对面的是两三千白莲义军而已,自然是丝毫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手下可是有着杨芳和七十五两员悍将的。

遂大手一挥,上万士气高昂的清军就滚滚潮涌一样流向了虢县镇。

虢县镇虽然在渭河边上,可镇子周边并没有活水流过,而且建镇的地址地势也稍微的高了一些,所以并没有护城河。

身在渭河流域谷地,虢县镇周边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居高点,唯一的凸点就是城北门外六七里处的一个小丘。

土丘比平地高出了大约十多米的样子,上面还盖有一个土地庙。

之所以用“个”而不是“座”来形容这土地庙,那是因为这个土地庙着实是太小了,不要说是人,就连大点的野狗都钻不进去。仅是大半人高的一个牌坊式的小格子。

这样的土地庙在些贫困的府县地区很常见,因为当地的百姓没那个财力物力去盖和维持一个正规的土地庙,所以就只能用缩小版的。

杨芳,乾隆三十五年人,为人刚勇,性情坚毅,自幼虽家道贫寒,可是喜好读书,又爱练武,后来虽然迫于生计投身行伍。但是自己本就是块金子,到了那里都发光,很快就在军中出人头地。

乾隆六十年湘黔苗民起义,杨芳时年二十五岁,投身绿营还不足六年,就已经升上了四品守备。

湘黔征战,杨芳立功卓著,官职连连提拔,白莲教红巾军起义时就已经是一协副将,后不到一年就又升任了总兵。一路官途坦荡,可以说比起一般的武进士来都要顺利的多。

后来他随军入四川、陕西清剿白莲义军,每战皆为先锋。

这两年中与襄阳义军交战的这么多清军将领中,杨芳的声名绝对能名列前茅。虽然可以说手上是沾满了白莲义军和湘黔义军的血,官帽子是正儿八经的血红帽子,但是杨芳不杀良冒功,不虐杀俘虏。相比较一些不堪入目的满员旗人和堕落的绿营将领,他自己的声名在义军中倒还是可以。

这一战毫无例外是杨芳部打先锋。

清军中自从红巾军崛起之后,满人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压制汉人。这北京城丢失了以后,就更加的明显了。

打最苦的仗,得最少的补给

杨芳没有对柯藩的将令流露出半点不满,虽然心中真正如何想的外人从来不知,可是他在接令后立刻就点起所部开向了战场。

那个土堆子就成了柯藩的落脚地,土地庙被直接推了,重新起了一个观台。

“这***——”高天德看罢远处土堆上柯藩升起的帅旗,狠狠地咒骂了一声。“狗东西算你走运,要不是怕白折了兄弟性命,早就轰的一声蹦飞你了。”

虢县镇外就这么一个高地,清军十有**会在那里设置观台。之前不止是他,连马学礼都想过要不要在那个地方埋上几桶火药,再寻个远点的地方挖个地洞,让一个绝对可靠的人留在那里……

用打通的竹管做管道,只要肯下功夫,绝对能把火药引线拉出去一二百米去。但是这样大的动作难保不会被当地百姓看到,高天德和马学礼也很难保证当地的百姓就都会跟他们义军一条心,这两年襄阳义军跟清军在陕西开战,可把地方民生给祸害个不轻。

而且把一切痕迹都抹掉,也有些不太可能。

再说了清军若在土堆上设立观台,也必定会有一些破土的举动,检查出来了或是动土时引线破坏掉了,等等太多的可能性了。外加还要搭上一条命,想想两人就都放弃了这个想法。

现在柯藩果然在土堆设立了观台,看样子还十有**会把大营扎在那里。高天德看着那高高飘起的帅旗和青龙旗,心头当然郁闷。

“轰轰轰——”

随着杨芳部的开到,两方的大炮都怒吼了起来。

高天德和马学礼先一步离开了空旷的城头,转入了不远处条石加土水泥垒成的城门楼中。

土水泥的配方梁纲已经给了襄阳义军,所有的烧制都是一级保密,有人专门负责。

无论是宝鸡城还是眼下的虢县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修葺一新,城池更防御值倍增,靠的就都是土水泥。

青石条加上水泥砌垒,这样的坚固程度根本不是几个炮弹能够打塌的。马学礼和高天德现在是很悠闲地借着瞭望口用千里镜向外观看。

“靠,还真是一群土拨鼠。”

马学礼也不是什么文明有礼貌的人,出口成脏也是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看了半响城下杨芳军的举动,就恨声骂道。

清军就像是一群土拨鼠一般,快速的在城下挖掘着地道。红巾军和白莲义军进攻清军城池的时候都会挖掘沟道自抵城墙下,然后打洞填火药什么的都成了惯例,这清军反攻起来用起同样的法子来也一样犀利。

即便现在是数九寒冬,地面硬的跟生铁一样,也挡不住清军的挖掘队。

不过襄阳义军经营了宝鸡这么多天,也不是单单修筑加固城墙的,在虢县镇的外面也围着了三道七尺多深一丈多宽的大沟。

每道大沟面外一侧都是斜坡,上下人很方便,面内一侧则是直壁,七八尺深,一般人根本爬不上去。

这样的大沟是根据红巾军传给他们的堑壕改整出来的,挖的没有堑壕那么规整,宽度深度不提,防炮击的凹壁和斜坡的匍匐位以及台阶也都省了,反正这就是一个加强版的老式沟壑。

三条大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清军的陆地冲锋,但是另一方面也等于是给了清军节省了大大的工夫。

杨芳部众把沟道挖到三条大沟之后,大批量的清兵就顺着沟道涌进了大沟,距离城墙一步步的逼近。而且清军也在用铲子在大沟的直壁上掏出一个接一个的凹槽,顺着这些凹槽,只要不是猪一样笨重的人,绝对都能顺利爬上地面。

真正的战斗开始于夜晚,白天这么长时候都是杨芳部在做准备工作,余外的就是双方的炮击。

柯藩在观台上一下午虽然看到的只是挖土再挖土,可是他却没有一丝对杨芳的不满。

两边都打交道这么久了,攻城战该怎么打,双方将领心底都有数。如果杨芳不问三七二十一,就下令他手下全军都抬着长梯进行攻城,那柯藩才该真正要了杨芳脑袋呢

夜色中,清军大营营门洞开,一辆辆双马马车奔驰而出,直向虢县镇而来。

高天德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但他下意识的感觉这玩意最好还是不让靠近的好。刚要下令城头堡垒中的大炮打掉它们,马上就又看见二三十门大炮被清兵从营门中推了出来。

透着清军大营辕门处熊熊的篝火,那大炮炮身泛起的金属光泽铁青色,他看的清清楚楚。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那就舍马车打大炮。高天德立马改变了念头,下令城头各堡垒的大炮全部严正以待,只要清军大炮一进入火炮的有效射程范围,就立刻开火拦击。“都注意了,给我打掉它们。”

有限的照明弹升起。

轰轰轰——

接着一枚照明弹的亮光,红巾军的大炮首先奏响了起来。

城头一面的堡垒只有三个,除了北门城门楼处设立了两门重炮外,余下的三个城门楼堡垒和四个城墙角堡垒都只设置了一门重炮。

而在虢县镇这一个点上就布置了十五门重炮城内还有六门,对于重火力严重缺乏中的襄阳义军来说,那绝对是下了血本了。

在高德均看来,十五门重炮价值虽然可贵,但是只要能多顶上清军两三天,那就是绝对是值得的。

连着城内布置的六门重炮,城头的四门重炮差不多同一时间开火,十枚炮弹飞出去,却没有能命中一下。

四里地,距离实在太远了。这才只是到了有效射程的边沿,真要是有目标射击,那至少也要到两三里的距离才有点看头。而且这又是黑夜中,照明弹虢县镇里也没有多少,只能陆续的打出来,根本不能观察的清清楚楚。而且能够直接瞄准的只有城头的四门重炮,城内的六门重炮想要射击都需要看城头传来的消息。

时间一点点过去,几十辆奔驰的马车已经全部停住马蹄,它们尽量隐在黑暗中,尽量避开照明弹……

ps:这两天都有陪着朋友逛庙会。两章变一更,抱歉

第二卷 烽火连天 四百三十五章冬季——嘉庆的反击(二)

四百三十五章冬季——嘉庆的反击(二)

------------

四百三十五章冬季——嘉庆的反击(二)

炮弹正中一门清军大炮。

远远地高天德看到,嘴角微微的露出了一点笑意,但是转瞬间这点笑意就僵硬在了他脸上。因为那门被炮弹命中的清军大炮瞬息间就整个分崩离碎散开了架来,而且其后半截炮管更是直接被崩飞出了一两丈高远。在照明弹的亮光下,高天德看的清清楚楚。

“瓜娃子的,耍老子——”

被炮弹一下子就打的粉碎,半截炮管都能蹦起五六米高远的东西,还可能是铜浇铁铸的大炮吗?很显然,自己是被人耍了。

高天德破口大骂,心神也瞬间想到了之前那队马车。“调转炮口,快调转炮口——”

但是可惜的是已经晚了,就在高天德醒悟过来的时候,那队马车已经一分为二停驻在了虢县镇东北、西北两处城墙角的顶尖方向。

这样的角度不是城墙上的重火力可以打击得到的,城墙四角的堡垒第一要考虑的是坚固,所以只能在两面各开一个射口,而不可能在夹角上也来一个窟窿。那样的话会破坏堡垒的整体坚固度数的。

马车上装载的都是清军仿制的俄式六磅炮,这些大炮现在都已经被炮手卸载了下来。虽然体积已经不小,可毕竟只是些六磅的轻型火炮,而不是十二磅陆战重炮,所以人力还是能够升任的。

一边各布置了十门,且本身又占据了城墙顶尖点这样的有利位置,二十门六磅陆战炮稍作准备就立刻喷出了怒火。

一枚枚炮弹打在城墙上或是炮台堡垒上,要么就是越过城墙直接落在了城内,不管是那一种结果,都虢县镇的襄阳义军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和压制。

“冲啊——”

“杀啊——”

城下响起了杨芳宁陕镇绿营兵的呼杀声。几百名举着盾牌披着简易铁甲的精兵从沟道里涌上。在他们的身后,跟着的则是为数更多的普通绿营,他们都在抬着攻城长梯。

一下午的时间,杨芳部已经越过了三道大沟最内的那一条,在距离城墙不足百米的距离内挖出了宽宽窄窄十多个口径不同的斜坡出口。虽然也为此付出了好几十条性命的代价。可是看看现在,这几十条人命的付出完全是值得的。

“火枪,射击,给我打——”高天德大吼。

他手中有一个大队的火枪兵,此刻除去分散在余外三面城墙做守卫的外一百五十名外,剩下的一半火枪兵全都集中在了北城。

“砰砰砰——”

五十名火枪兵打出了一个标准的齐射。

声势不小,但是效果很差。城下冲锋的清军只是微微一顿就再度蜂拥了起来,这一轮倒下的连一只手掌都数不满。

“砰砰——”清军的火枪兵也在射击。

两边只有一百米不到的距离,城头火枪兵虽然连续的打出了齐射,也有照明弹帮忙,但是火力实在太微弱。

清军冲锋的精兵又都配有重盾跟铁甲,不打中要害,一枪很难要人命。而连连穿透盾牌和铁甲的弹头,其杀伤力也令人质疑。

当清军的长梯打下城头,连同普通的绿营兵一块,这一路上倒下的人也最多是百人。

“轰轰轰——”几声沉闷的炮响。这是直射短炮。

城头堡垒面积虽然不大,但也不是一门重炮就可以塞满的,剩余的空间除了要储备一定的弹药和降温用的冷水外,每个城角堡垒就都要另外放置一门直射短炮。而四门城楼堡垒因为空间较大,直射短炮的配置就上翻一倍,这样做为的就是对付那些冲到城下的敌人。

各炮台堡垒全力开火之下,弹药和冷却用的凉水消耗都不会小。如果用老式的人工走城楼台阶一步步运输的话显然麻烦不会小,而且在炮火中运送火药桶就更加的危险。

然而,这个难题对于红巾军来说却是早早就已经解决了。当初梁纲守当阳的时候就已经在堡垒身后配起了滑轮绞车,有这东西在,一切补给就都不在话下。

而且滑轮绞车都安放在堡垒的背后,安全上也绝对是一流。

“轰轰轰——”又是一连串的爆炸。

与刚才的炮声相比,现在的爆炸声小了一点,但更加的清亮。因为这是手雷在爆炸。

无论是城下的杨芳部,还是城头的襄阳义军,火器化都严重不足。两军所拥有的火力都不足以压制对方,所以刀兵战在未来是必不可少的,而襄阳义军现在用手雷去炸城下的长梯,也是双方刀兵战之前的一种正常演化。

一枚枚手雷爆掉,几门直射短炮夹杂其中,很快城下涌动的一千多清军就飞快消退了下去。而没退下去的则都已经变成了城墙下满地血肉中的一员,些许清军重伤员痛苦的呻吟声清晰地传进两军的耳朵中。

一夜中杨芳发动了三次攻城,总体伤亡了一千多人。

黎明时分,一队挑着白旗的绿营兵抬着担架走到了城墙下的血肉之地,陆陆续续从战场上抬走了好一批伤兵。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照射在虢县镇北城墙下,那层叠不一的七八百具尸体和一具具破烂的长梯,就是清军忙活了一夜后唯一剩下的。

城墙两角处,与城内六门重炮对轰了一夜的清军六磅炮也都撤了回了营去。只是来时的二十门整,走时候变成了十四门。

与城内的同行相比,他们虽然不受城头火力的威胁,可更是聋子瞎子。城里的红巾军炮队好歹也有城头代为观察,他们可是真就一点都不知道城内的布置了。

一夜下来平白毁了虢县镇内不少房屋,也着实毙伤了好几十号人,但是大炮的毛都没有摸到一根,自己反而减损三成。

“军门,末将请罪。”杨芳一脸冷然地走进了柯藩的中军大帐。一千多人死伤,宁陕镇损失不小啊

“诚村(杨芳字),快快起来,快快起来。”柯藩连忙说道。这可是他的爱将。

多年征战下来,杨芳给陕西绿营挣了不少颜面,虽然是一个汉人,柯藩却极为看重,也十分倚重。

“虢县镇为教匪苦心经营之地,岂会轻而易举克下。昨夜失利,兵家常事。”

话是这么说,柯藩内心却也是颇为苦酸。不过一夜工夫就搭进去了三成的宁陕镇。心疼啊也头疼

“夜中一战诚村有何感触?教匪近期与红巾逆匪通联,得了颇多的火器,跟之前相比战力大大提升。诚村以为城内地教匪战力如何?”

杨芳习惯性的站起身来禀,不过马上被柯藩给阻止了,伸出手来虚空里按了按,“不必多礼,就坐着说”

“谢军门。”杨芳心底有些感动,这些年柯藩对自己实在是厚爱。拱了拱手道,“军门,昨夜一战宁陕镇虽伤亡惨重,可虢县镇内的虚实却也差不多都试了出来。”

“其城头上火枪只有一二百杆,按照红巾逆匪的一贯编制,镇子内的火枪兵应该只有一个大队。

而重炮也不会超过二十门,城头的那些大炮不用说,单是镇子内的重炮绝对不足十门。就是麻烦他们弹药充足,特别是手雷。宁陕镇的伤损,一半都是出在手雷上。”

杨芳似乎又想到了虢县镇北城下的那片血肉尸地,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丝淡淡的苦涩。

柯藩也短叹了口气,目光跟一旁的老将七十五相对,四目中涌现出的却是无比的坚毅。

从小小的虢县镇就可以看出,此次宝鸡之战肯定不会好打,有一番苦战是一定的,有相当大的伤亡也是必然的。但是两人心中却没有一丝的舍不得之意,这固然是因为二人都是沙场老将早已经看惯了生死,更是因为二人都清楚宝鸡这块要地对于明年的大清朝是多么的重要。

满清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了,当然要死拼、硬拼一场了。

“柯军门——”七十五起身挺立。发辫花白,额头皱纹如同刀刻,但是神情坚毅,果勇顽强。

“末将请战——”

“老将军保重——”

——————————

川黔边界,一山谷中。

在嘉庆二年,事实上除了闹腾的正欢的白莲义军以及正迅速发展壮大中的红巾军外,贵州广西交界也爆发了一场由女子王囊仙领导的苗族布依族反清起义。

原因跟湘黔苗民起义一样,都是被压迫的太狠了。

王囊仙自称为“皇仙娘娘”,年号“仙大”,另一领袖韦朝元自己起了个‘天顺’年号。胆子可以说都是比较大的,梁纲可是直到称王了才起了个‘建武’的年号。猛然发现露了这一点,这里补上

可惜王囊仙起义的不是时候,那时的满清已经把神经绷得紧紧的,云贵总督勒保得闻后,都没有上报北京就立即自己调集兵马剿灭了。

前后两个月不到,王囊仙、韦朝元、大王公、李阿六等首领皆死,另一重要首领王抱羊逃匿山间,义军余部四散,这其中就有一部流落到了川黔边的……

ps:王囊仙本名王阿崇(又作阿从),自幼习武,能以巫术为人治病,以宗教形式组织布依族苗族起义,民间称为囊仙(布依语,意为仙姑)。

死的时候年仅二十,也是一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