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104章 小镇青年

  魏只也没有想过,她的第一笔大型收入的来源会是她离开舒适圈后获得的。

  就像她那天和妈妈说的那句话一样,在积攒福报的过程中不停的做好事,然后交好运。

  和第一次上同城热搜有些不同,魏只前一次是因为偷猫又醉酒的鬼畜视频被许多人当做笑料,而第二次再上同城热搜更多的是对魏只勇气的表扬。

  认为她一个女生还敢那么大胆的去救人,实属勇气可嘉。

  其实救人并非是魏只一个人的功劳,还有那天在身边的好几个好心大哥,他们也一起跳入海里合力营救。

  一个人跳进水里,另外的人也跳进水里救援。

  那天一起救援的人里有个大哥满背纹身,平时就在淅川的海边溜达,样子上像是一个不好惹的人,魏只平时不敢与人对话。

  经过那次救援才知道,人家只是长得凶神恶煞的,家里有一对双胞胎的女儿,对媳妇好是出了名的。

  魏只又一次觉得自己不应该从外表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没多久,魏只就和一起救人的大哥共同获得了淅川见义勇为的称号,政府奖励了他们一人一万元。

  魏只在媒体面前再次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和那天小孩族人抬着猪上门拍照那天一模一样。

  越来越多人在前台认出魏只,魏只还在低头办理入住手续,小情侣拿着手机就对着魏只说。

  “我认得你,你是前段时间跳进海里救人的那位。”

  没有其他的营销,来吧五号小院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外地的游客也冲着淅川的人情味来。

  没想到在三十岁还能获得优秀小镇青年的称号,本地的视频博主采访魏只和秦淮,采访他们的小院,不用魏只苦哈哈的剪辑视频都有人上门而来。

  她是真的交好运,却也坚持着原来的方式努力经营好小院。

  视频博主问她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辞职回到淅川来,魏只很务实的说了一句在江北混不下去了,还好淅川有退路。

  镜头给到了来吧五号小院,秦淮的设计方案也得到了认可,视频一播出去又有人来找秦淮做设计。

  先前魏只跟秦淮提过,在设计上秦淮是很有才华的,路过村民自建房屋,秦淮和人聊设计图,村民都愿意叫秦淮上门喝酒。

  和她经营小院其实埋没了秦淮的天赋,魏只一直认为可惜。

  “你只是不喜欢设计院批量产出的工作,而不是不喜欢设计这项工作。”

  魏只一语中的指出秦淮的想法,在江北设计院中很多东西都不是秦淮想做的,所以在工作上渐渐失去初心。

  那些外人看来所谓高昂又稳定的工资,满足不了秦淮内心,他还是想要追梦的。

  “我是挺喜欢设计的。”

  “那你有没有想过开一个工作室?”魏只提议:“我不是说大公司,我说你可以暂时先开一个工作室,可能开始的员工只有你和我,就像是你背着包来支持我一样,这次换我来支持你。”

  从得到肯定的那一刻开始,魏只的身体上又注入了无限活力。

  以前总认为是回到老家就没有适合的工作,与其等待适合自己的工作在老家的照片软件上出现不如自己去创造。

  就像最开始,魏只根本也不会想到她会做一家民宿的老板一样。

  “而且秦淮,我们投入的钱现在全部赚回来了。”

  魏只算账,计算着当时支出的钱还有平时的开销,这一刻才真正意义上属于盈利。

  “我们现在是可以分红的。”

  魏只把账本递给秦淮,里面密密麻麻的记录好了这段时间的支出与收入的情况。

  “行呗,趁着年轻折腾呗。”秦淮举杯。

  魏只也从桌上拿起了杯子和秦淮碰一个:“趁着年轻折腾起来。”

  爱这个东西是相互的,秦淮背着包出现在小院的那一刻,魏只就晓得他是真心为她来的。

  她不认为秦淮的付出是理所应当,重视他的付出,也想让秦淮去做点他喜欢的事情。

  两人的执行力特别高,开工作室的事情说干就干。

  开张的第一天收到了秦淮姑姑送给两人的超大花篮还有亲手给魏只做的一条裙子,纯手工缝制的裙子,一针一线都是姑姑的心意,而且姑姑的审美在线,魏只穿上特别合身。

  两人在工作室的门口拍下了具有纪念性意义的第一张照片,拍立得成像后,魏只把照片夹在了秦淮的相册里,往前翻记录的都是两人先前点点滴滴的过往。

  秦淮主营工作室,魏只主要负责的就是小院日常,听取了赵五一的先见之明,男人失去热爱的事情后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开工作这件事就像马里奥顶到了一个蘑菇仔给秦淮续了一条命。

  附近的有好多人的宅基地想要翻修房子,都在找秦淮做设计。

  尽管比不上在设计院中动不动就接上的大项目大单子,可秦淮还是做得知足又开心。

  胖婶买了菜路过魏只的小院,伸着个脖子往里面瞧,从上次介绍相亲男给魏只后,魏只就没有好好和胖婶说过话。

  魏只端着洗好的圣女果,一出来就见到张望的胖婶。

  “胖婶,你进来坐啊。”对着胖婶打招呼。

  轮到胖婶拎着买菜的袋子站在门口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我就不进去了,就是从外面瞧你这小院修得挺漂亮的。”

  “诶唷婶,又没有什么事情,进来坐会呗。”魏只抱着洗好的水果还在邀请,见她又提了一次,胖婶挎着买菜的袋子进院子里来。

  一进来就夸魏只的小院装修得好看,坐在大树下魏只把水果放下请胖婶吃,又给胖婶倒了一杯茶水。

  “装修花了不少钱吧?”魏只晓得胖婶没有恶意,老一辈的人关心的也是花了多少。

  魏只摇摇头:“家里的宅基地,而且老家的物价婶你知道的,多跑几次建材市场就抠出来了。”

  胖婶像是有话要跟魏只说,魏只往前坐了坐:“怎么了婶?”

  胖婶眉头用力一皱,捏紧拳头跟魏只说:“小只,之前是婶对不起你啊。我那侄子没脑子,说话口无遮拦的给你添了不少麻烦。”

  其实后来魏只也没把这个事情放在身上,毕竟她坚信的就是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传播于傻缺,非要和胖婶侄儿那种傻瓜论长短讲道理是说不清楚的。

  两人只是相亲八字还没一撇呢,相亲男就把魏只归为他的所有物了。

  这是多数上了年纪相亲的男人的通病,分不清楚爹味和爹系是两回事,魏只早就没放心里了。

  “我说是什么事情呢?”魏只大度的说道:“我知道胖婶你是想跟我介绍人,不过缘分这东西得两人看对上才行,我和你侄儿明显就是不合适,至于他说的那些话过去就过去了。”

  “你不生我气就好,每次路过我都不好意思进来。”

  胖婶的买的青菜还在桌上,袋子的挂在她的手腕上,常年操劳家里的事情换的是一双并不细腻的手。

  这是在县城里最先开小卖部的人,也是魏只一开始最羡慕的人。

  胖婶是看着魏只长大的,魏只爸爸工作特殊不常在家,她后来去了江北,胖婶帮过她家不少忙,人不坏就是嘴巴八卦了一些。

  “胖婶你这样说就不好了,我知道你的好意,这事情过去就过去了。”

  “是啊,过去就过去了,那傻侄儿配不上你,回头你和小秦结婚吃酒可得叫我。”

  “好的婶。”

  胖婶和魏只寒暄几句就要回家,妈妈来小院给魏只提来一些新鲜菜,两人交错走打招呼。

  妈妈放下菜篮子问胖婶找她说什么,魏只一五一十的回答。

  妈妈摘菜说她为这个事情和胖婶闹过别扭,又想起邻里邻居的一场,当时摔倒住院要不是胖婶估计她早就没了。

  魏只拿出菜篮子帮妈妈摘菜:“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

  “只是当时真的很生气,他侄儿子凭什么那么说你,一连好几周都不和她一起去买菜。”在中年妇女的交友圈,不和好朋友一起去买菜是一场严重的感情危机。

  妈妈说完,魏只噗嗤一声笑出来,原来妈妈们这辈子和朋友们生气的方式就是默默的不接受对方发出来的买菜邀请。

  倒是让魏只想起,她小时候和妈妈置气,妈妈的道歉方式就是一句“吃饭了。”

  谁也咬死不道歉,魏只就倔强得只吃饭不夹一筷子的菜,企图用这种方式去反抗妈妈,却会在妈妈把她爱吃的东西推到她面前破防。

  “那你们后来怎么和好的?”魏只有些好奇,两人因为这件事情闹了不愉快和别扭,后来是怎么和好的。

  以为会是胖婶一次次叫妈妈去买菜而动摇,没想到妈妈把手上的灰尘拍了拍,起身要放回厨房去。

  “后来,胖婶上我们家来,跟我道歉说对不起,说她这件事情没做好,也批评过侄儿子了,逢人就跟人说你是个好姑娘,见义勇为她从小看到大的……”

  诚恳的道歉,用来修复中年妇女的感情特别管用。

手机上看
第104章 小镇青年

  魏只也没有想过,她的第一笔大型收入的来源会是她离开舒适圈后获得的。

  就像她那天和妈妈说的那句话一样,在积攒福报的过程中不停的做好事,然后交好运。

  和第一次上同城热搜有些不同,魏只前一次是因为偷猫又醉酒的鬼畜视频被许多人当做笑料,而第二次再上同城热搜更多的是对魏只勇气的表扬。

  认为她一个女生还敢那么大胆的去救人,实属勇气可嘉。

  其实救人并非是魏只一个人的功劳,还有那天在身边的好几个好心大哥,他们也一起跳入海里合力营救。

  一个人跳进水里,另外的人也跳进水里救援。

  那天一起救援的人里有个大哥满背纹身,平时就在淅川的海边溜达,样子上像是一个不好惹的人,魏只平时不敢与人对话。

  经过那次救援才知道,人家只是长得凶神恶煞的,家里有一对双胞胎的女儿,对媳妇好是出了名的。

  魏只又一次觉得自己不应该从外表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没多久,魏只就和一起救人的大哥共同获得了淅川见义勇为的称号,政府奖励了他们一人一万元。

  魏只在媒体面前再次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和那天小孩族人抬着猪上门拍照那天一模一样。

  越来越多人在前台认出魏只,魏只还在低头办理入住手续,小情侣拿着手机就对着魏只说。

  “我认得你,你是前段时间跳进海里救人的那位。”

  没有其他的营销,来吧五号小院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外地的游客也冲着淅川的人情味来。

  没想到在三十岁还能获得优秀小镇青年的称号,本地的视频博主采访魏只和秦淮,采访他们的小院,不用魏只苦哈哈的剪辑视频都有人上门而来。

  她是真的交好运,却也坚持着原来的方式努力经营好小院。

  视频博主问她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辞职回到淅川来,魏只很务实的说了一句在江北混不下去了,还好淅川有退路。

  镜头给到了来吧五号小院,秦淮的设计方案也得到了认可,视频一播出去又有人来找秦淮做设计。

  先前魏只跟秦淮提过,在设计上秦淮是很有才华的,路过村民自建房屋,秦淮和人聊设计图,村民都愿意叫秦淮上门喝酒。

  和她经营小院其实埋没了秦淮的天赋,魏只一直认为可惜。

  “你只是不喜欢设计院批量产出的工作,而不是不喜欢设计这项工作。”

  魏只一语中的指出秦淮的想法,在江北设计院中很多东西都不是秦淮想做的,所以在工作上渐渐失去初心。

  那些外人看来所谓高昂又稳定的工资,满足不了秦淮内心,他还是想要追梦的。

  “我是挺喜欢设计的。”

  “那你有没有想过开一个工作室?”魏只提议:“我不是说大公司,我说你可以暂时先开一个工作室,可能开始的员工只有你和我,就像是你背着包来支持我一样,这次换我来支持你。”

  从得到肯定的那一刻开始,魏只的身体上又注入了无限活力。

  以前总认为是回到老家就没有适合的工作,与其等待适合自己的工作在老家的照片软件上出现不如自己去创造。

  就像最开始,魏只根本也不会想到她会做一家民宿的老板一样。

  “而且秦淮,我们投入的钱现在全部赚回来了。”

  魏只算账,计算着当时支出的钱还有平时的开销,这一刻才真正意义上属于盈利。

  “我们现在是可以分红的。”

  魏只把账本递给秦淮,里面密密麻麻的记录好了这段时间的支出与收入的情况。

  “行呗,趁着年轻折腾呗。”秦淮举杯。

  魏只也从桌上拿起了杯子和秦淮碰一个:“趁着年轻折腾起来。”

  爱这个东西是相互的,秦淮背着包出现在小院的那一刻,魏只就晓得他是真心为她来的。

  她不认为秦淮的付出是理所应当,重视他的付出,也想让秦淮去做点他喜欢的事情。

  两人的执行力特别高,开工作室的事情说干就干。

  开张的第一天收到了秦淮姑姑送给两人的超大花篮还有亲手给魏只做的一条裙子,纯手工缝制的裙子,一针一线都是姑姑的心意,而且姑姑的审美在线,魏只穿上特别合身。

  两人在工作室的门口拍下了具有纪念性意义的第一张照片,拍立得成像后,魏只把照片夹在了秦淮的相册里,往前翻记录的都是两人先前点点滴滴的过往。

  秦淮主营工作室,魏只主要负责的就是小院日常,听取了赵五一的先见之明,男人失去热爱的事情后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开工作这件事就像马里奥顶到了一个蘑菇仔给秦淮续了一条命。

  附近的有好多人的宅基地想要翻修房子,都在找秦淮做设计。

  尽管比不上在设计院中动不动就接上的大项目大单子,可秦淮还是做得知足又开心。

  胖婶买了菜路过魏只的小院,伸着个脖子往里面瞧,从上次介绍相亲男给魏只后,魏只就没有好好和胖婶说过话。

  魏只端着洗好的圣女果,一出来就见到张望的胖婶。

  “胖婶,你进来坐啊。”对着胖婶打招呼。

  轮到胖婶拎着买菜的袋子站在门口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我就不进去了,就是从外面瞧你这小院修得挺漂亮的。”

  “诶唷婶,又没有什么事情,进来坐会呗。”魏只抱着洗好的水果还在邀请,见她又提了一次,胖婶挎着买菜的袋子进院子里来。

  一进来就夸魏只的小院装修得好看,坐在大树下魏只把水果放下请胖婶吃,又给胖婶倒了一杯茶水。

  “装修花了不少钱吧?”魏只晓得胖婶没有恶意,老一辈的人关心的也是花了多少。

  魏只摇摇头:“家里的宅基地,而且老家的物价婶你知道的,多跑几次建材市场就抠出来了。”

  胖婶像是有话要跟魏只说,魏只往前坐了坐:“怎么了婶?”

  胖婶眉头用力一皱,捏紧拳头跟魏只说:“小只,之前是婶对不起你啊。我那侄子没脑子,说话口无遮拦的给你添了不少麻烦。”

  其实后来魏只也没把这个事情放在身上,毕竟她坚信的就是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传播于傻缺,非要和胖婶侄儿那种傻瓜论长短讲道理是说不清楚的。

  两人只是相亲八字还没一撇呢,相亲男就把魏只归为他的所有物了。

  这是多数上了年纪相亲的男人的通病,分不清楚爹味和爹系是两回事,魏只早就没放心里了。

  “我说是什么事情呢?”魏只大度的说道:“我知道胖婶你是想跟我介绍人,不过缘分这东西得两人看对上才行,我和你侄儿明显就是不合适,至于他说的那些话过去就过去了。”

  “你不生我气就好,每次路过我都不好意思进来。”

  胖婶的买的青菜还在桌上,袋子的挂在她的手腕上,常年操劳家里的事情换的是一双并不细腻的手。

  这是在县城里最先开小卖部的人,也是魏只一开始最羡慕的人。

  胖婶是看着魏只长大的,魏只爸爸工作特殊不常在家,她后来去了江北,胖婶帮过她家不少忙,人不坏就是嘴巴八卦了一些。

  “胖婶你这样说就不好了,我知道你的好意,这事情过去就过去了。”

  “是啊,过去就过去了,那傻侄儿配不上你,回头你和小秦结婚吃酒可得叫我。”

  “好的婶。”

  胖婶和魏只寒暄几句就要回家,妈妈来小院给魏只提来一些新鲜菜,两人交错走打招呼。

  妈妈放下菜篮子问胖婶找她说什么,魏只一五一十的回答。

  妈妈摘菜说她为这个事情和胖婶闹过别扭,又想起邻里邻居的一场,当时摔倒住院要不是胖婶估计她早就没了。

  魏只拿出菜篮子帮妈妈摘菜:“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

  “只是当时真的很生气,他侄儿子凭什么那么说你,一连好几周都不和她一起去买菜。”在中年妇女的交友圈,不和好朋友一起去买菜是一场严重的感情危机。

  妈妈说完,魏只噗嗤一声笑出来,原来妈妈们这辈子和朋友们生气的方式就是默默的不接受对方发出来的买菜邀请。

  倒是让魏只想起,她小时候和妈妈置气,妈妈的道歉方式就是一句“吃饭了。”

  谁也咬死不道歉,魏只就倔强得只吃饭不夹一筷子的菜,企图用这种方式去反抗妈妈,却会在妈妈把她爱吃的东西推到她面前破防。

  “那你们后来怎么和好的?”魏只有些好奇,两人因为这件事情闹了不愉快和别扭,后来是怎么和好的。

  以为会是胖婶一次次叫妈妈去买菜而动摇,没想到妈妈把手上的灰尘拍了拍,起身要放回厨房去。

  “后来,胖婶上我们家来,跟我道歉说对不起,说她这件事情没做好,也批评过侄儿子了,逢人就跟人说你是个好姑娘,见义勇为她从小看到大的……”

  诚恳的道歉,用来修复中年妇女的感情特别管用。